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20932292U - 水冷模组气密性检测装置 - Google Patents

水冷模组气密性检测装置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20932292U
CN220932292U CN202322355457.1U CN202322355457U CN220932292U CN 220932292 U CN220932292 U CN 220932292U CN 202322355457 U CN202322355457 U CN 202322355457U CN 220932292 U CN220932292 U CN 220932292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cooling module
air
water
control mechanism
pressur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322355457.1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卿国芳
郝代超
陆珍奎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Dongguan Liminda Electronic Technology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Dongguan Liminda Electronic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Dongguan Liminda Electronic Technology Co ltd filed Critical Dongguan Liminda Electronic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322355457.1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20932292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20932292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20932292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Landscapes

  • Examining Or Testing Airtightness (AREA)
  • Measuring Fluid Pressure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的水冷模组气密性检测装置包括供气机构、连接机构、驱动机构、压力检测机构和控制机构。所述供气机构用于提供持续性气流到所述水冷模组气密性检测装置,所述控制机构用于控制所述持续性气流的通断。所述连接机构用于连接所述水冷模组。所述压力检测机构用于检测所述供气机构和所述水冷模组内部的气压。所述驱动机构用于承载并驱动所述水冷模组。本实用新型的水冷模组气密性检测装置设置所述驱动机构,所述驱动机构能够带动所述水冷模组往复运动以快速对所述水冷模组进行拆装,检测的工作效率大大提高。同时,也无需借助气体检测仪来检测气密性,成本大幅度降低。

Description

水冷模组气密性检测装置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气密性检测装置,尤其涉及一种水冷模组气密性检测装置。
背景技术
一般而言,电子产品内部的元器件在运行时会产生大量热量,当这些产生的热量无法及时排出到产品外部或者被吸收时,元器件的温度会急剧上升从而影响运行的流畅性,使得整个电子产品出现诸多问题。目前较为流行的散热方法主要包括风冷和液冷两大类,其中风冷是利用流动的空气带走内部元器件产生的热量,这种方式效率比较低。而液冷又包括直接和间接两种形式,直接的方法是将元器件浸泡在不导电的冷却液中,这种方式冷却效率非常高,效果极好,但是成本偏高。间接的方法是贴近元器件设置冷却模组,然后在冷却模组中不断通入流动的冷却液,达到带走元器件表面产生的热量的目的。这种方式,冷却效率较好,成本也较低,被各厂商普遍采用。
目前,水冷模组因其成本低,冷却效率好而被广泛使用。而一般的冷却水是导电的,所以对于水冷模组的气密性要求是较高的。因此,在水冷模组出厂时要进行严格的气密性检测。目前比较常见的气密性检测方法包括压力法和浸水法。一种常见的浸水法是将特定压力的气体持续地通入水冷模组内部,然后再将该水冷模组完全浸没在水中,观察水中有无气泡产生。浸水法比较简单,可以直接用肉眼观察,但是当泄漏非常小的时候,很难观察到或者观察不到,局限性较大。一种常见的压力法是将特定压力的气体输入水冷模组内部,在水冷模组内部达到一定压力后,停止气体的输入,执行压力保护过程,简称保压,此时水冷模组内部的压力是在不断波动的,待水冷模组的内部压力稳定后,通常时长为3-5分钟,测量此时水冷模组的内部压力并与标准的水冷模组此时的内部压力比较,判定气密性是否合格,最后将内部气体排出即完成检测。压力法检验精度较高,相对而言能检测到更细微的泄漏,被广泛采用。
