CN220957266U - 一种双壁缠绕管对接的接口结构 - Google Patents
一种双壁缠绕管对接的接口结构 Download PDFInfo
- Publication number
- CN220957266U CN220957266U CN202322994321.5U CN202322994321U CN220957266U CN 220957266 U CN220957266 U CN 220957266U CN 202322994321 U CN202322994321 U CN 202322994321U CN 220957266 U CN220957266 U CN 220957266U
- Authority
- CN
- China
- Prior art keywords
- positioning
- double
- threaded rods
- interface structure
- butt joint
- Prior art date
-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 Active
Links
- 238000004804 winding Methods 0.000 title claims abstract description 19
- 210000001503 joint Anatomy 0.000 title claims description 14
- 230000007246 mechanism Effect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6
- 239000000463 material Substance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4
- 230000008878 coupling Effect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2
- 238000010168 coupling process Method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2
- 238000005859 coupling reaction Method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2
- 238000009434 installation Methods 0.000 abstract description 3
- 238000000926 separation method Methods 0.000 abstract 1
- 230000009286 beneficial effect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9000002131 composite material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07797 corrosion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05260 corrosion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10586 diagram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00694 effects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05265 energy consumption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03466 welding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Landscapes
- Mutual Connection Of Rods And Tubes (AREA)
Abstract
本申请属于双壁缠绕管技术领域,公开了一种双壁缠绕管对接的接口结构,包括管体一和管体二,向右拉动两个定位板,两个定位杆和两个定位块随之移动,两个弹簧将会受力,当两个定位板分别移动至与两个定位槽处于同一水平线后,便可相向转动两个定位板,使两者分别延伸至两个定位槽内部,起到减小两个螺纹杆所受到的摩擦力的目的,再转动两个螺纹杆,使得两个螺纹杆与安装环脱离后,反向转动两个定位板,使得两个定位杆脱离限定,受两个弹簧影响,内端分别延伸至两个凹槽内部,避免两个螺纹杆与连接环一脱离,通过以上结构,解决了由于不具有连接结构,则会造成安装螺栓丢失,进而加大操作人员对双臂缠绕管的拆装难度的问题。
Description
技术领域
本申请涉及双壁缠绕管技术领域,更具体地说,涉及一种双壁缠绕管对接的接口结构。
背景技术
双壁缠绕管是由钢塑复合的异型带材经螺旋缠绕焊接制成,其内壁光滑平整,该种管材具有耐腐蚀、质量轻、安装简便、通流量大、寿命长等优点,可替代高能耗材质的管材,属环保型绿色产品。
市场上现有的双壁缠绕管在使用时,通常采用法兰连接的方式,将管道连接在一起,当设备长时间使用后,双壁缠绕管可能会出现不同程度损坏,因此需要工作人员对螺栓进行拆卸,定期维修更换双壁缠绕管,由于不具有连接结构,则会造成安装螺栓丢失,进而加大操作人员对双臂缠绕管的拆装难度。
为了解决上述问题,本申请提供一种双壁缠绕管对接的接口结构。
实用新型内容
本申请提供的一种双壁缠绕管对接的接口结构采用如下的技术方案:
一种双壁缠绕管对接的接口结构,包括管体一和管体二,所述管体一和管体二内部均设有连接机构,所述连接机构延伸至管体一和管体二外侧;
所述连接机构包括连接环一和连接环二,所述连接环一和连接环二分别固定套接在管体一和管体二外侧,所述连接环一一侧内部开设有环形槽,所述连接环二一侧固定连接有安装环,所述安装环顶部和底部均开设有卡槽,所述连接环一顶部和底部均设有螺纹杆,两个所述螺纹杆内端均延伸至环形槽内部,两个所述螺纹杆外侧均开设有凹槽,两个所述螺纹杆一侧均设有定位杆,两个所述定位杆外侧活动套设有空心环,所述空心环固定套接在连接环一外侧,两个所述定位杆外侧均固定套接有固定块,两个所述固定块与空心环之间均固定连接有弹簧,两个所述弹簧分别套设在两个定位杆外侧,两个所述弹簧外侧设有辅助部件。
进一步的,所述辅助部件包括两个转动环,两个所述转动环分别固定连接在两个螺纹杆外端。
通过上述技术方案,通过设置两个转动环,能够便于操作者后期对两个螺纹杆进行转动。
进一步的,所述连接环一顶部和底部均开设有定位槽,两个所述定位槽以连接环一中线为轴上下对称设置。
