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20888179U - 一种防桥头跳车的台背路堤与桥头搭接结构 - Google Patents

一种防桥头跳车的台背路堤与桥头搭接结构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20888179U
CN220888179U CN202322600670.4U CN202322600670U CN220888179U CN 220888179 U CN220888179 U CN 220888179U CN 202322600670 U CN202322600670 U CN 202322600670U CN 220888179 U CN220888179 U CN 220888179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abutment
backfill layer
bridge
embankment
joint structur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322600670.4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段文虎
李飞飞
郝骅骅
罗宗强
刘学民
王德双
孙晓东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PowerChina Roadbridge Group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PowerChina Roadbridge Group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PowerChina Roadbridge Group Co Ltd filed Critical PowerChina Roadbridge Group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322600670.4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20888179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20888179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20888179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Landscapes

  • Bridges Or Land Bridge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防桥头跳车的台背路堤与桥头搭接结构,包括桥台、公路路基、以及设置在桥台和公路路基之间的台背路堤;所述台背路堤包括回填层、设置在回填层顶部的搭接板,且所述搭接板分别与桥台和公路路基表面齐平;所述回填层至少包括上部回填层、中部回填层和下部回填层,且每层回填层均设置有土工格栅,且土工格栅均连接到桥台上。本实用新型通过在台背路堤处增加多层土工格栅加筋的处理方式,降低台背路堤所产生的沉降。

