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20873906U - 扩展坞 - Google Patents

扩展坞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20873906U
CN220873906U CN202322527363.8U CN202322527363U CN220873906U CN 220873906 U CN220873906 U CN 220873906U CN 202322527363 U CN202322527363 U CN 202322527363U CN 220873906 U CN220873906 U CN 220873906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flange
plate
docking station
baffle
circuit board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322527363.8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徐业友
毛传鑫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Shenzhen Orico Technologies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Shenzhen Orico Technologies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Shenzhen Orico Technologies Co Ltd filed Critical Shenzhen Orico Technologies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322527363.8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20873906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20873906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20873906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Landscapes

  • Casings For Electric Apparatu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一种扩展坞,涉及电子辅助设备技术领域,本扩展坞包括壳体和电路板,所述壳体包括底板、侧板和盖板,所述侧板罩设于所述底板并与所述底板为可拆卸连接,所述盖板盖设于所述侧板并与所述侧板为可拆卸连接,所述侧板围合形成有容置腔,所述电路板设于所述容置腔内。本实用新型扩展坞将底板、盖板和侧板分体设置,使得扩展坞的外壳的底板也可以打开,以实现电路板省力拆卸,同时避免电路板出现磨损。

Description

扩展坞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电子辅助设备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扩展坞。
背景技术
扩展坞,又称端口复制器,可连接于电脑、平板、手机等电子设备,使电子设备可与多个配件或外置设备(如电源适配器、网线、鼠标、外置键盘、打印机及外置显示器)进行一站式连接。
扩展坞的壳体内设置有电路板,当电路板出现故障时,需要将壳体打开以对电路板进行维修。目前,市面上的可拆卸的扩展坞通常包括上壳和下壳,其中,上壳包括顶板和凸设于顶板底面的侧板,下壳包括底板和凸设于底板顶面的侧板,上壳的侧板伸入下壳的腔室以与下壳的侧板卡扣连接,以实现上壳和下壳的拆装。当上壳打开之后,通常需要从下壳的侧边缝隙将电路板撬出,这样的方式不仅费力,而且容易将电路板磨损。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主要目的是提供一种扩展坞,旨在使得扩展坞的外壳的底板也可以打开,以实现电路板省力拆卸,同时避免电路板出现磨损。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出的扩展坞包括壳体和电路板,所述壳体包括底板、侧板和盖板,所述侧板罩设于所述底板并与所述底板为可拆卸连接,所述盖板盖设于所述侧板并与所述侧板为可拆卸连接,所述侧板围合形成有容置腔,所述电路板设于所述容置腔内。
