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20922226U - 一种新型气动扳手 - Google Patents
一种新型气动扳手 Download PDFInfo
- Publication number
- CN220922226U CN220922226U CN202323015679.5U CN202323015679U CN220922226U CN 220922226 U CN220922226 U CN 220922226U CN 202323015679 U CN202323015679 U CN 202323015679U CN 220922226 U CN220922226 U CN 220922226U
- Authority
- CN
- China
- Prior art keywords
- unit
- transmission
- wrench
- driving
- housing
- Prior art date
-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 Active
Links
- 230000005540 biological transmission Effects 0.000 claims abstract description 222
- 239000012530 fluid Substances 0.000 claims abstract description 15
- 230000009471 action Effect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21
- 208000032370 Secondary transmission Disease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12
- 230000008878 coupling Effect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12
- 238000010168 coupling process Method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12
- 238000005859 coupling reaction Method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12
- 238000009434 installation Method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9
- 230000007246 mechanism Effect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9
- 230000008901 benefit Effects 0.000 abstract description 6
- 238000003466 welding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4
- 238000000034 method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9
- 230000008569 process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5
- 239000002184 metal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4
- 238000000465 moulding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3
- 238000005096 rolling process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3
- 238000004519 manufacturing process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2
- 238000003825 pressing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2
- 240000007651 Rubus glaucus Species 0.000 description 1
- 235000011034 Rubus glaucus Nutrition 0.000 description 1