Description

一种防桥头跳车的台背路堤与桥头搭接结构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路桥建设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防桥头跳车的台背路堤与桥头搭接结构。
背景技术
近年来,我国交通事业快速发展,高等公路和桥梁的建设突飞猛涨,涵洞、通道、桥梁等构造物在公路里程中所占比例越来越大,伴随高等公路产生的一系列问题也引起了人们的普遍关注,桥头跳车现象就是其中之一。桥头跳车现象是指桥梁及涵洞等构造物及台背在连续行车荷载和自重的作用下而产生不均匀沉降,导致路桥过渡段处的路面出现桥头台阶,当高速行驶的车辆通过台背回填处时产生跳跃颠簸的现象。在我国,桥头跳车现象是普遍存在的,不同路段的路桥过渡段都会或多或少的存在桥头跳车现象,这成为了公路基础设施建设中亟待解决的问题。桥头跳车现象,现有的一般做法是对沉降路面进行修补,但不久之后桥头跳车现象会再次出现,反复维修不仅极大地浪费了人力物力,还给高速公路的通行带来不便,同时产生了不良的社会影响,影响了人们的正常出行。
在现有技术中,台背,指桥台或涵洞一侧或两侧与主体路基衔接的一段路基。造成不均匀沉降的问题主要在于,土体有其自然沉降的特性,混凝土浇筑体一般不沉降,故而这一段路基较容易出现剪切破坏而产生桥头跳车,而要解决桥头跳车的问题,则必须解决沉降不一致而产生错台的问题。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防桥头跳车的台背路堤与桥头搭接结构,通过在台背路堤处增加多层土工格栅加筋的处理方式,降低台背路堤所产生的沉降。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的技术方案具体为:
一种防桥头跳车的台背路堤与桥头搭接结构,包括桥台、公路路基、以及设置在桥台和公路路基之间的台背路堤;所述台背路堤包括回填层、设置在回填层顶部的搭接板,且所述搭接板分别与桥台和公路路基表面齐平;所述回填层至少包括上部回填层、中部回填层和下部回填层,且每层回填层均设置有土工格栅,且土工格栅均连接到桥台上。
进一步地,所述中部回填层内设置有多个土工格栅,且每个中部回填层内的土工格栅均设置有插接孔。
进一步地,所述桥台上设置有多个与插接孔适配的插接锚杆。
进一步地,所述插接锚杆呈双列设置。
进一步地,所述上部回填层和下部回填层的土工格栅通过膨胀螺钉和钢压条锚固到桥台上。
进一步地,所述钢压条为L型结构。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优点在于:首先,本实用新型采用多层回填层并在每层回填层内加入土工格栅,形成台背路堤填土加筋的技术方案,在解决桥头搭接处容易产生跳车的问题的同时,还能够达到提高施工质量减少施工成本的目标。
其次,本实用新型所采用的土工格栅在不同位置采用不同的固定方式,上下层的土工格栅采用膨胀螺钉和钢压条的方式,紧固连接到桥台上。而中部的土工格栅采用锚杆插接的方式,能够减少对桥台的打孔等,提高结构的稳定性。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应当理解,以下附图仅示出了本实用新型的某些实施例,因此不应该看作是对范围的限定,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相关的附图。
图1是本实用新型提供的防桥头跳车的台背路堤与桥头搭接结构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提供的防桥头跳车的台背路堤与桥头搭接结构的土工格栅连接结构示意图。
附图标记:1、桥台;2、下部回填层;3、中部回填层;4、土工格栅;5、上部回填层;6、搭接板;7、公路路基;8、钢压条;9、膨胀螺钉。
具体实施方式
为使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作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应注意到:相似的标号和字母在下面的附图中表示类似项,因此,一旦某一项在一个附图中被定义,则在随后的附图中不需要对其进行进一步定义和解释。
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若出现术语“中心”、“上”、“下”、“左”、“右”、“竖直”、“水平”、“内”、“外”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或者是该实用新型产品使用时惯常摆放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实用新型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
此外,若出现术语“第一”、“第二”、“第三”等仅用于区分描述,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
此外,若出现术语“水平”、“竖直”、“悬垂”等并不表示要求部件绝对水平或悬垂,而是可以稍微倾斜。如“水平”仅仅是指其方向相对“竖直”而言更加水平,并不是表示该结构一定要完全水平,而是可以稍微倾斜。
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还需要说明的是,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若出现术语“设置”、“安装”、“相连”、“连接”等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一体地连接;可以是机械连接,也可以是电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实用新型中的具体含义。
需要说明的是,在不冲突的情况下,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中的特征可以相互结合。
如图1-图2所示,一种防桥头跳车的台背路堤与桥头搭接结构,包括桥台1、公路路基7、以及设置在桥台1和公路路基7之间的台背路堤;台背路堤包括回填层、设置在回填层顶部的搭接板6,且搭接板6分别与桥台1和公路路基7表面齐平;回填层至少包括上部回填层5、中部回填层3和下部回填层2,且每层回填层均设置有土工格栅4,且土工格栅4均连接到桥台1上。
与现有技术相比较而言,在现有技术中,对于桥头台阶的形成,一般认为是由多个原因引起的;如今采用的防治措施包括路基处理,地基处治,搭板设置,施工质量控制等方面,其中对软土地基的处理提出了砂井、塑料排水板、粉喷桩等多种方法。有的地方采用铺设土工格网的方法,认为这种方法可以提高路基的模性模量,改善台背填土,均匀扩散荷载和减小沉降的能力;采用CGF桩(水泥、粉煤灰、碎石和砂桩)法能达到提高路基(和局部地基)提高密度和承载能力的目的。为了解决软弱地基上桥涵和引道路堤产生差异沉降的问题,上海还在单跨小桥、通道涵上设计采用了加筋土整体式桥台1,使这种无桩的桥台1结构物与路基路面一样成为刚度相近的柔性构物,产生加筋土桥台1与路堤沉陷相同的效果。而在本实用新型中,进一步改进铺设土工格网的方式,通过多层回填,并在每层回填时添加土工格栅4和土工布,并将土工格栅4相对于桥台1依次固定,每层回填土能够进一步夯实,减少沉降,并且多层土工格栅4的设置方式能够使沉降根据均匀,从而有效减少桥头跳车的发生。
中部回填层3内设置有多个土工格栅4,且每个中部回填层3内的土工格栅4均设置有插接孔。桥台1上设置有多个与插接孔适配的插接锚杆。插接锚杆呈双列设置。
上部回填层5和下部回填层2的土工格栅4通过膨胀螺钉9和钢压条8锚固到桥台1上。钢压条8为L型结构。
在实际使用时,为了进一步提高土工格栅4的功能,应当进行土工格栅4的铺设设计,通过查阅规范《公路土工合成材料应用技术规范》(JTG T D32-2012)计算出土工格栅4的最大坚向层间距和纵向铺设长度,计算公式如下:
其中,ΔH为路基深度Z处的最大铺网间距;TGC为土工格栅的纵向设计抗拉强度,考虑到各种因素的强度折减,可按30%的极限抗拉强度取值;Z为上一层土工格栅距路基表面的垂直距离;Hm为路基顶面与桥台基础顶面的垂直高度差;ET为土工格栅的拉伸模量;Lmin为最下一层格栅的最小纵向铺设长度;cGS为土工合成材料与土体交界面上的粘聚力;为土工合成材料与土体交界面上的摩擦角;γm为填料压实后的重度。
并通过上述计算方式所得的土工格栅4设计样式对每层的土工格栅4做对应设计需要,在进行填埋时,最底层的土工格栅4为了满足稳定性需求,需要利用膨胀螺钉9和钢压条8将其固定到桥台1上。再依次进行每层回填土的回填,而在中部层的土工格栅4当中,可以采用锚杆插接连接的方式来进行固定即可,减少用膨胀螺钉9打入桥台1的数量,而锚杆可以采用桥台1浇筑时预留等方式。
以上所述,以上实施例仅用以说明本申请的技术方案,而非对其限制;尽管参照前述实施例对本申请进行了详细的说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应当理解:其依然可以对前述各实施例所记载的技术方案进行修改,或者对其中部分技术特征进行等同替换;而这些修改或者替换,并不使相应技术方案的本质脱离本申请各实施例技术方案的精神和范围。

