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20892536U - 一种空调机组水系统 - Google Patents

一种空调机组水系统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20892536U
CN220892536U CN202322656674.4U CN202322656674U CN220892536U CN 220892536 U CN220892536 U CN 220892536U CN 202322656674 U CN202322656674 U CN 202322656674U CN 220892536 U CN220892536 U CN 220892536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air conditioning
hot side
flow
conditioning unit
control devic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322656674.4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朱学锦
朱喆
李晓菲
顾思源
赵霖
沈彬彬
杨振晓
宋凯华
贺江波
任家龙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Shanghai Architectural Design and Research Institute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Shanghai Architectural Design and Research Institute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Shanghai Architectural Design and Research Institute Co Ltd filed Critical Shanghai Architectural Design and Research Institute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322656674.4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20892536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20892536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20892536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Landscapes

  • Air Conditioning Control Device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属于空调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空调机组水系统,所述空调机组水系统包括:热交换装置、冷侧循环环路、热侧循环环路、压差控制装置、第一流量控制装置和第二流量控制装置。所述热交换装置用于所述冷侧循环环路和所述热侧循环环路的热交换;所述热交换装置的热流通道连接于所述热侧循环环路内;所述热交换装置的冷流通道连接于所述冷侧循环环路内;所述压差控制装置设置于所述冷侧循环环路内;所述第一流量控制装置设置于所述冷侧循环环路上;所述第二流量控制装置设置于所述热侧循环环路上。本实用新型能够实现对空调机组的进水温度和流量进行高精度控制,为空调机组实现高精度出风温度控制提供条件。

Description

一种空调机组水系统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空调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空调机组水系统。
背景技术
目前,现代的恒温室和实验室等高精度温度控制环境通常使用空调机组来实现。这些空调机组采用冷水作为介质,通过水-空气换热器将冷水与空气进行换热,室内的空气经过水-空气换热器的空气侧换热降温后送至室内,在室内吸收工艺设备、实验设备等散热后再回到空调机组进行换热,形成空气侧循环换热环路。室内空气中的热量在水-空气换热器中由冷水介质吸收,吸热后的冷水回至冷侧降温后,再被输送到水-空气换热器,从而形成水侧循环换热环路。要实现高精度恒定温度的室内环境,恒温空调机组的送风温度必须是高精度控制的,换热器的水侧循环换热环路的温度、流量的稳定和调节性能是送风温度实现高精度控制的主要影响因素。
