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20889618U - 一种用于平改坡平屋顶支架的斜撑结构 - Google Patents

一种用于平改坡平屋顶支架的斜撑结构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20889618U
CN220889618U CN202322312082.0U CN202322312082U CN220889618U CN 220889618 U CN220889618 U CN 220889618U CN 202322312082 U CN202322312082 U CN 202322312082U CN 220889618 U CN220889618 U CN 220889618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brackets
rod
rods
diagonal
support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322312082.0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宋开运
张希
陆亚队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Hengshui Hongmeng New Energy Technology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Hengshui Hongmeng New Energy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Hengshui Hongmeng New Energy Technology Co ltd filed Critical Hengshui Hongmeng New Energy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322312082.0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20889618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20889618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20889618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Landscapes

  • Tents Or Canopie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用于平改坡平屋顶支架的斜撑结构,包括两个第一支架,两个所述第一支架之间设置有两组第二支架组,一组所述第二支架组位于两个第一支架的左端,一组所述第二支架组位于两个第一支架的右端;每组所述第二支架组包含两个第二支架;所述第一支架的左右两端均开设有若干个第一螺栓孔,两个所述第一支架的左端采用螺栓螺母通过第一螺栓孔与对应的两个第二支架固定连接,两个所述第一支架的右端采用螺栓螺母通过第一螺栓孔与对应的两个第二支架固定连接。第一支架的左右两端均开设有若干个第一螺栓孔,两组第二支架组中的第二支架可对应安装在不同位置的第一螺栓孔处,进而调节两组第二支架组之间的距离。

