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20883900U - 一种毛毡质工艺品 - Google Patents

一种毛毡质工艺品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20883900U
CN220883900U CN202322745272.1U CN202322745272U CN220883900U CN 220883900 U CN220883900 U CN 220883900U CN 202322745272 U CN202322745272 U CN 202322745272U CN 220883900 U CN220883900 U CN 220883900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fiber
fibers
core material
felt
melting point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322745272.1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胡海波
胡欣怡
邹慧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Zhejiang Douchong Technology Development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Zhejiang Douchong Technology Development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Zhejiang Douchong Technology Development Co ltd filed Critical Zhejiang Douchong Technology Development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322745272.1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20883900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20883900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20883900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Landscapes

  • Nonwoven Fabric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属于工艺品加工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毛毡质工艺品,其包括主体,所述主体内部具有芯材,且在芯材外侧具有包覆层,芯材被包覆层完全包覆;包覆层包括致密化纤维毡,致密化纤维毡由具有第一熔点的第一纤维和具有高于所述第一熔点的第二熔点的第二纤维在通过加热粘结处理后形成,且致密化纤维毡在芯材外侧具有连续的、完整的表面,将致密化纤维毡作为工艺品坯体的材料,并且在其中加入了芯材,可以使致密化纤维毡保持为相对确定的形状,整个坯体不但制做简单、成本低廉、定型性好。

Description

一种毛毡质工艺品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工艺品加工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毛毡质工艺品的用来替代现有技术中的其他材质的同类产品。
背景技术
工艺品摆件是目前市场上收藏、鉴赏、馈赠、把玩、展示的热门商品,其主要以单金属、合金金属、塑料材料、木质材料等为坯材制作,为了降低生产成本及产品重量,目前市场上出现了空心坯体。
在申请人之前提交的2023112431407空心工艺品坯体和及其制备方法中,申请人提出了具有异形形状的柔性纤维工艺品坯体,来替代现有技术中金属、塑料材料、木质材料等质地的工艺品坯体。
实用新型内容
