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20949297U - 一种防伪便携式自混合饮料包装 - Google Patents

一种防伪便携式自混合饮料包装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20949297U
CN220949297U CN202322623575.6U CN202322623575U CN220949297U CN 220949297 U CN220949297 U CN 220949297U CN 202322623575 U CN202322623575 U CN 202322623575U CN 220949297 U CN220949297 U CN 220949297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counterfeiting
cup body
cup
hole
connecting ring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322623575.6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胥鹏
王传龙
郭伟东
刁厚昌
柳洋
周敏
陈俊璋
舒红
曾令扬
李娟�
周立权
何汀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Yibin Plastic Packaging Materials Co ltd Sichuan
Original Assignee
Yibin Plastic Packaging Materials Co ltd Sichuan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Yibin Plastic Packaging Materials Co ltd Sichuan filed Critical Yibin Plastic Packaging Materials Co ltd Sichuan
Priority to CN202322623575.6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20949297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20949297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20949297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Landscapes

  • Closures For Container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防伪便携式自混合饮料包装,包括连接环、上杯体和下杯体,连接环的上端设置有第一防伪断裂件和凸台,连接环的下端设置有第二防伪断裂件和沉孔,凸台的侧壁上水平设置有与沉孔连通的过料孔;上杯体包括杯身和杯口,杯口上竖向设置有与杯身内部连通的通孔,通孔套设在凸台上,杯口与连接环的上端螺纹连接,第一防伪断裂件位于杯身的螺旋转动路径上;下杯体与连接环的下端螺纹连接,下杯体上设置有防伪块,第二防伪断裂件位于防伪块的螺旋转动路径上。本实用新型能够在混合不同组分内容物时进行防伪,且方便携带。

Description

一种防伪便携式自混合饮料包装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饮料包装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防伪便携式自混合饮料包装。
背景技术
目前,市面售卖的饮料大多都是由厂家预先混合封装的,随着储存时间的延长,容易产生成分改变、沉淀甚至变质等不良影响。而若将不同组分的内容物分开封装,则需要饮用者分别拆除多个封装后再进行混合,这使得饮用者在饮用前需要进行较为繁琐的操作。因此,一些厂家采用自混合饮料包装来进行封装,但是,目前的自混合饮料包装缺乏防伪结构,自混合饮料包装被开启后存在被假货商再次使用的可能,即不利于对假货进行遏制。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为克服现有技术缺陷,提供了一种防伪便携式自混合饮料包装,能够在混合不同组分内容物时进行防伪。
本实用新型目的通过下述技术方案来实现:
一种防伪便携式自混合饮料包装,包括:
连接环,连接环的上端设置有第一防伪断裂件和凸台,连接环的下端设置有第二防伪断裂件和沉孔,凸台的侧壁上水平设置有与沉孔连通的过料孔;
上杯体,上杯体包括杯身和杯口,杯口上竖向设置有与杯身内部连通的通孔,通孔套设在凸台上,杯口与连接环的上端螺纹连接,第一防伪断裂件位于杯身的螺旋转动路径上;