- 235000009122 Rubus idaeus Nutrition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06835 compression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07906 compression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07547 defect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01419 dependent effect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13461 design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11161 development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10586 diagram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00694 effects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03780 insertion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37431 insertion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12986 modification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04048 modification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9000007787 solid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1
Landscapes
- Details Of Spanners, Wrenches, And Screw Drivers And Accessorie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新型气动扳手,包括握持单元、外壳单元、扳手单元、传动单元、驱动单元和控制单元。其优点在于,在传动单元的内部设置扳手单元,可实现对流体介质工作系统长管路接头螺母的套接,从而使得新型气动扳手可适配于流体介质工作系统长管路的接头螺母;利用驱动单元通过传动单元驱动扳手单元转动,从而实现对流体介质工作系统长管路接头螺母的快速拆装,提升操作便捷性。
Description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自动化机械设备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新型气动扳手。
背景技术
机械设备装配中广泛采用螺栓连接方式,而针对这种连接方式进行拆卸的扳手很多,其中涉及到的常规扳手有呆扳手、梅花扳手、活扳手、套筒扳手等;然而,它们的应用范围不一样,但都有一个共同缺陷:无法对长管路接头螺母进行快速拆装。
目前针对相关技术中存在的无法对长管路接头螺母进行快速拆装等问题,尚未提出有效的解决方案。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针对现有技术中的不足,提供一种新型气动扳手,以解决相关技术中存在的无法对长管路接头螺母进行快速拆装等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取的技术方案是: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新型气动扳手,包括:
握持单元,所述握持单元用于供使用者握持;
外壳单元,所述外壳单元设置于所述握持单元的端部,用于安装零部件;
传动单元,所述传动单元设置于所述外壳单元的内部;
扳手单元,所述扳手单元设置于所述传动单元的内部,并与所述传动单元连接,用于在所述传动单元的作用下转动,以适配流体介质工作系统长管路接头螺母;
驱动单元,所述驱动单元设置于所述握持单元,并与所述传动单元传动连接,用于驱动所述传动单元在所述外壳单元内转动;
控制单元,所述控制单元设置于所述握持单元,并与所述驱动单元连接,用于控制所述驱动单元启动或者关闭。
在其中的一些实施例中,所述握持单元包括:
握持元件,所述握持元件设置有所述外壳单元、所述控制单元,用于供使用者握持;
放置元件,所述放置元件设置于所述握持元件,并设置有所述驱动单元。
在其中的一些实施例中,所述外壳单元包括:
第一外壳元件,所述第一外壳元件形成在所述握持单元的端部;
第二外壳元件,所述第二外壳元件形成在所述握持单元的端部,并与所述第一外壳元件连接,且所述第一外壳元件与所述第二外壳元件形成供所述传动单元安装的腔体;
固定结构,所述固定结构设置于所述第一外壳元件上,用于固定所述第二外壳元件。
在其中的一些实施例中,所述固定结构包括:
固定元件,所述固定元件设置于所述第二外壳元件的外侧,用于将所述第二外壳元件压紧;
第一锁定元件,所述第一锁定元件穿过所述固定元件并与所述第一外壳元件可拆卸连接,用于固定所述固定元件。
在其中的一些实施例中,所述传动单元包括:
主传动元件,所述主传动元件设置于所述外壳单元的内部,并与所述驱动单元传动连接,用于在所述驱动单元的作用下转动;
从传动结构,所述从传动结构设置于所述外壳单元的内部,并分别与所述主传动元件、所述扳手单元传动连接,用于在所述主传动元件的作用下带动所述扳手单元转动;
转动结构,所述转动结构设置于所述从传动结构与所述外壳单元之间,用于将所述从传动结构与所述外壳单元转动连接。
在其中的一些实施例中,所述从传动结构包括:
第一从传动元件,所述第一从传动元件设置于所述外壳单元的内部,且与所述主传动元件传动连接,并与所述扳手单元连接,用于在所述主传动元件的作用下带动所述扳手单元转动;
第二从传动元件,所述第二从传动元件分别与所述第一从传动元件、所述扳手单元连接,且所述第二从传动元件与所述第一从传动元件呈对称设置,用于在所述第一从传动元件的作用下带动所述扳手单元转动;
