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20937923U - 一种传动装置和清洁设备 - Google Patents

一种传动装置和清洁设备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20937923U
CN220937923U CN202322306611.6U CN202322306611U CN220937923U CN 220937923 U CN220937923 U CN 220937923U CN 202322306611 U CN202322306611 U CN 202322306611U CN 220937923 U CN220937923 U CN 220937923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cam
cleaning unit
swing arm
rotary cleaning
transmission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322306611.6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胡彩云
赵立栋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Beijing Rockrobo Technology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Beijing Rockrobo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Beijing Rockrobo Technology Co Ltd filed Critical Beijing Rockrobo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322306611.6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20937923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20937923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20937923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Landscapes

  • Nozzles For Electric Vacuum Cleaners (AREA)

Abstract

本申请提供了一种传动装置和清洁设备,包括摆臂和旋转清洁单元,摆臂的一端通过旋转连接件与清洁设备的主体转动连接,另一端与旋转清洁单元相连接,摆臂用于驱动旋转清洁单元在第一位置和第二位置之间移动;其中,旋转清洁单元位于第二位置时旋转清洁单元的至少部分位于清洁设备的投影区域外的面积大于旋转清洁单元位于第一位置时旋转清洁单元的至少部分位于清洁设备的投影区域外的面积,旋转清洁单元在第一位置朝向第二位置移动时,摆臂的转动方向与旋转清洁单元的转动方向相同。通过设置摆臂与旋转清洁单元的转动方向相同,以使旋转清洁单元与待清洁面摩擦产生的扭矩成为旋转清洁单元缩回的助力,以使旋转清洁单元与障碍物接触时能够被动缩回。

Description

一种传动装置和清洁设备
技术领域
本申请属于智能家居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传动装置和清洁设备。
背景技术
随着技术的迭代更新与发展,自清洁设备已经进入到普通家庭生活当中,并逐渐实现了普及。
在当前的自清洁设备中,有一种具备了拖地的功能,但是,当前的自清洁设备中的传动结构设计简单、功能单一,仅能实现带动拖布自转进行清洁,致使拖布的位置较为固定,且均位于机壳的下方,在水平方向上被机壳所阻挡,由于机壳的限制,导致当前的自清洁设备无法对角落处的待清洁面进行清洁,影响清洁效果。
实用新型内容
因此,本申请要解决的技术问题在于提供一种传动装置和清洁设备,其中传动装置能够驱动旋转清洁单元在第一位置和第二位置之间移动,以使旋转清洁单元能够伸出清洁设备的主体的投影区域增大,从而提高了清洁效果。
为了解决上述问题,本申请一方面提供了一种传动装置,应用于清洁设备,所述传动装置包括摆臂和旋转清洁单元,所述摆臂的一端通过旋转连接件与所述清洁设备的主体转动连接,另一端与所述旋转清洁单元相连接,所述摆臂用于驱动所述旋转清洁单元在第一位置和第二位置之间移动;
其中,所述旋转清洁单元位于所述第二位置时所述旋转清洁单元的至少部分位于所述清洁设备的投影区域外的面积大于所述旋转清洁单元位于所述第一位置时所述旋转清洁单元的至少部分位于所述清洁设备的投影区域外的面积,所述旋转清洁单元在所述第一位置朝向所述第二位置移动时,所述摆臂的转动方向与所述旋转清洁单元的转动方向相同。
可选的,所述摆臂的转动方向与所述旋转清洁单元的转动方向相同,具体为:
转动方向为顺时针方向。
可选的,所述摆臂的转动方向与所述旋转清洁单元的转动方向相同,具体为:
转动方向为逆时针方向。
可选的,所述传动装置还包括第一驱动组件和弹性件,所述弹性件与所述摆臂相连接,所述第一驱动组件用于与所述弹性件相配合,以使所述摆臂转动,以带动所述旋转清洁单元在所述第一位置和所述第二位置之间移动。
可选的,所述弹性件的第一端与所述摆臂相连接,所述弹性件的第二端与所述清洁设备的主体相对固定设置。
可选的,所述传动装置还包括第一凸轮,所述第一凸轮设置所述摆臂远离所述旋转清洁单元的一端,所述旋转清洁单元在所述第二位置朝向所述第一位置之间移动的过程中,所述第一驱动组件与所述第一凸轮的凸部相抵接。
可选的,所述弹性件为拉簧,所述拉簧的第一端与所述第一凸轮相连接,所述拉簧的第二端与所述清洁设备的主体相对固定;
或,所述弹性件为扭簧,所述扭簧设置在所述第一凸轮的转轴处,所述扭簧的第一端与所述第一凸轮相连接,所述扭簧的第二端与所述清洁设备的主体相对固定;
或,所述弹性件为弹性片,所述弹性片的第一端与所述第一凸轮相连接,所述弹性片的第二端与所述清洁设备的主体相对固定。
可选的,所述弹性件的第一端连接在所述第一凸轮上;
和/或
所述弹性件的第一端连接在所述摆臂上。
可选的,所述第一凸轮的周侧具有连接部,所述弹性件通过所述连接部与所述第一凸轮相连接。
可选的,所述第一凸轮在所述第一驱动组件的驱动下沿第一方向转动时,所述旋转清洁单元在所述第二位置朝向所述第一位置移动。
可选的,所述第一凸轮在所述弹性件的作用下沿第二方向转动时,所述旋转清洁单元在所述第一位置朝向所述第二位置移动。
可选的,所述旋转清洁单元在所述第二位置朝向所述第一位置移动时,所述弹性件在所述第一驱动组件的驱动下积攒弹性势能。
可选的,所述旋转清洁单元在所述第一位置朝向所述第二位置移动时,所述弹性件的所述弹性势能释放。
可选的,所述第一驱动组件包括第一驱动部和第二凸轮,所述第一驱动部与所述第二凸轮相连接,用于驱动所述第二凸轮转动,所述第二凸轮与所述第一凸轮相抵接,用以带动所述第一凸轮转动。
可选的,所述第二凸轮设置在所述第一驱动部的输出端上,以使所述第一驱动部带动所述第二凸轮转动;
或,
所述第一驱动部的输出端与所述第二凸轮传动连接。
可选的,所述第二凸轮包括扇形齿部和抵接部,所述第一驱动部与所述扇形齿部啮合,所述抵接部与所述第一凸轮抵接,所述第一凸轮与所述摆臂同轴设置。
可选的,所述第一驱动部包括伸缩驱动件和传动齿轮,所述伸缩驱动件与所述传动齿轮相连接,所述传动齿轮与所述扇形齿部相啮合,以使所述伸缩驱动件通过所述传动齿轮和所述扇形齿部带动所述抵接部推动所述第一凸轮转动,通过所述摆臂同步转动以带动所述旋转清洁单元由所述第二位置向所述第一位置的方向运动。
可选的,在所述旋转清洁单元处于所述第二位置的情况下,所述第二凸轮与所述第一凸轮相分离。
可选的,所述第一凸轮和所述第二凸轮的外壁上设置有耐磨层。
可选的,所述第二凸轮上设置有滚轮,所述第二凸轮通过所述滚轮与所述第一凸轮相抵接。
本申请的另一方面,提供了一种清洁设备,包括上述所述的传动装置。
可选的,所述清洁设备包括第一壳体,所述伸缩驱动件和所述摆臂位于第一壳体外,所述传动齿轮、所述第二凸轮、所述第一凸轮和所述弹性件位于所述第一壳体内,所述传动齿轮穿过所述第一壳体与所述伸缩驱动件动力连接,所述弹性件的一端与所述第一壳体连接,另一端与所述第一凸轮连接。
可选的,所述清洁设备还包括:
位置检测装置,所述位置检测装置设置在所述第一壳体内,用于检测所述第二凸轮的转动位置,所述伸缩驱动件根据所述位置检测装置的检测结果转动或停止转动。
可选的,所述位置检测装置包括分布在所述第二凸轮两侧的第一光电开关和第二光电开关,所述第二凸轮还包括分布在所述抵接部两侧的第一挡板和第二挡板,所述第一挡板适于插设于所述第一光电开关以使所述第一光电开关改变检测信号,所述第二挡板适于插设于所述第二光电开关以使所述第二光电开关改变检测信号。
