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20892537U - 一种空调机组循环水系统 - Google Patents

一种空调机组循环水系统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20892537U
CN220892537U CN202322656766.2U CN202322656766U CN220892537U CN 220892537 U CN220892537 U CN 220892537U CN 202322656766 U CN202322656766 U CN 202322656766U CN 220892537 U CN220892537 U CN 220892537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pipeline
air conditioning
conditioning unit
heat exchanger
water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322656766.2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朱学锦
朱喆
赵霖
李晓菲
顾思源
沈彬彬
宋凯华
贺江波
任家龙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Shanghai Architectural Design and Research Institute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Shanghai Architectural Design and Research Institute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Shanghai Architectural Design and Research Institute Co Ltd filed Critical Shanghai Architectural Design and Research Institute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322656766.2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20892537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20892537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20892537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Landscapes

  • Other Air-Conditioning System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属于空调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空调机组循环水系统,所述空调机组循环水系统包括:第一管路、第二管路、第三管路、空调机组热交换器、压差控制装置、第一流量控制装置、混水泵和温度检测装置。传统的空调机组循环水系统将空调机组换热器直接与空调冷水管路连接,空调机组换热器的进水流量和进水温度将受到空调冷水管路的影响而产生波动,造成空调机组换热器的送风温度波动而导致空调区域无法实现高精度温度控制,现采用压差控制装置、第一流量控制装置与温度检测装置的配合设置,使得空调机组供水温度恒定,实现对空调机组的供水温度和流量进行高精度控制,为空调机组实现高精度送风温度控制提供条件。

Description

一种空调机组循环水系统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空调机组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空调机组循环水系统。
背景技术
目前,现代的恒温室和实验室等高精度温度控制环境通常使用空调机组来实现。这些空调机组采用冷水作为介质,通过水-空气换热器将冷水与空气进行换热,室内的空气经过水-空气换热器的空气侧换热降温后送至室内,在室内吸收工艺设备、实验设备等散热后再回到空调机组进行换热,形成空气侧循环换热环路。室内空气中的热量在水-空气换热器中由冷水介质吸收,吸热后的冷水回至冷源降温后,再被输送到水-空气换热器,从而形成水侧循环换热环路。要实现高精度恒定温度的室内环境,恒温空调机组的送风温度必须是高精度控制的,换热器的水侧循环换热环路的温度、流量的稳定和调节性能是送风温度实现高精度控制的主要影响因素。
