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20909934U - 一种进气装置 - Google Patents

一种进气装置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20909934U
CN220909934U CN202322158787.1U CN202322158787U CN220909934U CN 220909934 U CN220909934 U CN 220909934U CN 202322158787 U CN202322158787 U CN 202322158787U CN 220909934 U CN220909934 U CN 220909934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chamber
piston
air inlet
cavity
air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322158787.1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高善旺
高炜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Guangdong Hehua Intelligent Technology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Guangdong Hehua Intelligent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Guangdong Hehua Intelligent Technology Co ltd filed Critical Guangdong Hehua Intelligent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322158787.1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20909934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20909934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20909934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Landscapes

  • Compressors, Vaccum Pumps And Other Relevant System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进气装置,包括进气口;压缩腔;活塞,可往复运动地设于压缩腔内且将压缩腔分隔为第一腔室和第二腔室;出气管路,连通第二腔室;第一单向阀,流通方向为第一腔室向第二腔室流通;第二单向阀,流通方向为第二腔室向出气管路流通。如此设置,气体从进气口进入压缩腔的第一腔室和第二腔室中,由活塞将第二腔室中的气体压入出气管路,在活塞向第一腔室移动的过程中,第二腔室呈负压状态,气体经由第一单向阀从第一腔室进入第二腔室中,完成一次进气过程,过程中进气量大,第一单向阀保证了压缩腔内的气体均被压入出气管路中,且结构简单,同时第二单向阀保证了从出气管路到压缩腔不会水倒流或气体倒流的情况。

Description

一种进气装置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水产养殖设备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进气装置。
背景技术
进气装置广泛应用于水产养殖业,它的主要作用是增加池塘中的氧气含量以确保水中的鱼类不会缺氧,同时也能抑制水中厌氧菌的生长,防止池水变质威胁鱼类生存环境。
现有的鱼塘的增氧设备一般采用叶轮式,通过浮球将进气装置浮在水面上,其叶轮在水表面转动,只能将少量空气搅进水中,对鱼塘的进气增氧效果并不理想。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进气装置,旨在至少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技术问题之一。
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涉及一种进气装置,其包括:
进气口;
压缩腔;
活塞,可往复运动地设于所述压缩腔内且将所述压缩腔分隔为第一腔室和第二腔室,所述第一腔室连通所述进气口;
出气管路,连通所述第二腔室;
第一单向阀,连通所述第一腔室和所述第二腔室,所述第一单向阀的流通方向为所述第一腔室向所述第二腔室流通;
第二单向阀,连通所述第二腔室和所述出气管路,所述第二单向阀的流通方向为所述第二腔室向所述出气管路流通。
进一步,还包括:
动力组件,连接所述活塞,用于驱动所述活塞向所述第二腔室运动和向所述第一腔室运动;
或者,所述进气装置还包括:
动力组件,连接所述活塞,用于驱动所述活塞向所述第二腔室运动;
复位件,连接所述活塞,用于驱动所述活塞向所述第一腔室运动。
