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20867639U - 一种双效凉感牛仔面料 - Google Patents
一种双效凉感牛仔面料 Download PDFInfo
- Publication number
- CN220867639U CN220867639U CN202322168146.4U CN202322168146U CN220867639U CN 220867639 U CN220867639 U CN 220867639U CN 202322168146 U CN202322168146 U CN 202322168146U CN 220867639 U CN220867639 U CN 220867639U
- Authority
- CN
- China
- Prior art keywords
- yarn
- warp
- yarns
- weft
- skin
- Prior art date
-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 Active
Links
- 239000004744 fabric Substances 0.000 title claims abstract description 60
- 239000000835 fiber Substances 0.000 claims abstract description 74
- 229920000742 Cotton Polymers 0.000 claims abstract description 40
- 241000195493 Cryptophyta Species 0.000 claims abstract description 13
- 229920002334 Spandex Polymers 0.000 claims abstract description 13
- 229920000728 polyester Polymers 0.000 claims abstract description 13
- 239000004759 spandex Substances 0.000 claims abstract description 13
- 229920000297 Rayon Polymers 0.000 claims abstract description 12
- 238000009965 tatting Methods 0.000 claims abstract description 12
- 238000007667 floating Methods 0.000 claims abstract description 10
- 235000017166 Bambusa arundinacea Nutrition 0.000 claims abstract description 8
- 235000017491 Bambusa tulda Nutrition 0.000 claims abstract description 8
- 241001330002 Bambuseae Species 0.000 claims abstract description 8
- 235000015334 Phyllostachys viridis Nutrition 0.000 claims abstract description 8
- 239000011425 bamboo Substances 0.000 claims abstract description 8
- 239000010410 layer Substance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22
- 239000002344 surface layer Substance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8
- 238000009941 weaving Methods 0.000 abstract description 2
- 230000000295 complement effect Effects 0.000 abstract 1
- 238000000034 method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9
- 230000035699 permeability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8
- 238000002156 mixing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6
- 238000010521 absorption reaction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4
- 239000002131 composite material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4
- 238000009413 insulation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4
