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20935032U - 一种电喷发动机的启动控制系统 - Google Patents
一种电喷发动机的启动控制系统 Download PDFInfo
- Publication number
- CN220935032U CN220935032U CN202322634367.6U CN202322634367U CN220935032U CN 220935032 U CN220935032 U CN 220935032U CN 202322634367 U CN202322634367 U CN 202322634367U CN 220935032 U CN220935032 U CN 220935032U
- Authority
- CN
- China
- Prior art keywords
- resistor
- diode
- circuit
- cathode
- voltage
- Prior art date
-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 Active
Links
- 238000002347 injection Methods 0.000 title claims abstract description 57
- 239000007924 injection Substances 0.000 title claims abstract description 57
- 239000000446 fuel Substances 0.000 title claims abstract description 29
- 238000004146 energy storage Methods 0.000 claims abstract description 49
- 239000003990 capacitor Substance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31
- XUIMIQQOPSSXEZ-UHFFFAOYSA-N Silicon Chemical compound [Si] XUIMIQQOPSSXEZ-UHFFFAOYSA-N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20
- 229910052710 silicon Inorganic material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20
- 239000010703 silicon Substance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20
- 239000003921 oil Substance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13
- 238000000034 method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7
- 238000010586 diagram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4
- 230000000087 stabilizing effect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4
- 230000009286 beneficial effect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2
- 238000002485 combustion reaction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2
- 238000001514 detection method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2
- 238000007599 discharging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2
- 238000002955 isolation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2
- 239000000243 solution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2
- WHXSMMKQMYFTQS-UHFFFAOYSA-N Lithium Chemical compound [Li] WHXSMMKQMYFTQS-UHFFFAOYSA-N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03197 catalytic effect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07547 defect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09977 dual effect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05516 engineering process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01914 filtration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29910052739 hydrogen Inorganic materials 0.000 description 1
- 239000001257 hydrogen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1
