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20873907U - 扩展坞 - Google Patents

扩展坞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20873907U
CN220873907U CN202322529844.2U CN202322529844U CN220873907U CN 220873907 U CN220873907 U CN 220873907U CN 202322529844 U CN202322529844 U CN 202322529844U CN 220873907 U CN220873907 U CN 220873907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baffle
circuit board
docking station
plate
cover plat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322529844.2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徐业友
毛传鑫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Shenzhen Orico Technologies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Shenzhen Orico Technologies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Shenzhen Orico Technologies Co Ltd filed Critical Shenzhen Orico Technologies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322529844.2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20873907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20873907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20873907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Landscapes

  • Casings For Electric Apparatu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一种扩展坞,涉及电子辅助设备技术领域,本扩展坞包括外壳和电路板,所述外壳包括底板、侧板和盖板,所述侧板包括两相对设置的沿长度方向延伸的第一挡板和第二挡板,所述第一挡板的高度高于所述第二挡板的高度,所述盖板盖设于所述侧板并朝向所述第二挡板倾斜设置,所述外壳围合形成有容纳腔,所述电路板设于所述容纳腔内,所述电路板上电连接有若干第一接口,所述盖板开设有若干第一避让孔,每一所述第一接口与一所述第一避让孔正对设置。本扩展坞通过改变第一挡板和第二挡板的相对高度,使得盖板和盖板上的第一接口朝向用户倾斜,使得用户在进行插拔的动作时,无需大角度地转动手腕,进而实现省力插拔。

