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20890550U - 气泵和充气体的气泵充气系统 - Google Patents

气泵和充气体的气泵充气系统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20890550U
CN220890550U CN202321901801.6U CN202321901801U CN220890550U CN 220890550 U CN220890550 U CN 220890550U CN 202321901801 U CN202321901801 U CN 202321901801U CN 220890550 U CN220890550 U CN 220890550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air pump
air
motor
control
control piec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321901801.6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朱德文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Jiangsu Jilong Sports Leisure Products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Jiangsu Jilong Sports Leisure Products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Jiangsu Jilong Sports Leisure Products Co ltd filed Critical Jiangsu Jilong Sports Leisure Products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321901801.6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20890550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20890550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20890550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Landscapes

  • Compressors, Vaccum Pumps And Other Relevant System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气泵,该气泵的第一端设有进气口和第一控制件、第二端设有出气口和第二控制件;第一控制件能控制气泵的电机开启和关闭;第二控制件能控制气泵的电机开启和关闭。该气泵中设有进气口的端部和设有出气口的端部分别设置控制件,且两端处控制件均能控制气泵的电机开启和关闭,无需在气泵与充气体接通前先开启气泵,避免发生将已与充气体接通的气泵拆卸并开启气泵的电机后再重新将气泵与充气体接通的情况,方便用户使用。本实用新型还公开一种应用上述气泵的充气体的气泵充气系统,方便用户对充气体进行充气和放气操作。

Description

气泵和充气体的气泵充气系统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气泵技术领域,更具体地说,涉及一种气泵,还涉及一种充气体的气泵充气系统。
背景技术
充气体的种类繁多,包括充气床垫、充气泳池等。充气体通常采用气泵来充放气,气泵具有进气端和出气端,应用时通过调整气泵与充气体连通的端部即可分别实现对充气体充气和放气。
但是,气泵仅进气端或仅出气端设置有开关,导致对充气体放气或充气时需先操作开关使气泵开启后再与充气体连通,常发生气泵与充气体接通前未开启,需要拆卸气泵并将气泵开启后再重新将气泵与充气提接通的情况,给用户使用带来不便。
因此,如何提升气泵操作的便利性,避免发生将已与充气体接通的气泵拆卸并开启再重新将气泵与充气体接通的情况,是本领域技术人员亟待解决的问题。
实用新型内容
