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20888175U - 一种桥头填方路堤结构 - Google Patents

一种桥头填方路堤结构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20888175U
CN220888175U CN202322434142.6U CN202322434142U CN220888175U CN 220888175 U CN220888175 U CN 220888175U CN 202322434142 U CN202322434142 U CN 202322434142U CN 220888175 U CN220888175 U CN 220888175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layer
filling
concrete
foam concrete
concrete mixing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322434142.6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毛勤新
李仁根
赵青春
张欣
顾振彦
彭如怡
姚海峰
林甲地
杨跃俭
赖丽敏
孙锋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Zhejiang Qinfeng Construction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Zhejiang Qinfeng Construction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Zhejiang Qinfeng Construction Co ltd filed Critical Zhejiang Qinfeng Construction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322434142.6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20888175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20888175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20888175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Classifications

    • YGENERAL TAGGING OF NEW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S; GENERAL TAGGING OF CROSS-SECTIONAL TECHNOLOGIES SPANNING OVER SEVERAL SECTIONS OF THE IPC; 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CROSS-REFERENCE ART COLLECTIONS [XRACs] AND DIGESTS
    • Y02TECHNOLOGIES OR APPLICATIONS FOR MITIGATION OR ADAPTATION AGAINST CLIMATE CHANGE
    • Y02ATECHNOLOGIES FOR ADAPTATION TO CLIMATE CHANGE
    • Y02A30/00Adapting or protecting infrastructure or their operation
    • Y02A30/60Planning or developing urban green infrastructure

Landscapes

  • Bridges Or Land Bridges (AREA)

Abstract

本申请涉及一种桥头填方路堤结构,其包括混凝土搅拌桩组、悬臂挡墙、填充层、钢丝格栅及泡沫混凝土层,混凝土搅拌桩组包括多根穿设于地基中的若干根混凝土搅拌桩,混凝土搅拌桩组的分布宽度大于路堤的宽度,钢丝格栅设置于混凝土搅拌桩的顶部,填充层设置于钢丝格栅远离混凝土搅拌桩的一端,泡沫混凝土层设置于填充层远离混凝土搅拌桩的一端,悬臂挡墙包括竖墙及垫板,竖墙设置于泡沫混凝土层的两侧,垫板位于填充层的下方,泡沫混凝土层的顶端水平面低于悬臂挡墙的顶端水平面,泡沫混凝土远离填充层的一端设置有钢筋混凝土板。通过上述技术方案,能够在减小路堤不均匀沉降的同时,减小路堤的占地面积、节约土地资源。

