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20955654U - 一种隧道施工用支护结构 - Google Patents

一种隧道施工用支护结构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20955654U
CN220955654U CN202322823015.5U CN202322823015U CN220955654U CN 220955654 U CN220955654 U CN 220955654U CN 202322823015 U CN202322823015 U CN 202322823015U CN 220955654 U CN220955654 U CN 220955654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arc
lifting
supporting
shaped
tunnel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322823015.5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郑朋强
袁震
孙微微
付龙杰
徐立强
李文靖
孙钺奇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Shandong University of Science and Technology
Original Assignee
Shandong University of Science and Technology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Shandong University of Science and Technology filed Critical Shandong University of Science and Technology
Priority to CN202322823015.5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20955654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20955654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20955654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Landscapes

  • Lining And Supports For Tunnel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隧道施工用支护结构,包括向上弯曲的弧形框架;所述弧形框架的左右两侧下部各设置有一个底座,所述底座上设置若干滚轮组件;所述底座的前后两侧上端均固定设置升降机构,所述升降机构的顶端与弧形框架固定连接;所述弧形框架的弧面顶端均匀布置若干用于支撑于隧道内壁面的支撑件。本实用新型支护结构通过升降机构、支撑组件的配合设置,实现了根据隧道实际高度而进行支护高度的适应性调整,即实现了对不同高度隧道内壁的支护贴合支撑,扩大了适用范围。

