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20944141U - 一种开口件治具 - Google Patents

一种开口件治具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20944141U
CN220944141U CN202322647733.1U CN202322647733U CN220944141U CN 220944141 U CN220944141 U CN 220944141U CN 202322647733 U CN202322647733 U CN 202322647733U CN 220944141 U CN220944141 U CN 220944141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side plate
vacuum suction
air passage
opening
opening piec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322647733.1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夏佰青
陈振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Dongguan Weifeng New Material Technology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Dongguan Weifeng New Material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Dongguan Weifeng New Material Technology Co ltd filed Critical Dongguan Weifeng New Material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322647733.1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20944141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20944141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20944141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Landscapes

  • Jigs For Machine Tool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开口件治具,包括底座、底板、左侧板、右侧板。抽真空口连接真空泵,底座上的第一气道可以均匀地将负压力传递给底板的第一真空吸孔、以及右侧板的第二真空吸孔。工作时,第一真空吸孔吸住开口件的底部,第二真空吸孔吸住开口件的右部;随之第一驱动源驱动所述左侧板运动,左侧板可被限位块挡止,进而左侧板能以限位的形式向开口件运动,随之左侧板和右侧板夹紧开口件;同时左侧板的第三真空吸孔吸住开口件的左侧。可见,左侧板和右侧板给与开口件夹紧力,第二真空吸孔和第三真空吸孔给与开口件张力,两个力相互适配,使得左侧板和右侧板既可以夹紧开口件,又不会让开口件变形,有利于保证加工质量。