- 229910052744 lithium Inorganic material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12986 modification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04048 modification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9000000779 smoke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1
Landscapes
- Dc-Dc Converter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电喷发动机的启动控制系统,所述控制系统包括:交直流调压器、第一降压电路、系统控制器、第二降压电路、充电电路、储能模块、升压电路;通过交直流调压器将磁发电机输出的交流电转换成直流电后为油泵电机供电;同时,第一降压电路将交流直接调压器输出的直流电进行降压后分别为电喷发动机的ECU控制器和系统控制器提供短暂的电能,以及通过充电电路将降压后的直流电为储能模块进行充电,使在磁发电机停止输出交流电后,对储能模块储存的电能进行升压后继续为所述ECU控制器供电;因此,在无大功率电池的前提下可以使ECU控制器保持正常工作,直到达到电喷发动机的正常启动条件为止,从而降低了电喷发动机的体积和管理难度。
Description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电喷发动机的启动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电喷发动机的启动控制系统。
背景技术
电喷发动机是采用电子控制装置(ECU),通过各种传感器将发动机的温度、空燃比、油门状况、发动机的转速、负荷、曲轴位置状况等信号输入电子控制装置,电子控制装置根据这些信号参数,计算并控制发动机各气缸所需要的喷油量和喷油时刻,将汽油在一定压力下通过喷油器喷入到进气管中雾化,并与进入的空气气流混合,进入燃烧室燃烧,燃烧更加彻底、黑烟更少,燃油效率更高,从而确保发动机和催化转化器始终工作在最佳状态,因此电子控制装置逐渐取代传统的机械系统(如化油器)来控制发动机的供油过程,目前通用汽油机也逐步采用电喷技术。
但是,现有技术对电喷发动机的启动通常采用大功率电池为电喷发动机的油泵电机和ECU进行长时间的供电,不仅增加电喷发动机的体积,而且平常还需要对电池进行充电或者更换,增加了对电池的管理难度。
实用新型内容
针对现有技术中所存在的不足,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电喷发动机的启动控制系统,其解决了现有技术中电喷发动机的启动控制存在增加体积和管理难的问题。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电喷发动机的启动控制系统,所述控制系统包括:交直流调压器、第一降压电路、系统控制器、第二降压电路、充电电路、储能模块、升压电路;所述交直流调压器的输入端与磁发电机相连,所述交直流调压器的输出端与电喷发动机的油泵电机相连,用于将磁发电机输出的交流电转换成直流电,使所述直流电为所述油泵电机供电;所述第一降压电路的输入端与所述交直流调压器的输出端相连,所述第一降压电路的第一输出端与所述电喷发动机的ECU控制器相连,所述第一降压电路的第二输出端与所述系统控制器相连,用于将所述交直流调压器输出的直流电转换成不同的电压值,分别为所述ECU控制器和所述系统控制器供电;所述第二降压电路的输入端与所述第一降压电路的第一输出端相连,用于将所述第一降压电路输出的第一电压值转换成第二电压值;所述充电电路的电源端与所述第二降压电路的输出端相连,所述充电电路的控制端与所述系统控制器相连,所述充电电路的输出端与所述储能模块相连,用于根据系统控制器输出的充电控制信号,对所述储能模块进行充电;所述升压电路的电源端与所述储能模块相连,所述升压电路的控制端与所述系统控制器相连,所述升压电路的输出端与所述ECU控制器的电源端相连,用于根据所述系统控制器的升压控制信号,将所述储能模块输出的电压进行升压得到第三电压值,使所述第三电压值为所述系统控制器供电;所述系统控制器还与所述交直流调压器的输入端相连,用于根据磁发电机的交流电输入状态,输出相对应的充电控制信号或升压控制信号。
可选地,所述第一降压电路包括:第一电阻、第一三极管、第二电阻、第一稳压二极管、第一二极管、第二二极管、第三二极管、第四二极管和第三电阻;所述第一三极管的集电极通过所述第一电阻与所述交直流调压器相连,所述第一三极管的基极通过所述第二电阻与所述交直流调压器相连,所述第一三极管的基极接地;所述第一稳压二极管的阴极与所述第一三极管的基极相连,所述第一稳压二极管的阳极接地;所述第一二极管的阳极与所述第一三极管的发射极相连,所述第一二极管的阴极分别与所述第二二极管的阴极、所述第三二极管的阴极和所述第三电阻的第一端相连,所述第二二极管的阳极接地;所述第三二极管的阳极与所述第四二极管的阳极相连,所述第四二极管的阴极接地;其中,所述第四二极管的阴极为所述第一降压电路的第一输出端,所述第三电阻的第二端为所述第一降压电路的第二输出端。
可选地,所述第一降压电路还包括:第二稳压二极管和第一电容;所述第二稳压二极管的阴极与所述第三电阻的第二端相连,所述第二稳压二极管的阳极接地,所述第一电容的第一端与所述第三电阻的第二端相连,所述第一电容的第二端接地。
可选地,所述充电电路包括:充电芯片、第二三极管、第四电阻、第三三极管和第五电阻;所述充电芯片的电源端与所述第二降压电路的输出端相连,所述充电芯片的控制端与所述第二三极管的集电极相连,所述第二三极管的发射极接地,所述第二三极管的基极通过所述第四电阻与所述系统控制器相连;所述第三三极管的基极通过所述第五电阻与所述系统控制器相连,所述第三三极管的发射极接地,所述第三三极管的基极与所述储能模块相连。
可选地,所述储能模块包括:储能元件和继电器;所述继电器的线圈第一端与所述第二降压电路的输入端相连,所述继电器的线圈第二端与所述第三三极管的集电极相连,所述继电器的开关第一端与所述充电芯片的输出端相连,所述继电器的开关第二端与所述储能元件相连。
可选地,所述第二降压电路包括:第一降压芯片、第一电感、第二电容和第五二极管;所述第一降压芯片的输入端与所述第一降压电路的第一输出端相连,所述第一降压芯片的输出端与所述第一电感的第一端相连,所述第一电感的第二端与所述第一降压芯片的电源端相连,所述第五二极管的阴极与所述第一电感的第一端相连,所述第二电容的第一端与所述第一电感的第二端相连,所述第五二极管的阳极和所述第二电容的第二端接地,所述第一电感的第二端还与充电电路的电源端相连。