有鉴于此,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气泵,其设有进气口的端部和设有出气口的端部分别设置控制件,且两端处控制件均能控制气泵的电机开启和关闭,无需在气泵与充气体接通前先开启气泵,避免发生将已与充气体接通的气泵拆卸并开启气泵的电机后再重新将气泵与充气体接通的情况,方便用户使用。本实用新型还提供应用上述气泵的充气体的气泵充气系统,方便用户对充气体进行充气和放气操作。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气泵,所述气泵的第一端设有进气口和第一控制件、第二端设有出气口和第二控制件;所述第一控制件能控制所述气泵的电机开启和关闭;所述第二控制件能控制所述气泵的电机开启和关闭。
可选地,上述气泵中,所述电机由控制电路控制,所述第一控制件和所述第二控制件分别与所述控制电路电性连接。
可选地,上述气泵中,所述电机由开关控制;所述第一控制件和所述第二控制件分别能活动地由所述气泵的两端插入所述气泵内部,并且所述第一控制件和所述第二控制件固定连接形成控制杆;所述控制杆设有用于控制所述开关的触发件。
可选地,上述气泵中,所述气泵的第一端设有用于外接电源的第一电源接口、第二端设有用于外接电源的第二电源接口;所述第一电源接口用于向所述气泵的电机供电和/或用于向所述气泵的电池供电;所述第二电源接口用于向所述气泵的电机供电和/或用于向所述气泵的电池供电。
可选地,上述气泵中,所述气泵的外壳包括第一壳体和第二壳体;所述第一壳体的一端开设所述进气口、另一端开口;所述第二壳体的一端开设所述出气口、另一端开口;所述第一壳体的开口端和所述第二壳体的开口端对接并固定连接,且两壳体围成内部腔体。
可选地,上述气泵中,所述内部腔体内安装有隔板,该隔板将所述内部腔体分隔成电机容置腔和风叶轮容置腔;所述电机容置腔内布置有电机、所述风叶轮容置腔内布置有风叶轮;所述电机的输出轴穿过所述隔板的中心透孔与所述风叶轮固定连接。
可选地,上述气泵中,所述隔板设有连通所述电机容置腔和所述风叶轮容置腔的通气孔;所述风叶轮容置腔与所述进气口连通、所述电机容置腔与所述出气口连通。
可选地,上述气泵中,所述第二壳体为一体式结构,或者第二壳体包括可拆卸地相互连接的多个分体。
可选地,上述气泵中,所述第二壳体的外表面设有凹陷的电池舱和用于封盖所述电池舱的电池舱盖;所述电池舱内布置有能向所述电机供电的电池。
一种充气体的气泵充气系统,包括气泵座和可拆卸地安装于所述气泵座的气泵;所述气泵座为筒状,其与所述充气体固定连接,并且所述气泵座的一端与所述充气体连通、另一端敞开;所述气泵为上述技术方案中任意一项所述的气泵,且所述气泵的第一端和第二端分别能由所述气泵座的敞开端插入所述气泵座;所述气泵的第一端由所述敞开端插入所述气泵座时,其进气口与所述充气体连通;所述气泵的第二端由所述敞开端插入所述气泵座时,所述气泵的出气口与所述充气体连通。
可选地,上述充气体的气泵充气系统中,所述气泵座的敞开端安装有可拆卸的密封盖,所述密封盖与所述气泵座围成用于容纳所述气泵的空间。
可选地,上述充气体的气泵充气系统中,还包括可拆卸地安装于所述密封盖的收线盒,所述收线盒内设有用于收纳电源线的绕线架。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气泵,该气泵的第一端设有进气口和第一控制件、第二端设有出气口和第二控制件;第一控制件能控制气泵的电机开启和关闭;第二控制件能控制气泵的电机开启和关闭。
应用上述气泵时,可根据充气体的充气需要将气泵的出气口与充气体接通,接通后气泵的第二端朝向充气体,用户不便于用手或工具操作该第二端处的第二控制件,但气泵第一端处进气口与充气体远离,用户可用手或工具操作该第一端处的第一控制件,实现开启或关闭气泵的电机,进而达到向充气体充气或停止向充气体充气的效果。当然,应用上述气泵时,还可根据充气体的放气需要将气泵的进气口与充气体接通,接通后气泵的第一端朝向充气体,用户不便于用手或工具操作该第一端处的第一控制件,但气泵第二端处出气口与充气体远离,用户可用手或工具操作该第二端处的第二控制件,实现开启或关闭气泵的电机,进而达到使充气体放气或使充气体停止放气的效果。
显然,本实用新型提供的气泵中,其设置进气口的端部和设置出气口的端部分别设有控制件,且两端处控制件均能控制气泵的电机开启和关闭,无需在气泵与充气体接通前先开启气泵,避免发生将已与充气体接通的气泵拆卸并开启气泵的电机后再重新将气泵与充气体接通的情况,方便用户使用。