本申请需要解决的是提出一种具有填充物的纤维工艺品,使其具有毛绒手感,同时又具有相对确定的形状。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针对上述存在的技术问题,提出一种毛毡质工艺品,其包括主体,所述主体内部具有芯材,且在芯材外侧具有包覆层,芯材被包覆层完全包覆;包覆层包括致密化纤维毡,致密化纤维毡由具有第一熔点的第一纤维和具有高于所述第一熔点的第二熔点的第二纤维在通过加热粘结处理后形成,且致密化纤维毡在芯材外侧具有连续的、完整的表面。
纤维加热粘结是现有技术,本申请相对于现有技术的贡献是,首次使用纤维材料作为工艺品主体的材料,采用了熔点不同的第一纤维和第二纤维生成致密化纤维毡并在芯体的支撑下构成立体造型,致密化纤维毡由具有第一熔点的第一纤维和具有高于所述第一熔点的第二熔点的第二纤维在具有芯材支撑的条件下通过加热处理后形成的。坯体表面的致密化纤维毡有回弹的柔性,制做简单、成本低廉、定型性好。
优选的是,所述第一纤维为皮芯构造;第二纤维为天然纤维,其为韧皮纤维、棉、纤维素、羊毛、丝、亚麻或其任意组合。
优选的是,第二纤维为有色短纤维。
优选的是,所述的芯材为空间立体造型,包覆层与芯材的型状相匹配。
优选的是,所述的包覆层还包括:内层,所述内层贴近芯材,且内层具有褶皱;外层,所述外层位于内层外侧,且外层具有连续的、完整的表面将内层的褶皱覆盖。
优选的是,所述的包覆层的外层和内层通过针刺或加热粘结处理结合在一起。
优选的是,还包括发光灯带,所述发光灯带固定在主体外侧,所述发光灯带由电池或外部电源供电。
有益效果:
在本实用新型中,采用了熔点不同的第一纤维和第二纤维生成立体造型的柔性、工艺品坯体,将致密化纤维毡作为工艺品坯体的材料,并且在其中加入了芯材,可以使致密化纤维毡保持为相对确定的形状,整个坯体不但制做简单、成本低廉、定型性好,而且在第二纤维为有色短纤维时,其成生的工艺品坯体色彩丰富,手感极佳。解决了传统纤维工艺品制作工艺耗时太长、手工量巨大、产品形状单一、色彩单调、手感僵硬的问题。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中纤维网片中纤维排列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中制造具有芯材的毛毡质工艺品坯体过程图一;
图3是本实用新型中制造具有芯材的毛毡质工艺品坯体过程图二;
图4是本实用新型中制造具有芯材的毛毡质工艺品坯体过程图二爆炸图;
图5是图3中芯材包覆第一纤维网片剖视图;
图6是图5的芯材与包覆的第一纤维网片加热定型后形成的中间产品示意图;
图7是本实用新型中制造具有芯材的毛毡质工艺品坯体过程图三;
图8是本实用新型中制造具有芯材的毛毡质工艺品坯体过程图四。
图中标记表示为:
10、第一弹性模具体,11、第一弹性包覆体,12、第一刚性模具体,20、第二弹性模具体,21、第二弹性包覆体,22、第二刚性模具体,30、第一纤维网片,31、突边,32、间隙,33、加固纤维网片,34、蓬松纤维网片,35、第二纤维网片,40、芯材,41、第一表面区域,42、第二表面区域。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申请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申请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是本申请的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申请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申请保护的范围。
在本申请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这里所使用的术语仅是为了描述具体实施方式,而非意图限制根据本申请的示例性实施方式。
如本文所用,除上下文另有明确规定外,单数形式“一个(种)”和“该(所述)”包括复数指代项。因此,例如,除上下文另有明确指示外,提到“纤维”包括具有两种或更多种这类纤维的方面。
如本文所用,术语“包含”可包括“由……组成”和“基本上由……组成”的方面。术语“包含”也可表示“包括但不限于”。
如本文所用的术语“纤维”包括极端或不确定长度的纤维(即长丝)和短长度的纤维(即,短纤维)。进一步要理解的是,本文所述的纤维可以被解释为包含原始或回收来源的材料或这两者的组合。在本实用新型的某些方面中,纤维包含回收材料,其中回收材料包括但不限于消费后或工业过程后的材料或其组合。还在其它方面中,本实用新型中所用的纤维包含原始材料。
