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20914618U - 电连接端子、电连接器以及电连接器组件 - Google Patents

电连接端子、电连接器以及电连接器组件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20914618U
CN220914618U CN202322630800.9U CN202322630800U CN220914618U CN 220914618 U CN220914618 U CN 220914618U CN 202322630800 U CN202322630800 U CN 202322630800U CN 220914618 U CN220914618 U CN 220914618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elastic
penetrating
connection terminal
elastic clamping
along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322630800.9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徐浙帅
刘利超
王坚波
吕晓钟
唐建伍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Dongguan Jinling Electronics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Dongguan Jinling Electronics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Dongguan Jinling Electronics Co ltd filed Critical Dongguan Jinling Electronics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322630800.9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20914618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20914618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20914618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Landscapes

  • Details Of Connecting Devices For Male And Female Coupling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电连接端子、电连接器以及电连接器组件,所述电连接端子包括弹性夹持部、弹性对接部以及与所述弹性对接部一体的连接部,所述弹性夹持部具有与所述连接部连接或干涉的固定部以及与所述连接部弹性抵接的弹性自由部;所述连接部包括正对所述弹性自由部的抵持壁以及与所述固定部连接的侧立部,所述弹性自由部自所述固定部反向折弯悬置于所述抵持壁上,一导线自插入后被夹持于所述弹性自由部与所述抵持壁之间以保持所述导线与所述弹性对接部电导通。上述电连接端子、电连接器以及电连接器组件,解决螺接方式带来的易松动的问题,防止弹性自由部移位,提高弹性夹持部的连接稳定性,提高导线与电连接端子的连接稳定性。

Description

电连接端子、电连接器以及电连接器组件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连接器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电连接端子、电连接器以及电连接器组件。
背景技术