空调机组循环水系统通常是采用电动二通调节阀来调节进入机组换热器的水流量,往往存在以下问题:空调机组热交换器中水流量和水温度受到冷源管路系统的其他换热器的流量和温度变化的影响,当系统中的其他机组换热器流量发生变化时,空调机组热交换器的流量也会相应波动;当整个空调系统的空调负荷变化时,冷源会进行加载或卸载,导致冷源出水温度发生波动,空调机组热交换器的进水温度也会随之波动;常规冷源的供回水温差范围较大,而空调机组对温度控制的要求较高,因此电动二通阀的调节精度和性能难以满足要求。
因此,本领域需要一种新的空调机组循环水系统来解决上述问题。
实用新型内容
为实现以上目的,本实用新型提出一种空调机组循环水系统,包括:第一管路、第二管路、第三管路、空调机组热交换器、压差控制装置、第一流量控制装置、混水泵和温度检测装置;
所述第一管路的一端与所述空调机组热交换器的进水口连接,另一端用于使冷源侧的第一冷冻水进入到第一管路内;
所述第二管路的一端与所述空调机组热交换器的出水口连接,另一端用于使第二管路内的第二冷冻水排入到冷源侧;
所述第三管路连接于所述第一管路和第二管路之间,所述第三管路与所述第一管路的连接位置位于所述压差控制装置与所述空调机组热交换器的进水口之间。
所述压差控制装置设置于所述第一管路;
所述第一流量控制装置设置于所述第二管路上,所述第三管路与所述第二管路相连接,所述第三管路与所述第二管路的连接点位于所述空调机组热交换器的出水口与所述第一流量控制装置之间;
所述混水泵用于将所述第一管路内进入的第一冷冻水和所述第三管路内回流至所述第一管路的第二冷冻水混合;
所述温度检测装置设置于所述第一管路用于检测所述第一管路内第三冷冻水的温度;所述第一流量控制装置被配置为:所述第一流量控制装置基于所述温度检测装置检测的温度值调节所述第二管路的流量,所述温度检测装置的检测温度值高于第一温度设定值时,增大所述第一流量控制装置开度;所述温度检测装置的检测温度值低于第一温度设定值时,减小所述第一流量控制装置开度。
可选地,还包括第四管路和第二流量控制装置,所述第四管路连接于所述第一管路和所述第二管路之间,所述第二流量控制装置设置于所述第一管路上,用于分配第一管路中流动至所述空调机组热交换器的进水口的流量以及流动至所述第四管路内的流量;所述第四管路与所述第一管路的连接位置位于所述空调机组热交换器的进水口和所述第一管路与所述第三管路连接位置之间,所述第四管路和所述第二管路的连接位置位于所述空调机组热交换器的出水口和所述第二管路与所述第四管路连接位置之间。
可选地,所述第二流量控制装置被配置为:所述第二流量控制装置根据空调机组热交换器出口空气温度调节其开度,空调机组热交换器出口空气温度高于第二温度设定值时减少从所述第一管路进入至所述第四管路的流量,以使得从所述第一管路进入所述空调机组热交换器的流量增大;空调机组热交换器出口空气温度低于第二温度设定值时增大从所述第一管路进入至所述第四管路的流量,以使得从所述第一管路进入所述空调机组热交换器的流量减少。
可选地,所述空调机组循环水系统还包括混水泵,所述混水泵设置于所述第一管路,所述混水泵位于所述第一管路与所述第四管路连接位置以及所述第一管路与所述第三管路连接位置之间,所述混水泵的出口通过所述第一管路与所述空调机组热交换器的进水口连通,所述温度检测装置设置于所述混水泵的出口处。
可选地,所述空调机组循环水系统还包括阻力件,所述阻力件为静态平衡阀;所述阻力件设置于所述第四管路,用于调节所述第四管路内第三冷冻水阻力,以使得所述第四管路内第三冷冻水的阻力与所述空调机组热交换器内的阻力相同。
可选地,所述压差控制装置用于调节所述冷源侧与所述第一管路相连通的进水口和所述冷源侧与所述第二管路相连通的出水口之间的压差。
可选的,所述第二流量控制装置设置于所述第一管路和所述第四管路的连接点处,所述第二流量控制装置入口与所述混水泵的出口连通,所述第二流量控制装置一出口端与所述第四管路相连通,所述第二流量控制装置另外一出口端与所述空调机组热交换器的进水口连通。
可选地,所述温度检测装置为温度传感器。
可选地,所述第三管路用于将从所述第四管路和所述空调机组热交换器流入至所述第二管路内第二冷冻水回流至第一管路内。
可选地,所述空调机组循环水系统还包括冷源侧,所述冷源侧用于向所述第一管路提供第一冷冻水,并使得部分所述第二管路内的第二冷冻水排入至所述冷源侧。
综上所述,本实用新型属于空调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空调机组循环水系统,所述空调机组循环水系统包括:第一管路、第二管路、第三管路、空调机组热交换器、压差控制装置、第一流量控制装置和温度检测装置。传统的空调机组循环水系统将空调机组换热器直接与空调冷水管路连接,空调机组换热器的进水流量和进水温度将受到空调冷水管路的影响而产生波动,造成空调机组换热器的送风温度波动而导致空调区域无法实现高精度温度控制,现采用压差控制装置、第一流量控制装置与温度检测装置的配合设置,使得空调机组供水温度恒定,实现对空调机组的供水温度和流量进行高精度控制,为空调机组实现高精度送风温度控制提供条件。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申请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是本申请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能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空调水系统结构示意图;