Description

扩展坞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电子辅助设备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扩展坞。
背景技术
扩展坞,又称端口复制器,可连接于电脑、平板、手机等电子设备,使电子设备可与多个配件或外置设备(如电源适配器、网线、鼠标、外置键盘、打印机及外置显示器)进行一站式连接。
目前市面上的扩展坞多呈柱状,其外接插口要么沿竖直方向设置,要么沿水平方向设置,使用者为了实现插接,通常需要调节手腕的角度,导致插拔的过程较为费力。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主要目的是提供一种扩展坞,旨在调节扩展坞上接口的朝向,进而实现省力插拔。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出的扩展坞包括外壳和电路板,所述外壳包括底板、侧板和盖板,所述侧板包括两相对设置的沿长度方向延伸的第一挡板和第二挡板,所述第一挡板的高度高于所述第二挡板的高度,所述盖板盖设于所述侧板并朝向所述第二挡板倾斜设置,所述外壳围合形成有容纳腔,所述电路板设于所述容纳腔内,所述电路板上电连接有若干第一接口,所述盖板开设有若干第一避让孔,每一所述第一接口与一所述第一避让孔正对设置。
可选地,所述盖板与底板之间所形成的锐角为30°~45°。
可选地,所述第一挡板和所述第二挡板朝向同一方向与所述底板倾斜设置,所述第一挡板和所述第二挡板与底板之间所形成的锐角为45°~60°。
可选地,所述扩展坞还包括支撑件,所述支撑件设于所述底板和所述电路板之间,用于支撑所述电路板并使所述电路板与所述盖板平行设置。
可选地,所述支撑件包括第一支撑柱和第二支撑柱,所述第一支撑柱和所述第二支撑柱均凸设于所述底板的顶面,所述第一支撑柱位于所述底板的朝向所述第一挡板的一侧,所述第二支撑柱位于所述底板的朝向所述第二挡板的一侧;其中,所述第一支撑柱与所述第一挡板平行设置,所述第二支撑柱与所述第二挡板平行设置,且所述第一支撑柱的长度大于所述第二支撑柱的长度,以使所述电路板朝向所述第二挡板的一侧倾斜,并保证所述电路板与所述盖板平行设置。
可选地,所述第一挡板的朝向所述容纳腔的一侧凸设有第一支撑块,所述第一支撑块的顶面与所述第一支撑柱的顶面平齐设置。
可选地,所述第二挡板的朝向所述容纳腔的一侧凸设有第二支撑块,所述第二支撑块的顶面与所述第二支撑柱的顶面平齐设置。
可选地,所述电路板的上还电连接有若干第二接口,所述第二接口朝向所述第一挡板设置,所述第一挡板上开设有若干第二避让孔,每一所述第二接口与一所述第二避让孔正对设置。
可选地,所述第二接口的开口端向上倾斜设置,所述第二接口的倾斜角度与所述盖板的倾斜角度一致。
可选地,所述电路板上还电连接有声卡主控芯片,所述盖板上还设置有与所述声卡主控芯片电连接的音量调节旋钮。
本实用新型扩展坞包括外壳和电路板,其中,外壳包括底板、侧板和盖板,底板、侧板和盖板共同围合形成有用于安装电路板的容纳腔。侧板四边围护,包括第一挡板、第二挡板、第三挡板和第四挡板,其中,第一挡板和第二挡板相对设置于外壳的长度方向的两侧,第三挡板和第四挡板相对设置于外壳的宽度方向的两侧。传统的扩展坞,四边挡板的高度均一致,其外接插口要么沿竖直方向设置,要么沿水平方向设置,与传统扩展坞不同的是,本实用新型扩展坞中,第一挡板的高度高于第二挡板的高度,第三挡板和第四挡板的高度从第一挡板到第二挡板逐渐降低,以过渡连接第一挡板和第二挡板。盖板盖设于侧板的上端开口,进而盖板朝向第一挡板的一端高,朝向第二挡板的一端低,即盖板朝向第二挡板所在的一侧倾斜。电路板设于容纳腔内,电路板上电连接有若干第一接口,盖板开设有若干第一避让孔,第一避让孔的数量与第一接口的数量一致,且每一第一接口与一第一避让孔正对设置。使用时,第二挡板朝向用户所在的一侧放置,进而使得盖板朝向用户所在的一侧倾斜,进而保证第一接口朝向用户所在的一侧倾斜,方便用户进行接口的插拔。综上,本实用新型扩展坞通过改变第一挡板和第二挡板的相对高度,进而使得盖板和盖板上的第一接口朝向用户倾斜,使得用户在进行插拔的动作时,无需大角度地转动手腕,进而实现省力插拔。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示出的结构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为本实用新型扩展坞一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扩展坞一实施例的剖面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扩展坞一实施例的爆炸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扩展坞一实施例的局部结构示意。
附图标号说明:
本实用新型目的的实现、功能特点及优点将结合实施例,参照附图做进一步说明。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作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需要说明,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所有方向性指示(诸如上、下、左、右、前、后……)仅用于解释在某一特定姿态(如附图所示)下各部件之间的相对位置关系、运动情况等,如果该特定姿态发生改变时,则该方向性指示也相应地随之改变。
另外,在本实用新型中涉及“第一”、“第二”等的描述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其相对重要性或者隐含指明所指示的技术特征的数量。由此,限定有“第一”、“第二”的特征可以明示或者隐含地包括至少一个该特征。另外,各个实施例之间的技术方案可以相互结合,但是必须是以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能够实现为基础,当技术方案的结合出现相互矛盾或无法实现时应当认为这种技术方案的结合不存在,也不在本实用新型要求的保护范围之内。