可选地,所述升压电路包括:升压芯片、第四三极管、第六电阻、第一MOS管、第二电感、第六二极管、第七电阻、第八电阻、第九电阻、第十电阻和第三电容;所述升压芯片的输入端与所述第四三极管的集电极相连,所述第四三极管的发射基地,所述第四三极管的基极通过所述第六电阻与所述系统控制器相连,所述升压芯片的输出端与所述第一MOS管的栅极相连,所述第一MOS管的源极通过所述第七电阻接地;所述第二电感的第一端与所述继电器的开关第一端相连,所述第二电感的第二端分别与所述第一MOS管的漏极和所述第六二极管的阳极相连,所述第六二极管的阴极分别与所述第八电阻的第一端和所述第十电阻的第一端相连,所述第八电阻的第二端通过第九电阻接地,所述第十电阻的第二端通过所述第三电容与所述第八电阻的第二端相连;其中,所述第十电阻的第一端为所述升压电路的输出端。
可选地,所述升压电路还包括:第七二极管、第十一电阻、第十二电阻、第十三电阻;所述第七二极管的阳极与所述第一降压电路的第一输出端相连,所述第七二极管的阴极通过所述第十一电阻与所述第十二电阻的第一端相连,所述第十二电阻的第二端与所述升压芯片的输入端相连,所述第十一电阻的第二端还通过所述第十三电阻与所述第十电阻的第一端相连。
可选地,所述交直流调压器包括:可控硅整流电路,所述可控硅整流电路的输入端与电喷发动机的磁发电机相连,用于将磁发电机输出的交流电整流成直流电;降压恒流电路,所述降压恒流电路的输入端与所述可控硅整流电路的输出端相连,所述降压恒流电路的输出端与所述第一降压电路相连,用于将所述可控硅整流电路输出的直流电转换成恒定电压。
可选地,所述可控硅整流电路包括:第一晶闸管、第二晶闸管、第三晶闸管、第八二极管、第九二极管、第五三极管、第十四电阻、第十五电阻、第十六电阻、第十七电阻、第十二极管、第十一二极管、第十二二极管、第十三二极管和第三稳压二极管;所述第一晶闸管的阳极与所述磁发电机的第一输出端相连,所述第一晶闸管的控制极通过所述第十四电阻与所述第一晶闸管的阴极相连,所述第一晶闸管的阳极与所述第八二极管的阴极相连,所述第八二极管的阳极接地;所述第二晶闸管的阳极与所述磁发电机的第二输出端相连,所述第二晶闸管的控制器通过所述第十五电阻与所述第二晶闸管的阴极相连,所述第二晶闸管的阳极与所述第九二极管的阴极相连,所述第九二极管的阳极接地;所述第三晶闸管的阴极通过所述第十六电阻分别与所述第十二极管的阳极和所述第十一二极管的阳极相连,所述第十二极管的阴极与所述第一晶闸管的控制极相连,所述第十一二极管的阴极与所述第二晶闸管的控制极相连,所述第三晶闸管的阳极分别与所述第十二二极管的阴极和所述第十三二极管的阴极相连,所述第十二二极管的阳极与所述第八二极管的阴极相连,所述第十三二极管的阳极与所述第九二极管的阴极相连;所述第五三极管的集电极与所述第三晶闸管的控制极相连,所述第五三极管的发射极接地,所述第五三极管的基极通过所述第十七电阻与所述第三稳压二极管的阳极相连,所述第三稳压二极管的阴极与所述第二晶闸管的阴极相连。
可选地,所述降压恒流电路包括:第二降压芯片、第二MOS管、第十八电阻、第十四二极管、第十九电阻、第二十电阻、第三电感、第四电容、第二十一电阻、第二十二电阻、第二十三电阻、第二十四电阻、第二十五电阻、第二十六电阻、第二十七电阻、第二十八电阻、第十五二极管、第十六二极管和第十七二极管;所述第二降压芯片的输入端通过所述第二十八电阻与所述可控硅整流电路的输出端相连,所述第二降压芯片的第一输出端通过所述第十八电阻与所述第二MOS管栅极相连,所述第二MOS管的漏极与所述可控硅整流电路的输出端相连,所述第二MOS管的源极通过分别与所述第十九电阻的第一端、所述第二十电阻的第一端和所述第十四二极管的阴极相连,所述第十四二极管的阳极接地;所述第三电感的第一端分别与所述第十九电阻的第二端和所述第二十电阻的第二端相连,所述第三电感的第二端通过所述第四电容接地,所述第三电感的第二端还通过所述第二十二电阻与所述第二降压芯片的第二输出端相连,所述第二降压芯片的第二输出端还通过所述第二十三电阻与所述第二十五的第一端相连,所述第二十五电阻的第二端通过所述第二十七电阻接地,所述第二十四电阻与所述第二十三电阻并联,所述第二十六电阻与所述第二十五电阻并联;所述第三电感的第二端还与所述第十五二极管的阳极相连,所述第十五二极管的阴极分别与所述第十六二极管的阴极和所述第二降压芯片的输入端相连,所述第十六二极管的阳极与所述第一降压电路相连,所述第十七二极管的阴极与所述第十五二极管的阳极相连,所述第十七二极管的阳极接地。
相比于现有技术,本实用新型具有如下有益效果:
本实用新型通过交直流调压器将磁发电机输出的交流电转换成直流电后为电喷发动机的油泵电机供电,从而启动油泵电机;同时,第一降压电路将交流直接调压器输出的直流电进行降压后分别为电喷发动机的ECU控制器和系统控制器提供短暂的电能,以及通过充电电路将降压后的直流电为储能模块进行充电,使在磁发电机停止输出交流电后,对储能模块储存的电能进行升压后继续为所述ECU控制器供电;如此循环的充放电控制,在无大功率电池的前提下可以使ECU控制器保持正常工作,直到达到电喷发动机的正常启动条件为止,从而降低了电喷发动机的体积和管理难度。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一种电喷发动机的启动控制系统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一种电喷发动机的启动控制系统的电路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及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中的技术方案进一步说明。
实施例一
图1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一种电喷发动机的启动控制系统的结构示意图,如图1所示,所述电喷发动机的启动控制系统100包括:
交直流调压器110、第一降压电路120、系统控制器130、第二降压电路140、充电电路150、储能模块160、升压电路170;
所述交直流调压器110的输入端与磁发电机200相连,所述交直流调压器110的输出端与电喷发动机的油泵电机300相连,用于将磁发电机200输出的交流电转换成直流电,使所述直流电为所述油泵电机300供电;
所述第一降压电路120的输入端与所述交直流调压器110的输出端相连,所述第一降压电路120的第一输出端与所述电喷发动机的ECU控制器400相连,所述第一降压电路120的第二输出端与所述系统控制器130相连,用于将所述交直流调压器110输出的直流电转换成不同的电压值,分别为所述ECU控制器400和所述系统控制器130供电;
