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20931185U - 燃气灶底壳和灶具 - Google Patents
燃气灶底壳和灶具 Download PDFInfo
- Publication number
- CN220931185U CN220931185U CN202322462006.8U CN202322462006U CN220931185U CN 220931185 U CN220931185 U CN 220931185U CN 202322462006 U CN202322462006 U CN 202322462006U CN 220931185 U CN220931185 U CN 220931185U
- Authority
- CN
- China
- Prior art keywords
- groove
- mounting
- gas
- mounting portion
- gas cooker
- Prior art date
-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 Active
Links
- 230000000149 penetrating effect Effects 0.000 claims abstract description 4
- 238000009434 installation Method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26
- 238000003780 insertion Method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13
- 230000037431 insertion Effect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13
- 230000007704 transition Effect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8
- 230000004308 accommodation Effect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5
- 238000010411 cooking Methods 0.000 claims 1
- 238000000034 method Methods 0.000 abstract description 10
- 238000000926 separation method Methods 0.000 abstract description 2
- XLYOFNOQVPJJNP-UHFFFAOYSA-N water Substances O XLYOFNOQVPJJNP-UHFFFAOYSA-N 0.000 description 20
- 239000007788 liquid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19
- 238000002791 soaking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4
- 238000004519 manufacturing process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3
- 241000521257 Hydrops Species 0.000 description 2
- 206010030113 Oedema Diseases 0.000 description 2
- 230000017525 heat dissipation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2
- 238000012986 modification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2
- 230000004048 modification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2
- 239000003381 stabilizer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2
- 238000009825 accumulation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00712 assembly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00429 assembly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09286 beneficial effect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10586 diagram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09977 dual effect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02347 injection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9000007924 injection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11112 process operation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07789 sealing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Landscapes