Description

一种桥头填方路堤结构
技术领域
本申请涉及路堤结构的领域,尤其是涉及一种桥头填方路堤结构。
背景技术
我国飞速发展的经济对交通运输资源的需求日益增大,高速公路和铁路作为最便捷的交通运输资源得到大力发展。然而,高速公路、铁路等基础设置的建设,不可避免的需要穿越一些原本并不适宜修建路堤的不良地基,如淤泥软黏土、膨胀土、充填土、有机制土等,因此也长面临地基承载力不足、路堤局部失稳、沉降不均匀及沉降过大的等危害。而软土地基问题一直以来时沿海沿江公路桥梁建设的主要危害之一。桥头处往往都是高填方路堤,如果基础存在较厚的软土层,地基将在上覆路堤载荷作用下发生沉降,轻则引起竣工后桥头跳车,重则会因为软土层的存在引起路基的过大沉降,破坏整个建筑的稳定。
专利号为CN2021223392718的中国专利提供了一种高填方路堤深厚软土区柔性桩复合地基处理结构,包括在现状地表从上至下依次层叠设置的道路结构层、路基填料层、土工格栅层和褥垫层,且道路结构层、路基填料层、土工格栅层和褥垫层在现状地表两侧层叠形成方边坡,现状地表下方的地基土体内埋设有加固体,且加固体的上端向上伸出现状地表并位于褥垫层内。
通过上诉技术方案,通过加固体与土体充分融合,使得加固体具有较高的强度,提高了复合地基的压缩模量和承载力。但是,填方边坡的倾斜角度较大,路堤的暴露面积较大,容易受到外力影响遭到破坏,并且需要占用较多的土地面积,浪费了土地资源。
实用新型内容
为了减小路堤不均匀沉降的同时、减小路堤的占地面积、节约土地资源,本申请提供一种桥头填方路堤结构。
本申请提供的一种桥头填方路堤结构采用如下的技术方案:
一种桥头填方路堤结构,包括混凝土搅拌桩组、悬臂挡墙、填充层、钢丝格栅及泡沫混凝土层,所述混凝土搅拌桩组包括多根穿设于地基中的若干根混凝土搅拌桩,所述混凝土搅拌桩组的分布宽度大于路堤的宽度,所述钢丝格栅设置于混凝土搅拌桩的顶部,所述填充层设置于钢丝格栅远离混凝土搅拌桩的一端,所述泡沫混凝土层设置于填充层远离混凝土搅拌桩的一端,所述悬臂挡墙包括竖墙及垫板,所述竖墙设置于泡沫混凝土层的两侧,所述垫板位于填充层的下方,所述泡沫混凝土层的顶端水平面低于悬臂挡墙的顶端水平面,所述泡沫混凝土远离填充层的一端设置有钢筋混凝土板。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混凝土搅拌桩组的分布宽度大于路堤的宽度,能够提高桥头地面的承载力,高强度的钢丝格栅能够使得混凝土搅拌桩组形成一个复合地基,能够提高地基的整体性,从而减小地基的不均匀沉降,泡沫混凝土层与悬臂挡墙配合,能够在无需大面积护坡的情况下有效减小桥头软土路基发生不均匀沉降的现象,避免因不均匀沉降引起桥头跳车等问题,保障路堤整体的可靠性,减小占地面积,钢筋混凝土板能够提高泡沫混凝土层的整体受力能力,避免路面的压力集中在泡沫混凝土层的某个点上,不易破坏混凝土层结构。
可选的,所述竖墙远离泡沫混凝土层的侧壁设置有扶墙,所述扶墙截面的面积从上至下递增,所述扶墙倾斜的侧壁上设置有底板,所述底板设置于地下。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通过设置扶墙,在不占用过多土地面积的基础上,还能够提高路堤的强度,无需采用放坡的手段稳定路堤,能够减小路堤的占地面积,节约土地资源。
可选的,所述竖墙、垫板、扶墙及底板采用一体浇筑的方式铸造而成。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能够提高路堤的整体性,进而提高路堤的可靠性。
可选的,所述填充层采用挖掘产生的淤泥、水泥及发泡剂混合制备。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能够减小路堤的自重,从而减小混凝土搅拌桩之间软土承担的荷载,减小沉降,并且能够实现对淤泥的废物利用,节约建造成本。
可选的,所述钢筋混凝土板远离泡沫混凝土层的一端设置有路面防水层。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能够防止雨水直接穿过路面进入路基内部腐蚀路基内部的层结构。
可选的,所述竖墙靠近泡沫混凝土层的侧壁上设置有渗水网板,所述渗水网板的两侧设置有防水板。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路面上的雨水能够经过渗水网板的导向更加合理排水,防水板能够防止雨水侵蚀路基。
可选的,所述竖墙上开设有若干引水孔,所述渗水网板远离钢筋混凝土板的一端设置有导水板,所述导水板的板面与引水孔的下孔壁平齐,所述引水孔贯穿竖墙及扶墙。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雨水能够经过渗水网板并通过导水板导入引水孔内,最终经过引水孔被导出路堤之外,不易对路堤内部结构的稳定性造成影响。
可选的,所述扶墙远离悬臂挡墙的侧壁设置有护坡防水层。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能够保护扶墙不受雨水冲刷而腐蚀,能够提高扶墙的可靠性。