通过上述技术方案,通过开设两个定位槽,能够对两个定位板起到定位目的。
进一步的,两个所述定位杆一端外侧均套设有定位板,两个所述定位板均位于空心环一侧。
通过上述技术方案,通过设置两个定位板,能够对两个定位杆起到定位目的。
进一步的,两个所述螺纹杆与连接环一之间均通过螺纹转动连接,两个所述定位板与两个定位杆连接处均通过轴承活动连接。
通过上述技术方案,使得两个定位板在进行转动时,能够更加平稳牢固。
进一步的,两个所述转动环均由防滑材质制成,两个所述螺纹杆内端均设为弧形状。
通过上述技术方案,通过将两个螺纹杆内端设为弧形状,能够便于使用者快速将两个螺纹杆延伸至连接环一内部。
综上所述,本申请包括以下有益技术效果:
向右拉动两个定位板,两个定位杆和两个定位块随之移动,两个弹簧将会受力,当两个定位板分别移动至与两个定位槽处于同一水平线后,便可相向转动两个定位板,使两者分别延伸至两个定位槽内部,起到减小两个螺纹杆所受到的摩擦力的目的,再转动两个螺纹杆,使得两个螺纹杆与安装环脱离后,反向转动两个定位板,使得两个定位杆脱离限定,受两个弹簧影响,内端分别延伸至两个凹槽内部,避免两个螺纹杆与连接环一脱离,通过以上结构,解决了由于不具有连接结构,则会造成安装螺栓丢失,进而加大操作人员对双臂缠绕管的拆装难度的问题。
附图说明
图1为本申请的整体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申请的局部剖视立体图;
图3为本申请的图2中A处结构放大图。
图中标号说明:
1、管体一;2、管体二;3、连接环一;4、连接环二;5、安装环;6、螺纹杆;7、定位杆;8、空心环;9、固定块;10、弹簧;11、转动环;12、定位板;13、环形槽;14、凹槽;15、卡槽。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申请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申请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申请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申请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申请保护的范围。
在本申请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术语“上”、“下”、“内”、“外”、“顶/底端”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申请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申请的限制。此外,术语“第一”、“第二”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
在本申请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安装”、“设置有”、“套设/接”、“连接”等,应做广义理解,例如“连接”,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一体地连接;可以是机械连接,也可以是电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申请中的具体含义。
实施例:
本申请实施例公开一种双壁缠绕管对接的接口结构,请参阅图1、图2和图3,包括管体一1和管体二2,管体一1和管体二2内部均设有连接机构,连接机构延伸至管体一1和管体二2外侧;
连接机构包括连接环一3和连接环二4,连接环一3和连接环二4分别固定套接在管体一1和管体二2外侧,连接环一3一侧内部开设有环形槽13,连接环二4一侧固定连接有安装环5,安装环5顶部和底部均开设有卡槽15,连接环一3顶部和底部均设有螺纹杆6,两个螺纹杆6内端均延伸至环形槽13内部,两个螺纹杆6外侧均开设有凹槽14,两个螺纹杆6一侧均设有定位杆7,两个定位杆7外侧活动套设有空心环8,空心环8固定套接在连接环一3外侧,两个定位杆7外侧均固定套接有固定块9,两个固定块9与空心环8之间均固定连接有弹簧10,两个弹簧10分别套设在两个定位杆7外侧;
请参阅图3,两个弹簧10外侧设有辅助部件,辅助部件包括两个转动环11,两个转动环11分别固定连接在两个螺纹杆6外端,连接环一3顶部和底部均开设有定位槽,两个定位槽以连接环一3中线为轴上下对称设置,通过设置两个转动环11,能够便于操作者后期对两个螺纹杆6进行转动,同时通过开设两个定位槽,能够对两个定位板12起到定位目的;
请参阅图3,两个定位杆7一端外侧均套设有定位板12,两个定位板12均位于空心环8一侧,两个螺纹杆6与连接环一3之间均通过螺纹转动连接,两个定位板12与两个定位杆7连接处均通过轴承活动连接,两个转动环11均由防滑材质制成,两个螺纹杆6内端均设为弧形状,通过设置两个定位板12,能够对两个定位杆7起到定位目的,同时通过将两个螺纹杆6内端设为弧形状,能够便于使用者快速将两个螺纹杆6延伸至连接环一3内部。
本实施例的实施原理为:使用时,先将管体二2与管体一1相向靠近,使得安装环5延伸至环形槽13内部,随后依次握住两个转动环11并进行转动,使得两个螺纹杆6内端分别贯穿两个卡槽15并延伸至连接环一3内部,通过对安装环5固定完成管体一1与管体二2之间的安装连接,当需要对管体一1和管体二2进行拆卸时,可分别握住两个定位板12并将其向右拉动,此时两个定位杆7和两个定位块随之移动,两个弹簧10将会受力,发生形变,处于压缩状态,当两个定位板12分别移动至与两个定位槽处于同一水平线后,便可对两个定位板12进行转动,使得两个定位板12相向转动,分别延伸至两个定位槽内部,此时便可使得两个螺纹杆6分别与两个定位杆7脱离,以此起到减小两个螺纹杆6所受到的摩擦力的目的,然后便可对两个螺纹杆6进行转动,使得两个螺纹杆6与安装环5脱离后,便可反向转动两个定位板12,使得两个定位杆7脱离限定,受两个弹簧10影响,内端分别延伸至两个凹槽14内部,对两个螺纹杆6起到限位目的,避免两个螺纹杆6与连接环一3脱离,通过以上结构,解决了由于不具有连接结构,则会造成安装螺栓丢失,进而加大操作人员对双臂缠绕管的拆装难度的问题。
以上均为本申请的较佳实施例,并非依此限制本申请的保护范围,故:凡依本申请的结构、形状、原理所做的等效变化,均应涵盖于本申请的保护范围之内。
Claims (6)
1.一种双壁缠绕管对接的接口结构,包括管体一(1)和管体二(2),其特征在于:所述管体一(1)和管体二(2)内部均设有连接机构,所述连接机构延伸至管体一(1)和管体二(2)外侧;
