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20911447U - 一种非预混式混烧燃烧器 - Google Patents

一种非预混式混烧燃烧器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20911447U
CN220911447U CN202322374498.5U CN202322374498U CN220911447U CN 220911447 U CN220911447 U CN 220911447U CN 202322374498 U CN202322374498 U CN 202322374498U CN 220911447 U CN220911447 U CN 220911447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sleeve
combustion
temperature
flue gas
sleeve pip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322374498.5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涂强强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Chaling County Qiangqiang New Materials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Chaling County Qiangqiang New Materials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Chaling County Qiangqiang New Materials Co ltd filed Critical Chaling County Qiangqiang New Materials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322374498.5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20911447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20911447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20911447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非预混式混烧燃烧器,属于燃烧器技术领域,包括燃烧器本体,燃烧器本体包括沿径向依次套设的套管组件,套管组件包括第一套管、第二套管、第三套管和第四套管,第一套管、第二套管、第三套管和第四套管由内至外依次套设,第四套管的导入口处设置有调温烟气导管,用于连通调温烟气管道,调温烟气管道外设置有调温烟气风机,调温烟气产生的强旋转气流与燃气产生的高温烟气快速混合,以达到调节燃烧区气温的目的,空气和燃气经空气导管和助燃导管喷出后相互接触,燃气和空气自接触后开始燃烧,形成燃烧面,如此使助燃空气和燃气在到达燃烧面之前彼此独立,空气与多种燃气彼此混合实现多种燃料的混合燃烧,反应更加充分。