可选的,所述清洁设备还包括:
转角检测装置,设置在所述伸缩驱动件上,用于检测所述伸缩驱动件的输出轴的转角,所述伸缩驱动件还根据所述转角检测装置的检测结果转动或停止转动。
可选的,所述第一凸轮周侧设置有第一限位件和第二限位件,所述第一限位件位于所述凸部远离所述抵接部的一侧,所述第一限位件用于与所述凸部抵接以对所述第一凸轮的转动进行限位,所述第二限位件位于所述连接部远离所述抵接部的一侧,所述第二限位件用于与所述连接部抵接以对所述第一凸轮的转动进行限位。
可选的,所述清洁设备还包括第二驱动组件,所述第二驱动组件与所述旋转清洁单元相连接,用于驱动所述旋转清洁单元升降。
可选的,所述第二驱动组件还用于带动所述旋转清洁单元振动和/或以自身中轴线为旋转中心转动。
可选的,所述第二驱动组件包括:
升降驱动部、连接装置,所述连接装置的至少一部分设置在所述摆臂内,并与所述旋转清洁单元连接,所述升降驱动部通过所述连接装置驱动所述旋转清洁单元升降和旋转。
可选的,所述连接装置包括:
动力连接的蜗杆、齿轮组、套筒,所述蜗杆与所述升降驱动部动力连接,所述齿轮组设置在所述摆臂内,所述套筒与所述旋转清洁单元连接,所述蜗杆通过所述齿轮组驱动所述套筒升降和旋转以带动所述旋转清洁单元升降和旋转。
可选的,所述齿轮组包括:
涡轮、第一子齿轮、第二子齿轮、第三子齿轮和连接筒;
其中,所述涡轮和所述第一子齿轮同轴设置,所述涡轮位于所述摆臂的外部并与所述蜗杆啮合,所述第一子齿轮、所述第二子齿轮、所述第三子齿轮均位于所述摆臂的内部,所述第二子齿轮包括同轴设置的第一齿盘和第二齿盘,所述第一子齿轮与所述第一齿盘啮合,所述第二齿盘同轴设置在所述第一齿盘上并与所述第三子齿轮啮合,所述连接筒与所述第三子齿轮同轴设置并位于所述摆臂的外部,所述连接筒与所述套筒螺纹连接,所述齿轮组旋转,以使所述套筒和所述连接筒相对旋转,以带动所述套筒相对于所述连接筒上升或下降。
可选的,所述连接筒的筒壁设置有呈螺旋方向布置的导向部;
所述套筒的筒壁开设有用于容纳所述连接筒的插槽,所述插槽的槽壁设置有用于容纳所述导向部的螺旋状导向槽;
其中,所述导向部为螺旋状凸台或间隔分布的多个凸起。
可选的,所述插槽的槽壁靠近开口处设置有挡筋,所述挡筋用于与所述导向部抵接以对所述套筒相对于所述连接筒的升降运动进行限位;
所述导向部与所述插槽的槽底抵接以对所述套筒相对于所述连接筒的升降运动进行限位。
可选的,所述套筒的内壁设置有与所述旋转清洁单元相匹配的限位平面;
其中,所述套筒的轴向截面为六边形。
可选的,所述第二驱动组件还包括一端开口的第二壳体,当所述清洁设备包括所述第一壳体时,所述第二壳体与所述第一壳体相扣合,所述蜗杆、所述涡轮、所述摆臂和所述连接筒位于所述第二壳体和所述第一壳体围合呈的空间内,所述第二壳体的开口位于远离所述第一壳体的一侧,所述套筒的底端适于伸出所述第二壳体的开口外部,所述升降驱动部位于所述第二壳体外,所述蜗杆穿设于所述第二壳体与所述升降驱动部连接。
可选的,所述第二壳体分隔为第一安装腔和第二安装腔,所述涡轮位于所述第一安装腔内,所述套筒位于所述第二安装腔内,所述摆臂延伸至所述第一安装腔和所述第二安装腔,所述第二安装腔的形状与所述摆臂的运动空间相适配;
所述第二壳体还包括底板,所述底板与所述第一安装腔的腔壁可拆卸连接以将所述涡轮围设在所述第一安装腔内。
有益效果
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提供了一种传动装置和清洁设备,通过设置摆臂的一端与清洁设备的主体转动连接,另一端与旋转清洁单元相连接,以使应用上述传动装置的清洁设备具有拖盘伸缩功能,可以根据清洁范围需求,利用摆臂驱动旋转清洁单元在第一位置和第二位置之间切换,以将旋转清洁单元移动至满足对应清洁范围需求的操作位置,以满足不同拖地范围的需求,扩大了拖地范围,有利于提高清洁效果,提高用户的清洁体验;同时旋转清洁单元在第一位置朝向第二位置移动时,摆臂的转动方向与旋转清洁单元的转动方向相同,以使旋转清洁单元与待清洁面摩擦产生的扭矩成为旋转清洁单元缩回的助力,此外,当清洁单元旋转时,与墙面碰撞时会产生摩擦力,该摩擦力产生的扭矩同样成为旋转清洁单元缩回的助力,可实现旋转清洁单元与障碍物接触时能够轻易地被动缩回,从而能够避免旋转清洁单元被障碍物阻挡时导致清洁设备姿态被动改变,可实现清洁设备能够紧贴障碍物的边界进行清扫,以使清洁设备能够在复杂的环境内工作,提高了清洁设备的适用范围。
附图说明
图1为本申请的一个可选实施例的旋转清洁单元位于第二位置时的清洁设备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申请的一个可选实施例的旋转清洁单元从第一位置朝向第二位置移动时的清洁设备的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申请的一个可选实施例的旋转清洁单元位于第一位置时的摆臂的结构示意图;
图4为本申请的一个可选实施例的旋转清洁单元位于第一位置时的第一驱动组件的结构示意图;
图5为本申请的一个可选实施例的旋转清洁单元位于第二位置时的第一驱动组件的结构示意图;
图6示出了图5所示实施例的另一个视角的结构示意图;
图7示出了图5所示实施例的又一个视角的结构示意图;
图8示出了图7所示实施例的A-A方向的剖视图;
图9为本申请的一个可选实施例的旋转清洁单元的第二驱动组件的结构示意图;
图10示出了图4所示实施例的另一个视角的结构示意图;
图11为根据本申请的一个可选实施例的第二壳体的结构示意图;
图12示出了图11所示实施例的另一个视角的结构示意图;
图13为根据本公开的一个可选实施例的抵接部上设置有滚轮时的结构示意图。
附图标记表示为:
1、旋转清洁单元;2、摆臂;3、第一驱动组件;31、伸缩驱动件;32、传动齿轮;33、第二凸轮;331、扇形齿部;332、抵接部;333、第一挡板;334、第二挡板;335、滚轮;4、弹性件;5、第一凸轮;51、连接部;52、凸部;6、第一壳体;7、位置检测装置;71、第一光电开关;72、第二光电开关;8、第一限位件;9、第二限位件;10、清洁设备;11、第二驱动组件;111、升降驱动部;112、连接装置;1121、蜗杆;1122、齿轮组;11221、涡轮;11222、第一子齿轮;11223、第一齿盘;11224、第二齿盘;11225、第三子齿轮;11226、连接筒;11227、导向部;1123、套筒;11231、插槽;11232、导向槽;11233、限位平面;113、第二壳体;1131、第一安装腔;1132、第二安装腔;1133、底板。
具体实施方式
在本申请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术语“中心”、“纵向”、“横向”、“长度”、“宽度”、“厚度”、“上”、“下”、“前”、“后”、“左”、“右”、“竖直”、“水平”、“顶”、“底”“内”、“外”、“顺时针”、“逆时针”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实用新型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
此外,术语“第一”、“第二”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或者隐含指明所指示的技术特征的数量。由此,限定有“第一”、“第二”的特征可以明示或者隐含地包括一个或者更多个该特征。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多个”的含义是两个或两个以上,除非另有明确具体的限定。
在本申请中,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安装”、“相连”、“连接”、“固定”等术语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一体地连接;可以是机械连接,也可以是电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根据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实用新型中的具体含义。
以下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例进行说明,应当理解,此处所描述的优选实施例仅用于说明和解释本实用新型,并不用于限定本实用新型。
结合参见图1至图13所示,根据本申请实施例的一方面,提供了一种传动装置,应用于清洁设备10,传动装置包括摆臂2和旋转清洁单元1,摆臂2的一端通过旋转连接件与清洁设备10的主体转动连接,另一端与旋转清洁单元1相连接,摆臂2用于驱动旋转清洁单元1在第一位置和第二位置之间移动;
其中,旋转清洁单元1位于第二位置时旋转清洁单元1的至少部分位于清洁设备10的投影区域外的面积大于旋转清洁单元1位于第一位置时旋转清洁单元1的至少部分位于清洁设备10的投影区域外的面积,旋转清洁单元1在第一位置朝向第二位置移动时,摆臂2的转动方向与旋转清洁单元1的转动方向相同。