- 238000002360 preparation method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4
- 230000008901 benefit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3
- 238000010276 construction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2
- 238000001035 drying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2
- 230000000694 effects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2
- 239000000203 mixture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2
- 238000004321 preservation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2
- 230000008569 process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2
- 238000009423 ventilation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2
- 230000037303 wrinkles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2
- 229920000433 Lyocell Polymer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05299 abrasion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09471 action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9000004927 clay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07791 dehumidification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09977 dual effect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05611 electricity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05516 engineering process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03993 interaction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03068 static effect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06467 substitution reaction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10000004243 sweat Anatomy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35900 sweating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Landscapes
- Woven Fabric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涉及面料领域,提供了一种双效凉感牛仔面料,其包括贴肤层,所述贴肤层由经纱和纬纱梭织而成,所述经纱包括第一经纱与第二经纱,所述第一经纱为冰藻泥与粘胶混纺纤维纱,所述第二经纱为雅赛尔与棉竹节混纺纤维纱,所述第一经纱与所述第二经纱在贴肤一侧的经浮线长度大于在另一侧的经浮线长度;所述纬纱包括第一纬纱与第二纬纱,所述第一纬纱为雅赛尔与棉混纺纤维纱,所述第二纬纱为聚酯纤维与氨纶包芯纤维纱。本实用新型采用多种纤维成分纱线进行梭织混织结构,性能各异进行功能互补,同时,在亲肤侧通过提高经纱的浮线长度,实现了凉爽及透气的双效凉感。
Description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面料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双效凉感牛仔面料。
背景技术
牛仔面料在问世时,以其出色的耐磨性,而为牧民、矿工等所喜爱。但随着时间的推移,因牛仔面料独特的外观与百搭性,牛仔面料的应用不再拘泥于工作服,而是摇身一变,成为广受全球消费者喜爱的面料。
传统的牛仔面料多采用梭织方式制成,其存在僵硬、不透气、闷热等特点,因此,难以在夏季服装中普及。为此,市面上出现了以针织形式编织的新型牛仔面料,针织面料尽管相较于传统牛仔面料具有优良的弹性和透气性,且手感柔软,穿着舒适,但因其不具有梭织牛仔面料的挺括性,仍然难以得到普及。