所述连接机构包括连接环一(3)和连接环二(4),所述连接环一(3)和连接环二(4)分别固定套接在管体一(1)和管体二(2)外侧,所述连接环一(3)一侧内部开设有环形槽(13),所述连接环二(4)一侧固定连接有安装环(5),所述安装环(5)顶部和底部均开设有卡槽(15),所述连接环一(3)顶部和底部均设有螺纹杆(6),两个所述螺纹杆(6)内端均延伸至环形槽(13)内部,两个所述螺纹杆(6)外侧均开设有凹槽(14),两个所述螺纹杆(6)一侧均设有定位杆(7),两个所述定位杆(7)外侧活动套设有空心环(8),所述空心环(8)固定套接在连接环一(3)外侧,两个所述定位杆(7)外侧均固定套接有固定块(9),两个所述固定块(9)与空心环(8)之间均固定连接有弹簧(10),两个所述弹簧(10)分别套设在两个定位杆(7)外侧,两个所述弹簧(10)外侧设有辅助部件。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双壁缠绕管对接的接口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辅助部件包括两个转动环(11),两个所述转动环(11)分别固定连接在两个螺纹杆(6)外端。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双壁缠绕管对接的接口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连接环一(3)顶部和底部均开设有定位槽,两个所述定位槽以连接环一(3)中线为轴上下对称设置。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双壁缠绕管对接的接口结构,其特征在于:两个所述定位杆(7)一端外侧均套设有定位板(12),两个所述定位板(12)均位于空心环(8)一侧。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双壁缠绕管对接的接口结构,其特征在于:两个所述螺纹杆(6)与连接环一(3)之间均通过螺纹转动连接,两个所述定位板(12)与两个定位杆(7)连接处均通过轴承活动连接。
6.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双壁缠绕管对接的接口结构,其特征在于:两个所述转动环(11)均由防滑材质制成,两个所述螺纹杆(6)内端均设为弧形状。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2322994321.5U CN220957266U (zh) | 2023-11-07 | 2023-11-07 | 一种双壁缠绕管对接的接口结构 |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2322994321.5U CN220957266U (zh) | 2023-11-07 | 2023-11-07 | 一种双壁缠绕管对接的接口结构 |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CN220957266U true CN220957266U (zh) | 2024-05-14 |
Family
ID=91005407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Title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
CN202322994321.5U Active CN220957266U (zh) | 2023-11-07 | 2023-11-07 | 一种双壁缠绕管对接的接口结构 |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 Link |
---|---|
CN (1) | CN220957266U (zh) |
-
2023
- 2023-11-07 CN CN202322994321.5U patent/CN220957266U/zh active Active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 Publication Date | Title |
---|---|---|
CN112923142B (zh) | 一种用于石油输送管道的应急接头 | |
CN220957266U (zh) | 一种双壁缠绕管对接的接口结构 | |
CN210685876U (zh) | 一种用于修复废旧油管的接箍结构 | |
CN206455354U (zh) | 一种管道组对装置 | |
CN110977110A (zh) | 一种球型顶盖组件拼焊方法及装置 | |
CN112490030B (zh) | 一种折叠式操作杆 | |
CN215546012U (zh) | 一种高空焊接定位装置 | |
CN211849598U (zh) | 一种塑料检查井连接结构 | |
CN112833268A (zh) | 一种多功能气动管接头 | |
CN217762551U (zh) | 一种排气波纹管 | |
CN215701416U (zh) | 沟槽钢管拆卸辅助工具 | |
CN217736641U (zh) | 一种大口径网套衬氟补偿器 | |
CN115751185B (zh) | 一种可变流速的快速连接管路 | |
CN218992711U (zh) | 一种高强度pe双壁波纹管 | |
CN214839041U (zh) | 耐低温液压管专用防冻接头 | |
CN212986399U (zh) | 一种用于hdpe双壁波纹管的快速连接接头 | |
CN210318893U (zh) | 一种快速管道接头 | |
CN214204147U (zh) | 一种卡合式连接线组件 | |
CN217714001U (zh) | 一种耐腐蚀的流体输送用无缝钢管 | |
CN219035832U (zh) | 一种用于非开挖管线修复的管片拼装装置 | |
CN217046389U (zh) | 一种高空开关阀门机头 | |
CN214945332U (zh) | 高互换性涡轮增压器液压缸后端盖 | |
CN216242850U (zh) | 一种快速拆装的波纹管 | |
CN221805199U (zh) | 一种分体式均压环 | |
CN216618907U (zh) | 一种便于更换的橡胶圈 |
Legal Events
Date | Code | Title | Description |
---|---|---|---|
GR01 | Patent grant | ||
GR01 | Patent grant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