通过设置摆臂2的一端与清洁设备10的主体转动连接,另一端与旋转清洁单元1相连接,以使应用上述传动装置的清洁设备10具有拖盘伸缩功能,可以根据清洁范围需求,利用摆臂2驱动旋转清洁单元1在第一位置和第二位置之间切换,以将旋转清洁单元1移动至满足对应清洁范围需求的操作位置,以满足不同拖地范围的需求,扩大了拖地范围,有利于提高清洁效果,进而提高用户的清洁体验;同时旋转清洁单元1在第一位置朝向第二位置移动时,摆臂2的转动方向与旋转清洁单元1的转动方向相同,以使旋转清洁单元1与待清洁面摩擦产生的扭矩能够成为旋转清洁单元1缩回的助力,可实现旋转清洁单元1与障碍物接触时能够轻易地被动缩回,从而能够避免旋转清洁单元1被障碍物阻挡时导致清洁设备10姿态被动改变,可实现清洁设备10能够紧贴障碍物的边界进行清扫,以使清洁设备10能够在复杂的环境内工作,提高了清洁设备10的适用范围。
其中,传动装置可以应用于扫地机器人或其他清洁设备。
其中,传动装置包括摆臂2,摆臂2大致为长条形。
其中,传动装置还包括旋转清洁单元1,旋转清洁单元1可以为圆形拖盘,旋转清洁单元1通过摆臂2与清洁设备10相连接。
具体的,摆臂2设置在清洁设备10靠近待清洁面的一侧,摆臂2的一端通过旋转连接件与清洁设备10转动连接,另一端与旋转清洁单元1相连接,摆臂2能够以摆臂2与清洁设备10的连接点为旋转中心转动,以带动旋转清洁单元1移动,以实现对旋转清洁单元1的清扫位置进行调整。
其中,旋转连接件可以为旋转轴,也即摆臂2通过旋转轴能够转动地连接在清洁设备10的主体上。
其中,旋转清洁单元1的移动位置包括第一位置和第二位置。
具体的,作为一种实施方式,旋转清洁单元1位于第一位置时,旋转清洁单元1位于清洁设备10的外缘投影区域内,旋转清洁单元1位于第二位置时,旋转清洁单元1的至少部分位于清洁设备10的外缘投影区域外;作为另一种实施方式,旋转清洁单元1位于第一位置或第二位置时,旋转清洁单元1的至少部分均位于清洁设备10的外缘投影区域外,但旋转清洁单元1位于第二位置时旋转清洁单元1的至少部分位于清洁设备10的投影区域外的面积大于旋转清洁单元1位于第一位置时旋转清洁单元1的至少部分位于清洁设备10的投影区域外的面积。
其中,可以理解的是,摆臂2带动旋转清洁单元1从第一位置移动至第二位置时,旋转清洁单元1伸出清洁设备10的外缘投影区域的面积增大,此时旋转清洁单元1能够对待清洁面上的死角进行清扫。
具体的,旋转清洁单元1可以为自旋转的清洁元件,其也可以为振动的清洁元件,其也可以为固定的清洁元件。本申请实施例中,旋转清洁单元1可以为拖盘,旋转清洁单元1通过旋转运动将待清洁面上的污渍清除。
其中,待清洁面可以为卧室地面等,本申请中通过设置摆臂2的一端与清洁设备10的主体转动连接,另一端与旋转清洁单元1相连接,以使应用上述传动装置的清洁设备10具有拖盘伸缩功能,可实现旋转清洁单元1能够伸出以对卧室地面的死角进行清洁。
在具体应用中,旋转清洁单元1在第一位置朝向第二位置移动时,摆臂2的转动方向与旋转清洁单元1的转动方向相同,以使旋转清洁单元1与待清洁面摩擦产生的扭矩成为旋转清洁单元1缩回的助力,可实现旋转清洁单元1与障碍物接触时能够轻易地被动缩回,从而能够避免旋转清洁单元1被障碍物阻挡时导致清洁设备10姿态被动改变,可实现清洁设备10能够紧贴障碍物的边界进行清扫,以使清洁设备10能够在复杂的环境内完成清洁工作,提高了清洁设备10的适用范围。
在上述实施例中,作为一种实施方式,摆臂2顺时针转动时,旋转清洁单元1从第一位置朝向第二位置移动。此时旋转清洁单元1与摆臂2的转动方向相同,即旋转清洁单元1也沿顺时针方向转动。可以理解的是,旋转清洁单元1缩回的情况下摆臂2需要沿逆时针方向转动,由于旋转清洁单元1转动方向为顺时针,此时旋转清洁单元1与待清洁面相接触受到逆时针方向的摩擦力,以产生与旋转清洁单元1缩回状态下摆臂2旋转方向相同的扭矩,从而能够降低摆臂2受到的负载,以使旋转清洁单元1更容易被收回,提高了清洁设备10工作的稳定性;作为另一种实施方式,参见图2所示,摆臂2逆时针转动时,旋转清洁单元1从第一位置朝向第二位置移动。此时旋转清洁单元1与摆臂2的转动方向相同,即旋转清洁单元1也沿逆时针方向转动。可以理解的是,旋转清洁单元1缩回的情况下摆臂2需要沿顺时针方向转动,由于旋转清洁单元1转动方向为逆时针,此时旋转清洁单元1与待清洁面相接触受到顺时针方向的摩擦力,以产生与旋转清洁单元1缩回状态下摆臂2旋转方向相同的扭矩,从而能够降低摆臂2受到的负载,以使旋转清洁单元1更容易被收回,提高了清洁设备10工作的稳定性。
具体的,在旋转清洁单元1与障碍物相接触的情况下,由于旋转清洁单元1的转动方向与摆臂2伸出时的转动方向相同,此时旋转清洁单元1受到障碍物提供的反作用力和旋转清洁单元1与待清洁面之间的摩擦力的合力方向与摆臂2缩回的转动方向相同,从而能够降低摆臂2的负载,以使旋转清洁单元1遇到障碍物时可以轻易的被动缩回,同时能够避免旋转清洁单元1被障碍物弹开,清洁设备10能够沿障碍物贴边清扫,以使清洁设备10能够在复杂的环境中完成清洁工作,提高了清洁设备10的适用范围。
其中,旋转清洁单元1与障碍物相接触时,旋转清洁单元1受到障碍物提供的反作用力包括障碍物对旋转清洁单元1的支持力和障碍物与旋转清洁单元1之间的摩擦力。
其中,摆臂2可以通过电机驱动进行转动,在摆臂2与旋转清洁单元1的转动方向相同的情况下,电机驱动摆臂2转动以使旋转清洁单元1缩回时,旋转清洁单元1与待清洁面之间的摩擦力和障碍物提供的反作用力产生的扭矩是助力,以使电机克服的负载减小,提高了电机工作的稳定性,延长了电机的使用寿命。
具体的,清洁设备10运行时,旋转清洁单元1与障碍物发生接触可以轻易的缩回,此时障碍物对旋转清洁单元1的支持力和摩擦力产生的扭矩以及旋转清洁单元1与待清洁面摩擦力产生的扭矩均是电机运行的助力,以避免旋转的旋转清洁单元1受到阻力而导致电机过流,提高了电机和转动部件的机械性能并延长了使用寿命;同时旋转清洁单元1遇到障碍物可以轻易地被动缩回,能够避免旋转清洁单元1因障碍物阻挡,导致清洁设备10整机姿态被动改变,如清洁设备10沿墙转弯时,能够避免清洁设备10被墙面推走,同时旋转清洁单元1被动缩回,无需电机频繁的主动驱动摆臂2转动,提高了电机和相关传动件的机械性能和使用寿命,以使成本降低。
在本公开提供的一些可能实现的实施例中,传动装置还包括第一驱动组件3,第一驱动组件3可以与摆臂2相连接以驱动摆臂2转动,进而带动旋转清洁单元1在第一位置和第二位置之间移动,由于待清洁面通常为平面结构,当旋转清洁单元1处于第一位置或第二位置对待清洁面进行拖地操作的过程中,利用第一驱动组件3驱动旋转清洁单元1对应地向第二位置或第一位置移动的过程中,旋转清洁单元1仍可以进行拖地操作,无需停止清洁操作后再进行操作位置的切换,并且能够确保切换操作位置后的旋转清洁单元1能够可靠与待清洁表面接触,以确保良好的清洁效果,同时简化了控制程序,提高清洁效率。
具体的,处于第二位置的旋转清洁单元1的至少部分位于清洁设备10的边缘投影区域外,使得处于第二位置的旋转清洁单元1的清洁范围能够超出清洁设备10行走范围的边缘,从而能够实现对清洁设备10无法贴合的边角位置进行全面清洁,以提高旋转清洁单元1的清洁范围,从而提高了清洁设备10的清洁效果。
其中,处于第二位置的旋转清洁单元1可以全部位于清洁设备10的边缘投影区域外,也可以是部分位于清洁设备10的边缘投影区域外,其可以根据具体结构设定。
其中,处于第一位置的旋转清洁单元1可以位于清洁设备10的边缘投影区域内,使得处于第一位置的旋转清洁单元1的清洁范围能够位于清洁设备10行走范围内,由此,能够对清洁设备10行走范围内的区域进行拖地操作,由此,可以降低旋转清洁单元1突出清洁设备10外与障碍物碰撞的可能性,有利于提高旋转清洁单元1的使用寿命和可靠性。
其中,可以根据是否需要进行边角拖地的需求,有选择地驱动旋转清洁单元1在第一位置和第二位置之间进行切换,如将旋转清洁单元1活动至第一位置以进行常规湿式清洁操作,将旋转清洁单元1活动至第二位置以进行边角湿式清洁操作,进而满足清洁设备10的不同功能需求,提高清洁设备10的智能性。
在本公开提供的一些可能实现的实施例中,旋转清洁单元1在第一位置和第二位置之间切换过程中,第一驱动组件3与摆臂2相抵接,以使摆臂2转动,保证了稳定地带动摆臂2转动,进而保证了旋转清洁单元1能够稳定地在第一位置和第二位置之间切换。
其中,第一驱动组件3可以直接与摆臂2相抵接,进而通过第一驱动组件3转动来直接带动摆臂2转动。
具体的,第一驱动组件3可以包括凸轮或其他偏心旋转机构,凸轮或其他偏心旋转机构与摆臂2的外壁相抵接,通过驱动凸轮或其他偏心旋转机构自转,进而直接推动摆臂2转动。
在本公开提供的一些可能实现的实施例中,摆臂2的一端连接有第一凸轮5,另一端连接旋转清洁单元1,旋转清洁单元1在第一位置和第二位置之间切换过程中,第一驱动组件3与第一凸轮5的凸部52相抵接以使所述摆臂2转动。