所述第二降压电路140的输入端与所述第一降压电路120的第一输出端相连,用于将所述第一降压电路120输出的第一电压值转换成第二电压值;
所述充电电路150的电源端与所述第二降压电路140的输出端相连,所述充电电路150的控制端与所述系统控制器130相连,所述充电电路150的输出端与所述储能模块160相连,用于根据系统控制器130输出的充电控制信号,对所述储能模块160进行充电;
所述升压电路170的电源端与所述储能模块160相连,所述升压电路170的控制端与所述系统控制器130相连,所述升压电路170的输出端与所述ECU控制器400的电源端相连,用于根据所述系统控制器130的升压控制信号,将所述储能模块160输出的电压进行升压得到第三电压值,使所述第三电压值为所述系统控制器130供电;
所述系统控制器130还与所述交直流调压器110的输入端相连,用于根据磁发电机200的交流电输入状态,输出相对应的充电控制信号或升压控制信号。
需要说明的是,本实施例中的磁发电机为手动拉盘启动发动机,可以是电喷发动机的一部分,也可以是电喷发动机以外的构件,通过人工拉动一次拉盘,低速运转的磁电机能产生2-3秒的交流电;所述储能模块包括储能元件和继电器,继电器用于控制储能元件的充电和放电,其中储能元件为超级电容、小功率锂电池或镍氢电池。
本实施例提供的电喷发动机的启动控制系统的工作原理为:
通过交直流调压器将磁发电机输出的交流电转换成直流电后为电喷发动机的油泵电机供电,从而启动油泵电机;同时,第一降压电路将交流直接调压器输出的直流电进行降压,分别为电喷发动机的ECU控制器和系统控制器供电。
进一步地,由于磁发电机每次输出的交流电持续时间短,在电喷发电机达到启动条件之前不能维持ECU控制器的正常工作,在本实施例中在没有磁发电机输出的交流电以后为了保证ECU控制器的正常工作,升压电路根据系统控制器输出的升压控制信号,将所述储能模块输出的电压进行升压后为ECU控制器供电;其中,由于本实施例中的储能模块一般只能输出3.5V的电压,而ECU控制器供电电压在13.5V,所以需要对储能模块的输出电压进行升压。
进一步地,当系统控制器检测到磁发电机在储能模块放电完毕之前再次输出交流电时,所述系统控制器控制所述升压电路停止工作;同时,所述系统控制器控制所述充电电路工作,通过所述第二降压电路输出的电压为所述储能模块充电,使充好电的储能模块能在下次磁发电机没有输出交流电以后保证ECU控制器的正常工作;如此循环的充放电控制,在无大功率电池前提下使ECU控制器能够正常工作,直到达到电喷发动机的正常启动条件为止。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具有如下有益效果:
本实用新型通过交直流调压器将磁发电机输出的交流电转换成直流电后为电喷发动机的油泵电机供电,从而启动油泵电机;同时,第一降压电路将交流直接调压器输出的直流电进行降压后分别为电喷发动机的ECU控制器和系统控制器提供短暂的电能,以及通过充电电路将降压后的直流电为储能模块进行充电,使在磁发电机停止输出交流电后,对储能模块储存的电能进行升压后继续为所述ECU控制器供电;如此循环的充放电控制,在无大功率电池的前提下可以使ECU控制器保持正常工作,直到达到电喷发动机的正常启动条件为止,从而降低了电喷发动机的体积和管理难度。
实施例二
图2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一种电喷发动机的启动控制系统的电路示意图;如图2所示,所述第一降压电路120包括:
第一电阻R1、第一三极管Q1、第二电阻R2、第一稳压二极管DZ1、第一二极管D1、第二二极管D2、第三二极管D3、第四二极管D4和第三电阻R3;
所述第一三极管Q1的集电极通过所述第一电阻R1与所述交直流调压器110相连,所述第一三极管Q1的基极通过所述第二电阻R2与所述交直流调压器110相连,所述第一三极管Q1的基极接地;所述第一稳压二极管DZ1的阴极与所述第一三极管Q1的基极相连,所述第一稳压二极管DZ1的阳极接地;所述第一二极管D1的阳极与所述第一三极管Q1的发射极相连,所述第一二极管D1的阴极分别与所述第二二极管D2的阴极、所述第三二极管D3的阴极和所述第三电阻R3的第一端相连,所述第二二极管D2的阳极接地;所述第三二极管D3的阳极与所述第四二极管D4的阳极相连,所述第四二极管D4的阴极接地;其中,所述第四二极管D4的阴极为所述第一降压电路的第一输出端,所述第三电阻R3的第二端为所述第一降压电路的第二输出端。
在本实施例中,所述第一降压电路还包括:第二稳压二极管DZ2和第一电容C1;所述第二稳压二极管DZ2的阴极与所述第三电阻R3的第二端相连,所述第二稳压二极管DZ2的阳极接地,所述第一电容C1的第一端与所述第三电阻R3的第二端相连,所述第一电容C1的第二端接地。
在本实施例中,所述交直流调压器110包括:可控硅整流电路111,所述可控硅整流电路的输入端与电喷发动机的磁发电机相连,用于将磁发电机输出的交流电整流成直流电;降压恒流电路112,所述降压恒流电路的输入端与所述可控硅整流电路的输出端相连,所述降压恒流电路的输出端与所述第一降压电路相连,用于将所述可控硅整流电路输出的直流电转换成恒定电压。
需要说明的是,如图2所示,所述第一降压电路包括由第一电阻R1、第一三极管Q1、第二电阻R2和第一稳压二极管DZ1组成的降压模块1,由D1、D2、D3和D4组成的隔离模块,以及电阻R3组成的降压模块2;具体工作原理为:可控硅整流电路输出的直流电一路输入降压恒流电路中进行降压,另一路输入到由第一电阻、第一三极管、第二电阻组成的降压模块1中进行降压后,通过二极管D1进行反向隔离后输入到降压模块2中进一步降压成VCC5V为系统控制器U4供电。
在本实施例中,为了提高对系统控制器U4的供电稳定性,第一降压电路通过三路电源为系统控制器U4提供电能,分别为:
第一路:通过R1、R2、Q1和DZ1组成的降压模块,将可控硅整流电路输出的电压通过D1和R3后为U4供电;
第二路:升压电路输出的电压通过D2和R3后为U4供电;
第三路:将降压恒流电路输出的电压通过D3和R3后为U4供电。
在本实施例中,第一电阻、第一三极管、第二电阻、第一稳压二极管组成的降压模块1的工作原理为:可控硅整流电路输出的电压经过R2进行降压后输出到DZ1的阴极,当DZ1导通时,Q1的基极接地,Q1截止;DZ1截止时,Q1导通,并根据DZ1的稳压值输出相对应的电压。
其中,所述第一稳压二极管和第二稳压二极管具有稳定输出电压的作用,第一电容具有滤波的作用。
如图2所示,本实施例中的第二降压电路为降压芯片U5,将第一降压电路的第一输出端输出的13.5V的电压通过U5的1脚输入,降压成5V后通过3脚输出到充电电路。
