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20952357U - 一种经编机以及用于该经编机的三工位贾卡梳 - Google Patents

一种经编机以及用于该经编机的三工位贾卡梳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20952357U
CN220952357U CN202321860396.8U CN202321860396U CN220952357U CN 220952357 U CN220952357 U CN 220952357U CN 202321860396 U CN202321860396 U CN 202321860396U CN 220952357 U CN220952357 U CN 220952357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piezoelectric ceramic
station
voltage
yarn guide
ceramic material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321860396.8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卓进卿
卓志龙
黄朝晖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Fujian Jiejia Technology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Fujian Jiejia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Fujian Jiejia Technology Co ltd filed Critical Fujian Jiejia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321860396.8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20952357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20952357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20952357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Landscapes

  • Knitting Machines (AREA)

Abstract

一种经编机以及用于该经编机的三工位贾卡梳,该经编机具有至少一三工位贾卡梳,该三工位贾卡梳包括多根导纱针、多个第一弯曲致动器、多个与导纱针相适配的挡片单元、多个第二弯曲致动器,第一弯曲致动器具有至少两片相对设置的第一压电陶瓷材料,第一压电陶瓷材料通电之后带动对应的导纱针摆动,第二弯曲致动器具有至少两片相对设置的第二压电陶瓷材料,第二压电陶瓷材料通电后带动对应的挡片单元摆动。在本实用新型中,通过设置挡片单元被配置成对相适配的导纱针进行限位,使得对应的导纱针具有至少三个工位进行提花导纱,从而实现导纱针在摆动过程中增加一个工位,从而使得导纱针具有三工位,使得导纱针能够在中间位置处停止摆动。

Description

一种经编机以及用于该经编机的三工位贾卡梳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经编机领域,尤其是指一种经编机以及用于该经编机的三工位贾卡梳。
背景技术
随着经编机应用技术的不断提高,在纺织技术领域中出现了三工位贾卡的经编提花产品编织方法,随之而来的便是三工位贾卡,较之常规两工位贾卡,多出一个工位,使得花形较两工位贾卡更加丰富,极大的提升了织物的经济价值。由于多出一个工位,三工位贾卡的驱动电路控制相比于两工位贾卡的驱动电路控制更复杂。
中国发明专利(申请号:202110903323.1,公开号:CN113789605B)披露了一种三工位贾卡的经编提花产品编织方法。
中国发明专利(申请号:201010587409.X,公开号:CN102400281B)披露了,这便是两工位贾卡,因为该两工位贾卡的导纱针仅具有两个工位,无法在两个工位之间的中间位置停止摆动,因此难以满足三工位贾卡的经编提花产品编织方法的需求。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经编机以及用于该经编机的三工位贾卡梳,其主要目的在于克服现有的贾卡的导纱针仅有两个工位,难以在中间位置停止摆动的缺陷。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采用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经编机以及用于该经编机的三工位贾卡梳,该经编机具有至少一三工位贾卡梳,该三工位贾卡梳包括多根导纱针、多个用于驱动对应的所述导纱针摆动的第一弯曲致动器、多个与所述导纱针相适配的挡片单元、多个用于驱动对应的所述挡片单元摆动的第二弯曲致动器,所述第一弯曲致动器具有至少两片相对设置的第一压电陶瓷材料,所述第一压电陶瓷材料通电之后带动对应的所述导纱针摆动,所述第二弯曲致动器具有至少两片相对设置的第二压电陶瓷材料,所述第二压电陶瓷材料通电后带动对应的挡片单元摆动,当通电电压相同时,所述第二压电陶瓷材料摆动时的力矩大于所述第一压电陶瓷材料摆动时的力矩,所述挡片单元被配置成对相适配的所述导纱针进行限位,使得对应的所述导纱针具有至少三个工位进行提花导纱。