综上所述,本申请包括以下至少一种有益技术效果:
1.混凝土搅拌桩组的分布宽度大于路堤的宽度,能够提高桥头地面的承载力,高强度的钢丝格栅能够使得混凝土搅拌桩组形成一个复合地基,能够提高地基的整体性,从而减小地基的不均匀沉降,泡沫混凝土层与悬臂挡墙配合,能够在无需大面积护坡的情况下有效减小桥头软土路基发生不均匀沉降的现象,避免因不均匀沉降引起桥头跳车等问题,保障路堤整体的可靠性,减小占地面积,钢筋混凝土板能够提高泡沫混凝土层的整体受力能力,避免路面的压力集中在泡沫混凝土层的某个点上,不易破坏混凝土层结构;
2.通过设置扶墙,在不占用过多土地面积的基础上,还能够提高路堤的强度,无需采用放坡的手段稳定路堤,能够减小路堤的占地面积,节约土地资源;
附图说明
图1是本申请整体结构展示的结构示意图。
附图标记说明:1、混凝土搅拌桩组;11、混凝土搅拌桩;2、悬臂挡墙;21、竖墙;22、垫板;23、扶墙;231、底板;232、护坡防水层;24、引水孔;3、填充层;4、钢丝格栅;5、泡沫混凝土层;6、钢筋混凝土板;61、路面防水层;7、渗水网板;71、防水板;72、导水板。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附图1对本申请作进一步详细说明。
本申请实施例公开一种桥头填方路堤结构。
参照图1,一种桥头填方路堤结构包括混凝土搅拌桩组1、悬臂挡墙2、填充层3、钢丝格栅4及泡沫混凝土层5,混凝土搅拌桩组1包括若干穿设于地基中的多根混凝土搅拌桩11,混凝土搅拌桩组1的分布宽度大于路堤的宽度,能够提高桥头地下软土的承载力。
钢丝格栅4设置于混凝土搅拌桩11的顶部,钢丝格栅4的抗拉强度不低于100KN/m、接点抗剪力不低于200KG,高强度的钢丝格栅4能够使得混凝土搅拌桩组1形成一个复合地基,能够提高地基的整体性,从而减小地基的不均匀沉降。
填充层3设置于钢丝格栅4远离混凝土搅拌桩11的一端,填充层3就地采用软土层中的淤泥,使其与水泥及发泡剂混合制备成轻质固化淤泥,并将固化淤泥填充至钢丝格栅4的上方,能够减小路堤的自重,从而减小混凝土搅拌桩11之间软土承担的荷载,减小沉降,并且能够实现对淤泥的废物利用,节约建造成本。
泡沫混凝土层5设置于填充层3远离混凝土搅拌桩11的一端,悬臂挡墙2包括一体浇筑的竖墙21及垫板22,竖墙21设置于泡沫混凝土的两侧,垫板22位于填充层3的下方,泡沫混凝土与悬臂挡墙2配合,能够有效减小桥头软土路基发生不均匀沉降的现象,避免因不均匀沉降引起桥头跳车等问题。通过填充层3及泡沫混凝土及路面的自重压力,保障悬臂挡墙2的稳定性。泡沫混凝土层5能够保障路基强度的同时,大大的降低了路基的自重,减小了上方路基对下方路基的土压力。
泡沫混凝土层5的顶端水平低于悬臂挡墙2的顶端水平面,泡沫混凝土远离填充层3的一端设置有钢筋混凝土板6,钢筋混凝土板6能够提高泡沫混凝土层5的整体受力能力,避免路面的压力集中在泡沫混凝土层5的某个点上,不易破坏混凝土层结构,保障路基的整体可靠性,降低发生不均匀沉降的可能性。
悬臂挡墙2远离泡沫混凝土层5的侧壁一体浇筑设置有扶墙23,采用一体浇筑的方式能够提高悬臂挡墙2与扶墙23之间的整体性,从而提高路堤的可靠性。扶墙23截面的面积从上至下递增,且扶墙23倾斜设置的侧壁上设置有底板231,底板231埋设于地下,通过设置扶墙23,在不占用过多土地面积的基础上,还能够提高路堤的强度,无需采用放坡的手段稳定路堤,能够减小路堤的占地面积,节约土地资源。扶墙23远离悬臂挡墙2的侧壁设置有护坡防水层232,能够保护扶墙23不受雨水冲刷而腐蚀,能够提高扶墙23的可靠性。
钢筋混凝土板6远离泡沫混凝土层5的一端面喷涂有路面防水层61,能够防止雨水直接穿过路面进入路基内部腐蚀路基内部的层结构。
竖墙21靠近泡沫混凝土的侧壁上设置有渗水网板7,渗水网板7靠近及远离悬臂挡墙2的两侧设置有防水板71,竖墙21上开设有若干引水孔24,渗水网板7远离钢筋混凝土板6的一端设置有导水板72,导水板72的板面与引水孔24的下孔壁平齐,引水孔24贯穿竖墙21及扶墙23。雨水能够经过渗水网板7并通过导水板72导入引水孔24内,最终经过引水孔24被导出路堤之外,不易对路堤内部结构的稳定性造成影响。
本申请实施例一种桥头填方路堤结构的实施原理为:通过混凝土搅拌桩11组成的混凝土搅拌桩组1提高桥头地下软土的承载力;填充层3就地采用软土层中的淤泥,使其与水泥及发泡剂混合制备成轻质固化淤泥,并将固化淤泥填充至钢丝格栅4的上方,从而减小混凝土搅拌桩11之间软土承担的荷载,泡沫混凝土与悬臂挡墙2配合,能够有效减小桥头软土路基发生不均匀沉降的现象,避免因不均匀沉降引起桥头跳车等问题;钢筋混凝土板6能够提高泡沫混凝土层5的整体受力能力,避免路面的压力集中在泡沫混凝土层5的某个点上,不易破坏混凝土层结构,有利于保障路基的整体可靠性。
以上均为本申请的较佳实施例,并非依此限制本申请的保护范围,故:凡依本申请的结构、形状、原理所做的等效变化,均应涵盖于本申请的保护范围之内。