Description

一种开口件治具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治具技术领域,尤其是指一种开口件治具。
背景技术
在五金加工中,经常会碰到开口件(参照图7所示),开口件被裁切下来之后通常需要送到机床进行精加工,这时候就需要用到治具来夹紧开口件。
由于,开口件的一边是开口的,开口处可能存在外张或内凹的一个情况,因此单纯的真空吸或气缸来固定的话,做出来的尺寸都可能存在偏差,影响加工质量。此外,单纯的真空吸紧,还存在固定不够牢固的问题。
例如专利号:CN201922124174.X一种侧面镭雕夹紧治具、CN201822220870.6一种治具,均是采用气缸夹紧,可能存在工件变形的问题。
再如,专利号:CN202122904439.5一种五金零件加工用多工位吸盘治具、CN202023284815.7一种五金制品用治具,采用真空吸附固定,存在固定不牢固的问题。
实用新型内容
有鉴于此,本实用新型针对现有技术存在之缺失,其主要目的是提供一种开口件治具,其不但能将件开口件夹紧,而且能防止开口件变形,从而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如下之技术方案:
本申请提供一种开口件治具,包括底座,所述底座上设置有若干道的第一气道;所述第一气道连接抽真空口;底板设置在所述底座,所述底板上设置有若干个的第一真空吸孔,所述第一真空吸孔与所述第一气道相连通;右侧板设置在所述底板;所述右侧板设置有若干的第二真空吸孔,且所述第二真空吸孔与所述第一气道相连;所述左侧板与所述右侧板相对设置,且所述左侧板设置有第三真空吸孔;第一驱动源的输出端与所述左侧板相连,且可驱动所述左侧板夹紧或松开开口件。
优选的,所述第一气道相交交错设置,所述第一真空吸孔对应在所述第一气道的相交位置。
优选的,所述底板上相交设置有若干条的第二气道,所述第一真空吸孔位于所述第二气道的相交位置。
优选的,所述右侧板上相交设置有若干道的第三气道;所述第二真空吸孔设置在所述第三气道的相交位置。
优选的,所述左侧板上相交设置有若干道的第四气道,所述第四气道与所述第三真空吸孔相连。
优选的,所述第一气道的外围设置有第一环形气道;所述第二气道的外围设置有第二环形气道;所述第三气道的外围设置有第三环形气道;所述第四气道的外围设置有第四环形气道。
优选的,所述第一气道的外围设置有密封槽,且该密封槽内设置有密封圈。
优选的,所述左侧板上还设置有避让槽;所述底板上设置有限位块;所述限位块可进入到所述避让槽,并将所述左侧板挡止。
优选的,所述左侧板的边缘位置设置有环形的第一定位槽;所述右侧板的边缘位置设置有环形的第二定位槽。
优选的,所述底座的右端部设置有安装部,该安装部的两侧设置有安装口。
本实用新型与现有技术相比具有明显的优点和有益效果,具体而言,由上述技术方案可知,所述一种开口件治具,包括底座、底板、左侧板、右侧板。抽真空口连接真空泵,第一气道可以均匀地将负压力传递给底板的第一真空吸孔、以及右侧板的第二真空吸孔。工作时,第一真空吸孔吸住开口件的底部,第二真空吸孔吸住开口件的右部;随之第一驱动源驱动所述左侧板以限位的形式用向开口件运动使得左侧板和右侧板夹紧开口件;同时左侧板的第三真空吸孔吸住开口件的左侧。可见,左侧板和右侧板给与开口件夹紧力,第二真空吸孔和第三真空吸孔给与开口件张力,两个力相互适配,使得左侧板和右侧板既可以夹紧开口件,又不会让开口件变形,有利于保证加工质量。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之实施例的整体结构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之实施例的分解示意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之实施例的图2的另一角度示意图。
图4是本实用新型之实施例的俯视示意图。
图5是本实用新型之实施例的图4中G-G剖视图。
图6是本实用新型之实施例的使用状态示意图。
图7是本实用新型之实施例的开口件示意图。
附图标识说明:
10、底座11、抽真空口12、第一气道13、第一环形气道14、密封槽110、安装部111、安装口20、底板21、第二气道22、第二环形气道23、第一真空吸孔30、右侧板31、第三气道32、第三环形气道33、第二真空吸孔34、第二定位槽40、左侧板41、第四气道42、第四环形气道43、第三真空吸孔44、限位块45、第一定位槽46、第一驱动源50、开口件。
具体实施方式
为更进一步阐述本实用新型为实现预定实用新型目的所采取的技术手段及功效,以下结合附图及较佳实施例,对依据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方式、结构、特征及其功效,详细说明如后。
请参照图1至图7所示,其显示出了本实用新型之较佳实施例的具体结构,是一种开口件治具。
其中,左侧板40和右侧板30给与开口件50夹紧力,第二真空吸孔33和第三真空吸孔43给与开口件50张力,两个力相互适配,使得左侧板40和右侧板30既可以夹紧开口件50,又不会让开口件50变形,有利于保证加工质量。
