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20895235U - 一种抗干扰线束结构 - Google Patents

一种抗干扰线束结构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20895235U
CN220895235U CN202322772553.6U CN202322772553U CN220895235U CN 220895235 U CN220895235 U CN 220895235U CN 202322772553 U CN202322772553 U CN 202322772553U CN 220895235 U CN220895235 U CN 220895235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protective cover
wire harness
protecting cover
interference
communication interfac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322772553.6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马振亮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Kunshan Hongzhide Electronic Technology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Kunshan Hongzhide Electronic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Kunshan Hongzhide Electronic Technology Co ltd filed Critical Kunshan Hongzhide Electronic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322772553.6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20895235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20895235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20895235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Landscapes

  • Connector Housings Or Holding Contact Member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涉及线束技术领域,且公开了一种抗干扰线束结构,连接线束采用复合式护层结构,连接线束的两端均固定设置有连接插头,连接插头的上部活动设置有护盖机构,连接插头的端部设置有通讯接口,护盖机构包括上层护盖、下层护盖和吸附连接块,上层护盖和下层护盖相互卡接且遮蔽防护于通讯接口的外部,线束对连接线束采用复合护层式的结构设置,在通讯线的外部设置有由防火层、抗干扰层和外部护层构成的复合护层结构,可提高连接线束的抗干扰能力保证信号的传输稳定性,并且在通讯接口的外部设置有护盖机构,通过滑动式的护盖可在线束使用后对通讯接口的外部进行遮蔽防护,大大提高了线束的结构防护性。

