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20924309U - 翼子板总成和具有其的车辆 - Google Patents

翼子板总成和具有其的车辆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20924309U
CN220924309U CN202322632515.0U CN202322632515U CN220924309U CN 220924309 U CN220924309 U CN 220924309U CN 202322632515 U CN202322632515 U CN 202322632515U CN 220924309 U CN220924309 U CN 220924309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fender
bracket
mounting
assembly
fender assembly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322632515.0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张�成
王洪利
程铭
唐荣荣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Weilai Automobile Technology Anhui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Weilai Automobile Technology Anhui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Weilai Automobile Technology Anhui Co Ltd filed Critical Weilai Automobile Technology Anhui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322632515.0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20924309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20924309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20924309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Landscapes

  • Body Structure For Vehicle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涉及翼子板总成和具有其的车辆。所述翼子板总成包括:翼子板,在所述翼子板上设有安装槽;加强支架,所述加强支架与所述翼子板相连;连接支架,所述连接支架分别与所述翼子板和所述加强支架形成固定连接;和探测装置,所述探测装置固定在所述连接支架上并定位在所述安装槽内。本发明车辆能够确保翼子板的结构强度,防止探测装置出现晃动,从而保证测距精度。

Description

翼子板总成和具有其的车辆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车辆技术领域,具体地涉及翼子板总成和具有其的车辆。
背景技术
随着智能驾驶的飞速发展,各类V2X(即Vehicle to Everything)探测装置在车辆中的应用越来越广泛。其中,激光雷达是V2X探测装置中最常见的形式之一。激光雷达是以发射激光束探测目标的位置、速度等特征量的雷达系统,它能够有效感知周围环境,实现精准定位,辅助车辆规划路线和安全驾驶。
为了获得较好的视野,通常将激光雷达布置在车辆的顶部。在实际应用中,位置较高的激光雷达能够越过前车,监视更远的道路情况,从而为驾驶员应对紧急情况提供预警。然而,单个激光雷达存在视觉盲区风险,无法保证车辆在面对复杂路况时的安全性。为了进一步提高激光雷达的视野,现有技术已经发展出在车辆的两侧设置额外的激光雷达。
翼子板是遮盖车辆车轮的车身外板,它能够为安装额外的激光雷达提供合适的区域。但是,在安装激光雷达时,需要在翼子板上开孔,导致翼子板的结构强度下降。相应地,激光雷达安装在强度较差的翼子板上后也容易出现晃动,降低了激光雷达测距的精度。
因此,本领域需要一种新的技术方案来解决上述问题。
实用新型内容
