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20872841U - 背光模组和显示装置 - Google Patents

背光模组和显示装置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20872841U
CN220872841U CN202322525939.7U CN202322525939U CN220872841U CN 220872841 U CN220872841 U CN 220872841U CN 202322525939 U CN202322525939 U CN 202322525939U CN 220872841 U CN220872841 U CN 220872841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backlight module
support column
support
display device
plat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322525939.7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刘静
孙雄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Huizhou Shiwei New Technology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Huizhou Shiwei New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Huizhou Shiwei New Technology Co Ltd filed Critical Huizhou Shiwei New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322525939.7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20872841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20872841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20872841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Landscapes

  • Planar Illumination Modules (AREA)

Abstract

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一种背光模组和显示装置,背光模组包括:背板,包括底板和设置于所述底板边缘的侧板,所述侧板与所述底板弯折连接;反射片,相对于所述底板倾斜设置;至少一个第一支撑柱,设置于所述反射片与所述底板之间,以支撑所述反射片。通过在反射片和底板之间设置第一支撑柱,可以对反射片进行支撑,减少反射片由于悬空面积过大、以及重力原因导致的下弯变形,从而可以减少对背光源光路的影响,提高显示装置的显示效果。

Description

背光模组和显示装置
技术领域
本申请属于显示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背光模组和显示装置。
背景技术
目前显示装置行业,尤其是电视行业,消费呈现疲软现象,终端电视制造厂家正面临着严峻的成本压力。在这种情况下,降低生产成本成为了各显示装置制造厂家的重要工作内容之一。
其中,单灯条或者双灯条数量的显示装置成为一种降本手段。单灯条或者双灯条也即是对于整个显示装置来说,只放置一个灯条或者两个灯条作为背光源。单个灯条沿显示装置的宽度方向延伸,两个灯条沿显示装置立起状态的高度方向间隔排布。由此,可以减少灯条以及灯珠的数量,从而来降低显示装置的制造成本。
为了保证单灯条或者双灯条的视觉效果,反射片通常在侧面倾斜设置,而由于单灯条或者双灯条设置在显示装置的中心位置,反射片需要向中心延伸,由此导致反射片悬空面积变大,加上反射片挺性差,容易导致反射片变形而影响背光源的光路。
实用新型内容
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一种背光模组和显示装置,以减少反射片的变形,从而减少对背光源光路的影响。
第一方面,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一种背光模组,包括:
背板,包括底板和设置于所述底板边缘的侧板,所述侧板与所述底板弯折连接;
反射片,相对于所述底板倾斜设置;
至少一个第一支撑柱,设置于所述反射片与所述底板之间,以支撑所述反射片。
可选的,每一所述第一支撑柱与所述反射片抵接的一端与所述反射片的倾斜角度相适配。
可选的,所述背光模组还包括:
扩散板,设置于所述侧板背离所述底板的一端;
