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20898071U - 一种小腿环形外固定支架术后锻炼鞋 - Google Patents

一种小腿环形外固定支架术后锻炼鞋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20898071U
CN220898071U CN202322757190.9U CN202322757190U CN220898071U CN 220898071 U CN220898071 U CN 220898071U CN 202322757190 U CN202322757190 U CN 202322757190U CN 220898071 U CN220898071 U CN 220898071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insole
fixing
shoe
ankle
fixing piec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322757190.9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姚秀芬
郭艳
吴晓霞
刘章辉
陈如华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Quzhou Hospital Of Zhejiang Medical And Health Group
Original Assignee
Quzhou Hospital Of Zhejiang Medical And Health Group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Quzhou Hospital Of Zhejiang Medical And Health Group filed Critical Quzhou Hospital Of Zhejiang Medical And Health Group
Priority to CN202322757190.9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20898071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20898071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20898071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Landscapes

  • Orthopedics, Nursing, And Contraception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小腿环形外固定支架术后锻炼鞋,可稳定踝关节,并维持足部正确行走的姿势,从而实现有效的术后锻炼。其技术方案要点是包括鞋底、鞋垫和脚腕固定件,所述脚腕固定件由绑带和固定件组成,绑带为柔性材料制成的片状结构,所述绑带通过对接件与鞋垫相连,所述绑带的端部可环绕脚腕一周,且绑带与鞋垫可分离连接。通过绑带将脚腕与鞋垫进行缠绕固定,以达到稳定踝关节和足部的目的;由于绑带柔软且存在一定宽度,可有效避免造成机械性压迫;并在稳定脚腕的同时,增加该术后锻炼鞋与足部的连接稳定性,避免行走锻炼时鞋子意外脱离的状态发生。同时还可通过对接件实现绑带和鞋垫的拆卸和安装,以适用于不同体型或病情的患者。

Description

一种小腿环形外固定支架术后锻炼鞋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护理领域,具体为一种小腿环形外固定支架术后锻炼鞋。
背景技术
下肢骨折属于临床常见骨折类型,临床通常采用外固定和内固定进行治疗。对于小腿开放性外伤合并骨折的患者,通常采用环形外固定架或单边外固定架进行治疗。一般治疗和恢复的周期较长,为了促进伤口愈合以及早日恢复行走能力,需要让患者进行适当的行走锻炼。
但部分患者会伴随有神经、肌肉软组织损伤,导致足下垂,而现有的外固定架结构无法维持踝关节的中立位姿势,长时间的足下垂会导致跟腱的挛缩,影响站立行走,不仅导致行走锻炼效果不佳,且会影响后续正常生活。
故需要一种能够稳定踝关节,以辅助该类患者行走锻炼的术后锻炼鞋。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为了提供一种小腿环形外固定支架术后锻炼鞋,可稳定踝关节,并维持足部正确行走的姿势,从而实现有效的术后锻炼。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了以下技术方案:
一种小腿环形外固定支架术后锻炼鞋,包括鞋底、鞋垫和脚腕固定件,所述脚腕固定件由绑带和固定件组成,绑带为柔性材料制成的片状结构,所述绑带通过对接件与鞋垫相连,所述绑带的端部可环绕脚腕一周,且绑带与鞋垫可分离连接。
与现有技术相比,采用了上述技术方案的小腿环形外固定支架术后锻炼鞋,具有如下有益效果:
一、采用本实用新型的小腿环形外固定支架术后锻炼鞋,通过绑带将脚腕与鞋垫进行缠绕固定,以达到稳定踝关节和足部的目的;由于绑带柔软且存在一定宽度,可有效避免造成机械性压迫;并在稳定脚腕的同时,增加该术后锻炼鞋与足部的连接稳定性,避免行走锻炼时鞋子意外脱离的状态发生。
二、同时还可通过对接件实现绑带和鞋垫的拆卸和安装,以根据患者实际情况选择合适的绑带或固定位置,以适用于不同体型或病情的患者。
优选的,所述鞋垫远离鞋底的一侧设有盖面,所述固定件采用固定环,且固定环设于盖面上,所述绑带可穿过固定环翻转覆盖且贴附于绑带表面。在实现稳定踝关节的同时,通过绑带和盖面的连接状态,对鞋垫整体受力拉伸,从而使得调整并维持整个足部的姿势,进一步增加稳定踝关节和足部的效果。
优选的,所述绑带的一侧部分表面设有魔术贴的勾面,所述绑带靠近端部的表面设有魔术贴的毛面,所述勾面和所述毛面均位于同一侧表面,且勾面的覆盖面积超过所述毛面的覆盖面积。由于魔术贴具备多次使用的特性,有利于多次使用或调整;且由于勾面和毛面均处于同一表面,在贴附固定时无需扭转绑带,使得绑带平整地贴合在足部皮肤和鞋垫上,从而避免绑带扭转时对患者造成压痕;此外,由于毛面的覆盖面积相对于勾面较大,可任意调整勾面的粘贴位置,从而可根据患者的脚腕粗细进行适当调整,在符合使用需求的同时增加患者的舒适程度。
优选的,所述盖面分为第一固定片和第二固定片,所述第一固定片和第二固定片分别对称设置于鞋垫的两侧,所述固定环设于第二固定片的表面,第一固定片上延伸有固定带,所述固定带穿过固定环后,所述绑带可继续穿过固定环,且固定带可翻转与第一固定片或固定带表面粘贴固定。仅需通过固定带和固定环的配合使用,即可实现第一固定片和第二固定片的对接,从而通过盖面将足部和鞋垫进行进一步固定,以增加足部和鞋垫的连接稳定性;且由于第一固定片和第二固定片对称设置,在穿戴过程中患者仅需将足部直接置入鞋垫上,再由他人进行盖面和绑带的对接即可,减少患者弯曲腿部时可能造成的不适或疼痛,同时由于盖面并非对足背进行完全覆盖,还可对足背的情况进行直接观察;而在将绑带进行固定后,再将固定带进行覆盖固定,可将绑带部分夹持于固定带和第一固定片之间,进一步增加绑带和背面的连接稳定性,避免绑带松脱时直接从固定环中滑出。
优选的,所述鞋垫为透气材料制成的片状结构,或所述鞋垫上设有多个气孔。通过透气的方式改善行走时足部所处的环境,减少汗液带来的滑腻和不适,且有利于足部血液循环。
优选的,所述对接件为卡扣,鞋底侧边靠近脚跟的位置设有与卡扣相适应的卡孔,所述卡扣内设有可供绑带穿过的穿槽。通过卡扣和卡孔的配合使用,可实现卡扣的单独拆卸或安装,在拆卸状态下可作为普通患者的拖鞋使用,在安装状态仅需穿过绑带并固定,即可为患者的术后使用,无需更换鞋子即可满足多种情况的使用,且在卡扣、绑带损坏或受污染时,通过拆卸可进行更换或清洗。有效降低经济成本。
优选的,所述鞋底通过固定组件与鞋垫相连,所述固定组件包括卡块、弹性件和限位块,所述卡块设有两个,且卡块均设于鞋底上方,限位块设于卡块远离鞋底的端部,所述弹性件的两端分别连接两个卡块,所述鞋垫朝向鞋底的一侧设有限位孔,还包括用于控制卡块位移的解锁件。利用弹性件的伸缩特性,两个卡块可带动限位块相互靠近或远离,在靠近状态下可使得限位块进入限位孔中,在远离状态下,可使限位块卡设于限位孔边缘,实现鞋底和鞋垫的对接固定;而通过解锁件控制卡块位移,即可将限位块从限位孔中脱离。
优选的,所述限位块朝向鞋垫的一侧设有斜坡或弧形部。在鞋底和鞋垫的对接过程中,通过斜坡或弧形部的引导作用,仅需压迫鞋垫或鞋底,使限位孔边缘对卡块进行直接压迫,从而控制卡块相互靠近,无需人为控制卡块靠近,即可使得限位块自动进入限位孔中,具备使用便捷的特点,有效提高医护人员的工作效率。
优选的,所述解锁件为活动块,活动块通过复位弹簧与鞋垫内部相连,所述活动块位移以带动卡块同步活动,所述活动块远离复位弹簧的一侧表面与鞋垫侧边相适应。通过控制活动块位移,即可带动两个限位块相互靠近,并使限位块脱离限位孔;并在复位弹簧的作用下,活动块回复原位,以便后续使用;活动块的外侧边缘与鞋垫的侧边边缘平滑过渡,在该状态下活动块不从鞋垫侧边凸出,可有效避免误触或意外压迫的状况发生,从而避免意外解除鞋底和鞋垫对接状态的风险,并且可避免凸出的活动块绊到其他物体对患者的行走造成阻碍。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小腿环形外固定支架术后锻炼鞋实施例1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实施例1中脚腕固定件和盖面的结构示意图。