和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产生的有益效果在于:
本实用新型结构简单、实用性强,通过设置所述挡片单元被配置成对相适配的所述导纱针进行限位,使得对应的所述导纱针具有至少三个工位进行提花导纱,从而实现导纱针在摆动过程中增加一个工位,从而使得导纱针具有三工位,使得导纱针能够在中间位置处停止摆动。
附图说明
图1为导纱针三工位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挡片单元的结构示意图。
图3为压电陶瓷贾卡提花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的模块结构示意图。
图5为变压器的结构示意图。
图6为导纱针在第一工位时的结构示意图。
图7为导纱针在第三工位时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参照附图说明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方式。
实施例一,参照图1、图2、图3和图4,一种经编机以及用于该经编机的三工位贾卡梳,该经编机具有至少一三工位贾卡梳,该三工位贾卡梳包括多根导纱针21、多个用于驱动对应的导纱针21摆动的第一弯曲致动器11、多个与导纱针21相适配的挡片单元22、多个用于驱动对应的挡片单元22摆动的第二弯曲致动器12、至少一驱动器17以及至少一驱动电路板19、复数路设于驱动电路板19上的第一驱动电路以及复数路设于驱动电路板19上的第二驱动电路。
参照图1、图2和图3,第一弯曲致动器11具有至少两片相对设置的第一压电陶瓷材料100,第一压电陶瓷材料100通电之后带动对应的导纱针21摆动,第二弯曲致动器具有至少两片相对设置的第二压电陶瓷材料200,第二压电陶瓷材料200通电后带动对应的挡片单元22摆动,当通电电压相同时,第二压电陶瓷材料200摆动时的力矩大于第一压电陶瓷材料100摆动时的力矩,挡片单元22被配置成对相适配的导纱针21进行限位,使得对应的导纱针21具有至少三个工位进行提花导纱。
参照图1、图2、图3、图6和图7,第二压电陶瓷材料200通电后带动挡片单元22分别在第一位置23和第二位置之间切换,当导纱针21的一部分抵接在挡片单元22的一部分上时,挡片单元22带动对应的导纱针21切换位置。
参照图1、图6和图7,三个工位包括第一工位31、第二工位32以及第三工位33,第二工位32设于第一工位31和第三工位33之间的中间位置,第一工位31与第三工位33之间的相距两个针距,第一工位31与第二工位32之间相距一个针距,第二工位32与第三工位33之间相距一个针距,第一位置23位于第三工位33,第二位置位于第二工位32。
参照图3和图4,驱动器17包括至少一电源装置13,电源装置13输出至少一第一驱动电压15以及至少一第二驱动电压16,当第一压电陶瓷材料100通电时,第一驱动电压15被配置成施加到第一压电陶瓷材料100的接电端上,当第二压电陶瓷材料200通电时,第二驱动电压16被配置成施加到第二压电陶瓷材料200的接电端上。
参照图3和图4,第一驱动电路用于驱动第一压电陶瓷材料100摆动,第二驱动电路用于驱动第二压电陶瓷材料200摆动,第一驱动电路的输入端与变压模块18的输出端相电连接,第一驱动电路的输出端与第一压电陶瓷材料100的接电端相电连接,第二驱动电路的输入端与变压模块18的输出端相电连接,第二驱动电路的输出端与第二压电陶瓷材料200的接电端相电连接。
参照图2,在本实施例中具体的第一压电陶瓷材料100包括一第一压电陶瓷片38以及一第二压电陶瓷片39,第二压电陶瓷材料200包括一第三压电陶瓷片45以及一第四压电陶瓷片46。
参照图2和图3,第一弯曲致动器11包括一第一压电陶瓷片38、一第二压电陶瓷片39、一夹设在第一压电陶瓷片38和第二压电陶瓷片39之间的第一基板40以及两个设于第一基板40尾部上的第一导电单元44。
参照图2和图3,第二弯曲致动器12包括一第三压电陶瓷片45、一第四压电陶瓷片46、一夹设在第三压电陶瓷片45和第四压电陶瓷片46之间的第二基板42以及两个设于第二基板42尾部上的第二导电单元43。
参照图2和图3,第一驱动电压15通过第一导电单元44分别施加到第一压电陶瓷片38或第二压电陶瓷片39上,第二驱动电压16通过第二导电单元43分别施加到第三压电陶瓷片45或第四压电陶瓷片46上。
参照图3,第一压电陶瓷材料100的接电端具体的为第一导电单元44,第二压电陶瓷材料200的接电端具体的为第二导电单元43,
参照图2和图3,在本实施例中具体的第一导电单元44包括一设于第一基板40一侧的第一导电铜片以及一设于第一基板40另一侧的第二导电铜片,第一导电铜片与第一压电陶瓷片38相电连接,第二导电铜片与第二压电陶瓷片39相电连接。第二导电单元43包括一设于第二基板42一侧的第三导电铜片以及一设于第二基板42另一侧的第四导电铜片,第三导电铜片与第三压电陶瓷片45相电连接,第四导电铜片与第四压电陶瓷片46相电连接。第一基板40和第二基板42均可以为玻璃纤维片,玻璃纤维片也可称为玻纤片或玻璃纤维钢片,玻纤片是采用玻璃纤维纱预浸入苯乙稀基聚脂树脂经加热固化拉挤而成的产品。
参照图2和图3,当挡片单元22带动导纱针21从第一位置23切换至第二位置时,导纱针21的一部分抵接在对应的挡片单元22的一部分上,第一位置23和第二位置均位于导纱针21的摆动空间68内,第二位置位于导纱针21的首针和导纱针21的尾针之间的中间位置。首针和尾针之间的距离为两倍针距。
参照图6和图1,当第二弯曲致动器12的第二压电陶瓷材料200被第二驱动电压16进行充电时,第二压电陶瓷材料200带动挡片单元22在第一位置23和第二位置之间切换,当第一弯曲致动器11的第一压电陶瓷材料100被第一驱动电压15进行充电时,第一压电陶瓷材料100带动导纱针21摆动。