Description

一种用于平改坡平屋顶支架的斜撑结构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屋顶支撑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用于平改坡平屋顶支架的斜撑结构。
背景技术
目前,建筑的风格日益多样化,斜坡形屋顶目前在建筑行业日益盛行,加上诸如国家推行的平改坡工程等的影响,其逐渐受到了楼宇建筑商的普遍欢迎。
而现有的屋顶斜撑结构大多都是焊接固定,在使用时不仅无法调节支架之间的距离,而且不能调节斜坡支撑的角度,从而大大降低了斜撑结构的实用性。
因此,急需研制一种用于平改坡平屋顶支架的斜撑结构,以解决上述存在的问题。
实用新型内容
为解决背景技术中存在的问题,本实用新型提出了一种用于平改坡平屋顶支架的斜撑结构。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的技术方案如下:一种用于平改坡平屋顶支架的斜撑结构,包括两个第一支架;
两个所述第一支架之间设置有两组第二支架组,一组所述第二支架组位于两个第一支架的左端,一组所述第二支架组位于两个第一支架的右端;
每组所述第二支架组包含两个第二支架;
所述第一支架的左右两端均开设有若干个第一螺栓孔,两个所述第一支架的左端采用螺栓螺母通过第一螺栓孔与对应的两个第二支架固定连接,两个所述第一支架的右端采用螺栓螺母通过第一螺栓孔与对应的两个第二支架固定连接;
所述第二支架的一端开设有若干个销孔,所述销孔内部贯穿有转轴,所述转轴转动连接有斜杆。
进一步地,两个所述第二支架反向设置;两个所述第二支架之间的中间位置固定连接有第一支撑杆,所述第一支撑杆上端开设有对称的两个第三螺栓孔。
进一步地,所述斜杆的一端开设有若干个安装孔,所述斜杆上垂直于安装孔所在侧面的侧面开设有若干个第二螺栓孔,所述斜杆上垂直于安装孔所在侧面的侧面底部开设有第四螺栓孔,所述斜杆上朝内的一侧开设有滑槽,所述滑槽内滑动安装有两个滑块。
进一步地,所述转轴贯穿斜杆底部的第四螺栓孔,所述斜杆通过转轴与第二支架转动连接。
进一步地,所述第二支架的另一端固定设置有套筒,所述套筒上设置有密封塞,所述套筒内部远离密封塞的一端滑动连接有活动杆,所述活动杆另一端转动连接有连杆,所述连杆另一端与斜杆转动连接。
进一步地,所述斜杆与第一支撑杆之间采用螺栓螺母通过第二螺栓孔和对应的第三螺栓孔固定连接。
进一步地,位于两个所述第一支撑杆外侧的两个斜杆之间设置有两个第一转杆,两个所述第一转杆中间位置转动连接;位于两个所述第一支撑杆内侧的两个斜杆之间设置有两个第二转杆,两个所述第二转杆中间位置转动连接。
进一步地,两个所述第一转杆分别转动连接在对应的滑块上;两个所述第二转杆分别转动连接在对应的滑块上。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具有以下有益效果:
1、第一支架的左右两端均开设有若干个第一螺栓孔,两组第二支架组中的第二支架可以对应安装在不同位置的第一螺栓孔处,进而调节两组第二支架组之间的距离。
2、第二支架的一端开设有若干个销孔,斜杆上开设有若干个第二螺栓孔,斜杆底部的第四螺栓孔可以与不同位置的销孔配合,然后通过转轴与第二支架转动连接,进而可以任意调节斜坡支撑的角度。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的活动杆、连杆和斜杆的连接示意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的斜杆、滑块和第二转杆的连接示意图。
图中:1、第一支架;2、第二支架;3、第一支撑杆;4、第三螺栓孔;5、第一螺栓孔;6、销孔;7、套筒;8、密封塞;9、活动杆;10、连杆;11、斜杆;12、安装孔;13、第二螺栓孔;14、滑块;15、转轴;16、第一转杆;17、第二转杆;18、滑槽。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如图1-图3所示,本实用新型采用的技术方案如下:一种用于平改坡平屋顶支架的斜撑结构,包括:两个第一支架1。
两个第一支架1之间设置有两组第二支架组,一组第二支架组位于两个第一支架1的左端,一组第二支架组位于两个第一支架1的右端。
每组第二支架组包含两个第二支架2,两个第二支架2反向设置,且两个第二支架2之间的中间位置固定连接有第一支撑杆3,第一支撑杆3上端开设有对称的两个第三螺栓孔4。
第一支架1的左右两端均开设有若干个第一螺栓孔5,两个第一支架1的左端采用螺栓螺母通过第一螺栓孔5与对应的两个第二支架2固定连接,两个第一支架1的右端采用螺栓螺母通过第一螺栓孔5与对应的两个第二支架2固定连接。
第二支架2的一端开设有若干个销孔6,第二支架2的另一端固定设置有套筒7,套筒7上设置有密封塞8,套筒7内部远离密封塞8的一端滑动连接有活动杆9,活动杆9另一端转动连接有连杆10,连杆10另一端转动连接有斜杆11。
斜杆11的一侧开设有若干个安装孔12,斜杆11上垂直于安装孔12所述侧面的侧面开设有若干个第二螺栓孔13,斜杆11上垂直于安装孔12所述侧面的侧面底部开设有第四螺栓孔,斜杆11上朝内的一侧开设有滑槽18,滑槽18内滑动安装有两个滑块14。
斜杆11底部的第四螺栓孔与销孔6的内部贯穿有转轴15,斜杆11通过转轴15与第二支架2转动连接。
斜杆11与第一支撑杆3之间采用螺栓螺母通过第二螺栓孔13和对应的第三螺栓孔4固定连接。
位于两个第一支撑杆3外侧的两个斜杆11之间设置有两个第一转杆16,两个第一转杆16中间位置转动连接;两个第一转杆16的同一端分别转动连接在对应的滑块14上。
位于两个第一支撑杆3内侧的两个斜杆11之间设置有两个第二转杆17,两个第二转杆17中间位置转动连接;两个第二转杆17的同一端分别转动连接在对应的滑块14上。
第一支架1的左右两端均开设有若干个第一螺栓孔5,两组第二支架组中的第二支架2可以对应安装在不同位置的第一螺栓孔5处,进而调节两组第二支架组之间的距离。
第二支架2的一端开设有若干个销孔6,斜杆11上开设有若干个第二螺栓孔13,斜杆11底部的第四螺栓孔可以与不同位置的销孔6配合,然后通过转轴15与第二支架2转动连接,进而可以任意调节斜坡支撑的角度。
工作原理:
首先根据实际情况调整两组第二支架组之间的距离:
将两组第二支架组中四个第二支架2分别选择好与其对应的第一螺栓孔5,再采用螺栓螺母将第二支架2与第一支架1固定连接。
将滑槽18内滑动安装上两个滑块14,将两个第一转杆16或两个第二转杆17的中间位置转动安装在一起,然后将两个第一转杆16或两个第二转杆17分别转动连接在对应的滑块14上。
将带有密封塞8和活动杆9的套筒7固定安装在斜杆11上远离销孔6的一端,再将连杆10转动安装在活动杆9上远离套筒7的一端。
然后根据需要调整斜坡支撑的角度:
将斜杆11底部的第四螺栓孔选择好与其对应的销孔6,再将转轴15贯穿进第四螺栓孔和销孔6,使斜杆11与第二支架2通过转轴15转动连接,进而实现调整斜坡支撑的角度。
选择好斜坡支撑的角度后,将连杆10远离活动杆9的一端与斜杆11转动连接,通过密封塞8给套筒7内充气,进而使活动杆9通过连杆10对斜杆11进行预固定,使斜杆11上相应的第二螺栓孔13与第三螺栓孔4相对应。
采用螺栓螺母通过第二螺栓孔13和第三螺栓孔4将斜杆11与第一支撑杆3固定连接。
最后安装好的一种用于平改坡平屋顶支架的斜撑结构通过两个斜杆11之间的两个第一转杆16或两个第二转杆17形成一个平面用于对板材进行支撑。最后,将板材通过安装孔12固定安装在平面上。
尽管参照前述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了详细的说明,对于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来说,其依然可以对前述各实施例所记载的技术方案进行修改,或者对其中部分技术特征进行等同替换,凡在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Claims (8)

