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20949941U - 一种分体式上料装置 - Google Patents

一种分体式上料装置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20949941U
CN220949941U CN202322823781.1U CN202322823781U CN220949941U CN 220949941 U CN220949941 U CN 220949941U CN 202322823781 U CN202322823781 U CN 202322823781U CN 220949941 U CN220949941 U CN 220949941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cylinder
feeding
supporting
block
switching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322823781.1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丁富营
曾选锋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Changzhou Speed Stability Intelligent Machinery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Changzhou Speed Stability Intelligent Machinery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Changzhou Speed Stability Intelligent Machinery Co ltd filed Critical Changzhou Speed Stability Intelligent Machinery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322823781.1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20949941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20949941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20949941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Landscapes

  • Jigging Conveyor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属于上料装置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分体式上料装置。包括:支撑座本体,设置在所述支撑座本体顶部的振动器;设置在所述振动器顶部的上料轨道,所述上料轨道端部伸出所述振动器;所述上料轨道倾斜设置,所述上料轨道伸出所述振动器的一端低于另一端,所述上料轨道的最高点为上料入口,所述上料入口处设置有转接筒,所述转接筒中空设置,所述转接筒的顶部插接有上料漏斗;通过转接筒与上料漏斗插接的设置,当需要不同尺寸的上料漏斗时,只需要断开上料漏斗的底部与转接筒的连接然后更换所需要的上料漏斗,使新的上料漏斗的底部与转接筒重新插接,完成上料漏斗的更换;上料漏斗的底部设置成与转接筒适配的尺寸便于快速更换。

Description

一种分体式上料装置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上料装置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分体式上料装置。
背景技术
上料装置通常设有上料轨道、上料漏斗和振动器,上料漏斗设在上料轨道的顶部,振动器设置在上料轨道的底部,上料漏斗装载的物料从底部的上料口下料到上料轨道的顶部,上料轨道在振动器的振动下上下振动,使物料自动排列定向,直至上部上料入口而进入上料轨道,然后由送上料轨道送至上料出口;现有技术中,由于上料漏斗固定在上料轨道的顶部,一般上料漏斗只有一种型号规格,当需要满足不同的出料需求时,由于没有快换装置,往往需要更换上料设备,增加成本,影响工作效率。
因此提供一种能快换上料漏斗的分体式上料装置是有必要的。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分体式上料装置。
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分体式上料装置,包括:支撑座本体,设置在所述支撑座本体顶部的振动器;设置在所述振动器顶部的上料轨道,所述上料轨道端部伸出所述振动器;所述上料轨道倾斜设置,所述上料轨道伸出所述振动器的一端低于另一端,所述上料轨道的最高点为上料入口,所述上料入口处设置有转接筒,所述转接筒中空设置,所述转接筒的顶部插接有上料漏斗。