- Gas Burner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燃气灶底壳和灶具。燃气灶底壳包括底部壳体和侧部壳体,侧部壳体与底部壳体围合形成朝上敞口的容置腔;底部壳体上形成有进气管安装部,进气管安装部构造成部分的底部壳体朝上凸出以形成朝下敞口的凹槽;其中,凹槽具有槽底壁,槽底壁上贯通有安装孔,且槽底壁的面向容置腔的一侧形成第一安装面。本实用新型在连接供气管时,可以将燃气管接头设置在凹槽内,实现燃气管接头与燃烧器分隔,燃气灶使用过程中,即使燃气管接头连接部分出现燃气泄漏的情况,底壳内燃烧器产生的高温火苗也不会点燃泄漏的燃气,提高了使用安全性和可靠性。
Description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厨房用具的技术领域,具体地,涉及一种燃气灶底壳和灶具。
背景技术
灶具通常具有底壳、进气组件和燃烧器,底壳包括底部壳体和侧部壳体,侧部壳体与底部壳体围合形成朝上敞口的容置腔,燃烧器设置在容置腔内,进气组件大多包括有T字型进气管。为了方便供气管给燃烧器供气,底部壳体上设置有连通容置腔内、外的安装孔,且在靠近侧部壳体的位置上朝容置腔外凸出形成安装部,T字型进气管安装在安装部上与燃烧器连通,T字型进气管在安装孔位置具有燃气管接头,供气管穿过安装孔与燃气管接头相连。该种结构的灶具,由于燃气管接头位于容置腔内,且燃气管接头与供气管的连接处暴露于安装孔,燃气灶使用过程中,一旦连接处出现燃气泄漏的情况,泄漏的燃气会进入容置腔,燃烧器产生的高温火苗易点燃泄漏的燃气,从而出现安全事故。
实用新型内容
为了至少部分地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问题,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方面,提供一种燃气灶底壳,技术方案如下。
燃气灶底壳包括底部壳体和侧部壳体,侧部壳体与底部壳体围合形成朝上敞口的容置腔;底部壳体上形成有进气管安装部,进气管安装部构造成部分的底部壳体朝上凸出以形成朝下敞口的凹槽;其中,凹槽具有槽底壁,槽底壁上贯通有安装孔,且槽底壁的面向容置腔的一侧形成第一安装面。
本实用新型提供的燃气灶底壳,由于进气管安装部构造成部分的底部壳体朝上凸出以形成朝下敞口的凹槽,凹槽具有槽底壁,槽底壁上贯通有安装孔,且槽底壁的面向容置腔的一侧形成第一安装面,连接供气管时,可以将燃气管接头设置在底部壳体的凹槽内,实现燃气管接头与燃烧器分隔,燃气灶使用过程中,即使燃气管接头连接部分出现燃气泄漏的情况,底壳内燃烧器产生的高温火苗也不会点燃泄漏的燃气,提高了使用安全性和可靠性。
示例性地,底部壳体上形成有燃烧器安装部,燃烧器安装部在面向容置腔的一侧形成有第二安装面,第一安装面高于第二安装面。如此,不仅能增加凹槽用于安装燃气管接头的安装空间,而且即使燃气灶使用过程中操作不当导致溢液情况,溢液也不会存留在第一安装面,避免了进气管安装部上零部件泡水损坏,有效保护了进气管安装部上的零部件,进一步提高了使用安全性和可靠性。
示例性地,底部壳体上还形成有电控件安装部和第一沟槽,电控件安装部与燃烧器安装部通过第一沟槽间隔开。如此,即使燃气灶使用过程中操作不当导致溢液情况,溢液也会流向第一沟槽,电控件安装部与燃烧器安装部也不易积液,避免了电控件安装部上的零部件和燃烧器安装部上的零部件泡水损坏,进一步提高了使用安全性和可靠性。
示例性地,电控件安装部在面向容置腔的一侧形成有第三安装面,第三安装面高于第二安装面。如此,即使燃气灶使用过程中操作不当导致溢液情况,电控件安装部处也不易积液,避免了电控件安装部上的零部件泡水损坏,进一步提高了使用安全性和可靠性。
示例性地,侧部壳体、燃烧器安装部和电控件安装部相互间形成有第二沟槽,第二沟槽与第一沟槽相连通。如此,底部壳体整体上可以形成中间高,四周低的结构,一方面,大大增加了容置腔内空间,另一方面,即使燃气灶使用过程中操作不当导致溢液情况,溢液也会经第一沟槽流向第二沟槽,避免了底部壳体中间部位上的关键零部件泡水损坏,进一步提高了使用安全性和可靠性。
示例性地,第二沟槽的槽底低于第一沟槽的槽底。第二沟槽与第一沟槽相连通,第二沟槽的槽底低于第一沟槽的槽底。如此,更有利于第一沟槽内的积液流向第二沟槽,进一步避免了底部壳体中间部位上的关键零部件泡水损坏。
示例性地,第二沟槽在对应底部壳体的角部位置上朝远离敞口方向下沉形成有沉台,底部壳体具有位于容置腔外的底表面,沉台凸出于底表面。如此,第二沟槽底部的沉台能够用于支撑燃气灶底壳,免于安装炉脚,既能够降低生产成本,又能够方便燃气灶底壳一体制作成型,增加燃气灶底壳底部的平整度;沉台低于第二沟槽底部,能够进一步增加容置腔内空间,并且,在发生溢液的意外情况下,积液能经第二沟槽进一步流向更低处的沉台内,从而能够更好地避免关键零部件泡水损坏。