至少一个第二支撑柱,设置于所述反射片上,且与所述扩散板抵接,以承载所述扩散板。
可选的,所述第二支撑柱与所述第一支撑柱对应设置;且所述第二支撑柱朝向所述反射片的一端与所述反射片的倾斜角度相适配。
可选的,所述第一支撑柱为柱形;所述第二支撑柱为锥形,所述第二支撑柱靠近所述第一支撑柱一端的直径大于所述第二支撑柱另一端的直径。
可选的,所述第二支撑柱的材料为透明材料;和/或
所述第二支撑柱与所述反射片粘接。
可选的,所述背光模组包括沿第一方向间隔设置的两个所述第一支撑柱,在与所述第一方向垂直的第三方向上,靠近所述侧板的第一支撑柱的高度大于远离所述侧板的第一支撑柱的高度;两个所述第一支撑柱通过连接件连接。
可选的,所述连接件设置于所述底板上;和/或所述连接件悬置于两个相邻的所述第一支撑柱之间。
可选的,所述连接件包括第一交叉部和第二交叉部,所述第一交叉部的两端和所述第二交叉部的两端分别与两个所述第一支撑柱连接,且所述第一交叉部和所述第二交叉部交叉连接。
第二方面,本申请实施例还提供一种显示装置,包括:
如上任一项所述的背光模组;
显示屏,设置于所述背光模组上。
本申请实施例的背光模组和显示装置中,通过在反射片和底板之间设置第一支撑柱,可以对反射片进行支撑,减少反射片由于悬空面积过大、以及重力原因导致的下弯变形,从而可以减少对背光源光路的影响,提高显示装置的显示效果。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申请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的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申请的一些实施例,对本领域技术人员来说,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为了更完整地理解本申请及其有益效果,下面将结合附图来进行说明。其中,在下面的描述中相同的附图标号表示相同部分。
图1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显示设备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背光模组的正面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显示装置的第一种侧面结构示意图。
图4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显示装置的第二种侧面结构示意图。
图5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显示装置的第三种侧面结构示意图。
图6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显示装置的第四种侧面结构示意图。
图7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显示装置的第五种侧面结构示意图。
图8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显示装置的第六种侧面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申请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申请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申请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申请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技术人员在没有作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申请保护的范围。
请参阅图1所示,图1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显示设备的结构示意图。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一种显示设备1,显示设备1可以是电视、电脑、车载视频设备等具有显示功能的设备。显示设备1包括壳体10和显示装置20。壳体10用于承载显示装置20,或者说壳体10是显示装置20的封装结构,以将显示装置20的线路等隐藏起来,提升显示设备1的美观度。
显示装置20是显示设备1的主要组成部分,显示装置20可以包括背光模组和显示屏。显示装置20用于在预设程序下实现画面显示,以供用户观看。本申请实施例以液晶显示装置为例进行说明,液晶显示屏使用了两片极化材料中的液体水晶溶液,使电流通过该液体时会使水晶重新排列达到成像的目的。液晶显示屏需要利用背光源,也即是荧光灯管投射出光源,这些光源会经过一个偏光板然后再经过液晶,这时液晶分子的排列方式进而改变穿透液晶的光线角度。然后这些光线接下来还须经过前方的彩色的滤光膜与另一块偏光板。因此我们只要改变刺激液晶的电压值就可以控制最后出现的光线强度与色彩,并进而能在液晶显示屏上变化出有不同深浅的颜色组合了。