1.一种用于平改坡平屋顶支架的斜撑结构,其特征在于,包括两个第一支架(1);
两个所述第一支架(1)之间设置有两组第二支架组,一组所述第二支架组位于两个第一支架(1)的左端,一组所述第二支架组位于两个第一支架(1)的右端;
每组所述第二支架组包含两个第二支架(2);
所述第一支架(1)的左右两端均开设有若干个第一螺栓孔(5),两个所述第一支架(1)的左端采用螺栓螺母通过第一螺栓孔(5)与对应的两个第二支架(2)固定连接,两个所述第一支架(1)的右端采用螺栓螺母通过第一螺栓孔(5)与对应的两个第二支架(2)固定连接;
所述第二支架(2)的一端开设有若干个销孔(6),所述销孔(6)内部贯穿有转轴(15),所述转轴(15)转动连接有斜杆(11)。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一种用于平改坡平屋顶支架的斜撑结构,其特征在于,两个所述第二支架(2)反向设置;两个所述第二支架(2)之间的中间位置固定连接有第一支撑杆(3),所述第一支撑杆(3)上端开设有对称的两个第三螺栓孔(4)。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一种用于平改坡平屋顶支架的斜撑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斜杆(11)的一侧开设有若干个安装孔(12),所述斜杆(11)上垂直于安装孔(12)所在侧面的侧面开设有若干个第二螺栓孔(13),所述斜杆(11)上垂直于安装孔(12)所在侧面的侧面底部开设有第四螺栓孔,所述斜杆(11)上朝内的一侧开设有滑槽(18),所述滑槽(18)内滑动安装有两个滑块(14)。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一种用于平改坡平屋顶支架的斜撑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转轴(15)贯穿斜杆(11)底部的第四螺栓孔,所述斜杆(11)通过转轴(15)与第二支架(2)转动连接。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一种用于平改坡平屋顶支架的斜撑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支架(2)的另一端固定设置有套筒(7),所述套筒(7)上设置有密封塞(8),所述套筒(7)内部远离密封塞(8)的一端滑动连接有活动杆(9),所述活动杆(9)另一端转动连接有连杆(10),所述连杆(10)另一端与斜杆(11)转动连接。
6.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一种用于平改坡平屋顶支架的斜撑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斜杆(11)与第一支撑杆(3)之间采用螺栓螺母通过第二螺栓孔(13)和对应的第三螺栓孔(4)固定连接。
7.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一种用于平改坡平屋顶支架的斜撑结构,其特征在于,位于两个所述第一支撑杆(3)外侧的两个斜杆(11)之间设置有两个第一转杆(16),两个所述第一转杆(16)中间位置转动连接;位于两个所述第一支撑杆(3)内侧的两个斜杆(11)之间设置有两个第二转杆(17),两个所述第二转杆(17)中间位置转动连接。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一种用于平改坡平屋顶支架的斜撑结构,其特征在于,两个所述第一转杆(16)分别转动连接在对应的滑块(14)上;两个所述第二转杆(17)分别转动连接在对应的滑块(14)上。
CN202322312082.0U 2023-08-28 2023-08-28 一种用于平改坡平屋顶支架的斜撑结构 Active CN220889618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322312082.0U CN220889618U (zh) 2023-08-28 2023-08-28 一种用于平改坡平屋顶支架的斜撑结构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322312082.0U CN220889618U (zh) 2023-08-28 2023-08-28 一种用于平改坡平屋顶支架的斜撑结构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20889618U true CN220889618U (zh) 2024-05-03

Family

ID=90873983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322312082.0U Active CN220889618U (zh) 2023-08-28 2023-08-28 一种用于平改坡平屋顶支架的斜撑结构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20889618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11197349A (zh) 一种便于安装的钢结构装配式建筑及装配方法
CN220889618U (zh) 一种用于平改坡平屋顶支架的斜撑结构
CN216787419U (zh) 一种具有快装拆卸固定结构的钢结构节点
CN215054373U (zh) 一种多功能建筑幕墙
CN207063285U (zh) 一种大型曲面吊顶多角度支撑组件
CN216810276U (zh) 一种建筑工程用装配式建筑模板
CN219344296U (zh) 一种基坑施工用挡板
CN220888664U (zh) 一种组合式钢管斜抛撑
CN220014597U (zh) 一种住宅垂直模板支撑架
CN220848136U (zh) 一种建筑抗震连接结构
CN220909239U (zh) 一种用于钢结构安装的支撑结构
CN220908710U (zh) 一种装配式钢结构节点连接装置
CN220440624U (zh) 一种太阳能光伏电池板辅助安装支撑装置
CN215759625U (zh) 一种尺寸可调节的钢结构底座
CN220928519U (zh) 一种房建骨架
CN215716386U (zh) 一种建筑幕墙结构
CN215484607U (zh) 铝合金建筑梁底模板
CN218265125U (zh) 一种建筑工程用装配式建筑固定装置
CN218990443U (zh) 一种新型高紧固的建筑用钢构件
CN220868820U (zh) 一种新型模板紧固装置
CN219219719U (zh) 大跨度钢结构高空原位单元安装少支架装置
CN215528191U (zh) 一种建筑工程用防雷接地装置
CN215442584U (zh) 一种基于节能建筑的低碳建筑幕墙安装结构
CN219753569U (zh) 一种装配式建筑外墙连接件
CN214697265U (zh) 一种市政道路基坑安全防护装置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