为了解决或者在一定程度上改善现有技术中具有探测装置的翼子板结构强度较低的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翼子板总成。所述翼子板总成包括:翼子板,在所述翼子板上设有安装槽;加强支架,所述加强支架与所述翼子板相连;连接支架,所述连接支架分别与所述翼子板和所述加强支架形成固定连接;和探测装置,所述探测装置固定在所述连接支架上并定位在所述安装槽内。
本领域技术人员能够理解的是,在本实用新型翼子板总成中包括翼子板、加强支架、连接支架和探测装置。其中,在翼子板上设有安装槽,以便为探测装置提供合适的安装区域。加强支架与翼子板相连,可以提高翼子板的结构强度。连接支架分别与翼子板和加强支架形成固定连接,以进一步提高整个翼子板总成的结构强度。探测装置固定在连接支架上并定位在安装槽内,能够确保安装强度,防止探测装置在使用时产生晃动。
在上述翼子板总成的优选技术方案中,在所述翼子板上还设有定位在所述安装槽内的摄像头安装支架,并且所述摄像头安装支架和所述连接支架一起围成用于容纳摄像头的安装空间。摄像头安装支架的设置,可以为摄像头提供稳定的支撑,确保摄像头安装的可靠性。
在上述翼子板总成的优选技术方案中,在所述加强支架上还设有定位在所述安装槽内的外饰板安装支架,并且所述翼子板总成包括可分别与所述摄像头安装支架、所述外饰板安装支架和所述翼子板形成固定连接的外饰板。外饰板的设置,可以安装槽进行遮盖,起到装饰美观的效果。另外,外饰板配置成分别与摄像头安装支架、外饰板安装支架和翼子板形成固定连接,还可以确保外饰板的安装强度。
在上述翼子板总成的优选技术方案中,在所述摄像头安装支架上形成有彼此间隔的多个第一卡接孔,在所述外饰板安装支架上形成有彼此间隔的多个第二卡接孔,并且在所述外饰板上形成有可与每个对应的所述第一卡接孔形成卡接配合的第一卡接凸起和与每个对应的所述第二卡接孔形成卡接配合的第二卡接凸起。通过上述的设置,可以使外饰板方便地与摄像头安装支架和外饰板安装支架形成卡接配合,提高组装效率。
在上述翼子板总成的优选技术方案中,在所述翼子板上形成有多个彼此间隔的外饰板定位孔,并且在所述外饰板上形成有可插入到每个对应的所述外饰板定位孔内的外饰板定位凸起。外饰板定位孔和外饰板定位凸起的设置,可以提高外饰板的安装精度,进一步提高组装效率。
在上述翼子板总成的优选技术方案中,所述翼子板总成还包括:风道壳体,所述风道壳体具有彼此相对的进风端和出风端,其中,所述进风端固定在所述翼子板上,所述出风端固定在所述加强支架上。风道壳体的设置,可以优化翼子板总成的气动性能,减小风阻。
在上述翼子板总成的优选技术方案中,在所述外饰板上形成有与所述风道壳体的出风口相配的风道壳体避让孔。风道壳体避让孔的设置,可以使风道壳体内的气流方便地从出风口流出。
在上述翼子板总成的优选技术方案中,在所述加强支架上形成有风道壳体定位孔,并且在所述出风端上形成有可插入到所述风道壳体定位孔内的风道壳体定位凸起。风道壳体定位孔和风道壳体定位凸起的设置,可以提高风道壳体的安装精度和组装效率。
在上述翼子板总成的优选技术方案中,所述探测装置包括毫米波雷达、超声波雷达或激光雷达。通过上述的设置,可以丰富探测装置的类型。
为了解决或者在一定程度上改善现有技术中具有探测装置的翼子板结构强度较低的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车辆。该车辆包括上面任一项所述的翼子板总成。通过采用上面任一项所述的翼子板总成,本发明车辆能够确保翼子板的结构强度,防止探测装置出现晃动,从而保证探测装置的测距精度。
附图说明
下面结合附图来描述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方式,附图中:
图1是本实用新型翼子板总成的实施例的正面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翼子板总成的实施例的背面结构示意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翼子板总成去除外饰板、探测装置、摄像头和风道壳体的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
图4是本实用新型翼子板总成的翼子板、加强支架和连接支架的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
图5是本实用新型翼子板总成的翼子板的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
图6是图5所示的本实用新型翼子板总成的翼子板的实施例的A部放大图;
图7是本实用新型翼子板总成的加强支架的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