示例性地,沉台具有底壁,底壁上开设有通孔,通孔内插设有脚垫。由于沉台底壁上开设有通孔,通孔内插设有脚垫,能够垫高底部壳体,从而有助于容置腔散热,避免容置腔内温度过高而影响关键零部件的使用寿命。
示例性地,底壁在通孔周缘朝远离敞口方向形成有翻边,翻边围合形成与通孔相通的翻边孔;脚垫包括头部和插入部,插入部穿过翻边孔和通孔伸入至沉台内,头部与翻边相抵接。如此,脚垫插入部与翻边孔内的接触面积比较大,使脚垫插入更稳固,不易掉落。
示例性地,头部在远离插入部的表面上形成有多个防滑凸起。如此,能够起到防滑的作用,使燃气灶支撑稳定,提高了安全性和可靠性。
示例性地,插入部在周向上间隔设置有多个凹陷槽。通过凹陷槽设置,插入部具有更大的弹性,使插入部伸入翻边孔的操作更简便易行。
示例性地,底部壳体上还形成有进气辅助安装部,侧部壳体、进气管安装部和进气辅助安装部相互间形成有第三沟槽,第三沟槽与第二沟槽相通。第三沟槽的设置,一方面增加了容置腔内空间,另一方面,第三沟槽与第二沟槽相通,底壳内四周能够储存更多的积液,进一步避免了关键零部件泡水损坏。
示例性地,进气辅助安装部在面向容置腔的一侧形成有第四安装面,第四安装面低于第三安装面。由于进气管与引射管连接处大多需要设置风门调节板,风门调节板对应设置在进气辅助安装部位置,进气辅助安装部的第四安装面较低,能够具有足够大的安装空间,从而很好地满足了风门调节板安装需要。
示例性地,第三沟槽的槽底与第二沟槽的槽底位于同一水平面上。如此,第三沟槽与第二沟槽内的积液能够相互流通,很好地实现了储存更多积液的目的,进一步避免了关键零部件泡水损坏。
示例性地,侧部壳体包括相对设置的第一侧壳体和第二侧壳体,电控件安装部包括第一部分和第二部分,第一部分与第一侧壳体的内壁相连接,第二部分从第一部分远离第二侧壳体的一端朝第二侧壳体方向倾斜延伸,进气辅助安装部和第一沟槽分别位于第二部分的两侧。如此,第二部分与第一沟槽毗邻,位于第一沟槽与进气辅助安装部、进气管安装部之间,阻挡第一沟槽内积液流向进气辅助安装部和进气管安装部,避免了进气辅助安装部的零部件和进气管安装部上的零部件泡水损坏。
示例性地,第二沟槽与燃烧器安装部之间形成有过渡部,过渡部具有导流面,导流面低于第二安装面且高于第二沟槽的槽底。如此,燃烧器安装部处的积液能够沿着过渡部的导流面直接流入第二沟槽内,进一步避免了燃烧器安装部上的零部件泡水损坏。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另一个方面,提供一种灶具,包括进气安装件、燃气管接头和如上所述的燃气灶底壳;进气安装件包括固定安装部和连接于固定安装部下方的接头连接部;燃气管接头设置在凹槽内,固定安装部盖设于安装孔且与第一安装面形成面接触,接头连接部伸入至凹槽内与燃气管接头相连接。
本实用新型提供的灶具,由于进气管安装部构造成部分的底部壳体朝上凸出以形成朝下敞口的凹槽,且槽底壁的面向容置腔的一侧形成第一安装面,连接供气管时,可以将燃气管接头设置在凹槽内,实现燃气管接头与燃烧器分隔,同时,固定安装部盖设于安装孔且与第一安装面形成面接触,通过面接触把安装孔彻底封堵,燃气灶使用过程中,即使燃气管接头连接部分出现燃气泄漏的情况,泄漏的燃气也不会进入容置腔内,容置腔内燃烧器产生的高温火苗也不会点燃泄漏的燃气,提高了使用安全性和可靠性。
示例性地,安装孔的孔壁上形成有限位槽,固定安装部的侧边缘朝下并朝外延伸出有延伸部,延伸部与限位槽相卡掣。如此,不仅能够将固定安装部封盖住安装孔,并且固定安装部通过卡掣结构固定,操作更方便快捷。
示例性地,进气安装件包括连接在固定安装部两侧上的支脚,底部壳体在进气管安装部的两侧形成支脚安装区域,支脚通过紧固件固定至支脚安装区域。如此,通过紧固件将支脚固定至支脚安装区域,使进气安装件能够稳固地设置在固定安装部,避免了进气安装件移位而导致安装孔封堵不严的情况。
在实用新型内容中引入了一系列简化形式的概念,这将在具体实施方式部分中进一步详细说明。本实用新型内容部分并不意味着要试图限定出所要求保护的技术方案的关键特征和必要技术特征,更不意味着试图确定所要求保护的技术方案的保护范围。
以下结合附图,详细说明本实用新型的优点和特征。
附图说明
本实用新型的下列附图在此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一部分用于理解本实用新型。附图中示出了本实用新型的实施方式及其描述,用来解释本实用新型的原理。在附图中,
图1为根据本实用新型一个示例性实施例的燃气灶底壳的立体图(从一方向上看);
图2为根据本实用新型一个示例性实施例的燃气灶底壳的俯视图;
图3为根据本实用新型一个示例性地实施例的燃气灶底壳的立体图(从另一方向上看);
图4为图3中的A部放大图;
图5为根据本实用新型一个示例性地实施例的脚垫的立体图;以及
图6为根据本实用新型一个示例性地实施例的灶具的立体图(从一方向上看);
图7为根据本实用新型一个示例性地实施例的灶具的立体图(从另一方向上看);
图8为根据本实用新型一个示例性地实施例的进气安装件的立体图。
其中,上述附图包括以下附图标记:
100、燃气灶底壳;110、底部壳体;1101、支脚安装区域;1102、底表面;120、侧部壳体;1210、第一侧壳体;1220、第二侧壳体;130、进气管安装部;1310、第一安装面;1320、安装孔;1321、限位槽;1330、凹槽;140、燃烧器安装部;1410、第二安装面;150、电控件安装部;1510、第三安装面;1520、第一部分;1530、第二部分;160、进气辅助安装部;1610、第四安装面;1620、进风孔;170、第一沟槽;180、第二沟槽;190、沉台;1901、底壁;1902、通孔;1903、翻边;1904、翻边孔;1910、脚垫;19110、插入部;19111、凹陷槽;19120、头部;19121、凸起;1110、第三沟槽;1120、过渡部;1121、导流面;200、进气安装件;210、固定安装部;2110、延伸部;220、接头连接部;230、支脚;240、锁紧螺母;250、进气管;260、风门调节板;300、燃气管接头;400、燃烧器;500、电控件;600、供气管。
具体实施方式
在下文的描述中,提供了大量的细节以便能够彻底地理解本实用新型。然而,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了解,如下描述仅示例性地示出了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例,本实用新型可以无需一个或多个这样的细节而得以实施。此外,为了避免与本实用新型发生混淆,对于本领域公知的一些技术特征未进行详细描述。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个方面,提供了一种燃气灶底壳,燃气灶底壳用于灶具上,以安装和承载燃烧器和电控件等。
如图1至图3所示,本实用新型一个实施例的燃气灶底壳100包括底部壳体110和侧部壳体120,侧部壳体120与底部壳体110围合形成朝上敞口的容置腔,底部壳体110上形成有进气管安装部130,进气管安装部130构造成部分的底部壳体110朝上凸出以形成朝下敞口的凹槽1330,凹槽1330具有槽底壁,槽底壁上贯通有安装孔1320,且槽底壁的面向容置腔的一侧形成第一安装面1310,使进气管安装部130的第一安装面1310偏高,不易积液。
结合参阅图6和图7,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燃气灶底壳100,由于进气管安装部130构造成部分的底部壳体110朝上凸出以形成朝下敞口的凹槽1330,凹槽1330具有槽底壁,槽底壁上贯通有安装孔1320,且槽底壁的面向容置腔的一侧形成第一安装面1310,连接供气管600时,可以将燃气管接头300设置在底部壳体110的凹槽1330内,实现燃气管接头300与燃烧器400分隔,燃气灶使用过程中,即使燃气管接头300连接部分出现燃气泄漏的情况,底壳内燃烧器400产生的高温火苗也不会点燃泄漏的燃气,提高了使用安全性和可靠性。
结合参阅图1、图2和图6,底部壳体110上还形成有一个或多个燃烧器安装部140,燃烧器安装部140在面向容置腔的一侧形成有第二安装面1410,用于安装和承载燃烧器400。底部壳体110上形成有电控件安装部150,电控件安装部150在面向容置腔的一侧形成有第三安装面1510,用于安装和承载电控件500。底部壳体110上可以设置两个燃烧器安装部140,两个燃烧器安装部140位于电控件安装部150的两侧。
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实施例中,进气管安装部130的第一安装面1310高于燃烧器安装部140的第二安装面1410。如此,不仅能增加凹槽1330用于安装燃气管接头300的安装空间,而且即使燃气灶使用过程中操作不当导致溢液情况,溢液也不会存留在第一安装面1310,避免了进气管安装部130上零部件泡水损坏,有效保护了进气管安装部130上的零部件,进一步提高了使用安全性和可靠性。
进一步地,电控件安装部150与燃烧器安装部140之间形成有第一沟槽170并且通过第一沟槽170间隔开,即使燃气灶使用过程中操作不当导致溢液情况,溢液也会流向第一沟槽170,电控件安装部150与燃烧器安装部140也不易积液,避免了电控件安装部150上的零部件和燃烧器安装部140上的零部件泡水损坏,进一步提高了使用安全性和可靠性。
更进一步地,电控件安装部150的第三安装面1510高于燃烧器安装部140的第二安装面1410,即使燃气灶使用过程中操作不当导致溢液情况,电控件安装部150处也不易积液,避免了电控件安装部150上的零部件泡水损坏,进一步提高了使用安全性和可靠性。
在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中,第一安装面1310、第二安装面1410和第三安装面1510可以皆是平面,但也不排除曲面的情况。在为曲面的情况下,第一安装面1310的最低处高于第二安装面1410的最高处,第三安装面1510的最低处高于第二安装面1410的最高处。
结合参阅图1和图2,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实施例中,侧部壳体120、燃烧器安装部140和电控件安装部150相互间形成有第二沟槽180,第二沟槽180与第一沟槽170相连通,底部壳体110整体上可以形成中间高,四周低的结构,一方面,大大增加了容置腔内空间,另一方面,即使燃气灶使用过程中操作不当导致溢液情况,溢液也会经第一沟槽170流向第二沟槽180,避免了底部壳体110中间部位上的关键零部件泡水损坏,进一步提高了使用安全性和可靠性。
进一步地,第二沟槽180的槽底低于第一沟槽170的槽底。在第二沟槽180与第一沟槽170相连通的情况下,第二沟槽180的槽底低于第一沟槽170的槽底,更有利于第一沟槽170内的积液流向第二沟槽180,进一步避免了底部壳体110中间部位上的关键零部件泡水损坏。