Description

一种隧道施工用支护结构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隧道施工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隧道施工用支护结构。
背景技术
隧道是埋置于地层内的工程建筑,是人类利用地下空间的一种形式,隧道的开挖扰动会引起较大的围岩变形,若支护措施不到位,围岩变形可能超过其容许范围,严重会造成塌方,造成巨大损失,故此,隧道施工时需要用到相应的支护结构。
现有的隧道施工用支护结构,大都是根据隧道的高度进行预先设计制作,在隧道内完成组装实现支护,但是当隧道内的高度发生变化时,原先的支护结构因支护的高度固定而不能继续使用,从而需要重新定制,适用范围较小。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为克服上述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一种隧道施工用支护结构。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隧道施工用支护结构,包括向上弯曲的弧形框架;
所述弧形框架的左右两侧下部各设置有一个底座,所述底座上设置若干滚轮组件;所述底座的前后两侧上端均固定设置升降机构,所述升降机构的顶端与弧形框架固定连接;
所述弧形框架的弧面顶端均匀布置若干用于支撑于隧道内壁面的支撑件。
优选的,所述升降机构包括升降固定座、升降滑动座;
所述升降固定座的底端与底座固定连接,所述升降滑动座与升降固定座进行竖直方向的滑动配合;所述升降滑动座的顶端与弧形框架固定连接;
所述升降固定座上设置有控制升降滑动座上下滑动的升降驱动件。
优选的,所述升降驱动件包括沿竖直方向延伸的螺纹杆,所述螺纹杆的底端与升降固定座进行转动配合,所述螺纹杆与升降滑动座进行螺纹配合;
所述螺纹杆的下端同轴固定设置涡轮,所述涡轮上配合有蜗杆;
所述蜗杆与升降固定座进行转动配合;
所述蜗杆的一端与升降电机的输出端进行同轴固定连接。
优选的,所述滚轮组件包括与底座进行转动配合的滚轮轴,所述滚轮轴的两端同轴设置滚轮。
优选的,所述弧形框架包括若干相平行且等间距分布的弧形板,所有弧形板之间通过若干沿弧形板弧长方向均匀分布的连接柱进行连接。
优选的,所述支撑件包括与弧形板固定连接的固定板;
所述固定板的顶端面上设置液压缸,所述液压缸的活塞杆端部与向上弯曲的弧形顶板的中心处相铰接,所述弧形顶板的顶面上设置橡胶块。
优选的,所述固定板的顶端面上还设置有两个沿弧形板弧长方向分布于液压缸两侧的伸缩杆;
所述伸缩杆的端部与弧形顶板相铰接。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
本实用新型支护结构通过升降机构、支撑组件的配合设置,实现了根据隧道实际高度而进行支护高度的适应性调整,即实现了对不同高度隧道内壁的支护贴合支撑,扩大了适用范围。
附图说明
构成本申请的一部分的说明书附图用来提供对本申请的进一步理解,本申请的示意性实施例及其说明用于解释本申请,并不构成对本申请的不当限定。
图1是本实用新型隧道施工用支护结构的结构示意立体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中弧形框架的结构示意图;
图3是图2中A的局部放大图;
图4是本实用新型中蜗轮蜗杆的配合示意图;
图5是本实用新型中支撑件的结构示意图;
其中:
1-底座;2-滚轮组件;3-滚轮轴;4-滚轮;
5-升降机构;501-升降固定座;502-滑动槽;503-升降滑动座;504-螺纹杆;505-涡轮;506-轴承;507-蜗杆;508-升降电机;
6-弧形框架;7-连接柱;8-弧形板;
9-支撑件;901-固定板;902-液压缸;903-伸缩杆;904-橡胶块;905-弧形顶板。
具体实施方式
应该指出,以下详细说明都是例示性的,旨在对本申请提供进一步的说明。除非另有指明,本文使用的所有技术和科学术语具有与本申请所属技术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通常理解的相同含义。
需要注意的是,这里所使用的术语仅是为了描述具体实施方式,而非意图限制根据本申请的示例性实施方式。如在这里所使用的,除非上下文另外明确指出,否则单数形式也意图包括复数形式,此外,还应当理解的是,当在本说明书中使用术语“包含”和/或“包括”时,其指明存在特征、步骤、操作、器件、组件和/或它们的组合。
在本实用新型中,术语如“上”、“下”、“底”、“顶”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只是为了便于叙述本实用新型各部件或元件结构关系而确定的关系词,并非特指本实用新型中任一部件或元件,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
本实用新型中,术语如“相连”、“连接”等应做广义理解,表示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一体地连接或可拆卸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对于本领域的相关科研或技术人员,可以根据具体情况确定上述术语在本实用新型中的具体含义,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
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说明。
如图1所示,一种隧道施工用支护结构,包括向上弯曲的弧形框架6;
所述弧形框架6的左右两侧下部各设置有一个底座1,所述底座1上设置若干滚轮组件2;所述底座1的前后两侧上端均固定设置升降机构5,所述升降机构5的顶端与弧形框架6固定连接;
所述弧形框架6的弧面顶端均匀布置若干用于支撑于隧道内壁面的支撑件9。
优选的,如图3-4所示,所述升降机构5包括升降固定座501、升降滑动座503;
所述升降固定座501的底端与底座1固定连接,所述升降滑动座503与升降固定座501进行竖直方向的滑动配合,具体地,所述升降固定座501上设置有用来与升降滑动座503进行滑动配合的滑动槽503,所述滑动槽503的横截面呈矩形结构;所述升降滑动座503的顶端与弧形框架6固定连接;
所述升降固定座501上设置有控制升降滑动座503上下滑动的升降驱动件。
优选的,所述升降驱动件包括沿竖直方向延伸的螺纹杆504,所述螺纹杆504的底端与升降固定座501进行转动配合,所述螺纹杆504与升降滑动座502进行螺纹配合;具体地,所述螺纹杆504通过轴承506与升降固定座501进行转动配合;
所述螺纹杆504的下端同轴固定设置涡轮505,所述涡轮505上配合有蜗杆507;
所述蜗杆507与升降固定座501进行转动配合;
所述蜗杆507的一端与升降电机508的输出端进行同轴固定连接。
在使用过程中,本申请支护结构根据隧道的高度进行高度调节时,首先把整体通过底座1上的滚轮组件2移动到指定位置,然后由施工人员启动四个升降机构5的升降电机508,升降电机508带动蜗杆507转动,蜗杆507带动涡轮505转动,涡轮505带动螺纹杆504转动,螺纹杆504与升降滑动座503的螺纹配合使升降滑动座503实现向上运动。本申请升降机构5在整个支护的下方有四个,使得整个支护机构支撑更稳定。
优选的,所述滚轮组件2包括与底座1进行转动配合的滚轮轴3,所述滚轮轴3的两端同轴设置滚轮4;
具体地,所述滚轮轴3的中心轴线、螺纹杆504的中心轴线、弧形框架6的中心轴线之间两两垂直。
优选的,如图2所示,所述弧形框架6包括若干相平行且等间距分布的弧形板8,所有弧形板8之间通过若干沿弧形板8弧长方向均匀分布的连接柱7进行连接。
优选的,如图5所示,所述支撑件9包括与弧形板8固定连接的固定板901;
所述固定板901的顶端面上设置液压缸902,所述液压缸902的活塞杆端部与向上弯曲的弧形顶板905的中心处相铰接,所述弧形顶板905的顶面上设置橡胶块904;
具体地,所述液压缸902活塞杆902的中心轴线与弧形板8的中心轴线垂直相交。
优选的,所述固定板901的顶端面上还设置有两个沿弧形板8弧长方向分布于液压缸902两侧的伸缩杆903;
所述伸缩杆903的端部与弧形顶板905相铰接。
在根据隧道的高度进行贴合支撑时,首先启动液压缸902,液压缸902的活塞杆推动弧形顶板905到达隧道内壁使其贴合,该过程中伸缩杆903跟随液压缸902伸长进而顶住弧形顶板905,加大对隧道内壁的支护作用;而橡胶块904的设置,可保证在支撑的时候弧形顶板905不会损坏隧道内壁结构。
一种隧道施工用支护结构,其具体实施方式如下:
把支护结构整体通过底座1上的滚轮组件2移动到指定位置,然后由施工人员启动四个升降机构5的升降电机508,升降电机508带动蜗杆507转动,蜗杆507带动涡轮505转动,涡轮505带动螺纹杆504转动,螺纹杆504与升降滑动座503的螺纹配合使升降滑动座503向上运动到合适位置,该过程实现弧形框架6的高度调节;随后启动液压缸902,液压缸902的活塞杆推动弧形顶板905到达隧道内壁使其贴合,该过程中伸缩杆903跟随液压缸902伸长进而顶住弧形顶板905,加大对隧道内壁的支护;而橡胶块904的设置,可保证在支撑的时候弧形顶板905不会损坏隧道内壁结构。
因此,本申请支护结构通过升降机构5、支撑组件的配合设置,实现了根据隧道实际高度而进行支护高度的适应性调整,即实现了对不同高度隧道内壁的支护贴合支撑,扩大了适用范围。
上述虽然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方式进行了描述,但并非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所属领域技术人员应该明白,在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的基础上,本领域技术人员不需要付出创造性劳动即可做出的各种修改或变形仍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以内。