由此,本申请提出一种基于传统梭织方式制备,兼顾挺括性与凉感的双效凉感牛仔面料。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双效凉感牛仔面料,旨在改善传统牛仔面料闷热的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以下技术方案:
一种双效凉感牛仔面料,包括贴肤层,所述贴肤层由经纱和纬纱梭织而成,所述经纱包括第一经纱与第二经纱,所述第一经纱为冰藻泥与粘胶混纺纤维纱,所述第二经纱为雅赛尔与棉竹节混纺纤维纱,所述第一经纱与所述第二经纱在贴肤一侧的经浮线长度大于在另一侧的经浮线长度;所述纬纱包括第一纬纱与第二纬纱,所述第一纬纱为雅赛尔与棉混纺纤维纱,所述第二纬纱为聚酯纤维与氨纶包芯纤维纱。
进一步地,所述第一经纱中,冰藻泥纤维的比例为80~90%,粘胶纤维的比例为10~20%;所述第二经纱中,雅赛尔纤维的比例为50~60%,棉竹节纤维的比例为40~50%;所述第一纬纱中,雅赛尔纤维的比例为40~50%,棉纤维的比例为50~60%;所述第二纬纱中,聚酯纤维的比例为92~96%,氨纶纤维的比例为4~8%。
进一步地,所述贴肤层的梭织结构为斜纹组织,所述第一经纱与第二经纱的经浮长线位于贴肤侧。
更进一步地,所述第一经纱与所述第二经纱按1:2~1:3的比例间隔排列,所述第一纬纱与第二纬纱按2:1~4:1的比例间隔排列。
更进一步地,所述第一经纱及所述第二经纱的纱支规格为20~30S,所述第一纬纱及所述第二纬纱的纱支规格为30~40S。
进一步地,所述贴肤层的梭织结构为纱罗组织,所述第一经纱为绞经,所述第二经纱为地经。
更进一步地,所述第一经纱与所述第二经纱按1:1的比例间隔排列;所述第一纬纱与第二纬纱按2:1~4:1的比例间隔排列。
更近一步地,所述第一经纱的纱支规格为60~90S,所述第二经纱的纱支规格为20~30S,所述第一纬纱及所述第二纬纱的纱织规格为30~40S。
更近一步地,还包括与所述贴肤层接结的面层,所述面层通过第三经纱、第四经纱、第三纬纱及第四纬纱平织,所述第三经纱及所述第三纬纱为雅赛尔与棉混纺纤维纱,所述第四经纱及所述第四纬纱为聚酯纤维与氨纶包芯纤维纱;所述第三经纱与所述第四经纱按2:1~3:1的比例间隔排列,所述第三纬纱与所述第四纬纱按2:1~3:1的比例间隔排列。
更近一步地,所述第三经纱、第四经纱、第三纬纱及第四纬纱的纱支规格为30~40S。
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后,本实用新型与背景技术相比,具有如下优点:
1、本实用新型采用梭织结构,使得面料具有一定的挺括性,通过以冰藻泥与粘胶混纺纤维纱为第一经纱,雅赛尔与棉竹节混纺纤维纱为第二经纱,雅赛尔与棉混纺纤维纱为第一纬纱,聚酯纤维与氨纶包芯纤维纱为第二纬纱,多种纤维成分进行功能互补,实现了凉爽及透气的双效凉感,同时,又兼顾了抗静电、吸湿等功能要求,提高了用户体验;同时,在贴肤侧,提高经线的浮线长度,提高凉感接触面积与面料亲肤柔软特性。
2、本实用新型通过特定的梭织混织结构,提高了凉爽面料在亲肤侧的接触面积,提升凉感。
3、本实用新型通过设置面层,确保面料的抗磨性,并进一步提升挺括性。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贴肤层的一种梭织结构在贴肤一侧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贴肤层的又一种梭织结构在贴肤一侧的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面层的一种梭织结构。
附图标记说明:
100、第一经纱;110、气孔;200、第二经纱;300、第一纬纱;400、第二纬纱;500、第三经纱;600、第四经纱;700、第三纬纱;800、第四纬纱。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使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技术方案及优点更加清楚明白,以下结合附图及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进一步详细说明。应当理解,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用以解释本实用新型,并不用于限定本实用新型。
另外,需要说明的是:术语“上”“下”“左”“右”“竖直”“水平”“内”“外”等均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者位置关系,仅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实用新型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者暗示本实用新型的装置或者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
当元件被称为“固定于”或者“设置于”或者“设于”另一个元件,它可以直接在另一个元件上或者间接在该另一个元件上。当一个元件被称为是“连接于”另一个元件,它可以是直接连接到另一个元件或者间接连接至该另一个元件上。