下杯体,下杯体与连接环的下端螺纹连接,下杯体上设置有防伪块,第二防伪断裂件位于防伪块的螺旋转动路径上;
其中,凸台、杯口和通孔的轴线均重合,过料孔下端与通孔上端之间的竖向距离和杯口下端与凸台下端之间的竖向距离相匹配。
在一个实施方式中,连接环的上端设置有第一螺纹孔,杯口远离杯身的一端设置有用于与第一螺纹孔螺纹连接的第一外螺纹,第一螺纹孔的轴线与凸台的轴线重合。
采用上述技术方案的有益效果为:杯口通过第一外螺纹螺纹连接在连接环的第一螺纹孔中;第一螺纹孔的轴线与凸台的轴线重合,以确保上杯体能够沿第一螺纹孔的螺旋线螺旋转动。
在一个实施方式中,过料孔下端与通孔上端之间的竖向距离和杯口下端与第一螺纹孔底部之间的竖向距离相匹配。
采用上述技术方案的有益效果为:过料孔下端与通孔上端之间的竖向距离和杯口下端与第一螺纹孔底部之间的竖向距离相匹配,以使杯口的下端移动至第一螺纹孔的底部时,过料孔的下端刚好与通孔的上端齐平,从而确保杯身内的内容物能够完全通过过料孔进入下杯体。
在一个实施方式中,杯身下端与连接环上端之间的竖向距离和杯口下端与第一螺纹孔底部之间的竖向距离相匹配。
采用上述技术方案的有益效果为:杯身下端与连接环上端之间的竖向距离和杯口下端与第一螺纹孔底部之间的竖向距离相匹配,以使杯口的下端移动至第一螺纹孔的底部时,杯身的下端刚好接触连接环的上端。
在一个实施方式中,凸台上套设有第一密封环,第一密封环位于过料孔的上方。
采用上述技术方案的有益效果为:第一密封环可对通孔与凸台之间的间隙进行密封,以在未转动上杯体时避免杯身内的内容物进入过料孔。
在一个实施方式中,第一防伪断裂件、杯身和连接环的外径均匹配。
采用上述技术方案的有益效果为:第一防伪断裂件、杯身和连接环的外径均匹配,以使杯身、第一防伪断裂件和连接环平顺过渡。
在一个实施方式中,第一防伪断裂件包括依次首尾相连的若干防伪断裂片。
采用上述技术方案的有益效果为:首尾相连的若干防伪断裂片连接成圈,受杯身挤压作用后,相邻两防伪断裂片之间的连接可被断开,以进行首次防伪。
在一个实施方式中,连接环的下端设置有第二螺纹孔,下杯体的上端设置有用于与第二螺纹孔螺纹连接的第二外螺纹,第二螺纹孔的轴线与凸台的轴线重合。
采用上述技术方案的有益效果为:连接环依靠第二螺纹孔螺纹连接在下杯体的第二外螺纹上。
在一个实施方式中,防伪块设置在第二外螺纹的下端,第二防伪断裂件包括设置在第二螺纹孔下端的防伪断齿。
采用上述技术方案的有益效果为:防伪块和防伪断齿分别设置在第二外螺纹和第二螺纹孔的下端,即一旦开始将连接环从下杯体上旋出,则防伪块汇会损坏防伪断齿,以进行二次防伪。
在一个实施方式中,下杯体与第二螺纹孔之间设置有第二密封环。
采用上述技术方案的有益效果为:第二密封环可对下杯体与第二螺纹孔之间进行密封,以减少外界环境对下杯体中内容物的影响。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在于:
上杯体和下杯体可分别封装不同组分的内容物;螺旋转动上杯体前,凸台上部位于通孔中,杯身内部的内容物无法通过过料孔和沉孔进入下杯体,且此时第一防伪断裂件和第二防伪断裂件均未断裂;螺旋转动上杯体后,杯口沿凸台向下移动,过料孔逐渐进入并连通杯身内部,杯身内部的内容物通过过料孔和沉孔进入下杯体,以将不同组分的内容物混合,且此时第一防伪断裂件受杯身作用发生断裂,以进行首次防伪;继续螺旋转动上杯体,杯口下端移动至凸台下端,上杯体带动连接环一同螺旋转动,以使上杯体与连接环一同从下杯体上旋出,且此时第二防伪断裂件受防伪块作用发生断裂,以进行二次防伪;即本防伪便携式自混合饮料包装能够在混合不同组分内容物时进行防伪,且方便携带。
附图说明
在下文中将基于实施例并参考附图来对本实用新型进行更详细的描述。
其中:
图1显示了本实用新型的爆炸图;
图2显示了本实用新型中连接环的结构示意图;
图3显示了本实用新型中连接环的轴测图;
图4显示了本实用新型中上杯体的结构示意图;
图5显示了本实用新型中下杯体的结构示意图;
图6显示了本实用新型使用前的结构示意图;
图7显示了本实用新型使用中的结构示意图;
图8显示了本实用新型使用后的结构示意图;
在附图中,相同的部件使用相同的附图标记。附图并未按照实际的比例。
附图标记:
100-上杯体,110-杯身,120-杯口,121-通孔,122-第一外螺纹,200-第一防伪断裂件,210-防伪断裂片,300-连接环,310-第二防伪断裂件,320-凸台,330-沉孔,340-过料孔,350-第一螺纹孔,360-第二螺纹孔,400-第二密封环,500-下杯体,510-防伪块,520-第二外螺纹,600-第一密封环。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说明。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防伪便携式自混合饮料包装,如图1-8所示,包括:
连接环300,连接环300的上端设置有第一防伪断裂件200和凸台320,连接环300的下端设置有第二防伪断裂件310和沉孔330,凸台320的侧壁上水平设置有与沉孔330连通的过料孔340;