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实施例中,第二沟槽180与燃烧器安装部140之间形成有过渡部1120,过渡部1120具有导流面1121,导流面1121低于燃烧器安装部140的第二安装面1410且高于第二沟槽180的槽底。燃烧器安装部140处的积液能够沿着过渡部1120的导流面1121直接流入第二沟槽180内,进一步避免了燃烧器安装部140上的零部件泡水损坏。
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实施例中,底部壳体110上还形成有进气辅助安装部160,进气辅助安装部160在面向容置腔的一侧形成有第四安装面1610,进气辅助安装部160位于进气管安装部130和电控件安装部150之间,进气辅助安装部160的第四安装面1610低于电控件安装部150的第三安装面1510。结合参阅图6,由于进气管250(进气管250可以是后文进气安装件200上的一部分)与引射管(引射管图中未示出)连接处大多需要设置风门调节板260,风门调节板260对应设置在进气辅助安装部160位置,进气辅助安装部160的第四安装面1610较低,能够具有足够大的安装空间,从而很好地满足了风门调节板260安装需要,第四安装面1610上在对应风门调节板260的位置处可以设有长条形进风孔1620。
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实施例中,侧部壳体120、进气管安装部130和进气辅助安装部160相互间形成有第三沟槽1110,第三沟槽1110与第二沟槽180相通,第三沟槽1110的设置,一方面增加了容置腔内空间,另一方面,并且第三沟槽1110与第二沟槽180相通,积液能够相互流通,底壳内四周能够储存更多的积液,进一步避免了关键零部件泡水损坏。并且,第三沟槽1110的槽底与第二沟槽180的槽底位于同一水平面上,很好地实现了储存更多积液的目的,进一步避免了关键零部件泡水损坏。
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实施例中,侧部壳体120包括相对设置的第一侧壳体1210和第二侧壳体1220,电控件安装部150与第一侧壳体1210的内壁相连接,进气管安装部130与第二侧壳体1220的内壁相连接。
电控件安装部150包括第一部分1520和第二部分1530,电控件安装部150的第一部分1520与第一侧壳体1210的内壁相连接,第二部分1530从第一部分1520远离第二侧壳体1220的一端朝第二侧壳体1220方向倾斜延伸,进气辅助安装部160和第一沟槽170分别位于第二部分1530的两侧,第二部分1530与第一沟槽170毗邻,位于第一沟槽170与进气辅助安装部160、进气管安装部130之间,阻挡第一沟槽170内积液流向进气辅助安装部160和进气管安装部130,避免了进气辅助安装部160的零部件和进气管安装部130上的零部件泡水损坏。
对于双燃烧器的灶具而言,燃气灶底壳100上设置两个燃烧器400,对应地,燃烧器安装部140为两个,两个燃烧器安装部140分别位于电控件安装部150的两侧,第二部分1530也为两个,两个第二部分1530分别从第一部分1520远离第二侧壳体1220的一端朝第二侧壳体1220方向倾斜延伸,以使得整个电控件安装部150大致呈人字形。
结合参阅图1和图3,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实施例中,第二沟槽180在对应底部壳体110的四个角部位置上朝远离敞口方向下沉形成有沉台190,底部壳体110具有位于容置腔外的底表面1102,沉台190凸出于底表面1102。底部壳体110为方形时,底部壳体110的四个角部位置可以设有四个沉台190,四个沉台190能够用于支撑燃气灶底壳100。基于沉台190的设置,可以避免安装炉脚,既能够降低生产成本,又能够方便燃气灶底壳100一体制作成型,增加燃气灶底壳100底部的平整度;另外,沉台190低于第二沟槽180底部,能够进一步增加容置腔内空间,并且,在发生溢液的意外情况下,积液能经第二沟槽180进一步流向更低处的沉台190内,从而能够更好地避免关键零部件泡水损坏。
结合参阅图1、图4和图7,沉台190具有底壁1901,底壁1901上开设有通孔1902,通孔1902内插设有脚垫1910。由于沉台190的底壁1901上开设有通孔1902,通孔1902内插设有脚垫1910,能够垫高底部壳体110,从而有助于容置腔散热,避免容置腔内温度过高而影响关键零部件的使用寿命。
进一步地,沉台190的底壁1901在通孔1902周缘朝远离敞口方向形成有翻边1903,翻边1903围合形成与通孔1902相通的翻边孔1904。
结合参阅图1、图4、图5和图7,脚垫1910包括头部19120和插入部19110,插入部19110穿过翻边孔1904和通孔1902伸入至沉台190内,头部19120与翻边相抵接。翻边孔1904具有一定的深度,脚垫1910的插入部19110穿过翻边孔1904和通孔1902伸入至沉台190内,脚垫1910的插入部19110与翻边孔1904内的接触面积比较大,使脚垫1910插入更稳固,不易掉落。