如图2所示,所述充电电路150包括:充电芯片U1、第二三极管Q2、第四电阻R4、第三三极管Q3和第五电阻R5;所述充电芯片U1的电源端与所述第二降压电路的输出端相连,所述充电芯片U1的控制端与所述第二三极管Q2的集电极相连,所述第二三极管Q2的发射极接地,所述第二三极管Q2的基极通过所述第四电阻R4与所述系统控制器相连;所述第三三极管Q3的基极通过所述第五电阻R5与所述系统控制器相连,所述第三三极管Q3的发射极接地,所述第三三极管Q3的基极与所述储能模块相连。
在本实施例中,所述储能模块包括:储能元件BT和继电器K1;所述继电器K1的线圈第一端与所述第二降压电路的输入端相连,所述继电器K1的线圈第二端与所述第三三极管Q3的集电极相连,所述继电器K1的开关第一端与所述充电芯片U1的输出端相连,所述继电器K1的开关第二端与所述储能元件BT相连。
需要说明的是,本实施例中的系统控制器为单片机U4,其中U4的2脚为电源端,8脚为磁发电机工作状态的检测端,通过R30、R31、DZ5、R32、R33组成的磁发电机信号感知电路,使系统控制器检测出磁发电机的工作状态,从而输出相对应的控制信号;单片机U4的3脚为继电器工作状态的控制端,7脚为充电状态和升压状态的控制端。
本实施例中的充电电路的工作原理为:单片机U4的3脚输出高电平,第三三极管导通,使继电器K1得电吸合开关,从而使储能元件BT与充电电路的输出端相连;同时,单片机U4的7脚输出低电平时,第二三极管Q2导通,使充电芯片U1处于工作状态,输出电压为储能元件BT进行充电。其中,充电电路是在单片机控制下启动工作10秒后启动充电模式,U1的1脚接5V电源输入端,2脚接充电电压控制端1K是充电目标充饱电压4.2V,3脚接LED充电状态指示,4脚充不充电控制,5脚快充时间控制,6脚接温度控制端,7脚接恒流大小端,8脚接充电输出控制端。
在本实施例中,所述第二降压电路包括:第一降压芯片U5、第一电感L1、第二电容C2和第五二极管D5;所述第一降压芯片U5的输入端与所述第一降压电路的第一输出端相连,所述第一降压芯片U5的输出端与所述第一电感L1的第一端相连,所述第一电感L1的第二端与所述第一降压芯片U5的电源端相连,所述第五二极管D5的阴极与所述第一电感L1的第一端相连,所述第二电容C2的第一端与所述第一电感L1的第二端相连,所述第五二极管D5的阳极和所述第二电容C2的第二端接地,所述第一电感L1的第二端还与充电电路的电源端相连。
需要说明的是,降压芯片U5的1脚为输入脚,通过2脚输出的PWM信号,使L1、D5和C2根据PWM信号的占空比对输入电压进行降压,将降压后的电压输入到充电电路,并将降压后的电压反馈输入到降压芯片U5的3脚为U5提供电能。
如图2所示,所述升压电路170包括:升压芯片U2、第四三极管Q4、第六电阻R6、第一MOS管G1、第二电感L2、第六二极管D6、第七电阻R7、第八电阻R8、第九电阻R9、第十电阻R10和第三电容C3;所述升压芯片U2的输入端与所述第四三极管Q4的集电极相连,所述第四三极管Q4的发射基地,所述第四三极管Q4的基极通过所述第六电阻R6与所述系统控制器相连,所述升压芯片U2的输出端与所述第一MOS管G1的栅极相连,所述第一MOS管G1的源极通过所述第七电阻R7接地;所述第二电感L2的第一端与所述继电器的开关第一端相连,所述第二电感L2的第二端分别与所述第一MOS管G1的漏极和所述第六二极管D6的阳极相连,所述第六二极管D6的阴极分别与所述第八电阻R8的第一端和所述第十电阻R10的第一端相连,所述第八电阻R8的第二端通过第九电阻R9接地,所述第十电阻R10的第二端通过所述第三电容C3与所述第八电阻R8的第二端相连;其中,所述第十电阻R10的第一端为所述升压电路的输出端。
需要说明的是,本实施例中的升压电路的工作原理为:单片机U4的3脚输出高电平,第三三极管导通,使继电器得电吸合开关,从而使储能元件BT与升压电路的输入端相连;同时,单片机U4的7脚输出高电平时,第二三极管Q2截止使充电芯片U1处于停止工作状态,且第四三极管导通使升压芯片U2处于工作状态,输出的PWM信号使第一MOS管交替导通,将储能元件输出电压通过第二电感和交替导通的第一MOS管转换成交流电,经过第六二极管进行整流,第八电阻、第九电阻和第十电阻进行调压,将储能元件的输出电压进行升压后问ECU控制器进行供电。
在本实施例中,所述升压电路170还包括:第七二极管D7、第十一电阻R11、第十二电阻R12、第十三电阻R13;所述第七二极管D7的阳极与所述第一降压电路的第一输出端相连,所述第七二极管D7的阴极通过所述第十一电阻R11与所述第十二电阻R12的第一端相连,所述第十二电阻R12的第二端与所述升压芯片的输入端相连,所述第十一电阻R11的第二端还通过所述第十三电阻R13与所述第十电阻的第一端相连。
需要说明的是,由于升压芯片U2是在1脚处于高电平时进行工作,从而使7脚输出PWM信号,因此通过第七二极管、第十一电阻、第十二电阻、第十三电阻组成的两个分支电路将1脚的电平拉高:分支一、由D7、R11和R12组成,将第一降压电路中D4输出的电压通过D7、R11和R12进行降压限流后拉高1脚电平;分支二、由R13和R12组成,将升压电路自身输出的电压经过R13和R12降压限流后拉高1脚电平。
如图2所示,在本实施例中,所述可控硅整流电路111包括:第一晶闸管S1、第二晶闸管S2、第三晶闸管S3、第八二极管D8、第九二极管D9、第五三极管Q5、第十四电阻R14、第十五电阻R15、第十六电阻R16、第十七电阻R17、第十二极管D10、第十一二极管D11、第十二二极管D12、第十三二极管D13和第三稳压二极管DZ3;所述第一晶闸管S1的阳极与所述磁发电机的第一输出端相连,所述第一晶闸管S1的控制极通过所述第十四电阻R14与所述第一晶闸管S1的阴极相连,所述第一晶闸管S1的阳极与所述第八二极管D8的阴极相连,所述第八二极管D8的阳极接地;所述第二晶闸管S2的阳极与所述磁发电机的第二输出端相连,所述第二晶闸管S2的控制器通过所述第十五电阻R15与所述第二晶闸管S2的阴极相连,所述第二晶闸管S2的阳极与所述第九二极管D9的阴极相连,所述第九二极管D9的阳极接地;
所述第三晶闸管S3的阴极通过所述第十六电阻R16分别与所述第十二极管D10的阳极和所述第十一二极管D11的阳极相连,所述第十二极管D10的阴极与所述第一晶闸管S1的控制极相连,所述第十一二极管D11的阴极与所述第二晶闸管S2的控制极相连,所述第三晶闸管S3的阳极分别与所述第十二二极管D12的阴极和所述第十三二极管D13的阴极相连,所述第十二二极管D12的阳极与所述第八二极管D8的阴极相连,所述第十三二极管D13的阳极与所述第九二极管D9的阴极相连;