当前比较流行的水冷模组气密性检测装置常利用压力法来检测水冷模组气密性的。一种常见的水冷模组气密性检测装置主要包括工作台、夹具和气密性检测仪。所述工作台主要用于放置待测水冷模组,所述夹具安装在工作台上,用于固定所述待测水冷模组,所述气密性检测仪与所述待测水冷模组连接,用于检测气密性。这种水冷模组气密性检测装置结构简单,检测精度高,但是由于气密性检测仪价格偏高以至于成本偏高,而且气密性检测仪对使用环境的要求也比较苛刻,因而使用范围受到极大限制。同时,利用所述夹具对所述待测水冷模组进行拆装,较为繁琐,检测工作效率低。
因此,有必要设计一种水冷模组气密性检测装置以解决上述至少一个问题。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低成本且工作效率高的水冷模组气密性检测装置。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是:提供一种水冷模组气密性检测装置,该水冷模组气密性检测装置包括供气机构、连接机构、驱动机构、压力检测机构和控制机构。所述供气机构包括气源和若干气管,所述气源能够持续提供具有稳定气压的气体。所述连接机构具有输入端、输出端、第一连接部及第二连接部,所述第一连接部分别与所述输入端及所述水冷模组的进口连接,所述第二连接部分别与所述输出端及所述水冷模组的出口连接。所述驱动机构通过所述气管与所述气源连接,用于驱动所述水冷模组,使所述水冷模组与所述连接机构的第一连接部及第二连接部对接或分离。所述控制机构包括控制器、第一控制机构、第二控制机构和第三控制机构。所述第一控制机构通过所述气管连接于所述输入端与所述气源之间。所述第二控制机构通过所述气管连接于所述输出端。所述第三控制机构通过所述气管连接于所述驱动机构与所述气源之间。所述控制器与所述第一控制机构、第二控制机构和第三控制机构电连接,以控制后三者的开启或关闭。所述压力检测机构包括第一压力检测单元和第二压力检测单元。所述第一压力检测单元连接于所述气源与所述第一控制机构之间,以检测所述气源输出的气压;所述第二压力检测单元连接于所述第一控制机构与所述水冷模组之间,以检测所述水冷模组内的气压。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提供的水冷模组气密性检测装置通过设置连接机构及驱动机构,使所述连接机构与所述气源连接,又利用所述驱动机构借由所述气源以驱动所述水冷模组往复运动,从而使得所述水冷模组能与所述连接机构对接或分离,因此在需要拆装时,只需要对所述驱动机构进行充气或排气,即可快速拆装所述水冷模组。同时,通过设置第一控制机构及第二控制机构对所述水冷模组的内部进行充、放气,进而可以利用气压来快速检测所述水冷模组的气密性能,整个检测过程只需通过控制器控制各个部件启停即可,控制简单方便而且动作迅速,因此,检测的工作效率大大提高,而且无需借助气密性检测仪来检测气密性,成本大幅度降低。
具体地,所述驱动机构包括调整件,所述调整件与所述第三控制机构连接,且所述调整件的伸缩端与所述水冷模组连接,以推动所述水冷模组移动。
具体地,所述驱动机构还包括承载件,所述承载件的一端与所述调整件的伸缩端连接,所述水冷模组承载于所述承载件的表面。
具体地,所述驱动机构还包括限位件,所述限位件设置在所述承载件一端的边缘处,以定位所述水冷模组。所述限位件的存在既能够快速定位所述水冷模组进而加速拆装,达到提升检测效率的目的,也能够防止所述水冷模组的意外移动,以免影响到检测过程。
较佳地,所述第一压力检测单元还具有第一显示单元,用于显示所述气源提供气体的气压;所述第二压力检测单元还具有第二显示单元,用于显示所述水冷模组内部的气压。具有所述第一显示单元的第一压力检测单元更方便观察所述气源的气压的变化以便于及时调整所述气源输入所述水冷模组内部气体的流量,提高了气密性检测的准确度;同样的,所述第二显示单元的存在会更方便了解所述水冷模组内部的气压的变化以提高气密性检测的准确度。
具体地,所述控制器具有多个控制开关,所述控制开关分别与所述第一控制机构、第二控制机构及第三控制机构一一对应地电连接。
具体地,所述第一控制机构为第一电子阀,所述第二控制机构为第二电子阀,所述第三控制机构为第三电子阀。采用电子阀,能够很好地防止气密性检测过程中的气体泄漏,保证气密性检测的精度,同时可以实现自动化控制,提高控制的便利性,提高检测的效率。
具体地,所述调整件为气动滑轨或气缸,所述限位件为限位块或者限位螺栓,所述承载件为承载台,所述调整件对称地设置在所述承载台下端面的两侧,所述限位件固定设置在所述承载台的上端面上。所述调整件对称设置,在平稳气流的作用下会使所述承载件的运动也平稳,极大地减少不平稳拆装对所述水冷模组的碰撞损伤。