装配机构,所述装配机构设置于所述第一从传动元件和所述第二从传动元件之间,用于将所述第一从传动元件和所述第二从传动元件可拆卸连接。
在其中的一些实施例中,所述装配机构包括:
两第一装配元件,两所述第一装配元件分别设置于所述第一从传动元件的第一端和所述第二从传动元件的第二端;
两第二装配元件,两所述第二装配元件分别设置于所述第一从传动元件的第二端和所述第二从传动元件的第一端,并分别与两所述第一装配元件进行可拆卸连接;
两第二锁定元件,两所述第二锁定元件分别与两所述第一装配元件、两所述第二装配元件连接,用于将所述第一从传动元件和所述第二从传动元件连接。
在其中的一些实施例中,所述转动结构包括:
第一活动元件,所述第一活动元件设置于所述从传动结构的侧部;
第二活动元件,所述第二活动元件设置于所述外壳单元的内部,并与所述第一活动元件转动连接。
在其中的一些实施例中,所述扳手单元包括:
第一扳手元件,所述第一扳手元件设置于所述传动单元的内部,并与所述传动单元连接,用于在所述传动单元的作用下转动;
第二扳手元件,所述第二扳手元件设置于所述传动单元的内部且与所述第一扳手元件相对设置,并与所述传动单元连接,用于在所述传动单元的作用下转动。
在其中的一些实施例中,所述驱动单元包括:
驱动元件,所述驱动元件与所述握持单元连接,且所述驱动元件的输出轴穿过所述握持单元与所述传动单元连接;
联轴元件,所述联轴元件设置于所述驱动元件和所述传动单元之间,且所述联轴元件的两端分别与所述驱动元件和所述传动单元连接。
在其中的一些实施例中,还包括:
安装单元,所述安装单元设置于所述扳手单元和所述传动单元之间,用于将所述扳手单元与所述传动单元可拆卸连接。
在其中的一些实施例中,所述安装单元包括:
第一安装元件,所述第一安装元件设置于所述扳手单元上,并与所述传动单元可拆卸连接;
第二安装元件,所述第二安装元件开设在所述传动单元上,并供所述第一安装元件伸入。
本实用新型采用以上技术方案,与现有技术相比,具有如下技术效果:
本实用新型的一种新型气动扳手,在传动单元的内部设置扳手单元,可实现对流体介质工作系统长管路接头螺母的套接,从而使得新型气动扳手可适配于流体介质工作系统长管路的接头螺母;利用驱动单元通过传动单元驱动扳手单元转动,从而实现对流体介质工作系统长管路接头螺母的快速拆装,提升操作便捷性。
附图说明
图1是根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新型气动扳手的示意图;
图2是根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新型气动扳手的爆炸示意图;
图3是根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握持单元的示意图;
图4是根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外壳单元的示意图;
图5是根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传动单元的示意图;
图6是图2中局部A的放大图,主要显示扳手单元的结构;
图7是根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驱动单元的示意图;
图8是根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控制单元的电路框架图。
其中的附图标记为:100、握持单元;110、握持元件;120、放置元件;
200、外壳单元;210、第一外壳元件;220、第二外壳元件;230、固定结构;231、固定元件;232、第一锁定元件;
300、传动单元;310、主传动元件;320、从传动结构;321、第一从传动元件;322、第二从传动元件;323、第一装配元件;324、第二装配元件;325、第二锁定元件;330、转动结构;331、第一活动元件;332、第二活动元件;
400、扳手单元;410、第一扳手元件;420、第二扳手元件;
500、驱动单元;510、驱动元件;520、联轴元件;
600、控制单元;610、控制元件;620、按钮元件;630、电源元件;
700、安装单元;710、第一安装元件;720、第二安装元件。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使本申请的目的、技术方案及优点更加清楚明白,以下结合附图及实施例,对本申请进行描述和说明。应当理解,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仅用以解释本申请,并不用于限定本申请。基于本申请提供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作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申请保护的范围。
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申请的一些示例或实施例,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将本申请应用于其他类似情景。此外,还可以理解的是,虽然这种开发过程中所作出的努力可能是复杂并且冗长的,然而对于与本申请公开的内容相关的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在本申请揭露的技术内容的基础上进行的一些设计,制造或者生产等变更只是常规的技术手段,不应当理解为本申请公开的内容不充分。
