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20877247U - 颈部按摩仪 - Google Patents
颈部按摩仪 Download PDFInfo
- Publication number
- CN220877247U CN220877247U CN202321849126.7U CN202321849126U CN220877247U CN 220877247 U CN220877247 U CN 220877247U CN 202321849126 U CN202321849126 U CN 202321849126U CN 220877247 U CN220877247 U CN 220877247U
- Authority
- CN
- China
- Prior art keywords
- massage
- neck
- heads
- massage heads
- distance
- Prior art date
-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 Active
Links
- 230000033001 locomotion Effects 0.000 claims abstract description 11
- 230000000670 limiting effect Effect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75
- 238000004898 kneading Method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30
- 238000010438 heat treatment Method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19
- 230000000694 effects Effects 0.000 abstract description 24
- 230000009286 beneficial effect Effects 0.000 abstract description 13
- 238000000034 method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6
- 230000008569 process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5
- 238000001125 extrusion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4
- 230000005540 biological transmission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3
- 230000009471 action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2
- 230000008859 change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2
- 230000008094 contradictory effect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10586 diagram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06872 improvement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10000003205 muscle Anatomy 0.000 description 1
Landscapes
- Massaging Device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一种颈部按摩仪,颈部按摩仪包括:支架组件,支架组件包括主体件,主体件具有工作侧,主体件设置有抵顶体,抵顶体凸出于工作侧;按摩组件,按摩组件包括驱动装置和间隔排布的两个按摩头,驱动装置用于驱动两个按摩头进行机械按摩;驱动装置安装于主体件,两个按摩头设置于主体件并凸出于工作侧,抵顶体位于两个按摩头之间,抵顶体与每个按摩头之间围成夹持空间;两个按摩头用于在运动状态下挤压人体颈部肌肤朝向抵顶体,两个按摩头和抵顶体相互配合在夹持空间内夹持人体颈部肌肤。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有利于提高按摩仪佩戴的稳定性,提升了机械按摩效果。
Description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穿戴按摩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颈部按摩仪。
背景技术
随着社会的发展,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颈部按摩仪得到人们的青睐。随着人们的使用,人们对颈部按摩仪又提出了更高的需求。例如,在揉捏按摩过程中,由于按摩头与人体进行挤压,佩戴支架相对于颈部可能发生相对移动,如此将导致颈部按摩仪佩戴不稳定,不利于人们的使用。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主要目的是提供一种颈部按摩仪,旨在提高颈部按摩仪佩戴的稳定性和机械按摩效果。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出的颈部按摩仪,包括:
支架组件,所述支架组件包括主体件,所述主体件具有工作侧,所述主体件设置有抵顶体,所述抵顶体凸出于所述工作侧;
按摩组件,所述按摩组件包括驱动装置和间隔排布的两个按摩头,所述驱动装置用于驱动所述两个按摩头进行机械按摩;所述驱动装置安装于所述主体件,所述两个按摩头设置于所述主体件并凸出于所述工作侧,所述抵顶体位于所述两个按摩头之间,所述抵顶体与每个所述按摩头之间围成夹持空间;
所述两个按摩头用于在运动状态下挤压人体颈部肌肤朝向所述抵顶体,所述两个按摩头和抵顶体相互配合在所述夹持空间内夹持人体颈部肌肤。