较佳的,还包括支撑机构,所述供气机构、所述控制机构、所述连接机构、所述压力检测机构和所述驱动机构均安装在所述支撑机构上。引入一支撑结构,将所述供气机构、所述控制机构、所述连接机构、所述压力检测机构和所述承载机构集中安装在所述支撑机构上,能够使所述水冷模组气密性检测装置结构更为紧凑,减少占用的空间,更方便操作及搬运。
附图说明
图1是所述水冷模组气密性检测装置一个视角的立体图。
图2是所述水冷模组气密性检测装置除去所述承载件和所述限位件后的立体图。
图3是所述水冷模组气密性检测装置组装了所述水冷模组后的立体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为详细说明本实用新型的技术内容、构造特征、实现的效果,以下结合实施方式并配合附图详予说明。
请参阅图1至图3,本实用新型的水冷模组气密性检测装置100包括供气机构1、控制机构2、连接机构3、压力检测机构4和驱动机构5。所述供气机构1包括气源11和若干气管12,所述气源11采用现有的能够持续提供具有一定气压的平稳气流的高压气罐或空气压缩机,所述气管12选用现有的用于供气的橡胶软管,对上述两者原理和构造不做多余描述。所述控制机构2包括控制器20、第一控制机构21、第二控制机构22和第三控制机构23,所述控制器20分别与所述气源11、所述第一控制机构21、所述第二控制机构22和所述第三控制机构23电连接,能够独立控制所述气源11、所述第一控制机构21、所述第二控制机构22和所述第三控制机构23。在本申请的一个实施例中,所述控制器20具有多个控制开关,所述控制开关分别与所述第一控制机构21、第二控制机构22及第三控制机构23一一对应地电连接。所述第一控制机构21为第一电子阀,所述第二控制机构22为第二电子阀,所述第三控制机构23为第三电子阀。所述第一电子阀、所述第二电子阀和所述第三电子阀都是采用现有的电磁阀。采用电子阀,能够很好地防止气密性检测过程中的气体泄漏,保证气密性检测的精度。所述连接机构3具有输入端A、输出端B、第一连接部31及第二连接部32,所述第一连接部31分别与所述输入端A及所述水冷模组的进口a连接,所述第二连接部32分别与所述输出端B及所述水冷模组的出口b连接。所述压力检测机构4包括第一压力检测单元41和第二压力检测单元42。所述第一压力检测单元41连接于所述气源11与所述第一控制机构21之间,以检测所述气源11输出的气压;所述第二压力检测单元42连接于所述第一控制机构21与所述水冷模组6之间,以检测所述水冷模组6内的气压。所述驱动机构5通过所述气管12与所述气源11连接,用于驱动所述水冷模组6,使所述水冷模组6与所述连接机构3的第一连接部31及第二连接部32对接或分离。具体而言,所述驱动机构5包括调整件51、限位件52和承载件53。所述调整件51与所述第三控制机构23连接,且所述调整件51的伸缩端与所述水冷模组6连接,以推动所述水冷模组6移动。所述承载件53的一端与所述调整件51的伸缩端连接,所述水冷模组6承载于所述承载件53的表面。所述限位件52设置在所述承载件53一端的边缘处,以定位所述水冷模组6。所述限位件52的存在既能够快速定位所述水冷模组6进而加速拆装,达到提升检测效率的目的,也能够防止所述水冷模组6的意外移动,以免影响到检测过程。在本申请的一个实施例中,所述承载件53为承载台,所述调整件51为气动导轨或气缸,所述限位件52为限位块。具体而言,所述限位件52集中安装在所述承载件53上端面的一侧,数量为多个,以限制所述水冷模组6的意外滑动,所述调整件51对称地安装在所述承载件53的下端面两侧以带动所述承载件53同步运动。由于气源11能够持续向所述调整件51输入稳定的气流,所述调整件51的运动趋于平稳,所述承载件53的移动也趋于平稳。这种平稳的移动极大程度上减少了所述水冷模组6的进口a与所述第一连接部31碰撞以及所述水冷模组6的出口b与所述第二连接部32碰撞,从而防止所述水冷模组6的意外损伤。
为了更好地监控并能及时调节所述气源11输入所述水冷模组C的气体的流量,所述第一压力检测单元41上还设置有第一显示单元411,所述第一显示单元41能够实时显示所述气源11输入的气体的气压,以此能够判断流量的大小。一般而言气压越大流量也越大,由于是一种定性的判断,所述第一压力监测单元41选用的是现有的数字气压表。对于所述水冷模组气密性检测装置100来说,通入气体的流量大小应当适宜,具体的由技术人员调试决定,这样气密性检测的准确度会再度提高。同样的,为了实时观测在保压阶段所述水冷模组6内部的气压,所述第二压力检测单元42上还设置有第二显示单元421。为了能够精细的反映所述水冷模组6内部的气压变化,提高气密性检测的准确度,所述第二压力检测单元42采用的是现有的电子气压表,该电子气压表检测的气压值精确到了小数点后四位。
为了使所述连接机构3与所述水冷模组6的连接更加紧密以防止漏气从而进一步提高检测的准确度,在所述连接机构3的第一连接部31和第二连接部32上设置可以设置密封结构,所述密封结构可选用密封垫圈。当然,所述密封结构还可以是密封螺纹或者利用楔形的接头与接口实现自锁。