本实用新型还提供一种应用上述气泵的充气体的气泵充气系统,方便用户对充气体进行充气和放气操作。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气泵的爆炸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气泵由其第二端插入气泵座时的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气泵由其第一端插入气泵座时的结构示意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充气体的气泵充气系统的爆炸图;
图5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充气体的气泵充气系统的另一角度爆炸图;
其中,图1-图5中:
电池舱盖101;分体102;凹槽103;电池104;开关105;控制杆106;第一控制件1061;第二控制件1062;触发件1063;第一电源接口107;第一壳体108;凸沿1081;第二连接部1082;进气口1083;风叶轮109;隔板110;通气孔1101;中心透孔1102;电机111;输出轴1111;分体112;电池舱1121;出气口1122;第二连接部1123;
充气体201;第二连接部2021;第一连接部2022;气泵座202;密封盖203;卡块2031;滑块2032;收线盒204;绕线架2041;卡槽2042;连接绳205;
风叶轮容置腔11;电机容置腔12。
具体实施方式
本实用新型实施例公开了一种气泵,其设有进气口的端部和设有出气口的端部分别设置控制件,且两端处控制件均能控制气泵的电机开启和关闭,无需在气泵与充气体接通前先开启气泵,避免发生将已与充气体接通的气泵拆卸并开启气泵的电机后再重新将气泵与充气体接通的情况,方便用户使用。本实用新型实施例还公开一种应用上述气泵的充气体的气泵充气系统,方便用户对充气体进行充气和放气操作。
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请参阅图1-图5,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一种气泵,该气泵的第一端设有进气口1083和第一控制件1061、第二端设有出气口1122和第二控制件1062;第一控制件1061能控制气泵的电机111开启和关闭;第二控制件1062能控制气泵的电机111开启和关闭。
应用上述气泵时,可根据充气体201的充气需要将气泵的出气口1122与充气体201接通,接通后气泵的第二端朝向充气体201,用户不便于用手或工具操作该第二端处的第二控制件1062,但气泵第一端处进气口1083与充气体201远离,用户可用手或工具操作该第一端处的第一控制件1061,实现开启或关闭气泵的电机111,进而达到向充气体201充气或停止向充气体201充气的效果。当然,应用上述气泵时,还可根据充气体201的放气需要,使气泵换向,将气泵的进气口1083与充气体201接通,接通后气泵的第一端朝向充气体201,用户不便于用手或工具操作该第一端处的第一控制件1061,但气泵第二端处出气口1122与充气体201远离,用户可用手或工具操作该第二端处的第二控制件1062,实现开启或关闭气泵的电机111,进而达到使充气体201放气或使充气体201停止放气的效果。
显然,本实施例提供的气泵中,其设置进气口1083的端部和设置出气口1122的端部分别设有控制件,且气泵两端处控制件均能控制气泵的电机111开启和关闭,无需在气泵与充气体201接通前先开启气泵,避免发生将已与充气体201接通的气泵拆卸并开启气泵的电机111后再重新将气泵与充气体201接通的情况,方便用户使用。
气泵中第一端和第二端是相对的两端,气泵的第一端是指气泵中外壳的第一端、气泵的第二端是指气泵中外壳的第二端。
在一些实施例中,气泵的电机111设置为由控制电路控制,相应的,第一控制件1061和第二控制件1062分别与控制电路电性连接。
在另一些实施例中,气泵的电机111设置为由开关105控制;相应的,第一控制件1061和第二控制件1062设置为分别能活动地由气泵的两端插入气泵内部(即气泵的外壳内部)。第一控制件1061和第二控制件1062均能在活动过程中控制开关105打开和关闭,开关105打开时气泵的电机111开启、开关105关闭时气泵的电机111关闭。
具体的,上述气泵中,第一控制件1061和第二控制件1062固定连接并形成控制杆106;控制杆106设有用于控制开关105的触发件1063(触发件1063可设置为与开关105的凸点对应的缺口,凸点在缺口外时,开关105为断开状态,凸点在缺口内时,开关105为接通状态)。控制杆106可设置为能够沿气泵的第一端到第二端的方向滑动,或者设置为能够绕自身的延伸方向摆动,本实施例对控制杆106在气泵上的活动方式不做限定,仅需确保控制杆106在活动过程中触发件1063能控制开关105打开和关闭即可。