Claims (6)

1.一种防桥头跳车的台背路堤与桥头搭接结构,其特征在于:包括桥台(1)、公路路基(7)、以及设置在桥台(1)和公路路基(7)之间的台背路堤;所述台背路堤包括回填层、设置在回填层顶部的搭接板(6),且所述搭接板(6)分别与桥台(1)和公路路基(7)表面齐平;所述回填层至少包括上部回填层(5)、中部回填层(3)和下部回填层(2),且每层回填层均设置有土工格栅(4),且土工格栅(4)均连接到桥台(1)上。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防桥头跳车的台背路堤与桥头搭接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中部回填层(3)内设置有多个土工格栅(4),且每个中部回填层(3)内的土工格栅(4)均设置有插接孔。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防桥头跳车的台背路堤与桥头搭接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桥台(1)上设置有多个与插接孔适配的插接锚杆。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防桥头跳车的台背路堤与桥头搭接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插接锚杆呈双列设置。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防桥头跳车的台背路堤与桥头搭接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上部回填层(5)和下部回填层(2)的土工格栅(4)通过膨胀螺钉(9)和钢压条(8)锚固到桥台(1)上。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防桥头跳车的台背路堤与桥头搭接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钢压条(8)为L型结构。
CN202322600670.4U 2023-09-25 2023-09-25 一种防桥头跳车的台背路堤与桥头搭接结构 Active CN220888179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322600670.4U CN220888179U (zh) 2023-09-25 2023-09-25 一种防桥头跳车的台背路堤与桥头搭接结构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322600670.4U CN220888179U (zh) 2023-09-25 2023-09-25 一种防桥头跳车的台背路堤与桥头搭接结构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20888179U true CN220888179U (zh) 2024-05-03

Family

ID=90840822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322600670.4U Active CN220888179U (zh) 2023-09-25 2023-09-25 一种防桥头跳车的台背路堤与桥头搭接结构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20888179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205530114U (zh) 一种对拉式钢管板桩码头结构
CN109914173B (zh) 高速公路改扩建工程中泡沫轻质土浇筑台背结构及其施工方法
CN109750571B (zh) 一种道路塌方应急与永久支挡一体化结构及施工方法
CN111305027B (zh) 岩溶区路面塌陷的快速修复施工方法及修复结构
CN110700291A (zh) 一种联合支挡结构及其施工方法
CN110644323A (zh) 适用于临时道路软土地基的路面板、路面结构及施工方法
CN108221528B (zh) 路基建筑搭接结构及施工方法
CN104695419A (zh) 一种软土土基的施工方法
CN113802426A (zh) 采用片石挤密加筋垫层法处理新近填土路基的方法
CN214882659U (zh) 一种防治箱涵顶部新建道路不均匀沉降的路基处理结构
CN109537389B (zh) 一种eps下路堤结构及其施工方法
CN220888179U (zh) 一种防桥头跳车的台背路堤与桥头搭接结构
CN206800092U (zh) 滨海滩涂软基复合式换填结构及滨海软土路基
AU2021102288A4 (en) Composite Replacement Structure and Treatment for Soft Base of Coastal Mudflat
CN110219248B (zh) 抗倾覆简易便桥桥墩施工方法及抗倾覆简易便桥施工方法
CN107858886B (zh) 一种高架桥梁基础周边地面道路及其施工方法
CN112195701A (zh) 软土地基结构及其施工方法
CN111576118A (zh) 一种下穿式路涵过渡段泡沫轻质土路基结构及其施工方法
RU2453650C1 (ru) Комплекс для строительства автодороги на сваях
CN206127853U (zh) 一种采用砂石桩整体式基础结构的暗桥
CN206127852U (zh) 一种采用换填垫层分离式基础结构的暗桥
CN215629078U (zh) 一种高速公路气泡轻质土拼宽路基结构
CN114922017B (zh) 一种新建悬臂式挡土墙-既有桩板墙路基帮宽组合结构
CN216864875U (zh) 一种用于控制差异沉降的轻质涵洞路基结构
CN113737593B (zh) 一种高速公路路基拓宽结构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