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20858316U - 发光音响 - Google Patents

发光音响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20858316U
CN220858316U CN202322510230.XU CN202322510230U CN220858316U CN 220858316 U CN220858316 U CN 220858316U CN 202322510230 U CN202322510230 U CN 202322510230U CN 220858316 U CN220858316 U CN 220858316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light
sound
emitting
hole
control board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322510230.X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魏永奎
吴文龙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Shenzhen Zhiyan Technology Co Ltd
Shenzhen Qianyan Technology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Shenzhen Zhiyan Technology Co Ltd
Shenzhen Qianyan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Shenzhen Zhiyan Technology Co Ltd, Shenzhen Qianyan Technology Co Ltd filed Critical Shenzhen Zhiyan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322510230.X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20858316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20858316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20858316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Landscapes

  • Arrangement Of Elements, Cooling, Sealing, Or The Like Of Lighting Device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发光音响,发光音响包括遮光壳体、出音组件、发光件以及透光件,遮光壳体的侧部或顶部设有出音通孔,遮光壳体还设有安装腔,出音通孔连通安装腔,出音组件安装于安装腔。发光件安装于安装腔并位于出音组件的底部,透光件与发光件相对并外露于遮光壳体的底部。如此,发光音响可以通过出音通孔自遮光壳体的侧部或者顶部出音,发光音响可以通过透光件自遮光壳体的底部发光,则发光音响自遮光壳体的不同侧出音和发光有助于降低发光件发出的光线从出音通孔漏出的风险,从而有助于提高透光件的出光效率。

Description

发光音响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音响技术领域,具体而言,涉及一种发光音响。
背景技术
音响可以满足人们播放音乐、扩音等需求。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可以在出音的同时发光的音响越来越成为人们关注的重点。
然而,相关技术的音响的发光件和出音组件的排布不合理,音响存在漏光的风险。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实施方式提出了一种发光音响,以改善上述至少一个问题。
本实用新型实施方式通过以下技术方案来实现上述目的。
第一方面,本实用新型实施方式提供一种发光音响,发光音响包括遮光壳体、出音组件、发光件和透光件,遮光壳体的侧部或顶部设有出音通孔,遮光壳体还设有安装腔,出音通孔连通安装腔,出音组件安装于安装腔。发光件安装于安装腔并位于出音组件的底部,透光件与发光件相对并外露于遮光壳体的底部。
在一些实施方式中,出音组件包括音频控制板、支架和扬声器,音频控制板和扬声器均连接于支架,扬声器连接于音频控制板并朝向出音通孔,发光件连接于支架背离音频控制板的一侧,音频控制板与发光件信号连接并沿遮光壳体的高度方向分布。
在一些实施方式中,发光音响还包括遮光密封件,扬声器具有出音口,遮光密封件围设于出音口的外周并抵接于扬声器和遮光壳体,遮光密封件位于出音通孔与扬声器之间。
在一些实施方式中,发光件包括发光控制板和灯珠,灯珠连接于发光控制板且灯珠的发光面朝向透光件。
在一些实施方式中,灯珠的发光面与透光件沿遮光壳体的高度方向间隔分布。
在一些实施方式中,灯珠的发光面与透光件沿遮光壳体的宽度方向和/或遮光壳体的长度方向间隔分布。
在一些实施方式中,灯珠的发光面与透光件的间距为0.3mm至0.5mm。
在一些实施方式中,遮光壳体还设有拾音通孔,拾音通孔连通安装腔并朝向音频控制板,拾音通孔与出音通孔位于遮光壳体的不同侧。