进一步地,所述转接筒的顶部一体设有转接支筒,所述转接支筒的内壁设有转接沉台,所述上料漏斗的底部设有插接筒,所述插接筒的外壁套设有连接筒,所述连接筒与所述插接筒底部的距离与所述转接沉台的深度适配以使所述插接筒插入所述转接支筒时所述连接筒的底部被所述转接沉台的底部抵持;以及,所述插接筒贴合所述转接支筒的内壁。
进一步地,所述连接筒和所述转接支筒的外径相同。
进一步地,所述消磁器套设在所述连接筒和所述转接支筒上套设有消磁器。
进一步地,所述连接筒的外壁贯穿设有若干密封槽,所述密封槽内设置有密封圈,所述密封圈与所述消磁器的内壁贴合且始终处于挤压状态。
进一步地,所述上料轨道的外侧设置有L形的支撑板,所述支撑板伸入所述上料轨道的上方;所述支撑板的顶部设有U形槽,所述转接筒卡设在所述U形槽上。
进一步地,所述支撑板的顶部设有支撑盘,所述支撑盘上设有支撑孔,所述支撑孔的直径与所述转接筒的外径相同且同轴设置;所述U形槽的顶部一体延伸出支撑环,所述支撑环的顶部设有第一斜面,所述转接筒与所述转接支筒的连接处设有与所述第一斜面适配的第二斜面;所述支撑环伸入所述支撑孔以使所述第一斜面与所述第二斜面贴合;所述消磁器设置在所述支撑盘的顶部。
进一步地,所述上料轨道的最低处为上料出口,所述上料出口的端部设置有引导块;所述引导块开口设置且与所述上料出口连通,所述引导块的底部设置有引导斜面;所述引导块的侧壁一体延伸有安装板,所述安装板上设有若干安装孔;其中,螺栓穿过所述安装孔与所述上料轨道的底部连接。
进一步地,所述支撑座本体的顶部设置有连接座,所述振动器设置在所述连接座的顶部;所述连接座的侧壁设置有支撑部;所述支撑部包括第一支撑块、第二支撑块和夹持块;所述第一支撑块设置在所述连接座的侧壁,所述第二支撑块设置在所述第一支撑块的外壁,所述夹持块设置在所述第二支撑块的顶部;所述夹持块包括固定块与活动块,所述固定块设置在所述第二支撑块的顶部,所述活动块通过螺栓与所述固定块连接;以及,所述固定块与所述活动块相向设有与所述转接筒外径适配的夹持槽。
进一步地,所述上料入口的底部开设有退料口,所述退料口滑动设置有退料板。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
1、支撑座本体结构简单可靠,能稳固架设振动器、上料轨道和上料漏斗,为本实用新型分体式上料装置提供了稳定的工作环境;
2、上料时,上料漏斗将装载的物料输送到转接筒,转接筒将物料下料到上料入口,上料轨道在振动器的振动下上下振动,使物料自动排列定向输送,完成物料的稳定输送;通过转接筒与上料漏斗插接的设置,当需要不同尺寸的上料漏斗时,只需要断开上料漏斗的底部与转接筒的连接然后更换所需要的上料漏斗,使新的上料漏斗的底部与转接筒重新插接,完成上料漏斗的更换;上料漏斗的底部设置成与转接筒适配的尺寸便于快速更换。
本实用新型的其他特征和优点将在随后的说明书中阐述,并且,部分地从说明书中变得显而易见,或者通过实施本实用新型而了解。
为使本实用新型的上述目的、特征和优点能更明显易懂,下文特举较佳实施例,并配合所附附图,作详细说明如下。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具体实施方式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具体实施方式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是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方式,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是本实用新型分体式上料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分体式上料装置的剖面结构示意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支撑部的结构示意图;
图4是本实用新型支撑板和转接筒的结构示意图;
图5是本实用新型上料漏斗与连接筒的结构示意图;
图中:
100、支撑座本体,110、振动器,120、上料轨道,121、上料入口,122、退料口,123、退料板,130、转接筒,131、转接支筒,132、转接沉台,133、第二斜面,140、上料漏斗,141、插接筒,150、连接筒,151、密封槽,152、密封圈,160、消磁器,170、上料出口,180、引导块,181、安装板,190、连接座;
200、支撑部,210、支撑板,211、U形槽,212、支撑环,213、第一斜面,220、支撑盘,221、支撑孔,230、第一支撑块,240、第二支撑块,250、夹持块,251、固定块,252、活动块,253、夹持槽。
具体实施方式
为使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下面将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实施例