图3为实施例1中第一固定片和第二固定片连接状态的结构示意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小腿环形外固定支架术后锻炼鞋实施例2的结构示意图。
图5为实施例2中各个部件的结构示意图。
图6为实施例2中的剖面结构示意图。
附图标记:1、鞋底;2、鞋垫;20、卡孔;21、限位孔;3、脚腕固定件;30、绑带;300、勾面;301、毛面;31、固定环;4、盖面;40、第一固定片;400、固定带;41、第二固定片;5、卡扣;50、穿槽;6、固定组件;60、卡块;61、弹性件;62、限位块;620、斜坡;7、活动块;8、复位弹簧。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做进一步描述。
实施例1:
如图1至3所示的小腿环形外固定支架术后锻炼鞋,包括包括鞋底1、鞋垫2、盖面4和脚腕固定件3。
脚腕固定件3由绑带30和固定件组成,绑带30为柔性材料制成的片状结构,绑带30的其中一端位于鞋底1侧边靠近脚跟的位置,且该端部与鞋底1固定连接。
在本实施例中固定件为固定环31,固定环31设于盖面4上,为增加患者的舒适程度避免造成压迫,绑带30采用纯棉制成,绑带30可穿过固定环31翻转覆盖且贴附于绑带30表面。
绑带30的贴附方式可采用不干胶或魔术贴,在本实施例中,为方便多次调整,绑带30采用魔术贴的贴附方式。绑带30的一侧部分表面设有魔术贴的勾面300,绑带30靠近端部的表面设有魔术贴的毛面301。
勾面300和毛面301均位于同一侧表面,其中,勾面300的覆盖面4积超过毛面301的覆盖面4积。
鞋垫2为透气材料制成的片状结构,或鞋垫2上设有多个气孔,在本实施例中鞋垫2和鞋底1均为设有多个微型气孔的PVC材料制成的片状结构。
盖面4设于鞋垫2远离鞋底1的一侧,盖面4分为第一固定片40和第二固定片41,在本实施例中盖面4设有两组,其中一组盖面4设于鞋垫2对应患者脚趾的位置,另外一组盖面4设于鞋垫2对应患者脚背的位置。
固定环31可设于第一固定片40或第二固定片41的表面,第一固定片40或第二固定片41上延伸有固定带400,在本实施例中为方便说明,固定环31设于第二固定片41的表面,固定带400设于第一固定片40上。
固定带400的一侧表面设有不干胶或魔术贴,在本实施例中为避免混淆、方便说明,固定带400的表面设有不干胶,以与绑带30的贴附方式进行区别,在实际应用中固定带400的表面为魔术贴结构,方便多次调整或拆卸。
在本实施例中,第一固定片40、第二固定片41和固定带400均采用透明PVC制成,方便医护人员观察患者足部情况。
以下为本实施例的使用方式:
首先将患者足部置入鞋垫2上,拉扯靠近患者脚趾的第一固定片40,并使第一固定片40上的固定带400穿过第二固定片41上的固定环31,并将固定带400向第一固定片40方向翻折且贴附固定。
接着,拉扯绑带30远离鞋底1的端部,使其环绕脚腕一周,并使该端部穿过固定环31,在此过程中可先将拉扯靠近患者脚背的第一固定片40,并使第一固定片40上的固定带400穿过靠近患者脚背的固定环31;将固定带400穿过固定环31,并向固定带400的勾面300方向翻折固定带400,使得毛面301和勾面300粘贴固定。之后再向患者脚背的第一固定片40方向翻折该处的固定带400,使得固定带400与该位置的第一固定片40粘贴固定,且绑带30的部分被夹持固定于固定带400和第一固定片40之间,完成该术后锻炼鞋的穿戴工作。
实施例2:
如图4至6所示,本实施例与实施例1的技术内容基本相同,本实施例与实施例1的区别技术点在于:
本实施例中绑带30通过对接件与鞋垫2相连,鞋底1侧边靠近脚跟的位置设有卡孔20,对接件采用可置入卡孔20中的塞体或扣体。在本实施例中对接件采用卡扣5,且卡扣5与卡孔20相适应,卡扣5内设有可供绑带30穿过的穿槽50。
鞋底1通过固定组件6与鞋垫2相连,固定组件6包括卡块60、弹性件61和限位块62,卡块60设有两个,且卡块60均设于鞋底1上方,限位块62设于卡块60远离鞋底1的端部,弹性件61的两端分别连接两个卡块60,鞋垫2朝向鞋底1的一侧设有限位孔21,还包括用于控制卡块60位移的解锁件。
其中,绑带30的两端表面均设有魔术贴的毛面301。
在本实施例中,鞋垫2不局限于实施例1中的透气片状结构,鞋垫2还可采用具备一定厚度的加绒垫体,以适用于冬季环境。
鞋底1通过固定组件6与鞋垫2,固定组件6包括卡块60、弹性件61和限位块62。
卡块60设有两个,且卡块60均设于鞋底1上方,限位块62设于卡块60远离鞋底1的端部,限位块62朝向鞋垫2的一侧设有斜坡620或弧形部,在本实施例中为了实现快速对接,限位块62上设有斜坡620。
