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20887888U - 圆形纬编机下料缓冲定位装置 - Google Patents

圆形纬编机下料缓冲定位装置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20887888U
CN220887888U CN202322487144.1U CN202322487144U CN220887888U CN 220887888 U CN220887888 U CN 220887888U CN 202322487144 U CN202322487144 U CN 202322487144U CN 220887888 U CN220887888 U CN 220887888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plate
weft knitting
knitting machine
blanking
circular weft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322487144.1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黄震
黄伟民
陈玉仁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Quanzhou Zhenlong Precision Machinery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Quanzhou Zhenlong Precision Machinery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Quanzhou Zhenlong Precision Machinery Co ltd filed Critical Quanzhou Zhenlong Precision Machinery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322487144.1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20887888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20887888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20887888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圆形纬编机下料缓冲定位装置,包括圆形纬编机体上设置的下料缓冲机构和下料定位机构。该圆形纬编机下料缓冲定位装置,通过设置有下料缓冲机构,当导料前板所经受压力时,带动导料前板向下翻转,对扭簧挤压后复位,在下降最底端时,通过水平设置的缓冲料道进行刹车,缓冲料道可根据需求进行长度设计,同时在缓冲料道受到作用力下,第二定位板向连接板端移动,使得内置板在活动内槽内部活动,对弹簧挤压时,带动弹簧产生弹性形变后恢复原状,对缓冲料道复位,对织品进一步缓冲,也来避免人员未控制好,直接产生下落时,会存在较大安全问题,同时也避免纺织品受损,从而确保装置整体的使用效果。

Description

圆形纬编机下料缓冲定位装置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圆形纬编机领域,具体为圆形纬编机下料缓冲定位装置。
背景技术
圆形纬编机是编织毛衫的主要设备,在织物编织过程中,是采取圆周运动形式,通过选针来编织花型,也通过选针的方法达到较高的水平,由于它具有产量高的优点,广泛地应用于纺织行业;
根据专利文件:CN217678013U所提出的公开了一种针织圆形纬编机,包括机架,机架上端外侧固定连接有支撑柱,支撑柱上端安装有供纱机构,机架上端内侧安装有编织安装座,编织安装座内部转动连接有针筒,编织安装座内部下端固定安装有驱动组件,驱动组件输出端与针筒传动连接,针筒周表面滑动连接有若干个织针,编织安装座上端外侧安装有若干喷气装置,编织安装座上端内侧安装有若干光电传感器,支撑柱上端安装有若干报警灯,光电传感器与对应的报警灯电性连接。本实用新型的优点在于:采用喷气的方式打开织针的针舌,有效的避免了在进行纱线接续时,需要人工手动打开针舌时造成的刺伤,提高了设备的安全性能,极大的提高了在进行接续纱线时的工作效率。