电连接器组件用于使一电子设备、器件或基板与另一电子设备、器件或基板实现可插拔式电性连接,进而使一电子设备、器件或基板与另一电子设备、器件或基板实现电信号传输。所述电连接器组件通常包括电连接器和与所述电连接器插接配合的互补电连接器,所述电连接器的一端可通过导线与电器件或电路板电性连接,另一端与互补型电连接器可插拔式电性连接。互补电连接器可通过导线与电器件或电路板电性连接。
电连接器内通常设置有若干个电连接端子,所述电连接端子的一端设置有弹性夹臂,所述弹性夹臂用于与互补型性连接器的互补电连接端子电性连接;所述电连接端子的另一端设置有弹性夹持件,所述弹性夹持件用于提供一个供导线穿过以与电连接端子电性连接的弹性空间。所述弹性夹持件的一端作为固定端与所述电连接端子螺接,弹性夹持件的另一端作为弹性自由端与所述电连接端子弹性抵接,当所述导线穿入时,所述导线挤压所述弹性自由端以使其与所述电连接端子产生间隙,所述导线从所述间隙中穿入以与所述电连接端子电连接,弹性自由端依靠自身弹性压紧在所述导线上以防止导线脱离所述电连接端子。传统方案中,随着使用时间推移,螺接方式极有可能出现松动,导致弹性夹持件易松动,进而导致弹性自由端易移位(例如导致弹性自由端与电连接器之间的弹性抵持力降低),降低弹性夹持件的稳定性,降低导线与电连接端子的连接稳定性。
实用新型内容
针对上述现有技术的不足,本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增加弹性夹持部连接稳定性、增加导线连接稳定性的电连接端子、电连接器以及电连接器组件。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采用的一个技术方案是:提供了一种电连接端子,包括弹性夹持部、弹性对接部以及与所述弹性对接部一体的连接部,所述弹性夹持部具有与所述连接部连接或干涉的固定部以及与所述连接部弹性抵接的弹性自由部;所述连接部包括正对所述弹性自由部的抵持壁以及与所述固定部连接的侧立部,所述弹性自由部自所述固定部反向折弯悬置于所述抵持壁上,一导线自插入后被夹持于所述弹性自由部与所述抵持壁之间以保持所述导线与所述弹性对接部电导通。
进一步的,所述固定部与所述侧立部一体成型,所述固定部自所述侧立部向远离所述弹性对接部的方向延伸而形成;或者
所述固定部与所述连接部可拆卸连接;所述侧立部上设置有一供所述固定部沿插接方向穿于其中的穿道、沿插接方向正向限位所述弹性夹持部的正向限位部以及沿插接方向反向限位所述弹性夹持部的反向限位部;所述固定部具有穿设于所述穿道中的穿设部、与所述正向限位部限位配合的正向配合部以及与所述反向限位部限位配合的反向配合部。
进一步的,所述穿道具有一沿插接方向分布的一侧壁、设置于所述侧壁上端的顶壁以及沿插接方向和垂直方向均与所述顶壁错位的弹性底壁;所述侧壁上靠近所述弹性夹持部的一端形成所述的正向限位部,靠近所述弹性对接部的一端形成反向限位部;
所述穿设部从与所述侧壁相对的一侧进入所述穿道中,所述弹性底壁提供向上的弹性压力至所述穿设部,所述顶壁提供向下的压力至所述穿设部以从垂直方向夹紧穿设部;所述穿设部具有位于所述穿道外且远离所述弹性对接部方向的穿入端以及位于所述穿道外且靠近所述弹性对接部的穿出端,所述穿出端的下表面与所述弹性底壁的上表面抵接;所述正向配合部形成于所述穿入端上与所述正向限位部抵接的位置处,反向配合部形成于所述穿出端上与所述反向限位部抵接的位置处。
进一步的,所述侧壁具有沿所述插接方向反向延伸以超出所述顶壁的反向延伸部,所述反向延伸部的上边缘与所述顶壁的下表面之间形成一第一预置距离,所述反向延伸部的上边缘与所述穿入端的下表面抵接。
进一步的,所述侧立部上边缘靠近所述弹性夹持部的一端向上延伸以形成所述穿道的侧壁,所述侧壁折弯后沿垂直于所述插接方向延伸以形成所述穿道的所述顶壁;所述侧立部靠近所述弹性对接部的一端的上边缘折弯后沿垂直于所述插接方向延伸以形成所述弹性底壁。
进一步的,所述弹性夹持部的弹性自由部受由沿插接方向滑动设置于电连接器上的按压件驱动而与所述连接部产生间隙,所述间隙供导线穿入或穿出;所述按压件具有按压部、由按压部沿插接方向正向延伸并抵持于所述弹性夹持部上的抵持部以及形成于所述抵持部横向两侧的用于对所述弹性夹持部进行横宽向限位的横向限位部。