目前显示装置行业,尤其是电视行业,消费呈现疲软现象,终端电视制造厂家正面临着严峻的成本压力。在这种情况下,降低生产成本成为了各显示装置厂家的重要工作内容之一。
其中,单灯条或者双灯条数量的显示装置成为一种降本手段。单灯条或者双灯条也即是对于整个显示装置来说,只放置一个灯条或者两个灯条作为背光源。单个灯条沿显示装置的宽度方向延伸,两个灯条沿显示装置立起状态的高度方向间隔排布。由此,可以减少灯条以及灯珠的数量,从而来降低显示装置的制造成本。
为了保证单灯条或者双灯条的视觉效果,反射片通常在侧面倾斜设置,而由于单灯条或者双灯条设置在显示装置的中心位置,反射片需要向中心延伸,由此导致反射片悬空面积变大,加上反射片挺性差,容易导致反射片变形而影响背光源的光路。
为了减少上述情况的发生,本申请实施例对显示装置20做出了改进,以下将结合附图进行说明。
请结合图1并参阅图2至图4所示,图2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背光模组的正面结构示意图,图3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显示装置的第一种侧面结构示意图,图4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显示装置的第二种侧面结构示意图。显示装置20包括背光模组200,背光模组200包括背板21、灯条22、反射片23和至少一个第一支撑柱24。
背板21用于承载显示装置20的各种零部件,诸如承载灯条22、扩散板以及显示屏等。示例性的,背板21包括底板210和设置于底板210边缘的侧板212,侧板212与底板210弯折连接。可以理解的是,背板21可以具有四个侧板212,为了便于说明,本申请实施例以沿第一方向X设置于底板210一端的侧板212为例进行说明,第一方向X也即是显示装置20的天侧和地侧相对的方向。其中,侧板212可以相对于底板210倾斜设置,倾斜角度可以根据侧板212能承受的重量和扩散板以及显示屏的重量来计算。比如,倾斜角度可以大于或等于45°。当然,侧板212也可以与底板210垂直设置,以使得侧板212既能实现承载,又不容易发生断裂现象。
其中,对于第一方向X底板210的相对两端均可以设置侧板212,为了便于描述,本申请实施例以设置于底板210一端的一个侧板212为例进行说明。
需要说明的是,底板210沿第二方向Y的相对两侧也设置有侧板,也即四个侧板从四周围设底板210,并形成有容纳空间,以容纳背光模组200的零部件。
灯条22也可以称为灯板、电路板,灯条22用于承载灯珠25,并可以实现灯珠25之间的电连接,以便于对灯珠25进行控制。灯珠25也即是背光源,灯珠25可以为发光二极管(Light-Emitting Diode,LED)。灯条22设置于底板210上,且沿与第一方向X垂直的第二方向Y延伸。可以理解的是,灯条22沿显示设备1的左右方向设置,侧板212设置在底板210沿上下方向的一端。其中,灯条22上间隔设置有多个灯珠25,以在第二方向Y上的不同区域进行背光显示。
需要说明的是,本申请实施例以单灯条为例进行说明,也即是说,背光模组200只包括一个灯条22,这种设置方式可以灯条22以及灯珠25的数量减少,可以降低背光模组200的制造成本。当然,两个灯条22、三个灯条22以及少量灯条22的情况也可以降低背光模组200的制造成本,上述以一个灯条22为例进行说明,而不应理解为对灯条22数量的限制。
示例性的,灯条22可以设置在底板210沿第一方向X的中间区域,中间区域与边缘区域是相对的概念,沿第一方向X设置在中间区域的两个边缘区域与中间区域共同组成底板210的整面结构。对于边缘区域,背光源即使能照射到,边缘区域的光强也与中间区域有所差别,尤其对于中型、大型尺寸的显示装置,光强差别更为明显。
为了减少背光源发出的光在中间区域和边缘区域的差别,本申请实施例的背光模组200包括反射片23,反射片23相对于底板210倾斜设置,反射片23的一端设置于底板210上,反射片23的另一端架设在侧板212远离底板210的一端,反射片23相对于底板210倾斜设置,可以对背光源的大角度光线进行反射,以满足背光源在边缘区域的出光需求,提高出光率,减少显示的不均匀度。其中,底板210沿第一方向X的两侧均设置反射片23,以同时满足显示装置20沿第一方向X边缘区域的出光需求。
需要说明的是,对于底板210沿第二方向Y的两侧也可以均设置反射结构,但由于在第二方向Y上,背光源与边缘区域的距离相比于在第一方向X上的近,因此,底板210沿第二方向Y两侧的反射结构的倾斜角度可以大于反射片23的倾斜角度。
需要说明的是,由于单灯条的设置方式,沿第一方向X设置的反射片的跨度通常较大,导致在重力作用下反射片出现下塌现象,影响对背光源的反射效果。
为此,本申请实施例的背光模组200可以包括至少一个第一支撑柱24,至少一个第一支撑柱24设置于反射片23和底板210之间,以支撑反射片23,可以减少反射片23由于重力下弯的情况,从而减少对背光源光路的影响。