参阅图1,为了使所述水冷模组气密性检测装置100的结构更为紧凑,方便进行气密性检测,再设置一支撑机构7,将所述供气机构1、所述控制机构2、所述连接机构3、所述压力检测机构4和所述驱动机构5均安装在所述支撑机构7上。在本申请的一个实施例中,所述支撑机构7为支撑底座,所述支撑底座具有一用于安装所述供气机构1、所述控制机构2、所述连接机构3、所述压力检测机构4和所述驱动机构5的工作平面。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提供的水冷模组气密性检测装置100通过设置连接机构3及驱动机构5,使所述连接机构3与所述气源11连接,又利用所述驱动机构5借由所述气源11以驱动所述水冷模组6往复运动,从而使得所述水冷模组6能与所述连接机构3对接或分离,因此在需要拆装时,只需要对所述驱动机构5进行充气或排气,即可快速拆装所述水冷模组6。同时,通过设置第一控制机构21及第二控制机构22对所述水冷模组6的内部进行充、放气,进而可以利用气压来快速检测所述水冷模组6的气密性能,整个检测过程只需通过控制器20控制各个部件启停即可,控制简单方便而且动作迅速,因此,检测的工作效率大大提高,而且无需借助气密性检测仪来检测气密性,成本大幅度降低。
接下来再对所述水冷模组气密性检测装置100的工作过程进行描述,工作过程主要分为四个阶段,依次为充气阶段、保压阶段、泄漏判定阶段和排气阶段。先将所述水冷模组6置于所述驱动机构5的承载件53上,并使所述水冷模组6被所述限位件52限制住,然后关闭所述第一控制机构21,再启动气源11,给所述调整件51提供动力,平稳地将所述水冷模组6移动并对接到所述连接机构3上的第一连接部31上及第二连接部32,然后打开所述第一控制机构21并关闭所述第二控制机构22及所述第三控制机构23,对所述水冷模组6进行充气。当所述第二压力检测单元42显示已达到检测所需要的压力时,结束充气阶段并进入到保压阶段,立即关闭所述第一控制机构21。等待3-5分钟,看所述第二压力检测单元42的示数是否变化,若持续变化则存在泄漏,若无变化则记录所述第二压力检测单元42的示数并与标准的水冷模组此时的内部压力比较以此判断气密性是否良好。完成记录后,打开所述第二控制机构22,将气体排出。最后,打开所述第三控制机构23,通过所述调整件51驱动所述承载件53移动,使已经检测过的水冷模组6离开所述连接部。这样,一次气密性检测就完成了。
以上所揭露的仅为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例而已,当然不能以此来限定本实用新型之权利范围,因此依本实用新型申请专利范围所作的等同变化,仍属本实用新型所涵盖的范围。

Claims (9)

1.一种水冷模组气密性检测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
供气机构,包括气源和若干气管,所述气源能够持续提供具有稳定气压的气体;
连接机构,具有输入端、输出端、第一连接部及第二连接部,所述第一连接部分别与所述输入端及所述水冷模组的进口连接,所述第二连接部分别与所述输出端及所述水冷模组的出口连接;
驱动机构,所述驱动机构通过所述气管与所述气源连接,用于驱动所述水冷模组,使所述水冷模组与所述连接机构的第一连接部及第二连接部对接或分离;
控制机构,包括控制器、第一控制机构、第二控制机构和第三控制机构;所述第一控制机构通过所述气管连接于所述输入端与所述气源之间;所述第二控制机构通过所述气管连接于所述输出端;所述第三控制机构通过所述气管连接于所述驱动机构与所述气源之间;所述控制器与所述第一控制机构、第二控制机构和第三控制机构电连接,以控制后三者的开启或关闭;
压力检测机构,包括第一压力检测单元和第二压力检测单元;所述第一压力检测单元连接于所述气源与所述第一控制机构之间,以检测所述气源输出的气压;所述第二压力检测单元连接于所述第一控制机构与所述水冷模组之间,以检测所述水冷模组内的气压。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水冷模组气密性检测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驱动机构包括调整件,所述调整件与所述第三控制机构连接,且所述调整件的伸缩端与所述水冷模组连接,以推动所述水冷模组移动。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水冷模组气密性检测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驱动机构还包括承载件,所述承载件的一端与所述调整件的伸缩端连接,所述水冷模组承载于所述承载件的表面。
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水冷模组气密性检测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驱动机构还包括限位件,所述限位件设置在所述承载件一端的边缘处,以定位所述水冷模组。
5.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水冷模组气密性检测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压力检测单元还具有第一显示单元,用于显示所述气源提供气体的气压;所述第二压力检测单元还具有第二显示单元,用于显示所述水冷模组内部的气压。