进一步的,所述弹性对接部包括形成于所述侧立部远离所述弹性夹持部的一端的第一弹性夹臂以及与所述第一弹性夹臂相对设置的第二弹性夹臂,所述第一弹性夹臂和第二弹性夹臂之间形成供互补电连接器的互补电连接端子插接于其中的弹性插接空间。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采用的另一个技术方案是:提供了一种电连接器,包括绝缘外壳,所述绝缘外壳内设置有若干个相互独立的第一内腔,所述第一内腔沿插接方向贯通所述绝缘外壳,每一内腔内均插置有一绝缘内壳,所述绝缘内壳沿插接方向正向延伸出所述绝缘外壳;所述绝缘内壳上沿插接方向贯通形成有与所述第一内腔连通的第二内腔,每一所述第一内腔和对应的第二内腔形成供所述的电连接端子插置于其中的插接腔体。
进一步的,每相邻两绝缘内壳之间均通过一连接件连接成一体。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采用的又一个技术方案是:提供了一种电连接器组件,包括所述的电连接器以及与所述电连接器插接配合的互补电连接器,所述互补电连接器上对应于每一绝缘内壳的位置处均设置有供其插装于其中的插装腔,所述插装腔内插置有与所述电连接端子插接配合的互补电连接端子。
本实用新型电连接端子、电连接器以及电连接器组件,在实现弹性夹持部与连接部的连接时将传统的螺接方式修改为穿道和各限位部组合的连接方式,省去外部连接部件,节省成本;解决螺接方式所带来的装配时间长,效率低的问题,解决螺接方式带来的易松动的问题,防止弹性自由部移位,提高弹性夹持部的连接稳定性,提高导线与电连接端子的连接稳定性。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电连接器组件一实施方式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图1的爆炸图。
图3及图4是图2中绝缘外壳的结构示意图。
图5是图2中绝缘内壳的结构示意图。
图6是图2中电连接端子与按压件的配合示意图。
图7是图6中第一弹性部件与连接部的拆分图。
图8是图7的第一弹性部件插置于插接腔体内的状态图。
图9是图2中第二电连接器的结构示意图。
附图中各标号的含义为:
第一电连接器100;绝缘外壳110;第一内腔111;锁孔112;第一分隔部113;下腔体114;上腔体115;挡块115a;滑道115b;分隔壁116a;凹槽116b;
绝缘内壳120;插置部120a;插头部120b;锁持件120c;第二内腔121;锁扣122;导向凸肋123;连接件124;弹性臂125;第一延伸段125a;第二延伸段125b;弹性段125c;锁持部125d;
电连接端子130;连接部131;正向限位部131a;反向限位部131b;侧立部1311;抵持壁1312;侧壁1313;反向延伸部1313a;顶壁1314;弹性底壁1315;弹性夹持部132;固定部132a;穿设部1321;穿入端1321a;穿出端1321b;主体段1321c;正向配合部1322;反向配合部1323;弹性自由部132b;弹性连接部132c;弹性对接部133;按压件134;按压部1341;抵持部1342;横向限位部1343;底滑块134a;第一侧挡134b;第二侧挡134c;防脱块134d;
第二电连接器200;第二绝缘壳体210;插装腔220;导向凹槽221;避让槽222;锁持槽223;互补电连接端子224。
具体实施方式
为使本申请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下面将结合本申请具体实施例及相应的附图对本申请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是本申请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申请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申请保护的范围。
需要说明的是,当元件被称为“固定于”另一个元件,它可以直接在另一个元件上或者也可以存在居中的元件。当一个元件被认为是“连接”另一个元件,它可以是直接连接到另一个元件或者可能同时存在居中元件。
除非另有定义,本文所使用的所有的技术和科学术语与属于本实用新型的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通常理解的含义相同。本文中在本实用新型的说明书中所使用的术语只是为了描述具体的实施例的目的,不是旨在于限制本实用新型。
