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20860591U - 引体向上达标训练器 - Google Patents

引体向上达标训练器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20860591U
CN220860591U CN202322489064.XU CN202322489064U CN220860591U CN 220860591 U CN220860591 U CN 220860591U CN 202322489064 U CN202322489064 U CN 202322489064U CN 220860591 U CN220860591 U CN 220860591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training unit
load training
pull
seat
load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322489064.X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孙立兵
薛文会
类成超
张华均
蒋鹏飞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Shandong Body Longer Fitness Equipment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Shandong Body Longer Fitness Equipment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Shandong Body Longer Fitness Equipment Co ltd filed Critical Shandong Body Longer Fitness Equipment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322489064.X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20860591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20860591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20860591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Landscapes

  • Rehabilitation Tool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引体向上达标训练器,包括支架及通过支架设置的全载荷训练单元、二分之一载荷训练单元以及四分之一载荷训练单元;全载荷训练单元、二分之一载荷训练单元以及四分之一载荷训练单元均设有竖直设置的导向杆、与导向杆配合的滑动架、与滑动架固定连接的座椅、钢索、第一定滑轮以及拉臂,钢索的一端与拉臂连接,第一定滑轮改变钢索的方向;全载荷训练单元中,钢索的另一端与座椅连接,当拉臂向下运动时,座椅在钢索的作用下向上运动;二分之一载荷训练单元中,还包括第一动滑轮,第一动滑轮固定连接在滑动架的上表面,钢索的另一端与支架固定连接,钢索与第一动滑轮配合,当拉臂向下运动时,座椅和第一动滑轮在钢索的作用下向上运动。