在一些实施方式中,发光音响包括脚垫,脚垫连接于透光件背离发光件的一侧。
在一些实施方式中,脚垫为遮光脚垫。
本实用新型提供的发光音响,发光音响包括遮光壳体、出音组件、发光件以及透光件,遮光壳体的侧部或顶部设有出音通孔,遮光壳体还设有安装腔,出音通孔连通安装腔,出音组件安装于安装腔。发光件安装于安装腔并位于出音组件的底部,透光件与发光件相对并外露于遮光壳体的底部。如此,发光音响可以自遮光壳体的侧部或者顶部出音,发光音响可以自遮光壳体的底部发光,则发光音响自遮光壳体的不同侧出音和发光有助于降低发光件发出的光线从出音通孔漏出的风险,从而有助于提高透光件的出光效率。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实施方式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方式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方式,对于本领域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示出了本实用新型实施方式提供的发光音响的结构示意图。
图2示出了图1的发光音响在另一视角下的结构示意图。
图3示出了图1的发光音响在拆分状态下的结构示意图。
图4示出了图3的发光音响的出音组件和遮光密封件在拆分状态下的结构示意图。
图5示出了图4的发光件的发光控制板的结构示意图。
图6示出了图1的发光音响的纵向剖视示意图。
图7示出了本实用新型另一实施方式提供的发光音响的纵向剖视示意图。
图8示出了本实用新型又一实施方式提供的发光音响的纵向剖视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使本技术领域的人员更好地理解本实用新型方案,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方式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方式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方式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方式,而不是全部的实施方式。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方式,本领域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方式,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方式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方式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
请一并参阅图1、图2和图3,本实用新型实施方式提供一种发光音响10,发光音响10包括遮光壳体11、出音组件12、发光件13和透光件14,则发光音响10可以通过出音组件12出音,例如发光音响10可以通过出音组件12播放音乐、广播等,发光音响10还可以通过发光件13从透光件14出光,如此有助于满足人们对发光音响10的出音和发光的需求。
在一些实施方式中,遮光壳体11可以设有安装腔114,出音组件12和发光件13均安装于安装腔114,则遮光壳体11可以为出音组件12和发光件13提供一定的保护,有助于降低出音组件12和发光件13外露损坏的风险。
其中,遮光壳体11中可以增加有阻光剂,如此有助于保证遮光壳体11具备一定的遮光效果,有助于降低发光件13发出的光线从遮光壳体11漏出的风险。
在一些实施方式中,遮光壳体11的侧部或顶部设有出音通孔111,出音通孔111连通安装腔114,则发光音响10可以通过出音通孔111出音。
示例性地,遮光壳体11的侧部可以设有出音通孔111,则出音组件12可以通过遮光壳体11的侧部的出音通孔111出音;又例如,遮光壳体11的顶部可以设有出音通孔111,则出音组件12可以通过遮光壳体11的顶部的出音通孔111出音,具体可以根据实际情况进行设置。
其中,出音组件12的出音侧可以朝向出音通孔111,以使出音组件12发出的声音可以直接传输至出音通孔111,有助于减小声音的传输路径,从而有助于提高出音组件12的出音效率。
在一些实施方式中,发光件13位于出音组件12的底部,透光件14与发光件13相对并外露于遮光壳体11的底部,则发光音响10可以自遮光壳体11的底部发光。
其中,透光件14中可以增加有导光粉,如此有助于保证透光件14具备一定的透光效果,则发光件13发出的光线可以经由透光件14逸出,且由于遮光壳体11具有遮光的效果,使得发光件13发出的光线无法从遮光壳体11逸出,发光件13发出的光线最终经由透光件14逸出至遮光壳体11外,从而有助于提高透光件14的出光效率。
如此,发光音响10可以自遮光壳体11的不同侧出音和发光,有助于减少发光件13发出的光线从出音通孔111漏出的风险,从而有助于提高透光件14的出光效率。
请一并参阅图2、图3和图4,在一些实施方式中,遮光壳体11可以分别具有长度方向X、宽度方向Y和高度方向Z,出音组件12可以包括音频控制板121、支架122和扬声器123,音频控制板121和扬声器123均连接于支架122,扬声器123连接于音频控制板121并朝向出音通孔111,如此,音频控制板121可以控制扬声器123出音,扬声器123发出的声音可以通过出音通孔111传递至遮光壳体11外,有助于保证发光音响10的正常出音。