以下是本实用新型具体的实施手段。
纤维处理阶段
在纤维处理阶段,本具体实施例部分涉及了短纤维的成网工艺。纤维处理阶段具体可以概括为:纤维准备→纤维梳理→成网纤维网片→纤维网片加固(成形)。纤维处理阶段之后转入模具热成形阶段。
1.纤维准备
在本实用新型中使用了至少包括第一纤维纤和第二纤维的纤维组合原料,纤维准备阶段,是成网前对纤维的准备工序,是成网重要环节。
纤维准备的任务主要有:
1)按产品设计要求确定原料使用量。
2)将各种成分的纤维原料经混合与开松工艺进行松解,使团块状纤维分离为束状或单根状,达到均匀混合、开松的要求。
3)对合成纤维施加油剂,防止纤维在加工过程中产生静电。
4)制成均匀纤维层,供给梳理机。
因此,开混的一般工艺流程:抓棉→喂棉(称重)→混棉→开松→给棉→梳理。
开松、混合的典型设备有抓棉机、称量机、混棉帘子开棉机、多仓混合机、自动混棉机。经过纤维准备阶段,第一纤维纤和第二纤维按预定比例形成混料,供给后续的梳理机成网处理。
2.纤维梳理
将开松混合的第一纤维和第二纤维的(块状/束状)梳理成由单根纤维组成的薄纤网,供铺叠成网或直接进行纤网加固或经气流成网。梳理的任务主要是:彻底分梳混合纤维原料,使之成为单纤维状态;使原料中的第一纤维和第二纤维进一步均匀混合;进一步清除原料中的杂质;使纤维平行伸直。
梳理的一般工艺过程为:纤维喂入→预梳→梳理→成网(单层或双层纤网)。梳理机主要由喂入机构、预梳机构、梳理机构、杂乱装置、成网机构等组成。各机构的作用如下:
①喂入机构(原料喂给):定时、定量均匀地喂入纤维原料,以棉卷状或筵棉状喂入。
②预梳机构:对喂入的纤维进行预梳。
③梳理机构:各工作辊对纤维进行细致梳理。
④杂乱装置:使部分纤维杂乱排列,提高纤维排列的杂乱度,减小纤网的纵横向性能差异。纤维梳理是干法成网的重要步骤,从梳理机输出的薄网直接影响纤维网片的均匀度和结构。
3.成网纤维网片
成网纤维网片步骤目的是生成蓬松纤维网片。其可以是机械铺网,任务是对梳理机输出的纤网进行铺叠以增加其面密度和厚度,再经杂乱牵伸装置牵伸,以提高纤维排列的杂乱度。可选的铺网方式可以是平行铺网和交叉铺网。平行铺网方式是将多台梳理机输出的薄网叠置成一定厚度后输出,纤网的均匀度好,但纤网的厚度及幅宽受梳理设备的限制。交叉铺网方式是将一台梳理机输出的薄网进行加工,纤网厚度及幅宽可以通过调整铺网设备相关工艺参数来调整,但纤网均匀度不如平行铺网方式,且纤网愈薄均匀度愈差。
成网纤维网片也可以是气流成网,即将纤维喂入高速回转的锡林或刺辊,进一步分梳成单纤维状态,然后在锡林或刺辊的离心力和气流的联合作用下,纤维从锯齿上脱落并凝聚在成网帘(或尘笼)上。气流成网技术利用气流将纤维从梳理机上剥取并输送至成网帘。
但在本具体实施例中,并不做铺网的限定,以能够生成蓬松纤维网片为准。
4.纤维网片加固
纤维网片加固步骤目的是要提高纤维网片的整体强度,根据实验可知,如果仅用未加固的蓬松纤维网片直接进行后期的模具热定形加工,成生的毛毡层强度较低,回弹性差。因此,需要在该步骤提高纤维网片的强度,将蓬松纤维网片加固成为加固纤维网片。
加固的方式可以选择针刺加固和水刺加固,这两种加固工艺均为现有技术。
针刺加固原理是利用具有三角形(或其他形状)截面且在棱边上带有刺钩的刺针,对蓬松纤维网片进行反复穿刺,形成许多由纤维束组成的“销钉”并钉入纤维网片,从而使纤维网片产生压缩且不能恢复,形成具有一定强力、密度和弹性的加固纤维网片。
水刺加固又称水刺法或水力缠结法、水力喷射法、射流喷网法,它是利用高速高压的水流对蓬松纤维网片冲击,促使纤维相互缠结抱合而达到加固纤网的目的。在水针冲击纤网的过程中,部分表层纤维在水力作用下发生移位,从表面被带入网底,造成纤维之间的缠结抱合,形成无数的机械结合,从而使纤网得到加固,最终得到加固纤维网片。
模具热成形阶段
在该阶段,加固纤维网片包覆着芯材在模具中被加热,具有第一熔点的第一纤维和具有高于所述第一熔点的第二熔点的第二纤维通过加热处理,发生热粘合加固效果,并成为致密化纤维毡。熔点不同的第一纤维和第二纤维在热粘合加固阶段,低熔点的第一纤维受热后软化、熔融、产生流动的特性(热塑性),将第一纤维和第二纤维的交叉点相互粘连在一起,再经过冷却使熔融聚合物得以固化,纤维因此相互粘结在一起。热粘合过程是一个加热、变形、熔融、流动和固化成布的过程。
