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20907296U - 一种生活污水处理系统 - Google Patents

一种生活污水处理系统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20907296U
CN220907296U CN202321343789.1U CN202321343789U CN220907296U CN 220907296 U CN220907296 U CN 220907296U CN 202321343789 U CN202321343789 U CN 202321343789U CN 220907296 U CN220907296 U CN 220907296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tank
layer
constructed wetland
sewage treatment
domestic sewag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321343789.1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胡顺
吴闽
何杨福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Anhui Shangyahui Environmental Technology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Anhui Shangyahui Environmental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Anhui Shangyahui Environmental Technology Co ltd filed Critical Anhui Shangyahui Environmental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321343789.1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20907296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20907296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20907296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Landscapes

  • Treatment Of Biological Wastes In General (AREA)

Abstract

一种生活污水处理系统包括从左到右依次设有过滤池、沉淀池、厌氧池、好氧池以及人工湿地,所述过滤池、沉淀池、厌氧池、好氧池以及人工湿地通过输水管两两连通,所述输水管上设有水泵,所述沉淀池与污泥池通过输料装置连通,所述过滤池内设有可拆卸的过滤网,所述厌氧池内以及好氧池内设有生物弹性填料,所述厌氧池的生物弹性填料上设有厌氧菌微生物,本实用新型利用生物处理方式结合人工湿地净化方式对生活污水进行双重净化,对污水处理更加彻底,对比现有对污水处理方式,结构更加简单。