目前传统的圆形纬编机,在纺织品成卷后,会打开编织机门,由工作人员辅助对内的纺织品进行下料操作,在下料时,并未设有对应的下料辅助定位结构,以及下料时,也未设有下料缓冲结构,以致于在成品滚出,直接下落时,会存在较大的作用力,若不及时在行驶中控制,直线下降,会导致加速运动,从而给下料时带来安全问题的同时,也不能够在行驶过程中,保证纺织品不受损伤,从而降低了装置整体的使用效果。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圆形纬编机下料缓冲定位装置,以解决上述背景技术中提出的目前传统的圆形纬编机,在纺织品成卷后,会打开编织机门,由工作人员辅助对内的纺织品进行下料操作,在下料时,并未设有对应的下料辅助定位结构,以及下料时,也未设有下料缓冲结构,以致于在成品滚出,直接下落时,会存在较大的作用力,若不及时在行驶中控制,直线下降,会导致加速运动,从而给下料时带来安全问题的同时,也不能够在行驶过程中,保证纺织品不受损伤,从而降低了装置整体的使用效果的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如下技术方案:圆形纬编机下料缓冲定位装置,包括圆形纬编机体上设置的下料缓冲机构和下料定位机构,所述圆形纬编机体底部安装有机座;
所述下料缓冲机构包括导料前板,所述机座下方设置有下料底板,所述机座底部的前后端皆水平安装有支撑底架,且支撑底架的另一端置放在下料底板的上表面,所述导料前板设置在圆形纬编机体开口处的下方,所述导料前板与机座之间设置有翻转结构,所述导料前板前端水平安装有缓冲料道,所述缓冲料道上方的两端皆设置有第一定位板,所述缓冲料道内部两端皆开设有活动内槽,所述活动内槽内部活动安装有对应的内置板,所述内置板的一端安装在对应的第一定位板底部,且内置板的底部安装有第二定位板,所述下料底板上表面前端的两侧皆安装有连接板,所述连接板与第二定位板之间设置有对应的弹簧。
优选的,所述翻转结构包括转杆,所述机座前端的两侧皆安装有固定板,所述转杆水平安装在两组固定板之间,所述导料前板转动连接在转杆上,所述导料前板与固定板之间设置有对应的扭簧,且扭簧环绕在转杆上。
优选的,所述导料前板设置在机座与缓冲料道之间,且导料前板为斜坡式设计。
优选的,所述下料底板的底部皆均匀分布胶粘有多组防滑凸垫,且防滑凸垫的材质为橡胶的材质设计。
优选的,所述第一定位板与缓冲料道之间设置有对应的保护凸垫,所述保护凸垫分别胶粘在对应第一定位板底部的一端。
优选的,所述下料定位机构包括开口底框,所述开口底框水平安装在下料底板顶部的前端,所述开口底框内壁通过轴承水平活动安装有反向螺杆,所述反向螺杆的一端延伸至开口底框外部安装有T形转把,所述反向螺杆上的两端皆通过螺纹连接有套块,所述套块上表面贯穿于开口底框活动安装有对应的连接杆,所述连接杆的顶部安装有对应的定料侧板,且导料前板处于两组定料侧板之间。
优选的,所述定料侧板的内表面胶粘有多组保护内垫,且保护内垫的材质为橡胶的材质设计。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
1、通过设置有下料缓冲机构,当导料前板所经受压力时,带动导料前板向下翻转,对扭簧挤压后复位,在下降最底端时,通过水平设置的缓冲料道进行刹车,缓冲料道可根据需求进行长度设计,同时在缓冲料道受到作用力下,第二定位板向连接板端移动,使得内置板在活动内槽内部活动,对弹簧挤压时,带动弹簧产生弹性形变后恢复原状,对缓冲料道复位,对织品进一步缓冲,也来避免人员未控制好,直接产生下落时,会存在较大安全问题,同时也避免纺织品受损,从而确保装置整体的使用效果;
2、通过设置有下料定位机构,将T形转把转动,在作用力下,会带动T形转把在开口底框内部进行转动,套块螺纹连接在反向螺杆上的两端,套块与定料侧板之间是由对应的连接杆相连接的,进而在反向螺杆转动时,可带动两组套块向靠近或者远离对方移动,在靠近对方移动时,两端定料侧板也向靠近下料底板端移动进行,在织品经过时,对在导料前板上往下运动的物料进行定位处理,同时也可根据限位区间的需求,进行调整,确保适用性。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后视立体剖面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的左侧视立体剖面结构示意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的仰视立体剖面结构示意图;
图5为本实用新型的俯视立体剖面结构示意图;
图6为本实用新型的正视立体剖面结构示意图;
图7为本实用新型的后视立体剖面局部结构示意图;
图8为本实用新型图5中A处的放大结构示意图;
图9为本实用新型图6中B处的放大结构示意图。