对于热熔材料,热熔材料为低熔点的热塑性高聚物,比如热熔纤维,一般采用的热熔纤维如聚丙烯(PP)、聚乙烯(PE)、聚氯乙烯等。新型热熔纤维有ES、PP/PE、PP/PET等复合纤维。ES是聚丙烯和高密度聚乙烯双组分复合纤维,复合结构有“包芯型”和“并列型”两种,一般包芯型的皮层为聚乙烯,熔点为110~130℃。PP/PE是聚丙烯与聚乙烯复合纤维。PP/PET是聚丙烯与聚酯复合纤维。这些纤维受热时,只有低熔点组分发生熔融和流动,而高熔点组分仍保持其原纤维特性。
加热的手段可以是实体导热,也可以是热风加热,使加固纤维网片发生熔融,并在纤维间的交叉点处形成粘结,实现纤网的固结,产生热粘合加固效果,之后可以得到具有芯材的毛毡质的工艺品坯体。具体可参见以下实施例。
实施例1:
本实施例中提供一种具有芯材的毛毡质工艺品坯体,其包括主体,所述主体具有芯材,且在芯材外侧具有包覆层;包覆层包括致密化纤维毡,致密化纤维毡由具有第一熔点的第一纤维和具有高于所述第一熔点的第二熔点的第二纤维通过加热处理后形成。
其中,“致密”一词是相对于加热处理前第一熔点纤维与第二熔点纤维混合铺装形成的纤维网片的密度而言的,本实施例中的“致密”一词符合本领域技术人员对于毛毡类产品的一般性的密度认知。
芯材的材料可以选择泡沫塑料,泡沫塑料是由大量气体微孔分散于固体塑料中而形成的一类高分子材料,具有质轻、隔热、吸音、减震等特性,且介电性能优于基体树脂,用途很广。几乎各种塑料均可作成泡沫塑料,发泡成型已成为塑料加工中一个重要领域。泡沫塑料可以根据工艺品造型来预先确定形状,然后再作为芯材用于生产毛毡质工艺品坯体。另外,本实施例中的芯材需要具有一定的耐热性,在第一纤维表壳融化时仍能保材芯材的形状。一般的泡沫塑料可以具有这样的性能。
本实施例中,由于采用了熔点不同的第一纤维和第二纤维生成立体造型的具有柔性包覆层的工艺品坯体,利用致密化纤维毡作为工艺品坯体的表层材料,使其具有毛绒手感,并用芯材来确定工艺品坯体的形状,制做简单、成本低廉、定型性好,更适合作为工艺品摆放和把玩。
实施例2:
除了包含前述实施例内容,本实施例还包括:所述第一纤维为皮芯构造,第二纤维为具有柔软触感的有色短纤维。第一纤维为皮芯构造,皮芯结构的芯材优选不会因加热时的热量而熔化的PET(聚对苯二甲酸乙二醇酯)等材质。皮芯结构的皮部优选使用可因加热时的热量而熔化的材质,聚丙烯树脂、聚乙烯树脂等聚烯烃类树脂都是适合的材质。特别是,皮部优选使用与作为基材的聚丙烯树脂的配合性良好的聚丙烯树脂。因此,在加热过程中,虽然第一纤维的皮芯结构的皮部会在成形时的加热温度下熔化而与第二纤维发生粘合,但芯材不会熔化而能够维持原有形状,所以能够防止坑洼缺陷现象出现。从而基本保持良好的工艺品模具内腔所确定的形状。
而作为皮芯构造的纤维,一般来说是难于被染色的,该纤维大致为白色或黑色,而且其纤维刚度较高,不够柔软。因此一方面为了增加工艺品的色彩丰富程度,另一在提高工艺品的柔软手感体验,第二纤维可以选用具有柔软触感的有色短纤维。通过第一纤维和第二纤维的混合,达到在工艺品坯体成生预期色彩效果的目的。优选的是,第二纤维为天然纤维,其为韧皮纤维、棉、纤维素、羊毛、丝、亚麻或其任意组合,这些纤维易于被染色,而且具有与第一纤维即皮芯纤维不同的手感触感。
实施例3:
除了包含前述实施例内容,本实施例还包括:第一纤维和第二纤维以随机方向铺装成纤维网片或以预定方向定向铺装成纤维网片后,通过模具加热形成致密化纤维毡。
该实施例中进一步强调了纤维网片的纤网结构,纤网结构是指纤网中纤维的排列情况,以纤维定向度表示(取向度)。纤维排列顺着机器输出方向为纵向排列,垂直于机器输出方向为横向排列,纤维沿各个方向排列则为杂乱排列。纤维在纤网中呈单方向排列的数量多少程度称作定向度,沿纤网各个方向排列的纤维数量的均匀程度称为杂乱度。图1所示为纤维网片中纤维排列示意图。
以随机方向进行铺装纤维网片,生成的致密化纤维毡在厚度、质量方面稳定性和同一性方面俱嘉。但在特定需要时,需要将纤维进行定向铺装,如需要在工艺品特定位置形成模仿动物羽毛、皮毛时进行了特意、有规律的纤维梳理和摆放,之后也将形成特定的工艺品表面特征。
一种可行的纤维混合方式是,第二纤维通过与第一纤维混合形成蓬松纤维网片,并且第二纤维在蓬松纤维网片表面上形成有色、多层次的图案后,进行加固,再被模具加热形成致密化纤维毡。本实施例中的工艺品坯体特别适用于制造动物造型或者有皮毛质感的工艺品的坯体。
实施例4:
在本实施例中,提供一种制造具有芯材的毛毡质工艺品坯体方法,具体为:
S1)将第一熔点的第一纤维和具有高于所述第一熔点的第二熔点的第二纤维进行混合铺装形成纤维网片;纤维网片为纤维絮状片材,在之后的加热操作后,该纤维絮状片材会收缩,产生厚度更低具有相对平坦表面的毡状绒面。因此,在铺装过程中,必要时将需要考虑适用模具或最终成型的工艺品立体构形而适当的增减纤维絮状片材的厚度。