扩展坞,又称端口复制器,可连接于电脑、平板、手机等电子设备,使电子设备可与多个配件或外置设备(如电源适配器、网线、鼠标、外置键盘、打印机及外置显示器)进行一站式连接。目前市面上的扩展坞多呈柱状,其外接插口要么沿竖直方向设置,要么沿水平方向设置,使用者为了实现插接,通常需要调节手腕的角度,导致插拔的过程较为费力。
为此,本实用新型提出一种扩展坞100,旨在调节扩展坞100上接口的朝向,进而实现省力插拔。
参照图1至图4,本实用新型扩展坞100包括外壳1和电路板2,外壳1包括底板11、侧板12和盖板13,侧板12包括两相对设置的沿长度方向延伸的第一挡板121和第二挡板122,第一挡板121的高度高于第二挡板122的高度,盖板13盖设于侧板12并朝向第二挡板122倾斜设置,外壳1围合形成有容纳腔,电路板2设于容纳腔内,电路板2上电连接有若干第一接口21,盖板13开设有若干第一避让孔131,每一第一接口21与一第一避让孔131正对设置。
本实用新型扩展坞100包括外壳1和电路板2,其中,外壳1包括底板11、侧板12和盖板13,底板11、侧板12和盖板13共同围合形成有用于安装电路板2的容纳腔。侧板12四边围护,包括第一挡板121、第二挡板122、第三挡板和第四挡板,其中,第一挡板121和第二挡板122相对设置于外壳1的长度方向的两侧,第三挡板和第四挡板相对设置于外壳1的宽度方向的两侧,并呈弧形以过渡连接第一挡板121和第二挡板122。传统的扩展坞100,四边挡板的高度均一致,其外接插口要么沿竖直方向设置,要么沿水平方向设置,与传统扩展坞100不同的是,本实用新型扩展坞100中,第一挡板121的高度高于第二挡板122的高度,第三挡板和第四挡板的高度从第一挡板121到第二挡板122逐渐降低,以过渡连接第一挡板121和第二挡板122。盖板13盖设于侧板12的上端开口,进而盖板13朝向第一挡板121的一端高,朝向第二挡板122的一端低,即盖板13朝向第二挡板122所在的一侧倾斜。
电路板2设于容纳腔内,电路板2上电连接有若干第一接口21,第一接口21垂直设置于电路板2的板面设置,在图中所示的实施例中,第一接口21的类型设置有四种,分别为PS/2接口211、USB数据接口212、Type-C接口213和SD接口214。当然,第一接口21的类型不限于以上几种,还可设置有HDMI视频输出接口、麦克风接口等。盖板13开设有若干第一避让孔131,第一避让孔131的数量与第一接口21的数量一致,且每一第一接口21与一第一避让孔131正对设置。使用时,第二挡板122朝向用户所在的一侧放置,进而使得盖板13朝向用户所在的一侧倾斜,进而保证第一接口21朝向用户所在的一侧倾斜,方便用户进行接口的插拔。
综上,本实用新型扩展坞100通过改变第一挡板121和第二挡板122的相对高度,进而使得盖板13和盖板13上的第一接口21朝向用户倾斜,使得用户在进行插拔的动作时,无需大角度地转动手腕,进而实现省力插拔。
本实用新型中,盖板13与底板11之间所形成的锐角为30°~45°,即盖板13朝向用户所在的一侧倾斜45°~60°,该角度范围是符合人体工程学的倾斜范围。
在本实用新型的部分实施例中,第一挡板121和第二挡板122可与底板11垂直设置,第一挡板121和第二挡板122的高度可根据实际测量确定。在本实用新型的部分实施例中,第一挡板121和第二挡板122朝向同一方向与底板11倾斜设置,此时,第一挡板121和第二挡板122与底板11之间所形成的锐角为45°~60°,第一挡板121的高度值可为第二挡板122的高度值的两倍。
扩展坞100还包括支撑件3,支撑件3设于底板11和电路板2之间,用于支撑电路板2并使电路板2与盖板13平行设置。
一实施例中,支撑件3包括第一支撑柱31和第二支撑柱32,参照图2至图4,第一支撑柱31和第二支撑柱32均凸设于底板11的顶面,第一支撑柱31位于底板11的朝向第一挡板121的一侧,第二支撑柱32位于底板11的朝向第二挡板122的一侧。第一支撑柱31和第二支撑柱32均可设置有多根、如2根、3根或4根等,多根第一支撑柱31和第二支撑柱32分别等距间隔设置。其中,第一支撑柱31与第一挡板121平行设置,第二支撑柱32与第二挡板122平行设置,且第一支撑柱31的长度大于第二支撑柱32的长度,第一支撑柱31的长度与第二支撑柱32的长度可根据实际测量进行确定,以使电路板2朝向第二挡板122的一侧倾斜,并保证电路板2与盖板13平行设置。
进一步的,第一挡板121的朝向容纳腔的一侧凸设有第一支撑块1211,第一支撑块1211的顶面与第一支撑柱31的顶面平齐设置,以使第一支撑块1211和第一支撑柱31共同对电路板2起到支撑作用。
相应的,第二挡板122的朝向容纳腔的一侧凸设有第二支撑块,第二支撑块的顶面与第二支撑柱32的顶面平齐设置,以使第二支撑块和第二支撑柱32共同对电路板2起到支撑作用。
参照图3至图4,电路板2的上还电连接有若干第二接口22,第二接口22的开口端向上倾斜设置,第二接口22的倾斜角度与盖板13的倾斜角度一致,第一挡板121上开设有若干第二避让孔1212,每一第二接口22与一第二避让孔1212正对设置。本实施例不仅在电路板2上电连接有第一接口21,还电连接有第二接口22,第二接口22的开口端向上倾斜设置,第二接口22的倾斜角度与盖板13的倾斜角度一致,使得用户在第二挡板122所在的一侧进行插拔时,也无需大角度地转动手腕,进而实现省力插拔。
在图中所示的实施例中,第二接口22的类型设置有五种,分别为VGA显示接口221、RJ45显示接口222、RJ11电话接口223、HDMI显示接口224和DVI显示接口225。当然,第二接口22的类型不限于以上几种,还可设置USB数据接口、Type-C接口、麦克风接口等,以增大扩展坞100的扩展功能。
参照图4,本实用新型的一实施例中,电路板2上还电连接有声卡主控芯片,盖板13上还设置有与声卡主控芯片电连接的音量调节旋钮4。其中,音量调节旋钮4与底板11呈角度设置,音量调节旋钮4的倾斜角度与电路板2的倾斜角度一致。本实用新型扩展坞100通过设置声卡主控芯片和音量调节旋钮4,使得扩展坞100集成了声卡的功能,使得扩展坞100具有音量调节的功能,无须再外接声卡。
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例,并非因此限制本实用新型的专利范围,凡是在本实用新型的发明构思下,利用本实用新型说明书及附图内容所作的等效结构变换,或直接/间接运用在其他相关的技术领域均包括在本实用新型的专利保护范围内。