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安装”、“相连”、“连接”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者一体地连接;可以是机械连接,也可以是电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或者两个元件的相互作用关系。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根据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实用新型中的具体含义。
实施例
请参照图1及图2所示,本实施提供了一种双效凉感牛仔面料,包括贴肤层,贴肤层由经纱和纬纱梭织而成。
其中,经纱包括第一经纱100与第二经纱200,第一经纱100为冰藻泥与粘胶混纺纤维纱,第二经纱200为雅赛尔与棉竹节混纺纤维纱,纬纱包括第一纬纱300与第二纬纱400,第一纬纱300为雅赛尔与棉混纺纤维纱,第二纬纱400为聚酯纤维与氨纶包芯纤维纱。
在第一经纱100中,冰藻泥纤维具有冰凉的触感,由此,当其贴附于皮肤时,可以带来凉爽的感觉,并且具备良好的吸湿性。其纤维的异形截面结构在贴附于皮肤时,能实现导汗效果,减少闷热感。但冰藻泥纤维在使用过程中容易产生静电,因此,本申请中,第一经纱100采用冰藻泥与粘胶混纺纤维纱,通过粘胶纤维的混纺,提升冰藻泥纤维的抗静电能力。粘胶纤维除了抗静电,其还具有良好的吸湿性及柔软性,但其占比过大时,会使得面料的挺括性下降,因此,在本实施例中,将第一经纱100中冰藻泥纤维的混纺比例为80~90%,粘胶纤维的混纺比例为10~20%。
在第二经纱200中,雅赛尔纤维同样具有冰凉的触感以及良好的透气性,通过触感与透气,实现面料的双效凉感。同时,其通过棉竹节与其混纺,一方面,利用棉竹节的条干不均匀性,进一步提高透气性,另一方面,通过绵竹节的吸湿性排湿减少出汗时的贴附感。本实施例中,第二经纱200的雅赛尔纤维的混纺比例为50~60%,棉竹节纤维的混纺比例为40~50%。
基于第一经纱100与第二经纱200的良好凉感,本实用新型将第一经纱100与第二经纱200在贴肤一侧的经浮线长度设置为大于在另一侧的经浮线长度,进一步提高效果。
在第一纬纱300中,同样通过雅赛尔纤维实现冰凉触感并提升透气性,通过棉纤维提高吸湿性,本实施例中,第一纬纱300中的雅赛尔纤维的比例为40~50%,棉纤维的比例为50~60%。
在第二纬纱400中,通过聚酯纤维实现良好的抗皱性,再加上氨纶纤维的拉伸弹性,使得面料在使用过程中,不易发生皱纹,提高了面料的挺括性。本实施例中,第二纬纱400中的聚酯纤维的混纺比例为92~96%,氨纶纤维的混纺比例为4~8%。
请参考图1所示,在一种优选的实施方式中,贴肤层的梭织结构采用斜纹组织,第一经纱100与第二经纱200的经浮长线位于贴肤侧,如此,有利于提高第一经纱100与第二经纱200的贴肤面积,从而较高程度地提高冰感及透气感。
本实用新型中,第一经纱100与第二经纱200按1:2~1:3的比例间隔排列,所述第一纬纱300与第二纬纱400按2:1~4:1的比例间隔排列。如图1所示,在一种具体的实施方式中,第一经纱100与第二经纱200按1:3的比例间隔排列,所述第一纬纱300与第二纬纱400按2:1的比例间隔排列。此时,第一经纱100及所述第二经纱200的纱支规格为20~30S,第一纬纱300及第二纬纱400的纱支规格为30~40S,面料幅宽为145,克重为220~240。
将第一经纱100选择为冰藻泥纤维的比例为85%,粘胶纤维的比例为15%;将第二经纱200选择为雅赛尔纤维的比例为55%,棉竹节纤维的比例为45%;将第一纬纱300选择为雅赛尔纤维的比例为45%,棉纤维的比例为55;将第二纬纱400选择为聚酯纤维的比例为74%,氨纶纤维的比例为6%,此时,第一经纱100的纱支规格为26S,第二经纱200的纱支规格为23S,第一纬纱300的纱织规格为30S,第二纬纱400的纱支规格为40S,制备试样1。
对试样1与普通全棉牛仔织物参照GB/T35263~2017进行凉感性能对比,如下所示,可见,试样1的凉感性能显著高于普通全棉牛仔织物。
试样 | qmax值 |
试样1 | 0.18J/cm2*s |
普通全棉牛仔织物 | 0.11J/cm2*s |
对试样1与普通全棉牛仔织物参照GB/T35762~2017的方法A进行保温性能对比,如下所示,试样1的保温性能显著低于普通全棉牛仔织物,因此,其获得了优秀的透气性能。
试样 | 保温率 |
试样1 | 17.6% |
普通全棉牛仔织物 | 24.3% |
对试样1与普通全棉牛仔织物参照GB/T21655.1的方法进行吸湿速干性能评定,如下所示,
请参考图2所示,在一种优选的实施方式中,贴肤层的梭织结构采用纱罗组织,此时,将第一经纱100作为绞经,第二经纱200作为地经。如此,第一经纱100与第二经纱200均实现了与人皮肤的较大接触面积,实现了透气及触感冰凉的双重透气。
第一经纱100与所述第二经纱200按1:1的比例间隔排列;第一纬纱300与第二纬纱400按2:1~4:1的比例间隔排列。在如图2所示的具体实例中,第一经纱100与所述第二经纱200按1:1的比例间隔排列;第一纬纱300与第二纬纱400按2:1的比例间隔排列。
此时,第一经纱100的纱支规格为60~90S,第二经纱200的纱支规格为20~30S,第一纬纱300及第二纬纱400的纱织规格为30~40S。通过较低支数的第二经纱200、第一纬纱300及第二纬纱400,使得面料具有柔软、吸湿及透气的特性,同时,通过第一经纱100的绞经作用,在组织点产生气孔110,进一步提升透气性。为避免气孔110过大,第一经纱100采用较高支数的纱线。