进一步,所述动力组件包括电机、转动盘和顶杆,所述转动盘转动连接所述电机,所述顶杆的一端连接所述活塞,另一端活动连接所述转动盘。
进一步,所述转动盘的端面设置有凸部,所述顶杆的所述另一端抵接所述转动盘的端面或所述凸部,所述凸部用于驱动所述活塞向所述第二腔室运动。
进一步,所述顶杆的中部与所述压缩腔之间设置有间隙,所述第一腔室通过所述间隙连通所述进气口。
进一步,所述复位件设置为压簧,所述压簧设置在所述第二腔室,且两端分别连接所述活塞与所述第二腔室。
进一步,所述复位件设置为拉簧,所述拉簧设置在所述第一腔室,且两端分别连接所述活塞和所述第一腔室。
进一步,所述第一单向阀设置在所述活塞上。
进一步,所述第二腔室设置有出气口,所述出气口连通所述出气管路,所述第二单向阀设置在所述出气口处。
进一步,所述出气管路设有气泡发生装置,所述气泡发生装置用于产生微气泡。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如下。
1、进气过程中,气体从进气口进入压缩腔的第一腔室和第二腔室中,并由活塞将第二腔室中的气体压入出气管路,在活塞从第二腔室向第一腔室移动的过程中,第二腔室呈负压状态,气体经由第一单向阀从第一腔室进入第二腔室中,完成一次进气过程,过程中进气量大,第一单向阀保证了压缩腔内的气体均被压入出气管路中,且结构简单,同时第二单向阀保证了从出气管路到压缩腔不会水倒流或气体倒流的情况。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一种进气装置的整体示意图(活塞位于压缩端);
图2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一种进气装置的整体示意图(活塞位于进气端);
图3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转动盘的结构示意图。
附图标号:
壳体100,进气口110;
压缩腔200,第一腔室201,第二腔室202,活塞210,第一单向阀211,第二单向阀220;
电机300,转动盘310,凸部311,顶杆320;
转动件400,出气管路410,进气端411,出气端412;
复位件500。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内容将描述本实用新型的若干实施例,包括附图对应的实施例,可以理解的是,附图用于辅助理解本实用新型的技术特征和技术方案,而不应当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保护范围的限制。
以下将结合实施例和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构思、具体结构及产生的技术效果进行清楚、完整的描述,以充分地理解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方案和效果。需要说明的是,在不冲突的情况下,本申请中的实施例及实施例中的特征可以相互组合。
需要说明的是,除非另有明确的限定,当某一特征被称为“固定”、“连接”、“安装”、“设置”在另一个特征,它可以直接“固定”、“连接”、“安装”、“设置”在另一个特征上,也可以间接地“固定”、“连接”、“安装”、“设置”在另一个特征上,“固定”、“连接”、“安装”、“设置”等词应做广义理解,所属技术领域技术人员可以结合技术方案的具体内容合理确定上述词语在本实用新型中的具体含义。
需要说明的是,本实用新型中所使用的上、下、左、右、顶、底、前、后、内、外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的描述为基于附图或实施例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实用新型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
需要说明的是,本实用新型中所使用的术语“和/或”包括一个或多个相关的所列项目的任意的组合,若干的含义是一个或者多个,多个的含义是至少两个,大于、小于、超过等理解为不包括本数,以上、以下、以内等理解为包括本数。
需要说明的是,本实用新型中如果有描述到第一、第二只是用于区分技术特征为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或者隐含指明所指示的技术特征的数量或者隐含指明所指示的技术特征的先后关系。
需要说明的是,除非另有明确的限定,本文所使用的所有的技术和科学术语与本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通常理解的含义相同。本文说明书中所使用的术语只是为了描述具体的实施例,而不是为了限制本实用新型。
参照图1至图3,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种进气装置,包括进气口110、压缩腔200、活塞210、出气管路410、第一单向阀211以及第二单向阀220,进气口110开设在壳体100上,进气口110连通大气,直接从大气中自然进入空气,或连通有气泵以输入其他气体,在本实施例中进气口110为连通大气以自然进气的形式,壳体100上安设有压缩腔200,压缩腔200内设有活塞210,并且活塞210可以在压缩腔200内进行往复运动,活塞210将压缩腔200分隔为第一腔室201和第二腔室202,第一腔室201连通进气口110,第二腔室202则连通出气管路410,在第一腔室201和第二腔室202之间安装有第一单向阀211,第二腔室202和出气管路410之间安装有第二单向阀220,第一单向阀211可以确保空气或气体只能由第一腔室201进入第二腔室202,而不能反向传递,第二单向阀220可以确保空气或气体由第二腔室202进入出气管路410而不能反向传递。