图8是本实用新型翼子板总成的连接支架的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
图9是本实用新型翼子板总成的激光雷达的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
图10是本实用新型翼子板总成的摄像头安装支架的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
图11是本实用新型翼子板总成的外饰板安装支架的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
图12是本实用新型翼子板总成的外饰板的实施例的正面结构示意图;
图13是本实用新型翼子板总成的外饰板的实施例的背面结构示意图;
图14是本实用新型翼子板总成的风道壳体的实施例的正面结构示意图;
图15是本实用新型翼子板总成的风道壳体的实施例的背面结构示意图。
附图标记列表:
1、翼子板总成;10、翼子板;11、翼子板本体;12、安装槽;13、车轮避让槽;14、第一翻边;15、第二翻边;16、第三翻边;17、外饰板定位孔;20、加强支架;21、加强支架本体;22、折边、23、连接板;231、第一安装孔;232、第二安装孔;233、风道壳体定位孔;30、连接支架;31、连接支架本体;311、第一摄像头避让孔;312、第一激光雷达避让孔;313、激光雷达安装孔;32、第一连接部;33、第二连接部;34、第三连接部;341、第一穿孔;342、第二穿孔;40、探测装置;41、激光雷达;42、安装凸耳;43、第一限位凸起;44、第一限位孔;50、摄像头;60、摄像头安装支架;61、第一卡接孔;62、第二摄像头避让孔;70、外饰板;71、外饰板本体;72、第二激光雷达避让孔;73、第三摄像头避让孔;74、风道壳体避让孔;75、挡风凸起;76、第一卡接凸起;77、第二卡接凸起;78、第二限位凸起;79、第二限位孔;710、外饰板定位凸起;80、外饰板安装支架;81、第二卡接孔;82、第三安装孔;90、风道壳体;91、风道壳体本体;911、进风口;912、出风口;913、导风肋;92、进风端;921、第四安装孔;93、出风端;931、第五安装孔;932、风道壳体定位凸起。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参照附图来描述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方式。本领域技术人员应当理解的是,这些实施方式仅仅用于解释本实用新型的技术原理,并非旨在限制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
需要说明的是,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术语“上”、“下”、“左”、“右”、“前”、“后”、“内”、“外”等指示的方向或位置关系的术语是基于附图所示的方向或位置关系,这仅仅是为了便于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述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此外,术语“第一”、“第二”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
此外,还需要说明的是,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安装”、“设置”、“连接”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一体地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还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对于本领域技术人员而言,可根据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实用新型中的具体含义。
为了解决或者在一定程度上改善现有技术中具有探测装置的翼子板结构强度较低的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翼子板总成1。该翼子板总成1包括:翼子板10,在翼子板10上设有安装槽12;加强支架20,加强支架20与翼子板10相连;连接支架30,连接支架30分别与翼子板10和加强支架20形成固定连接;和探测装置40,探测装置40固定在连接支架30上并定位在安装槽12内。