本申请提供一种开口件治具,包括底座10,所述底座10上设置有若干条的第一气道12;所述第一气道12连接抽真空口11;底板20设置在所述底座10;底板20上设置有若干个的第一真空吸孔23,所述第一真空吸孔23与所述第一气道12相连通;右侧板30设置在所述底板20;所述右侧板30设置有若干的第二真空吸孔33,且所述第二真空吸孔33与所述第一气道12相连;所述左侧板40与所述右侧板30相对设置,且所述左侧板40设置有第三真空吸孔43;第一驱动源46的输出端与所述左侧板40相连,且可驱动所述左侧板40夹紧或松开开口件50。抽真空口11连接真空泵,真空泵的负压经过第一气道12均匀地传递给底板20的第一真空吸孔23、以及右侧板30的第二真空吸孔33,这样可以让第一真空吸孔23和第二真空吸孔33产生均匀的负压力。更优的是,所述左侧板40的第三真空吸孔43与第一真空吸孔23、第二真空吸孔33共用一个真空泵,可以节约设备。第一驱动源46优选为气缸或电机。优选的工作步骤:1、开口件50放置在左侧板40和右侧板30之间的加工位置,真空泵启动,第一真空吸孔23吸住开口件50的底部,第二真空吸孔33吸住开口件50的右部。2、第一驱动源46驱动所述左侧板40以限位(限制运动量)的形式向开口件50运动,使得左侧板40和右侧板30夹紧开口件50。同时,左侧板40的第三真空吸孔43吸住开口件50的左侧。因此,左侧板40和右侧板30给与开口件50夹紧力,第二真空吸孔33和第三真空吸孔43给与开口件50张力,两个力相互适配,使得左侧板40和右侧板30既可以夹紧开口件50,又不会让开口件50变形,有利于保证加工质量。
优选的,所述第一气道12相交交错设置,所述第一真空吸孔23对应在所述第一气道12的相交位置。所述底板20上相交设置有若干条的第二气道21,所述第一真空吸孔23位于所述第二气道21的相交位置。本实施例中的第一气道12垂直设置,第二气道21也是垂直设置,第一真空吸孔23对应在所述第一气道12和第二气道21的相交位置,这样可以获得更好的吸附力。
优选的,所述右侧板30上相交设置有若干道的第三气道31;所述第二真空吸孔33设置在所述第三气道31的相交位置。所述左侧板40上相交设置有若干道的第四气道41,所述第四气道41与所述第三真空吸孔43相连。本实施例中的第三气道31垂直设置,第四气道41垂直设置,这样有利于均衡吸附力,可以让开口件50吸附起来受力均匀,稳定。
优选的,所述第一气道12的外围设置有第一环形气道13;所述第二气道21的外围设置有第二环形气道22;所述第三气道31的外围设置有第三环形气道32;所述第四气道41的外围设置有第四环形气道42。第一环形气道13有利于让真空泵产生的吸附力可以均匀传递到第一真空吸孔23。第二环形气道22可以吸附开口件50底部边缘,第三环形气道32可以吸附开口件50右侧边缘,所述第四气道41可以吸附开口件50左侧边缘,这样可以让整个工件都获得很好的吸附力,整体受力平衡,均匀。
优选的,所述第一气道12的外围设置有密封槽14,且该密封槽14内设置有密封圈。这种设计可以增强底座10和底板20之间的密封程度,可以防止漏气。
优选的,所述左侧板40设置有避让槽;底板20上有限位块44,所述限位块可进入到所述避让槽,并将所述左侧板挡止。限位块44内凹在所述避让槽,并可将左侧板40挡止,这种设计结构简单,可精准控制左侧板40的运动量。
优选的,所述左侧板40的边缘位置设置有环形的第一定位槽45;所述右侧板30的边缘位置设置有环形的第二定位槽34。工件的左侧边缘嵌在第一定位槽45,工件的右侧边缘嵌在第二定位槽34,这样可以提供开口件50的固定程度,牢固性更好。
优选的,所述底座10的右端部设置有安装部110,该安装部110的两侧设置有安装口111。安装口111连接传动轴,这样使得整个开口件治具是可以转动的,方便进行加工。
综上所述,本实用新型的设计重点在于,其底板20的第一真空吸孔23吸住开工工件的底部,右侧板30的第二真空吸孔33吸住开口件50的右部,然后左侧板40以限位的形式向右侧板30运动,使得左侧板40和右侧板30夹住开口件50。同时,左侧板40的第三真空吸孔43吸住开口件50的左部,因此左侧板40和右侧板30既可以夹紧开口件50,又不会让开口件50变形,有利于保证加工质量。
以上所述,仅是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而已,并非对本实用新型作任何形式上的限制,虽然本实用新型已以较佳实施例揭示如上,然而并非用以限定本实用新型,任何本领域技术人员,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范围内,当可利用上述揭示的技术内容做出些许更动或修饰为等同变化的等效实施例,但凡是未脱离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内容,依据本实用新型的技术实质对以上实施例所作的任何简介修改、等同变化与修饰,均仍属于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的范围内。