应用上述进气装置的进气过程如下:气体或空气经由进气口110进入压缩腔200的第一腔室201以及第二腔室202中,此时第一腔室201和第二腔室202之间达到气压平衡,在外设动力组件的作用下,活塞210在压缩腔200内往复运动,当活塞210从第一腔室201向第二腔室202运动时,第二腔室202内的空气或气体被挤压,并且由于第一单向阀211的存在,第二腔室202内的气体或空气只能经由第二单向阀220进入出气管路410中,由出气管路410进入水面以下,从而增加水中的含氧量或相应气体含量,活塞210从第二腔室202向第一腔室201进行反向运动时,第二腔室202产生负压,此时气体或空气经由进气口110到第一腔室201并通过第一单向阀211进入第二腔室202中,同时第二单向阀220确保了水不会由于虹吸现象而被吸入第二腔室202中。
应用上述近期装置,具有如下有益效果:进气过程中,气体从进气口110进入压缩腔200的第一腔室201和第二腔室202中,并由活塞210将第二腔室202中的气体压入出气管路410,在活塞210从第二腔室202向第一腔室201移动的过程中,第二腔室202呈负压状态,气体经由第一单向阀211从第一腔室201进入第二腔室202中,完成一次进气过程,过程中进气量大,第一单向阀211保证了压缩腔200内的气体均被压入出气管路410中,且结构简单,同时第二单向阀220保证了从出气管路410到压缩腔200不会水倒流或气体倒流的情况。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进气装置还包括有动力组件,动力组件连接活塞210,并且动力组件用于驱动活塞210向第一腔室201和第二腔室202运动,动力组件包括电机300,转动盘310以及顶杆320,电机300安装在壳体100上,电机300的输出轴水平设置,且电机的输出轴上连接有行星轮减速机构,转动盘310转动连接在行星轮减速机构上,顶杆320的一端连接在活塞上,转动盘上铰接有连杆,顶杆320另一端铰接在连杆上,在电机300的作用下,转动盘310在竖直平面内转动并带动连杆转动,连杆则带动顶杆320进行上下往复运动,从而带动活塞210进行上下往复运动。
可以理解的是,上述实施例仅为具体的一个举例说明,不应局限的理解为仅有上述实施例能实现。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参照图1至图3,近期装置还包括动力组件和复位件500,动力组件包括电机300,转动盘310以及顶杆320,电机300安装在壳体100上,电机300的输出轴竖直设置,且电机的输出轴上连接有行星轮减速机构,转动盘310转动连接在行星轮减速机构上,转动盘310的朝向压缩腔200一侧的端面上设置有凸部311,顶杆320的一端连接活塞210,另一端抵接在转动盘310的端面上,转动盘310跟随电机300一起转动,即凸部311跟随电机300一起转动,当转动盘310的凸部311转动至顶杆320处时,顶杆320随着凸部311的作用向下运动,此时活塞210跟随向下运动,即活塞210在压缩腔200中由第一腔室201向第二腔室202运动,从而压缩第二腔室202的空气或气体,当凸部311的最高点转过顶杆320后,顶杆320上方不再抵接凸部311,此时在复位件500的作用下,活塞210从第二腔室202向第一腔室201运动,直至顶杆320抵接在转动盘310的端面上,从而完成一次活塞210的往复运动。
在上述实施例中,顶杆320至少设置有一个,当顶杆320设置为一个时,凸部311可以设置为一个或多个,多个凸部311则可以加快活塞210的往复运动频率,即可以加快气体或空气进入水中的频率;顶杆320设置为两个及以上时,凸部311的数量则与顶杆320的数量设置相同或时顶杆320数量的倍数,且顶杆320与凸部311均沿电机300的输出轴的轴线呈圆周阵列排布,以确保多个凸部311同时作用于多个顶杆320,使活塞210受力均匀。
在上述实施例中,压缩腔200还可以设置为多个相互独立的腔室,每个腔室分别对应设置有活塞210,每个活塞210设置有顶杆320,此时凸部311可以设置为一个或多个,随着凸部311的转动,多个压缩腔200则依次进气或交替进气;或凸部311与腔室数量对应,使多个腔室同时进气。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参照图1和图2,在顶杆320的中部和压缩腔200之间设置有间隙,第一腔室201通过间隙连通进气口110,即空气或气体经由进气口110进入壳体100后,经由间隙进入第一腔室201中,无需在额外设置其他动力来使空气或气体进入第一腔室201。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参照图1和图2,复位件500设置为压簧,压簧设置在第二腔室202,压簧的两端分别连接活塞210和第二腔室202,活塞210由第一腔室201向第二腔室202移动过程中,对压簧形成挤压,使压簧累积弹性势能,当凸部311转动离开顶杆312上端后,压簧释放弹性势能,使活塞210由第二腔室202向第一腔室201运动,直至顶杆312抵接在转动盘310的端面上。