Description

一种非预混式混烧燃烧器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燃烧器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非预混式混烧燃烧器。
背景技术
根据燃料和氧化剂在进入燃烧室之前是否混合,燃烧可分为预混燃烧和非预混燃烧。预混燃烧由于燃料和氧化剂在进入燃烧器之前已经进行了充分混合,完全燃烧需要的时间一般来说是足够的,影响其火焰稳定性的主要因素是散热损失。为此,研究者们提出了热循环燃烧、催化燃烧、钝体和凹腔稳燃器等各种不同的稳燃技术,取得了较好的效果。而对于非预混燃烧,不仅需要考虑散热损失问题,还要考虑燃料和氧化物的混合问题。
现有技术大多数工作采用预混燃烧模式,在低速和高当量比工况下存在回火风险,为了防止发生回火危险,应该优先采取燃料和氧化剂非预混的燃烧方式。但是由此会带来一个新的问题,即燃料和氧化剂混合不均导致反应不充分、燃烧效率低以及火焰不稳定。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非预混式混烧燃烧器,为了解决燃料和氧化剂混合不均导致反应不充分、燃烧效率低以及火焰不稳定的问题。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可以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
一种非预混式混烧燃烧器,包括燃烧器本体,所述燃烧器本体包括沿径向依次套设的套管组件,所述套管组件包括第一套管、第二套管、第三套管和第四套管,所述第一套管、所述第二套管、所述第三套管和所述第四套管由内至外依次套设,所述第四套管的导入口处设置有调温烟气导管,用于连通调温烟气管道,所述调温烟气管道外设置有调温烟气风机。
作为本实用新型进一步的方案:所述第一套管的导入口处设置有用于连通燃气输入管道的燃气导管,所述第二套管的导入口处设置有用于连通助燃风道的助燃导管。
作为本实用新型进一步的方案:所述第三套管的导入口处设置有用于连通空气输入管道的空气导管。
作为本实用新型进一步的方案:所述燃气输入管道和所述助燃风道分别与燃气输送装置连通。
作为本实用新型进一步的方案:所述燃烧器本体还包括设置在第三套管上的鼓风机。
作为本实用新型进一步的方案:所述燃烧器本体的一端设置有加热炉,所述加热炉内形成有燃烧腔。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
(1)本实用新型通过设置第四套管并在第四套管的导入口处设置调温烟气导管,用于连通调温烟气管道,调温烟气管道外设置调温烟气风机,调温烟气产生的强旋转气流与燃气产生的高温烟气快速混合,以达到调节燃烧区气温的目的;
(2)本实用新型通过将第一套管、第二套管、第三套管和第四套管由内至外依次套设,燃气、助燃气、空气和调温烟气分别由第一套管、第二套管、第三套管和第四套管内进入,空气和燃气经空气导管和助燃导管喷出后相互接触,燃气和空气自接触后开始燃烧,形成燃烧面,如此使得助燃空气和燃气在到达燃烧面之前彼此独立,空气与多种燃气彼此混合实现多种燃料的混合燃烧,反应更加充分,火焰也更加稳定,燃烧效率高。
附图说明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做进一步的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燃气输送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图中:1、第一套管;2、第二套管;3、第三套管;4、第四套管;5、燃气导管;6、助燃导管;7、空气导管;8、调温烟气导管;9、燃气输送装置;10、燃烧器本体;11、加热炉。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作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它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请参阅图1-图2所示,本实用新型为一种非预混式混烧燃烧器,包括燃烧器本体10,燃烧器本体10包括沿径向依次套设的套管组件,套管组件包括第一套管1、第二套管2、第三套管3和第四套管4,第一套管1、第二套管2、第三套管3和第四套管4由内至外依次套设;
第一套管1的导入口处设置有燃气导管5,用于连通燃气输入管道,第二套管2的导入口处设置有助燃导管6,用于连通助燃风道,第三套管3的导入口处设置有空气导管7,用于连通空气输入管道,第四套管4的导入口处设置有调温烟气导管8,用于连通调温烟气管道,根据具体的工况,可以对燃气输入管道、助燃风道、空气输入管道和调温烟气管道在套管组件之间进行不同的调整,在此不作详细说明;
为了使燃气和助燃空气喷射后燃烧更均匀,在本实施例中,第一套管1、第二套管2、第三套管3和第四套管4呈同轴设置,可以使得多种燃气的喷出呈平行流动;
燃气输入管道和助燃风道分别与燃气输送装置9连通,用于向燃气输入管道和助燃风道内输送燃气,两个燃气输送装置9均可以独立工作,使得两种燃气在进入同时燃烧多种燃料的燃烧器本体10前不需要混合,进入燃烧器本体10后也是独立前进的,既可以实现功能,又便于调控,燃烧器本体10的一端设置有加热炉11,加热炉11内形成有燃烧腔;
同时燃烧多种燃料的燃烧器本体10所需的助燃空气,可以是由鼓风机强制送入,也可以是由加热炉11内负压吸入,在本实施例中,燃烧器本体10还包括设置在第三套管3上的鼓风机,通过鼓风机的作用,使得空气由第三套管3的导入口吸入,实现助燃空气顺利的导入,调温烟气管道外设置有调温烟气风机,调温烟气产生的强旋转气流与燃气产生的高温烟气快速混合,以达到调节燃烧区气温的目的;
具体使用时,燃气、助燃气、空气和调温烟气分别由第一套管1、第二套管2、第三套管3和第四套管4内进入,空气和燃气经空气导管7和助燃导管6喷出后相互接触时,燃气和空气自接触后开始燃烧,形成燃烧面,如此使得助燃空气和燃气在到达燃烧面之前彼此独立,空气与多种燃气彼此混合实现多种燃料的混合燃烧,调温烟气管道外设置有调温烟气风机,调温烟气产生的强旋转气流与燃气产生的高温烟气快速混合,以达到调节燃烧区气温的目的,当需要多种燃料进行更换时,通过调节燃气管道内的压力即可实现,这种结构良好地解决了两种燃气在一台燃烧器中的安全使用问题,操作方便,便于调控,反应更加充分,火焰也更加稳定,燃烧效率高。
本实用新型的工作原理: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非预混式混烧燃烧器,具体使用时,燃气、助燃气、空气和调温烟气分别由第一套管1、第二套管2、第三套管3和第四套管4内进入,空气和燃气经空气导管7和助燃导管6喷出后相互接触时,燃气和空气自接触后开始燃烧,形成燃烧面,如此使得助燃空气和燃气在到达燃烧面之前彼此独立,空气与多种燃气彼此混合实现多种燃料的混合燃烧,调温烟气管道外设置有调温烟气风机,调温烟气产生的强旋转气流与燃气产生的高温烟气快速混合,以达到调节燃烧区气温的目的,当需要多种燃料进行更换时,通过调节燃气管道内的压力即可实现,这种结构良好地解决了两种燃气在一台燃烧器中的安全使用问题,操作方便,便于调控,反应更加充分,火焰也更加稳定,燃烧效率高。
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术语“上”“下”“左”“右”等指示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实用新型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及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此外,“第一”“第二”仅由于描述目的,且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或者隐含指明所指示的技术特征的数量。因此,限定有“第一”“第二”的特征可以明示或者隐含地包括一个或者多个该特征。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除非另有说明,“多个”的含义是两个或两个以上。
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安装”“相连”“连接”等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一体的连接;可以是机械连接,也可以是电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连接,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实用新型中的具体含义。
以上对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实施例进行了详细说明,但所述内容仅为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不能被认为用于限定本实用新型的实施范围。凡依本实用新型申请范围所作的均等变化与改进等,均应仍归属于本实用新型的专利涵盖范围之内。