第一控制件1061和第二控制件1062两者中仅一端插入气泵内部,另一端需分别由气泵的两端显露,方便用户分别操作两个控制件活动。
电机111工作时可由气泵配置的电池104供电,在气泵未配置电池104时电机111需由外接电源供电;当然,气泵配置有电池104但电池104没电时,电机111还可由外接的电源供电或者由被外接电源充电后的电池104供电。
为了方便与电源接通,上述气泵的第一端设有用于外接电源的第一电源接口107、第二端设有用于外接电源的第二电源接口。若气泵未配置电池104,则第一电源接口107和第二电源接口分别用于向气泵的电机111供电。若气泵配置有电池104,则第一电源接口107不仅能用于向气泵的电机111供电,还能用于向可充电的电池104供电;第二电源接口不仅能用于向气泵的电机111供电,还能用于向可充电的电池104供电。
第一电源接口和第二电源接口可分别设置为USB接口。
气泵的外壳包括第一壳体108和第二壳体;第一壳体108的一端开设进气口1083、另一端开口;第二壳体的一端开设出气口1122、另一端开口;第一壳体108的开口端和第二壳体的开口端对接并固定连接,且第一壳体108和第二壳体围成内部腔体。
在一些实施例中,第一壳体108的开口端设置凸沿1081、第二壳体的开口端设置凹槽103,凸沿1081位于凹槽103内,一方面提升两壳体连接处的密封性,另一方面凹槽103和凸沿1081相互配合能对两个壳体起到限位作用,提升两壳体连接的便利性和可靠性。
第一壳体108和第二壳体围成的内部腔体内安装有隔板110,该隔板110将内部腔体分隔成电机容置腔12和风叶轮容置腔11;电机容置腔12内布置有电机111、风叶轮容置腔内布置有风叶轮109;电机111的输出轴1111穿过隔板110的中心透孔1102与风叶轮109固定连接。
在一些实施例中,风叶轮容置腔11由隔板110和第一壳体108围成、电机容置腔12由隔板110和第二壳体围成。若电机111由控制电路控制,则控制电路可布置在电机容置腔12内;若电机111由开关105控制,则开关105可布置在电机容置腔12内,相应的,第一控制件1061需由风叶轮容置腔11穿过隔板110进入电机容置腔12内,以实现控制开关105。
隔板110设有连通电机容置腔12和风叶轮容置腔11的通气孔1101;风叶轮容置腔11与进气口1083连通、电机容置腔12与出气口1122连通。工作时,电机111驱动风叶轮109旋转,风叶轮109带动气流由进气口1083进入风叶轮容置腔11,再通过通气孔1101进入电机容置腔12,最后由出气口排出。
隔板110中通气孔1101优选设置为多个,且各通气孔1101可设置为沿隔板110的周向布置在隔板110的边缘处。
第二壳体可设置为一体式结构,或者设置为包括可拆卸地相互连接的多个分体,如图1所示,包括分体102和分体112。第二壳体设置为分体式结构能降低自身制造难度,且方便组装整个气泵。
第二壳体的外表面可设有凹陷的电池舱1121和用于封盖电池舱1121的电池舱盖101;电池舱1121内布置有能向电机111供电的电池104。在第二壳体设置为分体式结构中,为了方便配置电池104,全部分体(如分体102和分体112)或部分分体的外表面可设置凹陷的电池舱1121和用于封盖电池舱1121的电池舱盖101。
本实用新型实施例还提供一种充气体201的气泵充气系统,包括气泵座202和可拆卸地安装于气泵座202的气泵;气泵座202为筒状,其与充气体201固定连接,并且气泵座202的一端与充气体201连通、另一端敞开;气泵为上述实施例提供的气泵,且气泵的第一端和第二端分别能由气泵座202的敞开端插入气泵座202;气泵的第一端由敞开端插入气泵座202时,其进气口1083与充气体201连通、出气口1122与外界环境或者气体收集装置连通;气泵的第二端由敞开端插入气泵座202时,气泵的出气口1122与充气体201连通、进气口1083与外界环境或者气源装置连通。
为了提高气泵安装于气泵座202的可靠性,气泵和/或气泵座202设有限位结构。
在一些实施例中,上述限位结构包括安装于气泵外壁和/或气泵座202内壁的挤压块,气泵插入气泵座202后挤压块填补气泵和气泵座202之间的及间隙,并向气泵提供脱出气泵座202的阻尼。在另一些实施例中,上述限位结构包括设置在气泵座202内端部处的第一连接部2022以及设置在气泵两端处的第二连接部1082、1123;在气泵的第一端插入气泵座202时,第一连接部2022与第二连接部1082配合使气泵固定;在气泵的第二端插入气泵座202时,第一连接部2022与第二连接部1123(若第二壳体设置为分体,则部分或全部分体均设有第二连接部1123)配合使气泵固定。第一连接部2022可设置为凸块,相应的第二连接部设置为“L”型的滑槽,如图4所示。