Claims (4)

1.一种隧道施工用支护结构,其特征在于,包括向上弯曲的弧形框架;
所述弧形框架的左右两侧下部各设置有一个底座,所述底座上设置若干滚轮组件;所述底座的前后两侧上端均固定设置升降机构,所述升降机构的顶端与弧形框架固定连接;
所述弧形框架的弧面顶端均匀布置若干用于支撑于隧道内壁面的支撑件;
所述弧形框架包括若干相平行且等间距分布的弧形板,所有弧形板之间通过若干沿弧形板弧长方向均匀分布的连接柱进行连接;
所述支撑件包括与弧形板固定连接的固定板;
所述固定板的顶端面上设置液压缸,所述液压缸的活塞杆端部与向上弯曲的弧形顶板的中心处相铰接,所述弧形顶板的顶面上设置橡胶块;
所述固定板的顶端面上还设置有两个沿弧形板弧长方向分布于液压缸两侧的伸缩杆;
所述伸缩杆的端部与弧形顶板相铰接。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隧道施工用支护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升降机构包括升降固定座、升降滑动座;
所述升降固定座的底端与底座固定连接,所述升降滑动座与升降固定座进行竖直方向的滑动配合;所述升降滑动座的顶端与弧形框架固定连接;
所述升降固定座上设置有控制升降滑动座上下滑动的升降驱动件。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隧道施工用支护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升降驱动件包括沿竖直方向延伸的螺纹杆,所述螺纹杆的底端与升降固定座进行转动配合,所述螺纹杆与升降滑动座进行螺纹配合;
所述螺纹杆的下端同轴固定设置涡轮,所述涡轮上配合有蜗杆;
所述蜗杆与升降固定座进行转动配合;
所述蜗杆的一端与升降电机的输出端进行同轴固定连接。
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隧道施工用支护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滚轮组件包括与底座进行转动配合的滚轮轴,所述滚轮轴的两端同轴设置滚轮。
CN202322823015.5U 2023-10-20 2023-10-20 一种隧道施工用支护结构 Active CN220955654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322823015.5U CN220955654U (zh) 2023-10-20 2023-10-20 一种隧道施工用支护结构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322823015.5U CN220955654U (zh) 2023-10-20 2023-10-20 一种隧道施工用支护结构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20955654U true CN220955654U (zh) 2024-05-14

Family

ID=91013978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322823015.5U Active CN220955654U (zh) 2023-10-20 2023-10-20 一种隧道施工用支护结构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20955654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200946377Y (zh) 联动式阶梯升降台
CN116104551A (zh) 一种煤矿安全掘进支护架及其使用方法
CN216109843U (zh) 一种防倾倒的装配式建筑施工用墙体连接支撑构件
CN116181380A (zh) 煤矿巷道防塌陷支护装置及其支护方法
CN220955654U (zh) 一种隧道施工用支护结构
CN214615405U (zh) 一种建筑施工墙体支撑装置
CN116181381B (zh) 一种隧洞初支钢支撑结构及其支撑方法
CN210150204U (zh) 预制构件模具翻身装置
CN110295766A (zh) 一种建筑工程用便于移动和收纳的支撑装置
CN218029424U (zh) 一种房建施工可调式防护栏
CN212224697U (zh) 一种建筑施工用可回收斜支撑结构
CN211974352U (zh) 一种建筑模板支撑装置
CN220146224U (zh) 一种建筑预制块模板
CN219138481U (zh) 一种房屋建设的土建辅助支撑结构
CN219864008U (zh) 一种装配式建筑施工模板
CN219629176U (zh) 一种零靠墙沙发铁架
CN219909868U (zh) 一种可调节式水利施工用施工架
CN220182672U (zh) 一种升降装置
CN220607893U (zh) 一种电动床用腰托结构
CN220167603U (zh) 一种可调式移动支撑架
CN220749633U (zh) 一种教学投影仪安装调节装置
CN220645362U (zh) 一种支撑架
CN218375050U (zh) 一种安全防护支撑平台
CN216195459U (zh) 一种高度可调的新型活动房
CN212002143U (zh) 一种土木工程施工用便于拆装的稳定型脚手架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