请参阅图1,本实用新型电连接器组件包括第一电连接器100以及作为与第一电连接器100插接配合的互补的第二电连接器200,所述第一电连接器100与第二电连接器200沿插接方向插接配合。所述第一电连接器100的一端与导线(图未示出)连接,另一端作为配合端与所述第二电连接器200的互补配合端插接配合,所述第二电连接器200的另一端作为安装端与基板电连接,所述基板可为印刷电路板、背板等。所述第一电连接器100和第二电连接器200均包括多个电连接端子和用于支撑多个电连接端子的介电或电绝缘的电绝缘壳体。所述多个电连接端子沿第一方向X排列,沿第二方向Y延伸,根据图示的实施方式,所述第一方向X被限定为横宽方向,第二方向Y延伸为纵长方向或插接方向,故第一方向X又可被称为横向或宽向,第二方向Y又可被称为纵向或插接方向。
请参阅图2、图3及图4,所述第一电连接器100包括第一绝缘壳体以及设置于所述第一绝缘壳体内的若干电连接端子130。所述第一绝缘壳体包括绝缘外壳110以及可拆卸地插置于所述绝缘外壳110内的与所述若干电连接端子130一一对应的若干绝缘内壳120。所述绝缘外壳110内设置有沿第一方向X分布的若干第一内腔111,每一所述第一内腔111沿第二方向Y贯通所述绝缘外壳110,且至少两个第一内腔111的腔顶壁和腔底壁均设置有用于锁持所述绝缘内壳120的锁孔112。每一个所述第一内腔111上靠近导线的一端均被一第一分隔部113分隔为上下两个腔体,其中,下腔体114的横截面形状与所述导线的形状相适配,用于供所述导线从中穿过后与第一内腔111中的电连接端子130导电连接。上腔体115用于供电连接端子130的按压件134沿第二方向Y滑动设置于其内。所述上腔体115的上腔壁上设置有向下腔体114方向延伸而成的挡块115a,所述挡块115a与所述上腔体115上沿第一方向X的两侧腔壁之间均形成有一滑道115b,所述滑道115b用于与所述按压件滑动配合。
相邻两第一内腔111之间通过一第二分隔部进行分隔,所述第二分隔部可以是沿第三方向Z(垂直方向)延伸的分隔壁116a。所示出的实施方式中,所述绝缘外壳110的上表面正对每一分隔壁116a的位置处均向下凹设有一凹槽116b,每一所述凹槽116b的槽底均与对应的分隔壁116a连接,以与所述对应的分隔壁116a一并形成所述第二分隔部。所述凹槽116b上沿第一方向X上的长度(即凹槽116b的宽度)大于所述分隔壁116a的宽度,用于容纳绝缘内壳120上设置的锁持件。
请参阅图5,所述若干绝缘内壳120一一对应地插置于所述若干第一内腔111中,所述绝缘内壳120内形成有沿第二方向Y贯通的第二内腔121,当所述绝缘内壳120插置于对应的第一内腔111中时,所述第二内腔121与对应的第一内腔111相互连通以形成供所述电连接端子130容纳于内的插接腔体。每一所述绝缘内壳120均具有插置于所述第一内腔111中的插置部120a以及沿第二方向Y正向(朝向第二电连接器200的方向)延伸出所述第一内腔111的插头部120b,所述插头部120b用于插入所述第二电连接器200中。所述插置部120a的上表面和下表面上对应于所述锁孔112的位置处均设置有锁扣122,所述锁扣122用于与所述锁孔112配合以将所述绝缘内壳120和绝缘外壳110锁接在一起。每一所述插头部120b的上表面或下表面设置有沿第二方向Y分布的导向凸肋123,所述导向凸肋123用于与所述第二电连接器200内的导向凹槽221导向配合。每相邻两插头部120b之间均设置有一连接件124,所述连接件124用于将相邻两绝缘内壳120连接成一体,可提高绝缘内壳120与绝缘外壳110的装配效率,提高绝缘内壳120的强度。
所述绝缘内壳120上设置有用于与第二电连接器200锁持的锁持件120c,所述锁持件120c包括设置地至少两连接件124上的弹性臂125以及与每一弹性臂125均连接的按压板126。每一所述弹性臂125整体呈U形,其具有自所述连接件124沿第二方向Y正向延伸形成第一延伸段125a、自所述第一延伸段125a沿第三方向Z向上延伸形成的第二延伸段125b以及自所述第二延伸段125b沿第二方向反向延伸形成的弹性段125c,所述弹性段125c上对应于所述凹槽116b的部分容纳于所述凹槽116b中,并高于所述凹槽116b的槽底面。所述凹槽116b上靠近所述导线的一端的槽口处设置有一挡块,所述弹性段125c上远离所述第二电连接器200的一端被限位于所述挡块之下。所述弹性段125c上远离所述第二电连接器200的一端与所述按压板126连接,所述弹性段125c上靠近所述第二电连接器200的一端的上侧面形成有一锁持部125d,所述锁持部125d可被限定为沿第二方向Y反向且向上倾斜的倒扣部。