在传统的空调机组水系统中,水泵通过水管输送冷却水到空调设备中,但存在一些问题。例如,流量不平衡和节能效果差等。为了解决这些问题,我们通常使用电动二通调节阀来控制进入机组换热器的水流量。然而,这种方案也存在一些挑战。例如,其他换热器的流量变化会影响机组换热器的流量,整个空调系统负荷变化会导致进水温度波动,而普通的调节阀的调节精度和性能难以满足高精度温度控制的要求。
空调机组水系统通常是采用电动二通调节阀来调节进入机组换热器的水流量,往往存在以下问题:空调机组换热器中水流量和水温度受到冷侧管路系统的其他换热器的流量和温度变化的影响,当系统中的其他机组换热器流量发生变化时,空调机组换热器的流量也会相应波动;当整个空调系统的空调负荷变化时,冷源会进行加载或卸载,导致冷源出水温度发生波动,空调机组换热器的进水温度也会随之波动;常规冷源的供回水温差范围较大,而空调机组对温度控制的要求较高,因此电动二通阀的调节精度和性能难以满足要求。
以上问题对空调机组换热器的换热稳定性和出风温度的高精度控制有影响,随着恒温实验室或厂房对温度控制精度要求的提高,传统的空调机组水系统方案难以满足高精度温度控制的需求。为了解决这些问题,需要采用一种进水温度恒定、流量稳定的空调机组水系统方案。
因此,本领域需要一种新的空调机组水系统来解决上述问题。
实用新型内容
为实现以上目的,本实用新型提出一种空调机组水系统,包括热交换装置、冷侧循环环路、热侧循环环路、压差控制装置、第一流量控制装置和第二流量控制装置;
所述热交换装置用于所述冷侧循环环路与所述热侧循环环路之间的热交换,所述热交换装置的热流通道与所述热侧循环环路连接,所述热交换装置的冷流通道与所述冷侧循环环路连接;
所述冷侧循环环路包括压差控制装置、第一流量控制装置、空调机组换热器、热交换装置的冷流体通道和连接冷源系统的供、回水管路;
所述压差控制装置设置于所述冷侧循环环路内用于调节所述热交换装置的冷流通道的进口与出口之间的压差,以使得所述压差位于设定范围;
所述热侧循环环路包括空调机组换热器、第一热侧管路、第二热侧管路、第二流量控制装置和温度检测装置,所述第一热侧管路连接空调机组换热器的水侧进口与所述热交换器的热流通道出口,所述第二热侧管路连接空调机组换热器水侧的出口与所述热交换器的热流通道进口,所述温度检测装置设置于所述第一热侧管路上,用于检测所述热交换装置热流通道出口的流体温度;
所述第一流量控制装置设置于所述冷侧循环环路上;所述第一流量控制装置被配置为:所述第一流量控制装置基于所述温度检测装置检测的温度值调节所述冷侧循环环路的流量,所述温度检测装置的检测温度高于第一温度设定值时,增大所述第一流量控制装置的开度;所述温度检测装置的检测温度低于第一温度设定值时,减小所述第一流量控制装置开度。
可选地,所述热侧循环环路还包括第三热侧管路和第二流量控制装置;所述第三热侧管路连接于所述第一热侧管路和所述第二热侧管路之间,与所述第二流量控制装置的出口连接;所述第二流量控制装置设置于所述热侧循环环路上用于分配所述空调机组换热器水侧进口的流量以及所述第三热侧管路的流量。
可选地,所述第二流量控制装置被配置为:基于空调机组换热器空气通道侧出口处的空气温度控制流量,空气检测温度高于第二温度设定值时加大所述第二流量控制装置开度,以使得所述空调机组换热器水侧的进口流量加大,所述第三热侧管路的流量减小;所述空气检测温度低于第二温度设定值时减小所述第二流量控制装置开度,以使得所述空调机组换热器的水侧进口流量减小,所述第三热侧管路的流量加大;空调机组换热器的水侧进口流量变化值与第三热侧管路的流量变化值保持一致,从而确保热侧环路的总流量保持不变。
可选地,所述热侧循环环路还包括静态平衡阀,所述静态平衡阀设置于所述第三热侧管路上,用于调节所述第三热侧管路内流体的阻力,以使得所述第三热侧管路内流体的阻力与所述空调机组换热器水侧流体的阻力相同。
可选地,所述压差控制装置为自力式压差控制阀。
可选地,所述第一流量控制装置为电动二通调节阀。
可选地,所述第二流量控制装置为电动三通调节阀,所述电动三通调节阀设置于所述第一热侧管路与所述第三热侧管路连接处,所述电动三通调节阀的两端口接于所述第一热侧管路,另一端口与所述第三热侧管路连接。
可选地,所述温度检测装置为温度传感器。
可选地,所述温度传感器设置于所述第一热侧管路上,位于所述热交换装置热流通道出口处。
可选地,所述热侧循环环路还包括循环泵,所述循环泵设置于所述第一热侧管路或第二热侧管路。
综上所述,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空调机组水系统,所述空调机组水系统包括:热交换装置、冷侧循环环路和热侧循环环路。所述热交换装置用于将所述冷侧循环环路和所述热侧循环环路隔开,实现空调机组水系统与冷源水系统之间的热量交换;所述冷侧循环环路用于调节空调供回水管路间的压差以及控制空调机组的进水温度;所述热侧循环环路用于提高电动调节阀的调节精度以及控制空调系统的出风温度。传统的空调机组采用冷源水系统直接供水方式,使得管路流量不稳定和送风空气温度控制效果差,造成空调区域内部温度不稳定且波动大,现本实用新型通过所述热交换装置将冷侧循环环路和热侧循环环路隔开,实现对空调机组的进水温度和流量进行高精度控制,使得空调机组进水温度恒定,管路流量稳定,为空调机组实现高精度出风温度控制提供条件。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申请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是本申请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能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是本实用新型提出的一种空调机组水系统结构示意图;