在本申请提供的一些可能实现的实施例中,第一驱动组件3包括伸缩驱动件31和第二凸轮33,伸缩驱动件31与第二凸轮33相连接,用于驱动第二凸轮33转动,第二凸轮33与第一凸轮5相抵接。第一驱动组件3还包括传动齿轮32,传动齿轮32套设在伸缩驱动件31的输出端上,传动齿轮32与第二凸轮33相啮合。
其中,第二凸轮33包括扇形齿部331和抵接部332,传动齿轮32与伸缩驱动件31动力连接,并与扇形齿部331啮合,抵接部332与第一凸轮5抵接,第一凸轮5与摆臂2同轴设置。
其中,扇形齿部331和抵接部332间隔分布在第二凸轮33的转轴的周向,使得第二凸轮33转动,能够同时带动扇形齿部331和抵接部332转动。由此,伸缩驱动件31沿一个方向(如顺时针或逆时针)旋转带动传动齿轮32转动,由于扇形齿部331和传动齿轮32啮合,通过扇形齿部331能够带动第二凸轮33转动,进而带动抵接部332转动,抵接部332与第一凸轮5抵接,能够推动第一凸轮5转动。由于第一凸轮5与摆臂2同轴设置,使得摆臂2能够与第一凸轮5同步转动,进而带动安装在摆臂2内的旋转清洁单元1由第二位置向第一位置的方向运动。
在上述实施例中,传动装置还包括弹性件4,弹性件4的一端与摆臂2相连接,另一端与清洁设备10的主体相对固定连接,第一驱动组件3在弹性件4的作用下通过摆臂2驱动旋转清洁单元1在第一位置和第二位置之间移动。旋转清洁单元1在第二位置朝向第一位置移动时,弹性件4在第一驱动组件3的驱动下积攒弹性势能。旋转清洁单元1在第一位置朝向第二位置移动时,弹性件4的弹性势能释放。当伸缩驱动件31沿另一个方向(如逆时针或顺时针)旋转带动传动齿轮32转动,由于扇形齿部331和传动齿轮32啮合,通过扇形齿部331能够带动第二凸轮33转动,进而带动抵接部332转动,可以理解的是,此时抵接部332的转动方向相较于旋转清洁单元1向缩回清洁设备10的主体的方向运动过程中的抵接部332的转动方向相反,此时,在弹性件4的作用下,第一凸轮5会相对于旋转清洁单元1向缩回清洁设备10的主体的方向运动过程中的第一凸轮5反向转动,由于第一凸轮5与摆臂2同轴设置,使得摆臂2能够与第一凸轮5同步转动,进而带动安装在摆臂2内的旋转清洁单元1由第一位置向第二位置的方向运动。
由此,通过伸缩驱动件31、传动齿轮32、第二凸轮33、第一凸轮5和弹性件4相配合,即可实现摆臂2沿不同方向转动,进而实现旋转清洁单元1在第一位置和第二位置之间的切换操作,结构简单,操作方便。
具体的,本申请实施例中,旋转清洁单元1位于第一位置的情况下,第一凸轮5与第二凸轮33相抵接,弹性件4处于拉伸状态;旋转清洁单元1位于第二位置的情况下,第一凸轮5与第二凸轮33分离,弹性件4恢复到原始状态。
在上述实施例中,第一凸轮5的周侧设置有凸部52和连接部51,连接部51用于与弹性件4连接,抵接部332位于凸部52和连接部51之间,用于与凸部52抵接。
其中,凸部52和连接部51间隔分布在第一凸轮5的周侧,使得凸部52转动能够带动第一凸轮5和连接部51同步转动,将第二凸轮33的抵接部332设置在凸部52和连接部51之间,这样使得第二凸轮33沿一个方向(如顺时针或逆时针)移动能够顺利使抵接部332与凸部52抵接,以推动第一凸轮5转动,进而驱动摆臂2带动旋转清洁单元1向第一位置的方向运动。同时,在第二凸轮33沿另一个方向(如逆时针或顺时针)移动的过程中,抵接部332反向移动取消对凸部52的推动作用力,第一凸轮5与第二凸轮33分离。此时,在弹性件4的作用下,第一凸轮5受到弹性件4恢复到原始状态的弹性力,即弹性件4能够拉动第一凸轮5转动,进而驱动摆臂2带动旋转清洁单元1向第二位置的方向运动。
可以理解的是,弹性件4的第一端连接在第一凸轮5上,弹性件4的第一端也可以连接在摆臂2上,弹性件4的第一端也可以同时连接在第一凸轮5上和摆臂2上。
其中,本实施例以弹性件4为拉簧为例,弹性件4的一端可以间接或直接地与清洁设备10的主体固定连接,也即与清洁设备10的主体保证相对静止,另一端可以单独连接在第一凸轮5上,也可以连接在摆臂2上,也可以同时连接在第一凸轮5和摆臂2上。例如弹性件4为Y字形结构,即可实现同时连接在第一凸轮5和摆臂2上,当然也可以通过连接线等连接部51件实现同时连接在第一凸轮5和摆臂2上。
在本公开提供的一些可能实现的实施例中,弹性件4为拉簧,拉簧的第一端与第一凸轮5的凸部52相连接,拉簧的第二端与清洁设备10的主体相对固定。
其中,通过将弹性件4为拉簧,并使拉簧的第一端与第一凸轮5的凸部52相连接,拉簧的第二端与清洁设备10的主体相对固定,能够稳定地提供弹性力,使得旋转清洁单元1能够从第二位置向第一位置切换。
在本公开提供的一些可能实现的实施例中,弹性件4为扭簧,扭簧设置在第一凸轮5的转轴处。
其中,扭簧可以与第一凸轮5的转轴同轴设置,也即,扭簧可以套设在第一凸轮5的转轴的外周侧,并且扭簧的一端与第一凸轮5的凸部52相连接,扭簧的第二端与清洁设备10的主体相对固定,也能够稳定地提供弹性力,使得旋转清洁单元1能够从第二位置向第一位置切换。
在本公开提供的一些可能实现的实施例中,弹性件4为弹性片,弹性片的第一端与第一凸轮5的凸部52相连接,弹性片的第二端与清洁设备10的主体相对固定。
其中,弹性片的第一端连接第一凸轮5的凸部52,第二端与清洁设备10的主体相对固定,可通过形变后产生的弹性力稳定地带动旋转清洁单元1从第二位置向第一位置切换。
可以理解的是,弹性件4也可以为拉簧、扭簧和弹性片以外的弹性部件,能够提供弹性力以使旋转清洁单元1能够从第一位置向第二位置切换即可。
在本公开提供的一些可能实现的实施例中,第一凸轮5和第二凸轮33的外壁上具有耐磨层,能够减小第一凸轮5和第二凸轮33相抵接时的摩擦力,起到保护第一凸轮5和第二凸轮33的作用,从而延长了第一凸轮5和第二凸轮33的使用寿命,同时有利于驱动摆臂2旋转。
其中,耐磨层可以为金属薄片,或者更换为其他耐磨材质,包含且不限于PK,粉末冶金,以避免第一凸轮5和第二凸轮33磨损。
在本公开提供的一些可能实现的实施例中,第一凸轮5的抵接部332上设置有滚轮335,第一凸轮5通过滚轮335与第一驱动组件3相抵接,能够使得凸部52与第一驱动组件3之间为滚动摩擦,具有较小的摩擦力,保证了第一凸轮5和第一驱动组件3具有较长的使用寿命。
其中,第一凸轮5的凸部52通过滚轮335与第二凸轮33的抵接部332相抵接。
具体的,滚轮335的轴线大致与凸部52与第一驱动组件3之间的接触面相平行,进而保证滚轮335能够在第一凸轮5上稳定滚动。
本申请的另一方面,提供了一种清洁设备10,包括上述的传动装置。
在本申请提供的一些可能实现的实施例中,清洁设备10还包括第一壳体6,第一壳体6与清洁设备10的主体相连接,第一壳体6设置在清洁设备10靠近待清洁面的一侧,伸缩驱动件31和摆臂2位于第一壳体6外,传动齿轮32、第二凸轮33、第一凸轮5、弹性件4均位于第一壳体6内,传动齿轮32穿设于第一壳体6与伸缩驱动件31动力连接,弹性件4的一端与第一壳体6连接,另一端与第一凸轮5连接。
其中,传动齿轮32、第二凸轮33、第一凸轮5、弹性件4均位于第一壳体6内,由此,利用第一壳体6对传动装置起到了良好的保护作用,有利于延长传动装置的使用寿命和可靠性,同时,有利于确保传动装置具有良好的传动精度。
具体地,第一壳体6可以包括可拆卸连接的第一上壳体和第一下壳体,由此,方便第一壳体6的拆装,便于第一驱动组件3的拆装,以便于传动装置的拆装。具体地,第一上壳体和第一下壳体可以通过螺丝、卡接结构、榫卯结构、磁吸结构中的至少一种实现可拆卸连接。
在本申请提供的一些可能实现的实施例中,清洁设备10还包括位置检测装置7,位置检测装置7设置在壳体内,用于检测第二凸轮33的转动位置,伸缩驱动件31根据位置检测装置7的检测结果转动或停止转动。
其中,通过设置位置检测装置7能够检测出第二凸轮33的转动位置,进而能够知晓第一凸轮5的转动位置,由此,在第一凸轮5转动至合适位置时,如第一凸轮5转动至通过摆臂2带动旋转清洁单元1运动至第一位置或第二位置时,伸缩驱动件31根据位置检测装置7此时的检测结果停止转动,能够使旋转清洁单元1保持在第一位置或第二位置,以实现第一位置或第二位置的准确切换。可以理解的是,当第一凸轮5转动,通过摆臂2带动旋转清洁单元1未运动至第一位置或第二位置时,伸缩驱动件31可以根据位置检测装置7此时的检测结果继续转动,以带动旋转清洁单元1向靠近目标操作位置(如第一位置或第二位置)的方向继续移动。
其中,位置检测装置7可以包括光电开关、机械开关或满足要求的其他检测机构等。
在上述实施例中,位置检测装置7包括分布在第二凸轮33两侧的第一光电开关71和第二光电开关72,第二凸轮33还包括分布在抵接部332两侧的第一挡板333和第二挡板334,第一挡板333适于插设于第一光电开关71以使第一光电开关71改变检测信号,第二挡板334适于插设于第二光电开关72以使第二光电开关72改变检测信号。
在该实施例中,通过在第二凸轮33的两侧分别设置第一光电开关71和第二光电开关72,以利用两个光电开关分别对旋转清洁单元1是否到达第一位置和第二位置进行位置检测,由此,能够提高旋转清洁单元1是否达到目标操作位置检测的准确性。