S2)将上述得到的纤维网片包覆在芯材外侧后置入模具,使纤维网片依模具型体的形状保持定型;模具型体的形状可以根据实际需要进行选择和设计,但最佳是立体构形,立体构形模具型体对应的工艺品坯体也是立体构形。
S3)将模具加热至第一纤维的第一熔点温度,第一纤维与第二纤维发生热粘结合;将模具冷却直至第一纤维重新固化,纤维网片被加工为致密化纤维毡,且致密化纤维毡被模具腔体的形状定形并将芯材包覆于其中。
需要说明和强调的是,本实施例中纤维网片是在包覆在芯材外部的条件下进行加热定型的,这样的生产的出来的工艺品坯体中致密化纤维毡与芯材外表面具有良好的贴合性,完全不同于布状的致密化纤维毡加工后再包覆在芯材外部形成的工艺品坯体。
实施例5:
结合说明书附图2-8来详细说明制造具有芯材的毛毡质工艺品坯体方法,图4中可以看到芯材40包括第一表面区域41和第二表面区域42,在毛毡质工艺品坯体机械化流水线生产过程中,很难做到一次性将芯材40外部全部包覆好纤维网片进行后续的热定型操作,因此,申请人在本实施例中提出一种可行的分段式包覆和加热的手段:
S1)将第一熔点的第一纤维和具有高于所述第一熔点的第二熔点的第二纤维进行混合铺装形成第一纤维网片和第二纤维网片;
S2)将步骤S1)中得到的第一纤维网片包覆在芯材外侧第一表面区域41后置入第一段加热工序,加热至第一纤维的第一熔点温度,第一纤维与第二纤维发生热粘结合;再冷却直至第一纤维重新固化,第一纤维网片被加工为致密化纤维毡,使第一纤维网片依芯材型体的形状在第一表面区域41保持定型,得到中间产品;
对于步骤S2),见图2,先进行第一纤维网片包覆在芯材外侧第一表面区域41的操作。图5中就是第一纤维网片包覆在芯材外侧第一表面区域41后的状态,在图6中进一步被热压成为中间产品。中间产品在芯材40的第一表面区域41被第一纤维网片30包覆,但在第二表面区域42还有间隙32,该区域需要在后续操作中把缺少的纤维网片补全。
图7中,中间产品在芯材40的第二表面补齐了纤维网片。S3)将步骤S1)中得到的第二纤维网片35施加到中间产品外侧,对应于芯材外侧第二表面区域42将芯材完全包覆,然后置入第二段加热工序,加热至第一纤维的第一熔点温度,第一纤维与第二纤维发生热粘结合;再冷却直至第一纤维重新固化,第二纤维网片35被加工为致密化纤维毡,使第二纤维网片35依芯材型体的形状在第二表面区域42保持定型;得到具有芯材的毛毡质工艺品坯体。
工艺品坯体中,致密化纤维毡全完将芯材包覆在其中,致密化纤维毡的外表呈现毛绒质感。致密化纤维毡的质感与第一纤维与第二纤维进的种类及纤维混合比例有关,比如步骤S1中,第一纤维为低熔点皮芯质纤维,第二纤维为有色短纤维,第一纤维与第二纤维进行均匀混合并梳理成纤维交叉混合勾连的纤维网片,其中第一纤维的重量含量不低于15%且不高于90%,均能实现本实用新型目的。
步骤S1中形成了包含第一纤维和第二纤维的蓬松纤维网片,对蓬松纤维网片进行加固得到了加固纤维网片,将该加固纤维网片作为第一纤维网片和/或第二纤维网片提供至步骤S2。在前文中已经说明了加固纤维网片制做工艺,这里不再赘述。在毛毡质工艺品坯体过程中,申请人发现如果仅用蓬松纤维网片来制作致密化纤维毡,则最终的毛毡结构质地松软缺少弹性,因此至少要使用加固纤维网片来做纤维网片。
步骤S1中形成了包含第一纤维和第二纤维的蓬松纤维网片和加固纤维网片,蓬松纤维网片与加固纤维网片层叠后作为第一纤维网片和/或第二纤维网片提供至步骤S2,且加固纤维网片靠近芯材。参见图5和图6,加固纤维网片33与蓬松纤维网片34复合后,形成第一纤维网片30再施加到芯材40上。而且加固纤维网片33靠近芯材40。
另外,在步骤S2)中,第一纤维网片包覆在芯材外侧第一表面区域41并至少部分延申覆盖到第二表面区域42,体现在图6中就是突边31在第一表面区域41和第二表面区域42交界处弯折,并包覆在第二表面区域42处,热压后突边31与第二表面区域42贴合。这样的处理方式可以在第一段加热工序中确保第一表面区域41被第一纤维网片30包覆的质量,并把所有的多余材料和误差均以突边31的形式向第二表面区域42累积,然后再用第二纤维网片把突边31和间隙32一并遮盖,再进行第二段加热工序。因此,在步骤S3)中,第二纤维网片与第一纤维网片在第二表面区域42至少部分重合。
第一纤维为低熔点皮芯质纤维,第二纤维为具有柔软触感的有色短纤维,第一纤维与第二纤维进行均匀混合并用梳理机梳理成纤维交叉混合勾连成的纤维网片。皮芯多组分纤维包含作为芯组分的聚酯和作为皮组分的聚乙烯。比如,皮芯多组分纤维包含作为芯组分的具有高熔点的聚酯和作为皮组分的具有低熔点的聚酯。进一步,步骤S1)中,第二纤维在纤维网片的表面形成有色、多层次的图案。所谓的多层次,指的是第二纤维本身是具有色彩纤维,其混合在纤维网片的多个层面内,在热压后,自然形成了多层次的图案。