图1是本实用新型翼子板总成的实施例的正面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翼子板总成的实施例的背面结构示意图;图3是本实用新型翼子板总成去除外饰板、探测装置、摄像头和风道壳体的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图4是本实用新型翼子板总成的翼子板、加强支架和连接支架的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如图1-图4所示,在一种或多种实施例中,本实用新型翼子板总成1包括翼子板10、加强支架20、连接支架30和探测装置40等部件。其中,加强支架20与翼子板10相连,连接支架30分别与翼子板10和加强支架20相连接,探测装置40固定在连接支架30上。替代地,该翼子板总成1还包括摄像头50、摄像头安装支架60、外饰板70、外饰板安装支架80和风道壳体90中的一个或多个部件。
图5是本实用新型翼子板总成的翼子板的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如图5所示,在一种或多种实施例中,翼子板10具有适于布置在车辆的左前侧的翼子板本体11。替代地,翼子板本体11也可配置成布置在车辆的右前侧或者其它合适的位置。翼子板本体11可采用铝合金、钢材、碳纤维或者其它合适的材质,使其具有良好的机械强度。在翼子板本体11的前侧形成有车轮避让槽13,以便安装在车辆时避让车轮。在翼子板本体11的后侧形成有开口向后的大致C形的安装槽12。安装槽12的设置,可以为探测装置40等部件提供合适的安装区域。
继续参见图4,在一种或多种实施例中,在翼子板本体11上形成有靠近车轮避让槽13的2个第一翻边14。这2个第一翻边14沿车轮避让槽13的边缘彼此间隔开。每个第一翻边14从翼子板本体11上垂直向内(朝向车辆的内部)延伸。在第一翻边14上还形成有安装孔(图中未标识),以便与风道壳体90的第四安装孔921相配从而固定风道壳体90。替代地,第一翻边14的数量也可设置成比2个多或少的其它合适的数量,例如1个、3个等。
图6是图5所示的本实用新型翼子板总成的翼子板的实施例的A部放大图。如图5和图6所示,在一种或多种实施例中,在翼子板本体11上还形成有靠近安装槽12的第二翻边15和第三翻边16。基于图5和图6所示的方位,第二翻边15位于安装槽12的上方,而第三翻边16位于安装槽12的下方。其中,第二翻边15从翼子板本体11上倾斜地向内延伸。第三翻边16从翼子板本体11上笔直地向后延伸。第二翻边15用于支撑摄像头安装支架60,以便为其提供合适的连接区域。第三翻边16用于支撑外饰板70,以便提高外饰板70安装的可靠性。在一种或多种实施例中,在翼子板本体11上还形成有沿安装槽12的边缘彼此间隔的3个外饰板定位孔17。每个外饰板定位孔17能够与外饰板70上对应的外饰板定位凸起710相配,以便提高外饰板70的安装精度。替代地,外饰板定位孔17的数量也可设置比3个多或少的其它合适的数量,例如2个、4个等。
如图1-图4所示,在组装状态下,加强支架20布置在翼子板10的后侧并封闭翼子板10上安装槽12的开口,以提高翼子板10在安装槽12附近的结构强度。图7是本实用新型翼子板总成的加强支架的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如图7所示,在一种或多种实施例中,加强支架20具有大致沿竖直方向延伸的加强支架本体21。加强支架本体21可采用铝合金、钢材等合适的金属材质加工而成,使其具有良好的机械强度。在加强支架本体21上形成有沿其高度方向彼此间隔的2个折边22。每个折边22从加强支架本体21的左侧边缘上垂直向后延伸。折边22的设置,可以便于翼子板本体11进行包边,使得加强支架20与翼子板10相连。替代地,折边22的数量也可设置成比2个多或少的其它合适的数量,例如1个、3个等。在一种或多种实施例中,在加强支架本体21的中部还形成有连接板23。连接板23从加强支架本体21的左侧边缘垂直向前延伸。在组装状态下,连接板23大致位于安装槽12内,以便与外饰板安装支架80相配。在一种或多种实施例中,在连接板23上形成有彼此间隔的2个第一安装孔231。每个第一安装孔231能够与风道壳体90上对应的第五安装孔931相配,以便固定风道壳体90。替代地,第一安装孔231的数量也可设置成比2个多或少的其它合适的数量,例如1个、3个等。在一种或多种实施例中,在连接板23上形成有彼此间隔的4个第二安装孔232。每个第二安装孔232能够与外饰板安装支架80上对应的第三安装孔82相配,以便固定外饰板安装支架80。替代地,第二安装孔232也可设置成比4个多或少的其它合适的数量,例如3个、5个等。在一种或多种实施例中,在连接板23上还形成有1个风道壳体定位孔233。该风道壳体定位孔233能够允许风道壳体90上的风道壳体定位凸起932插入其中,以便提高风道壳体90的安装精度,提高组装效率。风道壳体定位孔233可以是方形、圆形或者其它合适的形状,只要能够与风道壳体定位凸起932相配即可。