弹性件61的两端分别连接两个卡块60,弹性件61可采用TPE伸缩块或弹簧结构,在本实施例中为了增加鞋底1和鞋垫2的连接稳定性以及耐用性,弹性件61采用TPE伸缩块。
鞋垫2朝向鞋底1的一侧设有限位孔21,还包括用于控制卡块60位移的解锁件。解锁件为活动块7,活动块7通过复位弹簧与鞋垫2内部相连,活动块7位移以带动卡块60同步活动;活动块7远离复位弹簧的一侧表面与鞋垫2侧边相适应,即当活动块7处于正常状态下,活动块7的外侧边缘与鞋垫2侧边边缘平滑过渡。
以下为本实施例的使用方式:
在未安装卡扣5的状态下,该术后锻炼鞋可当普通的拖鞋使用。在患者术后且需要锻炼时,按压卡扣5的两侧并将卡扣5插入鞋底1的卡孔20中,将绑带30的其中一端穿过卡扣5的穿槽50,将其中一端的毛面301贴附于绑带30表面的勾面300上,实现绑带30其中一端和鞋底1的固定,并按实施例1中的方式对脚腕进行缠绕固定。
若当前为寒冷环境或需要更换鞋垫2时,如图6所示,向鞋垫2中部方向按动活动块7,此时复位弹簧受力伸张,且活动块7相鞋垫2中部位移,并推动卡块60;两侧的卡块60受力位移时,弹性件61受力收缩;此时拉动鞋底1,可使限位块62顺利脱离限位孔21,并使鞋底1和鞋垫2相分离。可将加绒的鞋垫2或干净的鞋垫2置入鞋垫2上方,并压迫鞋垫2,限位块62上的斜坡620先接触限位孔21边缘,且由于弹性件61受力收缩,经斜坡620的引导,卡块60上的限位块62可顺利进入限位孔21中,实现鞋垫2和鞋底1的安装固定。
以上所述是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方式,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不脱离本实用新型原理的前提下,还可以做出若干变型和改进,这些也应视为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

Claims (9)

1.一种小腿环形外固定支架术后锻炼鞋,其特征在于:包括鞋底(1)、鞋垫(2)和脚腕固定件(3),所述脚腕固定件(3)由绑带(30)和固定件组成,绑带(30)为柔性材料制成的片状结构,所述绑带(30)通过对接件与鞋垫(2)相连,所述绑带(30)的端部可环绕脚腕一周,且绑带(30)与鞋垫(2)可分离连接。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小腿环形外固定支架术后锻炼鞋,其特征在于:所述鞋垫(2)远离鞋底(1)的一侧设有盖面(4),所述固定件采用固定环(31),且固定环(31)设于盖面(4)上,所述绑带(30)可穿过固定环(31)翻转覆盖且贴附于绑带(30)表面。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小腿环形外固定支架术后锻炼鞋,其特征在于:所述绑带(30)的一侧部分表面设有魔术贴的勾面(300),所述绑带(30)靠近端部的表面设有魔术贴的毛面(301),所述勾面(300)和所述毛面(301)均位于同一侧表面,且勾面(300)的覆盖面(4)积超过所述毛面(301)的覆盖面(4)积。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小腿环形外固定支架术后锻炼鞋,其特征在于:所述盖面(4)分为第一固定片(40)和第二固定片(41),所述第一固定片(40)和第二固定片(41)分别对称设置于鞋垫(2)的两侧,所述固定环(31)设于第二固定片(41)的表面,第一固定片(40)上延伸有固定带(400),所述固定带(400)穿过固定环(31)后,所述绑带(30)可继续穿过固定环(31),且固定带(400)可翻转与第一固定片(40)或固定带(400)表面粘贴固定。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小腿环形外固定支架术后锻炼鞋,其特征在于:所述鞋垫(2)为透气材料制成的片状结构,或所述鞋垫(2)上设有多个气孔。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小腿环形外固定支架术后锻炼鞋,其特征在于:所述对接件为卡扣(5),鞋底(1)侧边靠近脚跟的位置设有与卡扣(5)相适应的卡孔(20),所述卡扣(5)内设有可供绑带(30)穿过的穿槽(50)。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小腿环形外固定支架术后锻炼鞋,其特征在于:所述鞋底(1)通过固定组件(6)与鞋垫(2)相连,所述固定组件(6)包括卡块(60)、弹性件(61)和限位块(62),所述卡块(60)设有两个,且卡块(60)均设于鞋底(1)上方,限位块(62)设于卡块(60)远离鞋底(1)的端部,所述弹性件(61)的两端分别连接两个卡块(60),所述鞋垫(2)朝向鞋底(1)的一侧设有限位孔(21),还包括用于控制卡块(60)位移的解锁件。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小腿环形外固定支架术后锻炼鞋,其特征在于:所述限位块(62)朝向鞋垫(2)的一侧设有斜坡(620)或弧形部。