6.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水冷模组气密性检测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控制器具有多个控制开关,所述控制开关分别与所述第一控制机构、第二控制机构及第三控制机构一一对应地电连接。
7.如权利要求6所述的水冷模组气密性检测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控制机构为第一电子阀,所述第二控制机构为第二电子阀,所述第三控制机构为第三电子阀。
8.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水冷模组气密性检测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调整件为气动滑轨或气缸,所述限位件为限位块或者限位螺栓,所述承载件为承载台,所述调整件对称地设置在所述承载台下端面的两侧,所述限位件固定设置在所述承载台的上端面上。
9.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水冷模组气密性检测装置,其特征在于,还包括支撑机构,所述供气机构、所述控制机构、所述连接机构、所述压力检测机构和所述驱动机构均安装在所述支撑机构上。
CN202322355457.1U 2023-08-30 2023-08-30 水冷模组气密性检测装置 Active CN220932292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322355457.1U CN220932292U (zh) 2023-08-30 2023-08-30 水冷模组气密性检测装置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322355457.1U CN220932292U (zh) 2023-08-30 2023-08-30 水冷模组气密性检测装置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20932292U true CN220932292U (zh) 2024-05-10

Family

ID=90941455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322355457.1U Active CN220932292U (zh) 2023-08-30 2023-08-30 水冷模组气密性检测装置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20932292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11307384B (zh) 一种齿轮室盖气密性测试装置
CN113757094B (zh) 一种新能源汽车电子真空泵性能检测装置
CN113125144B (zh) 一种自闭阀测试系统及测试装置
CN104454493B (zh) 一种水泵测试系统及其测试方法
CN220932292U (zh) 水冷模组气密性检测装置
KR101368344B1 (ko) 터보차저 테스트 장치
CN209311025U (zh) 一种用于管件气密性检测的气检机构
CN109269796A (zh) 零压阀测试装置及测试方法
CN209085851U (zh) 汽车水泵浮动式自动封堵装置
CN208833501U (zh) 一种零压阀测试装置
CN110988036B (zh) 一种活塞燃烧室喉口热疲劳试验装置及试验方法
CN110017948B (zh) 冷却器检测用测试台
CN209166820U (zh) 多功能塑料阀门疲劳试验机
CN207598472U (zh) 一种电动涡旋压缩机加氟抽测设备
CN111693210A (zh) 一种基于虹吸式的负压交变试验方法
CN220525227U (zh) 一种适用于金属铸件不同腔体高低压回路泄漏测试的装置
CN215598648U (zh) 阀体气密性检测装置
CN215677471U (zh) 一种简单快速阀门测试装置
CN220337189U (zh) 一种伺服液压阀耐久试验装置
KR101248524B1 (ko) 터보차저의 배기밸브 테스트 장치
CN216483773U (zh) 一种新型容积气密性正负压检测装置
CN211855755U (zh) 一种减压阀调节装置
CN221077931U (zh) 一种水冷板气密性测试治具
CN217560938U (zh) 一种空调用压力开关便携式校验装置
CN220854031U (zh) 一种调节器气动测试装置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