上杯体100,上杯体100包括杯身110和杯口120,杯口120上竖向设置有与杯身110内部连通的通孔121,通孔121套设在凸台320上,杯口120与连接环300的上端螺纹连接,第一防伪断裂件200位于杯身110的螺旋转动路径上;
下杯体500,下杯体500与连接环300的下端螺纹连接,下杯体500上设置有防伪块510,第二防伪断裂件310位于防伪块510的螺旋转动路径上;
其中,凸台320、杯口120、通孔121的轴线均重合,过料孔340下端与通孔121上端之间的竖向距离和杯口120下端与凸台320下端之间的竖向距离相匹配。
可以理解的是,上杯体100和下杯体500可分别封装不同组分的内容物;螺旋转动上杯体100前,凸台320上部位于通孔121中,杯身110内部的内容物无法通过过料孔340和沉孔330进入下杯体500,且此时第一防伪断裂件200和第二防伪断裂件310均未断裂;螺旋转动上杯体100后,杯口120沿凸台320向下移动,过料孔340逐渐进入并连通杯身110内部,杯身110内部的内容物通过过料孔340和沉孔330进入下杯体500,以将不同组分的内容物混合,且此时第一防伪断裂件200受杯身110作用发生断裂,以进行首次防伪;继续螺旋转动上杯体100,杯口120下端移动至凸台320下端,上杯体100带动连接环300一同螺旋转动,以使上杯体100与连接环300一同从下杯体500上旋出,且此时第二防伪断裂件310受防伪块510作用发生断裂,以进行二次防伪;综上所述,本防伪便携式自混合饮料包装能够在混合不同组分内容物时进行防伪,且方便携带。
需要说明的是,未螺旋转动上杯体100时,过料孔340的上端低于通孔121的上端,且杯身110下端与连接环300上端之间的距离等于第二防伪断裂件310的高度;另外,上杯体100、下杯体500、连接环300和沉孔330的轴线也与凸台320的轴线重合。
在一个实施例中,如图2和图4所示,连接环300的上端设置有第一螺纹孔350,杯口120远离杯身110的一端设置有用于与第一螺纹孔350螺纹连接的第一外螺纹122,第一螺纹孔350的轴线与凸台320的轴线重合。
可以理解的是,杯口120通过第一外螺纹122螺纹连接在连接环300的第一螺纹孔350中;第一螺纹孔350的轴线与凸台320的轴线重合,以确保上杯体100能够沿第一螺纹孔350的螺旋线螺旋转动。
在一个实施例中,如图6和图7所示,过料孔340下端与通孔121上端之间的竖向距离和杯口120下端与第一螺纹孔350底部之间的竖向距离相匹配,以使杯口120的下端移动至第一螺纹孔350的底部时,过料孔340的下端刚好与通孔121的上端齐平,从而确保杯身110内的内容物能够完全通过过料孔340进入下杯体500。
在一个实施例中,如图6和图7所示,杯身110下端与连接环300上端之间的竖向距离和杯口120下端与第一螺纹孔350底部之间的竖向距离相匹配,以使杯口120的下端移动至第一螺纹孔350的底部时,杯身110的下端刚好接触连接环300的上端。
在一个实施例中,凸台320上套设有第一密封环600,第一密封环600位于过料孔340的上方。
可以理解的是,第一密封环600可对通孔121与凸台320之间的间隙进行密封,以在未转动上杯体100时避免杯身110内的内容物进入过料孔340。
在一个实施例中,第一防伪断裂件200、杯身110和连接环300的外径均匹配,以使杯身110、第一防伪断裂件200和连接环300平顺过渡。
在一个实施例中,第一防伪断裂件200包括依次首尾相连的若干防伪断裂片210。
可以理解的是,首尾相连的若干防伪断裂片210连接成圈,受杯身110挤压作用后,相邻两防伪断裂片210之间的连接可被断开,以进行首次防伪。
在一个实施例中,连接环300的下端设置有第二螺纹孔360,下杯体500的上端设置有用于与第二螺纹孔360螺纹连接的第二外螺纹520,第二螺纹孔360的轴线与凸台320的轴线重合。
可以理解的是,连接环300依靠第二螺纹孔360螺纹连接在下杯体500的第二外螺纹520上。
在一个实施例中,如图5所示,防伪块510设置在第二外螺纹520的下端,如图2所示,第二防伪断裂件310包括设置在第二螺纹孔360下端的防伪断齿。
可以理解的是,防伪块510和防伪断齿分别设置在第二外螺纹520和第二螺纹孔360的下端,即一旦开始将连接环300从下杯体500上旋出,则防伪块510汇会损坏防伪断齿,以进行二次防伪。
需要说明的是,如图3所示,防伪断齿的内侧设置卡槽,如图5所示,防伪块510的一个端面与下杯体500的外壁垂直,连接环300相对下杯体500转动时,卡槽阻碍该端面转动,使得防伪断齿断裂;防伪块510的另一个端面提供一个倾斜面,防伪块510以该倾斜面装入卡槽。
在一个实施例中,下杯体500与第二螺纹孔360之间设置有第二密封环400。
可以理解的是,第二密封环400可对下杯体500与第二螺纹孔360之间进行密封,以减少外界环境对下杯体500中内容物的影响。
