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20856838U - 一种输出汇流排、汇流排组件及电池包 - Google Patents

一种输出汇流排、汇流排组件及电池包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20856838U
CN220856838U CN202322473023.1U CN202322473023U CN220856838U CN 220856838 U CN220856838 U CN 220856838U CN 202322473023 U CN202322473023 U CN 202322473023U CN 220856838 U CN220856838 U CN 220856838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output
negative
positive
busbar
outer connecting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322473023.1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任朝举
陆君高
张国江
江吉兵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Eve Energy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Eve Energy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Eve Energy Co Ltd filed Critical Eve Energy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322473023.1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20856838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20856838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20856838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Classifications

    • YGENERAL TAGGING OF NEW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S; GENERAL TAGGING OF CROSS-SECTIONAL TECHNOLOGIES SPANNING OVER SEVERAL SECTIONS OF THE IPC; 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CROSS-REFERENCE ART COLLECTIONS [XRACs] AND DIGESTS
    • Y02TECHNOLOGIES OR APPLICATIONS FOR MITIGATION OR ADAPTATION AGAINST CLIMATE CHANGE
    • Y02EREDUCTION OF GREENHOUSE GAS [GHG] EMISSIONS, RELATED TO ENERGY GENERATION, TRANSMISSION OR DISTRIBUTION
    • Y02E60/00Enabling technologies; Technologies with a potential or indirect contribution to GHG emissions mitigation
    • Y02E60/10Energy storage using batteries

Landscapes

  • Connection Of Batteries Or Terminal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输出汇流排、汇流排组件及电池包,其中,输出汇流排包括:内连接部;外连接部,与所述内连接部连接,二者分体设置;所述外连接部的厚度大于所述内连接部的厚度。本实用新型的输出汇流排由分体设置的外连接部和内连接部构成,加工工艺简单,生产成本低;厚度小的内连接部用于与该输出汇流排所在电池模组的电芯焊接,保证了输出汇流排与电芯焊接的顺利进行,而厚度大的外连接部与相邻电池模组串联,保证了输出排的过流能力,同时,外连接部厚度大于内连接部厚度的结构设计能够有效提高输出汇流排的结构强度,从而能够在模组间串联时提高二者连接结构的可靠性。

Description

一种输出汇流排、汇流排组件及电池包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电池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输出汇流排、汇流排组件及电池包。
背景技术