Description

一种生活污水处理系统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污水处理装置,尤其涉及一种生活污水处理系统。
背景技术
生活污水是居民日常生活中排出的废水,主要来源于居住建筑和公共建筑,如住宅、机关、学校、医院、商店、公共场所及工业企业卫生间等,生活污水所含的污染物主要是有机物(如蛋白质、碳水化合物、脂肪、尿素、氨氮等)。存在于生活污水中的有机物极不稳定,容易腐化而产生恶臭。因此,生活污水排放前必须进行处理。
目前,污水处理的常用的工艺为:1、间歇活性污泥法(SBR);2、吸附再生(接触稳定)法;3、氧化沟;4、连续进水周期循环延时曝气活性污泥法(ICEAS);5、生物脱氮除磷工艺(A/A/O),上述污水处理工艺均根据污水中污染物种类的不同,利用物理、化学、生物或物理化学方法对污水进行治理,但由于污水中污染物的多样性及复杂性,往往造成处理完的污水不能达标或水质波动较大,且上述污水处理方法结构复杂,运行维护费用较高。
同时现有污水处理还包括利用人工湿地进行污水处理,人工湿地作为一种低投资、低能耗的污水生态处理技术现早已逐渐被世界各国所接受并广泛使用,其对污水中存在的有机污染物、以及氮和磷具有良好的去除功能和作用,同时还具有运转维护管理方便等特点,但是人工湿地在去除污水中存在的有机污染物、以及氮和磷等物质时存在不稳定性的情况,无法很好的对污水进行彻底净化,因此,也存在改进空间。
如果能将现有污水处理常用的处理工艺结合人工湿地污水处理技术来进行双重净化,不仅能够提升污水处理质量,还能够简化污水处理装置的结构。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在于提供一种生活污水处理设备。
本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采用以下技术方案来实现:
一种生活污水处理系统包括从左到右依次设有过滤池、沉淀池、厌氧池、好氧池以及人工湿地,所述过滤池、沉淀池、厌氧池、好氧池以及人工湿地通过输水管两两连通,所述输水管上设有水泵,所述沉淀池与污泥池通过输料装置连通,所述过滤池内设有可拆卸的过滤网,所述厌氧池内以及好氧池内设有生物弹性填料,所述厌氧池的生物弹性填料上设有厌氧菌微生物。
所述好氧池的生物弹性填料上设有好氧菌微生物,所述好氧池内设有曝气器,所述曝气器通过气管与外部的第一鼓风机连接。
所述输料装置包括运输电机以及运输皮带。
所述人工湿地为垂直潜流人工湿地,
所述垂直潜流人工湿地包括从上至下依次排布的植被层、填料层和排水层,所述植被层可以设置漂浮植物,如水葫芦、大薸以及水芹菜等植物,所述填料层为细砾石层,所述细砾石的粒径为5-10mm,所述排水层为粗砾石层,所述粗砾石的粒径为20-50mm。
所述填料层与排水层的高度比为(1-2):1
所述垂直潜流人工湿地为下行式垂直潜流人工湿地,所述下行式垂直潜流人工湿地设置有进水渠与出水渠,所述好氧池的出水口通过输水管与所述进水渠和所述植被层相连通,所述出水渠与所述排水层相连通。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本实用新型从左到右依次设有过滤池、沉淀池、厌氧池、好氧池以及人工湿地,生活污水进入过滤池中过滤掉杂质以及一些较大的悬浮颗粒,然后进入沉淀池进行沉淀,沉淀后的污水进入到厌氧池以及好氧池中进行降解反应,其中,厌氧池以及好氧池中有生物弹性填料,其中厌氧池中的微生物为厌氧微生物,如反硝化细菌,好氧池中为好氧微生物,如消化细菌和聚磷菌,厌氧池中,厌氧菌微生物在厌氧条件下,将部分有机物被解生成H2、CO2、H2S和CH4等气体,好氧池中,通过鼓风机的曝气,好氧微生物通过分解代谢、合成代谢和物质矿物化,在把有机物氧化分解成CO2和H2O等,降解过后的污水进入人工湿地,人工湿地的植被层设置漂浮植物,如水葫芦、大薸以及水芹菜等植物,这些漂浮植物不仅具有美观作用,且生命力强,对环境适应性好,根系发达,能于无土环境生长,最为主要的是对N和P、K的吸收都比较丰富,人工湿地从而完成对污水进行最终净化,然后可通过出水渠排出,本实用新型利用生物处理方式结合人工湿地净化方式对生活污水进行双重净化,对污水处理更加彻底,对比现有对污水处理方式,结构更加简单。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图中,1-植被层、2-填料层、3-排水层、4-人工湿地。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使本实用新型实现的技术手段、创作特征、达成目的与功效易于明白了解,下面结合具体图示,进一步阐述本实用新型。
一种生活污水处理系统包括从左到右依次设有过滤池、沉淀池、厌氧池、好氧池以及人工湿地4,所述过滤池、沉淀池、厌氧池、好氧池以及人工湿地4通过输水管两两连通,所述输水管上设有水泵,所述沉淀池与污泥池通过输料装置连通,所述过滤池内设有可拆卸的过滤网,所述厌氧池内以及好氧池内设有生物弹性填料,所述厌氧池的生物弹性填料上设有厌氧菌微生物。
所述好氧池的生物弹性填料上设有好氧菌微生物,所述好氧池内设有曝气器,所述曝气器通过气管与外部的第一鼓风机连接。
所述输料装置包括运输电机以及运输皮带。
所述人工湿地4为垂直潜流人工湿地,
所述垂直潜流人工湿地包括从上至下依次排布的植被层1、填料层2和排水层3,所述植被层1可以设置漂浮植物,如水葫芦、大薸以及水芹菜等植物,所述填料层2为细砾石层,所述细砾石的粒径为5-10mm,所述排水层3为粗砾石层,所述粗砾石的粒径为20-50mm。
所述填料层2与排水层3的高度比为(1-2):1
所述垂直潜流人工湿地4为下行式垂直潜流人工湿地,所述下行式垂直潜流人工湿地设置有进水渠与出水渠,所述好氧池的出水口通过输水管与所述进水渠和所述植被层相连通,所述出水渠与所述排水层相连通。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本实用新型从左到右依次设有过滤池、沉淀池、厌氧池、好氧池以及人工湿地4,生活污水进入过滤池中过滤掉杂质以及一些较大的悬浮颗粒,然后进入沉淀池进行沉淀,沉淀后的污水进入到厌氧池以及好氧池中进行降解反应,其中,厌氧池以及好氧池中有生物弹性填料,其中厌氧池中的微生物为厌氧微生物,如反硝化细菌,好氧池中为好氧微生物,如消化细菌和聚磷菌,厌氧池中,厌氧菌微生物在厌氧条件下,将部分有机物被解生成H2、CO2、H2S和CH4等气体,好氧池中,通过鼓风机的曝气,好氧微生物通过分解代谢、合成代谢和物质矿物化,在把有机物氧化分解成CO2和H2O等,降解过后的污水进入人工湿地4,人工湿地4的植被层设置漂浮植物,如水葫芦、大薸以及水芹菜等植物,这些漂浮植物不仅具有美观作用,且生命力强,对环境适应性好,根系发达,能于无土环境生长,最为主要的是对N和P、K的吸收都比较丰富,从而人工湿地完成对污水进行最终净化,然后可通过出水渠排出。
填料层2和排水层3的设置在保证水质净化作用的同时,利于维持进出的水流通畅。
过滤池内设有可拆卸的过滤网,可方便更换过滤网,过滤杂质更加彻底。
以上显示和描述了本实用新型的基本原理和主要特征和本实用新型的优点。本行业的技术人员应该了解,本实用新型不受上述实施例的限制,上述实施例和说明书中描述的只是说明本实用新型的原理,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精神和范围的前提下,本实用新型还会有各种变化和改进,这些变化和改进都落入要求保护的本实用新型范围内。本实用新型要求保护范围由所附的权利要求书及其等效物界定。