其中附图标记为:
1-第一管路;11-压差控制装置;12-混水泵;13-温度传感装置;14-第二流量控制装置;15-空调机组;16-空调机组热交换器;
2第二管路;21-第一流量控制装置;
3-第三管路;
4-第四管路;41-阻力件;
5-冷源侧。
具体实施方式
为使本实用新型的目的、优点和特征更加清楚,以下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详细说明。需说明的是,附图均采用非常简化的形式且未按比例绘制,仅用以方便、明晰地辅助说明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目的。此外,附图所展示的结构往往是实际结构的一部分。特别地,各附图需要展示的侧重点不同,有时会采用不同的比例。
如在本实用新型中所使用的,单数形式“一”、“一个”以及“该”包括复数对象,术语“或”通常是以包括“和/或”的含义而进行使用的,术语“若干”通常是以包括“至少一个”的含义而进行使用的,术语“至少两个”通常是以包括“两个或两个以上”的含义而进行使用的,此外,术语“第一”、“第二”“第三”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或者隐含指明所指示的技术特征的数量。由此,限定有“第一”“第二”“第三”的特征可以明示或者隐含地包括一个或者至少两个该特征,术语“近端”通常是靠近操作者的一端,术语“远端”通常是靠近患者的一端,“一端”与“另一端”以及“近端”与“远端”通常是指相对应的两部分,其不仅包括端点,术语“安装”“相连”“连接”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成一体;可以是机械连接,也可以是电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或两个元件的相互作用关系。此外,如在本实用新型中所使用的,一元件设置于另一元件,通常仅表示两元件之间存在连接、耦合、配合或传动关系,且两元件之间可以是直接的或通过中间元件间接的连接、耦合、配合或传动,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两元件之间的空间位置关系,即一元件可以在另一元件的内部、外部、上方、下方或一侧等任意方位,除非内容另外明确指出外。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根据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实用新型中的具体含义。
以下参考附图进行描述。
请参考图1所示,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空调机组循环水系统,所述空调机组循环水系统包括:包括第一管路1、第二管路2、第三管路3、第四管路4、冷源侧5、空调机组热交换器16、压差控制装置11、第一流量控制装置21、第二流量控制装置14、混水泵12和温度检测装置13。
在所述空调机组循环水系统中,具有第一冷冻水、第二冷冻水和第三冷冻水,具体被配置为:所述第一冷冻水是由所述冷源侧5流入第一管路1内的液体,具体温度为6至8℃;所述第二冷冻水为从第一管路经过所述空调机组热交换器16后排入第二管路2内的液体,具体温度为12至13℃;所述第三冷冻水为所述第一冷冻水和部分通过第三管路3回流至混水泵12的第二冷冻水经混水泵12混合后的液体,具体温度为9至10℃,此温度区间为第一温度设定值。
请参考图1所示,所述第一管路1用于输送第一冷冻水至混水泵12;所述第二管路2用于输送部分第二冷冻水回至冷源侧5;所述第三管路3用于使部分第二冷冻水回流至第一管路;所述第四管路4用于分流部分第三冷冻水,以使得空调机组15的运作更加稳定。所述混水泵12设置于所述第一管路1上,且位于所述第一管路1与所述第三管路3的接口和所述第一管路1与所述第四管路4的接口之间,所述混水泵12靠近第三管路3一侧为入口端,靠近第四管路4一侧为出口端;所述混水泵12出口端压力大于入口端,以使得第一管路1内的第一冷冻水和第三管路3内的第二冷冻水流向固定,所述第三冷冻水流量为所述第一冷冻水与所述第三管路3内回流至第一管路1的第二冷冻水流量之和。