进一步地,插入部19110在周向上间隔设置有多个凹陷槽19111。通过凹陷槽19111的设置,插入过程中,插入部19110远离头部19120的一端因凹陷槽19111有空隙的作用向内凹陷,使插入部19110具有更大的弹性,使插入部19110伸入翻边孔1904的操作更简便易行,插入后插入部19110远离头部19120的一端回弹贴合翻边孔1904内壁;插入部19110可以为圆锥台形,插入后插入部19110远离头部19120的一端直径小于靠近头部19120的一端,进一步使插入部19110伸入翻边孔1904的操作更简便易行。
进一步地,头部19120在远离插入部19110的表面上形成有多个防滑凸起19121,能够起到防滑的作用,使燃气灶支撑稳定,提高了安全性和可靠性。
如图6所示,根据本实用新型的另一个方面,提供了一种灶具,包括进气安装件200、燃气管接头300和如上文中的燃气灶底壳100,还包括燃烧器400和电控件500等。结合参阅图1、图2和图6,进气安装件200设置在进气管安装部130的第一安装面1310上,燃烧器400设置在燃烧器安装部140的第二安装面1410上,电控件500设置在电控件安装部150的第三安装面1510上。
结合参阅图1、图2、图7和图8,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实施例中,进气安装件200包括固定安装部210和连接于固定安装部210下方的接头连接部220。燃气管接头300设置在凹槽1330内,固定安装部210盖设于安装孔1320且与第一安装面1310形成面接触,接头连接部220伸入至凹槽1330内与燃气管接头300相连接,燃气管接头300与接头连接部220连接后可以使用锁紧螺母240进行连接固定。燃气管接头300与接头连接部220之间可以采用螺纹连接,并结合密封圈以保证连接处的气密性。
由于进气管安装部130构造成部分的底部壳体110朝上凸出以形成朝下敞口的凹槽1330,凹槽1330具有槽底壁,槽底壁上贯通有安装孔1320,连接供气管600时,可以将燃气管接头300设置在凹槽1330内,实现燃气管接头300与燃烧器400分隔,同时,固定安装部210盖设于安装孔1320且与第一安装面1310形成面接触,通过面接触把安装孔1320彻底封堵,燃气灶使用过程中,即使燃气管接头300的连接部分出现燃气泄漏的情况,泄漏的燃气也不会进入容置腔内,容置腔内燃烧器400产生的高温火苗也不会点燃泄漏的燃气,提高了使用安全性和可靠性。
应当能理解地,为了方便固定安装部210盖设于安装孔1320且与第一安装面1310形成面接触,第一安装面1310最好设置成平面,固定安装部210整体呈平板状。当然,第一安装面1310也可以是弧面,对应地,固定安装部210整体呈弧形板状。
再次结合参阅图7和图8,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实施例中,固定安装部210上在远离第二侧壳体1220方向的侧边缘朝下并朝外延伸出有延伸部2110。结合参阅图2,安装孔1320在远离第二侧壳体1220方向的孔壁上形成有限位槽1321,延伸部2110能够与安装孔1320的限位槽1321相卡掣。延伸部2110与限位槽1321相卡掣,不仅能够将固定安装部210封盖住安装孔1320,并且固定安装部210通过卡掣结构固定,操作更方便快捷。
进一步地,进气安装件200包括连接在固定安装部210两侧上的支脚230,底部壳体110在进气管安装部130的两侧还形成有支脚安装区域1101,支脚230通过紧固件固定至底部壳体110的支脚安装区域1101。通过紧固件将支脚230固定至支脚安装区域1101,使进气安装件200能够稳固地设置在固定安装部210,避免了进气安装件200移位而导致安装孔1320封堵不严的情况。这里,支脚安装区域1101可以是第三沟槽1110槽底的一部分。
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方位词如“前”、“后”、“上”、“下”、“左”、“右”、“横向”、“竖向”、“垂直”、“水平”和“顶”、“底”等所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通常是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实用新型和简化描述,在未作相反说明的情况下,这些方位词并不指示和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或者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保护范围的限制;方位词“内”、“外”是指相对于各部件本身的轮廓的内外。
为了便于描述,在这里可以使用区域相对术语,如“在……之上”、“在……上方”、“在……上表面”、“上面的”等,用来描述图中所示的一个或多个部件或特征与其他部件或特征的区域位置关系。应当理解的是,区域相对术语不但包含部件在图中所描述的方位,还包括使用或操作中的不同方位。例如,如果附图中的部件被整体倒置,则部件“在其他部件或特征上方”或“在其他部件或特征之上”的将包括部件“在其他部件或构造下方”或“在其他部件或构造之下”的情况。因而,示例性术语“在……上方”可以包括“在……上方”和“在……下方”两种方位。此外,这些部件或特征也可以其他不同角度来定位(例如旋转90度或其他角度),本文意在包含所有这些情况。
需要注意的是,这里所使用的术语仅是为了描述具体实施方式,而非意图限制根据本申请的示例性实施方式。如在这里所使用的,除非上下文另外明确指出,否则单数形式也意图包括复数形式,此外,还应当理解的是,当在本说明书中使用术语“包含”和/或“包括”时,其指明存在特征、步骤、操作、部件、组件和/或它们的组合。