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抵顶体位于所述两个按摩头之间,所述颈部按摩仪还包括加热元件,所述加热元件设置于所述抵顶体上,所述两个按摩头在运动状态下挤压人体颈部肌肤朝向所述加热元件。
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按摩头包括按摩部,所述按摩部距离所述主体件最近的位置,与所述抵顶体之间的最大距离为15mm~35mm。
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两个按摩头位于张开的极限位置时,在所述颈部按摩仪的宽度方向上,所述按摩头的最远端到所述抵顶体之间的距离L为30mm~110mm。
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两个按摩头位于张开的极限位置时,在所述颈部按摩仪的宽度方向上,所述两个按摩头之间最远端的距离M为50mm~120mm。
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两个按摩头位于张开的极限位置时,在所述颈部按摩仪的宽度方向上,所述两个按摩头之间最近端的距离N为30mm~80mm。
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两个按摩头位于张开的极限位置时,在所述颈部按摩仪的高度方向上,所述两个按摩头最底部的连线到所述抵顶体的距离P为30mm-80mm。
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支架组件还包括两个限位件,所述两个限位件中的一个设置于所述主体件的一端,另一个设置于所述主体件的另一端;所述两个限位件和所述两个按摩头在停止状态下围成一用于容置人体颈部的圆形区域S,所述抵顶体位于所述圆形区域S的圆周上。
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两个按摩头与圆形区域S的圆心O之间的连线之间的夹角α取值于30°~120°。
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按摩头为揉捏按摩头,所述驱动装置用于驱动所述揉捏按摩头相较于所述主体件摆动;
所述两个按摩头之间的距离最小时,所述两个按摩头与圆形区域S的圆心O之间的连线之间的夹角β取值于30°~90°;
所述两个按摩头之间的距离最大时,所述两个按摩头与圆形区域S的圆心O之间的连线之间的夹角γ取值于60°~120°。
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按摩头为揉捏按摩头,所述驱动装置用于驱动所述揉捏按摩头相较于所述主体件摆动;所述抵顶体位于所述两个按摩头之间;
所述两个按摩头之间的距离最大时,所述按摩头与所述抵顶体,分别与圆形区域S的圆心O之间的连线之间的夹角θ取值于55°~75°;
所述两个按摩头之间的距离最小时,所述按摩头与所述抵顶体,分别与圆形区域S的圆心O之间的连线之间的夹角θ取值于40°~65°。
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按摩头为揉捏按摩头,所述驱动装置用于驱动所述揉捏按摩头相较于所述主体件摆动;
所述两个按摩头之间的距离最大时,所述两个按摩头之间的距离与所述圆形区域S的直径之比为1/3~1。
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两个限位件与圆形区域S的圆心O之间的连线之间的夹角δ取值于20°~90°;和/或,所述两个限位件与圆形区域S的圆心O之间的连线之间的夹角δ,两个按摩头与邻近该按摩头的限位件,分别与圆形区域S的圆心O之间的连线之间的夹角ε1和夹角ε2,夹角δ与夹角ε1和夹角ε2之间满足关系式:
δ+ε1+ε2>180°。
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按摩头为揉捏按摩头,所述驱动装置用于驱动所述揉捏按摩头相较于所述主体件摆动;
所述两个按摩头之间的距离最大时,所述按摩头与邻近该按摩头的所述限位件,分别与圆形区域S的圆心O之间的连线之间的夹角ε取值于60°~120°。
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限位件为凸包件,所述限位件邻近所述按摩头的部分为第一部分,远离所述按摩头的部分为第二部分,所述第一部分的厚度,小于所述第二部分的厚度。
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第一部分和所述第二部分连接,并且所述限位件的厚度在所述第一部分至所述第二部分的方向上逐渐增加。
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两个按摩头关于一对称面A对称设置,该对称面A与该圆形区域S所在平面垂直。
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两个限位件关于一对称面B对称设置,该对称面B与该圆形区域S所在平面垂直。
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抵接件位于所述两个按摩件之间,所述颈部按摩仪佩戴于人体时,所述抵接件对应于人体的脊椎设置。
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两个按摩头与所述圆形区域S的边界线交接,两个交接位置之间的距离dmax为40mm~100mm。
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通过设置抵顶体,在停止状态时,由于抵顶体位于两个按摩头之间,使得抵顶体和两个按摩头之间形成两个夹持空间,在用户佩戴颈部按摩仪时,可以让用户很舒适地进行颈部按摩仪的佩戴,抵顶体不会干扰到舒适佩戴;而在运动状态时,两个按摩头则会挤压人体颈部肌肤朝向抵顶体,也即实现抵顶体和按摩头夹持挤压颈部肌肤的按摩效果(夹持空间夹持和挤压颈部肌肤),这时两个按摩头和抵顶体之间形成稳定的三角夹持效果,避免颈部按摩仪的松脱,同时提升了机械按摩效。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示出的结构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为本实用新型颈部按摩仪一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图1一实施例的爆炸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颈部按摩仪一实施例的排布结构示意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颈部按摩仪另一实施例的排布结构示意图;