Description

一种抗干扰线束结构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线束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抗干扰线束结构。
背景技术
线束由多根互相绝缘的导线或导体构成线芯,外部具有密封护套的通信线路,端部设置有特定的接口,与设备插接用于设备之间来往的信号或电源的连接,笔记本作为日常办公娱乐使用的智能设备,在使用时常需要对笔记本的屏幕与音频信息向外部的扩展屏幕设备进行投放,在进行外部屏幕投屏扩展时,需用到信号传输线束,进行投屏最常用到的是HDMI线束,HDMI数据线束能高品质地传输未经压缩的高清视频和多声道音频数据。
信号传输的质量主要取决于线束的传输速度和传输稳定性,线束暴露在外部环境种易受到外部环境因素的影响,其中电信号对HDMI线束的影响最大,线束电芯漏电或线束处于恶劣电磁环境中会对信号的传输稳定性造成较大的影响,现有的HDMI线束多仅注重线束的传输速度,对线束的抗干扰能力不太注重,并且现有HDMI线束的接口多为裸露式设置,接口作为HDMI线束上部的重要连接结构裸露在外,使用时易与外部的硬质表面如桌腿、地面等发生碰撞造成接口损坏,结构防护性较差。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抗干扰线束结构,以解决上述背景技术中提出的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抗干扰线束结构,包括连接线束,所述连接线束采用复合式护层结构,所述连接线束包括通讯线、防火层、抗干扰层和外部护层;
所述连接线束的两端均固定设置有连接插头,所述连接插头的上部活动设置有护盖机构,所述连接插头的端部设置有通讯接口,护盖机构包括上层护盖、下层护盖和吸附连接块,所述上层护盖和下层护盖相互卡接且遮蔽防护于通讯接口的外部。
作为优选,上述防火层固定包裹设置于通讯线的外部,所述抗干扰层固定包裹设置于防火层的外部,所述外部护层固定包裹设置于抗干扰层的外部。
作为优选,上述下层护盖的顶部边缘侧均匀固定有连接插柱,所述上层护盖的底部边缘侧均匀开设有连接插孔,所述连接插柱插入卡接于连接插孔的内侧,所述上层护盖和下层护盖通过连接插柱相卡接。
作为优选,上述连接插头的中部固定设置有护盖滑座,所述上层护盖和下层护盖的内部均开设有导向滑槽,所述上层护盖和下层护盖均通过导向滑槽滑动卡接于护盖滑座的上部,所述护盖滑座的顶部固定有限位卡块,所述上层护盖的内侧固定有卡块,所述限位卡块与卡块相卡接。
作为优选,上述上层护盖和下层护盖的内部后侧均开设有连接嵌槽,所述吸附连接块的前侧固定有嵌合卡块,所述嵌合卡块与连接嵌槽相卡接,所述吸附连接块通过嵌合卡块固定卡接于连接嵌槽的内侧,所述吸附连接块的中部开设有导向滑槽,所述吸附连接块通过导向滑槽滑动于护盖滑座的上部,所述护盖滑座的后侧固定有吸附磁块,所述吸附磁块通过磁力与吸附连接块的后侧相吸附。
作为优选,上述通讯接口固定设置于护盖滑座的前侧,所述上层护盖和下层护盖的前侧通过卡接构成接口嵌槽,所述通讯接口与接口嵌槽活动相嵌合,所述接口嵌槽的上侧固定有限位凸块,所述通讯接口的顶部开设有限位嵌槽,所述限位凸块与限位嵌槽相卡接。
本实用新型采用以上技术方案与现有技术相比,具有以下技术效果:
本线束对连接线束采用复合护层式的结构设置,在通讯线的外部设置有由防火层、抗干扰层和外部护层构成的复合护层结构,可提高连接线束的抗干扰能力保证信号的传输稳定性,使连接线束可稳定工作于外部复杂环境中,并且在通讯接口的外部设置有护盖机构,通过滑动式的护盖可在线束使用后对通讯接口的外部进行遮蔽防护,可避免通讯接口外漏,大大提高了线束的结构防护性。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申请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申请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整体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连接线束内部剖面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的连接插头结构示意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的护盖机构后侧结构示意图;
图5为本实用新型的护盖机构前侧结构示意图;
图6为本实用新型的护盖机构拆分结构示意图。
附图标记说明:1、连接线束;2、连接插头;3、护盖机构;4、通讯线;5、防火层;6、抗干扰层;7、外部护层;8、护盖滑座;9、通讯接口;10、上层护盖;11、下层护盖;12、吸附连接块;13、连接插柱;14、连接嵌槽;15、嵌合卡块;16、导向滑槽;17、接口嵌槽;18、吸附磁块;19、限位卡块;20、限位嵌槽;21、限位凸块。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须知,本说明书附图所绘示的结构、比例、大小等,均仅用以配合说明书所揭示的内容,以供熟悉此技术的人士了解与阅读,并非用以限定本申请可实施的限定条件,故不具技术上的实质意义,任何结构的修饰、比例关系的改变或大小的调整,在不影响本申请所能产生的功效及所能达成的目的下,均应仍落在本申请所揭示的技术内容得能涵盖的范围内。
实施例
请参阅图1-6,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技术方案:一种抗干扰线束结构,包括连接线束1,连接线束1采用复合式护层结构,连接线束1包括通讯线4、防火层5、抗干扰层6和外部护层7。
通讯线4为铜芯接线,外部设置有橡胶绝缘线套,通讯线4为多根成束设置,防火层5为石棉材质的防火套,防火层5固定包裹设置于通讯线4的外部,可提高线束的防火特性,抗干扰层6为金属丝编织的柔性网套,抗干扰层6固定包裹设置于防火层5的外部,可通过电磁屏蔽作用提高线束的抗电性干扰能力,外部护层7为pvc聚氯乙烯材质的护层,外部护层7固定包裹设置于抗干扰层6的外部,可避免通讯线4因外部的磕碰摩擦发生损坏。
连接线束1的两端均固定设置有连接插头2,连接插头2的中部固定设置有护盖滑座8,连接插头2的端部设置有通讯接口9,通讯接口9为HDMI接口,通讯接口9固定设置于护盖滑座8的前侧,用于笔记本与外部屏幕设备的接口连接。
连接插头2的上部活动设置有护盖机构3,护盖机构3包括上层护盖10、下层护盖11和吸附连接块12,上层护盖10和下层护盖11均为合成塑料材质,下层护盖11的顶部边缘侧均匀固定有连接插柱13,上层护盖10的底部边缘侧均匀开设有连接插孔,连接插柱13插入卡接于连接插孔的内侧,上层护盖10和下层护盖11通过连接插柱13相卡接,上层护盖10和下层护盖11相互卡接且遮蔽防护于通讯接口9的外部,对通讯接口9的外部进行遮蔽防护,可避免通讯接口9外漏,大大提高了线束的结构防护性。
上层护盖10和下层护盖11的内部均开设有导向滑槽16,上层护盖10和下层护盖11均通过导向滑槽16滑动卡接于护盖滑座8的上部,采用滑动式的连接结构,可在使用时通过滑动使通讯接口9外漏凸出。
护盖滑座8的顶部固定有限位卡块19,上层护盖10的内侧固定有卡块,限位卡块19与卡块相卡接,可对上层护盖10和下层护盖11的滑移进行卡接限位,防止上层护盖10和下层护盖11脱离护盖滑座8。
上层护盖10和下层护盖11的内部后侧均开设有连接嵌槽14,吸附连接块12的前侧固定有嵌合卡块15,嵌合卡块15与连接嵌槽14相卡接,吸附连接块12为铁质金属连接块,吸附连接块12通过嵌合卡块15固定卡接于连接嵌槽14的内侧,吸附连接块12的中部开设有导向滑槽16,吸附连接块12通过导向滑槽16滑动于护盖滑座8的上部,可跟随上层护盖10和下层护盖11进行同步滑移运动,护盖滑座8的后侧固定有吸附磁块18,吸附磁块18为具有磁性的磁铁块,吸附磁块18通过磁力与吸附连接块12的后侧相吸附,可对护盖机构3进行吸附固定。
上层护盖10和下层护盖11的前侧通过卡接构成接口嵌槽17,通讯接口9与接口嵌槽17活动相嵌合,接口嵌槽17的上侧固定有限位凸块21,限位凸块21为半球形凸块,通讯接口9的顶部开设有限位嵌槽20,限位嵌槽20为半球形凹槽,限位凸块21与限位嵌槽20相卡接,可实现对护盖的卡接限位固定。
工作原理或者结构原理,使用时,通过手指夹持推动由上层护盖10与下层护盖11构成的护盖机构3,使上层护盖10与下层护盖11滑动后移使通讯接口9外漏凸出,当吸附连接块12的后侧与吸附磁块18的前侧接触贴合时,通过吸附连接块12与吸附磁块18间的磁力吸附作用可对护盖机构3进行吸附固定,之后将通讯接口9插接在设备的接口上部,完成线束的连接作业,在线束工作时,外部护层7可对通讯线4的外部进行遮蔽防护,可避免通讯线4因外部的磕碰摩擦发生损坏,抗干扰层6可通过电磁屏蔽作用提高通讯线4的抗电磁干扰能力,保证线束可在外部复杂环境中稳定工作;
使用后,将线束的通讯接口9从设备的接口处拔出,之后通过推动由上层护盖10与下层护盖11构成的护盖机构3,使护盖机构3重新滑动遮蔽在通讯接口9的外部,对通讯接口9的外部进行遮蔽防护,可避免通讯接口9外漏,同时使上层护盖10前侧的限位凸块21与通讯接口9顶部的限位嵌槽20相卡接,实现对护盖机构3的卡接限位固定。
综上,本线束对连接线束1采用复合护层式的结构设置,在通讯线4的外部设置有由防火层5、抗干扰层6和外部护层7构成的复合护层结构,可提高连接线束1的抗干扰能力保证信号的传输稳定性,使连接线束1可稳定工作于外部复杂环境中,并且在通讯接口9的外部设置有护盖机构3,通过滑动式的护盖可在线束使用后对通讯接口9的外部进行遮蔽防护,可避免通讯接口9外漏,大大提高了线束的结构防护性。
至此,已经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进行了详细描述。需要说明的是,在附图或说明书正文中,未绘示或描述的实现方式,均为所属技术领域中普通技术人员所知的形式,并未进行详细说明。此外,上述对各零部件的定义并不仅限于实施例中提到的各种具体结构、形状或方式,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可对其进行简单地更改或替换。
以上所述的具体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技术方案和有益效果进行了进一步详细说明,应理解的是,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于限制本实用新型,凡在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做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Claims (6)