所述第五三极管Q5的集电极与所述第三晶闸管S3的控制极相连,所述第五三极管Q5的发射极接地,所述第五三极管Q5的基极通过所述第十七电阻R17与所述第三稳压二极管DZ3的阳极相连,所述第三稳压二极管DZ3的阴极与所述第二晶闸管S2的阴极相连。
需要说明的是,S1、S2和D8、D9组成可控硅整流调压双功能模块,电压值由DZ3、Q5、S3控制决定,能在输入交流电压15V到200V之间输出12V-27V固定的直流电压。
如图2所示,所述降压恒流电路112包括:第二降压芯片U3、第二MOS管、第十八电阻R18、第十四二极管D14、第十九电阻R19、第二十电阻R20、第三电感L3、第四电容C4、第二十一电阻R21、第二十二电阻R22、第二十三电阻R23、第二十四电阻R24、第二十五电阻R25、第二十六电阻R26、第二十七电阻R27、第二十八电阻R28、第十五二极管D15、第十六二极管D16和第十七二极管D17;
所述第二降压芯片U3的输入端通过所述第二十八电阻R28与所述可控硅整流电路的输出端相连,所述第二降压芯片U3的第一输出端通过所述第十八电阻R18与所述第二MOS管栅极相连,所述第二MOS管的漏极与所述可控硅整流电路的输出端相连,所述第二MOS管的源极通过分别与所述第十九电阻R19的第一端、所述第二十电阻R20的第一端和所述第十四二极管D14的阴极相连,所述第十四二极管D14的阳极接地;
所述第三电感L3的第一端分别与所述第十九电阻R19的第二端和所述第二十电阻R20的第二端相连,所述第三电感L3的第二端通过所述第四电容C4接地,所述第三电感L3的第二端还通过所述第二十二电阻R22与所述第二降压芯片U3的第二输出端相连,所述第二降压芯片U3的第二输出端还通过所述第二十三电阻R23与所述第二十五的第一端相连,所述第二十五电阻R25的第二端通过所述第二十七电阻R27接地,所述第二十四电阻R24与所述第二十三电阻R23并联,所述第二十六电阻R26与所述第二十五电阻R25并联;
所述第三电感L3的第二端还与所述第十五二极管D15的阳极相连,所述第十五二极管D15的阴极分别与所述第十六二极管D16的阴极和所述第二降压芯片U3的输入端相连,所述第十六二极管D16的阳极与所述第一降压电路相连,所述第十七二极管D17的阴极与所述第十五二极管D15的阳极相连,所述第十七二极管D17的阳极接地。
在本实施例中,降压恒流电路的工作原理为:可控硅整流电路输出的电压通过由G2、R18、R19、R20、D14、L3、C4和R21组成的降压电路进行降压后通过L3的第二端输出,由R22、R23、R24、R25、R26和R27组成的检测电路,使降压芯片U3控制1脚输出的PWM信号的占空比,从而使L3的第二端输出恒定电流;进一步地,可控硅整流电路输出的直流电通过电阻R28对降压芯片U3产生启动电压,再通过Q1和D16为U3产生持续工作电压,最后通过L3和D15对降压芯片U3产生保持正常工作电压。
在本实施例中,通过电阻R34和发光二极管LD组成的状态指示电路,通过单片机U4的1脚输出相对应的信号,使LD处于息灭、慢闪、快闪灯状态,分别代表启动控制系统处以不同的工作状态。
需要说明的是,在本文中,诸如“第一”和“第二”等之类的关系术语仅仅用来将一个实体或者操作与另一个实体或操作区分开来,而不一定要求或者暗示这些实体或操作之间存在任何这种实际的关系或者顺序。而且,术语“包括”、“包含”或者其任何其他变体意在涵盖非排他性的包含,从而使得包括一系列要素的过程、方法、物品或者设备不仅包括那些要素,而且还包括没有明确列出的其他要素,或者是还包括为这种过程、方法、物品或者设备所固有的要素。在没有更多限制的情况下,由语句“包括一个……”限定的要素,并不排除在包括所述要素的过程、方法、物品或者设备中还存在另外的相同要素。
以上实施例仅用以说明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而非限制,尽管参照较佳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了详细说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应当理解,可以对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进行修改或者等同替换,而不脱离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的宗旨和范围,其均应涵盖在本实用新型的权利要求范围当中。
Claims (10)
1.一种电喷发动机的启动控制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控制系统包括:
交直流调压器、第一降压电路、系统控制器、第二降压电路、充电电路、储能模块、升压电路;
所述交直流调压器的输入端与磁发电机相连,所述交直流调压器的输出端与电喷发动机的油泵电机相连,用于将磁发电机输出的交流电转换成直流电,使所述直流电为所述油泵电机供电;
所述第一降压电路的输入端与所述交直流调压器的输出端相连,所述第一降压电路的第一输出端与所述电喷发动机的ECU控制器相连,所述第一降压电路的第二输出端与所述系统控制器相连,用于将所述交直流调压器输出的直流电转换成不同的电压值,分别为所述ECU控制器和所述系统控制器供电;
所述第二降压电路的输入端与所述第一降压电路的第一输出端相连,用于将所述第一降压电路输出的第一电压值转换成第二电压值;
所述充电电路的电源端与所述第二降压电路的输出端相连,所述充电电路的控制端与所述系统控制器相连,所述充电电路的输出端与所述储能模块相连,用于根据系统控制器输出的充电控制信号,对所述储能模块进行充电;
所述升压电路的电源端与所述储能模块相连,所述升压电路的控制端与所述系统控制器相连,所述升压电路的输出端与所述ECU控制器的电源端相连,用于根据所述系统控制器的升压控制信号,将所述储能模块输出的电压进行升压得到第三电压值,使所述第三电压值为所述系统控制器供电;
所述系统控制器还与所述交直流调压器的输入端相连,用于根据磁发电机的交流电输入状态,输出相对应的充电控制信号或升压控制信号。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喷发动机的启动控制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降压电路包括:
第一电阻、第一三极管、第二电阻、第一稳压二极管、第一二极管、第二二极管、第三二极管、第四二极管、第三电阻、第二稳压二极管和第一电容