将第一经纱100选择为冰藻泥纤维的比例为85%,粘胶纤维的比例为15%;将第二经纱200选择为雅赛尔纤维的比例为55%,棉竹节纤维的比例为45%;将第一纬纱300选择为雅赛尔纤维的比例为45%,棉纤维的比例为55;将第二纬纱400选择为聚酯纤维的比例为94%,氨纶纤维的比例为6%,此时,第一经纱100的纱支规格为80S,第二经纱200的纱支规格为23S,第一纬纱300的纱织规格为30S,第二纬纱400的纱支规格为40S,制备试样2。
对试样2与普通全棉牛仔织物参照GB/T35263~2017进行凉感性能对比,如下所示,可见,试样1的凉感性能显著高于普通全棉牛仔织物。
试样 | qmax值 |
试样2 | 0.23J/cm2*s |
普通全棉牛仔织物 | 0.11J/cm2*s |
对试样2与普通全棉牛仔织物参照GB/T35762~2017的方法A进行保温性能对比,如下所示,试样1的保温性能显著低于普通全棉牛仔织物,因此,其获得了优秀的透气性能。
试样 | 保温率 |
试样2 | 15.1% |
普通全棉牛仔织物 | 24.3% |
对试样2与普通全棉牛仔织物参照GB/T21655.1的方法进行吸湿速干性能评定,如下所示,
本申请采用了斜纹组织或纱罗组织,使得在亲肤一侧,有尽可能长的经浮长度,以提高与皮肤的接触面积,但其会导致本实用新型相较于传统牛仔面料,耐磨性下降。因此,在一种可选的方式中,请参考图3所示,本实用新型还包括与贴肤层接结的面层,面层通过联合接结法、接结经接结法、或接结纬接结法与贴肤层接结,实现对贴肤层的保护,实现抗磨。
其中,面层通过第三经纱500、第四经纱600、第三纬纱700及第四纬纱800平织,第三经纱500及第三纬纱700为雅赛尔与棉混纺纤维纱,第四经纱600及第四纬纱800为聚酯纤维与氨纶包芯纤维纱,混纺比例参照第一纬纱300及第二纬纱400,不再赘述。第三经纱500与第四经纱600按2:1~3:1的比例间隔排列,第三纬纱700与第四纬纱800按2:1~3:1的比例间隔排列。
第三经纱500、第四经纱600、第三纬纱700及第四纬纱800采用较低规格的纱支规格为30~40S,以使得面料柔软,提高触感及透气性。
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较佳的具体实施方式,但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并不局限于此,任何熟悉本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在本实用新型揭露的技术范围内,可轻易想到的变化或替换,都应涵盖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因此,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应该以权利要求的保护范围为准。
Claims (9)
1.一种双效凉感牛仔面料,包括贴肤层,其特征在于:所述贴肤层由经纱和纬纱梭织而成,所述经纱包括第一经纱(100)与第二经纱(200),所述第一经纱(100)为冰藻泥与粘胶混纺纤维纱,所述第二经纱(200)为雅赛尔与棉竹节混纺纤维纱,所述第一经纱(100)与所述第二经纱(200)在贴肤一侧的经浮线长度大于在另一侧的经浮线长度;所述纬纱包括第一纬纱(300)与第二纬纱(400),所述第一纬纱(300)为雅赛尔与棉混纺纤维纱,所述第二纬纱(400)为聚酯纤维与氨纶包芯纤维纱。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双效凉感牛仔面料,其特征在于:所述贴肤层的梭织结构为斜纹组织,所述第一经纱(100)与第二经纱(200)的经浮长线位于贴肤侧。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双效凉感牛仔面料,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经纱(100)与所述第二经纱(200)按1:2~1:3的比例间隔排列,所述第一纬纱(300)与第二纬纱(400)按2:1~4:1的比例间隔排列。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双效凉感牛仔面料,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经纱(100)及所述第二经纱(200)的纱支规格为20~30S,所述第一纬纱(300)及所述第二纬纱(400)的纱支规格为30~40S。
5.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双效凉感牛仔面料,其特征在于:所述贴肤层的梭织结构为纱罗组织,所述第一经纱(100)为绞经,所述第二经纱(200)为地经。
6.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一种双效凉感牛仔面料,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经纱(100)与所述第二经纱(200)按1:1的比例间隔排列;所述第一纬纱(300)与第二纬纱(400)按2:1~4:1的比例间隔排列。