1.一种抗干扰线束结构,包括连接线束(1),其特征在于:所述连接线束(1)采用复合式护层结构,所述连接线束(1)包括通讯线(4)、防火层(5)、抗干扰层(6)和外部护层(7);
所述连接线束(1)的两端均固定设置有连接插头(2),所述连接插头(2)的上部活动设置有护盖机构(3),所述连接插头(2)的端部设置有通讯接口(9),护盖机构(3)包括上层护盖(10)、下层护盖(11)和吸附连接块(12),所述上层护盖(10)和下层护盖(11)相互卡接且遮蔽防护于通讯接口(9)的外部。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抗干扰线束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防火层(5)固定包裹设置于通讯线(4)的外部,所述抗干扰层(6)固定包裹设置于防火层(5)的外部,所述外部护层(7)固定包裹设置于抗干扰层(6)的外部。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抗干扰线束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下层护盖(11)的顶部边缘侧均匀固定有连接插柱(13),所述上层护盖(10)的底部边缘侧均匀开设有连接插孔,所述连接插柱(13)插入卡接于连接插孔的内侧,所述上层护盖(10)和下层护盖(11)通过连接插柱(13)相卡接。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抗干扰线束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连接插头(2)的中部固定设置有护盖滑座(8),所述上层护盖(10)和下层护盖(11)的内部均开设有导向滑槽(16),所述上层护盖(10)和下层护盖(11)均通过导向滑槽(16)滑动卡接于护盖滑座(8)的上部,所述护盖滑座(8)的顶部固定有限位卡块(19),所述上层护盖(10)的内侧固定有卡块,所述限位卡块(19)与卡块相卡接。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抗干扰线束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上层护盖(10)和下层护盖(11)的内部后侧均开设有连接嵌槽(14),所述吸附连接块(12)的前侧固定有嵌合卡块(15),所述嵌合卡块(15)与连接嵌槽(14)相卡接,所述吸附连接块(12)通过嵌合卡块(15)固定卡接于连接嵌槽(14)的内侧,所述吸附连接块(12)的中部开设有导向滑槽(16),所述吸附连接块(12)通过导向滑槽(16)滑动于护盖滑座(8)的上部,所述护盖滑座(8)的后侧固定有吸附磁块(18),所述吸附磁块(18)通过磁力与吸附连接块(12)的后侧相吸附。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一种抗干扰线束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通讯接口(9)固定设置于护盖滑座(8)的前侧,所述上层护盖(10)和下层护盖(11)的前侧通过卡接构成接口嵌槽(17),所述通讯接口(9)与接口嵌槽(17)活动相嵌合,所述接口嵌槽(17)的上侧固定有限位凸块(21),所述通讯接口(9)的顶部开设有限位嵌槽(20),所述限位凸块(21)与限位嵌槽(20)相卡接。
CN202322772553.6U 2023-10-17 2023-10-17 一种抗干扰线束结构 Active CN220895235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322772553.6U CN220895235U (zh) 2023-10-17 2023-10-17 一种抗干扰线束结构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322772553.6U CN220895235U (zh) 2023-10-17 2023-10-17 一种抗干扰线束结构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20895235U true CN220895235U (zh) 2024-05-03