其中,遮光壳体11可以包括出音面113,出音通孔111的数量可以为多个,多个出音通孔111均设于出音面113上,出音面113与扬声器123的出音侧的形状尺寸相匹配,例如在扬声器123的出音侧的形状为圆状时,出音面113也相对应为圆状,圆状的出音面113与圆状的出音侧的尺寸相适配;又例如在扬声器123的出音侧的形状为矩形状时,出音面113也相对应为矩形状,矩形状的出音面113与矩形状的出音侧的尺寸相适配;再例如在扬声器123的出音侧的形状为三角状时,出音面113也相对应为三角状,三角状的出音面113与三角状的出音侧的尺寸相适配。在其他实施方式中,扬声器123的出音侧与出音面113的形状和尺寸也可以为其他。
如此,出音面113与扬声器123的出音侧的形状尺寸相匹配有助于提高出音通孔111与扬声器123的适配度,有助于提高扬声器123的出音效率,有助于降低出音通孔111的出音面113过大导致发光件13发出的光线从出音通孔111漏出的风险,也有助于降低出音通孔111的出音面113过小导致扬声器123的出音效率降低的风险。
在一些实施方式中,发光件13连接于支架122背离音频控制板121的一侧,音频控制板121与发光件13信号连接并沿高度方向Z分布,例如发光件13可以连接于支架122的底部,音频控制板121可以连接于支架122的顶部。如此,音频控制板121与发光件13可以实现联动,使得发光件13可以根据音频控制板121的信号进行灯光的变换。
此外,由于发光件13连接于支架122背离音频控制板121的一侧,有助于降低发光件13与音频控制板121相互干扰的风险,有助于合理地布局发光音响10的结构,从而有助于提高发光音响10结构的紧凑性。
其中,音频控制板121与发光件13信号连接可以是音频控制板121与发光件13之间通过排线连接,也可以是音频控制板121与发光件13之间通过单独的线缆连接,还可以是音频控制板121与发光件13之间通过柔性电路板(FPC)连接,还可以是音频控制板121与发光件13之间通过柔软扁平排线(FFC)连接等,具体可以根据实际情况进行设置,满足能实现音频控制板121的信号和电流与发光件13传输即可。
在一些实施方式中,发光音响10还可以包括遮光密封件15,扬声器123具有出音口1231,遮光密封件15围设于出口1231的外周并抵接于扬声器123和遮光壳体11,遮光密封件15位于出音通孔111与扬声器123之间。如此,遮光密封件15有助于提高出音通孔111与扬声器123之间的密封性,有助于降低发光件13发出的光线从出音通孔111漏出的风险。
此外,由于遮光密封件15围设于出音口1231的外周并抵接于扬声器123和遮光壳体11,如此有助于提高出音口1231的密封性,有助于提高扬声器123的声压和聚音效果,从而有助于提高扬声器123的出音效果。
其中,遮光密封件15可以包括硅胶、热塑性聚氨酯橡胶(TPU)、热塑性弹性体(TPE)、泡棉等材质,具体可以根据实际情况进行设置,满足遮光密封件15可以遮光和密封即可。
请一并参阅图5、图6和图7,在一些实施方式中,发光件13可以包括发光控制板131和灯珠132,灯珠132连接于发光控制板131且灯珠132的发光面1321朝向透光件14。如此,发光控制板131可以控制灯珠132发光,灯珠132的发光面1321发出的光线可以通过透光件14传递至遮光壳体11外,有助于保证发光音响10的正常发光。
在一些实施方式中,灯珠132的发光面1321与透光件14沿高度方向Z间隔分布,则发光面1321发出的光线可以自发光面1321沿遮光壳体11的高度方向Z向透光件14传递,如图5所示。由于灯珠132的发光面1321与透光件14间隔分布,此时灯珠132的发光面1321与透光件14之间存在一定的间隙,使得灯珠132工作时产生的热量可以通过间隙排出,有助于提高灯珠132的散热效果,从而有助于保证灯珠132的正常工作。
其中,附图6至附图8中带箭头的虚线为发光面1321发出的光线。
请参阅图8,在一些实施方式中,灯珠132的发光面1321与透光件14沿宽度方向Y和/或长度方向X间隔分布,则发光面1321发出的光线可以自发光面1321沿宽度方向Y和/或长度方向X向透光件14传递,最终透光件14将发光面1321发出的光线传递至遮光壳体11外。
示例性地,灯珠132的发光面1321与透光件14可以沿宽度方向Y间隔分布,此时发光面1321发出的光线可以自发光面1321沿宽度方向Y向透光件14传递;又例如,灯珠132的发光面1321与透光件14可以沿长度方向X间隔分布,此时发光面1321发出的光线可以自发光面1321沿长度方向X向透光件14传递;又例如,灯珠132的发光面1321与透光件14可以沿宽度方向Y和长度方向X间隔分布,此时透光件14可以围绕发光面1321,发光面1321发出的光线可以自发光面1321沿宽度方向Y和长度方向X向透光件14传递,具体可以根据实际情况进行设置。
在一些实施方式中,灯珠132的发光面1321与透光件14的间距为0.3mm至0.5mm。如此有助于保证灯珠132的发光面1321与透光件14具有合适的间距,有助于保证灯珠132的发光面1321可以及时散热,同时也有助于保证透光件14可以高效接收发光面1321发出的光线。
示例性地,灯珠132的发光面1321与透光件14的间距可以为0.3mm、0.33mm、0.35mm、0.38mm、0.4mm、0.43mm、0.45mm、0.48mm、0.5mm或上述两个相邻数值间的任一数值,具体可以根据实际情况进行设置。
如此,灯珠132的发光面1321与透光件14具有合适的间距,有助于提高透光件14接收发光面1321发出的光线的效率,有助于保证灯珠132的发光面1321能够及时散热,有助于避免灯珠132的发光面1321与透光件14的间距过小导致灯珠132的发光面1321无法及时散热,也有助于避免灯珠132的发光面1321与透光件14的间距过大造成透光件14无法接收灯珠132的发光面1321的光线。