其中附图标记为:
1-冷侧循环环路;11-压差控制装置;12-第一流量控制装置;13-第一管路;14-第二管路;
2-热侧循环环路;21-第一热侧管路;211-第三管路;212-温度检测装置;213-第四管路;22-第二热侧管路;221-第五管路;222-第六管路;23-第三热侧管路;231-静态平衡阀;24-空调机组;241-空调机组换热器;25-第二流量控制装置;26-循环泵;
3-热交换装置;31-冷侧端;32-热侧端。
具体实施方式
为使本实用新型的目的、优点和特征更加清楚,以下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详细说明。需说明的是,附图均采用非常简化的形式且未按比例绘制,仅用以方便、明晰地辅助说明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目的。此外,附图所展示的结构往往是实际结构的一部分。特别地,各附图需要展示的侧重点不同,有时会采用不同的比例。
如在本实用新型中所使用的,单数形式“一”、“一个”以及“该”包括复数对象,术语“或”通常是以包括“和/或”的含义而进行使用的,术语“若干”通常是以包括“至少一个”的含义而进行使用的,术语“至少两个”通常是以包括“两个或两个以上”的含义而进行使用的,此外,术语“第一”、“第二”“第三”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或者隐含指明所指示的技术特征的数量。由此,限定有“第一”“第二”“第三”的特征可以明示或者隐含地包括一个或者至少两个该特征,术语“近端”通常是靠近操作者的一端,术语“远端”通常是靠近患者的一端,“一端”与“另一端”以及“近端”与“远端”通常是指相对应的两部分,其不仅包括端点,术语“安装”“相连”“连接”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成一体;可以是机械连接,也可以是电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或两个元件的相互作用关系。此外,如在本实用新型中所使用的,一元件设置于另一元件,通常仅表示两元件之间存在连接、耦合、配合或传动关系,且两元件之间可以是直接的或通过中间元件间接的连接、耦合、配合或传动,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两元件之间的空间位置关系,即一元件可以在另一元件的内部、外部、上方、下方或一侧等任意方位,除非内容另外明确指出外。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根据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实用新型中的具体含义。
以下参考附图进行描述。
请参考图1所示,本实用新型提出一种空调机组水系统,包括热交换装置3、冷侧循环环路1、热侧循环环路2、压差控制装置11和第一流量控制装置12。所述热交换装置3用于将所述冷侧循环环路1和所述热侧循环环路2隔开,实现所述冷侧循环环路1和所述热侧循环环路2之间的热量交换,防止冷侧流体的流量、温度波动对热侧流体流量、温度的控制造成影响;所述冷侧循环环路1用于调节空调供回水管路间的压差以及控制空调机组的进水温度;所述热侧循环环路2用于提高电动调节阀的调节精度以及控制空调系统的出风温度。本实用新型能够实现对空调机组的进水温度和流量进行高精度控制,为空调机组实现高精度出风温度控制提供条件。
所述热交换装置3设置有热侧端32和冷侧端31,所述热侧端32和所述冷侧端31同时设置有入口和出口;所述冷侧循环环路1具有所述第一管路13与所述第二管路14;所述热交换装置冷侧端31入口与所述第一管路13相连,所述热交换装置冷侧端31出口与所述第二管路14相连;所述热交换装置热侧端32出口与所述第三管路211相连,所述热交换装置热侧端32热侧端入口与所述第六管路222相连。
所述冷侧循环环路1用于调节空调供回水管路间的压差以及控制所述空调机组换热器241的水侧通道进水温度。所述冷侧循环环路1通过所述第一管路13接入冷侧流体流通至所述热交换装置冷侧端31入口,所述冷侧流体经过所述热交换装置3由所述热交换装置冷侧端31出口流通至所述第二管路14;所述冷侧循环环路1用于调节空调供回水管路间的压差以及控制所述空调机组换热器241的水侧通道进水温度。