图5为本实用新型颈部按摩仪又一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
图6为本实用新型颈部按摩仪再一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
图7为本实用新型颈部按摩仪还一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
图8为本实用新型颈部按摩仪还一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
图9为本实用新型颈部按摩仪还一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
附图标号说明:
本实用新型目的的实现、功能特点及优点将结合实施例,参照附图做进一步说明。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作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需要说明,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所有方向性指示(诸如上、下、左、右、前、后……)仅用于解释在某一特定姿态(如附图所示)下各部件之间的相对位置关系、运动情况等,如果该特定姿态发生改变时,则该方向性指示也相应地随之改变。
另外,在本实用新型中涉及“第一”、“第二”等的描述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其相对重要性或者隐含指明所指示的技术特征的数量。由此,限定有“第一”、“第二”的特征可以明示或者隐含地包括至少一个该特征。另外,全文中的“和/或”包括三个方案,以A和/或B为例,包括A技术方案、B技术方案,以及A和B同时满足的技术方案;另外,各个实施例之间的技术方案可以相互结合,但是必须是以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能够实现为基础,当技术方案的结合出现相互矛盾或无法实现时应当认为这种技术方案的结合不存在,也不在本实用新型要求的保护范围之内。
本实用新型主要提出一种颈部按摩仪,旨在提高其佩戴的可靠性以及提升机械按摩效果。
以下将主要描述颈部按摩仪的具体结构。
参照图1至图3,在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该颈部按摩仪包括:
支架组件100,支架组件100包括主体件110和两个限位件120,主体件110设置有抵顶体300,主体件110具有工作侧,抵顶体300凸出于工作侧设置;
按摩组件200,按摩组件200包括驱动装置210和间隔排布的两个按摩头220,驱动装置210用于驱动两个按摩头220进行机械按摩;按摩组件200安装于主体件110,两个按摩头220设置于主体件110并凸出于工作侧,抵顶体300位于两个按摩头220之间,抵顶体300与每个按摩头220之间围成夹持空间;
两个按摩头220用于在运动状态下挤压人体颈部肌肤朝向抵顶体300,两个按摩头220和抵顶体300相互配合在夹持空间内夹持人体颈部肌肤。
具体地,本实施例中,支架组件100可以的形式可以有很多,如可以由多个零部件连接形成,也可以为一个整体的零部件,在此不作特殊限定。以支架组件100由多个部件组合形成为例。驱动装置210的形式可以有很多,举一个具体地例子,驱动装置210可以包括壳体和安装于壳体内的驱动件和传动组件,传动组件的输入端与驱动件连接,传动组件的输出端与按摩头220连接。主体件110则可以包括柔性主体111和连接支架112,驱动装置210收容于柔性主体111内,连接支架112的一端与壳体连接,另一端与限位件120连接,连接支架112可以收容与柔性主体111内,也可以安装于柔性主体111上。柔性主体111具有安装腔和与安装腔连通的两个伸出孔,驱动装置210安装于安装腔,两个按摩头220分别通过两个伸出孔外露于工作侧。其中,抵顶体300凸出于主体件110的工作侧,可以为凸台。抵顶体300安装在柔性主体111上,在一些实施例中,抵顶体300可以与主体件110一体成型设置,更为具体的,抵顶体300可以与柔性主体111一体成型设置。
在停止状态下,两个按摩头220和抵顶体300围合形成夹持空间(类似于图8中虚线所围合形成的类三角区域Q,不同的按摩头220可以对应不同形状的夹持空间),该夹持空间用于夹持和挤压人体颈部的肌肤。其中,按摩头220的形式可以有很多,以揉捏挤压按摩头220为例,按摩头220凸出于主体件110的工作侧,在驱动装置210的作用下进行摇摆,以对人体的颈部进行揉捏按摩。按摩头220的整体外形呈长条状,类似于手掌。
抵顶体300与按摩头220的相对位置关系可以有很多,以抵顶体300位于两个按摩头220之间为例。当颈部按摩仪佩戴于颈部时,两个抵顶体300与颈部的后部抵接,两个按摩头220分别大致与颈部的左、右两侧,或者颈部的后侧邻近颈部左、右两侧的位置抵接,如此,人体佩戴颈部按摩仪后,抵顶体300和两个按摩头220围绕颈部设置,当按摩头220对颈部进行揉捏按摩时,三个位置对颈部作用,使得颈部按摩仪可以稳定可靠的佩戴与颈部。
本实施例中,由于人体颈部近似圆形,在颈部按摩仪处于停止状态时,通过将颈部按摩仪设置为包括两个按摩头220以及抵顶体300,并且在抵顶体300和两个按摩头220之间围成夹持空间,可以让用户很舒适地进行颈部按摩仪的佩戴,抵顶体300不会干扰到舒适佩戴,而在运动状态时,两个按摩头220则会挤压人体颈部肌肤朝向抵顶体300,也即实现抵顶体300和按摩头220夹持挤压颈部肌肤的按摩效果(夹持空间夹持和挤压颈部肌肤),这时两个按摩头220和抵顶体300之间形成稳定的三角夹持效果,避免颈部按摩仪的松脱,同时提升了机械按摩效果。