请参阅图6、图7及图8,所述电连接端子130插置于所述插接腔体内,其包括连接部131、连接于所述连接部131上朝向所述导线的一侧的弹性夹持部132以及连接于所述连接部131上朝向所述第二电连接器200的一侧的弹性对接部133,所述弹性夹持部132、连接部131以及弹性对接部133沿插接方向依次分布。所述弹性夹持部132具有与所述连接部131固定的固定部132a以及与所述连接部131弹性抵接的弹性自由部132b,所述弹性自由部132b由沿第二方向Y滑动设置于所述上腔体115内的按压件134驱动,所述弹性自由部132b弹性抵接于所述连接部131上并能够在外力作用下与所述连接部131的抵接处产生供导线穿过的间隙,所述弹性自由部132b用于将从所述下腔体114中穿入所述插接腔体中的导线压紧于所述连接部131上,以实现所述导线与所述连接部131的电性连接。所述弹性对接部133用于与第二电连接器200的互补电连接端子夹持配合,以实现与所述第二电连接器200的电性连接。
所述连接部131上具有供所述弹性夹持部132沿插接方向穿于其中的穿道、沿插接方向正向限位所述弹性夹持部132的正向限位部131a以及沿插接方向反向限位所述弹性夹持部132的反向限位部131b。所述穿道具有一沿插接方向分布的一侧壁1313、设置于所述侧壁1313上端的顶壁1314以及沿插接方向和垂直方向均与所述顶壁1314错位的弹性底壁1315。所述侧壁1313上靠近所述弹性夹持部132的一端形成所述的正向限位部131a,靠近所述弹性对接部133的一端形成所述的反向限位部131b。
所示出的实施方式中,所述连接部131包括一沿第三方向Z设置的侧立部1311以及沿第一方向X设置于所述侧立部1311下边缘的抵持壁1312,所述抵持壁1312由所述侧立部1311的下边缘折弯后沿第一方向X延伸而成,用于与所述弹性夹持部132的弹性自由部132b弹性抵接。所述侧立部1311上边缘靠近所述弹性夹持部132的一端向上延伸以形成所述穿道的侧壁1313,所述侧壁1313的上边缘折弯后沿第一方向X延伸以形成所述穿道的顶壁1314,所述侧壁1313具有沿所述第二方向X反向延伸以超出所述顶壁1314的反向延伸部1313a,所述反向延伸部1313a的上边缘与所述顶壁1314的下表面之间形成一第一预置距离,所述反向延伸部1313a的上边缘与所述固定部132a的下表面抵接。所述侧立部1311靠近所述弹性对接部133的一端的上边缘折弯后沿垂直于所述插接方向延伸以形成所述弹性底壁1315,所述弹性底壁1315沿第二方向Y且向上延伸以呈倾斜状,所述弹性底壁1315上朝向所述弹性夹持部132的一端与所述顶壁1314之间具有沿第二方向Y分布的一第二预置距离,且所述弹性底壁1315的上表面与所述顶壁1314的下表面之间具有沿第三方向Z分布的一第三预置距离。所述弹性底壁1315与所述顶壁1314之间的第二间隙和第三间隙组合形成供所述固定部132a穿出的穿口,所述固定部132a从与所述侧壁1313相对的一侧的开口进入所述穿道或者沿第二方向Y正向进入所述穿道并从所述穿口中穿出,穿出的部分压接于所述弹性底壁1315上,位于所述穿道中的部分压接于所述顶壁1314之下,未穿入所述穿道的部分压接于所述反向延伸部1313a的上表面之上。因此,所述反向延伸部1313a和弹性底壁1315形成对所述固定部132a下表面的压持力,所述顶壁1314形成对所述固定部132a上表面的压持力,从第三方向Z对所述固定部132a进行夹持固定。
所述固定部132a具有穿设于所述穿道中的穿设部1321、与所述正向限位部131a限位配合的正向配合部1322以及与所述反向限位部131b限位配合的反向配合部1323。所述穿设部1321从与所述侧壁1313相对的一侧开口进入所述穿道中,所述弹性底壁1315提供向上的弹性压力至所述穿设部1321,所述顶壁1314提供向下的压力至所述穿设部1321以从垂直方向夹紧穿设部1321。具体而言,所述穿设部1321被限定为沿第二方向Y正向延伸的块状结构,其具有位于所述穿道外且靠近所述导线方向(远离所述弹性对接部133方向)的穿入端1321a、位于所述穿道外且靠近所述弹性对接部133的穿出端1321b以及位于所述穿入端1321a和穿出端1321b之间的主体段1321c,所述主体段1321c沿第一方向X的长度小于所述穿入端1321a和穿出端1321b相应方向上的长度,以使得所述穿设部1321呈C形或匚形。所述穿入端1321a沿第一方向X超出所述主体段1321c的部分被限定为与所述正向限位部131a抵接的正向配合部1322,所述穿出端1321b沿第一方向X超出所述主体段1321c的部分被限定为与所述反向限位部131b抵接的反向配合部1323,所述正向配合部1322和反向配合部1323分别与所述侧壁1313上沿第二方向Y的两侧面(正向限位部131a和反向限位部131b)抵接。