所述第一管路13一端与冷侧进水管路相连通,另外一端与所述热交换装置13冷侧端入口相连通;所述第二管路14一端与冷侧进水管路相连通,另外一端与所述热交换装置13冷侧端出口相连通;所述第一管路13上设置有压差控制装置11;所述第二管路14上设置有第一流量控制装置12。所述压差控制装置11用于控制所述第一管路13和所述第二管路14之间的流体压差,稳定所述第一管路13和所述第二管路14的流量达到所需要的设定值,使得所述第一管路13入口与所述第二管路14出口之间的水流压差达到所需设定值,所述冷侧循环环路1流量稳定;所述第一流量控制装置12的阀位可根据所述第三管路211上的所述温度传感器22传递信号,以调节所述第一管路13和所述第二管路14的流量,稳定所述第三管路211上的温度。
所述压差控制装置11通常使用自力式压差控制阀,所述压差控制装置11用于控制所述第一管路13和所述第二管路14之间的流体压差,稳定所述第一管路13和所述第二管路14的流量,所述第一管路13入口与所述第二管路14出口之间的水流压差达到所需设定值,使得所述冷侧循环环路1流量稳定。所述压差控制装置11可自动控制所述第一管路13和所述第二管路14的流体压差,稳定所述第一管路13和所述第二管路14的流量,所述压差控制装置11能够调节管道系统中的流量,从而控制不同区域之间的压力差,根据冷侧管路输入的压力差信号来控制阀门的开度,当压力差增加导致管路流量增加时,阀门关小,减少流量;当压力差减小导致管路流量减少时,阀门开大以增加流量。通过调节阀门的开度,可以使不同区域之间的压差保持在设定的范围内,从而实现精确的流量控制。
所述第一流量控制装置12通常使用二通调节阀,所述第一流量控制装置12可根据所述第三管路211上的所述温度传感器22传递信号管控阀位,以调节所述第一管路13和所述第二管路14的流量,稳定所述第三管路211上的温度。所述第一流量控制装置12通过电动执行机构控制阀门开度的调节阀,可以精确地调节阀门的开度,从而控制空调系统的流量或温度;所述温度检测装置212显示检测温度高于所需设定值时,加大所述第一流量控制装置12开度,增大所述冷侧循环环路1流量降低第三管路211上的流体温度;所述温度检测装置212显示检测温度低于所需设定值时,减少所述第一流量控制装置12开度,降低所述冷侧循环环路1流量升高第三管路211上的流体温度,使用所述第一流量控制装置12能够自动调节进入热交换装置3中流体的流量,提高系统的温度控制精度,同时,所述第一流量控制装置12还可以远程监控和控制,方便管理和维护。
所述热侧循环环路2包括:空调机组24、第一热侧管路21、第二热侧管路22和第三热侧管路23。
所述第一热侧管路21包括:第二流量控制装置25、第三管路211、第四管路213;所述第二热侧管路22包括:第五管路221、第六管路222和循环泵26;所述第三热侧管路23上设置有静态平衡阀231。所述热侧循环环路2通过所述第六管路222与所述热交换装置32热侧端入口相连,所述第三管路211与所述热交换装置热侧端32出口相连;所述热侧循环环路2用于稳定进入空调机组换热器241的水流量和温度,提高电动调节阀的调节精度以及控制空调机组的出风温度。
所述第三管路211一端与所述第二流量控制装置25入口相连通,另一端与所述热交换装置热侧端32出口相连通;所述第三管路211上设置有所述温度传感器22。
所述温度传感器22用于监测所述热交换装置热侧端32出口的流体温度,使用时,所述温度传感器22根据流体温度信息,传递信号给所述第一流量控制装置12,所述第一流量控制装置12阀位根据所述第三管路211温度以调节所述第一管路13和所述第二管路14的流量,稳定所述第三管路211上的温度,使得空调系统能够进行自动调节,控制空气处理设备的工作状态,通过实时感知和测量液体温度,为空调系统提供准确的温度信息,使室内温度保持在设定的范围内。
所述第二流量控制装置25通常使用高精度电动三通调节阀,所述第二流量控制装置25具有一个入口端和两个出口端,所述第二流量控制装置25设置于第三管路211、第四管路213和第二热侧管路22的连接点上,所述第二流量控制装置25入口与所述第三管路211一端相连通,所述第二流量控制装置25出口与所述第四管路213一端相连通,所述第二流量控制装置25出口与所述第二热侧管路22一端相连通;所述第二流量控制装置25阀位可根据空调机组换热器241空气侧出口的空气温度进行调节,调节进入所述空调机组换热器241水侧通道的流体流量,同时保证所述第三管路211和所述第六管路222中的流量不变。
所述高精度电动三通调节阀是一种用于控制流体流量的装置,它通常由阀体、阀瓣、电动执行机构和控制系统组成。所述第二流量控制装置25具有三个连接口,其中一个是进口连接于所述第三管路211,用于接收从所述热交换装置3产生的冷却流体;另外两个是出口,分别连接于所述第四管路213与所述第三热侧管路23;电动执行机构通常由电动马达、齿轮传动或螺杆传动装置组成,通过控制电动执行机构的转动,可以调节阀瓣的位置,从而改变进出口之间的流量比例,通过精确控制流量,空调系统可以实现空调室内温度、湿度的精确调节;阀瓣用于控制进出口之间的流量分配。