图8是本实用新型翼子板总成的连接支架的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如图8所示,在一种或多种实施例中,连接支架30具有大致沿竖直方向延伸的连接支架本体31。连接支架本体31可采用不锈钢等合适的金属材质加工而成,使其具有良好的机械强度。在一种或多种实施例中,在连接支架本体31的上部形成有第一摄像头避让孔311,以便在安装摄像头50时对其进行避让。在一种或多种实施例中,在连接支架本体31上还设有第一激光雷达避让孔312,以便在安装合适的探测装置40时对其进行避让。在一种或多种实施例中,在连接支架本体31上还形成有彼此间隔的3个激光雷达安装孔313。每个激光雷达安装孔313可以与合适的探测装置40上对应的安装孔(图中未标识)相配,以便固定探测装置40。替代地,激光雷达安装孔313的数量也可设置成比3个多或少的其它合适的数量,例如2个、4个等。
继续参见图8,并基于图8所示的方位,在连接支架本体31的左上方形成有大致L形的第一连接部32。在组装状态下,第一连接部32能够抵靠在翼子板本体11的内表面上。第一连接部32和翼子板本体11可采用膨胀胶等合适的粘接剂形成粘接,以简化安装步骤,提高组装效率。在连接支架本体31的右侧形成有第二连接部33。第二连接部33沿连接支架本体31的右侧边缘垂直向内延伸。在组装状态下,第二连接部33抵靠在加强支架20的加强支架本体21上。第二连接部33和加强支架本体21之间通过焊接工艺形成固定连接。在连接支架本体31的下侧形成有第三连接部34。第三连接部34大致沿竖直方向延伸。在组装状态下,第三连接部34与加强支架20的连接板23通过焊接工艺形成固定连接,从而进一步提高连接支架30和加强支架20的连接强度。在一种或多种实施例中,在第三连接部34上形成有1个第一穿孔341。在组装状态下,该第一穿孔341与加强支架20上的对应的第一安装孔231对齐,以便允许合适的紧固件(图中未标识)依次穿过第一穿孔341和第一安装孔231,从而固定风道壳体90。紧固件可以是但不限于螺栓、螺钉等。在一种或多种实施例中,在第三连接部34上还设有2个第二穿孔342。在组装状态下,每个第二穿孔342与加强支架20上对应的第二安装孔232对齐,以便允许合适的紧固件(图中未标识)依次穿过第二穿孔342和第二安装孔232,从而固定外饰板安装支架80。需要指出的是,第一穿孔341和第二穿孔342的数量以及布置位置可以根据实际需要进行调整。
图9是本实用新型翼子板总成的激光雷达的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如图9所示,在一种或多种实施例中,探测装置40为激光雷达41。替代地,探测装置40也可为毫米波雷达、超声波雷达或者其它合适的探测装置。激光雷达41能够通过发射激光束来探测目标的位置、速度等特征量,从而为智能驾驶提供数据支持。在一种或多种实施例中,在激光雷达41上形成有3个安装凸耳42。其中,2个安装凸耳42位于激光雷达41的上侧,1个安装凸耳42位于激光雷达41的下侧。在每个安装凸耳42上形成有1个安装孔(图中未示出),并且安装孔能够与连接支架30上对应的激光雷达安装孔313相对,以便通过合适的紧固件(图中未标识)将激光雷达41固定在连接支架30上。需要指出的是,安装凸耳42的数量和布置位置也可根据实际需要进行调整。在一种或多种实施例中,在激光雷达41上形成有多个彼此间隔的第一限位凸起43,并且每个第一限位凸起43能够与外饰板70上对应的第二限位孔79形成卡接配合。进一步地,在激光雷达41上还形成有多个彼此间隔的第一限位孔44,并且每个第一限位孔44能够接纳外饰板70上对应的第二限位凸起78。通过上述的设置,能够进一步提高激光雷达41和外饰板70之间连接强度,防止激光雷达41出现晃动。
如图1所示,在一种或多种实施例中,摄像头50布置在激光雷达41的上部。替代地,摄像头50也可布置在其它合适的位置。摄像头50的设置,能够方便地获取车辆两侧的路况,以进一步提高车辆的安全性。
如图3所示,在一种或多种实施例中,摄像头安装支架60布置在安装槽12内并位于其上部。在组装状态下,摄像头安装支架60抵靠在翼子板10的第二翻边15上。摄像头安装支架60和连接支架30一起围成用于容纳摄像头50的安装空间,以提高摄像头50安装的可靠性。摄像头安装支架60和第二翻边15之间可采用合适的粘接剂形成粘接,以简化安装步骤。替代地,摄像头安装支架60和第二翻边15之间也可采用螺接等方式相连,以提高连接强度。