电池包包括多个串联的电池模组,构成电池模组的若干个电芯通过CCS组件连接为一个整体。具体地,CCS组件包括设置在电池模组长度方向两端的输出汇流排和设置于这两个输出汇流排之间的若干个连接排,其中,连接在电池模组端部的电芯的正极端的输出汇流排为正极输出排,连接在电池模组端部的电芯的负极端的输出汇流排为负极输出排。相邻两个电池模组串联,也即其中一个电池模组的负极输出排连接至另一个电池模组的正极输出排。
如上所述,输出汇流排一方面承担着电池模组输出极的作用,与所在电池模组的电芯焊接,需要较薄的厚度以方便焊接;另一方面承担着相邻电池模组之间串联的作用,需要较大的过流能力。换句话说,输出汇流排与所在电池模组的电芯焊接部位厚度小,而与相邻电池模组连接的部位又需要加宽或者加厚,这种造型使得输出汇流排模具的开模难度大,成本高。
实用新型内容
针对现有技术之不足,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输出汇流排,其加工工艺简单,能够在模组间串联时提高彼此连接的两个输出汇流排之间的可靠性。
本实用新型的第二个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汇流排组件,其结构强度高,相邻两个单CCS组件之间的连接结构出现松动或者损坏的概率低,可靠性高。
本实用新型的第三个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电池包,其方便组装,安全性高。
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
一种输出汇流排,包括:内连接部;外连接部,与所述内连接部连接,二者分体设置;所述外连接部的厚度大于所述内连接部的厚度。
根据一种优选实施方式,所述内连接部包括主体部,所述主体部连接至所述外连接部;所述主体部远离所述外连接部的一侧设置有延伸部,所述延伸部用于连接至电芯的正极端或者负极端。
根据一种优选实施方式,所述主体部与所述延伸部一体成型。
根据一种优选实施方式,所述主体部处于所述外连接部下侧,所述主体部与所述外连接部焊接,二者的焊接点处于所述主体部远离所述外连接部的一侧面。
根据一种优选实施方式,所述延伸部的延伸方向与所述主体部的延伸方向平行,所述延伸部与所述主体部之间通过弯折部连接;所述主体部、所述弯折部与所述延伸部三者一体成型。
根据一种优选实施方式,所述外连接部上设置有第一定位孔,所述内连接部上设置有第二定位孔。
一种汇流排组件,应用于电池包,包括依次串联的至少两个单CCS组件,所述单CCS组件应用于电池模组,所述单CCS组件包括连接排和上述的输出汇流排,两个所述输出汇流排之间排列设置有若干个连接排,其中一个所述输出汇流排为正极输出排,另一个所述输出汇流排为负极输出排,同一个所述单CCS组件中,电流流向为所述正极输出排、连接排和负极输出排;相邻两个单CCS组件通过模组间铝排串联。
根据一种优选实施方式,在相邻两个所述单CCS组件中,所述模组间铝排的一端连接至其中一个单CCS组件的所述正极输出排的所述外连接部,所述模组间铝排的另一端连接至另一个单CCS组件的所述负极输出排的所述外连接部。
根据一种优选实施方式,所述模组间铝排贴合于所述外连接部的上侧面。
根据一种优选实施方式,所述外连接部的长度方向的两个端部开设有用于装配所述模组间铝排的安装槽;所述外连接部的长度方向与所述延伸部的延伸方向垂直。
根据一种优选实施方式,所述安装槽开设于所述外连接部的长度方向的两个端面上。
根据一种优选实施方式,所述安装槽贯穿所述外连接部远离所述延伸部的一侧侧壁。
根据一种优选实施方式,所述安装槽贯穿所述外连接部靠近所述延伸部的一侧侧壁。
根据一种优选实施方式,所述安装槽的槽壁上开设有限位槽,所述限位槽的延伸方向与所述延伸部的延伸方向平行;所述模组间铝排上设置有与所述限位槽适配的限位凸起,当所述模组间铝排嵌设于所述安装槽内时,所述限位凸起滑动嵌设于所述限位槽内。
根据一种优选实施方式,所述负极输出排的所述延伸部的自由端一体成型地设置有负极连接片,用于焊接至对应地电芯的负极端;所述正极输出排的所述延伸部的自由端一体成型地设置有正极连接片,用于焊接至对应地电芯的正极端。
根据一种优选实施方式,定义所述负极连接片朝向所述电芯的侧面为第一侧面,与所述负极连接片连接的延伸部朝向所述电芯的侧面为第二侧面,所述正极连接片朝向所述电芯的侧面为第三侧面,与所述正极连接片连接的延伸部朝向所述电芯的侧面为第四侧面;所述第一侧面相较于所述第二侧面更靠近电芯;所述第三侧面与所述第四侧面齐平。
根据一种优选实施方式,所述负极连接片朝向所述电芯的正极端的一端设置有弧形避让口,所述弧形避让口朝向所述电芯的正极端的侧面与所述负极连接片的周侧面圆弧过渡。
根据一种优选实施方式,所述汇流排组件还包括信号采集件,所述信号采集件与所述单CCS组件对应设置。
一种电池包,包括电池模组和上述的汇流排组件,所述电池模组与所述单CCS组件对应设置;所述电池模组包括若干个电芯。其方便组装,安全性高。
根据一种优选实施方式,所述电池包还包括正极输出铜排和负极输出铜排,所述正极输出铜排连接于所述电池包正极侧的所述电池模组的所述正极输出排,所述负极输出铜排连接于所述电池包负极侧的所述电池模组的所述负极输出排。
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技术方案至少具有如下优点和有益效果:
(1)本实用新型的输出汇流排由分体设置的外连接部和内连接部构成,厚度小的内连接部用于与该输出汇流排所在电池模组的电芯焊接,保证了输出汇流排与电芯焊接的顺利进行,而厚度大的外连接部与相邻电池模组串联,保证了输出排的过流能力。