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其他实施例,复位件500还可以设置为拉簧,拉簧设置在第一腔室201,拉簧的两端分别连接活塞210和第一腔室201,活塞210由第一腔室201向第二腔室202移动过程中,拉伸拉簧,使拉簧累积弹性势能,当凸部311转动离开顶杆312上端后,拉簧释放弹性势能,使活塞210由第二腔室202向第一腔室201运动,直至顶杆312抵接在转动盘310的端面上。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参照图1和图2,第一单向阀211设置在活塞210上,通过第一单向阀211确保空气或气体只能从第一腔室201单向进入第二腔室202中。
在一些其他实施例中,还可以再第一腔室201和第二腔室202之间设置单独的气体管路,第一单向阀211设置在单独的气体管路中,活塞210将第一腔室201和第二腔室202之间完全分隔开。可以理解的是,上述均为具体的举例说明,不应局限于上述具体实施例的描述。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参照图1和图2,第二腔室202设置有出气口,出气口连通出气管路410,第二单向阀220设置在出气口处,以确保水不会因为虹吸效应而从出气管路410回吸至第二腔室202中。
在一些其他实施例中,第二单向阀220也可以设置在出气管路410中。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参照图1和图2,出气管路410设置有气泡发生装置,在一些实施例中,气泡发生装置包括进气端411和出气端412,进气端411的直径大于出气端412的直径,可以理解的是,即出气管路410的通路内至少存在一段喇叭口结构,该喇叭口结构作为气泡发生装置,参照文丘里管结构,当空气或气体由进气端411进入时,由于出气端412的直径减小,空气在喇叭口结构处受到挤压,在移动过程中会组件加速,使空气快速进入水中并产生大量的微气泡,使空气中的氧气或一些其他气体在水中滞留的时间延长,从而更好的溶于水中;在一些其他的实施例中,气泡发生装置还可以是设置在出气管路410的末端的搅动结构或网孔结构,从而打散气泡;需要说明的是,微气泡是气泡发生时产生直径在五十微米以下的微小气泡,也可以根据其直径范围叫微纳气泡、微米气泡或纳米气泡。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参照图1和图2,还包括转动件400,出气管路410设置在转动件400上,转动件400转动连接电机300,通过电机300驱动转动件400对水面进行搅动,以提升水面的溶氧量。
需要说明的是,在本说明书可以应用例如“一个实施例”、“一些实施例”、“基础实施例”、“拓展实施例”等术语描述本实用新型的若干实施例,若干实施例中的具体特征、结构、材料或者特点可以在符合本实用新型的原理和宗旨的情况下进行结合。
本说明书虽已经示出和描述的本实用新型的部分实施例,但本实用新型应当并不局限于上述实施例,只要其以相同或等同的手段达到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效果,凡在本公开的精神和原则之内,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的原理和宗旨的情况下对这些实施例进行变化、修改、等同替换和等同变型等,均应包含在本公开保护的范围之内,应当认为属于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内。

Claims (10)

1.一种进气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
进气口;
压缩腔;
活塞,可往复运动地设于所述压缩腔内且将所述压缩腔分隔为第一腔室和第二腔室,所述第一腔室连通所述进气口;
出气管路,连通所述第二腔室;
第一单向阀,连通所述第一腔室和所述第二腔室,所述第一单向阀的流通方向为所述第一腔室向所述第二腔室流通;
第二单向阀,连通所述第二腔室和所述出气管路,所述第二单向阀的流通方向为所述第二腔室向所述出气管路流通。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进气装置,其特征在于,还包括:
动力组件,连接所述活塞,用于驱动所述活塞向所述第二腔室运动和向所述第一腔室运动;
或者,所述进气装置还包括:
动力组件,连接所述活塞,用于驱动所述活塞向所述第二腔室运动;
复位件,连接所述活塞,用于驱动所述活塞向所述第一腔室运动。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进气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动力组件包括电机、转动盘和顶杆,所述转动盘转动连接所述电机,所述顶杆的一端连接所述活塞,另一端活动连接所述转动盘。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进气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转动盘的端面设置有凸部,所述顶杆的另一端抵接所述转动盘的端面或所述凸部,所述凸部用于驱动所述活塞向所述第二腔室运动。