Claims (10)

1.一种开口件治具,其特征在于:包括底座,所述底座上设置有若干道的第一气道;所述第一气道连接抽真空口;
底板设置在所述底座,所述底板上设置有若干个的第一真空吸孔,所述第一真空吸孔与所述第一气道相连通;
右侧板设置在所述底板;所述右侧板设置有若干的第二真空吸孔,且所述第二真空吸孔与所述第一气道相连;
左侧板与所述右侧板相对设置,且所述左侧板设置有第三真空吸孔;第一驱动源的输出端与所述左侧板相连,且可驱动所述左侧板夹紧或松开开口件。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开口件治具,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气道相交设置,所述第一真空吸孔对应在所述第一气道的相交位置。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开口件治具,其特征在于:所述底板上相交设置有若干条的第二气道,所述第一真空吸孔位于所述第二气道的相交位置。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开口件治具,其特征在于:所述右侧板上相交设置有若干道的第三气道;所述第二真空吸孔设置在所述第三气道的相交位置。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开口件治具,其特征在于:所述左侧板上相交设置有若干道的第四气道,所述第四气道与所述第三真空吸孔相连。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一种开口件治具,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气道的外围设置有第一环形气道;所述第二气道的外围设置有第二环形气道;所述第三气道的外围设置有第三环形气道;所述第四气道的外围设置有第四环形气道。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开口件治具,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气道的外围设置有密封槽,且该密封槽内设置有密封圈。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开口件治具,其特征在于:所述左侧板上还设置有避让槽;所述底板上设置有限位块;所述限位块可进入到所述避让槽,并将所述左侧板挡止。
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开口件治具,其特征在于:所述左侧板的边缘位置设置有环形的第一定位槽;所述右侧板的边缘位置设置有环形的第二定位槽。
10.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开口件治具,其特征在于:所述底座的右端部设置有安装部,该安装部的两侧设置有安装口。
CN202322647733.1U 2023-09-28 2023-09-28 一种开口件治具 Active CN220944141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322647733.1U CN220944141U (zh) 2023-09-28 2023-09-28 一种开口件治具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322647733.1U CN220944141U (zh) 2023-09-28 2023-09-28 一种开口件治具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20944141U true CN220944141U (zh) 2024-05-14

Family

ID=91016915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322647733.1U Active CN220944141U (zh) 2023-09-28 2023-09-28 一种开口件治具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20944141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204868241U (zh) 用于薄壁腔和各类薄板类加工的真空吸盘专用夹具
CN220944141U (zh) 一种开口件治具
CN208788072U (zh) 一种机械制造加工用薄板工件嵌入夹紧装置
CN206982244U (zh) 一种多工位真空吸盘夹具
CN110842506B (zh) 一种球阀自动组装密封件设备
CN107378768B (zh) 一种椭圆工件用的打磨抛光夹具
CN109623731B (zh) 一种电动气吸式压圈紧固装置及其使用方法
CN109986385B (zh) 一种天线罩真空吸附夹具
CN110732925A (zh) 一种采用负压吸附玻璃工件的磨削装置
CN217617187U (zh) 一种汽车用连接件的冲孔装置
CN203779153U (zh) 一种用于盘类零件的真空吸盘夹具
CN113319629B (zh) 传动箱壳体零件加工的车床夹具
CN111958627A (zh) 一种用于工业机器人的真空吸取装置
CN213381217U (zh) 球头夹持工装
CN210209571U (zh) 一种手机中框加工治具
CN214080361U (zh) 自动固定工装治具
CN109807661B (zh) 一种多道工序集成为一道工序的工装夹具及设计方法
CN209533174U (zh) 一种薄壁不吸磁工件的真空夹具
CN207139206U (zh) 气吸式油塞装配工装
CN213731276U (zh) 一种定位装夹装置及装夹系统
TWM600517U (zh) 兩用工作臺
CN104439415A (zh) 一种液压马达壳体专用双弹簧销钻模
CN212735136U (zh) 一种冰箱风道口工件的定位装置
CN106891186B (zh) 一种气动夹具
CN213593326U (zh) 一种手机陶瓷盖板真空吸附夹具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