如图1-5所示,一种分体式上料装置,包括:支撑座本体100,设置在所述支撑座本体100顶部的振动器110,支撑座本体100结构简单可靠,能稳固架设振动器110、上料轨道120和上料漏斗140,为本实用新型分体式上料装置提供了稳定的工作环境;设置在所述振动器110顶部的上料轨道120,所述上料轨道120端部伸出所述振动器110;所述上料轨道120倾斜设置,所述上料轨道120伸出所述振动器110的一端低于另一端,所述上料轨道120的最高点为上料入口121,所述上料入口121处设置有转接筒130,所述转接筒130中空设置,所述转接筒130的顶部插接有上料漏斗140;上料时,上料漏斗140将装载的物料输送到转接筒130,转接筒130将物料下料到上料入口121,上料轨道120在振动器110的振动下上下振动,使物料自动排列定向输送,完成物料的稳定输送;通过转接筒130与上料漏斗140插接的设置,当需要不同尺寸的上料漏斗140时,只需要断开上料漏斗140的底部与转接筒130的连接然后更换所需要的上料漏斗140,使新的上料漏斗140的底部与转接筒130重新插接,完成上料漏斗140的更换;上料漏斗140的底部设置成与转接筒130适配的尺寸便于快速更换。
所述转接筒130的顶部一体设有转接支筒131,所述转接支筒131的内壁设有转接沉台132,所述上料漏斗140的底部设有插接筒141,所述插接筒141的外壁套设有连接筒150,所述连接筒150与所述插接筒141底部的距离与所述转接沉台132的深度适配以使所述插接筒141插入所述转接支筒131时所述连接筒150的底部被所述转接沉台132的底部抵持;以及,所述插接筒141贴合所述转接支筒131的内壁;所述插接筒141插入所述转接支筒131且与所述转接支筒131的内壁贴合防止所述插接筒141的晃动;所述连接筒150的底部被所述转接沉台132的底部抵持,所述连接筒150的顶部被所述上料漏斗140的底部抵持,所述插接筒141能够稳定插接所述转接支筒131内。
所述连接筒150和所述转接支筒131的外径相同;所述转接支筒131能够稳定支撑所述连接筒150。
所述消磁器160套设在所述连接筒150和所述转接支筒131上套设有消磁器160,物料通过所述连接筒150和所述转接支筒131时,所述消磁器160能保持物料的稳定、不间断的流动,提高了输送效率。
所述连接筒150的外壁贯穿设有若干密封槽151,所述密封槽151内设置有密封圈152,所述密封圈152与所述消磁器160的内壁贴合且始终处于挤压状态;所述密封圈152贴合所述消磁器160的内壁且处于挤压状态,加大所述连接筒150与所述消磁器160的连接牢固性的同时实现密封效果。
所述上料轨道120的外侧设置有L形的支撑板210,所述支撑板210伸入所述上料轨道120的上方;所述支撑板210的顶部设有U形槽211,所述转接筒130卡设在所述U形槽211上;所述U形槽211卡设在所述转接筒130的外壁,能避免所述转接筒130的晃动,增加了所述转接筒130的稳定性。
所述支撑板210的顶部设有支撑盘220,所述支撑盘220上设有支撑孔221,所述支撑孔221的直径与所述转接筒130的外径相同且同轴设置;所述U形槽211的顶部一体延伸出支撑环212,所述支撑环212的顶部设有第一斜面213,所述转接筒130与所述转接支筒131的连接处设有与所述第一斜面213适配的第二斜面133;所述支撑环212伸入所述支撑孔221以使所述第一斜面213与所述第二斜面133贴合;所述消磁器160设置在所述支撑盘220的顶部;所述支撑板210能稳固支撑所述支撑盘220从而稳固支撑所述消磁器160;所述支撑孔221能贴合所述转接筒130的外壁,进一步减少所述转接筒130的晃动;所述支撑环212伸入所述支撑孔221以使所述第一斜面213与所述第二斜面133贴合,所述支撑环212能对所述转接筒130提供稳定的支撑。
所述上料轨道120的最低处为上料出口170,所述上料出口170的端部设置有引导块180;所述引导块180开口设置且与所述上料出口170连通,所述引导块180的底部设置有引导斜面;所述引导块180的侧壁一体延伸有安装板181,所述安装板181上设有若干安装孔(图中未示出);其中,螺栓穿过所述安装孔与所述上料轨道120的底部连接;所述引导块180与所述上料轨道120的底部通过螺栓连接,结构稳定;上料轨道120输送物料到所述上料出口170,所述上料出口170将物料继续向前输送从而掉落到所述引导斜面上;所述引导斜面倾斜的设置能将物料快速输送到放置物料的装置上。
所述支撑座本体100的顶部设置有连接座190,所述振动器110设置在所述连接座190的顶部;所述连接座190的侧壁设置有支撑部200;所述支撑部200包括第一支撑块230、第二支撑块240和夹持块250;所述第一支撑块230设置在所述连接座190的侧壁,所述第二支撑块240滑动设置在所述第一支撑块230的外壁,所述夹持块250设置在所述第二支撑块240的顶部;所述夹持块250包括固定块251与活动块252,所述固定块251设置在所述第二支撑块240的顶部,所述活动块252通过螺栓与所述固定块251连接;以及,所述固定块251与所述活动块252相向设有与所述转接筒130外径适配的夹持槽253;所述连接座190结构稳定可靠,能稳固架设所述振动器110,为所述振动器110提供了稳定的工作环境,提高了所述振动器110的工作效率;所述支撑部200用于支撑所述上料漏斗140、所述消磁器160和所述转接筒130;所述第一支撑块230通过螺栓安装在所述连接座190的侧壁,所述第二支撑块240的侧壁开设有腰型槽,螺栓穿过所述腰型槽是所述第二支撑块240与所述第一支撑块230连接;腰型槽的设置可以使所述第二支撑块240安装在不同的高度;所述第二支撑块240的顶部设有一对腰型孔,螺栓穿过所述腰型孔使所述固定块251与所述第二支撑块240连接;所述固定块251上设置有与所述活动块252适配的螺纹孔,螺栓穿过所述螺纹孔以使所述夹持槽253夹持所述转接筒130的外壁,避免所述转接筒130的晃动,增加所述转接筒130的稳定性;所述支撑板210竖直方向的侧壁设有与所述固定块251的侧壁适配的连接孔,螺栓穿过所述连接孔使所述支撑板210与所述固定块251连接。