Description

引体向上达标训练器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引体向上训练器技术领域,具体涉及引体向上达标训练器。
背景技术
引体向上,有时候简称引体,指依靠自身力量克服自身体重向上做功的垂吊练习。主要测试上肢肌肉力量的发展水平,以及臂力和腰腹力量,在完成一个完整的引体向上的过程中需要众多背部骨骼肌和上肢骨骼肌的共同参与做功,是一项多关节复合动作练习,是较好的锻炼上肢的方法,是所有发展背部骨骼肌肌力和肌耐力的练习方式中参与肌肉最多、运动模式最复杂、发展背部骨骼肌的肌力和肌耐力最有效的练习方式,是最基本的锻炼背部的方法。
现有的引体向上达标训练器一般通过额外配置负重,来作为训练时的负重,不仅增加了成本,而且不同人群面对不同训练需求时,还需要自己增减负重,较为麻烦,也存在一定的安全隐患。
实用新型内容
针对上述背景技术所提出的问题,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旨在提供引体向上达标训练器。
为实现上述技术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的技术方案如下:
引体向上达标训练器,包括支架以及通过支架设置的全载荷训练单元、二分之一载荷训练单元以及四分之一载荷训练单元;
所述全载荷训练单元、二分之一载荷训练单元以及四分之一载荷训练单元均设有竖直设置的导向杆、与导向杆配合的滑动架、与滑动架固定连接的座椅、钢索、第一定滑轮以及拉臂,所述钢索的一端与拉臂连接,所述第一定滑轮改变钢索的方向;
所述全载荷训练单元中,所述钢索的另一端与座椅连接,当所述拉臂向下运动时,座椅在钢索的作用下向上运动;
所述二分之一载荷训练单元中,还包括一个第一动滑轮,所述第一动滑轮固定连接在滑动架的上表面,所述钢索的另一端与支架固定连接,所述钢索与第一动滑轮配合,当所述拉臂向下运动时,座椅和第一动滑轮在钢索的作用下向上运动;
所述四分之一载荷训练单元中,还包括两个第二动滑轮和一个第二定滑轮,所述第二动滑轮均固定在滑动架的上表面,所述第二定滑轮固定在支架上,所述钢索的另一端与支架固定连接,所述钢索先穿过一个第二动滑轮,再穿过第二定滑轮,最后穿过剩下一个第二动滑轮后绕第一定滑轮与拉臂连接,当所述拉臂向下运动时,座椅在钢索的作用下向上运动。
进一步限定,所述支架在对应全载荷训练单元、二分之一载荷训练单元以及四分之一载荷训练单元中座椅的下方位置连接缓冲器,这样的结构设计,缓冲器可以对下行的座椅进行缓冲,当训练人员失力时,即使座椅意外下坠,也不会突然碰撞,造成不适或者受伤。
进一步限定,所述缓冲器的内部设有弹簧,这样的结构设计,通过弹簧来对座椅的冲击进行缓冲,避免对训练人员造成损伤。
进一步限定,所述滑动架设有适配导向杆的内凹形的滚轮,所述导向杆位于两个滚轮之间,这样的结构设计,滚轮上的内凹与导向杆配合,两个滚轮可以实现夹持,滚轮的滚动产生滚动摩擦,更有利于滑动架的滑动。
进一步限定,所述第一定滑轮通过悬臂架安装,所述钢索在悬臂架以下的位置设有钢球,所述悬臂架限制钢球的最大上行位置,这样的结构设计,悬臂架对钢球的位置进行限位,从而限制钢索的最大移动位置,并将拉臂确定在一个合适的高度位置,便于使用者拉动。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
1.经济性高,训练人员坐在座椅上,以自身重量作为负重,通过克服自重即可进行练习,无需额外配置负重块,经济效益更高,而且无需更换,以自身重量作为负重更加适应训练的力量,便于训练者建立训练信心;
2.科学性强,根据个体差异和不同练习需求,训练者可以选择全载荷训练单元、二分之一载荷训练单元或者四分之一载荷训练单元,便于训练者循序渐进提升上肢、背部力量;
3.趣味性足,训练者下拉拉臂,钢索的端头向下运动,并拉动座椅和训练者一同向上运动,训练者身体逐渐上升,松懈后又开始下降,增加了训练的趣味性,提高了参与度,有助于建立训练信心。
附图说明
本实用新型可以通过附图给出的非限定性实施例进一步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引体向上达标训练器实施例的第一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引体向上达标训练器实施例的第二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引体向上达标训练器实施例的中全载荷训练单元、二分之一载荷训练单元以及四分之一载荷训练单元共有部分的结构示意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引体向上达标训练器实施例中全载荷训练单元的结构示意图;
图5为本实用新型引体向上达标训练器实施例中二分之一载荷训练单元的结构示意图;