实施例6
在本实施例,将详细描述一种可行的模具结构从而制造具有芯材的毛毡质工艺品坯体。
在本实施例中,是将包覆有纤维网片的芯材置入模具体中合模后,将纤维网片定位成为预定的形状,之后进行加热发生纤维的热粘结合效应,然后冷却,从而制造出具有芯材的毛毡质工艺品坯体。
根据实施例5可知,整个加工过程至少需要第一段加热工序和第二段加热工序,因此可以选择的模具可以是一套模具,先后完成两个阶段加热工序;也可以是两套模具,分别完成第一段加热工序和第二段加热工序。
以图2为例,模具包括第一弹性模具体10和第一刚性模具体12,第一弹性模具体10与第一刚性模具体12配合使用从而将待加工材料限定在预定区域。第一弹性模具体10包括第一弹性包覆体11,在第一弹性模具体10和第一刚性模具体12合模时,第一弹性包覆体11可以将待加工材料偏置加载到第一刚性模具体12上,由于第一弹性包覆体11并不是传统的刚性模具,被第一弹性包覆体11加载后,位于芯材外侧的纤维网片仍然能适当保留纤维层内部的纤维间隙,热粘结合后的产出来的毛毡结构的质地也因此具有蓬松感,手感极佳。可见,第一弹性包覆体11并不是传统意义上的固定形状的刚性成型模具,工艺品坯体最终的形状与芯材40形状、纤维网片厚度,第一弹性包覆体11的弹性形变能力多个因素相关联。
采用第一弹性包覆体11是本实用新型极为重要的实用新型构思。工艺品坯体不能按其他生活领域中的地毯、毛毡等大密度片状纤维制品生产工艺加工,其需要有适应用户手里把玩的舒适柔软和弹性手感的等多方面需要,而且坯体为空间立体构形。现有技术中纤维加工的热压技术多采用轧辊加工,即,将疏松的纤维网输送到一对加热的轧辊之间,随着纤网从轧压点通过,纤维受到轧辊的加热和压力作用,发生熔融,并在纤维间的交叉点处形成粘结。因为轧辊加工适用于连续生产的纤维片材或者带材,但并不能适用本实用新型的工艺品坯体的加工。
第一弹性模具体10采用第一弹性包覆体11时,第一弹性包覆体11优选网状布料材料,由于布料结构上具有矩阵排列的网孔(杂乱式排列的网孔也可以达到该效果),将第一弹性包覆体11加载到第一纤维网片上时,网孔的形状会发生变化,也因此第一弹性包覆体11提供了良好的变形能力,更加的能适应芯材40的形状,让第一纤维网片充分的与芯材40第一表面区域41外表面结合。另一方面,可以使用热风来加热第一纤维网片,热风可以穿过第一弹性包覆体11的网孔直接为第一纤维网片30供热,提高加热效率。
当然,第一弹性包覆体11也可以采用类似橡胶一样的材料并采用封闭的表面。只需要能够向第一弹性包覆体11提供弹性的加载力即可。如果采用封闭表面的第一弹性包覆体11,第一弹性包覆体11本身可以将热传递到第一纤维网片,即外部加热气流可以间接为第一纤维网片加热。
在图2中,由于考虑到第二段加热工序时要向中间产品添加第二纤维网片35,所以第一弹性包覆体11位于下模位置,第一纤维网片30置于第一弹性模具体10上方,向下进料芯材40,芯材40带动第一纤维网片30填充到第一弹性包覆体11内,第一刚性模具体12作为上模向下压将待加工材料固定在预定的区域,然后向第一纤维网片30供应热气流,热气流可以穿过第一弹性包覆体11的网孔直接为第一纤维网片30供热,经过预定时间后,第一纤维的表层充分融化,此时向待加工材料供应冷气流进行冷却,待加工材料被加工成为中间产品,第一段加热工序结束。
第二段加热工序中,打开模具,第一刚性模具体12上提,然后向中间产品施加第二纤维网片35,将芯材40完全用纤维网片覆盖,再次降下第一刚性模具体12,此时至少第一刚性模具体12处于加热状态,对应加热区域的第二纤维网片35被加工成为致密化纤维毡,使第二纤维网片依芯材型体的形状在第二表面区域保持定型;得到具有芯材的毛毡质工艺品坯体。
当然,也可以将中间产品置于第二套模具中完成第二段加热工序。如图7和图8所示,第二套模具包括第二弹性模具体20,第二刚性模具体22,与前述的第一弹性模具体10结构类似,第二弹性模具体20也包括第二弹性包覆体21,在此实施例中,第二弹性模具体20作为上模,向下压中间产品,使得中间产品与第二纤维网片35更紧密的结合,并至少被第二刚性模具体22加热,对应加热区域的第二纤维网片35被加工成为致密化纤维毡,使第二纤维网片依芯材型体的形状在第二表面区域保持定型;得到具有芯材的毛毡质工艺品坯体。
出于生产效率考虑,第一和第二弹性模具体可以具有多个弹性包覆体,弹性包覆体可以呈矩阵式排布。