具体而言,两个按摩头220分别抵顶于颈部的左、右两侧,或者分别抵顶于颈部后侧邻近左、右两侧的位置;抵顶体300大致抵顶于颈部的后侧,如此,使得按摩头220在进行机械按摩时,颈部的多个位置均可以得到较好的支撑,大幅的提高了颈部按摩仪佩戴的稳定性,同时也有利于按摩头220人更好的作用于颈部,有利于用户的使用,有利于提高用户的按摩体验。
值得说明的是,在一些实施例中,支架组件100还包括两个限位件120,两个限位件120其中一个设置于主体件110的一端,另外一个设置于主体件110的另一端,两个限位件120和两个按摩头220在停止状态下围成一用于容置人体颈部的圆形区域S,抵顶体300位于圆形区域S的圆周上。
两个限位件120、两个按摩头220以及抵顶体300设置于圆形区域S的圆周上,其含义是指该两个限位件120、两个按摩头220以及抵顶体300与该圆形区域S的圆周相交,而不是指该两个限位件120、两个按摩头220以及抵顶体300完全位于该圆形区域S的圆周上。当圆形区域S的大小与脖子的粗细大致相当时,可以使得按摩头220很好地贴合于颈部,是依赖两个限位件120、两个按摩头220以及抵顶体300的“五点卡位”的方式来佩戴,让佩戴者使用更为舒适。
在一些实施例中,请参见图4和图5,两个按摩头220与圆形区域S的圆心O之间的连线之间的夹角α取值于30°~120°,在一些实施例中,可以取值于45°~100°,60°~90°等。具体地,按摩头220与圆心O之间的连线,指的是按摩头220的中心与圆心O之间的连线,夹角α则为两个按摩头220的中心分别与圆心O连线所形成的夹角。两个按摩头220对颈部进行揉捏按摩,两个按摩头220可以进行相对摆动,也可以不进行相对摆动。在不相对摆动的情况下,夹角α不宜过大,也不宜过小,当夹角α取值小于30°时,两个按摩头220之间的距离过小,两个按摩头220对颈部的作用力较为集中,不利于佩戴的稳定性和对颈部的按摩;当夹角α取值大于120°时,两个按摩头220之间的距离过大,不利于佩戴的稳定性和对颈部的按摩。
在一些实施例中,按摩头220为揉捏按摩头220,驱动装置210用于驱动揉捏按摩头220相较于主体件110摆动;两个按摩头220之间的距离最小时,两个按摩头220与圆形区域S的圆心O之间的连线之间的夹角β取值于30°~90°;两个按摩头220之间的距离最大时,两个按摩头220与圆形区域S的圆心O之间的连线之间的夹角γ取值于60°~120°。本实施例中,夹角β为两个按摩头220在距离最近时,两个按摩头220的中心与圆心O的连线所形成的的夹角。夹角γ为两个按摩头220在距离最远时,两个按摩头220的中心与圆心O的连线所形成的的夹角。两个按摩头220可以相对摆动,相向摆动或者相背摆动,使得两个按摩头220之间的距离具有最大值和最小值。当两个按摩头220处于距离最小值时,夹角β为两个按摩头220的最小夹角,夹角β不宜过大,也不宜过小,当夹角β取值小于30°时,两个按摩头220之间的距离过小,将导致人体的待按摩部位不能卡到两个按摩头220之间,也造成可以佩戴的空间也过小,按摩效果也不佳,同时使得两个按摩头220对颈部的作用力较为集中,不利于佩戴的稳定性和对颈部的按摩;当夹角β取值大于90°时,两个按摩头220之间的最小距离过小,不利于对颈部的按摩。
当两个按摩头220处于距离最大值时,夹角γ为两个按摩头220的最大夹角,夹角γ不宜过大,也不宜过小,当夹角γ取值小于60°时,两个按摩头220之间的距离过小,将导致人体的待按摩部位不能较好卡到两个按摩头220之间,不利于佩戴的稳定性和对颈部的按摩;当夹角γ取值大于120°时,两个按摩头220之间距离过大,使得佩戴空间过大,不利于佩戴的稳定性和颈部的按摩。
在一些实施例中,请参见图4和图5,两个限位件120与圆形区域S的圆心O之间的连线之间的夹角δ取值于20°~90°。其中,限位件120与圆心O之间的连线,指的是限位件120的中心与圆心O之间的连线,夹角δ则为两个限位件120的中心分别与圆心O连线所形成的夹角。限位件120的形式可以有很多,如,可以为手柄,也可以为包括硬质部分和柔性部分的限位件120,硬质部分用于与连接支架112连接,柔性部分凸出形成凸包,用于与人体的皮肤抵接。支架组件100和限位件120围合形成环形区域,该环形区域用于供人体的带按摩部位佩戴。
在支架组件100包括两个限位件120之后,两个限位件120、两个按摩头220以及抵顶体300设置于圆形区域S的圆周上。其中,两个限位件120位于圆形区域S的圆周上的含义是指该两个限位件120与该圆形区域S的圆周相交,而不是指该两个限位件120完全位于该圆形区域S的圆周上。当圆形区域S的大小与脖子的粗细大致相当时,可以使得按摩头220很好地贴合于颈部,是依赖两个限位件120、两个按摩头220以及抵顶体300的“五点卡位”的方式来佩戴,让佩戴者使用更为舒适。在用户佩戴颈部按摩仪后,两个限位件120则分别大致与颈部的前侧抵接,抵顶体300、两个按摩头220以及两个限位件120围绕颈部设置,当按摩头220对颈部进行揉捏按摩时,五个位置对颈部作用,使得颈部按摩仪可以稳定可靠的佩戴与颈部。在所围成的圆形区域S的面积一定的情况下(与人体颈部的尺寸范围匹配,如颈部的直径为12~18厘米),夹角δ的取值,影响两个限位件120之间的距离。当夹角δ取值小于20°时,两个限位件120作用于颈部的距离过近,受力集中,不利于颈部按摩仪的平衡佩戴。更为具体地,两个限位件120距离过近,将使得限位件120过于靠近颈部前侧,如此,一方面将增加佩戴的不适感,另一方面限位件120限位颈部的位置过于接近,近乎为一个卡位点,使得限位的效果不好。当夹角δ取值大于90°时,两个限位件120作用于颈部的距离过远,将使得两个限位件120过于靠近颈部后侧,将使得颈部按摩仪整体往颈部后侧偏移,使得颈部按摩仪容易脱落,不利于颈部按摩仪的稳定佩戴。
在一些实施例中,请参见图4和图5,按摩头220为揉捏按摩头220,驱动装置210用于驱动揉捏按摩头220相较于主体件110摆动;两个按摩头220之间的距离最大时,按摩头220与邻近该按摩头220的限位件120,分别与圆形区域S的圆心O之间的连线之间的夹角ε取值于60°~120°。本实施例中,其中,限位件120与圆心O之间的连线,指的是限位件120的中心与圆心O之间的连线,按摩头220与圆心O之间的连线,指的是按摩头220的中心与圆心O之间的连线。在所围成的圆形区域S的面积(与人体颈部的尺寸范围匹配,如颈部的直径为12~18厘米)一定的情况下,按摩头220与相邻的限位件120之间的夹角ε影响按摩头220与相邻的限位件120之间距离。夹角ε取值不能太大,也不能太小,当夹角ε的取值大于120°时,按摩头220与相邻的限位件120之间的距离太大,将会导致围成的圆形区域S的范围(面积)过大,在用户佩戴颈部按摩仪后,人体的被按摩部位与按摩头的接触效果不好,使得按摩头的挤压不能高效的传递至被按摩部位,使得按摩效果不好。当夹角ε的取值小于60°时,将使得两个按摩头220作用于颈部的位置不合理,导致按摩效果不佳;或者,将使得两个限位件120之间的距离过大导致作用与颈部的位置不佳。