所述弹性夹持部132还具有连接于所述固定部132a与所述弹性自由部132b之间的弹性连接部132c,所述弹性连接部132c呈弯弧状,其一端与所述固定部132a连接,另一端向远离所述弹性对接部133的方向且向上弯弧后继续向下且向弹性对接部133的方向延伸,所述弹性自由部132b自所述弹性连接部132c的另一端向所述弹性对接部133的方向且向下延伸以抵持于所述连接部131的抵持壁1312上。所述弹性夹持部132的弹性自由部132b受上述的按压件驱动而与所述连接部131产生间隙,所述间隙供导线穿入或穿出。
所述按压件134具有按压部1341、由按压部1341沿插接方向正向延伸并抵持于所述弹性夹持部132上的抵持部1342以及形成于所述抵持部1342横向两侧的用于对所述弹性夹持部132进行横宽向限位的横向限位部1343。所示出的实施方式中,所述按压件134包括一与所述上腔体115的腔底壁滑动配合的底滑块134a、沿第一方向X分布于所述底滑块134a两侧的第一侧挡134b和第二侧挡134c以及设置于所述底滑块134a上远离所述弹性夹持部的一端的第三侧挡,所述第三侧挡形成所述的按压部1341。所述第一侧挡134b和第二侧挡134c分别与所述与上述的两个滑道115b滑动配合,且所述第一侧挡134b和第二侧挡134c上靠近所述弹性夹持部132的一侧均设置有用于防止所述按压件134沿第二方向Y反向脱离(远离所述第二电连接器200的方向)对应的滑道115b的防脱块134d,所述防脱块134d由对应的侧挡向上延伸而成。所述第一侧挡134b、第二侧挡134c以及底滑块134a围合形成一半封闭空间,且所述第一侧挡134b和第二侧挡134c从所述第一方向X上将所述弹性连接部132c进行限位,形成用于防止所述弹性夹持部132沿第一方向X移动的所述横向限位部1343。所述底滑块134a朝向所述弹性夹持部132的一端形成所述的抵持部1342,抵持于所述弹性自由部132b上。当所述按压件134或者导线向所述弹性夹持部132推进时,所述抵持部1342向第二电连接器200方向推动所述弹性自由部132b向上抬起,所述弹性自由部132b与所述抵持臂形成所述间隙,所述导线穿过所述间隙后使所述按压件134回位或者依靠所述弹性自由部132b的自恢复力回位以压持于所述导线上,从而实现对导线的夹持。
所述弹性对接部133包括形成于所述侧立部1311远离所述弹性夹持部132的一端的第一弹性夹臂133a以及与所述第一弹性夹臂133a相对设置的第二弹性夹臂,所述第一弹性夹臂133a和第二弹性夹臂133b之间形成供第二电连接器200的互补电连接端子插接于其中的弹性插接空间。所述第一弹性夹臂133a自所述弹性底壁1315沿第二方向Y正向延伸而形成,所述第二弹性夹臂133b由所述侧立部1311朝向第二方向Y正向的一端的下边缘折弯后沿第二方向Y正向延伸而成。
应当理解的,虽然上述实施方式示出了一种可以使所述弹性夹持部与连接部可拆卸的连接方式,需要说明的是,为解决现有技术中弹性夹持部螺接方式带来的缺陷,在其他实施方式中,并不限于上述示出的可拆卸连接方式,例如可使所述弹性连接部的固定部与所述侧立部一体成型等等。
请参阅图2及图9,所述第二电连接器200包括第二绝缘壳体210、设置于所述第二绝缘壳体210内并与每一个与所述绝缘内壳120的插头部120b插接配合的插装腔220。所述插装腔220上对应于所述导向凸肋123的位置处设置有与之配合的导向凹槽221,对应于所述连接件124的位置处设置有避让槽222,对应于所述锁持部125d的位置处设置有供所述锁持部125d锁持于其内的锁持槽223。所述插装腔220沿第二方向Y贯通所述第二绝缘壳体210,其内插置有互补电连接端子224,所述互补电连接端子224插置于插装腔220内的一端作为互补配合端与所述电连接端子130的弹性对接部133电性连接,另一端作为安装端延伸出所述第二绝缘壳体210外。