Claims (5)

1.一种生活污水处理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从左到右依次设有过滤池、沉淀池、厌氧池、好氧池以及人工湿地,所述过滤池、沉淀池、厌氧池、好氧池以及人工湿地通过输水管两两连通,所述输水管上设有水泵,所述沉淀池与污泥池通过输料装置连通,所述人工湿地为垂直潜流人工湿地,所述垂直潜流人工湿地包括从上至下依次排布的植被层、填料层和排水层,所述植被层设置为漂浮植物,所述填料层为细砾石层,所述细砾石的粒径为5-10mm,所述排水层为粗砾石层,所述粗砾石的粒径为20-50mm,所述填料层与排水层的高度比为(1-2):1,所述垂直潜流人工湿地为下行式垂直潜流人工湿地,所述下行式垂直潜流人工湿地设置有进水渠与出水渠,所述好氧池的出水口通过输水管与所述进水渠和所述植被层相连通,所述出水渠与所述排水层相连通。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生活污水处理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过滤池内设有可拆卸的过滤网。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生活污水处理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厌氧池内以及好氧池内设有生物弹性填料,所述厌氧池的生物弹性填料上设有厌氧菌微生物。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生活污水处理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好氧池的生物弹性填料上设有好氧菌微生物,所述好氧池内设有曝气器,所述曝气器通过气管与外部的第一鼓风机连接。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生活污水处理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输料装置包括运输电机以及运输皮带。
CN202321343789.1U 2023-05-30 2023-05-30 一种生活污水处理系统 Active CN220907296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321343789.1U CN220907296U (zh) 2023-05-30 2023-05-30 一种生活污水处理系统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321343789.1U CN220907296U (zh) 2023-05-30 2023-05-30 一种生活污水处理系统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20907296U true CN220907296U (zh) 2024-05-07

Family

ID=90905949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321343789.1U Active CN220907296U (zh) 2023-05-30 2023-05-30 一种生活污水处理系统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20907296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Wang et al. Denitrification of nitrate contaminated groundwater with a fiber-based biofilm reactor
CN100402448C (zh) 制浆造纸废水的净化处理方法
CN101665310B (zh) 人工湿地处理污水的方法和实现该方法的污水处理装置
CN201268652Y (zh) 一种一体化污水处理装置
CN101905944B (zh) 复合型人工湿地污水污泥处理系统
CN106554129A (zh) 一体化同步硝化反硝化污水处理装置
KR100839891B1 (ko) 질산성 질소가 포함된 강변 여과수의 처리장치
CN111204927A (zh) 生态公厕污水处理循环系统及污水处理再利用方法
CN201301254Y (zh) 埋地式微动力污水处理装置
CN111170580A (zh) 一种污水净化处理系统
CN2543951Y (zh) 填料式折流生物反应器
CN203845914U (zh) 一种教学用生活污水处理装置
CN111253019A (zh) 一种mabr农村污水生态治理方法
CN102887613A (zh) 一种高浓度工业污水的处理方法
CN220907296U (zh) 一种生活污水处理系统
CN111689640A (zh) 一种污水处理方法
CN211999376U (zh) 一种mabr农村污水生态治理装置系统
Oleszkiewicz et al. Low temperature anaerobic biofiltration in upflow reactors
CN114890610A (zh) 光催化反应器与人工湿地污水处理方法
CN106745708A (zh) 一种复合型污泥床反应器及其应用
CN207845442U (zh) 多级升流式地表水体氮素和有机质同步去除的装置
CN207418387U (zh) 一种城镇生活污水处理装置
CN200967776Y (zh) 一种无污泥排放的污水深度处理装置
CN2228909Y (zh) 无功耗有机污水处理装置
CN216808505U (zh) 农村生活污水生态处理系统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