参照图1、图2、图6和图7,在本实施例中,通过设置挡片单元22被配置成对相适配的导纱针21进行限位,使得对应的导纱针21具有至少三个工位进行提花导纱,从而实现导纱针21在摆动过程中增加一个工位,从而使得导纱针21具有三工位,使得导纱针21能够在中间位置处停止摆动。
实施例二,参照图2,本实施例二与实施例一的不同之处在于:第一压电陶瓷材料100与第二压电陶瓷材料200的压电陶瓷材料相同,第二压电陶瓷材料200的厚度大于第一压电陶瓷材料100的厚度,当通电电压相同时,第二压电陶瓷材料200摆动时的力矩大于第一压电陶瓷材料100摆动时的力矩。
其它结构与实施例一相似,在此就不再赘述。
实施例三,参照图2,本实施例三与实施例一的不同之处在于:第一压电陶瓷材料100与第二压电陶瓷材料200的压电陶瓷材料相同,第二压电陶瓷材料200的长度大于第一压电陶瓷材料100的长度,当通电电压相同时,第二压电陶瓷材料200摆动时的力矩大于第一压电陶瓷材料100摆动时的力矩。
其它结构与实施例一相似,在此就不再赘述。
实施例四,参照图4和图5,本实施例四与实施例一的不同之处在于:纺织机械包括一主控器14以及至少一贾卡梳,主控器14向贾卡梳发送至少两个bit流数据,这些bit流数据分为两组,其中一组bit流数据用于控制一个对应的导纱针21摆动,其中另一组bit流数据用于控制一个对应的挡片单元22摆动。
参照图4和图5,驱动电路板19上设置有复数路第一驱动电路51、复数路第二驱动电路52、复数路第三驱动电路53以及复数路第四驱动电路54,第一驱动电路51用于驱动对应的第一压电陶瓷片38摆动,第二驱动电路52用于驱动对应的第二压电陶瓷片39摆动,第三驱动电路53用于驱动对应的第三压电陶瓷片45摆动,第四驱动电路54用于驱动对应的第四压电陶瓷片46摆动,主控器14通过电源装置13向第一驱动电路51传输一bit数据,第一驱动电路51根据获得的bit数据驱动第一压电陶瓷片38摆动,第一电压34通过第一驱动电路51施加到第一压电陶瓷片38上,主控器14通过电源装置13向第二驱动电路52传输一bit数据,第二驱动电路52根据获得的bit数据驱动第二压电陶瓷片39摆动,第二电压35通过第二驱动电路52施加到第二压电陶瓷片39上,主控器14通过电源装置13向第三驱动电路53传输一bit数据,第三驱动电路53根据获得的bit数据驱动第三压电陶瓷片45摆动,第三电压36通过第三驱动电路53施加到第三压电陶瓷片45上,主控器14通过电源装置13向第四驱动电路54传输一bit数据,第四驱动电路54根据获得的bit数据驱动第四压电陶瓷片46摆动,第四电压37通过第四驱动电路54施加到第四压电陶瓷片46上。
参照图4和图5,其中第一驱动电路51、第二驱动电路52、第三驱动电路53、第四驱动电路54的电路结构,可参考中国实用新型专利(申请号:202123378011.8,公开号:CN218124570U),或本领域中其它的现有压电陶瓷驱动电路,在此不在赘述。
参照图3、图4和图5,驱动电路板19的前部上可设置一连接器20,通过连接器20分别与第一导电单元44和第二导电单元43相电连接,可以是以插拔地方式相电连接或者也可以是以焊接固定在一起的方式相电连接。驱动电路板19可以通过侧边取电的方式进行通道,或者也可替换为通过可导电的弹簧针进行取电,可导电的弹簧针也可称为顶针。
其它结构与实施例一相似,在此就不再赘述。
实施例五,参照图4和图5,本实施例五与实施例一的不同之处在于:在三工位贾卡梳中,由于导纱针21有3个工位状态,至少需要2个bit的数据来进行控制,即有两个输入端,一个输入端控制导纱针21的陶瓷片(第一压电陶瓷片38和第二压电陶瓷片39),另一个输入端控制挡片单元22的陶瓷片(第三压电陶瓷片45和第四压电陶瓷片46),参照图5所示,在图5中具体的Ca为第一压电陶瓷片38的等效电容,Cb是第二压电陶瓷片39的等效电容;Cc是第三压电陶瓷片45的等效电容,Cd是第四陶瓷片的等效电容。每片压电陶瓷片仍有两组结构相同的驱动电路组成。
参照图4和图5,第一弯曲致动器11与第二弯曲致动器12的工作状态如下表:
信号输入1 驱动电路a输入端 驱动电路b输入端 导纱针21的压电陶瓷片状态
0 0(充电) 1(放电) 向左摆
1 1(放电) 0(充电) 向右摆
信号输入2 驱动电路a输入端 驱动电路b输入端 挡片单元22的压电陶瓷片状态
0 0(充电) 1(放电) 向左摆
1 1(放电) 0(充电) 向右摆
参照图4和图5,根据三工位工作原理,三个工位要求导纱针21的压电陶瓷片与挡片单元22的压电陶瓷片的摆动方向如下表所示:
综合上述表格可得三个工位对应信号输入数据如下表:
针头陶瓷片方向 挡片陶瓷片方向 信号输入1 信号输入2
左工位 向左 向左或向右均可 0 0或1均可
中间工位 向右 向左 1 0
右工位 向右 向右 1 1
其它结构与实施例一相似,在此就不再赘述。
实施例六,参照图4和图5,本实施例六与实施例一的不同之处在于:在本实施例中当通电电压不同时,第一驱动电压15的电压值小于第二驱动电压16的电压值。驱动器17还包括至少一变压模块18,变压模块18用于将电源装置13输出的电压升高或降低,第一驱动电压15通过变压模块18将电压值转换为预设的电压值,第二驱动电压16通过变压模块18将电压值转换为预设的电压值。
参照图4和图5,第一驱动电压15的取值范围为0~200V,例如:在本实施例中第一驱动电压15可以为150V,第二驱动电压16可以为200V,使得第一压电陶瓷材料100的充电部分电压为150V,第一压电陶瓷材料100的放电部分电压为0V,第二压电陶瓷材料200的充电部分电压为200V,第二压电陶瓷材料200的放电部分电压为0V,当然还可以设置更多不同的第一驱动电压15和第二驱动电压16包括但不局限于150V和200V,更多的取值均可以根据当挡片单元22带动导纱针21从第一位置23切换至第二位置时,第一驱动电压15的电压值小于第二驱动电压16的电压值来依次类推,在此不在赘述。