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背光模组200和显示装置20中,通过在反射片23和底板210之间设置第一支撑柱24,可以对反射片23进行支撑,减少反射片23由于悬空面积过大、以及重力原因导致的下弯变形,从而可以减少对背光源光路的影响,提高显示装置20的显示效果。
示例性的,每一第一支撑柱24均设置于底板210上,且与反射片23抵接;比如可以通过粘接材料将第一支撑柱24分别与底板210和反射片23黏附,以提高第一支撑柱24连接的稳定性与牢靠性。每一第一支撑柱24沿第三方向Z延伸,也即是第一支撑柱24与底板210垂直设置,以对倾斜的反射片23进行承载。第三方向Z分别与第一方向X和第二方向Y垂直。
其中,第一支撑柱24的材料可以为透明材料,从而在制作时可以与支撑扩散板的支撑柱使用同一材料制作,节省工艺步骤,提高制作效率。
示例性的,第一支撑柱24可以为柱形、锥形或者其他形状,柱形又可以分为圆柱形、方柱形以及多边柱形,这里不作具体限定,能对反射片23进行承载即可。其中,每一第一支撑柱24与反射片23抵接的一端与反射片23的倾斜角度相适配,也即是说,第一支撑柱24与反射片23接触的表面可以为适应反射片23的倾斜而设置的倾斜表面,也即是第一支撑柱24与反射片23接触的表面可以与反射片23的倾斜方向一致,或者说倾斜角度相同。相比于第一支撑柱与反射片抵接的一端为平面,可以减少第一支撑柱24对反射片23的损伤,以及减少由于第一支撑柱24与反射片23不平整导致的对反射片23反射光路的影响。
示例性的,背光模组200包括沿第一方向X两个相邻的第一支撑柱24,在第三方向Z上,远离灯条22的第一支撑柱24的高度大于靠近灯条22的第一支撑柱24的高度,换一角度来说,靠近侧板212的第一支撑柱24的高度大于远离侧板212的高度,这是根据反射片23的倾斜状态而设置的。
其中,两个相邻的第一支撑柱24通过连接件26连接,可以提高对反射片23支撑的牢靠性。
示例性的,请结合图4并参阅图5所示,图5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显示装置的第三种侧面结构示意图。连接件26设置于底板210上,和/或连接件26悬置于两个相邻的第一支撑柱24之间。可以理解的是,连接件26设置在底板210上,也即与底板210贴合,两个相邻的第一支撑柱24通过底端的连接件26连接,可以防止连接件26折弯或者倾倒导致的第一支撑柱24支撑不良的现象。连接件26悬置于两个相邻的第一支撑柱24之间,可以分摊每一第一支撑柱24所承受的力,也可以提高对反射片23支撑的稳定性。连接件26可以平行于第一方向X设置,连接件26也可以相对于第一方向X倾斜设置,这里不作具体限定。进一步的,还可以在两个相邻的第一支撑柱24之间分别设置贴设于底板210的连接件26和悬置的连接件26。
在一些实施例中,请参阅图6所示,图6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显示装置的第四种侧面结构示意图。连接件26包括第一交叉部260和第二交叉部262,第一交叉部260的两端和第二交叉部262的两端分别与两个相邻的第一支撑柱24连接,且第一交叉部260和第二交叉部262交叉连接,可以减少单个连接件导致的支撑不良现象,进一步提高第一支撑柱24支撑的稳定性。
需要说明的是,由于反射片23悬置空间过大,一方面会影响反射片23对光路的反射效果,另一方面还会使得支撑扩散板的支撑柱的放置位置减少,导致扩散板出现下塌现象,造成对视效的影响。
为了减少上述问题,本申请实施例对显示装置20中的背光模组200做出了进一步的改进。
请参阅图7和图8所示,图7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显示装置的第五种侧面结构示意图,图8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显示装置的第六种侧面结构示意图。本申请实施例的显示装置20还包括显示屏28,显示屏28设置于背光模组200上,背光模组200还包括扩散板27和至少一个第二支撑柱29。
扩散板27设置于侧板212背离底板210的一端,也可以理解为扩散板27架设于底板210周侧的侧板212上,侧板212对扩散板27进行承载。扩散板27用于对背光源进行扩散,以提高背光源的出光效率和出光效果。
显示屏28设置于扩散板27背离灯条22的一侧,显示屏28是包含液晶分子、阵列基板和彩膜基板的部分,显示屏28与背光源配合实现画面显示。显示屏28与扩散板27之间还可以设置光学膜层,以对背光源的光线进行调整,使得进入显示屏28的光线满足要求。
至少一个第二支撑柱29,设置于反射片23上,且与扩散板27抵接,以承载扩散板27。示例性的,第二支撑柱29沿第三方向Z与第一支撑柱24对应设置,可以减少支撑柱与反射片23的接触位置,并且可以降低第二支撑柱29由于受扩散板27下塌影响导致的反射片23被戳破的风险,从而实现对扩散板27更好的承载效果。第二支撑柱29用于承载扩散板27,可以减少扩散板27的下塌现象,从而提高显示装置20的显示效果。需要说明的是,对于扩散板27的支撑,还有设置在灯条22上以及灯条22附近的支撑结构,但由于反射片23占用空间较大,灯条22上以及灯条22附近的支撑结构不足以对扩散板27进行支撑,因此,本申请实施例还设置有对扩散板27进行辅助支撑的第二支撑柱29,第二支撑柱29与第一支撑柱24对应设置,可以减少第二支撑柱29额外占用的反射片23的空间,从而减少由于连接或者反射片23受力导致的反射片23破裂等问题。