其中,光电开关通常包括光发射部和光接收部,光接收部根据能否接收到光发射部的光信号,以改变光电开关的检测信号。通过在第二凸轮33上设置第一挡板333和第二挡板334,使得第二凸轮33转动能够带动第一挡板333和第二挡板334同步转动,第一挡板333和第二挡板334分布在抵接部332的两侧,当第二凸轮33转动至合适位置处,使第一挡板333插设于第一光电开关71以使第一光电开关71改变检测信号,如第一挡板333位于第一光电开关71的光发射部和光接收部之间阻止光接收部接收光发射部发射的光信号,使得第一光电开关71改变检测信号,说明第一凸轮5转动至合适位置处,使旋转清洁单元1处于第一位置处,此时,伸缩驱动件31可以根据第一光电开关71的检测信号停止转动,以使旋转清洁单元1维持在第一位置处。
当第二凸轮33转动至合适位置处,使第二挡板334插设于第二光电开关72以使第二光电开关72改变检测信号,如第二挡板334位于第二光电开关72的光发射部和光接收部之间阻止光接收部接收光发射部发射的光信号,使得第二光电开关72改变检测信号,直至第一凸轮5转动至合适位置处,使旋转清洁单元1处于第二位置处,此时,伸缩驱动件31可以根据第二光电开关72的检测信号停止转动,以使旋转清洁单元1维持在第二位置处。
在本申请提供的一些可能实现的实施例中,清洁设备10还包括转角检测装置,转角检测装置设置在伸缩驱动件31上,用于检测伸缩驱动件31的输出轴的转角,伸缩驱动件31还根据转角检测装置的检测结果转动或停止转动。
通过设置转角检测装置能够检测出伸缩驱动件31的输出轴的转动角度,由此,能够知晓传动齿轮32的转动角度、第二凸轮33的转动角度,进而能够知晓第一凸轮5的转动角度。由此,在第一凸轮5转动至合适角度时,如第一凸轮5转动至通过摆臂2带动旋转清洁单元1运动至第一位置或第二位置时,伸缩驱动件31根据转角检测装置此时的检测结果停止转动,能够使旋转清洁单元1保持在第一位置或第二位置,以实现第一位置或第二位置的准确切换。可以理解的是,当第一凸轮5转动,通过摆臂2带动旋转清洁单元1未运动至第一位置或第二位置时,伸缩驱动件31可以根据转角检测装置此时的检测结果继续转动,以带动旋转清洁单元1向靠近目标操作位置(如第一位置或第二位置)的方向继续移动。
在本申请提供的一些可能实现的实施例中,第一壳体6内还设置有分布在第一凸轮5周侧的第一限位件8和第二限位件9,第一限位件8位于凸部52远离抵接部332的一侧,第一限位件8用于与凸部52抵接以对第一凸轮5的转动进行限位,第二限位件9位于连接部51远离抵接部332的一侧,第二限位件9用于与连接部51抵接以对第一凸轮5的转动进行限位。
由此,能够对第一凸轮5的转动进行限位,如第一凸轮5转动至合适位置后,第一凸轮5的凸部52与第一限位件8抵接,使得第一凸轮5不会再继续向靠近第一限位件8的方向移动,使得旋转清洁单元1能够可靠、准确地维持在第一位置。同时,第一凸轮5转动至合适位置后,第一凸轮5的连接部51与第二限位件9抵接,使得第一凸轮5不会再继续向靠近第二限位件9的方向移动,使得旋转清洁单元1能够可靠、准确地维持在第二位置。
可以理解的是,在该种状态下,即使伸缩驱动件31继续转动,在第一限位件8或第二限位件9的作用下,第一凸轮5也不会继续转动,因此,即使在位置检测装置7和转角检测装置故障时,也能够使旋转清洁单元1可靠维持在第一位置或第二位置,实现了双重确认,提高了旋转清洁单元1到达目标操作位置的准确性和可靠性。
在本公开提供的一些可能实现的实施例中,清洁设备10还包括第二驱动组件11,第二驱动组件11与旋转清洁单元1相连接,用于驱动旋转清洁单元1升降。
第二驱动组件11还用于带动旋转清洁单元1振动和/或以自身中轴线为旋转中心转动。
由此,可以利用第二驱动组件11驱动处于第一位置或第二位置的旋转清洁单元1下降至与待清洁面接触并旋转,以实现对待清洁面的拖地操作。当完成清洁操作后,利用第二驱动组件11驱动旋转清洁单元1上升,即可使旋转清洁单元1与待清洁面分离,对旋转清洁单元1进行收纳,使得清洁设备10移动的过程中,旋转清洁单元1不会与待清洁面接触,由此可以避免在不需要拖地的场景下,如清洁设备10往返基站、或者进行地毯清洁的情况下,旋转清洁单元1与待清洁面接触而使待清洁面二次污染的情况,有利于提高自动清洁设备10的清洁性,提高清洁效率和使用体验。
也就是说,第二驱动组件11可以根据旋转清洁单元1是否与待清洁面接触的需求,即旋转清洁单元1需要实现清洁功能或收纳功能,驱动旋转清洁单元1的升降和旋转操作,以满足旋转清洁单元1的不同功能需求,即能够实现旋转清洁单元1清洁或收纳的区分策略的处理,提高了清洁设备10的清洁性能。可以理解的是,即旋转清洁单元1在第一位置,既可以实现清洁功能,也可以实现收纳功能。旋转清洁单元1在第二位置,既可以实现清洁功能,也可以实现收纳功能。
其中,第二驱动组件11还用于带动旋转清洁单元1振动,例如在水平方向振动,可以进一步提高清洁效果。
由此,本公开实施例提供的清洁设备10,利用第一驱动组件3驱动旋转清洁单元1在第一位置和第二位置之间进行切换,利用第二驱动组件11驱动旋转清洁单元1升降、振动和旋转,通过第一驱动组件3和第二驱动组件11相配合,即可满足对不同湿式清洁范围的湿式清洁操作,扩大了清洁设备10的清洁范围,提高清洁效果。同时,能够满足旋转清洁单元1是否需要与待清洁面接触的需求,即能够满足旋转清洁单元1清洁或收纳不同功能的需求,提高了清洁设备10的清洁性能,提高用户使用体验。
其中,本实施例中,利用一个第二驱动组件11,即可驱动旋转清洁单元1的升降和旋转,与相关技术中需要利用两个第二驱动组件分别驱动清洁元件升降和旋转相比,简化了成一个驱动组件的设置,由此,能够满足清洁设备10结构紧凑、体积较小的设计需求,有利于减小清洁设备10的占用空间,且降低成本,适于推广应用。
在本公开提供的一些可能实现的实施例中,第二驱动组件11包括:升降驱动部111、连接装置112,连接装置112的至少一部分设置在摆臂2内,并与旋转清洁单元1连接,升降驱动部111通过连接装置112驱动旋转清洁单元1升降和旋转。
在该实施例中,由于连接装置112与摆臂2和旋转清洁单元1连接,使得连接装置112在升降驱动部111的作用下,能够驱动旋转清洁单元1升降和旋转,在摆臂2的作用下,能够带动旋转清洁单元1在第一位置和第二位置之间切换。
在本公开提供的一些可能实现的实施例中,连接装置112包括:
升降驱动部111、连接装置112,连接装置112的至少一部分设置在摆臂2内,并与旋转清洁单元1连接,升降驱动部111通过连接装置112驱动旋转清洁单元1升降和旋转。
由此,通过蜗杆1121将升降驱动部111的动力传递至齿轮组1122,通过齿轮组1122驱动套筒1123升降和旋转,以带动旋转清洁单元1升降和旋转,其中,蜗杆1121与齿轮组1122配合,其机械结构紧凑、体积小、传动准确,有利于减小连接装置112的体积,进而减小第二驱动组件11的体积,能够满足清洁设备10结构紧凑、体积较小的设计需求。
在上述实施例中,齿轮组1122包括:
涡轮11221、第一子齿轮11222、第二子齿轮、第三子齿轮11225和连接筒11226,其中,
涡轮11221和第一子齿轮11222同轴设置,涡轮11221位于摆臂2的外部并与蜗杆1121啮合,第一子齿轮11222、第二子齿轮、第三子齿轮11225均位于摆臂2的内部,第二子齿轮包括同轴设置的第一齿盘11223和第二齿盘11224,第一子齿轮11222与第一齿盘11223啮合,第二齿盘11224与第三子齿轮11225啮合,连接筒11226与第三子齿轮11225同轴设置并位于摆臂2的外部,连接筒11226与套筒1123螺纹连接,齿轮组1122旋转,以使套筒1123和连接筒11226相对旋转,以带动套筒1123相对于连接筒11226上升或下降。
由此,升降驱动部111转动驱动蜗杆1121转动,由于涡轮11221与蜗杆1121啮合,会驱动涡轮11221转动,进而带动与涡轮11221同轴设置的第一子齿轮11222转动,由于第一子齿轮11222与第一齿盘11223啮合,会带动第一齿盘11223以及与第一齿盘11223同轴设置的第二齿盘11224转动,由于第二齿盘11224与第三子齿轮11225啮合,会带动第三子齿轮11225转动,进而带动与第三子齿轮11225同轴设置的连接筒11226转动。由于连接筒11226和套筒1123螺纹连接,使得套筒1123和连接筒11226相对旋转以带动套筒1123相对于连接装置112上升或下降,进而带动安装在套筒1123内的旋转清洁单元1升降和旋转。该种设置,结构简单,传动精度高。
其中,第一子齿轮11222、第二子齿轮、第三子齿轮11225均位于摆臂2的内部,由此,利用摆臂2为第一子齿轮11222、第二子齿轮、第三子齿轮11225提供了安装空间和一定的保护作用,能够延长第一子齿轮11222、第二子齿轮、第三子齿轮11225的使用寿命,进而提高第二驱动组件11的可靠性,同时,能够满足第一清洁组件结构紧凑、体积较小的设计需求。可以理解的是,连接第一子齿轮11222和涡轮11221的转轴穿设于摆臂2,连接第三子齿轮11225和连接筒11226的转轴穿设于摆臂2,以将升降驱动部111的动力由摆臂2的外部经蜗杆1121和涡轮11221传递至摆臂2内部,并由连接筒11226再次传递至摆臂2外部,经套筒1123带动旋转清洁单元1的升降和旋转。