其它结构与实施例一相似,在此就不再赘述。
实施例七,参照图4和图5,本实施例七与实施例六的不同之处在于:第一电压34通过变压模块18将电压值转换为预设的电压值,第二电压35通过变压模块18将电压值转换为预设的电压值。第三电压36通过变压模块18将电压值转换为预设的电压值。第四电压37通过变压模块18将电压值转换为预设的电压值。
参照图4和图5,变压模块18具体可以为稳压二极管或稳压电阻,变压模块18也可以为升压电路。
以下以稳压二极管为例进行说明:
参照图4和图5,当电源装置13仅输出一200V电压,则可设置四个稳压二极管,稳压二极管通过驱动电路与压电陶瓷片相电连接,通过稳压管二极管对电压进行降压,改变稳压二极管的电压值从而得到所需要的电压输出,例如:四个稳压二极管的稳压值分别是10V,20V,30V,40V,供电电压是200V,那么就可以得到190V,180V,170V,160V四种不同的电压输出。通过改变稳压二极管的稳压值即可改变电压输出,从而实现第一电压34通过变压模块18将电压值转换为预设的电压值,第二电压35通过变压模块18将电压值转换为预设的电压值。第三电压36通过变压模块18将电压值转换为预设的电压值。第四电压37通过变压模块18将电压值转换为预设的电压值的效果。
其它结构与实施例六相似,在此就不再赘述。
实施例八,参照图4和图5,本实施例八与实施例六的不同之处在于:在本实施例中当通电电压不同时,第一驱动电压15包括一第一电压34以及一第二电压35,第二驱动电压16包括一第三电压36以及一第四电压37。
参照图2、图4和图5,当对应的第一压电陶瓷片38为充电状态时,第一电压34通过对应的第一导电单元44被施加到对应的第一压电陶瓷片38上,使得第一压电陶瓷片38带动对应的导纱针21朝向对应的挡片单元22的方向摆动,当对应的第三压电陶瓷片45为充电状态时,第三电压36通过对应的第二导电单元43被施加到对应的第三压电陶瓷片45上,使得第三压电陶瓷片45带动对应的挡片单元22朝向对应的导纱针21的方向摆动。第一压电陶瓷片38、一第二压电陶瓷片39以及一第一基板40组成第一压电陶瓷材料100,第三压电陶瓷片45、一第四压电陶瓷片46以及一第二基板42组成第二压电陶瓷材料200。
参照图2、图4、图5和图6,当对应的第二压电陶瓷片39为充电状态时,第二电压35通过对应的第一导电单元44被施加到对应的第二压电陶瓷片39上,使得第二压电陶瓷片39带动对应的导纱针21朝向第一工位31的方向摆动,当对应的第四压电陶瓷片46为充电状态时,第四电压37通过对应的第二导电单元43被施加到对应的第四压电陶瓷片46上,使得第四压电陶瓷片46带动对应的挡片单元22朝向第一位置23的方向摆动。
参照图2、图4和图5,当第一压电陶瓷片38为充电状态时,第二压电陶瓷片39为放电状态,当第一压电陶瓷片38为放电状态时,第二压电陶瓷片39为充电状态,当第三压电陶瓷片45为放电时,第四压电陶瓷片46为充电状态,当第三压电陶瓷片45为充电时,第四压电陶瓷片46为放电状态,充电状态时电压的取值范围为40~200V,也可以为100V~200V或者为150V~190V,放电时电压为0V。
参照图2、图4、图5、图6和图7,通过设置当挡片单元22带动导纱针21从第一位置23切换至第二位置时,第一驱动电压15的电压值小于第二驱动电压16的电压值,使得导纱针21在摆动过程中增加一个工位,从而使得导纱针21具有三工位,使得导纱针21能够在中间位置处停止摆动。
其它结构与实施例六相似,在此就不再赘述。
实施例九,参照图4和图5,本实施例九与实施例六的不同之处在于:在本实施例中当通电电压不同时,电源装置13分别输出四个不同的电压,这四个电压可以分别对应第一电压34、第二电压35、第三电压36以及第四电压37。第一电压34通过第一驱动电路51施加到第一压电陶瓷片38上,第二电压35通过第二驱动电路52施加到第二压电陶瓷片39上,第三电压36通过第三驱动电路53施加到第一压电陶瓷片38上,第四电压37通过第四驱动电路54施加到第四压电陶瓷片46上,第一电压34、第二电压35、第三电压36以及第四电压37的取值范围均可以为0~200V。
其它结构与实施例六相似,在此就不再赘述。
实施例十,参照图4和图5,本实施例十与实施例六的不同之处在于:在本实施例中第一电压34的取值范围为0~160V,第二电压35的取值范围为0~160V,第三电压36的取值范围为0~200V,第四电压37的取值范围为0~100V。
参照图1,以下对导纱针21分别在第一工位31、第二工位32以及第三工位33的摆动情况做出说明:
参照图6,当导纱针21摆动至第一工位31且挡片单元22切换至第一位置23时,第一电压34可以为0V,第二电压35为160V,第三电压36为0V,第四电压37为100V。具体的为160V电压施加到第二压电陶瓷片39上,100V电压施加到第四压电陶瓷片46上,第一压电陶瓷片38上的电压为0V,第三压电陶瓷片45上的电压为0V。
参照图6,通过设置第四电压37的输出电压比常规小了100V,对该第四压电陶瓷片46的寿命和减小驱动损耗都有好处,处于挡片单元22处于第一位置23时并不需要200V的电压,因为它只要靠右即可,并不需要非常大的力,常规方式只能输出200V。
参照图1、图4和图6,当挡片单元22带动导纱针21从第一位置23切换至第二位置时,第一电压34为160V,第二电压35为0V,第三电压36为200V,第四电压37为0V,具体的为160V电压施加到第一压电陶瓷片38上,200V电压施加到第三压电陶瓷片45上,第二压电陶瓷片39上的电压为0V,第四压电陶瓷片46上的电压为0V。