可选地,所述底板的顶面凸设有第一凸缘,所述第一凸缘设于所述底板的边缘,所述第一凸缘伸入所述容置腔以与所述侧板卡扣连接。
可选地,所述侧板包括两相对设置的第一挡板和第二挡板,所述第一挡板和所述第二挡板沿所述侧板的长度方向延伸设置,所述第一挡板的内壁凹设有第一卡槽,所述第二挡板的内壁凹设有第二卡槽;所述第一凸缘包括两相对设置的第一挡边和第二挡边,所述第一挡边的朝向背离所述容置腔的一侧凸设有第一卡扣,所述第二挡边的朝向背离所述容置腔的一侧凸设有第二卡扣,所述第一卡扣插入所述第一卡槽,所述第二卡扣插入所述第二卡槽,以实现所述底板与所述侧板的卡扣连接。
可选地,所述盖板的底面凸设有第二凸缘,所述第二凸缘设于所述盖板的边缘,所述第二凸缘伸入所述容置腔以与所述侧板卡扣连接。
可选地,所述第一挡板的内壁还凹设有第三卡槽,所述第二挡板的内壁还凹设有第四卡槽,所述第三卡槽位于所述第一卡槽的上方,所述第四卡槽位于所述第二卡槽的上方;所述第二凸缘包括两相对设置的第三挡边和第四挡边,所述第三挡边的朝向背离所述容置腔的一侧凸设有第三卡扣,所述第四挡边的朝向背离所述容置腔的一侧凸设有第四卡扣,所述第三卡扣插入所述第三卡槽,所述第四卡扣插入所述第四卡槽,以实现所述盖板与所述侧板的卡扣连接。
可选地,所述扩展坞还包括支撑件,所述支撑件设于所述底板和所述电路板之间,用于支撑所述电路板并使所述电路板与所述盖板平行设置。
可选地,所述支撑件包括第一支撑柱和第二支撑柱,所述第一凸缘围合形成有安装空间,所述第一支撑柱和所述第二支撑柱均凸设于所述底板的顶面,并位于所述安装空间内,所述第一支撑柱位于所述安装空间的朝向所述第一挡边的一侧,所述第二支撑柱位于所述安装空间的朝向所述第二挡边的一侧。
可选地,所述第一挡板的朝向所述容置腔的一侧凸设有第一支撑块,所述第一支撑块的顶面与所述第一支撑柱的顶面平齐。
可选地,所述第二挡板的朝向所述容置腔的一侧凸设有第二支撑块,所述第二支撑块的顶面与所述第二支撑柱的顶面平齐。
可选地,所述第二挡边上开设有限位孔,所述第二支撑块插入所述限位孔以实现所述底板和所述侧板的限位。
本实用新型扩展坞将底板、盖板和侧板分体设置,并将底板和盖板均与侧板设置为可拆卸连接,当壳体内的电路板出现线路故障时,可同时将盖板和底板打开,而后可从容置腔的下端开口向电路板施加向上的推力,将电路板从容置腔的上端开口推出,即可将电路板从壳体内取出。这样的拆卸方式,与传统的需要从侧边将电路板撬出的方式相比,更加省力,而且,避免了电路板由于撬动出现的磨损问题。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示出的结构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为本实用新型扩展坞一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扩展坞一实施例的剖面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扩展坞一实施例的爆炸图;
图4为图3的扩展坞另一视角的结构示意图;
图5为本实用新型扩展坞一实施例的侧板的结构示意图;
图6为图5的侧板的另一视角结构示意图。
附图标号说明:
本实用新型目的的实现、功能特点及优点将结合实施例,参照附图做进一步说明。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作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需要说明,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所有方向性指示(诸如上、下、左、右、前、后……)仅用于解释在某一特定姿态(如附图所示)下各部件之间的相对位置关系、运动情况等,如果该特定姿态发生改变时,则该方向性指示也相应地随之改变。
另外,在本实用新型中涉及“第一”、“第二”等的描述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其相对重要性或者隐含指明所指示的技术特征的数量。由此,限定有“第一”、“第二”的特征可以明示或者隐含地包括至少一个该特征。另外,各个实施例之间的技术方案可以相互结合,但是必须是以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能够实现为基础,当技术方案的结合出现相互矛盾或无法实现时应当认为这种技术方案的结合不存在,也不在本实用新型要求的保护范围之内。