图10是本实用新型翼子板总成的摄像头安装支架的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如图10所示,在一种或多种实施例中,在摄像头安装支架60上形成有第二摄像头避让孔62。在组装状态下,该第二摄像头避让孔62与连接支架30上的第一摄像头避让孔311相对,以便避让摄像头50。在一种或多种实施例中,在摄像头安装支架60上还形成有彼此间隔的6个第一卡接孔61。每个第一卡接孔61能够与外饰板70上对应的第一卡接凸起76形成卡接配合,以便固定外饰板70。替代地,第一卡接孔61也可设置成比6个多或少的其它合适的数量,例如5个、7个等。
如图1所示,外饰板70覆盖在翼子板10的安装槽12上,以遮盖连接支架30等部件,起到装饰美观的效果。如图3所示,在一种或多种实施例中,在加强支架20上设有定位在安装槽12内的外饰板安装支架80,并且外饰板70能够分别与摄像头安装支架60、外饰板安装支架80和翼子板10形成固定连接,从而确保外饰板70的连接强度。
图11是本实用新型翼子板总成的外饰板安装支架的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如图11所示,在一种或多种实施例中,在外饰板安装支架80上形成有彼此间隔的4个第三安装孔82。在组装状态下,每个第三安装孔82能够与加强支架20上对应的第二安装孔232相配,以便通过合适的紧固件将外饰板安装支架80固定在加强支架20上。替代地,第三安装孔82的数量也可设置成比4个多或少的其它合适的数量,例如3个、5个等。在一种或多种实施例中,在外饰板安装支架80上还形成有彼此间隔的7个第二卡接孔81。每个第二卡接孔81能够与外饰板70上对应的第二卡接凸起77形成卡接配合,使得外饰板70能够方便地与外饰板安装支架80相连。替代地,第二卡接孔81的数量也可设置成比7个多或少的其它合适的数量,例如6个、8个等。
图12是本实用新型翼子板总成的外饰板的实施例的正面结构示意图。如图12所示,在一种或多种实施例中,外饰板70具有大致沿竖直方向延伸的外饰板本体71。外饰板本体71可采用合适的树脂材料(例如ABS等)通过注塑工艺加工而成。在外饰板本体71上形成有大致开口向后的第二激光雷达避让孔72。第二激光雷达避让孔72能够允许激光雷达41暴露在外,以便监测车辆周围的目标物。在一种或多种实施例中,在第二激光雷达避让孔72的左侧(基于图12所示的方位)形成有大致沿竖直方向延伸的挡风凸起75。该挡风凸起75能够降低车辆在行驶过程中空气流对激光雷达41的冲击,起到保护激光雷达41的作用。在一种或多种实施例中,在第二激光雷达避让孔72的上方设置有第三摄像头避让孔73,以便允许摄像头50的镜头暴露在外,从而方便地获取车辆周围的图像。在一种或多种实施例中,在外饰板本体71的下部形成有开口向后的风道壳体避让孔74,以便允许风道壳体90的出风口912穿过其中。
图13是本实用新型翼子板总成的外饰板的实施例的背面结构示意图。如图13所示,在一种或多种实施例中,在外饰板70的背面形成有彼此间隔的6个第一卡接凸起76。每个第一卡接凸起76能够插入到摄像头安装支架60对应的第一卡接孔61内。替代地,第一卡接凸起76也可设置成比6个多或少的其它合适的数量,只要能够与第一卡接孔61相配即可。在一种或多种实施例中,在外饰板70的背面还形成有彼此间隔的7个第二卡接凸起77。相应地,每个第二卡接凸起77能够插入到外饰板安装支架80上对应的第二卡接孔81内。替代地,第二卡接凸起77也可设置成比7个多或少的其它合适的数量,只要能够与第二卡接孔81相配即可。在一种或多种实施例中,在外饰板70的背面还形成有彼此间隔的多个第二限位凸起78。每个第二限位凸起78能够插入到激光雷达41对应的第一限位孔44内。进一步地,在外饰板70的背面还形成有彼此间隔的多个第二限位孔79。每个第二限位孔79能够接纳激光雷达41对应的第一限位凸起43。需要指出的是,第二限位凸起78和第二限位孔79的数量和布置位置可以根据实际需要进行调整。在一种或多种实施例中,在外饰板70的背面还设有彼此间隔的3个外饰板定位凸起710。每个外饰板定位凸起710能够插入到翼子板10上对应的外饰板定位孔17中,从而提高外饰板70的安装精度,避免出现安装间隙。在一种或多种实施例中,外饰板70与翼子板10的第三翻边16之间通过合适的粘结剂形成粘接连接,以便进一步提高外饰板70的安装可靠性。