所述上料入口121的底部开设有退料口122,所述退料口122滑动设置有退料板123;所述上料漏斗140内会有残余的物料,多余的物料能够输送到退料口122,此时工作人员只要滑动所述退料板123,使多余的物料快速从所述退料口122排出。
本申请中选用的各个器件(未说明具体结构的部件)均为通用标准件或本领域技术人员知晓的部件,其结构和原理都为本技术人员均可通过技术手册得知或通过常规实验方法获知。并且,本申请所涉及的软件程序均为现有技术,本申请不涉及对软件程序作出任何改进。
在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描述中,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安装”、“相连”、“连接”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一体地连接;可以是机械连接,也可以是电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实用新型中的具体含义。
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术语“中心”、“上”、“下”、“左”、“右”、“竖直”、“水平”、“内”、“外”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实用新型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此外,术语“第一”、“第二”、“第三”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
在本申请所提供的几个实施例中,应该理解到,所揭露的系统、装置和方法,可以通过其它的方式实现。以上所描述的装置实施例仅仅是示意性的,例如,所述单元的划分,仅仅为一种逻辑功能划分,实际实现时可以有另外的划分方式,又例如,多个单元或组件可以结合或者可以集成到另一个系统,或一些特征可以忽略,或不执行。另一点,所显示或讨论的相互之间的耦合或直接耦合或通信连接可以是通过一些通信接口,装置或单元的间接耦合或通信连接,可以是电性,机械或其它的形式。
所述作为分离部件说明的单元可以是或者也可以不是物理上分开的,作为单元显示的部件可以是或者也可以不是物理单元,即可以位于一个地方,或者也可以分布到多个网络单元上。可以根据实际的需要选择其中的部分或者全部单元来实现本实施例方案的目的。
另外,在本实用新型各个实施例中的各功能单元可以集成在一个处理单元中,也可以是各个单元单独物理存在,也可以两个或两个以上单元集成在一个单元中。
以上述依据本实用新型的理想实施例为启示,通过上述的说明内容,相关工作人员完全可以在不偏离本项实用新型技术思想的范围内,进行多样的变更以及修改。本项实用新型的技术性范围并不局限于说明书上的内容,必须要根据权利要求范围来确定其技术性范围。

Claims (10)

1.一种分体式上料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
支撑座本体,设置在所述支撑座本体顶部的振动器;
设置在所述振动器顶部的上料轨道,所述上料轨道端部伸出所述振动器;
所述上料轨道倾斜设置,所述上料轨道伸出所述振动器的一端低于另一端,所述上料轨道的最高点为上料入口,所述上料入口处设置有转接筒,所述转接筒中空设置,所述转接筒的顶部插接有上料漏斗。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分体式上料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转接筒的顶部一体设有转接支筒,所述转接支筒的内壁设有转接沉台,所述上料漏斗的底部设有插接筒,所述插接筒的外壁套设有连接筒,所述连接筒与所述插接筒底部的距离与所述转接沉台的深度适配以使所述插接筒插入所述转接支筒时所述连接筒的底部被所述转接沉台的底部抵持;以及,
所述插接筒贴合所述转接支筒的内壁。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分体式上料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连接筒和所述转接支筒的外径相同。
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分体式上料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连接筒和所述转接支筒上套设有消磁器。
5.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分体式上料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连接筒的外壁贯穿设有若干密封槽,所述密封槽内设置有密封圈,所述密封圈与所述消磁器的内壁贴合且始终处于挤压状态。
6.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一种分体式上料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上料轨道的外侧设置有L形的支撑板,所述支撑板伸入所述上料轨道的上方;所述支撑板的顶部设有U形槽,所述转接筒卡设在所述U形槽上。