需要说明的是,本申请的说明书和权利要求书及上述附图中的术语“第一”、“第二”等是用于区别类似的对象,而不必用于描述特定的顺序或先后次序。应该理解这样使用的数据在适当情况下可以互换,以便这里描述的本申请的实施方式能够以除了在这里图示或描述的那些以外的顺序实施。
本实用新型已经通过上述实施例进行了说明,但应当理解的是,上述实施例只是用于举例和说明的目的,而非意在将本实用新型限制于所描述的实施例范围内。此外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理解的是,本实用新型并不局限于上述实施例,根据本实用新型的教导还可以做出更多种的变型和修改,这些变型和修改均落在本实用新型所要求保护的范围以内。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由附属的权利要求书及其等效范围所界定。
Claims (19)
1.一种燃气灶底壳,其特征在于,包括底部壳体和侧部壳体,所述侧部壳体与所述底部壳体围合形成朝上敞口的容置腔;
所述底部壳体上形成有进气管安装部,所述进气管安装部构造成部分的所述底部壳体朝上凸出以形成朝下敞口的凹槽;
其中,所述凹槽具有槽底壁,所述槽底壁上贯通有安装孔,且所述槽底壁的面向所述容置腔的一侧形成第一安装面。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燃气灶底壳,其特征在于,所述底部壳体上形成有燃烧器安装部,所述燃烧器安装部在面向所述容置腔的一侧形成有第二安装面,所述第一安装面高于所述第二安装面。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燃气灶底壳,其特征在于,所述底部壳体上还形成有电控件安装部和第一沟槽,所述电控件安装部与所述燃烧器安装部通过所述第一沟槽间隔开。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燃气灶底壳,其特征在于,所述电控件安装部在面向所述容置腔的一侧形成有第三安装面,所述第三安装面高于所述第二安装面。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燃气灶底壳,其特征在于,所述侧部壳体、所述燃烧器安装部和所述电控件安装部相互间形成有第二沟槽,所述第二沟槽与所述第一沟槽相连通。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燃气灶底壳,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沟槽的槽底低于所述第一沟槽的槽底。
7.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燃气灶底壳,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沟槽在对应所述底部壳体的角部位置上朝远离所述敞口方向下沉形成有沉台,所述底部壳体具有位于所述容置腔外的底表面,所述沉台凸出于所述底表面。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燃气灶底壳,其特征在于,所述沉台具有底壁,所述底壁上开设有通孔,所述通孔内插设有脚垫。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燃气灶底壳,其特征在于,所述底壁在所述通孔周缘朝远离所述敞口方向形成有翻边,所述翻边围合形成与所述通孔相通的翻边孔;所述脚垫包括头部和插入部,所述插入部穿过所述翻边孔和所述通孔伸入至所述沉台内,所述头部与所述翻边相抵接。
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燃气灶底壳,其特征在于,所述头部在远离所述插入部的表面上形成有多个防滑凸起。
11.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燃气灶底壳,其特征在于,所述插入部在周向上间隔设置有多个凹陷槽。
12.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燃气灶底壳,其特征在于,所述底部壳体上还形成有进气辅助安装部,所述侧部壳体、所述进气管安装部和所述进气辅助安装部相互间形成有第三沟槽,所述第三沟槽与所述第二沟槽相通。
13.根据权利要求12所述的燃气灶底壳,其特征在于,所述进气辅助安装部在面向所述容置腔的一侧形成具有第四安装面,所述第四安装面低于所述第三安装面。
14.根据权利要求12所述的燃气灶底壳,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三沟槽的槽底与所述第二沟槽的槽底位于同一水平面上。
15.根据权利要求12所述的燃气灶底壳,其特征在于,所述侧部壳体包括相对设置的第一侧壳体和第二侧壳体,所述电控件安装部包括第一部分和第二部分,所述第一部分与所述第一侧壳体的内壁相连接,所述第二部分从所述第一部分远离所述第二侧壳体的一端朝所述第二侧壳体方向倾斜延伸,所述进气辅助安装部和所述第一沟槽分别位于所述第二部分的两侧。