图中:1、圆形纬编机体;101、机座;2、下料底板;201、导料前板;202、缓冲料道;203、支撑底架;204、防滑凸垫;205、固定板;206、转杆;207、扭簧;208、活动内槽;209、内置板;210、第一定位板;211、保护凸垫;212、第二定位板;213、连接板;214、弹簧;3、开口底框;301、反向螺杆;302、T形转把;303、套块;304、连接杆;305、定料侧板;306、保护内垫。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请参阅图1、图2、图3、图4、图5、图7和图8,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技术方案:圆形纬编机下料缓冲定位装置,包括圆形纬编机体1上设置的下料缓冲机构和下料定位机构,为了避免人员未控制好,直接产生下落时,会存在较大安全问题,同时也避免纺织品受损,圆形纬编机体1底部安装有机座101;下料缓冲机构包括导料前板201,机座101下方设置有下料底板2,机座101底部的前后端皆水平安装有支撑底架203,且支撑底架203的另一端置放在下料底板2的上表面,导料前板201设置在圆形纬编机体1开口处的下方,导料前板201前端水平安装有缓冲料道202,缓冲料道202上方的两端皆设置有第一定位板210,缓冲料道202内部两端皆开设有活动内槽208,活动内槽208内部活动安装有对应的内置板209,内置板209的一端安装在对应的第一定位板210底部,且内置板209的底部安装有第二定位板212,下料底板2上表面前端的两侧皆安装有连接板213,连接板213与第二定位板212之间设置有对应的弹簧214;支撑底架203是将机座101整体架设在下料底板2上,导料前板201对下料区域进行限位,在导料前板201所经受压力时,带动导料前板201向下翻转,对扭簧207挤压,使之产生形变后,对经过的织品进行缓冲处理,在下降最底端时,通过水平设置的缓冲料道202进行刹车,缓冲料道202可根据需求进行长度设计,同时在缓冲料道202受到作用力下,第二定位板212向连接板213端移动,使得内置板209在活动内槽208内部活动,对弹簧214挤压时,带动弹簧214产生弹性形变后恢复原状,对缓冲料道202复位,对织品进一步缓冲,也来避免人员未控制好,直接产生下落时,会存在较大安全问题,同时也避免纺织品受损,从而确保装置整体的使用效果。
请参阅图4、图5、图7和图8,为了对经过导料前板201上的织品进行第一步缓冲,导料前板201与机座101之间设置有翻转结构,翻转结构包括转杆206,机座101前端的两侧皆安装有固定板205,转杆206水平安装在两组固定板205之间,导料前板201转动连接在转杆206上,导料前板201与固定板205之间设置有对应的扭簧207,且扭簧207环绕在转杆206上;导料前板201设置在机座101与缓冲料道202之间,且导料前板201为斜坡式设计;下料底板2的底部皆均匀分布胶粘有多组防滑凸垫204,且防滑凸垫204的材质为橡胶的材质设计;第一定位板210与缓冲料道202之间设置有对应的保护凸垫211,保护凸垫211分别胶粘在对应第一定位板210底部的一端;在导料前板201所经受压力时,带动导料前板201向下翻转,对扭簧207挤压,使之产生形变后,对经过的织品进行缓冲处理;下料底板2是处于地面上,其与接面设有橡胶材质的防滑凸垫204,即可提高接触面的摩擦力,避免接触面打滑;保护凸垫211为橡胶材质,在第一定位板210与缓冲料道202上表面产生碰撞时,会对接触面进行保护。
请参阅图1、图2、图3、图4、图5和图9,为了对在导料前板201上往下运动的物料进行定位处理,下料定位机构包括开口底框3,开口底框3水平安装在下料底板2顶部的前端,开口底框3内壁通过轴承水平活动安装有反向螺杆301,反向螺杆301的一端延伸至开口底框3外部安装有T形转把302,反向螺杆301上的两端皆通过螺纹连接有套块303,套块303上表面贯穿于开口底框3活动安装有对应的连接杆304,连接杆304的顶部安装有对应的定料侧板305,且导料前板201处于两组定料侧板305之间;定料侧板305的内表面胶粘有多组保护内垫306,且保护内垫306的材质为橡胶的材质设计;将T形转把302转动,在作用力下,会带动T形转把302在开口底框3内部进行转动,套块303螺纹连接在反向螺杆301上的两端,套块303与定料侧板305之间是由对应的连接杆304相连接的,进而在反向螺杆301转动时,可带动两组套块303向靠近或者远离对方移动,在靠近对方移动时,两端定料侧板305也向靠近下料底板2端移动进行,在织品经过时,对在导料前板201上往下运动的物料进行定位处理,同时也可根据限位区间的需求,进行调整,确保适用性;定料侧板305内端胶粘有保护内垫306,保护内垫306为橡胶材质设计,在与织品接触时,对接触面进行保护。