Family

ID=90839462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322772553.6U Active CN220895235U (zh) 2023-10-17 2023-10-17 一种抗干扰线束结构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20895235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202711798U (zh) 矿用信号电缆
CN220895235U (zh) 一种抗干扰线束结构
CN209015753U (zh) 一种高强度防潮的电缆
CN207541997U (zh) 一种结构性更好的耐火防潮电缆
CN101834033A (zh) 数据传输电缆
CN207558475U (zh) 一种电力电缆
CN201681664U (zh) 数据传输电缆
CN108808344A (zh) 一种通讯线缆接口保护装置
CN204904868U (zh) 一种稳定型防干扰工业屏蔽电缆
CN207867922U (zh) Usb电缆线
CN208284766U (zh) 一种改良的hdmi连接线
CN201975636U (zh) 一种数据连接器的插头
CN206619423U (zh) 一种防磁屏蔽电缆
CN201237936Y (zh) 35kv以下阻水电缆
CN209962729U (zh) 一种电线
CN208256313U (zh) 一种铜带总屏蔽无卤低烟阻燃护套计算机电缆
CN215008744U (zh) 一种带有防水耐腐蚀隔层的电源线
CN114267984B (zh) 一种usb防水电连接器
CN221041791U (zh) 一种抗干扰信号网线连接器
CN212061938U (zh) 一种高铁用高屏蔽电缆
CN103714895A (zh) 立体声音频数据线
CN216251307U (zh) 一种防水电子线束连接器
CN202720935U (zh) 一种抗电磁干扰屏蔽控制电缆
CN213366173U (zh) 一种高柔软性多讯道音频线缆
CN207910139U (zh) 一种新型高速信号连接器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