在一些实施例中,请参见图4和图5,为了进一步的提高佩戴的稳定性,两个限位件120与圆形区域S的圆心O之间的连线之间的夹角δ,两个按摩头220与邻近该按摩头220的限位件120,分别与圆形区域S的圆心O之间的连线之间的夹角ε1和夹角ε2,夹角δ与夹角ε1和夹角ε2之间满足关系式:
δ+ε1+ε2>180°。
本实施例中,两个按摩头220分别为第一按摩头221和第二按摩头222,两个限位件120分别为第一限位件123和第二限位件125,第一按摩头221和第一限位件123分别与圆形区域S的圆心O之间的连线之间的夹角ε1;第二按摩头222和第二限位件125分别与圆形区域S的圆心O之间的连线之间的夹角ε2。通过将夹角δ与夹角ε1和夹角ε2满足上述的关系式,使得形成夹角δ、夹角ε1和夹角ε2的部件不在同一个半圆(圆形区域S半圆的圆心角为180°)内,也即,两个限位件120和两个按摩头220不会位于同一半圆上。也即将圆形区域S分割为两个半圆时,两个半圆上将均匀零部件与颈部抵接,如此有利于提高佩戴的稳定性。
值得说明的是,在一些实施例中,请参见图6,夹角ε1和夹角ε2可以相等,均为ε。例如,两个按摩头220关于一对称面A对称设置,该对称面A与该圆形区域S所在平面垂直。两个限位件120关于一对称面B对称设置,该对称面B与该圆形区域S所在平面垂直。当对称面A和对称面B为同一个平面时,第一按摩头221和第一限位件123所对应的夹角ε1,与第二按摩头222和第二限位件125所对应的夹角ε2相等。本实施例中,通过将两个按摩头220关于一对称面A对称设置,并且,该对称面A与该圆形区域S所在平面垂直,使得两个按摩头220在作用于颈部时,可以对称的施加挤压力,在实现揉捏手法的同时,有利于力的平衡,有利于提高颈部按摩仪佩戴的稳定性。同样的,通过将两个限位件120关于一对称面B对称设置,并且,该对称面B与该圆形区域S所在平面垂直,使得两个限位件120在作用于颈部时,可以对称的限位于颈部的两侧,有利于力的平衡,有利于提高颈部按摩仪佩戴的稳定性。
在另外一些实施例中,为了进一步的提高五点(两个按摩头220、两个限位件120,以及抵顶体300)之间配合穿戴的效果,五个支撑点中任意相邻两点之间的圆心角(两个支撑点与圆心O的连线所成的夹角)范围10°-120°。本实施例中,通过将任意相邻的两个支撑点之间的圆心角设置为10°-120°,使得任意相邻的两个点之间的距离不会太远,从而使得五个点可以环绕的抵顶在颈部的五个比较合适的位置,既可以保证佩戴的稳定性和舒适性,又可以使得按摩头220在合适的位置进行揉捏按摩。
在一些实施例中,按摩头220为揉捏按摩头220,驱动装置210用于驱动揉捏按摩头220相较于主体件110摆动;抵顶体300位于两个按摩头220之间;两个按摩头220之间的距离最大时,按摩头220与抵顶体300,分别与圆形区域S的圆心O之间的连线之间的夹角θ取值于55°~75°;两个按摩头220之间的距离最小时,按摩头220与抵顶体300,分别与圆形区域S的圆心O之间的连线之间的夹角θ取值于40°~65°。
本实施例中,抵顶体300与圆心O之间的连线,指的是抵顶体300的中心与圆心O之间的连线;按摩头220与圆心O之间的连线,指的是两个按摩头220距离最远时,按摩头220的中心与圆心O之间的连线。在所围成的圆形区域S的面积(与人体颈部的尺寸范围匹配,如颈部的直径为12~18厘米)一定的情况下,按摩头220与抵顶体300之间的夹角θ影响按摩头220与抵顶体300之间距离。按摩头220在挤压按摩的过程中会进行偏摆,两个按摩头220之间的距离会发生变化,当两个按摩头220之间的距离最远时,夹角θ较大;当两个按摩头220之间的距离最近时,夹角θ较小。在两个按摩头220之间的距离最大时,夹角θ取值不能太大,也不能太小,当夹角θ的取值大于75°时,按摩头220与抵顶体300之间的距离太大,将使得按摩头220作用于颈部的位置不合理,按摩效果不佳,也不利于颈部按摩仪稳定的佩戴。当夹角θ的取值小于55°时,将使得两个按摩头220作用于颈部的位置不合理,导致按摩效果不佳。在两个按摩头220之间的距离最小时,夹角θ取值不能太大,也不能太小,当夹角θ的取值大于65°时,按摩头220与抵顶体300之间的距离太大,将使得按摩头220作用于颈部的位置不合理,按摩效果不佳,也不利于颈部按摩仪稳定的佩戴。当夹角θ的取值小于40°时,将使得两个按摩头220作用于颈部的位置不合理,导致按摩效果不佳。
在一些实施例中,请参见图7,按摩头220为揉捏按摩头220,驱动装置210用于驱动揉捏按摩头220相较于主体件110摆动;两个按摩头220之间的距离最大时,两个按摩头220之间的距离与圆形区域S的直径之比为1/3~1。本实施例中,两个按摩头220之间的距离为dmax(两个按摩头200与圆形区域S的边界线的交接点之间的距离),圆形区域S的直径为D,二者的比例不能太小,也不能太大。圆形区域S用于供颈部穿戴,如果dmax与D之间的比值太小,则使得两个按摩头220在颈部的跨度过小,将使得颈部受到两个按摩头220的挤压力过于集中,将导致用户体验不佳。如果dmax与D之间的比值太大,则使得两个按摩头220在颈部的跨度过大,将使得按摩位置不够准确,不利于提升按摩效果。其中,两个按摩头220的最大间距,指的是两个按摩头的中心之间的距离。该距离dmax可以为40mm~100mm,该最大距离不宜过大,也不宜过小。当两个按摩头220之间的最大距离大于100mm时,相较人体颈部的径向尺寸偏大,使得按摩头220与颈部肌肤的接触不紧凑,影响物理挤压感,并且使得颈部按摩仪容易脱落。当两个按摩头220之间的最大尺寸小于40mm时,将使得两个按摩头220对人体颈部的挤压比较明显,长时间佩戴容易造成不舒适。
其中,为了夹持空间可以更好的作用于颈部肌肤,按摩头220包括按摩部223,按摩部223距离主体件110最近的位置,与抵顶体300之间的最大距离E(参照图8)为15mm~35mm。本实施例中,按摩部223指的是按摩头220在按摩过程中,与人体肌肤接触的部分;在不同的时刻接触的部分不同时,所有与肌肤接触过的部分均为按摩部223。按摩部223距离主体件110最近的位置,指的是在按摩头220移动的过程中,按摩部223距离主体件110最近的位置,在按摩头220的偏摆过程中,按摩部223与主体件110的相对位置关系可能不同,此时按摩部223与抵顶体300之间的距离也可能不同。例如,两个按摩头220距离最远时,与两个按摩头220距离最近时,按摩部223与抵顶体300之间的距离不同。最大距离不能过大,也不能过小,当距离过大时,夹持空间过大,不利于对颈部肌肤的挤压;当距离过小时夹持空间过小,不利于对颈部肌肤的物理按摩。其中,按摩部223的形状可以有很多,如呈类似手掌状,呈类似拳头状等等均可,在此不作特殊的限定。