工作原理:首先目前传统的圆形纬编机,是由圆形纬编机体1和机座101组合而成,在圆形纬编机体1内纺织品经过加工处理成大卷后,打开圆形纬编机体1的门,此时在圆形纬编机体1底部设置有下料底板2,支撑底架203与机座101为一体式结构设计,将机座101整体架设在下料底板2上后,在圆形纬编机体1门前的下方设置有斜向的导料前板201,对下料区域进行限位,也在人员辅助织品滚出时,经由导料前板201上提高一定速度时,由于导料前板201转动连接在转杆206上,与固定板205之间设有扭簧207,在导料前板201所经受压力时,带动导料前板201向下翻转,对扭簧207挤压,使之产生形变后,对经过的织品进行缓冲处理,在下降最底端时,通过水平设置的缓冲料道202进行刹车,缓冲料道202可根据需求进行长度设计,同时由于内置板209活动安装在活动内槽208上,在缓冲料道202受到作用力下,第二定位板212向连接板213处移动,内置板209在活动内槽208内部活动,其中第一定位板210进行限位,使得弹簧214产生弹性形变,也来对所受的作用力进行缓冲,带动缓冲料道202产生复位时,对织品进一步的缓冲,以避免人员未控制,直接产生下落时,会存在较大安全问题的同时,也在行驶过程中,避免纺织品受损,从而确保装置整体的使用效果;
将T形转把302转动,由于T形转把302与反向螺杆301为一体式结构设计,在作用力下,会带动T形转把302在开口底框3内部进行转动,套块303螺纹连接在反向螺杆301上的两端,套块303与定料侧板305之间是由对应的连接杆304相连接的,进而在反向螺杆301转动时,可带动两组套块303向靠近或者远离对方移动,在靠近对方移动时,两端定料侧板305也向靠近下料底板2端移动进行,在织品经过时,对往下的物料进行定位处理,同时也可根据限位区间的需求,进行调整,确保适用性,以上便是整个装置的工作过程,且本说明书中未作详细描述的内容均属于本领域专业技术人员公知的现有技术。
尽管已经示出和描述了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理解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的原理和精神的情况下可以对这些实施例进行多种变化、修改、替换和变型,本实用新型的范围由所附权利要求及其等同物限定。

Claims (7)

1.圆形纬编机下料缓冲定位装置,包括圆形纬编机体(1)上设置的下料缓冲机构和下料定位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圆形纬编机体(1)底部安装有机座(101);
所述下料缓冲机构包括导料前板(201),所述机座(101)下方设置有下料底板(2),所述机座(101)底部的前后端皆水平安装有支撑底架(203),且支撑底架(203)的另一端置放在下料底板(2)的上表面,所述导料前板(201)设置在圆形纬编机体(1)开口处的下方,所述导料前板(201)与机座(101)之间设置有翻转结构,所述导料前板(201)前端水平安装有缓冲料道(202),所述缓冲料道(202)上方的两端皆设置有第一定位板(210),所述缓冲料道(202)内部两端皆开设有活动内槽(208),所述活动内槽(208)内部活动安装有对应的内置板(209),所述内置板(209)的一端安装在对应的第一定位板(210)底部,且内置板(209)的底部安装有第二定位板(212),所述下料底板(2)上表面前端的两侧皆安装有连接板(213),所述连接板(213)与第二定位板(212)之间设置有对应的弹簧(214)。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圆形纬编机下料缓冲定位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翻转结构包括转杆(206),所述机座(101)前端的两侧皆安装有固定板(205),所述转杆(206)水平安装在两组固定板(205)之间,所述导料前板(201)转动连接在转杆(206)上,所述导料前板(201)与固定板(205)之间设置有对应的扭簧(207),且扭簧(207)环绕在转杆(206)上。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圆形纬编机下料缓冲定位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导料前板(201)设置在机座(101)与缓冲料道(202)之间,且导料前板(201)为斜坡式设计。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圆形纬编机下料缓冲定位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下料底板(2)的底部皆均匀分布胶粘有多组防滑凸垫(204),且防滑凸垫(204)的材质为橡胶的材质设计。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圆形纬编机下料缓冲定位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定位板(210)与缓冲料道(202)之间设置有对应的保护凸垫(211),所述保护凸垫(211)分别胶粘在对应第一定位板(210)底部的一端。