Claims (8)

1.一种桥头填方路堤结构,其特征在于:包括混凝土搅拌桩组(1)、悬臂挡墙(2)、填充层(3)、钢丝格栅(4)及泡沫混凝土层(5),所述混凝土搅拌桩组(1)包括多根穿设于地基中的若干根混凝土搅拌桩(11),所述混凝土搅拌桩组(1)的分布宽度大于路堤的宽度,所述钢丝格栅(4)设置于混凝土搅拌桩(11)的顶部,所述填充层(3)设置于钢丝格栅(4)远离混凝土搅拌桩(11)的一端,所述泡沫混凝土层(5)设置于填充层(3)远离混凝土搅拌桩(11)的一端,所述悬臂挡墙(2)包括竖墙(21)及垫板(22),所述竖墙(21)设置于泡沫混凝土层(5)的两侧,所述垫板(22)位于填充层(3)的下方,所述泡沫混凝土层(5)的顶端水平面低于悬臂挡墙(2)的顶端水平面,所述泡沫混凝土远离填充层(3)的一端设置有钢筋混凝土板(6)。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桥头填方路堤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竖墙(21)远离泡沫混凝土层(5)的侧壁设置有扶墙(23),所述扶墙(23)截面的面积从上至下递增,所述扶墙(23)倾斜的侧壁上设置有底板(231),所述底板(231)设置于地下。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桥头填方路堤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竖墙(21)、垫板(22)、扶墙(23)及底板(231)采用一体浇筑的方式铸造而成。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桥头填方路堤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填充层(3)采用挖掘产生的淤泥、水泥及发泡剂混合制备。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桥头填方路堤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钢筋混凝土板(6)远离泡沫混凝土层(5)的一端设置有路面防水层(61)。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桥头填方路堤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竖墙(21)靠近泡沫混凝土层(5)的侧壁上设置有渗水网板(7),所述渗水网板(7)的两侧设置有防水板(71)。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一种桥头填方路堤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竖墙(21)上开设有若干引水孔(24),所述渗水网板(7)远离钢筋混凝土板(6)的一端设置有导水板(72),所述导水板(72)的板面与引水孔(24)的下孔壁平齐,所述引水孔(24)贯穿竖墙(21)及扶墙(23)。
8.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桥头填方路堤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扶墙(23)远离悬臂挡墙(2)的侧壁设置有护坡防水层(232)。
CN202322434142.6U 2023-09-07 2023-09-07 一种桥头填方路堤结构 Active CN220888175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322434142.6U CN220888175U (zh) 2023-09-07 2023-09-07 一种桥头填方路堤结构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322434142.6U CN220888175U (zh) 2023-09-07 2023-09-07 一种桥头填方路堤结构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20888175U true CN220888175U (zh) 2024-05-03

Family

ID=90867978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322434142.6U Active CN220888175U (zh) 2023-09-07 2023-09-07 一种桥头填方路堤结构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20888175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212714828U (zh) 一种垃圾堆体土石挡坝加固体系
CN109750571A (zh) 一种道路塌方应急与永久支挡一体化结构及施工方法
CN113215995B (zh) 一种在狭窄空间施工桥梁道路的方法
CN111705576A (zh) 一种采用高密度eps填料的陡坡高填路基结构
CN220888175U (zh) 一种桥头填方路堤结构
CN111172833A (zh) 一种陡坡高路堤结构的构筑方法
CN215441846U (zh) 一种地基防沉降结构
CN204940310U (zh) 一种组合支挡结构
CN115506382A (zh) 一种用于筑岛平台桩板墙的施工方法
CN215165533U (zh) 一种固废填埋场边坡锚固结构
CN212670237U (zh) 岩溶区路面塌陷的修复结构
CN211340742U (zh) 一种抗沉降地基
CN211571780U (zh) 一种锚杆和锚索联合支护肋板式挡土墙结构
CN212316951U (zh) 用于边坡的路基结构
CN210561967U (zh) 提高既有河堤防洪标准的通道结构
CN210482331U (zh) 边坡的支档结构
CN113585168A (zh) 一种适用于深厚泥炭质土软基的板桩接岸式高桩码头结构及施工方法
CN209958290U (zh) 一种带桩基的护岸结构
CN109403356B (zh) 一种边坡支护结构
CN112575777A (zh) 一种航道下穿高铁桥墩桩基的框架加固体系和加固方法
CN111501423A (zh) 400km/h及以上高铁强膨胀岩深路堑整体支挡结构及施工方法
CN215857760U (zh) 明洞接长泡沫混凝土回填结构
CN114922017B (zh) 一种新建悬臂式挡土墙-既有桩板墙路基帮宽组合结构
CN216787170U (zh) 一种具有仰斜式挡墙和锚索格构梁的支护结构
CN215051694U (zh) 桩承式锚杆泡沫混凝土路堤结构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