在本申请中提及“实施例”意味着,结合实施例描述的特定特征、结构或特性可以包含在本申请的至少一个实施例中。在说明书中的各个位置出现该短语并不一定均是指相同的实施例,也不是与其它实施例互斥的独立的或备选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显式地和隐式地理解的是,本申请所描述的实施例在不冲突的情况下,可以与其它实施例相结合。
除非另作定义,本申请所涉及的技术术语或者科学术语应当为本申请所属技术领域内具有一般技能的人士所理解的通常意义。本申请所涉及的“一”、“一个”、“一种”、“该”等类似词语并不表示数量限制,可表示单数或复数。本申请所涉及的术语“包括”、“包含”、“具有”以及它们任何变形,意图在于覆盖不排他的包含;例如包含了一系列步骤或模块(单元)的过程、方法、系统、产品或设备没有限定于已列出的步骤或单元,而是可以还包括没有列出的步骤或单元,或可以还包括对于这些过程、方法、产品或设备固有的其它步骤或单元。本申请所涉及的“连接”、“相连”、“耦接”等类似的词语并非限定于物理的或者机械的连接,而是可以包括电气的连接,不管是直接的还是间接的。本申请所涉及的“多个”是指两个或两个以上。“和/或”描述关联对象的关联关系,表示可以存在三种关系,例如,“A和/或B”可以表示:单独存在A,同时存在A和B,单独存在B这三种情况。字符“/”一般表示前后关联对象是一种“或”的关系。本申请所涉及的术语“第一”、“第二”、“第三”等仅仅是区别类似的对象,不代表针对对象的特定排序。
实施例1
本实用新型的一个示意性实施例,如图1~图2所示,一种新型气动扳手,包括握持单元100、外壳单元200、传动单元300、扳手单元400、驱动单元500和控制单元600。其中,握持单元100用于供使用者握持;外壳单元200设置于握持单元100的端部,用于安装零部件;传动单元300设置于外壳单元200的内部;扳手单元400设置于传动单元300的内部,并与传动单元300连接,用于在传动单元300的作用下转动,以适配流体介质工作系统长管路接头螺母;驱动单元500设置于握持单元100,并与传动单元300传动连接,用于驱动传动单元300在外壳单元200内转动;控制单元600设置于握持单元100,并与驱动单元500连接,用于控制驱动单元500启动或者关闭。
如图3所示,握持单元100包括握持元件110和放置元件120。其中,握持元件110设置有外壳单元200、控制单元600,用于供使用者握持;放置元件120设置于握持元件110,并放置有驱动单元500。
握持元件110包括安装板、第一通孔和握持杆。其中,安装板的一侧安装有放置元件120;第一通孔贯穿安装板设置,用于供驱动单元500的输出轴穿过;握持杆的任意一端与安装板的弧形侧壁通过焊接、铆接或者一体成型等方式连接,握持杆的另一端可供控制单元600安装。
需要说明的是,实际使用过程中,使用者可通过握持元件110上的控制单元600控制力矩扳手的开启,可提升使用过程中的便捷性。
放置元件120包括承载板和第二通孔。其中,承载板通过焊接、铆接或者一体成型等方式与握持元件110的安装板连接;第二通孔贯穿承载板设置,并与握持元件110的第一通孔同轴设置,用于供驱动单元500的输出轴穿过。
如图4所示,外壳单元200包括第一外壳元件210、第二外壳元件220和固定结构230。其中,第一外壳元件210形成在握持单元100的端部;第二外壳元件220形成在握持单元100的端部,并与第一外壳元件210连接,且第一外壳元件210与第二外壳元件220形成供传动单元300安装的腔体;固定结构230设置于第一外壳元件210,用于固定第二外壳元件220。
具体地,第一外壳元件210位于握持元件110与放置元件120相对的一侧,第一外壳元件210通过焊接、螺栓固定或者一体成型等方式与握持元件110的安装板连接。
在其中的一些实施例中,第一外壳元件210包括但不限于金属罩壳。
需要说明的是,第一外壳元件210的结构形状根据实际装配需求进行设置,在此不做过多限制。
第二外壳元件220通过固定结构230与第一外壳元件210实现装配,且第二外壳元件220的形状结构与第一外壳元件210的底壁相适配。
此外,第二外壳元件220还包括第三通孔。其中,第三通孔贯穿第二外壳元件220设置,并与传动单元300转动连接。
在其中的一些实施例中,第二外壳元件220包括但不限于金属盖板。
需要说明的是,第二外壳元件220的形状结构可根据实际装配需求进行设置,在此不做过多限制。
此外,第一外壳元件210还包括定位块。其中,定位块设置于第一外壳元件210靠近第二外壳元件220的一侧,并与第二外壳元件220定位连接,以提高装配稳定性。
此外,第二外壳元件220还包括定位槽。其中,定位槽设置于第二外壳元件220靠近第一外壳元件210的一侧,并与第一外壳元件210的定位块定位连接,以提高装配稳定性。
固定结构230包括固定元件231和第一锁定元件232。其中,固定元件231设置于第二外壳元件220的外侧,用于将第二外壳元件220压紧;第一锁定元件232穿过固定元件231并与第一外壳元件210可拆卸连接,用于安装固定元件231。
更具体地,固定元件231通过第一锁定元件232固定在第一外壳元件210的周侧,且固定元件231可将第二外壳元件220与第一外壳元件210实现装配。
在其中的一些实施例中,固定元件231包括但不限于压紧板。
更具体地,第一锁定元件232穿过固定元件231的端部,且第一锁定元件232的端部与第一外壳元件210螺纹连接。需要说明的是,通过旋动第一锁定元件232可将固定元件231与第二外壳元件220抵紧,从而实现对第二外壳元件220的固定。