参照图9,在一些实施例中,为了提高使用颈部按摩仪时的舒适性,所述两个按摩头220位于张开的极限位置时,在所述颈部按摩仪的宽度方向上,所述按摩头220的最远端225到所述抵顶体300之间的距离L为30mm~110mm。距离L的值可以为40mm、50mm、60mm、70mm、80mm、90mm、100mm等。具体地,本实施例中,两个按摩头220位于张开的极限位置,指的是两个按摩头220之间的夹角处于最大时两个按摩头220所在的位置。按摩头220的最远端225指的是按摩头220远离驱动装置的端部,也即自由端的端部。距离L可以为按摩头220与抵顶体300的最远距离。两个按摩头220的最远端225与抵顶体300之间的距离,决定了在颈部按摩仪的宽度方向上,按摩头220与抵顶体300之间的最大距离。距离L不宜过大,也不宜过小,太大时难以将颈部肌肤挤压到抵顶体300处,太小时按摩头220和抵顶体300的挤压将可能使人体产生疼痛的感觉,如此,通过将距离L设置为30mm~110mm,可以使按摩头220更容易将人体颈部肌肤朝向抵顶体300挤压的同时,不会使用户产生疼痛感。
参照图9,在一些实施例中,为了用户在使用颈部按摩仪时可以获取适度的夹持力(两个按摩头220夹持颈部),两个按摩头220位于张开的极限位置时,在颈部按摩仪的宽度方向上,两个按摩头220之间最远端225的距离M为50mm~120mm。距离M可以为两个按摩头220最远端225之间的最大距离,其取值可以为60mm、70mm、80mm、90mm、100mm、110mm等。具体地,本实施例中,在颈部按摩仪的工作过程中,两个按摩头220对颈部的肌肤进行挤压和揉捏,在此过程中,按摩头220夹持颈部。距离M不宜过大,也不宜过小,当距离M太大超过120mm时,按摩头220提供的夹持力太小,不利于对颈部的夹持;当距离M小于50mm时,按摩头220对颈部的夹持力太大,可能会使用户产生疼痛的感觉。因此,当两个按摩头220之间最远端225的距离M为50mm~120mm时,可以为颈部提供适中的夹持力度。
参照图9,在一些实施例中,为了使得两个按摩头220夹持颈部的力度适中,以提高按摩的舒适性,两个按摩头220位于张开的极限位置时,在颈部按摩仪的宽度方向上,两个按摩头220之间最近端226的距离N为30mm~80mm。距离N的值可以为40mm、50mm、60mm、70mm等。具体地,本实施例中,按摩头220的最近端226指的是按摩头220距离主体件最近位置的端部(可以用于按摩的部分)。两个按摩头220的最近端226夹持颈部的后侧,或者夹持于颈部左右两侧靠近后侧的位置。距离N的值不宜过大,也不宜过小,当距离N过大时,夹持的力度非常小不利于将肌肤向抵顶部挤压;当距离N过小时,夹持力度较大,将给用户带来疼痛的感觉,不利于用户的使用。
参照图9,在一些实施例中,为了确保两个按摩头220和抵顶体300之间有足够的空间来挤压颈部肌肤,两个按摩头220位于张开的极限位置时,在颈部按摩仪的高度方向上,两个按摩头220最底部的连线到抵顶体300的距离P为30mm-80mm。距离P的值可以为40mm、50mm、60mm、70mm等。具体地,本实施例中,两个按摩头220位于张开的极限位置时,两个按摩头220最底部的连线。最底部与最远端225在一些实施例中位置不同(如图9中二者为不同的位置),在另外一些实施例中可以认为是两个按摩头220最远端225的连线。该连线与抵顶体300之间的距离为夹持空间在颈部按摩仪的高度方向上的最大距离,该距离P越大,挤压颈部肌肤空间越大,该距离P越小,挤压颈部肌肤空间越小。距离P不宜过大,也不宜过小,当距离P过大时,颈部肌肤不容易碰到抵顶体300,或者说在挤压时抵顶体300对肌肤的抵顶效果不佳;当距离P过小时,挤压颈部肌肤的深度不够,不能很好的挤压肌肤,同时也将使得按摩头220挤压肌肤的位置不佳。
在一些实施例中,为了提高颈部按摩仪佩戴的稳定性,限位件120为凸包件,限位件120邻近按摩头220的部分为第一部分121,远离按摩头220的部分为第二部分122,第一部分121的厚度,小于第二部分122的厚度。本实施例中,当颈部按摩仪佩戴于颈部,第一部分121与颈部抵接,在按摩头220挤压颈部的过程中,限位件120与颈部之间具有相对运动的趋势,此时,由于第二部分122的厚度大于第一部分121的厚度,使得第二部分122可以为颈部提供更大(相较于第一部分121)的作用力来抵抗运动趋势,从而使得限位件120与颈部相对稳定。值得说明的是,在一些实施例中,限位件120面向颈部的部分为柔性体,如此将使得限位件120不仅仅可以提供限位,还可以缓冲限位件120与颈部之间的挤压力,有利于提高用户佩戴的舒适性。
在一些实施例中,第一部分121和第二部分122连接,并且限位件120的厚度在第一部分121至第二部分122的方向上逐渐增加。如此,在按摩过程中,随着颈部与限位件120之间相对运动趋势的变化,颈部的受力逐渐变化,从而使得颈部与限位件120的接触位置在力的作用下自行适配,避免颈部被限位件120“勒住”的现象出现,有利于提高佩戴的舒适性。
在一些实施例中,颈部按摩仪为颈部颈部按摩仪,抵顶体300位于两个按摩件之间,颈部按摩仪佩戴于人体时,抵顶体300对应于人体的脊椎设置。具体地,本实施例中,抵顶体300位于两个按摩头220之间的位置可以有很多,如邻近其中一个按摩头220设置,如位于两个按摩头220的中部,本实施例中,以两个按摩头220的对称面经过抵顶体300为例。当颈部按摩仪佩戴于颈部后,两个按摩头220对颈部进行揉捏按摩,在此过程中,抵顶部相对于脊椎有移动的趋势,也即抵顶部对脊椎进行挤压,如此,使得脊椎及脊椎两侧的肌肉(两个按摩头220挤压)都可以得到挤压,有利于提高按摩效果。
在一些实施例中为了进一步的提高按摩效果,抵顶体300位于两个按摩头220之间,颈部按摩仪还包括加热元件500,加热元件500安装于抵顶体300上,两个按摩头220在运动状态下挤压人体颈部肌肤朝向加热元件500。其中,加热元件500的形式可以有很多,如加热膜、加热片、加热丝等等均可。其中,加热件500设置在抵顶体300背对主体件110的一侧,加热元件500与颈部按摩仪的电源电连接。本实施例中,抵顶体300与颈部的后侧的中部抵接,两个按摩头220分别作用于颈部的左、右两侧(或者两个按摩头220分别作用颈部后侧靠近左、右两侧的位置),通过在抵顶体300上设置加热元件500,使得加热元件500可以对颈部后侧的中部进行加热,从而实现颈部后侧加热,左、右两侧揉捏的按摩模式,有利于提高按摩效果,有利于提高用户的按摩体验。值得说明的是,在两个按摩头220挤压人体颈部肌肤时,使得人体颈部肌肤朝向加热元件500凸出来,如此,可以让加热元件500和颈部肌肤贴合的更好,提升了颈部的加热效果。