在单层纤维网片实施例中,第一纤维网片30和第二纤维网片35可以均选用加固纤维网片,比如经过针刺加固后的纤维网片。申请人尝试过仅使用蓬松纤维网片直接加工工艺品坯体,但加工出来的产品毛毡层缺少挺度,手感过于绵软,不适合作为工艺品摆放或者用手把玩。因此,需要选用加固纤维网片,其本身就具有一定的强度,在经过模具加热后由于形成了致密化纤维毡,强度和弹性都会进一步增加,效果更佳。
但有时由于加固纤维网片出于尺寸的原因或者自身强度较高的原因,加固纤维网片无法与芯材40表面非常完美的贴合,加工出来的工艺品坯体外表面会形成褶皱,影响视学感观和手感。因此,申请人提出了双层纤维网片实施例。也就是图5-6对应的实施例,其中纤维网片包括两层,靠近芯材40的一层是加固纤维网片33,其负责提供最终产品的强度和弹性,而在加固纤维网片33外是一层蓬松纤维网片34,由于其非常蓬松柔软,在模具加热后会形成感观平整、质地均匀的坯体表面,将下层的加固纤维网片的褶皱完全遮盖住。
需要说明的是,按前文的记载,蓬松纤维网片经过加固后变为加固纤维网片,但本实施例中并不限定或并不暗示蓬松纤维网片与加固纤维网片必需材相同或者加固纤维网片是蓬松纤维网片后流程产品,本领域技术人员完全可以理解的是,内层的加固纤维网片可以选用价格较低的纤维混合加工而成,主要负责提供强度,而外层的蓬松纤维网片可以选用需要的颜色和性能的纤维混合物来提供高质坯体表面,只要能满足蓬松纤维网片和内层的加固纤维网片在模具中加热时发生预期的热粘结合效应即可。
至于加热的手段,本实施例中并不做过多限定,对于弹性模具体可以使用热风供应系统,比如将弹性模具体置于具有罩体的风道结构中,对于刚性模具体可以使用导热流体介质管道或者电子元器件进行温度控制。
关于温度控制,根据第一熔点可以选择将模具加温至摄氏110-250℃之间,并保持温度至第一纤维的低熔点皮芯质纤维的表壳熔化。将模具冷却至摄氏110℃以下,第一纤维的低熔点皮芯质纤维的表壳重新固化并使纤维网片依模具腔体的形状毡化定型,生成致密化纤维毡。
毛毡质工艺品一种具体的应用可以是节日用的氛围灯,在毛毡质工艺品主体外侧缠绕发光灯带就可以制做成灯具在庆祝场所摆放,所述发光灯带由电池或外部电源供电。
上面结合附图对本申请的实施例进行了描述,在不冲突的情况下,本申请中的实施例及实施例中的特征是可以相互组合的,本申请并不局限于上述的具体实施方式,上述的具体实施方式仅仅是示意性的,而不是限制性的,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在本申请的启示下,在不脱离本申请宗旨和权利要求所保护的范围情况下,还可做出很多形式,均属于本申请的保护之内。

Claims (7)

1.一种毛毡质工艺品,其包括主体,所述主体内部具有芯材,且在芯材外侧具有包覆层,芯材被包覆层完全包覆;
其特征在于,包覆层包括致密化纤维毡,致密化纤维毡由具有第一熔点的第一纤维和具有高于所述第一熔点的第二熔点的第二纤维在通过加热粘结处理后形成,且致密化纤维毡在芯材外侧具有连续的、完整的表面。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毛毡质工艺品,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纤维为皮芯构造;第二纤维为天然纤维,其为韧皮纤维、棉、纤维素、羊毛、丝、亚麻或其任意组合。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毛毡质工艺品,其特征在于,第二纤维为有色短纤维。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毛毡质工艺品,其特征在于,所述的芯材为空间立体造型,包覆层与芯材的型状相匹配。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毛毡质工艺品,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包覆层还包括:
内层,所述内层贴近芯材,且内层具有褶皱;
外层,所述外层位于内层外侧,且外层具有连续的、完整的表面将内层的褶皱覆盖。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毛毡质工艺品,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包覆层的外层和内层通过针刺或加热粘结处理结合在一起。