其中,第二支撑柱29的数量小于或等于第一支撑柱24的数量,从而既可以实现对扩散板27的支撑,又可以减少对反射片23受力不均导致破裂的现象。
示例性的,第二支撑柱29可以为锥形,第二支撑柱29靠近第一支撑柱24一端的直径大于第二支撑柱29另一端的直径,可以适应与灯条22附近支撑结构的形状,提高对扩散板27支撑的稳定性。
其中,第二支撑柱29与反射片23粘接,第二支撑柱29靠近反射片23的一端可以为适应反射片23倾斜状态的斜面,或者说第二支撑柱29朝向反射片23的一端与反射片23的倾斜角度相适配,以减少与反射片23棱角碰撞导致的反射片23的破裂问题。
需要说明的是,第二支撑柱29的材料为透明材料,与灯条22附近的支撑结构材料相同,以减少对背光源光路的影响。
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背光模组200和显示装置20中,通过在反射片23和底板210之间设置第一支撑柱24,可以对反射片23进行支撑,减少反射片23由于悬空面积过大、以及重力原因导致的下弯变形,从而可以减少对背光源光路的影响,提高显示装置20的显示效果。通过在第一支撑柱24上方设置第二支撑柱29,可以实现对扩散板27的支撑,且可以减少第二支撑柱29的额外占用空间,减少扩散板27下塌对视效的影响。
在一些实施例中,侧板212的倾斜角度大于或等于反射片23的倾斜角度。对于侧板212倾斜角度大于反射片23倾斜角度的情况,可以设置第一支撑柱24对反射片23进行支撑,以及设置第二支撑柱29对扩散板27进行支撑,可以减少反射片23以及扩散板27变形对视效的影响。对于侧板212倾斜角度与反射片23倾斜角度相同的情况,可以将反射片23贴设在侧板212上,从而侧板212对反射片23进行支撑,对扩散板27的支撑也可以设置第二支撑柱29来实现。由于侧板212倾斜角度过小,对扩散板27承载时容易产生侧板212和底板210断裂的情况,因此,本申请实施例的背光模组200还可以包括支撑件(图中未示意出),支撑件一端与底板210齐平,支撑件的另一端与侧板212背离灯条22的一侧抵接,从而对侧板212进行支撑,减少侧板212与底板210之间断裂情况的发生概率。
在上述实施例中,对各个实施例的描述都各有侧重,某个实施例中没有详述的部分,可以参见其他实施例的相关描述。
在本申请的描述中,术语“第一”、“第二”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或者隐含指明所指示的技术特征的数量。由此,限定有“第一”、“第二”的特征可以明示或者隐含地包括一个或者更多个特征。
以上对本申请实施例所提供的背光模组和显示装置进行了详细介绍,本文中应用了具体个例对本申请的原理及实施方式进行了阐述,以上实施例的说明只是用于帮助理解本申请的方法及其核心思想;同时,对于本领域的技术人员,依据本申请的思想,在具体实施方式及应用范围上均会有改变之处,综上,本说明书内容不应理解为对本申请的限制。

Claims (10)

1.一种背光模组,其特征在于,包括:
背板,包括底板和设置于所述底板边缘的侧板,所述侧板与所述底板弯折连接;
反射片,相对于所述底板倾斜设置;
至少一个第一支撑柱,设置于所述反射片与所述底板之间,以支撑所述反射片。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背光模组,其特征在于,每一所述第一支撑柱与所述反射片抵接的一端与所述反射片的倾斜角度相适配。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背光模组,其特征在于,所述背光模组还包括:
扩散板,设置于所述侧板背离所述底板的一端;
至少一个第二支撑柱,设置于所述反射片上,且与所述扩散板抵接,以承载所述扩散板。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背光模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支撑柱与所述第一支撑柱对应设置;且所述第二支撑柱朝向所述反射片的一端与所述反射片的倾斜角度相适配。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背光模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支撑柱为柱形;所述第二支撑柱为锥形,所述第二支撑柱靠近所述第一支撑柱一端的直径大于所述第二支撑柱另一端的直径。
6.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背光模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支撑柱的材料为透明材料;和/或
所述第二支撑柱与所述反射片粘接。