目前,市面上的可拆卸的扩展坞通常包括上壳和下壳,其中,上壳包括顶板和凸设于顶板底面的侧板,下壳包括底板和凸设于底板顶面的侧板,上壳的侧板伸入下壳的腔室以与下壳的侧板卡扣连接,以实现上壳和下壳的拆装。当上壳打开之后,通常需要从下壳的侧边缝隙将电路板撬出,这样的方式不仅费力,而且容易将电路板磨损。
为此,本实用新型提出一种扩展坞100,旨在使得扩展坞100的外壳的底板1也可以打开,以实现电路板4省力拆卸,同时避免电路板4出现磨损。
参照图1至图4,本实用新型扩展坞100包括壳体和电路板4,壳体包括底板1、侧板3和盖板2,侧板3罩设于底板1并与底板1为可拆卸连接,盖板2盖设于侧板3并与侧板3为可拆卸连接,侧板3围合形成有容置腔,电路板4设于容置腔内。
本实用新型扩展坞100包括壳体和电路板4,壳体包括从下往上依次设置的底板1、侧板3和盖板2,其中,侧板3为具有上下开口的筒状结构,筒状结构内形成有容置腔,底板1盖设于容置腔的下端开口,并与侧板3可拆卸连接,盖板2盖设于容置腔的上端开口,并与侧板3可拆卸连接。底板1、盖板2与侧板3可拆卸连接的方式可为螺钉连接、螺纹连接和磁吸连接等。电路板4设于容置腔内与盖板2平行设置,电路板4上电连接有若干接口,其中,部分接口垂直于电路板4设置,部分接口平行于电路板4设置,这些接口包括但不限于有USB数据接口、Type-C数据接口、Type-C充电接口、HDMI视频输出接口、麦克风接口、音频输入接口、音频输出接口等。盖板2开设有若干第一避让孔,第一避让孔的数量与接口的数量一致,且每一接口与一第一避让孔正对设置。
本实用新型扩展坞100将底板1、盖板2和侧板3分体设置,并将底板1和盖板2均与侧板3设置为可拆卸连接,当壳体内的电路板4出现线路故障时,可同时将盖板2和底板1打开,而后可从容置腔的下端开口向电路板4施加向上的推力,将电路板4从容置腔的上端开口推出,即可将电路板4从壳体内取出。这样的拆卸方式,与传统的需要从侧边将电路板4撬出的方式相比,更加省力,而且,避免了电路板4由于撬动出现的磨损问题。
参照图2至图4,底板1的顶面凸设有第一凸缘11,第一凸缘11设于底板1的边缘,第一凸缘11伸入容置腔以与侧板3卡扣连接。
盖板2的底面凸设有第二凸缘21,第二凸缘21设于盖板2的边缘,第二凸缘21伸入容置腔以与侧板3卡扣连接。
本实施例中,为了实现底板1和侧板3的连接,底板1的顶面凸设有第一凸缘11,第一凸缘11沿底板1的边缘环形设置,第一凸缘11伸入侧板3的容置腔并与侧板3的内壁接触并卡扣连接。侧板3的底端内壁凹设有第一凹槽,底板1向外凸设有第一凸台,底板1与侧板3连接时,第一凸缘11伸入侧板3的容置腔内,直至第一凸台与第一凹槽的侧壁抵顶。为了实现盖板2和侧板3的连接,盖板2的底面凸设有第二凸缘21,第二凸缘21沿盖板2的边缘环形设置,第二凸缘21伸入侧板3的容置腔并与侧板3的内壁接触并卡扣连接。侧板3的顶端内壁凹设有第二凹槽,盖板2向外凸设有第二凸台,盖板2与侧板3连接时,第二凸缘21伸入侧板3的容置腔内,直至第二凸台与第二凹槽的侧壁抵顶。
具体的,侧板3包括两相对设置的第一挡板31和第二挡板32,第一挡板31和第二挡板32沿侧板3的长度方向延伸设置,第一挡板31的内壁凹设有第一卡槽311,第二挡板32的内壁凹设有第二卡槽321。第一凸缘11包括两相对设置的第一挡边111和第二挡边112,第一挡边111的朝向背离容置腔的一侧凸设有第一卡扣1111,第二挡边112的朝向背离容置腔的一侧凸设有第二卡扣1121,第一卡扣1111插入第一卡槽311,第二卡扣1121插入第二卡槽321,以实现底板1与侧板3的卡扣连接。
第一挡板31的内壁还凹设有第三卡槽312,第二挡板32的内壁还凹设有第四卡槽322,第三卡槽312位于第一卡槽311的上方,第四卡槽322位于第二卡槽321的上方。第二凸缘21包括两相对设置的第三挡边211和第四挡边212,第三挡边211的朝向背离容置腔的一侧凸设有第三卡扣2111,第四挡边212的朝向背离容置腔的一侧凸设有第四卡扣2121,第三卡扣2111插入第三卡槽312,第四卡扣2121插入第四卡槽322,以实现盖板2与侧板3的卡扣连接。
在本实用新型的一实施例中,第一挡板31的高度高于第二挡板32的高度,以使得盖板2盖设于侧板3的上端开口时,朝向第二挡板32倾斜,使用时,第二挡板32朝向用户所在的一侧放置,进而使得盖板2朝向用户所在的一侧倾斜,由于电路板4与盖板2平行设置,则电路板4上的垂直设置的接口也将朝向用户所在的一侧倾斜,方便用户进行接口的插拔。
进一步的,本扩展坞100还包括支撑件5,支撑件5设于底板1和电路板4之间,用于支撑电路板4并使电路板4与盖板2平行设置。