请参考图1所示,所述混水泵12出口端设置有温度检测装置13,所述温度检测装置为温度传感器,所述温度检测装置13用于检测经过混水泵12的第三冷冻水温度,使用时,所述温度传感器根据第三冷冻水温度信息,传递信号给所述第一流量控制装置21,通过所述第一流量控制装置21的自动调节阀位使得空调系统能够进行自动调节,完成实时感知和测量液体温度功能,为空调系统提供准确的温度信息,使室内温度保持在设定的舒适范围内,所述温度检测装置为现有技术,在此不做过多赘述。
请参考图1所示,所述第一管路1上设置有所述压差控制装置11,所述压差控制装置11位于第一管路1和第三管路3的接口与冷源侧5之间,用于稳定所述空调机组水系统内的压差;所述压差控制装置11可监测冷源侧5与第一管路1的连通处和冷源侧5与第二管路的连通处之间的压力差,当两处压力差较大时,所述压差控制装置11自动减小开度,以使得两处压力差处于期望值以内,从而稳定所述空调机组水系统内的整体压差和流量。
请参考图1所示,所述第一流量控制装置21设置于所述第二管路2上,所述第三管路3和第二管路2的连接点位于所述第一流量装置21和所述空调机组热交换器16之间;所述第一流量控制装置21基于所述温度检测装置13检测的温度值调节所述第二管路2中流入冷源侧5的第二冷冻水流量,并以此控制第三管路3内第二冷冻水的流量,当所述温度检测装置13的检测温度值高于第一温度设定值时,增大所述第一流量控制装置21开度,从而减少所述第三管路3内回流至第一管路1的第二冷冻水流量;所述温度检测装置13的检测温度值低于温度设定值时,减小所述第一流量控制装置21开度,从而增大所述第三管路3内回流至第一管路1的第二冷冻水流量。所述第一流量控制装置21通常使用二通调节阀,所述第一流量控制装置21可根据所述第一管路1上的所述温度传感装置13传递信号控制阀位,以调节所述第一管路1和所述第二管路2的流量,稳定所述第一管路1第三冷冻水的温度。所述第一流量控制装置21通过电动执行机构控制阀门开度的调节阀,可以精确地调节阀门的开度,从而控制空调系统的流量或温度。
请参考图1所示,所述第二流量控制装置14通常使用高精度电动三通调节阀,所述第二流量控制装置14具有一处入口和两处出口,所述第二流量控制装置14设置于第一管路2和第四管路4的连接点,所述第二流量控制装置14入口与所述第一管路1一端相连通,所述第二流量控制装置14一端出口与所述第四管路4一端相连通,所述第二流量控制装置14另一出口与所述空调机组热交换器16的进水口相连通;所述第二流量控制装置14根据所述空调机组热交换器16出口空气温度调节其开度,对所述空调机组热交换器16的出口温度区间的期望值为第二温度设定值,空调机组热交换器16出口空气温度高于第二温度设定值时减少从所述第一管路1进入至所述第四管路4的第三冷冻水流量,以使得从所述第一管路1进入所述空调机组热交换器16的第三冷冻水流量增大;当空调机组热交换器16出口空气温度低于第二温度设定值时,增大从所述第一管路1进入至所述第四管路4的第三冷冻水流量,以使得从所述第一管路1进入所述空调机组热交换器16的流量减少。
在本实施例中,所述第四管路4与所述第一管路1的连接位置位于所述空调机组热交换器16的进水口和所述第一管路1与所述第三管路3连接点之间,所述第四管路4与所述第二管路2的连接点位于所述空调机组热交换器16的出水口和所述第二管路2与所述第三管路3连接点之间。
在本实施例中,所述阻力件41设置于所述第四管路4上,所述阻力件41用于使第四管路4内的阻力与所述空调机组热交换器16内阻力相同,所述阻力件41通常为静态平衡阀,所述静态平衡阀为现有技术,在此不做过多限定与赘述。
所述空调机组热交换器16设置于所述空调机组15内部,所述空调机组热交换器16用于调节空调送风温度。所述空调机组15是一种集中供冷、供热和通风功能于一体的设备,用于调节室内环境的温度、湿度和空气质量。
所述空调机组15集中供冷、供热和通风功能,通过制冷循环系统、加热系统、送风系统和控制系统,实现对室内环境的温度、湿度和空气质量等方面的调节和控制。
在本实施例中,所述空调机组热交换器16具有进水口和出水口,所述空调机组热交换器16进水口与所述第一管路1相连通,用于接入第三冷冻水;所述空调机组热交换器16出水口与所述第二管路2相连通,用于排出第二冷冻水;所述空调机组热交换器16是空调系统中的一个重要组件,用于调节室内空气温度和湿度。
综上所述,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空调机组循环水系统,所述空调机组循环水系统包括:第一管路1、第二管路2、第三管路3、第四管路4、冷源侧5、空调机组15、空调机组热交换器16、压差控制装置11、第一流量控制装置21、第二流量控制装置14、混水泵12和所述温度检测装置13。避免了传统空调机组循环水系统将空调机组换热器直接与空调冷水管路连接从而导致的空调机组换热器的进水流量和进水温度受到空调冷水管路的影响而产生波动,继而造成空调机组换热器的送风温度波动而导致空调区域无法实现高精度温度控制的问题,现采用所述压差控制装置11、第一流量控制装置21与温度检测装置13的配合设置,使得空调机组供水温度恒定,实现对空调机组的供水温度和流量进行高精度控制,为空调机组实现高精度送风温度控制提供条件。