参照图4和图7,当导纱针21摆动至第三工位33且挡片单元22切换至第一位置23时,第一电压34为160V,第二电压35为0V,第三电压36为0V,第四电压37为100V,具体的为160V电压施加到第一压电陶瓷片38上,0V电压施加到第三压电陶瓷片45上,第二压电陶瓷片39上的电压为0V,第四压电陶瓷片46上的电压为100V。
其它结构与实施例六相似,在此就不再赘述。
实施例十一,参照图1、图2、图3和图4,本实施例十一与实施例一的不同之处在于:贾卡梳包括至少一驱动器17、复数个具有导纱针21的第一弯曲致动器11、复数个具有挡片单元22的第二弯曲致动器12,包括至少一底基座60、复数个设于底基座60上的第一弯曲致动器11、复数个设于底基座60上的第二弯曲致动器12,第一弯曲致动器11包括一第一导纱针21以及一第一压电陶瓷材料100,第一压电陶瓷材料100用于驱动第一导纱针21摆动。第一导纱针21设于第一压电陶瓷材料100的前部上。第二弯曲致动器12包括一第二压电陶瓷材料200以及一挡片单元22,挡片单元22设于第二压电陶瓷材料200的前部上,第二压电陶瓷材料200用于驱动对应的挡片单元22独立摆动。底基座60为铝合金材料、镁合金材料、铝镁合金材料、碳纤维材料或树脂材料制成。
参照图3,第一弯曲致动器11和第二弯曲致动器12均横向排列设置在底基座60的同一侧上且构成一单层结构61,在每个第一弯曲致动器11的横向方向上均设置有一个相适配的第二弯曲致动器12,该横向为导纱针21的摆动方向,每一个导纱针21的摆动方向上均布置有一对应的挡片单元22。挡片单元22为不锈钢材料制成。
参照图1、图2和图3,每个挡片单元22均与一相邻的导纱针21相适配,第二弯曲致动器12用于致动挡片单元22在第一位置23和第二位置之间切换。
参照图1和图3,当导纱针21不偏移时,对应的挡片单元22不对导纱针21进行限位,当挡片单元22将对应的导纱针21限制在第二位置时,对应的导纱针21偏移一个针距,当挡片单元22将对应的导纱针21限制在第一位置23时,对应的导纱针21偏移两个针距。
参照图4,挡片单元22通过设置第一驱动电压15的电压值小于第二驱动电压16的电压值,使得第二弯曲致动器12摆动时所产生的力矩大于第一弯曲致动器11摆动时所产生的力矩。
参照图1和图3,底基座60的最前部上横向排列设置有复数个止挡62,每个挡片单元22都配设有两个止挡62,这些止挡62限制挡片单元22的一部分沿移动方向移位,这些止挡62横向于移动方向布置在挡片单元22的摆动空间68两侧,每个挡片单元22都具有至少一凸起部63,凸起部63横向于移动方向突伸,并伸入到在两个配属于挡片单元22的止挡62之间的中间空间64内。中间空间64的宽度为一个针距。
参照图1,贾卡梳的核心功能就是:除了需要导纱针21左右摆动,还要能准确的停靠在第二工位32,并且每个导纱针21均为独立摆动,在同一时间每个不同的导纱针21均可以处于不同的工位上,而并非在同一时间进入同一工位。
参照图1、图6和图7,通过设置第二弯曲致动器12的力矩大于第一弯曲致动器11的力矩,使得挡片单元22件能够稳定有效地推动对应的导纱针21由第一位置23朝向第二位置移动,也就是由第三工位33移动至第二工位32,从而稳定的实现挡片单元22对导纱针21的限位,使得挡片单元22稳定地在第二位置和第一位置23之间切换,也使得导纱针21稳定地在第二位置和第一位置23之间切换。
参照图1、图6和图7,当导纱针21的起始移动位置在第一位置23时,挡片单元22推动导纱针21由第一位置23移动至第二位置,从而实现将导纱针21由第三工位33切换至第二工位32的效果。
参照图1、图6和图7,通过设置第二弯曲致动器12带动对应的挡片单元22以摆动的方式,一方面使得每个挡片单元22均可以在第二位置和第一位置23之间进行独立切换,从而使得每个对应的导纱针21可以分别单独的进入到第二工位32内或第三工位33内,从而有效的实现三工位的技术要求,另一方面第二弯曲致动器12结构简单易控制,降低了贾卡梳的整体技术难度,提高了挡片单元22在第二位置和第一位置23之间切换后阻挡导纱针21的稳定性,起到了一举两得的功效。
参照图1和图2,在本实施例中具体的挡片单元22的力矩大于第一弯曲致动器11的力矩,通过设置限位挡片单元22的力矩大于第一弯曲致动器11的力矩,一方面使得挡片单元22提供的推力大于第一弯曲致动器11中的导纱针21摆动的力,从而有效的支撑导纱针21,使得导纱针21在被挡片单元22阻挡后停止摆动,进而有效的限制导纱针21在第二工位32和第三工位33之间切换,另一方面使得导纱针21被挡片单元22阻止后不会冲过挡片单元22的阻挡,从而防止产生偏针的情况,起到了一举两得的功效。
参照图3,以个第二弯曲致动器12和个第一弯曲致动器11为例,其中排列顺序为第二弯曲致动器12/第一弯曲致动器11/第二弯曲致动器12/第一弯曲致动器11/第二弯曲致动器12/第一弯曲致动器11/第二弯曲致动器12/第一弯曲致动器11/第二弯曲致动器12/第一弯曲致动器11/第二弯曲致动器12/第一弯曲致动器11/第二弯曲致动器12/第一弯曲致动器11/第二弯曲致动器12/第一弯曲致动器11,横向排列从而构成一单层结构61。
参照图1、图2和图3,通过设置第一弯曲致动器11和第二弯曲致动器12均横向排列设置在底基座60的同一侧上且构成一单层结构61,从而仅需要设置单层结构61的压电贾卡元件,即可实现导纱针21在三个不同工位处停止的效果,使得具有三工位的贾卡梳与原有的两工位贾卡梳厚度相同。
参照图1、图2和图3,在本实施例中具体的导纱针21的总数量、与第一弯曲致动器11的总数量、与第二弯曲致动器12的总数量、与挡片单元22的总数量均相同,且均一一对应,相互适配。当一个底基座60上的第一弯曲致动器11为8个时,相对应的导纱针21为8针,第二弯曲致动器12为8个,挡片单元22为8个,当一个底基座60上的第一弯曲致动器11为16个时,相对应的导纱针21为16针,第二弯曲致动器12为16个,挡片单元22为16个,当然还可以设置更多的导纱针21包括但不局限于8针或16针,更多的导纱针21均可依此类推,不在赘述。