所述第一三极管的集电极通过所述第一电阻与所述交直流调压器相连,所述第一三极管的基极通过所述第二电阻与所述交直流调压器相连,所述第一三极管的基极接地;所述第一稳压二极管的阴极与所述第一三极管的基极相连,所述第一稳压二极管的阳极接地;
所述第一二极管的阳极与所述第一三极管的发射极相连,所述第一二极管的阴极分别与所述第二二极管的阴极、所述第三二极管的阴极和所述第三电阻的第一端相连,所述第二二极管的阳极接地;所述第三二极管的阳极与所述第四二极管的阳极相连,所述第四二极管的阴极接地;
所述第二稳压二极管的阴极与所述第三电阻的第二端相连,所述第二稳压二极管的阳极接地,所述第一电容的第一端与所述第三电阻的第二端相连,所述第一电容的第二端接地;
其中,所述第四二极管的阴极为所述第一降压电路的第一输出端,所述第三电阻的第二端为所述第一降压电路的第二输出端。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喷发动机的启动控制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充电电路包括:
充电芯片、第二三极管、第四电阻、第三三极管和第五电阻;
所述充电芯片的电源端与所述第二降压电路的输出端相连,所述充电芯片的控制端与所述第二三极管的集电极相连,所述第二三极管的发射极接地,所述第二三极管的基极通过所述第四电阻与所述系统控制器相连;
所述第三三极管的基极通过所述第五电阻与所述系统控制器相连,所述第三三极管的发射极接地,所述第三三极管的基极与所述储能模块相连。
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电喷发动机的启动控制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储能模块包括:
储能元件和继电器;
所述继电器的线圈第一端与所述第二降压电路的输入端相连,所述继电器的线圈第二端与所述第三三极管的集电极相连,所述继电器的开关第一端与所述充电芯片的输出端相连,所述继电器的开关第二端与所述储能元件相连。
5.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喷发动机的启动控制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降压电路包括:
第一降压芯片、第一电感、第二电容和第五二极管;
所述第一降压芯片的输入端与所述第一降压电路的第一输出端相连,所述第一降压芯片的输出端与所述第一电感的第一端相连,所述第一电感的第二端与所述第一降压芯片的电源端相连,所述第五二极管的阴极与所述第一电感的第一端相连,所述第二电容的第一端与所述第一电感的第二端相连,所述第五二极管的阳极和所述第二电容的第二端接地,所述第一电感的第二端还与充电电路的电源端相连。
6.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电喷发动机的启动控制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升压电路包括:
升压芯片、第四三极管、第六电阻、第一MOS管、第二电感、第六二极管、第七电阻、第八电阻、第九电阻、第十电阻和第三电容;
所述升压芯片的输入端与所述第四三极管的集电极相连,所述第四三极管的发射基地,所述第四三极管的基极通过所述第六电阻与所述系统控制器相连,所述升压芯片的输出端与所述第一MOS管的栅极相连,所述第一MOS管的源极通过所述第七电阻接地;
所述第二电感的第一端与所述继电器的开关第一端相连,所述第二电感的第二端分别与所述第一MOS管的漏极和所述第六二极管的阳极相连,所述第六二极管的阴极分别与所述第八电阻的第一端和所述第十电阻的第一端相连,所述第八电阻的第二端通过第九电阻接地,所述第十电阻的第二端通过所述第三电容与所述第八电阻的第二端相连;
其中,所述第十电阻的第一端为所述升压电路的输出端。
7.如权利要求6所述的电喷发动机的启动控制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升压电路还包括:
第七二极管、第十一电阻、第十二电阻、第十三电阻;
所述第七二极管的阳极与所述第一降压电路的第一输出端相连,所述第七二极管的阴极通过所述第十一电阻与所述第十二电阻的第一端相连,所述第十二电阻的第二端与所述升压芯片的输入端相连,所述第十一电阻的第二端还通过所述第十三电阻与所述第十电阻的第一端相连。
8.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喷发动机的启动控制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交直流调压器包括:
可控硅整流电路,所述可控硅整流电路的输入端与电喷发动机的磁发电机相连,用于将磁发电机输出的交流电整流成直流电;
降压恒流电路,所述降压恒流电路的输入端与所述可控硅整流电路的输出端相连,所述降压恒流电路的输出端与所述第一降压电路相连,用于将所述可控硅整流电路输出的直流电转换成恒定电压。
9.如权利要求8所述的电喷发动机的启动控制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可控硅整流电路包括:
第一晶闸管、第二晶闸管、第三晶闸管、第八二极管、第九二极管、第五三极管、第十四电阻、第十五电阻、第十六电阻、第十七电阻、第十二极管、第十一二极管、第十二二极管、第十三二极管和第三稳压二极管;
所述第一晶闸管的阳极与所述磁发电机的第一输出端相连,所述第一晶闸管的控制极通过所述第十四电阻与所述第一晶闸管的阴极相连,所述第一晶闸管的阳极与所述第八二极管的阴极相连,所述第八二极管的阳极接地;所述第二晶闸管的阳极与所述磁发电机的第二输出端相连,所述第二晶闸管的控制器通过所述第十五电阻与所述第二晶闸管的阴极相连,所述第二晶闸管的阳极与所述第九二极管的阴极相连,所述第九二极管的阳极接地;
所述第三晶闸管的阴极通过所述第十六电阻分别与所述第十二极管的阳极和所述第十一二极管的阳极相连,所述第十二极管的阴极与所述第一晶闸管的控制极相连,所述第十一二极管的阴极与所述第二晶闸管的控制极相连,所述第三晶闸管的阳极分别与所述第十二二极管的阴极和所述第十三二极管的阴极相连,所述第十二二极管的阳极与所述第八二极管的阴极相连,所述第十三二极管的阳极与所述第九二极管的阴极相连;
所述第五三极管的集电极与所述第三晶闸管的控制极相连,所述第五三极管的发射极接地,所述第五三极管的基极通过所述第十七电阻与所述第三稳压二极管的阳极相连,所述第三稳压二极管的阴极与所述第二晶闸管的阴极相连。