(2)本实用新型输出汇流排的外连接部各区域厚度一致,内连接部各区域厚度一致,这使得外连接部和内连接部各自对应的模具开模难度大大降低,有效降低了输出汇流排的生产成本。
(3)本实用新型的由分体设置的外连接部和内连接部所构成的输出汇流排在改型换代上成本更低,即可通过只改变外连接部的参数或者只改变内连接部的参数完成输出汇流排的重新设计,并且,外连接部厚度大于内连接部厚度的结构设计能够有效提高输出汇流排的结构强度,从而能够在模组间串联时提高二者连接结构的可靠性。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应当理解,以下附图仅示出了本实用新型的某些实施例,因此不应被看作是对范围的限定,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相关的附图。
图1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1提供的负极输出排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1提供的负极输出排的正视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1提供的正极输出排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1提供的正极输出排的正视结构示意图;
图5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1提供的单CCS组件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6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1提供的汇流排组件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7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1提供的电池包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8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电芯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9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2提供的负极输出排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10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2提供的负极输出排的正视结构示意图;
图11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2提供的正极输出排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12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2提供的正极输出排的正视结构示意图;
图13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2提供的两个单CCS组件串联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14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2提供的模组间铝排与外连接部的装配结构示意图。
图标:1、汇流排组件;10、单CCS组件;10a、负极输出排;10b、正极输出排;10c、连接排;10d、模组间铝排;10d1、限位凸起;11、外连接部;111、安装槽;1111、限位槽;112、第一定位孔;121、主体部;122、延伸部;1221、第二定位孔;123a、负极连接片;123a1、弧形避让口;123b、正极连接片;124、弯折部;20、电芯;201、正极端;202、负极端;31、正极输出铜排;32、负极输出铜排;4a、第一侧面;4b、第二侧面;4c、第三侧面;4d、第四侧面。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更好地理解和实施,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
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术语“上”、“下”、“前”、“后”、“左”、“右”、“竖直”、“水平”、“顶”、“底”“内”、“外”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实用新型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
除非另有定义,本文所使用的所有的技术和科学术语与属于本实用新型的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通常理解的含义相同。本文中在本实用新型的说明书中所使用的术语只是为了描述具体的实施例的目的,不是旨在限制本实用新型。