在一些实施方式中,灯珠132的数量可以为多个,则多个灯珠132有助于提高发光音响10的发光量,有助于提高发光音响10的亮度。
示例性地,灯珠132的数量可以为三个、四个、五个、六个、七个、八个、九个、十个或者其他数量,具体可以根据实际情况进行设置,满足发光音响10具有足够的发光亮度即可。
在一些实施方式中,多个灯珠132均连接于发光控制板131并绕发光控制板131的中轴线呈对称分布,如此有助于提高灯珠132发光的均匀性,有助于保证发光音响10发光的均匀性。
示例性地,多个灯珠132可以绕发光控制板131的中轴线呈圆状排布;又例如,多个灯珠132可以绕发光控制板131的中轴线呈矩形状排布;再例如,多个灯珠132可以绕发光控制板131的中轴线呈线性排布。在其他实施方式中,多个灯珠132绕发光控制板131的中轴线呈对称分布也可以是其他形式,在此不做具体限制,满足灯珠132可以均匀出光即可。
在一些实施方式中,出音组件12还可以包括电池,电池连接于音频控制板121和发光控制板131并固定于支架122上,则电池可以为音频控制板121和发光控制板131提供一定的电能,有助于保证音频控制板121和发光控制板131的正常工作。
此外,遮光壳体11上可以设有供电接口,供电接口连通电池的接口,如此有助于保证发光音响10的充电功能,有助于保证发光音响10在插电源线及脱离电源线后均能正常工作。
请重新参阅图2,在一些实施方式中,遮光壳体11还可以设有拾音通孔112,拾音通孔112连通安装腔114并朝向音频控制板121。如此,拾音通孔112可以配合音频控制板121上的器件实现拾取外部声音的作用,从而有助于保证发光音响10的正常出音。
在一些实施方式中,拾音通孔112与出音通孔111位于遮光壳体11的不同侧,如此有助于降低拾音通孔112与出音通孔111相互干扰的风险,从而有助于提高发光音响10的出音效果。
示例性地,在出音通孔111位于遮光壳体11的侧部时,拾音通孔112可以位于遮光壳体11的顶部;又例如在出音通孔111位于遮光壳体11的顶部时,拾音通孔112可以位于遮光壳体11的侧部,具体可以根据实际情况进行设置。
请一并参阅图1和图6,在一些实施方式中,发光音响10还可以包括脚垫16,脚垫16可以为弹性材质,脚垫16连接于透光件14背离发光件13的一侧,则脚垫16有助于提高发光音响10的稳定性,有助于降低发光音响10倾倒的风险。
其中,脚垫16可以为发光脚垫,例如脚垫16中可以增加有阻光剂,则脚垫16具备一定的遮光效果,有助于降低透光件14的光线从脚垫16处漏出的风险。
当发光音响10放置于平面时,透光件14可以通过脚垫16与放置平面间隔,且由于遮光壳体11的遮光效果,使得发光音响10可以达到发光区域与放置平面不接触且遮光壳体11处无光线外漏的效果,从而营造出发光音响10悬浮发光的效果。
综上,本实用新型实施方式提供的发光音响10,发光音响10包括遮光壳体11、出音组件12、发光件13和透光件14,遮光壳体11的侧部或顶部设有出音通孔111,出音通孔111连通安装腔114,出音组件12安装于安装腔114。发光件13安装于安装腔114并位于出音组件12的底部,透光件14与发光件13相对并外露于遮光壳体11的底部。如此,发光音响10可以自遮光壳体11的侧部或者顶部出音,发光音响10可以自遮光壳体11的底部发光,则发光音响10自遮光壳体11的不同侧出音和发光有助于降低发光件13发出的光线由从音通孔111漏出的风险,从而有助于提高透光件14的出光效率。
在本实用新型中,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或限定,术语“安装”、“连接”等术语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一体连接,或传动连接;可以是直接连接,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根据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实用新型中的具体含义。
此外,术语“第一”、“第二”等仅用于区分描述,而不能理解为特指或特殊结构。术语“一些实施方式”的描述意指结合该实施方式或示例描述的具体特征、结构、材料或者特点包含于本实用新型的至少一个实施方式或示例中。在本实用新型中,对上述术语的示意性表述不必须针对的是相同的实施方式或示例。而且,描述的具体特征、结构、材料或者特点可以在任一个或多个实施方式或示例中以合适的方式结合。此外,在不相互矛盾的情况下,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可以将本实用新型中描述的不同实施方式或示例以及不同实施方式或示例的特征进行结合和组合。
以上实施方式仅用以说明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而非对其限制;尽管参照前述实施方式对本实用新型进行了详细的说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应当理解:其依然可以对前述各实施方式所记载的技术方案进行修改,或者对其中部分技术特征进行等同替换;而这些修改或者替换,并不使相应技术方案的本质脱离本实用新型各实施方式技术方案的精神和范围,均应包含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Claims (10)

1.一种发光音响,其特征在于,包括:
遮光壳体,所述遮光壳体的侧部或顶部设有出音通孔,所述遮光壳体还设有安装腔,所述出音通孔连通所述安装腔;
出音组件,所述出音组件安装于所述安装腔;
发光件,所述发光件安装于所述安装腔并位于所述出音组件的底部;以及