10.如权利要求8所述的电喷发动机的启动控制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降压恒流电路包括:
第二降压芯片、第二MOS管、第十八电阻、第十四二极管、第十九电阻、第二十电阻、第三电感、第四电容、第二十一电阻、第二十二电阻、第二十三电阻、第二十四电阻、第二十五电阻、第二十六电阻、第二十七电阻、第二十八电阻、第十五二极管、第十六二极管和第十七二极管;
所述第二降压芯片的输入端通过所述第二十八电阻与所述可控硅整流电路的输出端相连,所述第二降压芯片的第一输出端通过所述第十八电阻与所述第二MOS管栅极相连,所述第二MOS管的漏极与所述可控硅整流电路的输出端相连,所述第二MOS管的源极通过分别与所述第十九电阻的第一端、所述第二十电阻的第一端和所述第十四二极管的阴极相连,所述第十四二极管的阳极接地;
所述第三电感的第一端分别与所述第十九电阻的第二端和所述第二十电阻的第二端相连,所述第三电感的第二端通过所述第四电容接地,所述第三电感的第二端还通过所述第二十二电阻与所述第二降压芯片的第二输出端相连,所述第二降压芯片的第二输出端还通过所述第二十三电阻与所述第二十五的第一端相连,所述第二十五电阻的第二端通过所述第二十七电阻接地,所述第二十四电阻与所述第二十三电阻并联,所述第二十六电阻与所述第二十五电阻并联;
所述第三电感的第二端还与所述第十五二极管的阳极相连,所述第十五二极管的阴极分别与所述第十六二极管的阴极和所述第二降压芯片的输入端相连,所述第十六二极管的
阳极与所述第一降压电路相连,所述第十七二极管的阴极与所述第十五二极管的阳极相连,
所述第十七二极管的阳极接地。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2322634367.6U CN220935032U (zh) | 2023-09-27 | 2023-09-27 | 一种电喷发动机的启动控制系统 |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2322634367.6U CN220935032U (zh) | 2023-09-27 | 2023-09-27 | 一种电喷发动机的启动控制系统 |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CN220935032U true CN220935032U (zh) | 2024-05-10 |
Family
ID=90967191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Title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
CN202322634367.6U Active CN220935032U (zh) | 2023-09-27 | 2023-09-27 | 一种电喷发动机的启动控制系统 |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 Link |
---|---|
CN (1) | CN220935032U (zh) |
-
2023
- 2023-09-27 CN CN202322634367.6U patent/CN220935032U/zh active Active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 Publication Date | Title |
---|---|---|
US5231344A (en) | Control apparatus for electric generator | |
CA2236938A1 (en) | Engine driven inverter welding power supply | |
CN100452628C (zh) | 电源装置 | |
CN106849322A (zh) | 一种智能家用备用储能系统 | |
JPH0251335A (ja) | バッテリ電源装置 | |
CN220935032U (zh) | 一种电喷发动机的启动控制系统 | |
CN117543788B (zh) | 一种新能源螺杆泵供电控制系统 | |
CN104175896A (zh) | 一种用于内燃发电增程式电动车的整车能量管理控制器 | |
CN117118249A (zh) | 一种电喷发动机的启动控制系统 | |
CN211859720U (zh) | 一种用于在线实时采集设备的智能备电装置 | |
CN109617200A (zh) | 一种智能模块化充电机 | |
CN211239409U (zh) | 光伏发电的储存控制电路 | |
CN209658984U (zh) | 电喷发动机手拉启动低能耗自动供电系统 | |
CN205429868U (zh) | 一种氢氧机的供电电源转换系统 | |
CN113300440B (zh) | 一种电池供电装置及其供电方法 | |
CN211293679U (zh) | 一种基于往复式内燃机驱动的交流发电机组控制器的低损耗驱动电路 | |
CN215851085U (zh) | 蓄电池欠压启动装置及一种车辆启动系统 | |
CN211880150U (zh) | 一种通讯基站用混合直流供电电源及其控制系统 | |
CN209658966U (zh) | 电喷发动机手拉启动低能耗手动供电系统 | |
CN113339132A (zh) | 便于直流发电机低转速启动的辅助电源 | |
CN209658967U (zh) | 电喷发动机手拉启动低能耗手自一体供电系统 | |
CN220653230U (zh) | 一种直流发电机无电手拉启动的控制电路 | |
CN218514271U (zh) | 一种可调输出的升压装置 | |
CN221509413U (zh) | 一种汽车级高集成度高压非隔离型降压转换器 | |
WO2008102378A2 (en) | A device and method for efficient power utilization |
Legal Events
Date | Code | Title | Description |
---|---|---|---|
GR01 | Patent grant | ||
GR01 | Patent grant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