所述第四管路213一端与所述第二流量控制装置25出口相连通,另一端与所述空调机组换热器241入口端相连通;所述第五管路221一端与所述空调机组换热器241出口端相连通,另一端与所述第六管路222相连通。
所述空调机组24内部设置有空调机组换热器241,所述空调机组换热器241用于调节空调送风的温湿度。所述空调机组24是一种集中供冷、供热和通风功能于一体的设备,用于调节室内环境的温度、湿度和空气质量,它通常由空气过滤装置、换热装置、风机组成。空调区域的空气经过空调机组的空气过滤装置净化后,进入换热装置进行除湿降温,最后经风机加压后送入空调区域内,形成一个降温处理循环。
所述空调机组换热器241的水侧通道具有入口和出口,所述空调机组换热器241的水侧入口端与所述第四管路213相连通,所述空调机组换热器241的水侧出口端与所述第五管路221相连通;所述空调机组换热器241是空调系统中的一个重要组件,用于调节室内空气温度和湿度。
所述第六管路222一端与所述第五管路221相连通,另一端与所述热交换装置热侧端32入口相连通;所述第六管路222上设置有水泵装置29,所述水泵装置29用于将流经空调机组换热器241升温后流体输送至热交换装置3降温,再输送到空调机组换热器241进行循环处理。所述水泵装置29为定流量运行,可稳定进入所述空调机组换热器241的水流量,以提高第二流量调节装置23的调节精度。
所述水泵装置29用于为所述空调机组换热器241和所述热交换装置热侧端32之间流体循环流动提供动力,通过循环流动,实现述空调机组换热器241与热交换装置3之间的热量交换。
所述第三热侧管路23一端与所述第二流量控制装置25出口相连通,另外一端与所述第五管路221和所述第六管路222的连接点相连通;所述第三热侧管路上设置有静态平衡阀231,所述静态平衡阀231调节到一定开度时的阻力与所述空调机组换热器241阻力相当,用于所述第二流量控制装置25稳定流量调节性能。
目前,空调机组水系统通常是采用电动二通调节阀来调节进入机组换热器的水流量,往往存在以下问题:进入空调机组换热装置的水流量易受到冷侧管路系统其他换热器流量的影响,当系统中的其他机组换热器流量发生变化时,空调机组换热装置的流量也会随之波动;进入机组换热器的水温度易受到冷源系统加载、卸载的影响,当整个空调系统的空调负荷变化时,冷源将进行加载或卸载,从而导致冷源的出水温度发生波动,空调机组换热装置的进水温度也会随之波动;常规冷源的供回水温差为5~7℃,在此温差下的流量数值导致电动二通阀的调节精度和调节性能难以满足空调机组的高精度温度控制要求。常规的空调机组水系统方案难以实现高精度温度控制要求,需要一种进水温度恒定、流量稳定的空调机组水系统方案以解决上述问题。
通过本实用新型提出一种空调机组水系统,所述空调机组水系统在使用时,所述热交换装置3将所述空调机组24水系统和所述冷侧循环环路1隔开并进行换热,所述冷侧进水管路中的冷水进入所述第一管路13后再进入所述热交换装置3进行换热,升温后通过所述第二管路14再回到所述冷侧回水管路中,所述第一管路13上的所述压差控制装置11可根据所述冷侧进水管路和回水管路之间的压差进行阀位调节,可稳定所述第一管路13和所述第二管路14之间的压差及流量,所述第二管路14上的所述第一流量控制装置12阀位根据所述第三管路211上的所述温度传感器22信号进行调节,通过调节所述第一管路13和所述第二管路14的流量来稳定所述第三管路211上的温度。在所述空调机组换热器241出口的流体经所述水泵装置29加压后进入所述热交换装置热侧端32降温,再送入所述空调机组换热器241换热升温;所述热交换装置3热侧端进出水温差小于所述热交换装置冷侧端31进出水温差,所述热交换装置3热侧端流量大于所述热交换装置冷侧端31流量。
所述第三管路211上设有所述温度检测装置212,所述温度检测装置212用于监测所述热交换装置热侧端32出口的流体温度。所述第三热侧管路23上的所述静态平衡阀231调节到一定的开度时的阻力与所述空调机组换热器241阻力相当,以保证所述第二流量控制装置25拥有良好的流量调节性能。所述第二流量控制装置25阀位根据所述空调机组换热器241出口空气温度大小,调节进入所述空调机组换热器241的水流量,同时保证所述第三管路211和所述第六管路222中的流量不变。所述空调机组换热器241空气侧出口处设置有温度传感装置,通过传感装置测量出口空气的温度,常见的温度传感装置设置有热电偶和热敏电阻等,可以将温度信号转换为电信号输出,传感器直接安装在出口管道或风道上,将温度信号传输给空调控制系统,以实现温度的监测和控制。
在本实用新型所提出的一种空调机组水系统中,通过所述压差控制装置11、所述第一流量控制装置12和所述温度检测装置212配合设置使得达到不同的效果。通过所述压差控制装置11监测系统中的压差变化,调节系统的水流量,保持系统的压差稳定,确保空调系统中的水流流量稳定,提高整个系统水力平衡控制性能;所述第一流量控制装置12根据所述温度检测装置212提供的信号,调节冷却水流量,所述温度检测装置212检测到温度偏高或偏低时,所述第一流量控制装置12会自动调整水流流量,以实现精确的温度控制,提高空调系统对温度控制的精确度和稳定性,使室内环境温度稳定;