图6为本实用新型引体向上达标训练器实施例中四分之一载荷训练单元的结构示意图;
主要元件符号说明如下:
1、支架;
2、全载荷训练单元;
3、二分之一载荷训练单元;31、第一动滑轮;
4、四分之一载荷训练单元;41、第二动滑轮;42、第二定滑轮;
51、导向杆;52、座椅;53、滑动架;54、缓冲器;55、钢索;56、第一定滑轮;57、拉臂。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使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可以更好地理解本实用新型,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进一步说明。
如图1-6所示,本实用新型的引体向上达标训练器,包括支架1以及通过支架1设置的全载荷训练单元2、二分之一载荷训练单元3以及四分之一载荷训练单元4;
全载荷训练单元2、二分之一载荷训练单元3以及四分之一载荷训练单元4均设有竖直设置的导向杆51、与导向杆51配合的滑动架53、与滑动架53固定连接的座椅52、钢索55、第一定滑轮56以及拉臂57,钢索55的一端与拉臂57连接,第一定滑轮56改变钢索55的方向;
全载荷训练单元2中,钢索55的另一端与座椅52连接,当拉臂57向下运动时,座椅52在钢索55的作用下向上运动;
二分之一载荷训练单元3中,还包括一个第一动滑轮31,第一动滑轮31固定连接在滑动架53的上表面,钢索55的另一端与支架1固定连接,钢索55与第一动滑轮31配合,当拉臂57向下运动时,座椅52和第一动滑轮31在钢索55的作用下向上运动;
四分之一载荷训练单元4中,还包括两个第二动滑轮41和一个第二定滑轮42,第二动滑轮41均固定在滑动架53的上表面,第二定滑轮42固定在支架1上,钢索55的另一端与支架1固定连接,钢索55先穿过一个第二动滑轮41,再穿过第二定滑轮42,最后穿过剩下一个第二动滑轮41后绕第一定滑轮56与拉臂57连接,当拉臂57向下运动时,座椅52在钢索55的作用下向上运动。
本实施例中:
训练人员坐在座椅52上,以自身重量作为负重,通过克服自重即可进行练习,无需额外配置负重块,经济效益更高,而且无需更换,以自身重量作为负重更加适应训练的力量,便于训练者建立训练信心;
根据个体差异和不同练习需求,训练者可以选择全载荷训练单元2、二分之一载荷训练单元3或者四分之一载荷训练单元4,便于训练者循序渐进提升上肢、背部力量;
选择全载荷训练单元2时,训练者的全部体重加上座椅52的重量作为负载,训练者下拉拉臂57,钢索55的端头向下运动,并拉动座椅52和训练者一同向上运动,训练者身体逐渐上升,松懈后又开始下降,增加了训练的趣味性,提高了参与度,有助于建立训练信心;
选择二分之一载荷训练单元3时,座椅52和第一动滑轮31一同运动,训练者下拉拉臂57时,训练者一端只需承担二分之一的负载;
选择四分之一载荷训练单元4时,座椅52和两个第二动滑轮41一同运动,训练者下拉拉臂57时,训练者一端只需承担四分之一的负载,第二定滑轮42用于改变钢索55的方向;
滑动架53和导向杆51配合,对座椅52的上下运动进行导向,保持座椅52的姿态稳定。
优选,支架1在对应全载荷训练单元2、二分之一载荷训练单元3以及四分之一载荷训练单元4中座椅52的下方位置连接缓冲器54,这样的结构设计,缓冲器54可以对下行的座椅52进行缓冲,当训练人员失力时,即使座椅52意外下坠,也不会突然碰撞,造成不适或者受伤。实际上,也可以根据具体情况具体考虑其它的缓冲结构。
优选,缓冲器54的内部设有弹簧,这样的结构设计,通过弹簧来对座椅52的冲击进行缓冲,避免对训练人员造成损伤。实际上,也可以根据具体情况具体考虑缓冲器54其它的结构形状。
优选,滑动架53设有适配导向杆51的内凹形的滚轮,导向杆51位于两个滚轮之间,这样的结构设计,滚轮上的内凹与导向杆51配合,两个滚轮可以实现夹持,滚轮的滚动产生滚动摩擦,更有利于滑动架53的滑动。实际上,也可以根据具体情况具体考虑滑动架53其它的结构形状。
优选,第一定滑轮56通过悬臂架安装,钢索55在悬臂架以下的位置设有钢球,悬臂架限制钢球的最大上行位置,这样的结构设计,悬臂架对钢球的位置进行限位,从而限制钢索55的最大移动位置,并将拉臂57确定在一个合适的高度位置,便于使用者拉动。实际上,也可以根据具体情况具体考虑其它的限位结构。
上述实施例仅示例性说明本实用新型的原理及其功效,而非用于限制本实用新型。任何熟悉此技术的人士皆可在不违背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及范畴下,对上述实施例进行修饰或改变。因此,凡所属技术领域中具有通常知识者在未脱离本实用新型所揭示的精神与技术思想下所完成的一切等效修饰或改变,仍应由本实用新型的权利要求所涵盖。