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例,并非因此限制本实用新型的专利范围,凡是在本实用新型的实用新型构思下,利用本实用新型说明书及附图内容所作的等效结构变换,或直接/间接运用在其他相关的技术领域均包括在本实用新型的专利保护范围内。
Claims (15)
1.一种颈部按摩仪,其特征在于,所述颈部按摩仪包括:
支架组件,所述支架组件包括主体件,所述主体件具有工作侧,所述主体件设置有抵顶体,所述抵顶体凸出于所述工作侧;
按摩组件,所述按摩组件包括驱动装置和间隔排布的两个按摩头,所述驱动装置用于驱动所述两个按摩头进行机械按摩;所述驱动装置安装于所述主体件,所述两个按摩头设置于所述主体件并凸出于所述工作侧,所述抵顶体位于所述两个按摩头之间,所述抵顶体与每个所述按摩头之间围成夹持空间;
所述两个按摩头用于在运动状态下挤压人体颈部肌肤朝向所述抵顶体,所述两个按摩头和抵顶体相互配合在所述夹持空间内夹持人体颈部肌肤。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颈部按摩仪,其特征在于,所述抵顶体位于所述两个按摩头之间,所述颈部按摩仪还包括加热元件,所述加热元件设置于所述抵顶体上,所述两个按摩头在运动状态下挤压人体颈部肌肤朝向所述加热元件。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颈部按摩仪,其特征在于,所述两个按摩头位于张开的极限位置时,在所述颈部按摩仪的宽度方向上,所述按摩头的最远端到所述抵顶体之间的距离L为30mm~110mm。
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颈部按摩仪,其特征在于,所述两个按摩头位于张开的极限位置时,在所述颈部按摩仪的宽度方向上,所述两个按摩头之间最远端的距离M为50mm~120mm。
5.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颈部按摩仪,其特征在于,所述两个按摩头位于张开的极限位置时,在所述颈部按摩仪的宽度方向上,所述两个按摩头之间最近端的距离N为30mm~80mm。
6.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颈部按摩仪,其特征在于,所述两个按摩头位于张开的极限位置时,在所述颈部按摩仪的高度方向上,所述两个按摩头最底部的连线到所述抵顶体的距离P为30mm-80mm。
7.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颈部按摩仪,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架组件还包括两个限位件,所述两个限位件中的一个设置于所述主体件的一端,另一个设置于所述主体件的另一端;所述两个限位件和所述两个按摩头在停止状态下围成一用于容置人体颈部的圆形区域S,所述抵顶体位于所述圆形区域S的圆周上。
8.如权利要求7所述的颈部按摩仪,其特征在于,所述两个按摩头与圆形区域S的圆心O之间的连线之间的夹角α取值于30°~120°。
9.如权利要求7所述的颈部按摩仪,其特征在于,所述按摩头为揉捏按摩头,所述驱动装置用于驱动所述揉捏按摩头相较于所述主体件摆动;
所述两个按摩头之间的距离最小时,所述两个按摩头与圆形区域S的圆心O之间的连线之间的夹角β取值于30°~90°;
所述两个按摩头之间的距离最大时,所述两个按摩头与圆形区域S的圆心O之间的连线之间的夹角γ取值于60°~120°。
10.如权利要求7所述的颈部按摩仪,其特征在于,所述按摩头为揉捏按摩头,所述驱动装置用于驱动所述揉捏按摩头相较于所述主体件摆动;所述抵顶体位于所述两个按摩头之间;
所述两个按摩头之间的距离最大时,所述按摩头与所述抵顶体,分别与圆形区域S的圆心O之间的连线之间的夹角θ取值于55°~75°;
所述两个按摩头之间的距离最小时,所述按摩头与所述抵顶体,分别与圆形区域S的圆心O之间的连线之间的夹角θ取值于40°~65°。
11.如权利要求7所述的颈部按摩仪,其特征在于,所述按摩头为揉捏按摩头,所述驱动装置用于驱动所述揉捏按摩头相较于所述主体件摆动;所述两个按摩头之间的距离最大时,所述两个按摩头之间的距离与所述圆形区域S的直径之比为1/3~1;和/或,
所述两个按摩头与所述圆形区域S的边界线交接,两个交接位置之间的距离dmax为40mm~100mm。
12.如权利要求7所述的颈部按摩仪,其特征在于,所述两个限位件与圆形区域S的圆心O之间的连线之间的夹角δ取值于20°~90°;和/或,
所述两个限位件与圆形区域S的圆心O之间的连线之间的夹角δ,两个按摩头与邻近该按摩头的限位件,分别与圆形区域S的圆心O之间的连线之间的夹角ε1和夹角ε2,夹角δ与夹角ε1和夹角ε2之间满足关系式:
δ+ε1+ε2>180°。
13.如权利要求7所述的颈部按摩仪,其特征在于,所述按摩头为揉捏按摩头,所述驱动装置用于驱动所述揉捏按摩头相较于所述主体件摆动;
所述两个按摩头之间的距离最大时,所述按摩头与邻近该按摩头的所述限位件,分别与圆形区域S的圆心O之间的连线之间的夹角ε取值于60°~120°。
14.如权利要求7所述的颈部按摩仪,其特征在于,所述限位件为凸包件,所述限位件邻近所述按摩头的部分为第一部分,远离所述按摩头的部分为第二部分,所述第一部分的厚度,小于所述第二部分的厚度。
15.如权利要求14所述的颈部按摩仪,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部分和所述第二部分连接,并且所述限位件的厚度在所述第一部分至所述第二部分的方向上逐渐增加。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2)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2320634783 | 2023-03-21 | ||