在其中的一些实施例中,第一锁定元件232包括但不限于螺栓。
如图5所示,传动单元300包括主传动元件310、从传动结构320和转动结构330。其中,主传动元件310设置于外壳单元200的内部,并与驱动单元500传动连接,用于在驱动单元500的作用下转动;从传动结构320设置于外壳单元200的内部,并分别与主传动元件310、扳手单元400传动连接,用于在主传动元件310的作用下带动扳手单元400转动;转动结构330设置于从传动结构320与外壳单元200之间,用于将从传动结构320与外壳单元200转动连接。
具体地,主传动元件310放置在第一外壳元件210和第二外壳元件220之间。
主传动元件310通过焊接、铆接或者螺栓固定等方式与驱动单元500的输出轴同轴固定。
主传动元件310包括主动齿轮和同心轴。其中,主动齿轮与驱动单元500的输出轴同轴固定;同心轴通过焊接、铆接或者一体成型等方式与主动齿轮连接,并与第二外壳元件220的第三通孔转动连接。
从传动结构320包括第一从传动元件321、第二从传动元件322和装配机构。其中,第一从传动元件321设置于外壳单元200的内部,且与主传动元件310传动连接,并与扳手单元400连接,用于在主传动元件310的作用下带动扳手单元400转动;第二从传动元件322分别与第一从传动元件321、扳手单元400连接,且第二从传动元件322与第一从传动元件321呈对称设置,用于在第一从传动元件321的作用下带动扳手单元400转动;装配机构设置于第一从传动元件321和第二从传动元件322之间,用于将第一从传动元件321和第二从传动元件322可拆卸连接。
第一从传动元件321包括第一从动半齿轮。其中,第一从动半齿轮与主传动元件310啮合连接,并与安装扳手单元400可拆卸连接。
更具体地,第一从传动元件321呈半圆弧状结构设置,且第一从传动元件321的外侧壁呈齿牙结构设置,第一从传动元件321的内侧壁呈光滑弧形结构设置,第一从传动元件321放置在第一外壳元件210和第二外壳元件220之间,并通过转动结构330与第一外壳元件210、第二外壳元件220转动连接。
在其中的一些实施例中,第一从传动元件321包括但不限于从动齿轮。
第二从传动元件322包括第二从动半齿轮。其中,第二从动半齿轮通过装配机构与第一从动半齿轮连接,并与安装扳手单元400可拆卸连接。
更具体地,第二从传动元件322呈半圆弧状结构设置,且第二从传动元件322的外侧壁呈齿牙结构设置,第二从传动元件322的内侧壁呈光滑弧形结构设置,第二从传动元件322通过装配机构与第一从传动元件321可拆卸连接。
在其中的一些实施例中,第二从传动元件322包括但不限于从动齿轮。
需要说明的是,第一从传动元件321和第二从传动元件322的结构和形状相同,且第一从传动元件321和第二从传动元件322呈对称设置。
更具体地,装配机构包括两第一装配元件323、两第二装配元件324和第二锁定元件325。其中,两第一装配元件323分别设置于第一从传动元件321的第一端和第二从传动元件322的第二端;两第二装配元件324分别设置于第一从传动元件321的第二端和第二从传动元件322的第一端,并分别与两第一装配元件323进行可拆卸连接;两第二锁定元件325分别与两第一装配元件323、两第二装配元件324连接,用于将第一从传动元件321和第二从传动元件322连接。
第一装配元件323包括装配耳板和第一装配孔。其中,装配耳板通过焊接、螺栓固定或者一体成型等方式与第一从传动元件321、第二从传动元件322端部连接,且装配耳板分别在第一从传动元件321、第二从传动元件322上呈对称设置;第一装配孔开设在装配耳板上,且第一装配孔的轴向与装配耳板的厚度方向相同,且第一装配孔可供六角螺母安装。
第二装配元件324包括装配槽和第二装配孔。其中,装配槽开设在第一从传动元件321、第二从传动元件322远离装配耳板的端部,且两个装配槽分别与对应的装配耳板相适配;第二装配孔开设在装配槽的底壁上,第二装配孔的轴向与装配槽的深度方向相同,且第二装配孔可供内六角螺栓安装。
第二锁定元件325依次穿过第一从传动元件321上的第一装配孔、第二从传动元件322上的第二装配孔,使得第一从传动元件321和第二从传动元件322相互连接。
在其中的一些实施例中,第二锁定元件325包括但不限于六角螺母、内六角螺栓。
具体地,转动结构330包括第一活动元件331和第二活动元件332。其中,第一活动元件331设置于从传动结构320的侧部;第二活动元件332设置于外壳单元200的内部,并与第一活动元件331转动连接。
第一活动元件331包括第一活动槽和第二活动槽。其中,第一活动槽设置于第一从传动元件321的侧壁上,且第一活动槽沿第一从传动元件321的弧形周向开设,即第一活动槽呈半圆结构设置;第二活动槽设置于第二从传动元件322的侧壁上,且第二活动槽沿第二从传动元件322的弧形周向开设,即第二活动槽呈半圆结构设置。需要说明的是,第一从传动元件321上的第一活动槽和第二从传动元件322的第二活动槽可拼接呈圆环槽结构。
需要说明的是,第一活动槽的数量为2个,且2个第一活动槽分别开设在第一从传动元件321宽度方向的两侧壁上。
需要说明的是,第二活动槽的数量为2个,且2个第二活动槽分别开设在第二从传动元件322宽度方向的两侧壁上。
第二活动元件332包括第一活动块和第二活动块。其中,第一活动块通过焊接、铆接或者螺栓固定等方式与第一外壳元件210连接,且第一活动块嵌入对应的第一活动元件331内并与该第一活动元件331滚动连接;第二活动块通过焊接、铆接或者螺栓固定等方式与第二外壳元件220连接,且第二活动块嵌入对应的第一活动元件331内并与该第一活动元件331滚动连接。
在其中的一些实施例中,第二活动元件332包括但不限于滚动轴承。