Claims (6)

1.一种非预混式混烧燃烧器,包括燃烧器本体(10),其特征在于,所述燃烧器本体(10)包括沿径向依次套设的套管组件,所述套管组件包括第一套管(1)、第二套管(2)、第三套管(3)和第四套管(4),所述第一套管(1)、所述第二套管(2)、所述第三套管(3)和所述第四套管(4)由内至外依次套设,所述第四套管(4)的导入口处设置有调温烟气导管(8),用于连通调温烟气管道,所述调温烟气管道外设置有调温烟气风机。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非预混式混烧燃烧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套管(1)的导入口处设置有用于连通燃气输入管道的燃气导管(5),所述第二套管(2)的导入口处设置有用于连通助燃风道的助燃导管(6)。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非预混式混烧燃烧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三套管(3)的导入口处设置有用于连通空气输入管道的空气导管(7)。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非预混式混烧燃烧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燃气输入管道和所述助燃风道分别与燃气输送装置(9)连通。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非预混式混烧燃烧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燃烧器本体(10)还包括设置在第三套管(3)上的鼓风机。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非预混式混烧燃烧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燃烧器本体(10)的一端设置有加热炉(11),所述加热炉(11)内形成有燃烧腔。
CN202322374498.5U 2023-09-01 2023-09-01 一种非预混式混烧燃烧器 Active CN220911447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322374498.5U CN220911447U (zh) 2023-09-01 2023-09-01 一种非预混式混烧燃烧器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322374498.5U CN220911447U (zh) 2023-09-01 2023-09-01 一种非预混式混烧燃烧器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20911447U true CN220911447U (zh) 2024-05-07

Family

ID=90915012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322374498.5U Active CN220911447U (zh) 2023-09-01 2023-09-01 一种非预混式混烧燃烧器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20911447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WO2021244493A1 (zh) 燃烧器及燃气热水器
CN205504983U (zh) 一种助燃风引射式炉内烟气再循环低氮燃烧器
CN109579009B (zh) 低氮氧化物排放的燃烧器装置
CN113483324B (zh) 尾气燃烧器
CN220911447U (zh) 一种非预混式混烧燃烧器
CN217302790U (zh) 一种氨氢混合燃烧器
CN112032712A (zh) 一种用于工业的天然气节能环保喷枪
CN107461742B (zh) 分级无焰低氮燃烧头
WO2022096021A1 (zh) 燃烧器及其应用
WO2020221366A1 (zh) 燃烧组件和壁挂炉
CN210568397U (zh) 全预混燃气装置
CN105402725B (zh) 一种用于微热光电系统的微型弥散式燃烧装置
CN210532458U (zh) 无焰燃气灶
CN209801477U (zh) 一种内轴向水冷预混燃烧装置
CN211925752U (zh) 一种多功能脉冲烧嘴
CN201944846U (zh) 一种预混式燃烧器
CN110332521A (zh) 天然气低氮氧化物涡旋弥散燃烧机
CN216114022U (zh) 预混风机前预混浓淡燃烧器
CN210688227U (zh) 一种低NOx调焰烧嘴
CN111336515A (zh) 同时燃烧多种燃料的非预混燃烧器及加热炉供热系统
CN217709565U (zh) 一种用于退火炉的高效烧嘴
CN219607066U (zh) 风冷式煤粉燃烧器
CN111947142A (zh) 全预混燃气装置及其工作方法
JPH0792205B2 (ja) ラジアントチューブバーナー
CN212179249U (zh) 一种热风炉用燃烧器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