一实施例中,参照图2至图4,支撑件5包括第一支撑柱51和第二支撑柱52,第一凸缘11围合形成有安装空间,第一支撑柱51和第二支撑柱52均凸设于底板1的顶面,并位于安装空间内,第一支撑柱51位于安装空间的朝向第一挡边111的一侧,第二支撑柱52位于安装空间的朝向第二挡边112的一侧。第一支撑柱51和第二支撑柱52均可设置有多根、如2根、3根或4根等,多根第一支撑柱51和第二支撑柱52分别等距间隔设置。电路板4设于第一支撑柱51和第二支撑柱52的上方,第一支撑柱51和第二支撑柱52对电路板4起到支撑固定的作用。
进一步的,第一挡板31的朝向容置腔的一侧凸设有第一支撑块313,第一支撑块313的顶面与第一支撑柱51的顶面平齐,以使第一支撑块313和第一支撑柱51共同对电路板4起到支撑作用。
第二挡板32的朝向容置腔的一侧凸设有第二支撑块323,第二支撑块323的顶面与第二支撑柱52的顶面平齐,以使第二支撑块323和第二支撑柱52共同对电路板4起到支撑作用。
第二挡边112上开设有限位孔1122,第二支撑块323插入限位孔1122以实现底板1和侧板3的限位。本实施例中,第二支撑块323既起到支撑电路板4的作用,又对底板1起到限位的作用。
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例,并非因此限制本实用新型的专利范围,凡是在本实用新型的发明构思下,利用本实用新型说明书及附图内容所作的等效结构变换,或直接/间接运用在其他相关的技术领域均包括在本实用新型的专利保护范围内。

Claims (10)

1.一种扩展坞,其特征在于,包括:
壳体,所述壳体包括底板、侧板和盖板,所述侧板罩设于所述底板并与所述底板为可拆卸连接,所述盖板盖设于所述侧板并与所述侧板为可拆卸连接;
电路板,所述侧板围合形成有容置腔,所述电路板设于所述容置腔内。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扩展坞,其特征在于,所述底板的顶面凸设有第一凸缘,所述第一凸缘设于所述底板的边缘,所述第一凸缘伸入所述容置腔以与所述侧板卡扣连接。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扩展坞,其特征在于,所述侧板包括两相对设置的第一挡板和第二挡板,所述第一挡板和所述第二挡板沿所述侧板的长度方向延伸设置,所述第一挡板的内壁凹设有第一卡槽,所述第二挡板的内壁凹设有第二卡槽;
所述第一凸缘包括两相对设置的第一挡边和第二挡边,所述第一挡边的朝向背离所述容置腔的一侧凸设有第一卡扣,所述第二挡边的朝向背离所述容置腔的一侧凸设有第二卡扣,所述第一卡扣插入所述第一卡槽,所述第二卡扣插入所述第二卡槽,以实现所述底板与所述侧板的卡扣连接。
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扩展坞,其特征在于,所述盖板的底面凸设有第二凸缘,所述第二凸缘设于所述盖板的边缘,所述第二凸缘伸入所述容置腔以与所述侧板卡扣连接。
5.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扩展坞,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挡板的内壁还凹设有第三卡槽,所述第二挡板的内壁还凹设有第四卡槽,所述第三卡槽位于所述第一卡槽的上方,所述第四卡槽位于所述第二卡槽的上方;
所述第二凸缘包括两相对设置的第三挡边和第四挡边,所述第三挡边的朝向背离所述容置腔的一侧凸设有第三卡扣,所述第四挡边的朝向背离所述容置腔的一侧凸设有第四卡扣,所述第三卡扣插入所述第三卡槽,所述第四卡扣插入所述第四卡槽,以实现所述盖板与所述侧板的卡扣连接。
6.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扩展坞,其特征在于,所述扩展坞还包括支撑件,所述支撑件设于所述底板和所述电路板之间,用于支撑所述电路板并使所述电路板与所述盖板平行设置。
7.如权利要求6所述的扩展坞,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撑件包括第一支撑柱和第二支撑柱,所述第一凸缘围合形成有安装空间,所述第一支撑柱和所述第二支撑柱均凸设于所述底板的顶面,并位于所述安装空间内,所述第一支撑柱位于所述安装空间的朝向所述第一挡边的一侧,所述第二支撑柱位于所述安装空间的朝向所述第二挡边的一侧。
8.如权利要求7所述的扩展坞,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挡板的朝向所述容置腔的一侧凸设有第一支撑块,所述第一支撑块的顶面与所述第一支撑柱的顶面平齐。