需要说明的是,通过第一活动元件331和第二活动元件332可将第一从传动元件321、第二从传动元件322与转动连接在外壳单元200内,使得第一从传动元件321、第二从传动元件322可通过主传动元件310的带动进行转动,从而使得位于第一从传动元件321、第二从传动元件322内的扳手单元400转动。
如图6所示,扳手单元400包括第一扳手元件410和第二扳手元件420。其中,第一扳手元件410设置于传动单元300的内部,并与传动单元300连接,用于在传动单元300的作用下转动;第二扳手元件420设置于传动单元300的内部且与第一扳手元件410相对设置,并与传动单元300连接,用于在传动单元300的作用下转动。
具体地,第一扳手元件410呈片状扳手结构设置,且第一扳手元件410与第一从传动元件321可拆卸连接。
在其中的一些实施例中,第一扳手元件410包括但不限于金属扳手。
具体地,第二扳手元件420呈片状扳手结构设置,且第二扳手元件420与第二从传动元件322可拆卸连接。
在其中的一些实施例中,第二扳手元件420包括但不限于金属扳手。
需要说明的是,第一扳手元件410和第二扳手元件420的结构相同,且第一扳手元件410和第二扳手元件420呈对称设置。
如图7所示,驱动单元500包括驱动元件510和联轴元件520。其中,驱动元件510与握持单元100连接,且驱动元件510的输出轴穿过握持单元100与传动单元300连接;联轴元件520设置于驱动元件510和传动单元300之间,且联轴元件520的两端分别与驱动元件510和传动单元300连接。
具体地,驱动元件510通过焊接、铆接或者螺栓固定等方式与放置元件120连接,且驱动元件510的输出轴依次穿过放置元件120、握持元件110、第一外壳元件210并与主传动元件310同轴固定。
在其中的一些实施例中,驱动元件510包括但不限于气动马达。
具体地,联轴元件520套设在驱动元件510的输出轴,且联轴元件520通过焊接、铆接或者螺栓固定等方式与主传动元件310连接。
在其中的一些实施例中,联轴元件520包括但不限于联轴器。
如图8所示,控制单元600包括控制元件610和按钮元件620。其中,控制元件610设置于外壳单元200的内部,并与驱动单元500连接;按钮元件620设置于握持单元100的端部,并与控制元件610连接。
具体地,控制元件610置于第一外壳元件210和第二外壳元件220之间,控制元件610通过焊接、铆接或者螺栓固定等方式与第一外壳元件210连接,且控制元件610与驱动元件510电性连接。
在其中的一些实施例中,控制元件610包括但不限于MCU、树莓派、单片机。
具体地,按钮元件620通过焊接、铆接或者螺栓固定等方式与握持元件110的端部连接,且按钮元件620与控制元件610电性连接。需要说明的是,使用者可通过按动按钮元件620控制驱动元件510的开启或者关闭。
在其中的一些实施例中,按钮元件620包括但不限于按钮开关、触摸按钮。
进一步地,控制单元600还包括电源元件630。其中,电源元件630通过焊接、铆接或者螺栓固定等方式安装在第一外壳元件210和第二外壳元件220之间,且电源元件630分别与控制元件610、按钮元件620和驱动元件510电性连接,用于向控制元件610、按钮元件620和驱动元件510供电。
在其中的一些实施例中,电源元件630包括但不限于电池包。
本实施例的使用方法如下:
实际使用过程中,使用者可将力矩扳手中第一扳手元件410和第二扳手元件420形成的孔洞与流体介质工作系统长管路接头螺母套接,使得第一扳手元件410和第二扳手元件420将流体介质工作系统长管路接头螺母夹紧;
随后,使用者可通过按钮元件620启动驱动元件510,使得驱动元件510带动主传动元件310转动,从而使得主传动元件310带动从传动结构320转动,进而使得从传动结构320带动第一扳手元件410和第二扳手元件420转动;
需要说明的是,使用者可通过控制驱动元件510的输出轴的正转、反转控制扳手单元400的正转、反转,从而可实现对流体介质工作系统长管路接头螺母的旋紧、拆卸。
本实施例的优点在于,通过在第一从传动元件321和第二从传动元件322之间的第二套装孔内设置第一扳手元件410和第二扳手元件420,使得第一扳手元件410和第二扳手元件420可对流体介质工作系统长管路接头螺母的套接,从而使得新型气动扳手可适配于流体介质工作系统长管路的接头螺母;此外,还通过设置驱动元件510并将驱动元件510与主传动元件310连接,通过主传动元件310与从传动结构320的啮合连接,使得驱动元件510可通过主传动元件310与从传动结构320的啮合连接驱动扳手单元400的转动,从而可实现对流体介质工作系统长管路接头螺母的快速拆装,提升操作便捷性。
实施例2
本实施例为实施例1的一变形实施例。
如图6所示,一种新型气动扳手还包括安装单元700。其中,安装单元700设置于扳手单元400和传动单元300之间,用于将扳手单元400与传动单元300可拆卸连接
如图6所示,安装单元700的数量为2个,且两个安装单元700分别设置于第一扳手元件410和第一从传动元件321之间、第二扳手元件420和第二从传动元件322之间。
安装单元700包括第一安装元件710和第二安装元件720。其中,第一安装元件710设置于扳手单元400上,并与传动单元300可拆卸连接;第二安装元件720开设在传动单元300上,并供第一安装元件710伸入。
具体地,第一安装元件710与第一扳手元件410、第二扳手元件420通过焊接、铆接或者一体成型等方式连接,用于插入对应的第一从传动元件321、第二从传动元件322内。
具体地,第二安装元件720开设在第一从传动元件321、第二从传动元件322上,且第二安装元件720可供第一安装元件710伸入。