其它结构与实施例一相似,在此就不再赘述。
实施例十二,参照图1和图2,本实施例十二与实施例十一的不同之处在于:凸起部63由上至下延伸至中间空间64内。每个止挡62都在至少两个不同的高度上被保持在底基座60的最前部上。
参照图1,中间空间64构造成一凹槽,凹槽被配置在底基座60的最前部上。
参照图1和图6,止挡62包括一梳栉齿部分65以及一设于梳栉齿部分65一侧的挡块66,挡块66与一相邻的挡片单元22相适配,在这些止挡62之中,中间空间64夹设在一个挡块66与另一个相邻的梳栉齿部分65之间。
参照图1、图2和图6,两个梳栉齿部分65之间配置有一空腔,导纱针21的一部分被配置在空腔内,空腔为导纱针21的一部分的摆动空间68,挡块66位于摆动空间68下方,中间空间64位于摆动空间68的下方且与摆动空间68相连通,空腔的宽度为两个针距。导纱针21的头部延伸至空腔之外,导纱针21的头部上设有一导纱孔67。
参照图6,当挡片单元22摆动至梳栉齿部分65的相对一侧时(该相对一侧为远离该梳栉齿部分65的一侧),挡片单元22被相邻的另一个梳栉齿部分65所阻挡,使得挡片单元22在第一位置23停止摆动,此时挡片单元22用于阻挡导纱针21在第三工位33处停止摆动。
参照图1和图6,通过设置梳栉齿部分65和挡块66,梳栉齿部分65用于阻挡挡片单元22使得挡片单元22摆动后在第一位置23处停止,以准确实现挡片单元22切换至第一位置23的效果,挡块66用于阻挡挡片单元22的凸起部63,使得挡片单元22在摆动后在第二位置处停止摆动,以实现挡片单元22由第二位置切换至第一位置23的效果。
参照图1,当挡片单元22因为挡块66被限制在第二位置停止摆动时,使用挡片单元22将对应导纱针21限位在第二工位32处停止摆动,当挡片单元22因为梳栉齿部分65被限制在第一位置23停止摆动时,或者使用挡片单元22用于阻挡导纱针21在第三工位33处停止摆动,从而使得导纱针21被对应的挡片单元22阻挡后可以分别在三个不同工位处停止摆动,从而实现导纱针21能够在三工位中来回切换的效果。
参照图7,在本实施例中具体的梳栉齿部分65的另一侧用于将相邻的挡片单元22限位在第一位置23。
三工位的工作原理:
现有两工位的贾卡梳摆动幅度是一个槽针位,而三工位的贾卡梳由于增加了一个工位状态,它的摆幅是两个槽针位(两个针距),即:在没有横移的情况下,它的摆幅是两个槽针位(两个针距)。
参照图1、图6和图7,三工位的贾卡梳指的是导纱针21除了左右摆动,还要能准确的停靠在中间位置(即第二工位32位置),挡片单元22对应的为第二位置。
参照图3,两工位的贾卡梳只能左右摆动,其停靠的位置是固定且准确的,之所以固定且准确,是由于底基座60的梳栉齿部分65按经过计算的数据开齿,导纱针21左摆或右摆会停靠在齿壁上,由于齿壁的间距是经过计算的,所以只要齿壁间距正确,针位即正确。压电陶瓷片在充电后会产生摆动力矩,完整的能左右摆动的压电陶瓷片由两片单体的压电陶瓷片粘合在玻纤片上组合而成,每片单体的压电陶瓷片负责一个摆动方向,即其中一片充电另一片放电,即会产生正确的摆动力矩,压电陶瓷片就会向左或向右摆动,这是压电陶瓷片的基本摆动原理。
参照图1和图6,只要产生足够大的力矩,导纱针21在第一压电陶瓷材料100的带动下会紧紧的压在梳栉齿部分65一侧的壁面上,而不会被纱线带偏,就能准确的从两根槽针的中心穿过。
参照图1和图6,其中,凹槽的宽度是一个针距的宽度,摆动空间68的宽度是两个针距的宽度,凹槽与摆动空间68之间有一个挡块66,挡块66外形可以为台阶或三角体外形。
参照图1和图6,第一压电陶瓷材料100带动导纱针21在摆动空间68中摆动,它的导纱针21位置比挡块66高,所以不受挡块66影响,由于摆动空间68的宽度是两个针距的宽度,使得第一压电陶瓷材料100带动导纱针21在摆动空间68中能摆动两个针距的位置。
参照图1、图6和图7,设置第二压电陶瓷材料200后,第二压电陶瓷材料200带动位于前端的挡片单元22移动时,由于挡片单元22的底部(对应的可以为凸块部)比在挡块66低,所以能够落在凹槽内(也就是中间空间64内),挡片单元22在第二位置或第一位置23时,会被分别被挡块66或梳栉齿部分65挡住,所以挡片单元22的上部分被限制在只能在摆动空间68中左右摆动,又由于中间空间64设置为一个针距的宽度,故挡片单元22因为挡块66或梳栉齿部分65的阻挡能在摆动空间68中左右摆动一个针距的位置。由于挡块66会对挡片单元22进行限位,故挡片单元22只能在也就是在第二位置与第一位置23之间切换,也就是挡块66与梳栉齿之间摆动。
参照图6、图1和图7,以下逐个说明三工位的贾卡梳是如何工作在三个工位中切换,分别按第一工位31、第二位置、第一位置23来分别进行叙述:
参照图6,当导纱针21在第一工位31:导纱针21的针位即在第一工位31。此时,挡片单元22位置在任意位置均可,可以为第二位置或第一位置23,对当前第一工位31无影响。
参照图1,当挡片单元22切换至第二位置:第二驱动电路52控制第二压电陶瓷材料200使得挡片单元22从第一位置23切换至第二位置,同时,控制第一压电陶瓷材料100带动导纱针21朝向挡片单元22方向摆动,此时挡片单元22会被挡块66挡住。又由于挡片单元22的力矩比导纱针21大,此时导纱针21会紧压在挡片单元22上,又不至于把挡片单元22推开而造成偏针,所以最终的结果是,挡片单元22被挡块66阻挡后停止,导纱针21压在挡片单元22上,挡片单元22停靠在第二位置时(也就是挡片单元22被挡块66阻挡后在第二位置停止),刚好是一个针距的位置(即第二工位32的位置),相当于导纱针21此时处于第二工位32。