本实用新型电连接端子、电连接器以及电连接器组件,在实现弹性夹持部与连接部的连接时将传统的螺接方式修改为穿道和各限位部组合的连接方式,省去外部连接部件,节省成本;解决螺接方式所带来的装配时间长,效率低的问题,解决螺接方式带来的易松动的问题,防止弹性自由部移位,提高弹性夹持部的连接稳定性,提高导线与电连接端子的连接稳定性。
以上实施例仅表达了本实用新型的优选的实施方式,其描述较为具体和详细,但并不能因此而理解为对实用新型专利范围的限制。应当指出的是,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构思的前提下,还可以做出若干变形和改进,这些都属于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因此,本实用新型专利的保护范围应以所附权利要求为准。

Claims (10)

1.一种电连接端子,包括弹性夹持部、弹性对接部以及与所述弹性对接部一体的连接部,所述弹性夹持部具有与所述连接部连接或干涉的固定部以及与所述连接部弹性抵接的弹性自由部;其特征在于:所述连接部包括正对所述弹性自由部的抵持壁以及与所述固定部连接的侧立部,所述弹性自由部自所述固定部反向折弯悬置于所述抵持壁上,一导线自插入后被夹持于所述弹性自由部与所述抵持壁之间以保持所述导线与所述弹性对接部电导通。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连接端子,其特征在于:所述固定部与所述侧立部一体成型,所述固定部自所述侧立部向远离所述弹性对接部的方向延伸而形成;或者
所述固定部与所述连接部可拆卸连接;所述侧立部上设置有一供所述固定部沿插接方向穿于其中的穿道、沿插接方向正向限位所述弹性夹持部的正向限位部以及沿插接方向反向限位所述弹性夹持部的反向限位部;所述固定部具有穿设于所述穿道中的穿设部、与所述正向限位部限位配合的正向配合部以及与所述反向限位部限位配合的反向配合部。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电连接端子,其特征在于:所述穿道具有一沿插接方向分布的一侧壁、设置于所述侧壁上端的顶壁以及沿插接方向和垂直方向均与所述顶壁错位的弹性底壁;所述侧壁上靠近所述弹性夹持部的一端形成所述的正向限位部,靠近所述弹性对接部的一端形成反向限位部;
所述穿设部从与所述侧壁相对的一侧进入所述穿道中,所述弹性底壁提供向上的弹性压力至所述穿设部,所述顶壁提供向下的压力至所述穿设部以从垂直方向夹紧穿设部;所述穿设部具有位于所述穿道外且远离所述弹性对接部方向的穿入端以及位于所述穿道外且靠近所述弹性对接部的穿出端,所述穿出端的下表面与所述弹性底壁的上表面抵接;所述正向配合部形成于所述穿入端上与所述正向限位部抵接的位置处,反向配合部形成于所述穿出端上与所述反向限位部抵接的位置处。
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电连接端子,其特征在于:所述侧壁具有沿所述插接方向反向延伸以超出所述顶壁的反向延伸部,所述反向延伸部的上边缘与所述顶壁的下表面之间形成一第一预置距离,所述反向延伸部的上边缘与所述穿入端的下表面抵接。
5.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电连接端子,其特征在于:所述侧立部上边缘靠近所述弹性夹持部的一端向上延伸以形成所述穿道的侧壁,所述侧壁折弯后沿垂直于所述插接方向延伸以形成所述穿道的所述顶壁;所述侧立部靠近所述弹性对接部的一端的上边缘折弯后沿垂直于所述插接方向延伸以形成所述弹性底壁。
6.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连接端子,其特征在于:所述弹性夹持部的弹性自由部受由沿插接方向滑动设置于电连接器上的按压件驱动而与所述连接部产生间隙,所述间隙供导线穿入或穿出;所述按压件具有按压部、由按压部沿插接方向正向延伸并抵持于所述弹性夹持部上的抵持部以及形成于所述抵持部横向两侧的用于对所述弹性夹持部进行横宽向限位的横向限位部。
7.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连接端子,其特征在于:所述弹性对接部包括形成于所述侧立部远离所述弹性夹持部的一端的第一弹性夹臂以及与所述第一弹性夹臂相对设置的第二弹性夹臂,所述第一弹性夹臂和第二弹性夹臂之间形成供互补电连接器的互补电连接端子插接于其中的弹性插接空间。