7.如权利要求6所述的一种双效凉感牛仔面料,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经纱(100)的纱支规格为60~90S,所述第二经纱(200)的纱支规格为20~30S,所述第一纬纱(300)及所述第二纬纱(400)的纱织规格为30~40S。
8.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双效凉感牛仔面料,其特征在于:还包括与所述贴肤层接结的面层,所述面层通过第三经纱(500)、第四经纱(600)、第三纬纱(700)及第四纬纱(800)平织,所述第三经纱(500)及所述第三纬纱(700)为雅赛尔与棉混纺纤维纱,所述第四经纱(600)及所述第四纬纱(800)为聚酯纤维与氨纶混纺纤维纱;所述第三经纱(500)与所述第四经纱(600)按2:1~3:1的比例间隔排列,所述第三纬纱(700)与所述第四纬纱(800)按2:1~3:1的比例间隔排列。
9.如权利要求8所述的一种双效凉感牛仔面料,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三经纱(500)、第四经纱(600)、第三纬纱(700)及第四纬纱(800)的纱支规格为30~40S。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2322168146.4U CN220867639U (zh) | 2023-08-11 | 2023-08-11 | 一种双效凉感牛仔面料 |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2322168146.4U CN220867639U (zh) | 2023-08-11 | 2023-08-11 | 一种双效凉感牛仔面料 |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CN220867639U true CN220867639U (zh) | 2024-04-30 |
Family
ID=90820967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Title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
CN202322168146.4U Active CN220867639U (zh) | 2023-08-11 | 2023-08-11 | 一种双效凉感牛仔面料 |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 Link |
---|---|
CN (1) | CN220867639U (zh) |
-
2023
- 2023-08-11 CN CN202322168146.4U patent/CN220867639U/zh active Active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 Publication Date | Title |
---|---|---|
CN210438890U (zh) | 一种法兰绒牛仔面料 | |
CN213167249U (zh) | 一种抗菌面料 | |
CN103469435A (zh) | 一种多功能弹力牛仔布 | |
CN103668658A (zh) | 一种保健护肤内衣面料 | |
CN209456654U (zh) | 一种三层结构针织面料 | |
CN213167210U (zh) | 一种保暖梭织面料 | |
CN210881145U (zh) | 一种人造丝加捻双面布 | |
CN202730385U (zh) | 一种滑爽、吸湿的瑜伽服面料 | |
CN220867639U (zh) | 一种双效凉感牛仔面料 | |
CN204898224U (zh) | 一种抑菌除臭面料 | |
CN216304101U (zh) | 一种发热环保高弹随心裁面料 | |
CN210478018U (zh) | 一种棉质化纤面料 | |
CN113071161A (zh) | 一种基于大豆蛋白的抑菌织物及其制备方法 | |
CN209702965U (zh) | 一种保暖抗静电面料 | |
CN206456045U (zh) | 一种涤棉混纺面料 | |
CN215473611U (zh) | 一种混纺型纤维面料 | |
CN214927798U (zh) | 一种麻棉混纺牛仔面料 | |
CN210634202U (zh) | 一种高吸汗抗菌面料 | |
CN212021911U (zh) | 一种环保型纤维素纤维面料 | |
CN217124188U (zh) | 一种涤氨加捻罗马布 | |
CN216942102U (zh) | 一种防水型复合布料 | |
CN214774519U (zh) | 一种环保透气型再生涤纶面料 | |
CN216068963U (zh) | 一种弹性抗菌经编布面料 | |
CN220280747U (zh) | 一种防水面料 | |
CN211031520U (zh) | 一种棉麻面料 |
Legal Events
Date | Code | Title | Description |
---|---|---|---|
GR01 | Patent grant | ||
GR01 | Patent grant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