7.如权利要求6所述的一种分体式上料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支撑板的顶部设有支撑盘,所述支撑盘上设有支撑孔,所述支撑孔的直径与所述转接筒的外径相同且同轴设置;
所述U形槽的顶部一体延伸有支撑环,所述支撑环的顶部设有第一斜面,所述转接筒与所述转接支筒的连接处设有与所述第一斜面适配的第二斜面;其中,所述支撑环伸入所述支撑孔以使所述第一斜面与所述第二斜面贴合;所述消磁器设置在所述支撑盘的顶部。
8.如权利要求7所述的一种分体式上料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上料轨道的最低处为上料出口,所述上料出口的端部设置有引导块;所述引导块开口设置且与所述上料出口连通,所述引导块的底部设置有引导斜面;
所述引导块的侧壁一体延伸有安装板,所述安装板上设有若干安装孔;其中,螺栓穿过所述安装孔与所述上料轨道的底部连接。
9.如权利要求8所述的一种分体式上料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支撑座本体的顶部设置有连接座,所述振动器设置在所述连接座的顶部;所述连接座的侧壁设置有支撑部;所述支撑部包括第一支撑块、第二支撑块和夹持块;所述第一支撑块设置在所述连接座的侧壁,所述第二支撑块设置在所述第一支撑块的外壁,所述夹持块设置在所述第二支撑块的顶部;所述夹持块包括固定块与活动块,所述固定块设置在所述第二支撑块的顶部,所述活动块通过螺栓与所述固定块连接;以及,
所述固定块与所述活动块相向设有与所述转接筒外径适配的夹持槽。
10.如权利要求9所述的一种分体式上料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上料入口的底部开设有退料口,所述退料口滑动设置有退料板。
CN202322823781.1U 2023-10-20 2023-10-20 一种分体式上料装置 Active CN220949941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322823781.1U CN220949941U (zh) 2023-10-20 2023-10-20 一种分体式上料装置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322823781.1U CN220949941U (zh) 2023-10-20 2023-10-20 一种分体式上料装置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20949941U true CN220949941U (zh) 2024-05-14

Family

ID=91015926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322823781.1U Active CN220949941U (zh) 2023-10-20 2023-10-20 一种分体式上料装置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20949941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220949941U (zh) 一种分体式上料装置
CN109878992A (zh) 供料组件以及供料装置
CN108105474A (zh) 一种设置合理的新型管道支架
CN112554482A (zh) 一种便于拆换的装配式墙板安装结构及使用方法
CN208797278U (zh) 一种传输稳定的计算机数据连接装置
CN209088180U (zh) 一种微型医疗电连接器磁力定位结构
CN219017881U (zh) 一种电池包的加液工装及换电站
CN214579525U (zh) 一种连接便捷的法兰
CN102991526A (zh) 对接车钩及列车
CN215558898U (zh) 一种乳化炸药灌装装置
CN215557264U (zh) 一种用于氧化铝粉的防漏型输送装置
CN215638162U (zh) 一种高适应性制冷设备用接头
CN216956295U (zh) 一种电池检测分档一体机
CN219570233U (zh) 一种高压共轨燃油喷射用高压供油泵
CN214771638U (zh) 空气滤清器总成上盖装配管口方向定位工装
CN213959798U (zh) 一种移液枪充电系统
CN220948839U (zh) 一种灌装用软管底座
CN219089705U (zh) 一种用于喷砂洁治设备的砂粉罐便携式插拔结构
CN208568786U (zh) 一种乳化沥青实验机
CN216751827U (zh) 一种方便软连接的手机主板
CN220151733U (zh) 一种防尘轴承座
CN220032640U (zh) 一种用于压送罐的固定装置
CN216243293U (zh) 一种燃气调压柜安装用固定装置
CN216520850U (zh) 一种总线型电机开发生产用自动加油装置
CN213419502U (zh) 一种减震防堵塞的转料泵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