图14是本实用新型翼子板总成的风道壳体的实施例的正面结构示意图;图15是本实用新型翼子板总成的风道壳体的实施例的背面结构示意图。如图14和图15所示,在一种或多种实施例中,风道壳体90具有大致方形的风道壳体本体91。风道壳体本体91可采用合适的树脂材料加工而成,以降低原料成本。风道壳体本体91具有相对的进风口911和出风口912。在一种或多种实施例中,在风道壳体本体91内还设有彼此间隔的多个导风肋913,以优化导风性能,降低风阻。风道壳体本体91具有相对的进风端92和出风端93。在组装状态下,进风端92位于前侧并靠近翼子板10的车轮避让槽13,而出风端93位于后侧并靠近翼子板10的安装槽12。在一种或多种实施例中,在进风端92上形成有彼此间隔的2个第四安装孔921。每个第四安装孔921能够与翼子板10上第一翻边14上的安装孔相配,以便将风道壳体90固定在翼子板10上。在一种或多种实施例中,在出风端93上形成有彼此间隔的2个凸耳(图中未标识),并且在每个凸耳上形成有一个第五安装孔931。每个第五安装孔931能够与加强支架20上对应的第一安装孔231相配,以便将风道壳体90固定在加强支架20上。在一种或多种实施例中,在出风端93的一个凸耳上形成有风道壳体定位凸耳932。该风道壳体定位凸耳932能够插入到加强支架20上对应的风道壳体定位孔233中,从而提高风道壳体90的安装精度和组装效率。
为了解决或者在一定程度上改善现有技术中具有激光雷达的翼子板结构强度较低的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还提供一种车辆(图中未示出)。该车辆包括上面任一实施例所述的翼子板总成1。该车辆可以是电动汽车、燃油汽车或混合动力汽车。该车辆的车型不限,例如轿车、SUV、MPV等。
至此,已经结合附图所示的优选实施方式描述了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但是,本领域技术人员容易理解的是,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显然不局限于这些具体实施方式。在不偏离本实用新型的原理的前提下,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对相关技术特征作出等同的更改或替换,这些更改或替换之后的技术方案都将落入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Claims (10)

1.一种翼子板总成,其特征在于,所述翼子板总成包括:
翼子板,在所述翼子板上设有安装槽;
加强支架,所述加强支架与所述翼子板相连;
连接支架,所述连接支架分别与所述翼子板和所述加强支架形成固定连接;和
探测装置,所述探测装置固定在所述连接支架上并定位在所述安装槽内。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翼子板总成,其特征在于,在所述翼子板上还设有定位在所述安装槽内的摄像头安装支架,并且所述摄像头安装支架和所述连接支架一起围成用于容纳摄像头的安装空间。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翼子板总成,其特征在于,在所述加强支架上还设有定位在所述安装槽内的外饰板安装支架,并且所述翼子板总成包括可分别与所述摄像头安装支架、所述外饰板安装支架和所述翼子板形成固定连接的外饰板。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翼子板总成,其特征在于,在所述摄像头安装支架上形成有彼此间隔的多个第一卡接孔,在所述外饰板安装支架上形成有彼此间隔的多个第二卡接孔,并且在所述外饰板上形成有可与每个对应的所述第一卡接孔形成卡接配合的第一卡接凸起和与每个对应的所述第二卡接孔形成卡接配合的第二卡接凸起。
5.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翼子板总成,其特征在于,在所述翼子板上形成有多个彼此间隔的外饰板定位孔,并且在所述外饰板上形成有可插入到每个对应的所述外饰板定位孔内的外饰板定位凸起。
6.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翼子板总成,其特征在于,所述翼子板总成还包括:
风道壳体,所述风道壳体具有彼此相对的进风端和出风端,其中,所述进风端固定在所述翼子板上,所述出风端固定在所述加强支架上。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翼子板总成,其特征在于,在所述外饰板上形成有与所述风道壳体的出风口相配的风道壳体避让孔。
8.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翼子板总成,其特征在于,在所述加强支架上形成有风道壳体定位孔,并且在所述出风端上形成有可插入到所述风道壳体定位孔内的风道壳体定位凸起。