5.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进气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顶杆的中部与所述压缩腔之间设置有间隙,所述第一腔室通过所述间隙连通所述进气口。
6.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进气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复位件设置为压簧,所述压簧设置在所述第二腔室,且两端分别连接所述活塞与所述第二腔室。
7.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进气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复位件设置为拉簧,所述拉簧设置在所述第一腔室,且两端分别连接所述活塞和所述第一腔室。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进气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单向阀设置在所述活塞上。
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进气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腔室设置有出气口,所述出气口连通所述出气管路,所述第二单向阀设置在所述出气口处。
10.根据权利要求1至9任一项所述的一种进气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出气管路设有气泡发生装置,所述气泡发生装置用于产生微气泡。
CN202322158787.1U 2023-08-11 2023-08-11 一种进气装置 Active CN220909934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322158787.1U CN220909934U (zh) 2023-08-11 2023-08-11 一种进气装置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322158787.1U CN220909934U (zh) 2023-08-11 2023-08-11 一种进气装置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20909934U true CN220909934U (zh) 2024-05-07

Family

ID=90903803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322158787.1U Active CN220909934U (zh) 2023-08-11 2023-08-11 一种进气装置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20909934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220909934U (zh) 一种进气装置
CN220607029U (zh) 增氧机
CN201192033Y (zh) 一种超微泡水体增氧装置
CN105918235A (zh) 潜水增氧活水装置
CN218321360U (zh) 一种大型微生物发酵罐
CN201095614Y (zh) 外管式磁化曝气增氧机
CN2293182Y (zh) 射流自吸式增氧机
CN218924292U (zh) 一种具有减少二氧化碳排放的中和反应装置
CN201128704Y (zh) 离心式活化曝气增氧机
CN215012762U (zh) 一种分体式叶轮增氧机
CN201141028Y (zh) 套管插入搅拌式沼气池
JP2010127273A (ja) ガス抜き機構付き往復動ポンプ
CN108943381A (zh) 一种用于建筑施工的自通气灰浆搅拌设备
CN108260553A (zh) 一种基于离心力撒料的渔业养殖投料机
CN211153403U (zh) 一种甲鱼养殖用的机械增氧装置
CN110117060B (zh) 一种环保节能曝气装置
CN210620397U (zh) 一种用于生态治理的微生物投放装置
CN111316948B (zh) 一种水产养殖食品饲料供应装备及方法
CN219486119U (zh) 一种混凝土搅拌装置
CN2396879Y (zh) 自动吸气式气水混合器
CN216878808U (zh) 一种高纯微纳米复合铁除磷剂的搅拌装置
CN216764453U (zh) 一种厌氧区高效节能搅拌装置
CN215496243U (zh) 一种水循环式冷却充磁线圈
CN220564354U (zh) 一种一体化的废水气浮设备
CN219939348U (zh) 一种便于使用的观赏鱼养殖用鱼卵孵化装置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