参照图图7,当挡片单元22切换至第一位置23:驱动电路控制第一压电陶瓷材料100摆动使得导纱针21朝向第三工位33方向摆动,同时控制第二压电陶瓷材料200前的挡片单元22向第一位置23摆动,导纱针21处于第三工位33,导纱针21压在挡片单元22上,又由于在最初梳栉齿部分65铣槽加工的过程中预先设置好宽度,在包含挡片单元22厚度的情况下,导纱针21压在挡片单元22上的位置是刚好两个针距,所以此时导纱针21会处于第三工位33。
其它结构与实施例十一相似,在此就不再赘述。
实施例十三,参照图1和图2,本实施例十三与实施例十一的不同之处在于:挡片单元22包括一本体部71以及一凸起部63,凸起部63的一部分设置在本体部71的底部上,凸起部63的另一部分延伸至中间空间64内,本体部71的尾部与第二弯曲致动器12的第二压电陶瓷材料200相连接,使得当第二压电陶瓷材料200摆动时,第二压电陶瓷材料200带动本体部71的至少一部分在第二位置与第一位置23之间切换,本体部71的另一部分用于将导纱针21分别阻挡在第二位置或第一位置23。本体部71为不锈钢材料制成,凸起部63为不锈钢材料制成。
其它结构与实施例十一相似,在此就不再赘述。
实施例十四,参照图1、图4、图6和图7,本实施例十四与实施例十一的不同之处在于:贾卡梳的工作过程:第一弯曲致动器11的第一压电陶瓷材料100在通电后驱动导纱针21以左右摆动,使得导纱针21分别在第一工位31、第二工位32以及第三工位33之间往复来回地切换位置,第一工位31与第三工位33之间的距离为两个针距,第三工位33与第二工位32之间的距离为一个针距,第一工位31为导纱针21的首针位置,第三工位33为导纱针21的尾针位置,第二工位32位于第一工位31和第三工位33之间的中间位置。第二弯曲致动器12的第二压电陶瓷材料200在通电后驱动挡片单元22以摆动地方式,在第二位置和第一位置23之间切换。
参照图1、图6和图7,当挡片单元22将对应的导纱针21限制在第一位置23时,对应的导纱针21偏移两个针距,此时导纱针21处于第三工位33停止摆动。
参照图1、图2、图4、图6和图7,当挡片单元22从第一位置23切换至第二位置时,挡片单元22被配置成对导纱针21施加一推力,使得导纱针21被限制在第二位置停止摆动,此时导纱针21处于第二工位32停止摆动,在一种实施例中可以表现为凸起部63被挡块66所限位,使得挡片单元22在第二位置停止摆动,由本体部71与导纱针21的一部分相接触,由本体部71推动导纱针21,使得导纱针21被在限位在第二位置,更为具体举例,假定最开始时,挡片单元22处于第一位置23,导纱针21也同时摆动到第一位置23且抵接在挡片单元22的本体部71上,因为第二弯曲致动器12的力矩大于第一弯曲致动器11的力矩,由第二弯曲致动器12驱动挡片单元22摆动至第二位置,在这一摆动的过程中,导纱针21同时被挡片单元22所推动,使得导纱针21跟随挡片单元22从第一位置23一起切换到第二位置,从而实现导纱针21从第三工位33切换至第二工位32的效果。
参照图1、图4、图6和图7,当导纱针21不偏移时,此时挡片单元22可以处于第二位置或第一位置23。
其它结构与实施例十一相似,在此就不再赘述。
上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方式,但本实用新型的设计构思并不局限于此,凡利用此构思对本实用新型进行非实质性的改动,均应属于侵犯本实用新型保护范围的行为。

Claims (10)

1.一种用于经编机的三工位贾卡梳,其特征在于:包括多根导纱针、多个用于驱动对应的所述导纱针摆动的第一弯曲致动器、多个与所述导纱针相适配的挡片单元、多个用于驱动对应的所述挡片单元摆动的第二弯曲致动器,所述第一弯曲致动器具有至少两片相对设置的第一压电陶瓷材料,所述第一压电陶瓷材料通电之后带动对应的所述导纱针摆动,所述第二弯曲致动器具有至少两片相对设置的第二压电陶瓷材料,所述第二压电陶瓷材料通电后带动对应的挡片单元摆动,当通电电压相同时,所述第二压电陶瓷材料摆动时的力矩大于所述第一压电陶瓷材料摆动时的力矩,所述挡片单元被配置成对相适配的所述导纱针进行限位,使得对应的所述导纱针具有至少三个工位进行提花导纱。
2.如权利要求1所述一种用于经编机的三工位贾卡梳,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压电陶瓷材料通电后带动所述挡片单元分别在第一位置和第二位置之间切换,当所述导纱针的一部分抵接在所述挡片单元的一部分上时,所述挡片单元带动对应的所述导纱针切换位置。
3.如权利要求1所述一种用于经编机的三工位贾卡梳,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压电陶瓷材料与所述第二压电陶瓷材料的压电陶瓷材料相同,所述第二压电陶瓷材料的厚度大于所述第一压电陶瓷材料的厚度,当通电电压相同时,所述第二压电陶瓷材料摆动时的力矩大于所述第一压电陶瓷材料摆动时的力矩。
4.如权利要求1所述一种用于经编机的三工位贾卡梳,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压电陶瓷材料与所述第二压电陶瓷材料的压电陶瓷材料相同,所述第二压电陶瓷材料的长度大于所述第一压电陶瓷材料的长度,当通电电压相同时,所述第二压电陶瓷材料摆动时的力矩大于所述第一压电陶瓷材料摆动时的力矩。
5.如权利要求2所述一种用于经编机的三工位贾卡梳,其特征在于:所述三个工位包括第一工位、第二工位以及第三工位,所述第二工位设于所述第一工位和所述第三工位之间的中间位置,所述第一工位与所述第三工位之间的相距两个针距,所述第一工位与所述第二工位之间相距一个针距,所述第二工位与所述第三工位之间相距一个针距,所述第一位置位于所述第三工位,所述第二位置位于所述第二工位。