此外,第二安装元件720内还设置有弹簧销,第一安装元件710伸入第二安装元件720内,弹簧销可将第一安装元件710抵紧在第二安装元件720内,使得第一扳手元件410与第一从传动元件321稳定连接、或者第二扳手元件420与第二从传动元件322稳定连接。
在其中的一些实施例中,第一安装元件710上固定磁石,在第一安装元件710伸入第二安装元件720内,可通过磁吸原理实现第一扳手元件410与第一从传动元件321、或者第二扳手元件420与第二从传动元件322连接;此外,还可对第一安装元件710进行充磁处理,使得第一安装元件710具有磁吸性,从而可实现第一扳手元件410与第一从传动元件321或者、第二扳手元件420与第二从传动元件322磁吸连接。
本实施例的使用方法与优点与实施例1相同,在此不再赘述。
以上所述实施例的各技术特征可以进行任意的组合,为使描述简洁,未对上述实施例中的各个技术特征所有可能的组合都进行描述,然而,只要这些技术特征的组合不存在矛盾,都应当认为是本说明书记载的范围。
以上所述实施例仅表达了本申请的几种实施方式,其描述较为具体和详细,但并不能因此而理解为对实用新型专利范围的限制。应当指出的是,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申请构思的前提下,还可以做出若干变形和改进,这些都属于本申请的保护范围。因此,本申请专利的保护范围应以所附权利要求为准。
Claims (10)
1.一种新型气动扳手,用于流体介质工作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
握持单元,用于供使用者握持;
外壳单元,所述外壳单元设置于所述握持单元的第一端的一侧;
传动单元,所述传动单元设置于所述外壳单元的内部;
扳手单元,所述扳手单元设置于所述传动单元的内部,并与所述传动单元连接,用于在所述传动单元的作用下转动,以适配长管路接头螺母;
驱动单元,所述驱动单元设置于所述握持单元的第一端的另一侧,并与所述传动单元传动连接,用于驱动所述传动单元在所述外壳单元内转动;
控制单元,所述控制单元设置于所述握持单元的内部以及第二端,并与所述驱动单元连接,用于控制所述驱动单元启动或者关闭。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新型气动扳手,其特征在于,所述握持单元包括:
握持元件,所述握持元件外壳单元的第一端设置有所述外壳单元,所述握持元件的内部以及第二端设置有所述控制单元,用于供使用者握持;
放置元件,所述放置元件设置于所述握持元件的第一端的侧部,并放置有所述驱动单元;和/或
所述扳手单元包括:
第一扳手元件,所述第一扳手元件设置于所述传动单元的内部,并与所述传动单元连接,用于在所述传动单元的作用下转动;
第二扳手元件,所述第二扳手元件设置于所述传动单元的内部且与所述第一扳手元件相对设置,并与所述传动单元连接,用于在所述传动单元的作用下转动;和/或
所述驱动单元包括:
驱动元件,所述驱动元件与所述握持单元连接,且所述驱动元件的输出轴穿过所述握持单元与所述传动单元连接;
联轴元件,所述联轴元件设置于所述驱动元件和所述传动单元之间,且所述联轴元件的两端分别与所述驱动元件和所述传动单元连接。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新型气动扳手,其特征在于,所述外壳单元包括:
第一外壳元件,所述第一外壳元件设置在所述握持单元的第一端的第一侧;
第二外壳元件,所述第二外壳元件设置在所述握持单元的第一端的第一侧,并与所述第一外壳元件连接,用于与所述第一外壳元件容纳所述传动单元;
固定结构,所述固定结构设置于所述第二外壳元件的侧部,用于将所述第二外壳元件与所述第一外壳元件固定。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新型气动扳手,其特征在于,所述固定结构包括:
固定元件,所述固定元件设置于所述第二外壳元件的外侧;
第一锁定元件,所述第一锁定元件穿过所述固定元件并与所述第一外壳元件可拆卸连接,用于固定所述固定元件。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新型气动扳手,其特征在于,所述传动单元包括:
主传动元件,所述主传动元件设置于所述外壳单元的内部,并与所述驱动单元传动连接,用于在所述驱动单元的作用下转动;
从传动结构,所述从传动结构设置于所述外壳单元的内部,并分别与所述主传动元件、所述扳手单元传动连接,用于在所述主传动元件的作用下带动所述扳手单元转动;
转动结构,所述转动结构设置于所述从传动结构与所述外壳单元之间,用于将所述从传动结构与所述外壳单元转动连接。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新型气动扳手,其特征在于,所述从传动结构包括:
第一从传动元件,所述第一从传动元件设置于所述外壳单元的内部,且与所述主传动元件传动连接,并与所述扳手单元连接,用于在所述主传动元件的作用下带动所述扳手单元转动;
第二从传动元件,所述第二从传动元件分别与所述第一从传动元件、所述扳手单元连接,且所述第二从传动元件与所述第一从传动元件呈对称设置,用于在所述第一从传动元件的作用下带动所述扳手单元转动;
装配机构,所述装配机构设置于所述第一从传动元件和所述第二从传动元件之间,用于将所述第一从传动元件和所述第二从传动元件可拆卸连接。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新型气动扳手,其特征在于,所述装配机构包括:
两第一装配元件,两所述第一装配元件分别设置于所述第一从传动元件的第一端和所述第二从传动元件的第二端;