透光件,所述透光件与所述发光件相对并外露于所述遮光壳体的底部。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发光音响,其特征在于,所述出音组件包括音频控制板、支架和扬声器,所述音频控制板和所述扬声器均连接于所述支架,所述扬声器连接于所述音频控制板并朝向所述出音通孔,所述发光件连接于所述支架背离所述音频控制板的一侧,所述音频控制板与所述发光件信号连接并沿所述遮光壳体的高度方向分布。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发光音响,其特征在于,所述发光音响还包括遮光密封件,所述扬声器具有出音口,所述遮光密封件围设于所述出音口的外周并抵接于所述扬声器和所述遮光壳体,所述遮光密封件位于所述出音通孔与所述扬声器之间。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发光音响,其特征在于,所述发光件包括发光控制板和灯珠,所述灯珠连接于所述发光控制板且所述灯珠的发光面朝向所述透光件。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发光音响,其特征在于,所述灯珠的发光面与所述透光件沿所述遮光壳体的高度方向间隔分布。
6.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发光音响,其特征在于,所述灯珠的发光面与所述透光件沿所述遮光壳体的宽度方向和/或所述遮光壳体的长度方向间隔分布。
7.根据权利要求5或6所述的发光音响,其特征在于,所述灯珠的发光面与所述透光件的间距为0.3mm至0.5mm。
8.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发光音响,其特征在于,所述遮光壳体还设有拾音通孔,所述拾音通孔连通所述安装腔并朝向所述音频控制板,所述拾音通孔与所述出音通孔位于所述遮光壳体的不同侧。
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发光音响,其特征在于,所述发光音响包括脚垫,所述脚垫连接于所述透光件背离所述发光件的一侧。
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发光音响,其特征在于,所述脚垫为遮光脚垫。
CN202322510230.XU 2023-09-14 2023-09-14 发光音响 Active CN220858316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322510230.XU CN220858316U (zh) 2023-09-14 2023-09-14 发光音响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322510230.XU CN220858316U (zh) 2023-09-14 2023-09-14 发光音响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20858316U true CN220858316U (zh) 2024-04-26

Family

ID=90747522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322510230.XU Active CN220858316U (zh) 2023-09-14 2023-09-14 发光音响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20858316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KR102538757B1 (ko) 쉴드 캔의 개구부를 덮는 도전성 플레이트와 연결된 차폐 부재를 포함하는 전자 장치
KR20110027329A (ko) 방수형 면 발광장치
TW201333371A (zh) 照明裝置及其照明模組
CN220858316U (zh) 发光音响
CN111828886A (zh) 一种格栅灯
CN111447307B (zh) 电子装置、外接接口部件以及电子系统
CN111998243A (zh) 照明灯具及其光源系统
CN217386607U (zh) 显示模组和显示屏
WO2021136184A1 (zh) 灯具
KR20090123449A (ko) 모바일 단말기의 led 플래쉬 모듈
CN113991880A (zh) 一种无线充电移动电源
CN108600445B (zh) 移动终端
CN219414600U (zh) 一种聚散两用发光组件和头灯
CN218676383U (zh) 一种led面罩组件及led显示屏结构
CN214840644U (zh) 一种能够发生形变且不易折裂的柔性光板
CN218413195U (zh) 一种led封装结构及光机模组
CN220307293U (zh) 电子设备
CN219875973U (zh) 音箱
CN219656023U (zh) 防水型led灯条
CN215774028U (zh) 发声结构和播放设备
CN213237098U (zh) 指示灯组件及电子设备
CN211902601U (zh) 光学模组及吊灯
CN219867597U (zh) 照明灯及具有照明功能的音箱
CN218099878U (zh) 一种背光模组
CN211821976U (zh) 音箱筒灯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