8.一种电连接器,其特征在于:包括绝缘外壳,所述绝缘外壳内设置有若干个相互独立的第一内腔,所述第一内腔沿插接方向贯通所述绝缘外壳,每一内腔内均插置有一绝缘内壳,所述绝缘内壳沿插接方向正向延伸出所述绝缘外壳;所述绝缘内壳上沿插接方向贯通形成有与所述第一内腔连通的第二内腔,每一所述第一内腔和对应的第二内腔形成供权利要求1至7中任一项所述的电连接端子插置于其中的插接腔体。
9.如权利要求8所述的电连接器,其特征在于:每相邻两绝缘内壳之间均通过一连接件连接成一体。
10.一种电连接器组件,其特征在于:包括如权利要求8或9所述的电连接器以及与所述电连接器插接配合的互补电连接器,所述互补电连接器上对应于每一绝缘内壳的位置处均设置有供其插装于其中的插装腔,所述插装腔内插置有与所述电连接端子插接配合的互补电连接端子。
CN202322630800.9U 2023-09-26 2023-09-26 电连接端子、电连接器以及电连接器组件 Active CN220914618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322630800.9U CN220914618U (zh) 2023-09-26 2023-09-26 电连接端子、电连接器以及电连接器组件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322630800.9U CN220914618U (zh) 2023-09-26 2023-09-26 电连接端子、电连接器以及电连接器组件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20914618U true CN220914618U (zh) 2024-05-07

Family

ID=90906283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322630800.9U Active CN220914618U (zh) 2023-09-26 2023-09-26 电连接端子、电连接器以及电连接器组件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20914618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US7748994B1 (en) Board-to-board connector assembly
US11145997B1 (en) Connection terminal
US10886640B2 (en) Conductive terminal and electrical connector
CN219247035U (zh) 双口连接器
CN219477045U (zh) 高频二合一连接器组件
CN220914618U (zh) 电连接端子、电连接器以及电连接器组件
CN219246978U (zh) 双头连接器
CN219018043U (zh) 一种锁扣、电连接器及电连接器组件
CN218997107U (zh) 线端连接器
CN218525788U (zh) 立式插座连接器
CN219018019U (zh) 螺纹端头插座连接器
CN210866692U (zh) 一种低高度连接器
CN212209825U (zh) 一种便于组装的插头
CN210806090U (zh) 电连接器组合
CN107425356B (zh) 一种车用电连接器组件
CN218070437U (zh) 插头插座结构
CN110911876A (zh) 电连接器组合
CN203707388U (zh) 板对板连接器
CN112803187A (zh) 连接器
CN220368176U (zh) 线缆电连接器
CN214706422U (zh) 一种板扣板凹形连接器
CN213660768U (zh) 电连接器组、母端连接器及公端连接器
CN218448635U (zh) 一种连接器
CN219303987U (zh) 一种便于安装软排线的线对板连接器结构
CN220291159U (zh) 一种连接器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