Claims (5)

1.引体向上达标训练器,其特征在于:包括支架(1)以及通过支架(1)设置的全载荷训练单元(2)、二分之一载荷训练单元(3)以及四分之一载荷训练单元(4);
所述全载荷训练单元(2)、二分之一载荷训练单元(3)以及四分之一载荷训练单元(4)均设有竖直设置的导向杆(51)、与导向杆(51)配合的滑动架(53)、与滑动架(53)固定连接的座椅(52)、钢索(55)、第一定滑轮(56)以及拉臂(57),所述钢索(55)的一端与拉臂(57)连接,所述第一定滑轮(56)改变钢索(55)的方向;
所述全载荷训练单元(2)中,所述钢索(55)的另一端与座椅(52)连接,当所述拉臂(57)向下运动时,座椅(52)在钢索(55)的作用下向上运动;
所述二分之一载荷训练单元(3)中,还包括一个第一动滑轮(31),所述第一动滑轮(31)固定连接在滑动架(53)的上表面,所述钢索(55)的另一端与支架(1)固定连接,所述钢索(55)与第一动滑轮(31)配合,当所述拉臂(57)向下运动时,座椅(52)和第一动滑轮(31)在钢索(55)的作用下向上运动;
所述四分之一载荷训练单元(4)中,还包括两个第二动滑轮(41)和一个第二定滑轮(42),所述第二动滑轮(41)均固定在滑动架(53)的上表面,所述第二定滑轮(42)固定在支架(1)上,所述钢索(55)的另一端与支架(1)固定连接,所述钢索(55)先穿过一个第二动滑轮(41),再穿过第二定滑轮(42),最后穿过剩下一个第二动滑轮(41)后绕第一定滑轮(56)与拉臂(57)连接,当所述拉臂(57)向下运动时,座椅(52)在钢索(55)的作用下向上运动。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引体向上达标训练器,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架(1)在对应全载荷训练单元(2)、二分之一载荷训练单元(3)以及四分之一载荷训练单元(4)中座椅(52)的下方位置连接缓冲器(54)。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引体向上达标训练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缓冲器(54)的内部设有弹簧。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引体向上达标训练器,其特征在于:所述滑动架(53)设有适配导向杆(51)的内凹形的滚轮,所述导向杆(51)位于两个滚轮之间。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引体向上达标训练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定滑轮(56)通过悬臂架安装,所述钢索(55)在悬臂架以下的位置设有钢球,所述悬臂架限制钢球的最大上行位置。
CN202322489064.XU 2023-09-13 2023-09-13 引体向上达标训练器 Active CN220860591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322489064.XU CN220860591U (zh) 2023-09-13 2023-09-13 引体向上达标训练器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322489064.XU CN220860591U (zh) 2023-09-13 2023-09-13 引体向上达标训练器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20860591U true CN220860591U (zh) 2024-04-30

Family

ID=90812523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322489064.XU Active CN220860591U (zh) 2023-09-13 2023-09-13 引体向上达标训练器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20860591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209917155U (zh) 一种儿童康复用手臂锻炼器
CN209451226U (zh) 一种篮球上身力量训练装置
CN214860992U (zh) 一种反手下拉训练器
CN220860591U (zh) 引体向上达标训练器
CN212067599U (zh) 一种仰卧起坐健腹肌装置
CN212789613U (zh) 一种体育教学用拉力背肌训练器
CN112843621A (zh) 一种用于臂部训练的拉伸锻炼装置
CN214232580U (zh) 颈部屈伸与侧屈训练器
CN211410877U (zh) 一种健身臂部力量训练器
JPH09294826A (ja) 筋力鍛練装置
CN212880848U (zh) 一种上肢婵柔训练装置
CN215387342U (zh) 一种体育教学用拉力背肌训练器
CN113398524B (zh) 综合力量训练架
CN220385684U (zh) 一种普拉提训练器
CN2358926Y (zh) 钢索式举重健身机
CN214763139U (zh) 一种连杆式高位下拉训练机
CN211724506U (zh) 一种高低拉健身训练器
CN217939015U (zh) 一种户外锻炼用健身器材
CN220459838U (zh) 一种推胸训练机
CN217511066U (zh) 一种用于肌肉训练的防损伤体育器械
CN221061644U (zh) 一种体操训练用支撑装置
CN215136429U (zh) 腹部前屈训练器
CN220070683U (zh) 多功能健身器
CN115475355B (zh) 一种体能训练装置
CN219721812U (zh) 一种拉力背肌训练器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