气泵座202中敞开端的外周设有第二连接部2021。第二连接部2021可设置为向远离气泵座202中心方向延伸的凸缘,凸缘可通过二次包胶的方式固定于气泵座202,或者凸缘与气泵座202为一体式结构。
充气体可设置为由柔性的胶布制成,其设有开口,气泵座202中与充气体连通的一端由开口伸入充气体,气泵座202中敞开端外周的凸缘与充气体开口周围的部分重叠并密封连接。
上述气泵充气系统还包括密封盖203,密封盖203安装于气泵座202的敞开端密封盖203与气泵座202围成用于容纳气泵的空间,提升该容纳气泵的空间的密封性,在气泵对充气体201完成充气后,防止充气体201内的气体向外泄露,同时对气泵提供保护。当然,对充气体201进行充气和放气时需打开密封盖203。
为了方便装配,密封盖203可设置滑块2032,气泵座202设置与滑块2032配合的“L”型滑槽。
进一步的,上述气泵充气系统还包括可拆卸地安装于密封盖203的收线盒204,收线盒204内设有用于收纳电源线的绕线架2041。
为了方便装配,收线盒204可设置卡槽2042,密封盖203设置与卡槽2042配合的卡块2031;卡块2031和卡槽2042可拆卸地相互连接。进一步的,为了防止丢失,收线盒204和密封盖203通过连接绳205连接。
本实施例提供的气泵充气系统中,通过使气泵换不同方向插入气泵座202即可分别实现对充气体充气和排气,使用方便。当然,本实施例提供的气泵充气系统还具有上述实施例提供的有关气泵的其他效果,在此不再赘述。
本说明书中各个实施例采用递进的方式描述,每个实施例重点说明的都是与其他实施例的不同之处,各个实施例之间相同相似部分互相参见即可。
对所公开的实施例的上述说明,使本领域专业技术人员能够实现或使用本实用新型。对这些实施例的多种修改对本领域的专业技术人员来说将是显而易见的,本文中所定义的一般原理可以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的精神或范围的情况下,在其它实施例中实现。因此,本实用新型将不会被限制于本文所示的这些实施例,而是要符合与本文所公开的原理和新颖特点相一致的最宽的范围。

Claims (10)

1.一种气泵,其特征在于,所述气泵的第一端设有进气口和第一控制件、第二端设有出气口和第二控制件;所述第一控制件能控制所述气泵的电机开启和关闭;所述第二控制件能控制所述气泵的电机开启和关闭;
所述电机由控制电路控制,所述第一控制件和所述第二控制件分别与所述控制电路电性连接;
所述电机由开关控制;所述第一控制件和所述第二控制件分别能活动地由所述气泵的两端插入所述气泵内部,并且所述第一控制件和所述第二控制件固定连接形成控制杆;所述控制杆设有用于控制所述开关的触发件。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气泵,其特征在于,所述气泵的第一端设有用于外接电源的第一电源接口、第二端设有用于外接电源的第二电源接口;所述第一电源接口用于向所述气泵的电机供电和/或用于向所述气泵的电池供电;所述第二电源接口用于向所述气泵的电机供电和/或用于向所述气泵的电池供电。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气泵,其特征在于,所述气泵的外壳包括第一壳体和第二壳体;所述第一壳体的一端开设所述进气口、另一端开口;所述第二壳体的一端开设所述出气口、另一端开口;所述第一壳体的开口端和所述第二壳体的开口端对接并固定连接,且两壳体围成内部腔体。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气泵,其特征在于,所述内部腔体内安装有隔板,该隔板将所述内部腔体分隔成电机容置腔和风叶轮容置腔;所述电机容置腔内布置有电机、所述风叶轮容置腔内布置有风叶轮;所述电机的输出轴穿过所述隔板的中心透孔与所述风叶轮固定连接。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气泵,其特征在于,所述隔板设有连通所述电机容置腔和所述风叶轮容置腔的通气孔;所述风叶轮容置腔与所述进气口连通、所述电机容置腔与所述出气口连通。
6.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气泵,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壳体为一体式结构,或者第二壳体包括可拆卸地相互连接的多个分体。
7.根据权利要求3或6所述的气泵,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壳体的外表面设有凹陷的电池舱和用于封盖所述电池舱的电池舱盖;所述电池舱内布置有能向所述电机供电的电池。