Claims (10)

1.一种扩展坞,其特征在于,包括:
外壳,所述外壳包括底板、侧板和盖板,所述侧板包括两相对设置的沿长度方向延伸的第一挡板和第二挡板,所述第一挡板的高度高于所述第二挡板的高度,所述盖板盖设于所述侧板并朝向所述第二挡板倾斜设置;
电路板,所述外壳围合形成有容纳腔,所述电路板设于所述容纳腔内,所述电路板上电连接有若干第一接口,所述盖板开设有若干第一避让孔,每一所述第一接口与一所述第一避让孔正对设置。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扩展坞,其特征在于,所述盖板与底板之间所形成的锐角为30°~45°。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扩展坞,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挡板和所述第二挡板朝向同一方向与所述底板倾斜设置,所述第一挡板和所述第二挡板与底板之间所形成的锐角为45°~60°。
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扩展坞,其特征在于,所述扩展坞还包括支撑件,所述支撑件设于所述底板和所述电路板之间,用于支撑所述电路板并使所述电路板与所述盖板平行设置。
5.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扩展坞,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撑件包括第一支撑柱和第二支撑柱,所述第一支撑柱和所述第二支撑柱均凸设于所述底板的顶面,所述第一支撑柱位于所述底板的朝向所述第一挡板的一侧,所述第二支撑柱位于所述底板的朝向所述第二挡板的一侧;
其中,所述第一支撑柱与所述第一挡板平行设置,所述第二支撑柱与所述第二挡板平行设置,且所述第一支撑柱的长度大于所述第二支撑柱的长度,以使所述电路板朝向所述第二挡板的一侧倾斜,并保证所述电路板与所述盖板平行设置。
6.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扩展坞,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挡板的朝向所述容纳腔的一侧凸设有第一支撑块,所述第一支撑块的顶面与所述第一支撑柱的顶面平齐设置。
7.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扩展坞,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挡板的朝向所述容纳腔的一侧凸设有第二支撑块,所述第二支撑块的顶面与所述第二支撑柱的顶面平齐设置。
8.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扩展坞,其特征在于,所述电路板的上还电连接有若干第二接口,所述第一挡板上开设有若干第二避让孔,每一所述第二接口与一所述第二避让孔正对设置。
9.如权利要求8所述的扩展坞,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接口的开口端向上倾斜设置,所述第二接口的倾斜角度与所述盖板的倾斜角度一致。
10.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扩展坞,其特征在于,所述电路板上还电连接有声卡主控芯片,所述盖板上还设置有与所述声卡主控芯片电连接的音量调节旋钮。
CN202322529844.2U 2023-09-15 2023-09-15 扩展坞 Active CN220873907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322529844.2U CN220873907U (zh) 2023-09-15 2023-09-15 扩展坞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322529844.2U CN220873907U (zh) 2023-09-15 2023-09-15 扩展坞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20873907U true CN220873907U (zh) 2024-04-30

Family

ID=90821760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322529844.2U Active CN220873907U (zh) 2023-09-15 2023-09-15 扩展坞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20873907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2025076B (zh) 防水结构及具有该防水结构的便携式电子装置
US6392880B1 (en) Portable computer with removable bottom component housing
EP1298973B1 (en) Instrument with housing having recess for connectors
US6561847B1 (en) Integrated multimedia input/output port connector assembly
CN220873907U (zh) 扩展坞
US7614912B2 (en) Card connector with dummy card
WO2020107159A1 (zh) 集线器
CN211653550U (zh) 一种计算机多功能扩展坞
CN210627026U (zh) 扩展坞
WO2020107158A1 (zh) 集线器
CN210298326U (zh) 多功能信号接收转换装置
CN218732291U (zh) 头戴式耳机支架扩展坞
CN209217387U (zh) 外部设备转接器
WO2020107157A1 (zh) 集线器
CN219102623U (zh) 具有支撑功能的平板
CN210959029U (zh) 一种转接盒的外壳连接结构
CN214673266U (zh) 一种usb安装座
CN214379011U (zh) 一种type-c带钩无站脚立贴有柱母座
CN216352051U (zh) 笔记本电脑外设扩展坞
CN216313196U (zh) 一种结构紧凑的网络扫描仪
CN216979679U (zh) 一种防水平板电脑
CN218273228U (zh) 一种新型多功能笔记本电脑
CN211577782U (zh) 一种苹果笔记本电脑用二合一拓展坞
CN217443808U (zh) 笔记本电脑底壳及笔记本电脑
CN210156615U (zh) 一种usb插座及usb插座装置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