6.如权利要求1、2、3、4或5所述一种用于经编机的三工位贾卡梳,其特征在于:还包括至少一驱动器,所述驱动器包括至少一电源装置,所述电源装置输出至少一第一驱动电压以及至少一第二驱动电压,当所述第一压电陶瓷材料通电时,所述第一驱动电压被配置成施加到所述第一压电陶瓷材料的接电端上,当所述第二压电陶瓷材料通电时,所述第二驱动电压被配置成施加到所述第二压电陶瓷材料的接电端上。
7.如权利要求6所述一种用于经编机的三工位贾卡梳,其特征在于:所述驱动器还包括至少一变压模块,所述变压模块用于将所述电源装置输出的电压升高或降低,所述第一驱动电压通过所述变压模块将电压值转换为预设的电压值,所述第二驱动电压通过所述变压模块将电压值转换为预设的电压值。
8.如权利要求7所述一种用于经编机的三工位贾卡梳,其特征在于:还包括至少一驱动电路板、复数路设于所述驱动电路板上的第一驱动电路以及复数路设于所述驱动电路板上的第二驱动电路,所述第一驱动电路用于驱动所述第一压电陶瓷材料摆动,所述第二驱动电路用于驱动所述第二压电陶瓷材料摆动,所述第一驱动电路的输入端与所述变压模块的输出端相电连接,所述第一驱动电路的输出端与所述第一压电陶瓷材料的接电端相电连接,所述第二驱动电路的输入端与所述变压模块的输出端相电连接,所述第二驱动电路的输出端与所述第二压电陶瓷材料的接电端相电连接。
9.如权利要求1所述一种用于经编机的三工位贾卡梳,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压电陶瓷材料与所述第二压电陶瓷材料的压电陶瓷材料不相同。
10.一种经编机,其特征在于:该经编机具有至少一三工位贾卡梳,所述三工位贾卡梳为权利要求1、2、3、4、5、7、8或9其中任意一项的所述三工位贾卡梳。
CN202321860396.8U 2023-07-16 2023-07-16 一种经编机以及用于该经编机的三工位贾卡梳 Active CN220952357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321860396.8U CN220952357U (zh) 2023-07-16 2023-07-16 一种经编机以及用于该经编机的三工位贾卡梳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321860396.8U CN220952357U (zh) 2023-07-16 2023-07-16 一种经编机以及用于该经编机的三工位贾卡梳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20952357U true CN220952357U (zh) 2024-05-14

Family

ID=91004600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321860396.8U Active CN220952357U (zh) 2023-07-16 2023-07-16 一种经编机以及用于该经编机的三工位贾卡梳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20952357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EP0583631B1 (de) Kettenwirkmaschine mit Jacquard-Steuerung
KR890000426B1 (ko) 편기의 편성침 구동 장치
KR100497025B1 (ko) 경편기의 자카드 장치
CN220952357U (zh) 一种经编机以及用于该经编机的三工位贾卡梳
JPH08109555A (ja) 経編機用ガイドバー装置
CN220952358U (zh) 一种驱动器、具有该驱动器的三工位贾卡及纺织机械
CN117107424A (zh) 多工位贾卡导纱针装置、针位控制方法及驱动器
CN220952361U (zh) 一种三工位的贾卡提花装置及纺织机械
CN220364679U (zh) 一种用于压电贾卡的梳栉基座及纺织机械
CN220364688U (zh) 一种具有四工位切换的贾卡针装置及纺织机械
CN220555741U (zh) 一种压电挡件及具有该压电挡件的压电贾卡
CN219621359U (zh) 一种压电陶瓷的贾卡提花装置
CN117026499A (zh) 多工位压电贾卡装置及多工位压电贾卡装置的梳栉基座
CN220364683U (zh) 一种用于压电贾卡提花装置的针位限制器及纺织机械
CN101660243B (zh) 一种针织格子带的编织方法及实施该方法的设备
CN117188032A (zh) 多工位的新型压电贾卡梳、针位控制方法及提花单元
CN116815406A (zh) 一种压电陶瓷的贾卡提花装置及经编机
CN117026500A (zh) 用于多工位压电贾卡的压电挡件及多工位的选针器
CN117822195A (zh) 一种压电贾卡提花单元及纺织机械
DE102010018865B4 (de) Treiberschaltung für Leuchtdioden und Verfahren
EP0860529B1 (de) Steuermodul zur Steuerung der Nadeln einer Wirk- oder Strickmaschine
CN117867739A (zh) 一种具有多花型的贾卡提花装置及经编机
CN2571798Y (zh) 选针器
CN220364685U (zh) 一种压电陶瓷贾卡提花装置及纺织机械
CN220952360U (zh) 无源贾卡驱动装置及具有该无源贾卡驱动装置的经编机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