在本公开提供的一些可能实现的实施例中,连接筒11226的筒壁设置有呈螺旋方向布置的导向部11227;套筒1123的筒壁开设有用于容纳连接筒11226的插槽11231,插槽11231的槽壁设置有用于容纳导向部11227的螺旋状导向槽11232。
该实施例中,套筒1123的顶端开设有插槽11231,套筒1123的插槽11231插入连接筒11226的筒壁,将连接筒11226的筒壁上的导向部11227容纳在插槽11231的导向槽11232内,由于导向部11227呈螺旋状布置,导向槽11232呈螺旋状,因此,导向部11227沿导向槽11232呈螺旋状移动,能够实现套筒1123相对于连接筒11226的旋转和升降,即套筒1123和连接筒11226的连接方式可以视为丝杆螺母的连接方式,该种设置,结构简单,易于实现,且能够利用一组结构实现套筒1123的升降和旋转,有利于减小第二驱动组件11的体积。
进一步地,导向部11227设置在连接筒11226的外壁上,导向槽11232设置在插槽11231远离套筒1123内部的槽壁上,或者,导向部11227设置在连接筒11226的内壁上,导向槽11232设置在插槽11231靠近套筒1123内部的槽壁上。
其中,导向部11227为螺旋状凸台,如导向部11227为外凸的螺纹,由此,有利于提高导向部11227和导向槽11232相互限位、导向的准确性和可靠性,以提高套筒1123相对于连接筒11226升降旋转的稳定性。
或者,导向部11227为间隔分布的多个凸起,即多个凸起沿螺旋状间隔分布,由此,可以简化导向部11227的结构,有利于减少导向部11227的用料,节约制造成本。具体地,凸起的数量可以为两个、三个、四个或其他数量个。
在本公开提供的一些可能实现的实施例种,插槽11231的槽壁靠近开口处设置有挡筋,挡筋用于与导向部11227抵接以对套筒1123相对于连接筒11226的升降运动进行限位,即挡筋与导向部11227配合,能够对套筒1123相对于连接筒11226下降的极限位置进行限制。由此,能够避免导向部11227从导向槽11232中脱离出去以使套筒1123和连接筒11226分离,进而使得套筒1123能够可靠与连接筒11226连接。同时,使得与套筒1123连接的旋转清洁单元1能够可靠、充分与待清洁面接触。
其中,导向部11227与插槽11231的槽底抵接以对套筒1123相对于连接筒11226的升降运动进行限位,即导向部11227与插槽11231的槽底配合,能够对套筒1123相对于连接筒11226上升的极限位置进行限制,以避免旋转清洁单元1上升至极限位置后继续上升而损坏第二驱动组件11,以提高清洁设备10工作的可靠性。同时,使得处于上升极限位置的旋转清洁单元1与待清洁面之间保持一定的距离,以降低对清洁设备10爬坡、越障的影响、以及对待清洁面二次污染的影响。
在本公开提供的一些可能实现的实施例中,套筒1123的内壁设置有与旋转清洁单元1相匹配的限位平面11233,限位平面11233的设置,能够确保旋转清洁单元1随着套筒1123的旋转而旋转,以确保旋转清洁单元1具有良好的清洁能力。
其中,套筒1123的轴向截面为六边形,即套筒1123的内壁设置有六个平面,可以理解的是,这六个平面可以均为限位平面11233,或者,六个平面中的一部分为限位平面11233。具体地,旋转清洁单元1与套筒1123连接的部分可以设置为六棱柱结构,由此,利用六棱柱结构与套筒1123内壁的六个平面相配合,即可对旋转清洁单元1相对于套筒1123的旋转进行限位,结构简单,易于加工,限位可靠。
在本公开提供的一些可能实现的实施例中,第二驱动组件11还包括一端开口的第二壳体113,当清洁设备10包括第一壳体6时,第二壳体113与第一壳体6相扣合,蜗杆1121、涡轮11221、摆臂2和连接筒11226位于第二壳体113和第一壳体6围合呈的空间内,第二壳体113的开口位于远离第一壳体6的一侧,套筒1123的底端适于伸出第二壳体113的开口外部,升降驱动部111位于第二壳体113外,蜗杆1121穿设于第二壳体113与升降驱动部111连接。
其中,套筒1123的底端适于伸出第二壳体113的开口外部,以确保与套筒1123连接的旋转清洁单元1能够下降至与待清洁面接触,同时,能够使第二壳体113的底端与待清洁面保持一定距离,以避免第二壳体113对清洁设备10爬坡、越障的影响。
其中,升降驱动部111位于第二壳体113外,蜗杆1121穿设于第二壳体113与升降驱动部111连接,由此,能够将升降驱动部111的动力由第二壳体113的外部传递至第二壳体113的内部。
在上述实施例中,第二壳体113分隔为第一安装腔1131和第二安装腔1132,涡轮11221位于第一安装腔1131内,套筒1123位于第二安装腔1132内,摆臂2延伸至第一安装腔1131和第二安装腔1132,摆臂2内的第一子齿轮11222与第一安装腔1131内的涡轮11221同轴设置,第二安装腔1132内的套筒1123与摆臂2上的连接筒11226连接,由此,能够将升降驱动部111的动力经第一安装腔1131、第二安装腔1132传递给套筒1123,以带动旋转清洁单元1升降和旋转。
其中,第二安装腔1132的形状与摆臂2的运动空间相适配,由此,使得第二安装腔1132的腔壁不会阻碍摆臂2的运动,同时,对摆臂2起到了良好的保护作用,并尽可能地减小了第二驱动组件11的体积,以满足第一清洁组件结构紧凑、体积较小的设计需求。
其中,第二壳体113还包括底板1133,底板1133与第一安装腔1131的腔壁可拆卸连接以将涡轮11221围设在第一安装腔1131内,底板1133的设置,对涡轮11221起到了良好的保护作用,能够降低污液对涡轮11221的污染,由此,能够提高涡轮11221的使用寿命,提高第二驱动组件11的可靠性。
具体地,底板1133可以通过螺丝、卡接结构、榫卯结构、磁吸结构等与第一安装腔1131的腔壁可拆卸连接。
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提供了一种传动装置和清洁设备10,通过设置摆臂2的一端与清洁设备10的主体转动连接,另一端与旋转清洁单元1相连接,以使应用上述传动装置的清洁设备10具有拖盘伸缩功能,可以根据清洁范围需求,利用摆臂2驱动旋转清洁单元1在第一位置和第二位置之间切换,以将旋转清洁单元1移动至满足对应清洁范围需求的操作位置,以满足不同拖地范围的需求,扩大了拖地范围,有利于提高清洁效果,提高用户的清洁体验;同时旋转清洁单元1在第一位置朝向第二位置移动时,摆臂2的转动方向与旋转清洁单元1的转动方向相同,以使旋转清洁单元1与待清洁面摩擦产生的扭矩成为旋转清洁单元1缩回的助力,可实现旋转清洁单元1与障碍物接触时能够轻易地缩回,从而能够避免旋转清洁单元1被障碍物阻挡时导致清洁设备10姿态被动改变,可实现清洁设备10能够紧贴障碍物的边界进行清扫,以使清洁设备10能够在复杂的环境内工作,提高了清洁设备10的适用范围。
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容易理解的是,在不冲突的前提下,上述各有利方式可以自由地组合、叠加。
以上仅为本申请的较佳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以限制本申请,凡在本申请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和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申请的保护范围之内。以上仅是本申请的优选实施方式,应当指出,对于本技术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申请技术原理的前提下,还可以做出若干改进和变型,这些改进和变型也应视为本申请的保护范围。

Claims (36)

1.一种传动装置,其特征在于,应用于清洁设备(10),所述传动装置包括摆臂(2)和旋转清洁单元(1),所述摆臂(2)的一端通过旋转连接件与所述清洁设备(10)的主体转动连接,另一端与所述旋转清洁单元(1)相连接,所述摆臂(2)用于驱动所述旋转清洁单元(1)在第一位置和第二位置之间移动;
其中,所述旋转清洁单元(1)位于所述第二位置时所述旋转清洁单元(1)的至少部分位于所述清洁设备(10)的投影区域外的面积大于所述旋转清洁单元(1)位于所述第一位置时所述旋转清洁单元(1)的至少部分位于所述清洁设备(10)的投影区域外的面积,所述旋转清洁单元(1)在所述第一位置朝向所述第二位置移动时,所述摆臂(2)的转动方向与所述旋转清洁单元(1)的转动方向相同。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传动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摆臂(2)的转动方向与所述旋转清洁单元(1)的转动方向相同,具体为:
转动方向为顺时针方向。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传动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摆臂(2)的转动方向与所述旋转清洁单元(1)的转动方向相同,具体为:
转动方向为逆时针方向。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传动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传动装置还包括第一驱动组件(3)和弹性件(4),所述弹性件(4)与所述摆臂(2)相连接,所述第一驱动组件(3)用于与所述弹性件(4)相配合,以使所述摆臂(2)转动,以带动所述旋转清洁单元(1)在所述第一位置和所述第二位置之间移动。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传动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弹性件(4)的第一端与所述摆臂(2)相连接,所述弹性件(4)的第二端与所述清洁设备(10)的主体相对固定设置。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传动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传动装置还包括第一凸轮(5),所述第一凸轮(5)设置所述摆臂(2)远离所述旋转清洁单元(1)的一端,所述旋转清洁单元(1)在所述第二位置朝向所述第一位置之间移动的过程中,所述第一驱动组件(3)与所述第一凸轮(5)的凸部(52)相抵接。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传动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弹性件(4)为拉簧,所述拉簧的第一端与所述第一凸轮(5)相连接,所述拉簧的第二端与所述清洁设备(10)的主体相对固定;
或,所述弹性件(4)为扭簧,所述扭簧设置在所述第一凸轮(5)的转轴处,所述扭簧的第一端与所述第一凸轮(5)相连接,所述扭簧的第二端与所述清洁设备(10)的主体相对固定;
或,所述弹性件(4)为弹性片,所述弹性片的第一端与所述第一凸轮(5)相连接,所述弹性片的第二端与所述清洁设备(10)的主体相对固定。
8.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传动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弹性件(4)的第一端连接在所述第一凸轮(5)上;
和/或
所述弹性件(4)的第一端连接在所述摆臂(2)上。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传动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第一凸轮(5)的周侧具有连接部(51),所述弹性件(4)通过所述连接部(51)与所述第一凸轮(5)相连接。
10.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传动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第一凸轮(5)在所述第一驱动组件(3)的驱动下沿第一方向转动时,所述旋转清洁单元(1)在所述第二位置朝向所述第一位置移动。
11.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传动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第一凸轮(5)在所述弹性件(4)的作用下沿第二方向转动时,所述旋转清洁单元(1)在所述第一位置朝向所述第二位置移动。
12.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传动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旋转清洁单元(1)在所述第二位置朝向所述第一位置移动时,所述弹性件(4)在所述第一驱动组件(3)的驱动下积攒弹性势能。
13.根据权利要求12所述的传动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旋转清洁单元(1)在所述第一位置朝向所述第二位置移动时,所述弹性件(4)的所述弹性势能释放。
14.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传动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第一驱动组件(3)包括第一驱动部和第二凸轮(33),所述第一驱动部与所述第二凸轮(33)相连接,用于驱动所述第二凸轮(33)转动,所述第二凸轮(33)与所述第一凸轮(5)相抵接,用以带动所述第一凸轮(5)转动。
15.根据权利要求14所述的传动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第二凸轮(33)设置在所述第一驱动部的输出端上,以使所述第一驱动部带动所述第二凸轮(33)转动;
或,
所述第一驱动部的输出端与所述第二凸轮(33)传动连接。
16.根据权利要求14所述的传动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第二凸轮(33)包括扇形齿部(331)和抵接部(332),所述第一驱动部与所述扇形齿部(331)啮合,所述抵接部(332)与所述第一凸轮(5)抵接,所述第一凸轮(5)与所述摆臂(2)同轴设置。
17.根据权利要求16所述的传动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第一驱动部包括伸缩驱动件(31)和传动齿轮(32),所述伸缩驱动件(31)与所述传动齿轮(32)相连接,所述传动齿轮(32)与所述扇形齿部(331)相啮合,以使所述伸缩驱动件(31)通过所述传动齿轮(32)和所述扇形齿部(331)带动所述抵接部(332)推动所述第一凸轮(5)转动,通过所述摆臂(2)同步转动以带动所述旋转清洁单元(1)由所述第二位置向所述第一位置的方向运动。
18.根据权利要求14所述的传动装置,其特征在于,
在所述旋转清洁单元(1)处于所述第二位置的情况下,所述第二凸轮(33)与所述第一凸轮(5)相分离。
19.根据权利要求14所述的传动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第一凸轮(5)和所述第二凸轮(33)的外壁上设置有耐磨层。
20.根据权利要求14所述的传动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第二凸轮(33)上设置有滚轮(335),所述第二凸轮(33)通过所述滚轮(335)与所述第一凸轮(5)相抵接。
21.一种清洁设备,其特征在于,包括权利要求1-20任意一项所述的传动装置。
22.根据权利要求21所述的清洁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清洁设备(10)包括第一壳体(6),所述伸缩驱动件(31)和所述摆臂(2)位于第一壳体(6)外,所述传动齿轮(32)、所述第二凸轮(33)、所述第一凸轮(5)和所述弹性件(4)位于所述第一壳体(6)内,所述传动齿轮(32)穿过所述第一壳体(6)与所述伸缩驱动件(31)动力连接,所述弹性件(4)的一端与所述第一壳体(6)连接,另一端与所述第一凸轮(5)连接。
23.根据权利要求22所述的清洁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清洁设备还包括:
位置检测装置(7),所述位置检测装置(7)设置在所述第一壳体(6)内,用于检测所述第二凸轮(33)的转动位置,所述伸缩驱动件(31)根据所述位置检测装置(7)的检测结果转动或停止转动。
24.根据权利要求23所述的清洁设备,其特征在于,
所述位置检测装置(7)包括分布在所述第二凸轮(33)两侧的第一光电开关(71)和第二光电开关(72),所述第二凸轮(33)还包括分布在所述抵接部(332)两侧的第一挡板(333)和第二挡板(334),所述第一挡板(333)适于插设于所述第一光电开关(71)以使所述第一光电开关(71)改变检测信号,所述第二挡板(334)适于插设于所述第二光电开关(72)以使所述第二光电开关(72)改变检测信号。
25.根据权利要求21所述的清洁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清洁设备还包括:
转角检测装置,设置在所述伸缩驱动件(31)上,用于检测所述伸缩驱动件(31)的输出轴的转角,所述伸缩驱动件(31)还根据所述转角检测装置的检测结果转动或停止转动。
26.根据权利要求21所述的清洁设备,其特征在于,
所述第一凸轮(5)周侧设置有第一限位件(8)和第二限位件(9),所述第一限位件(8)位于所述凸部(52)远离所述抵接部(332)的一侧,所述第一限位件(8)用于与所述凸部(52)抵接以对所述第一凸轮(5)的转动进行限位,所述第二限位件(9)位于所述连接部(51)远离所述抵接部(332)的一侧,所述第二限位件(9)用于与所述连接部(51)抵接以对所述第一凸轮(5)的转动进行限位。
27.根据权利要求23所述的清洁设备,其特征在于,
所述清洁设备(10)还包括第二驱动组件(11),所述第二驱动组件(11)与所述旋转清洁单元(1)相连接,用于驱动所述旋转清洁单元(1)升降。
28.根据权利要求27所述的清洁设备,其特征在于,
所述第二驱动组件(11)还用于带动所述旋转清洁单元(1)振动和/或以自身中轴线为旋转中心转动。
29.根据权利要求27所述的清洁设备,其特征在于,
所述第二驱动组件(11)包括:
升降驱动部(111)、连接装置(112),所述连接装置(112)的至少一部分设置在所述摆臂(2)内,并与所述旋转清洁单元(1)连接,所述升降驱动部(111)通过所述连接装置(112)驱动所述旋转清洁单元(1)升降和旋转。
30.根据权利要求29所述的清洁设备,其特征在于,
所述连接装置(112)包括:
动力连接的蜗杆(1121)、齿轮组(1122)、套筒(1123),所述蜗杆(1121)与所述升降驱动部(111)动力连接,所述齿轮组(1122)设置在所述摆臂(2)内,所述套筒(1123)与所述旋转清洁单元(1)连接,所述蜗杆(1121)通过所述齿轮组(1122)驱动所述套筒(1123)升降和旋转以带动所述旋转清洁单元(1)升降和旋转。
31.根据权利要求30所述的清洁设备,其特征在于,
所述齿轮组(1122)包括:
涡轮(11221)、第一子齿轮(11222)、第二子齿轮、第三子齿轮(11225)和连接筒(11226);
其中,
所述涡轮(11221)和所述第一子齿轮(11222)同轴设置,所述涡轮(11221)位于所述摆臂(2)的外部并与所述蜗杆(1121)啮合,所述第一子齿轮(11222)、所述第二子齿轮、所述第三子齿轮(11225)均位于所述摆臂(2)的内部,所述第二子齿轮包括同轴设置的第一齿盘(11223)和第二齿盘(11224),所述第一子齿轮(11222)与所述第一齿盘(11223)啮合,所述第二齿盘(11224)同轴设置在所述第一齿盘(11223)上并与所述第三子齿轮(11225)啮合,所述连接筒(11226)与所述第三子齿轮(11225)同轴设置并位于所述摆臂(2)的外部,所述连接筒(11226)与所述套筒(1123)螺纹连接,所述齿轮组(1122)旋转,以使所述套筒(1123)和所述连接筒(11226)相对旋转,以带动所述套筒(1123)相对于所述连接筒(11226)上升或下降。
32.根据权利要求31所述的清洁设备,其特征在于,
所述连接筒(11226)的筒壁设置有呈螺旋方向布置的导向部(11227);
所述套筒(1123)的筒壁开设有用于容纳所述连接筒(11226)的插槽(11231),所述插槽(11231)的槽壁设置有用于容纳所述导向部(11227)的螺旋状导向槽(11232);
其中,所述导向部(11227)为螺旋状凸台或间隔分布的多个凸起。
33.根据权利要求32所述的清洁设备,其特征在于,
所述插槽(11231)的槽壁靠近开口处设置有挡筋,所述挡筋用于与所述导向部(11227)抵接以对所述套筒(1123)相对于所述连接筒(11226)的升降运动进行限位;
所述导向部(11227)与所述插槽(11231)的槽底抵接以对所述套筒(1123)相对于所述连接筒(11226)的升降运动进行限位。
34.根据权利要求33所述的清洁设备,其特征在于,
所述套筒(1123)的内壁设置有与所述旋转清洁单元(1)相匹配的限位平面(11233);
其中,所述套筒(1123)的轴向截面为六边形。
35.根据权利要求33所述的清洁设备,其特征在于,
所述第二驱动组件(11)还包括一端开口的第二壳体(113),当所述清洁设备(10)包括所述第一壳体(6)时,所述第二壳体(113)与所述第一壳体(6)相扣合,所述蜗杆(1121)、所述涡轮(11221)、所述摆臂(2)和所述连接筒(11226)位于所述第二壳体(113)和所述第一壳体(6)围合呈的空间内,所述第二壳体(113)的开口位于远离所述第一壳体(6)的一侧,所述套筒(1123)的底端适于伸出所述第二壳体(113)的开口外部,所述升降驱动部(111)位于所述第二壳体(113)外,所述蜗杆(1121)穿设于所述第二壳体(113)与所述升降驱动部(111)连接。
36.根据权利要求35所述的清洁设备,其特征在于,
所述第二壳体(113)分隔为第一安装腔(1131)和第二安装腔(1132),所述涡轮(11221)位于所述第一安装腔(1131)内,所述套筒(1123)位于所述第二安装腔(1132)内,所述摆臂(2)延伸至所述第一安装腔(1131)和所述第二安装腔(1132),所述第二安装腔(1132)的形状与所述摆臂(2)的运动空间相适配;
所述第二壳体(113)还包括底板(1133),所述底板(1133)与所述第一安装腔(1131)的腔壁可拆卸连接以将所述涡轮(11221)围设在所述第一安装腔(1131)内。
CN202322306611.6U 2023-08-25 2023-08-25 一种传动装置和清洁设备 Active CN220937923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322306611.6U CN220937923U (zh) 2023-08-25 2023-08-25 一种传动装置和清洁设备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322306611.6U CN220937923U (zh) 2023-08-25 2023-08-25 一种传动装置和清洁设备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20937923U true CN220937923U (zh) 2024-05-14

Family

ID=91022218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322306611.6U Active CN220937923U (zh) 2023-08-25 2023-08-25 一种传动装置和清洁设备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20937923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JP5048663B2 (ja) ロボット清掃装置
EP2574263B1 (en) Robot cleaner
CN113558528A (zh) 一种升降装置以及扫地机器人
RU2562043C2 (ru) Электрический пылесос
RU2678389C1 (ru) Пылесос
EP2732939A2 (en) Wheel assembly of mobile robot
EP4039154A1 (en) Roller brush assembly and cleaning robot
CN103054516A (zh) 机器人吸尘器以及用于机器人吸尘器的控制方法
JP2006034813A (ja) 自走式掃除機
US9510720B2 (en) Automatic cleaner
CN103799921A (zh) 自主清洁装置
CN217744249U (zh) 清洁设备
CN220937923U (zh) 一种传动装置和清洁设备
CN212438487U (zh) 拖地设备
CN116942022A (zh) 一种传动装置和清洁设备
CN113287975A (zh) 一种清洁机器人、控制方法及可动清洁器组件
CN116831472A (zh) 清洁机器人的清洁机构、清洁机器人及其使用方法
CN217852792U (zh) 一种越障辅助装置以及清洁机器人
CN217645157U (zh) 升降旋转装置及清洁机器人
CN221013144U (zh) 传动装置、自动清洁设备和清洁机器人系统
CN113589828A (zh) 一种可自动避障的换流站现场用远程智能巡检设备
CN117958660A (zh) 自清洁设备及清洁系统
TWI679000B (zh) 自律行走型吸塵器
CN114587181A (zh) 清洁机器人及具有其的清洁机器人系统
CN221013145U (zh) 一种传动装置和清洁设备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