7.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背光模组,其特征在于,所述背光模组包括沿第一方向间隔设置的两个所述第一支撑柱,在与所述第一方向垂直的第三方向上,靠近所述侧板的第一支撑柱的高度大于远离所述侧板的第一支撑柱的高度;两个所述第一支撑柱通过连接件连接。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背光模组,其特征在于,所述连接件设置于所述底板上;和/或所述连接件悬置于两个所述第一支撑柱之间。
9.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背光模组,其特征在于,所述连接件包括第一交叉部和第二交叉部,所述第一交叉部的两端和所述第二交叉部的两端分别与两个所述第一支撑柱连接,且所述第一交叉部和所述第二交叉部交叉连接。
10.一种显示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
如权利要求1-9任一项所述的背光模组;
显示屏,设置于所述背光模组上。
CN202322525939.7U 2023-09-15 2023-09-15 背光模组和显示装置 Active CN220872841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322525939.7U CN220872841U (zh) 2023-09-15 2023-09-15 背光模组和显示装置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322525939.7U CN220872841U (zh) 2023-09-15 2023-09-15 背光模组和显示装置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20872841U true CN220872841U (zh) 2024-04-30

Family

ID=90817030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322525939.7U Active CN220872841U (zh) 2023-09-15 2023-09-15 背光模组和显示装置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20872841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US10001670B2 (en) Supporting member for backlight unit, backlight unit and image display apparatus having the same
US9933561B2 (en) Liquid crystal display and backlight module thereof
CN100468170C (zh) 背光系统
KR101095999B1 (ko) 백라이트 유니트 및 이를 구비한 액정표시장치
JP5509154B2 (ja) 発光装置および表示装置
EP2450619A1 (en) Lighting device, display apparatus, and television receiving equipment
JP6472634B2 (ja) バックライトユニット及びこれを含む液晶表示装置
CN101441359B (zh) 框架及采用该框架的背光模组
CN101354496A (zh) 背光组件、具有该背光组件的液晶显示器及其制造方法
JP2006318894A (ja) バックライトアセンブリ、拡散板及びこれらを有する液晶表示装置
CN103090271A (zh) 一种新型直下式背光模组及液晶电视
US11537003B2 (en) Backlight module and display device
JPWO2011070872A1 (ja) 照明装置、表示装置、及びテレビ受信装置
TWI686633B (zh) 背光模組
KR20160013418A (ko) 표시장치
KR20150074497A (ko) 백라이트 유닛 및 이를 포함한 액정표시장치
CN110908191A (zh) 显示模组和显示装置
WO2021104395A1 (zh) 一种液晶显示装置
KR20130035120A (ko) 백라이트 유닛 및 이를 포함하는 액정표시장치모듈
CN220872841U (zh) 背光模组和显示装置
KR102045811B1 (ko) 표시장치
KR101281666B1 (ko) 액정표시소자의 백라이트구조
CN216485873U (zh) 背光模组及显示装置
JP2022042232A (ja) バックライト装置及び液晶表示装置
KR101069251B1 (ko) 백라이트 유니트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