9.如权利要求7所述的扩展坞,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挡板的朝向所述容置腔的一侧凸设有第二支撑块,所述第二支撑块的顶面与所述第二支撑柱的顶面平齐。
10.如权利要求9所述的扩展坞,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挡边上开设有限位孔,所述第二支撑块插入所述限位孔以实现所述底板和所述侧板的限位。
CN202322527363.8U 2023-09-15 2023-09-15 扩展坞 Active CN220873906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322527363.8U CN220873906U (zh) 2023-09-15 2023-09-15 扩展坞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322527363.8U CN220873906U (zh) 2023-09-15 2023-09-15 扩展坞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20873906U true CN220873906U (zh) 2024-04-30

Family

ID=90814212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322527363.8U Active CN220873906U (zh) 2023-09-15 2023-09-15 扩展坞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20873906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US7742291B2 (en) Computer enclosure adapted for mounting different types of transfer cards
US20130058022A1 (en) Dock For Portable Electronic Devices
KR20060045467A (ko) 분리기능 및 잠금기능이 구비된 엘씨디 모니터용 높이조절스탠드
US7170742B2 (en) Peripheral device mounting holder and portable computer including the holder
CN201563339U (zh) 风扇固定装置
CN217656174U (zh) 扩展坞
US8066535B2 (en) Mounting apparatus for electronic device
CN220873906U (zh) 扩展坞
US8345447B2 (en) Mounting apparatus for expansion cards
US8408662B2 (en) Electronic device enclosure
US11735999B2 (en) Inverter housing and connecting structure for inverter and junction box
CN211083438U (zh) 一种支架
US20110299254A1 (en) Screw-less fixing assembly for interface card
CN204463814U (zh) 一种组合式外壳及固态硬盘
US6460947B1 (en) Interchangable battery pack for a portable computer
CN220272917U (zh) 附着式的拓展坞
CN210518502U (zh) 侧键fpc安装结构及终端设备
CN110582177B (zh) 电路板固定组件及电子设备
CN220873907U (zh) 扩展坞
CN216286394U (zh) 一种支撑装置以及一体机设备
CN218300358U (zh) 拓展坞
CN220895693U (zh) 壳体及储能设备
CN216792793U (zh) 用于平板电脑的扩展坞
CN216313196U (zh) 一种结构紧凑的网络扫描仪
CN210607929U (zh) 一种可拆卸式集线器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