上述描述仅是对本实用新型较佳实施例的描述,并非对本实用新型范围的任何限定,本实用新型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根据上述揭示内容做的任何变更、修饰,均属于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的保护范围。

Claims (10)

1.一种空调机组循环水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第一管路、第二管路、第三管路、空调机组热交换器、压差控制装置、第一流量控制装置、混水泵、冷源侧和温度检测装置;
所述第一管路的一端与所述空调机组热交换器的进水口连接,另一端用于使冷源侧的第一冷冻水进入到第一管路内;
所述第二管路的一端与所述空调机组热交换器的出水口连接,另一端用于使第二管路内的第二冷冻水排入到冷源侧;
所述第三管路连接于所述第一管路和第二管路之间,所述第三管路与所述第一管路的连接位置位于所述压差控制装置与所述空调机组热交换器的进水口之间;
所述压差控制装置设置于所述第一管路;
所述第一流量控制装置设置于所述第二管路上,所述第三管路与所述第二管路相连接,所述第三管路与所述第二管路的连接点位于所述空调机组热交换器的出水口与所述第一流量控制装置之间;
所述混水泵用于将所述第一管路内进入的第一冷冻水和所述第三管路内回流至所述第一管路的第二冷冻水混合,并调节所述混水泵两侧的压差,以使得所述混水泵出口端压力大于入口端;
所述温度检测装置设置于所述第一管路用于检测所述第一管路内第三冷冻水的温度;所述第一流量控制装置被配置为:所述第一流量控制装置基于所述温度检测装置检测的温度值调节所述第二管路的流量,所述温度检测装置的检测温度值高于第一温度设定值时,增大所述第一流量控制装置开度;所述温度检测装置的检测温度值低于第一温度设定值时,减小所述第一流量控制装置开度。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空调机组循环水系统,其特征在于:还包括第四管路和第二流量控制装置,所述第四管路连接于所述第一管路和所述第二管路之间,所述第二流量控制装置设置于所述第一管路上,用于分配第一管路中流动至所述空调机组热交换器的进水口的流量以及流动至所述第四管路内的流量;所述第四管路与所述第一管路的连接位置位于所述空调机组热交换器的进水口和所述第一管路与所述第三管路连接位置之间,所述第四管路与所述第二管路的连接位置位于所述空调机组热交换器的出水口和所述第二管路与所述第四管路连接位置之间。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空调机组循环水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流量控制装置被配置为:所述第二流量控制装置根据空调机组热交换器出口空气温度调节其开度,空调机组热交换器出口空气温度高于第二温度设定值时减少从所述第一管路进入至所述第四管路的流量,以使得从所述第一管路进入所述空调机组热交换器的流量增大;空调机组热交换器出口空气温度低于第二温度设定值时增大从所述第一管路进入至所述第四管路的流量,以使得从所述第一管路进入所述空调机组热交换器的流量减少。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空调机组循环水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混水泵设置于所述第一管路,所述混水泵位于所述第一管路与所述第四管路连接位置以及所述第一管路与所述第三管路连接位置之间,所述混水泵的出口通过所述第一管路与所述空调机组热交换器的进水口连通,所述温度检测装置设置于所述混水泵的出口处。
5.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空调机组循环水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空调机组循环水系统还包括阻力件,所述阻力件为静态平衡阀;所述阻力件设置于所述第四管路,用于调节所述第四管路内第三冷冻水阻力,以使得所述第四管路内第三冷冻水的阻力与所述空调机组热交换器内的阻力相同。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空调机组循环水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压差控制装置用于调节所述冷源侧与所述第一管路相连通的进水口和所述冷源侧与所述第二管路相连通的出水口之间的压差。