9.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小腿环形外固定支架术后锻炼鞋,其特征在于:所述解锁件为活动块(7),活动块(7)通过复位弹簧与鞋垫(2)内部相连,所述活动块(7)位移以带动卡块(60)同步活动,所述活动块(7)远离复位弹簧的一侧表面与鞋垫(2)侧边相适应。
CN202322757190.9U 2023-10-16 2023-10-16 一种小腿环形外固定支架术后锻炼鞋 Active CN220898071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322757190.9U CN220898071U (zh) 2023-10-16 2023-10-16 一种小腿环形外固定支架术后锻炼鞋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322757190.9U CN220898071U (zh) 2023-10-16 2023-10-16 一种小腿环形外固定支架术后锻炼鞋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20898071U true CN220898071U (zh) 2024-05-07

Family

ID=90916395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322757190.9U Active CN220898071U (zh) 2023-10-16 2023-10-16 一种小腿环形外固定支架术后锻炼鞋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20898071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US7753864B2 (en) Foot support device
US9038201B2 (en) Non-slip footwear
US20110088145A1 (en) Support structure for prophylaxis or treatment of a disorder accompanying a foot deformation
EP1113768B1 (en) Hallux valgus brace
US20060161090A1 (en) Heel support apparatus and method of using
US6142967A (en) Heel pain relief method and brace
EP1725128B1 (en) A heel protector
CN220898071U (zh) 一种小腿环形外固定支架术后锻炼鞋
US8578941B2 (en) Slipper-like device to prevent or help heal pressure ulcers of the foot
KR200442354Y1 (ko) 보행보조 기능을 구비한 근육 인대 보호구
CN211213733U (zh) 改善足部痉挛畸形的训练器
CN209931628U (zh) 一种糖尿病足减压康复鞋
CN208540816U (zh) 一种可旋转丁字鞋
CN201782095U (zh) 鞋面开合的适足鞋
CN206630748U (zh) 一种医用外固定步行护具
JP2006055591A (ja) 外反母趾保護具
JP2614786B2 (ja) 足指運動機能回復具
KR20200057931A (ko) 족부환자의 보행 특성에 적합한 족부환자용 신발
KR200378623Y1 (ko) 무지외반증 교정기
CN215384982U (zh) 一种踝部固定鞋
CN210901629U (zh) 一种骨科下肢康复用丁字鞋
JP6916567B1 (ja) 履物
CN221083899U (zh) 一种可重复使用长期卧床患者防足跟压疮护理用具
CN213029937U (zh) 一种患者复健助行鞋
CN218420158U (zh) 一种踝足矫形器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