16.根据权利要求5至15中任意一项所述的燃气灶底壳,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沟槽与所述燃烧器安装部之间形成有过渡部,所述过渡部具有导流面,所述导流面低于所述第二安装面且高于所述第二沟槽的槽底。
17.一种灶具,其特征在于,包括进气安装件、燃气管接头和如权利要求1-16中任一项所述的燃气灶底壳;
所述进气安装件包括固定安装部和连接于所述固定安装部下方的接头连接部;
所述燃气管接头设置在所述凹槽内,所述固定安装部盖设于所述安装孔且与所述第一安装面形成面接触,所述接头连接部伸入至所述凹槽内与所述燃气管接头相连接。
18.根据权利要求17所述的灶具,其特征在于,所述安装孔的孔壁上形成有限位槽,所述固定安装部的侧边缘朝下并朝外延伸出有延伸部,所述延伸部与所述限位槽之间相卡掣。
19.根据权利要求17所述的灶具,其特征在于,所述进气安装件包括连接在所述固定安装部两侧上的支脚,所述底部壳体在所述进气管安装部的两侧形成支脚安装区域,所述支脚通过紧固件固定至所述支脚安装区域。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2322462006.8U CN220931185U (zh) | 2023-09-11 | 2023-09-11 | 燃气灶底壳和灶具 |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2322462006.8U CN220931185U (zh) | 2023-09-11 | 2023-09-11 | 燃气灶底壳和灶具 |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CN220931185U true CN220931185U (zh) | 2024-05-10 |
Family
ID=90934576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Title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
CN202322462006.8U Active CN220931185U (zh) | 2023-09-11 | 2023-09-11 | 燃气灶底壳和灶具 |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 Link |
---|---|
CN (1) | CN220931185U (zh) |
-
2023
- 2023-09-11 CN CN202322462006.8U patent/CN220931185U/zh active Active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 Publication Date | Title |
---|---|---|
CN220931185U (zh) | 燃气灶底壳和灶具 | |
CN220931186U (zh) | 燃气灶底壳和灶具 | |
JP2012225608A (ja) | コンロ用バーナ | |
KR101692626B1 (ko) | 가스 조리기기 | |
WO2021217918A1 (zh) | 空调器 | |
CN219479805U (zh) | 一种电开水瓶 | |
CN215336488U (zh) | 一种灶具 | |
CN218544521U (zh) | 用于燃气灶的炉头、燃烧器及燃气灶 | |
ES2833548T3 (es) | Conjunto de quemador de gas para un aparato de cocción de gas, y aparato de cocción de gas que incorpora dicho conjunto de quemador de gas | |
CN218096094U (zh) | 置物台结构和集成灶 | |
CN216844774U (zh) | 点火定位装置及燃烧器 | |
CN214370175U (zh) | 一种燃气灶炉头和燃气灶 | |
CN113074368B (zh) | 燃烧器及包含其的燃气灶 | |
CN212511281U (zh) | 燃气灶配件安装结构及燃气灶 | |
CN217302895U (zh) | 烹饪电器 | |
CN214510740U (zh) | 排气阀组件及烹饪器具 | |
KR102167391B1 (ko) | 가스버너 | |
CN214964299U (zh) | 一种养生杯 | |
CN210840260U (zh) | 电子零件的组装盒 | |
CN221197472U (zh) | 一种防干烧器和燃烧器 | |
CN215457257U (zh) | 烹饪器具 | |
CN211795844U (zh) | 烹饪设备 | |
CN219607183U (zh) | 盛液盘固定装置及包含其的灶具 | |
CN210123156U (zh) | 燃烧器的炉头、燃烧器和燃气灶具 | |
CN220852219U (zh) | 一种灶具及集成灶 |
Legal Events
Date | Code | Title | Description |
---|---|---|---|
GR01 | Patent grant | ||
GR01 | Patent grant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