7.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空调机组循环水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流量控制装置设置于所述第一管路和所述第四管路的连接点处,所述第二流量控制装置入口与所述混水泵的出口连通,所述第二流量控制装置一出口端与所述第四管路相连通,所述第二流量控制装置另外一出口端与所述空调机组热交换器的进水口连通。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空调机组循环水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温度检测装置为温度传感器。
9.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一种空调机组循环水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三管路用于将从所述第四管路和所述空调机组热交换器流入至所述第二管路内第二冷冻水回流至第一管路内。
10.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空调机组循环水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空调机组循环水系统还包括冷源侧,所述冷源侧用于向所述第一管路提供第一冷冻水,并使得部分所述第二管路内的第二冷冻水排入至所述冷源侧。
CN202322656766.2U 2023-09-28 2023-09-28 一种空调机组循环水系统 Active CN220892537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322656766.2U CN220892537U (zh) 2023-09-28 2023-09-28 一种空调机组循环水系统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322656766.2U CN220892537U (zh) 2023-09-28 2023-09-28 一种空调机组循环水系统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20892537U true CN220892537U (zh) 2024-05-03

Family

ID=90874402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322656766.2U Active CN220892537U (zh) 2023-09-28 2023-09-28 一种空调机组循环水系统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20892537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US11092348B2 (en) Methods and apparatus for latent heat extraction
US5493871A (en)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latent heat extraction
CN107914858A (zh) 空调器、船用空调系统
CN205014533U (zh) 空调系统
CN111342326A (zh) 一种恒温装置
CN105588208A (zh) 基于与水管管径匹配及受回风温度、送风量控制的风机盘管温度控制装置
KR20160030642A (ko) 공기조화기
CN220892537U (zh) 一种空调机组循环水系统
CN117146425A (zh) 一种空调机组循环水系统
CN110986405B (zh) 换热组件、换热系统和空调设备
CN208536132U (zh) 一种双温态单元换热站
CN220892536U (zh) 一种空调机组水系统
CN214198983U (zh) 一种空调恒温恒湿控制系统
CN215175460U (zh) 一种家用地暖空调两联供系统
CN211605638U (zh) 一种恒温装置
CN117146426A (zh) 一种空调机组水系统
JPH04313629A (ja) 空調用熱源水の水温制御装置
CN209371425U (zh) 多冷水机组并联调节蓄冷流量装置
CN107631437A (zh) 一种风机盘管按需控制系统及其控制方法
KR102002018B1 (ko) 공기조화기
CN207644610U (zh) 空调器、船用空调系统
CN220524250U (zh) 一种空调及其双向调温节能系统
CN205425304U (zh) 根据回风温度控制水阀开度限位的风机盘管温度控制装置
CN218820772U (zh) 循环风空调系统及喷涂系统
CN219036955U (zh) 一种带恒温调节的手术室空调系统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