综上所述,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空调机组水系统,所述空调机组水系统包括:热交换装置3、冷侧循环环路1和热侧循环环路2。所述热交换装置3用于将所述冷侧循环环路1和所述热侧循环环路2隔开,实现空调机组水系统与冷源水系统之间的热量交换;所述冷侧循环环路1用于调节空调供回水管路间的压差以及控制空调机组24的进水温度;所述热侧循环环路2用于提高电动调节阀的调节精度以及控制空调系统的出风温度。传统的空调机组采用冷源水系统直接供水方式,使得管路流量不稳定和送风空气温度控制效果差,造成空调区域内部温度不稳定且波动大,现本实用新型通过所述热交换装置3将所述冷侧循环环路1和所述热侧循环环路2隔开,实现对空调机组的进水温度和流量进行高精度控制,使得空调机组进水温度恒定,管路流量稳定,为空调机组实现高精度出风温度控制提供条件。
上述描述仅是对本实用新型较佳实施例的描述,并非对本实用新型范围的任何限定,本实用新型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根据上述揭示内容做的任何变更、修饰,均属于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的保护范围。

Claims (10)

1.一种空调机组水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热交换装置、冷侧循环环路、热侧循环环路、压差控制装置、第一流量控制装置和第二流量控制装置;
所述热交换装置用于所述冷侧循环环路与所述热侧循环环路之间的热交换,所述热交换装置的热流通道与所述热侧循环环路连接,所述热交换装置的冷流通道与所述冷侧循环环路连接;
所述冷侧循环环路包括压差控制装置、第一流量控制装置、空调机组换热器、热交换装置的冷流体通道和连接冷源系统的供、回水管路;
所述压差控制装置设置于所述冷侧循环环路内用于调节所述热交换装置的冷流通道的进口与出口之间的压差,以使得所述压差位于设定范围;
所述热侧循环环路包括空调机组换热器、第一热侧管路、第二热侧管路、第二流量控制装置和温度检测装置,所述第一热侧管路连接空调机组换热器的水侧进口与所述热交换装置的热流通道出口,所述第二热侧管路连接空调机组换热器水侧的出口与所述热交换装置的热流通道进口,所述温度检测装置设置于所述第一热侧管路上,用于检测所述热交换装置热流通道出口的流体温度;
所述第一流量控制装置设置于所述冷侧循环环路上;所述第一流量控制装置被配置为:所述第一流量控制装置基于所述温度检测装置检测的温度值调节所述冷侧循环环路的流量,所述温度检测装置的检测温度高于第一温度设定值时,增大所述第一流量控制装置的开度;所述温度检测装置的检测温度低于第一温度设定值时,减小所述第一流量控制装置开度。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空调机组水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热侧循环环路还包括第三热侧管路和第二流量控制装置;所述第三热侧管路连接于所述第一热侧管路和所述第二热侧管路之间,与所述第二流量控制装置的出口连接;所述第二流量控制装置设置于所述热侧循环环路上用于分配所述空调机组换热器水侧进口的流量以及所述第三热侧管路的流量。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空调机组水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流量控制装置被配置为:基于空调机组换热器空气通道侧出口处的空气温度控制流量,空气检测温度高于第二温度设定值时加大所述第二流量控制装置开度,以使得所述空调机组换热器水侧的进口流量加大,所述第三热侧管路的流量减小;所述空气检测温度低于第二温度设定值时减小所述第二流量控制装置开度,以使得所述空调机组换热器的水侧进口流量减小,所述第三热侧管路的流量加大;空调机组换热器的水侧进口流量变化值与第三热侧管路的流量变化值保持一致,从而确保热侧环路的总流量保持不变。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空调机组水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热侧循环环路还包括静态平衡阀,所述静态平衡阀设置于所述第三热侧管路上,用于调节所述第三热侧管路内流体的阻力,以使得所述第三热侧管路内流体的阻力与所述空调机组换热器水侧流体的阻力相同。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空调机组水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压差控制装置为自力式压差控制阀。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空调机组水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流量控制装置为电动二通调节阀。