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翼子板总成,其特征在于,所述探测装置包括毫米波雷达、超声波雷达或激光雷达。
10.一种车辆,其特征在于,所述车辆包括根据权利要求1-9任一项所述的翼子板总成。
CN202322632515.0U 2023-09-26 2023-09-26 翼子板总成和具有其的车辆 Active CN220924309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322632515.0U CN220924309U (zh) 2023-09-26 2023-09-26 翼子板总成和具有其的车辆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322632515.0U CN220924309U (zh) 2023-09-26 2023-09-26 翼子板总成和具有其的车辆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20924309U true CN220924309U (zh) 2024-05-10

Family

ID=90966549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322632515.0U Active CN220924309U (zh) 2023-09-26 2023-09-26 翼子板总成和具有其的车辆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20924309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US9132791B2 (en) Blind spot monitor assembly
US9682616B2 (en) Structural air guide having multiple configurations for a technical front surface of a motor vehicle and vehicle comprising same
US9644525B2 (en) Cooling device having air guide for a radiator of an automobile engine
US10035482B2 (en) Mounting structure for vicinity information detection sensor
US20060113755A1 (en) Cover for an air bag device
US11221408B2 (en) Radar unit assembly for a vehicle
US7048326B2 (en) Front body structure of motor vehicle
CN210734296U (zh) 一种商用车白车身结构
US20190168671A1 (en) Sensor mount structure
CN103921734A (zh) 车辆的内饰构件的安装结构
US11440493B2 (en) Rear portion structure of vehicle
CN220924309U (zh) 翼子板总成和具有其的车辆
US8523251B1 (en) Bumper fascia support assembly
CN111867890B (zh) 用于机动车辆的检测元件的支撑装置以及用于安装支撑装置的方法
CN110588557B (zh) 一种雷达支架及车辆
CN116890778A (zh) 车身前部构造
CN108473103B (zh) 用于安装机动车辆的雷达的安装装置
GB2268130A (en) Bonnets for motor vehicles.
US9174576B2 (en) Emergency release bracket system
CN220947544U (zh) 一种进气管道结构及车辆
CN219749763U (zh) 前保总成及车辆
CN217863962U (zh) 一种感知摄像头支架外壳和车辆
CN218055081U (zh) 雷达安装饰板、车顶装置及车辆
CN220682325U (zh) 空气室支撑结构及车辆
US11292334B2 (en) Stacked reinforcement assembly for grille of motor vehicle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