8.一种充气体的气泵充气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气泵座和可拆卸地安装于所述气泵座的气泵;所述气泵座为筒状,其与所述充气体固定连接,并且所述气泵座的一端与所述充气体连通、另一端敞开;所述气泵为权利要求1-7任意一项所述的气泵,且所述气泵的第一端和第二端分别能由所述气泵座的敞开端插入所述气泵座;所述气泵的第一端由所述敞开端插入所述气泵座时,其进气口与所述充气体连通;所述气泵的第二端由所述敞开端插入所述气泵座时,所述气泵的出气口与所述充气体连通。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充气体的气泵充气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气泵座的敞开端安装有可拆卸的密封盖,所述密封盖与所述气泵座围成用于容纳所述气泵的空间。
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充气体的气泵充气系统,其特征在于,还包括可拆卸地安装于所述密封盖的收线盒,所述收线盒内设有用于收纳电源线的绕线架。
CN202321901801.6U 2023-07-19 2023-07-19 气泵和充气体的气泵充气系统 Active CN220890550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321901801.6U CN220890550U (zh) 2023-07-19 2023-07-19 气泵和充气体的气泵充气系统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321901801.6U CN220890550U (zh) 2023-07-19 2023-07-19 气泵和充气体的气泵充气系统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20890550U true CN220890550U (zh) 2024-05-03

Family

ID=90837581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321901801.6U Active CN220890550U (zh) 2023-07-19 2023-07-19 气泵和充气体的气泵充气系统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20890550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US11253039B1 (en) Wireless blow dryer
CN215633856U (zh) 一种充气产品的气泵组件
US20060053561A1 (en) Airbed with built-in air pump
CN210660669U (zh) 充放气气泵
CN220890550U (zh) 气泵和充气体的气泵充气系统
CN210423098U (zh) 一种气泵和充气系统
CN110219795A (zh) 向充气体充气的方法
CN210565193U (zh) 内置式电动气泵
CN210397186U (zh) 一种电动气泵
CN210799434U (zh) 充气产品的电动气泵
CN211550049U (zh) 一种电动气泵
CN209569174U (zh) 一种充气产品的内置泵浦
CN210531184U (zh) 一种充气系统
CN115507046B (zh) 一种适配于小型充气产品的气泵装置及充气产品
CN214945087U (zh) 旋转的充吸切换式埋入泵
CN216975276U (zh) 微型充气泵
CN221003039U (zh) 气泵装置及充气桨板
CN220890553U (zh) 小型自动化一体式气泵装置
CN219605608U (zh) 气泵装置及其充气设备
CN213743884U (zh) 干电池内置泵
CN216477725U (zh) 双轴内置泵
CN217999920U (zh) 一种气泵结构
CN218177492U (zh) 内置电动气泵
CN219622830U (zh) 一种可弹出的内外两用泵
CN210164675U (zh) 充气泵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