需要说明的是,第二密封环400位于第二螺纹孔360上内螺纹的上方,该第二螺纹孔360上内螺纹对第二密封环400的轴向位移进行限制,以避免第二密封环400从第二螺纹孔360上方脱落。
本实用新型的安装过程为:
将第一密封环600套设在凸台320上,再将上杯体100的杯口120朝上;
将连接环300螺纹连接在上杯体100上,直至杯身110接触第一防伪断裂件200;
将下杯体500的连接端朝上,将上杯体100连同连接环300螺纹连接在下杯体500上,直至防伪块510装入防伪断齿的卡槽。
本实用新型安装后的结构如图6所示,该安装过程简单,有利于实现自动化安装。
如图6-8所示,本实用新型的使用过程为:
旋转上杯体100,以使上杯体100向下移动,直至杯口120的下端接触第一螺纹孔350的下端;此时,第一防伪断裂件200因受挤压而被破坏并进行首次防伪,另外,杯身110内部通过过料孔340和沉孔330与下杯体500内部连通,上杯体100中的内容物进入下杯体500并与下杯体500中的内容物进行混合;
继续旋转上杯体100,以使上杯体100连同连接环300从下杯体500上旋出;此时,防伪块510的垂直面作用于防伪断齿的卡槽,防伪断齿因受挤压而被破坏并进行二次防伪。
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术语“上”、“下”、“底”、“顶”、“前”、“后”、“内”、“外”、“左”、“右”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实用新型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
虽然在本文中参照了特定的实施方式来描述本实用新型,但是应该理解的是,这些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的原理和应用的示例。因此应该理解的是,可以对示例性的实施例进行许多修改,并且可以设计出其他的布置,只要不偏离所附权利要求所限定的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范围。应该理解的是,可以通过不同于原始权利要求所描述的方式来结合不同的从属权利要求和本文中所述的特征。还可以理解的是,结合单独实施例所描述的特征可以使用在其他所述实施例中。

Claims (10)

1.一种防伪便携式自混合饮料包装,其特征在于,包括:
连接环(300),所述连接环(300)的上端设置有第一防伪断裂件(200)和凸台(320),所述连接环(300)的下端设置有第二防伪断裂件(310)和沉孔(330),所述凸台(320)的侧壁上水平设置有与所述沉孔(330)连通的过料孔(340);
上杯体(100),所述上杯体(100)包括杯身(110)和杯口(120),所述杯口(120)上竖向设置有与所述杯身(110)内部连通的通孔(121),所述通孔(121)套设在所述凸台(320)上,所述杯口(120)与所述连接环(300)的上端螺纹连接,所述第一防伪断裂件(200)位于所述杯身(110)的螺旋转动路径上;
下杯体(500),所述下杯体(500)与所述连接环(300)的下端螺纹连接,所述下杯体(500)上设置有防伪块(510),所述第二防伪断裂件(310)位于所述防伪块(510)的螺旋转动路径上;
其中,所述凸台(320)、杯口(120)和通孔(121)的轴线均重合,所述过料孔(340)下端与所述通孔(121)上端之间的竖向距离和所述杯口(120)下端与所述凸台(320)下端之间的竖向距离相匹配。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防伪便携式自混合饮料包装,其特征在于,所述连接环(300)的上端设置有第一螺纹孔(350),所述杯口(120)远离所述杯身(110)的一端设置有用于与所述第一螺纹孔(350)螺纹连接的第一外螺纹(122),所述第一螺纹孔(350)的轴线与所述凸台(320)的轴线重合。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防伪便携式自混合饮料包装,其特征在于,所述过料孔(340)下端与所述通孔(121)上端之间的竖向距离和所述杯口(120)下端与所述第一螺纹孔(350)底部之间的竖向距离相匹配。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防伪便携式自混合饮料包装,其特征在于,所述杯身(110)下端与所述连接环(300)上端之间的竖向距离和所述杯口(120)下端与所述第一螺纹孔(350)底部之间的竖向距离相匹配。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防伪便携式自混合饮料包装,其特征在于,所述凸台(320)上套设有第一密封环(600),所述第一密封环(600)位于所述过料孔(340)的上方。