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圆形纬编机下料缓冲定位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下料定位机构包括开口底框(3),所述开口底框(3)水平安装在下料底板(2)顶部的前端,所述开口底框(3)内壁通过轴承水平活动安装有反向螺杆(301),所述反向螺杆(301)的一端延伸至开口底框(3)外部安装有T形转把(302),所述反向螺杆(301)上的两端皆通过螺纹连接有套块(303),所述套块(303)上表面贯穿于开口底框(3)活动安装有对应的连接杆(304),所述连接杆(304)的顶部安装有对应的定料侧板(305),且导料前板(201)处于两组定料侧板(305)之间。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圆形纬编机下料缓冲定位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定料侧板(305)的内表面胶粘有多组保护内垫(306),且保护内垫(306)的材质为橡胶的材质设计。
CN202322487144.1U 2023-09-13 2023-09-13 圆形纬编机下料缓冲定位装置 Active CN220887888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322487144.1U CN220887888U (zh) 2023-09-13 2023-09-13 圆形纬编机下料缓冲定位装置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322487144.1U CN220887888U (zh) 2023-09-13 2023-09-13 圆形纬编机下料缓冲定位装置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20887888U true CN220887888U (zh) 2024-05-03

Family

ID=90878628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322487144.1U Active CN220887888U (zh) 2023-09-13 2023-09-13 圆形纬编机下料缓冲定位装置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20887888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1481848B (zh) 适用于经编机织物的卷取装置
CN203159829U (zh) 一种可补偿主动送经的碳纤维织造用经纱张力装置
CN220887888U (zh) 圆形纬编机下料缓冲定位装置
CN110144670B (zh) 一种针织机械牵拉装置的调节机构
CN201367516Y (zh) 适用于经编机织物的卷取装置
CN218539940U (zh) 一种纱线加弹机用张力调节机构
CN103132215B (zh) 一种可补偿主动送经的碳纤维织造用经纱张力装置
CN215947542U (zh) 一种用于经编机主轴中间传动结构
CN210314717U (zh) 一种针织机械牵拉装置的调节机构
CN220246386U (zh) 一种纺织设备断纱保护机构
CN213230822U (zh) 一种非织造布用收卷架
CN206986399U (zh) 一种粗纱机用导条架
CN218090017U (zh) 一种针织纱导线机构
CN215364095U (zh) 一种应用于纺织色织布面料生产的张力调整结构
CN220887896U (zh) 一种用于针织大圆机的进纱夹纱机构
CN219363973U (zh) 大圆机
CN220767331U (zh) 一种无缝针织机牵拉装置
CN214572806U (zh) 一种防褶皱的面料加工用压印设备
CN218088119U (zh) 一种防静电的卷收装置
CN214938218U (zh) 一种可调副罗拉
CN213445588U (zh) 一种纺织机的送线装置
CN219296843U (zh) 一种线缆加工车间用线缆缠绕设备
CN219362835U (zh) 一种纺织机纱线的导向结构
CN216274582U (zh) 一种纺织用新型双喷储纬器
CN217127689U (zh) 一种抗撕裂窗帘布用经编装置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