两第二装配元件,两所述第二装配元件分别设置于所述第一从传动元件的第二端和所述第二从传动元件的第一端,并分别与两所述第一装配元件进行可拆卸连接;
两第二锁定元件,两所述第二锁定元件分别与两所述第一装配元件、两所述第二装配元件连接,用于将所述第一从传动元件和所述第二从传动元件连接。
8.根据权利要求5~7任一所述的新型气动扳手,其特征在于,所述转动结构包括:
第一活动元件,所述第一活动元件设置于所述从传动结构的侧部;
第二活动元件,所述第二活动元件设置于所述外壳单元的内部,并与所述第一活动元件转动连接。
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新型气动扳手,其特征在于,还包括:
安装单元,所述安装单元设置于所述扳手单元和所述传动单元之间,用于将所述扳手单元与所述传动单元可拆卸连接。
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新型气动扳手,其特征在于,所述安装单元包括:
第一安装元件,所述第一安装元件设置于所述扳手单元上,并与所述传动单元可拆卸连接;
第二安装元件,所述第二安装元件开设在所述传动单元上,并供所述第一安装元件伸入。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2323015679.5U CN220922226U (zh) | 2023-11-08 | 2023-11-08 | 一种新型气动扳手 |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2323015679.5U CN220922226U (zh) | 2023-11-08 | 2023-11-08 | 一种新型气动扳手 |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CN220922226U true CN220922226U (zh) | 2024-05-10 |
Family
ID=90964500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Title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
CN202323015679.5U Active CN220922226U (zh) | 2023-11-08 | 2023-11-08 | 一种新型气动扳手 |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 Link |
---|---|
CN (1) | CN220922226U (zh) |
-
2023
- 2023-11-08 CN CN202323015679.5U patent/CN220922226U/zh active Active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 Publication Date | Title |
---|---|---|
CN111421493B (zh) | 电动工具 | |
US5771516A (en) | Exchangeable power hand tool | |
AU2011274390A1 (en) | Insertion tool for tangless spiral coil insert | |
TW201505777A (zh) | 電動手工具裝置及組裝方法 | |
CN111421510A (zh) | 电动工具 | |
CN220922226U (zh) | 一种新型气动扳手 | |
CN117067147A (zh) | 一种多用途气动力矩扳手 | |
CN209755037U (zh) | 可拆卸式螺母拧转装置 | |
CN113579148B (zh) | 一种电动拉铆枪 | |
CN213889796U (zh) | 一种智能专用卡套管接头装卸工具 | |
CN115229723A (zh) | 一种弯头工具 | |
CN216180109U (zh) | 一种扳手 | |
CN212578492U (zh) | 一种手持式电动螺丝刀 | |
CN201516589U (zh) | 一种全自动无刷电动螺丝刀 | |
CN217462949U (zh) | 一种变速器驱动套及便携式变速器驱动装置 | |
CN217943190U (zh) | 一种弯头工具 | |
CN221186308U (zh) | 一种路灯集控器生产用的装配工具 | |
CN219945213U (zh) | 一种适用于狭小空间螺母安装的工具 | |
CN220839934U (zh) | 电动工具 | |
CN215315884U (zh) | 用于电动工具上的拆卸式装配结构及电动工具 | |
CN219170737U (zh) | 一种螺丝批 | |
CN116231976B (zh) | 永磁同步伺服电机的旋变转子拆卸工装 | |
CN117773826B (zh) | 一种电动螺丝刀 | |
CN220825930U (zh) | 一种电动螺丝刀 | |
CN211178808U (zh) | 一种变速器输出端起动力矩测量装置 |
Legal Events
Date | Code | Title | Description |
---|---|---|---|
GR01 | Patent grant | ||
GR01 | Patent grant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