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防伪便携式自混合饮料包装,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防伪断裂件(200)、所述杯身(110)和所述连接环(300)的外径均匹配。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一种防伪便携式自混合饮料包装,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防伪断裂件(200)包括依次首尾相连的若干防伪断裂片(210)。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防伪便携式自混合饮料包装,其特征在于,所述连接环(300)的下端设置有第二螺纹孔(360),所述下杯体(500)的上端设置有用于与所述第二螺纹孔(360)螺纹连接的第二外螺纹(520),所述第二螺纹孔(360)的轴线与所述凸台(320)的轴线重合。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一种防伪便携式自混合饮料包装,其特征在于,所述防伪块(510)设置在所述第二外螺纹(520)的下端,所述第二防伪断裂件(310)包括设置在所述第二螺纹孔(360)下端的防伪断齿。
10.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一种防伪便携式自混合饮料包装,其特征在于,所述下杯体(500)与所述第二螺纹孔(360)之间设置有第二密封环(400)。
CN202322623575.6U 2023-09-26 2023-09-26 一种防伪便携式自混合饮料包装 Active CN220949297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322623575.6U CN220949297U (zh) 2023-09-26 2023-09-26 一种防伪便携式自混合饮料包装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322623575.6U CN220949297U (zh) 2023-09-26 2023-09-26 一种防伪便携式自混合饮料包装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20949297U true CN220949297U (zh) 2024-05-14

Family

ID=91010592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322623575.6U Active CN220949297U (zh) 2023-09-26 2023-09-26 一种防伪便携式自混合饮料包装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20949297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US20180162606A1 (en) An anti-theft bottle cap
CA2146302A1 (en) Two-component packages
CN113401497B (zh) 一种储仓式瓶盖
CN220949297U (zh) 一种防伪便携式自混合饮料包装
CN107298249A (zh) 一种能自动配料的瓶子
CN102069945B (zh) 一种瓶盖的防伪方法、瓶盖及包括该瓶盖的包装容器瓶
CN204453387U (zh) 一种料液即时混合饮料瓶
CN202368919U (zh) 爆裂环防伪盖
CN208947956U (zh) 一种瓶盖的防伪结构
CN108688981A (zh) 一种瓶盖的防伪结构
CN220466255U (zh) 一种防伪瓶盖
CN207107348U (zh) 一种能自动配料的瓶子
CN211443374U (zh) 一种虹吸储物瓶盖
CN220905857U (zh) 一种防伪自混合饮料包装
CN206156047U (zh) 防伪瓶盖
CN2863675Y (zh) 短颈瓶防伪瓶盖
JP2008074428A (ja) ワンピース口栓
CN218892920U (zh) 压爆式防伪茅型盖
CN211253313U (zh) 防伪玻璃瓶
CN201305204Y (zh) 一种旋盖锥锲毁瓶式酒瓶防伪装置
JP6177188B2 (ja) チューブ容器
CN201284058Y (zh) 一种旋盖毁瓶式酒瓶防伪装置
CN212448812U (zh) 一种多功能防假盖组件
JP2005096793A (ja) 不正開封防止機能をもつキャップと容器口元部の構造
CN220282219U (zh) 一种防伪实木组合瓶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