7.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毛毡质工艺品,其特征在于,还包括发光灯带,所述发光灯带固定在主体外侧,所述发光灯带由电池或外部电源供电。
CN202322745272.1U 2023-10-13 2023-10-13 一种毛毡质工艺品 Active CN220883900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322745272.1U CN220883900U (zh) 2023-10-13 2023-10-13 一种毛毡质工艺品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322745272.1U CN220883900U (zh) 2023-10-13 2023-10-13 一种毛毡质工艺品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20883900U true CN220883900U (zh) 2024-05-03

Family

ID=90874336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322745272.1U Active CN220883900U (zh) 2023-10-13 2023-10-13 一种毛毡质工艺品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20883900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KR101434077B1 (ko) 섬유 복합 재료의 편평한 반제품의 제조 방법
US8025754B2 (en) Method of making a reinforcing mat for a pultruded part
US6872273B2 (en) Method of making a pultruded part with a reinforcing mat
KR101518796B1 (ko) 보강용 직물 보강재 및 그 제조 방법
US6582639B2 (en) Process for making vehicle headliner
CN103921369B (zh) 一种热塑性树脂基预浸渍带的干法预浸渍工艺
CN102758311B (zh) 凹凸伸缩无纺布及其制造方法
CN101509175A (zh) 一种绿色可完全降解型保暖材料及其生产方法
EP2668022A1 (en) Flexurally rigid laminated sheets, parts molded therefrom and method of fabrication and method of fabrication
CN1646754A (zh) 扣件拉环材料及其制造、以及采用该材料的产品
EP1838517A2 (en) Polymer/wucs mat for use in sheet molding compounds
CN104853893A (zh) 制备半成品的方法和用于制备复合模塑件、尤其是纤维复合模塑件的半成品以及复合模塑件、尤其是纤维复合模塑件
US20020123288A1 (en) Pultruded part with reinforcing mat
US7509714B2 (en) Needled glass mat
CN102482820B (zh) 具有连续玻璃纤维的织物芯
CN102443969A (zh) 异纤度自粘结阻燃复合纤网的制备方法
CN115305655A (zh) 长纤维无纺布模压材料及其制备方法
US20020123287A1 (en) Reinforcing mat for a pultruded part
CN1033658C (zh) 无纺保暖防水蔬菜大棚毡的制造方法
CN220883900U (zh) 一种毛毡质工艺品
CN221067245U (zh) 一种具有芯材的毛毡质工艺品的生产模具
EP2035609A1 (en) Hair based composite
CA2469650C (en) Reinforcing mat for a pultruded part
CN220883893U (zh) 用于加工空心工艺品坯体的模具
CN113737389A (zh) 一种直接铺网的三梳理水刺无纺布及其制备方法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