7.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空调机组水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流量控制装置为电动三通调节阀,所述电动三通调节阀设置于所述第一热侧管路与所述第三热侧管路连接处,所述电动三通调节阀的两端口接于所述第一热侧管路,另一端口与所述第三热侧管路连接。
8.根据权利要求1-7任意一项所述的一种空调机组水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温度检测装置为温度传感器。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一种空调机组水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温度传感器设置于所述第一热侧管路上,位于所述热交换装置热流通道出口处。
10.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空调机组水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热侧循环环路还包括循环泵,所述循环泵设置于所述第一热侧管路或第二热侧管路。
CN202322656674.4U 2023-09-28 2023-09-28 一种空调机组水系统 Active CN220892536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322656674.4U CN220892536U (zh) 2023-09-28 2023-09-28 一种空调机组水系统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322656674.4U CN220892536U (zh) 2023-09-28 2023-09-28 一种空调机组水系统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20892536U true CN220892536U (zh) 2024-05-03

Family

ID=90868861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322656674.4U Active CN220892536U (zh) 2023-09-28 2023-09-28 一种空调机组水系统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20892536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US11092348B2 (en) Methods and apparatus for latent heat extraction
CN108317632B (zh) 一种空调系统
EP3370001B1 (en) Air conditioning system
CN105588208A (zh) 基于与水管管径匹配及受回风温度、送风量控制的风机盘管温度控制装置
CN107914858A (zh) 空调器、船用空调系统
BG98783A (bg) Климатична инсталация за жилищни помещения
KR20160051596A (ko) 공조 시스템
CN106152285A (zh) 空调系统及其控制方法
CN205425171U (zh) 基于回风温度及送风量控制水阀开度的风机盘管温度控制装置
CN220892536U (zh) 一种空调机组水系统
CN110986405B (zh) 换热组件、换热系统和空调设备
CN117146426A (zh) 一种空调机组水系统
CN103091994A (zh) 一种气体精密温度控制装置
CN217541129U (zh) 一种冷热自平衡装置
CN105605744A (zh) 基于与水管管径匹配控制水阀开度的风机盘管温度控制装置
CN214198983U (zh) 一种空调恒温恒湿控制系统
WO2022166310A1 (zh) 分集水器混水装置及其控制方法
CN220892537U (zh) 一种空调机组循环水系统
CN205425302U (zh) 基于与水管管径匹配控制水阀开度的风机盘管温度控制装置
JP5595975B2 (ja) 空調配管システム
CN205425172U (zh) 根据送风量控制水阀开度限位的空气处理机温度控制装置
CN117146425A (zh) 一种空调机组循环水系统
CN204574338U (zh) 温湿度独立控制空调水系统
CA3192450A1 (en) Variable capacity heat pump system
CN220338600U (zh) 一种温控系统和空调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