CN2023206347833 | 2023-03-21 |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CN220877247U true CN220877247U (zh) | 2024-05-03 |
Family
ID=90838942
Family Applications (5)
Application Number | Title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
CN202321365001.7U Active CN220877534U (zh) | 2023-03-21 | 2023-05-31 | 按摩仪 |
CN202321375153.5U Active CN221266619U (zh) | 2023-03-21 | 2023-05-31 | 按摩仪 |
CN202321382490.7U Active CN221266620U (zh) | 2023-03-21 | 2023-05-31 | 颈部按摩仪 |
CN202321823028.6U Withdrawn - After Issue CN220899096U (zh) | 2023-03-21 | 2023-07-12 | 颈部按摩仪 |
CN202321849126.7U Active CN220877247U (zh) | 2023-03-21 | 2023-07-12 | 颈部按摩仪 |
Family Applications Before (4)
Application Number | Title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
CN202321365001.7U Active CN220877534U (zh) | 2023-03-21 | 2023-05-31 | 按摩仪 |
CN202321375153.5U Active CN221266619U (zh) | 2023-03-21 | 2023-05-31 | 按摩仪 |
CN202321382490.7U Active CN221266620U (zh) | 2023-03-21 | 2023-05-31 | 颈部按摩仪 |
CN202321823028.6U Withdrawn - After Issue CN220899096U (zh) | 2023-03-21 | 2023-07-12 | 颈部按摩仪 |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 Link |
---|---|
CN (5) | CN220877534U (zh) |
-
2023
- 2023-05-31 CN CN202321365001.7U patent/CN220877534U/zh active Active
- 2023-05-31 CN CN202321375153.5U patent/CN221266619U/zh active Active
- 2023-05-31 CN CN202321382490.7U patent/CN221266620U/zh active Active
- 2023-07-12 CN CN202321823028.6U patent/CN220899096U/zh not_active Withdrawn - After Issue
- 2023-07-12 CN CN202321849126.7U patent/CN220877247U/zh active Active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CN220899096U (zh) | 2024-05-07 |
CN220877534U (zh) | 2024-05-03 |
CN221266620U (zh) | 2024-07-05 |
CN221266619U (zh) | 2024-07-05 |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 Publication Date | Title |
---|---|---|
CN110681047B (zh) | 易佩戴颈部按摩器 | |
EP3747503A1 (en) | Neck massager | |
CN110841194B (zh) | 颈戴按摩器 | |
CN220877247U (zh) | 颈部按摩仪 | |
US20080058687A1 (en) | Muscle rolling and pinching structure | |
CN203089805U (zh) | 角度可调的按摩器机芯 | |
CN215230087U (zh) | 一种肩颈按摩仪 | |
WO2010133134A1 (zh) | 手动剃须刀 | |
CN110974647A (zh) | 一种揉捏捶打同步按摩器 | |
CN211751795U (zh) | 一种颈部按摩器 | |
CN216136326U (zh) | 一种眼部按摩仪 | |
CN213406871U (zh) | 一种颈部按摩仪 | |
CN216318838U (zh) | 一种眼部按摩仪 | |
CN217472380U (zh) | 一种可扭动的颈部按摩仪 | |
CN219595160U (zh) | 一体成型式人体工学按摩头及含有该种按摩头的按摩器 | |
CN214968958U (zh) | 一种耳穴夹 | |
CN211724399U (zh) | 颈部按摩仪 | |
CN215780990U (zh) | 一种按摩仪 | |
CN215691058U (zh) | 一种带有加热功能的按摩仪 | |
CN211750886U (zh) | 一种颈部按摩器 | |
CN215689757U (zh) | 一种可多角度折弯的按摩器 | |
CN215781004U (zh) | 一种多功能颈部按摩仪 | |
CN211097029U (zh) | 颈部按摩器及其手柄体 | |
CN221904664U (zh) | 颈部按摩器 | |
CN218685204U (zh) | 鼻炎按摩仪 |
Legal Events
Date | Code | Title | Description |
---|---|---|---|
GR01 | Patent grant | ||
GR01 | Patent grant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