实施例1
请参照图1至图4,一种输出汇流排,包括内连接部和外连接部11,其中,外连接部11与内连接部连接,二者分体设置;外连接部11的厚度大于内连接部的厚度。在使用时,厚度小的内连接部用于与该输出汇流排所在电池模组的电芯20焊接,保证了输出汇流排与电芯20焊接的顺利进行,而厚度大的外连接部11与相邻电池模组串联,保证了输出排的过流能力。分体设置的外连接部11和内连接部可分别开模,如图2和图4所示,外连接部11各区域厚度一致,内连接部各区域厚度一致,这使得外连接部11和内连接部各自对应的模具开模难度大大降低,有效降低了输出汇流排的生产成本。同时,由分体设置的外连接部11和内连接部所构成的输出汇流排在改型换代上成本更低,即可通过只改变外连接部11的参数或者只改变内连接部的参数完成输出汇流排的重新设计;并且,外连接部11厚度大于内连接部厚度的结构设计能够有效提高输出汇流排的结构强度,从而能够在模组间串联时提高二者连接结构的可靠性。
本实施例中,内连接部一体冲压成型。内连接部与外连接部11焊接。
如图2和图4所示,内连接部包括主体部121,主体部121连接至外连接部11;主体部121远离外连接部11的一侧设置有延伸部122,延伸部122用于连接至电芯20的正极端201或者负极端202。这里的延伸部122的延伸方向与主体部121的延伸方向平行,延伸部122与主体部121之间通过弯折部124连接。进一步地,主体部121、弯折部124与延伸部122三者一体成型。
本实施例中,外连接部11与内连接部的材质为铝或者铜。
优选地,内连接部的材质为铝,便于与铝制的电芯20的正极端201和负极端202焊接。
在一些实施例中,内连接部与外连接部11的材质均为铝,方便内连接部和外连接部11焊接。
在另外的实施例中,内连接部的材质为铝,外连接部11的材质为铜,二者焊接。如此设置,能够提高输出汇流排的电子传输速率,有利于实现应用该输出汇流排的电池模组或者电池包的快速充放电。
如图1至图4所示,主体部121处于外连接部11下侧,主体部121与外连接部11焊接,二者的焊接点处于主体部121远离外连接部11的一侧面。外连接部11与内连接部焊接时,焊点集中在主体部121区域内。具体地,如图2和图4所示,在主体部121的下侧面进行焊接操作以将主体部121也即内连接部与外连接部11焊接的方式,能够使得焊点处产生的凹凸不平的结构处于输出汇流排的下侧面,也即能够保证输出汇流排上侧面的平面度和清洁度,有利于电池模组之间的串联连接结构成型。
如图1和图3所示,外连接部11上设置有第一定位孔112,内连接部上设置有第二定位孔1221。本实施例中,第一定位孔112和第二定位孔1221的设置方便输出汇流排与电池模组或者电池包的其他零部件定位装配,例如设置在输出汇流排上方或着下方的绝缘膜或者支撑板等,需要说明的是,绝缘膜或者支撑板上均设置有与第一定位孔112或者第二定位孔1221对应的孔洞结构。
如图1至图8所示,本实施例中还提供了一种如图6所示的汇流排组件1,应用于如图7所示的电池包,包括依次串联的至少两个如图5所示的单CCS组件10,单CCS组件10应用于电池模组,单CCS组件10包括连接排10c和上述的输出汇流排,两个输出汇流排之间排列设置有若干个连接排10c,其中一个输出汇流排为正极输出排10b,另一个输出汇流排为负极输出排10a,同一个单CCS组件10中,电流流向为正极输出排10b、连接排10c和负极输出排10a;相邻两个单CCS组件10通过模组间铝排10d串联。由上述输出汇流排构成的汇流排组件1结构强度高,相邻两个单CCS组件10之间的连接结构出现松动或者损坏的概率低,可靠性高。
具体地,在相邻两个单CCS组件10中,模组间铝排10d的一端连接至其中一个单CCS组件10的正极输出排10b的外连接部11,模组间铝排10d的另一端连接至另一个单CCS组件10的负极输出排10a的外连接部11。在一些实施例中,模组间铝排10d与正极输出排10b和负极输出排10a的外连接部11通过螺栓或者螺钉连接。优选地,本实施例中,模组间铝排10d与正极输出排10b和负极输出排10a的外连接部11焊接。
如图6和图7所示,本实施例中,模组间铝排10d贴合于外连接部11的上侧面。通过模组间铝排10d串联相邻两个单CCS组件10的输出汇流排的方式安装简单,在使用时,将模组间铝排10d放置在输出汇流排的外连接部11的上侧面即可进行焊接处理,能够提高电池包的装配效率。
可选地,汇流排组件1还包括信号采集件(图中未示出),信号采集件与单CCS组件10对应设置。信号采集件可以是FFC、FPC或者采集线束。用于采集电池模组的温度和电压信号。
本实施例中,如图7所示,为该实施例提供的一种电池包,该电池包由两个电池组通过模组间铝排10d串联。具体地,单个电池组包括三个依次串联的电池模组,电池模组包括若干个电芯20。本实施例中,每个电池模组在其宽方向上并联四个电芯20,相应地,单个输出汇流排中,主体部121远离外连接部11的一侧设置有与四个电芯20一一对应的四个延伸部122。具体地,如图1、图3和图7所示,负极输出排10a的延伸部122的自由端一体成型地设置有负极连接片123a,用于焊接至对应地电芯20的负极端202;正极输出排10b的延伸部122的自由端一体成型地设置有正极连接片123b,用于焊接至对应地电芯20的正极端201。
本实施例中,单个电池模组对应单CCS组件10,为了提高电池模组的电池密度,在电池模组的宽度方向上,处于电池模组端部的四个电芯20交错设置,相应地,四个延伸部122的长度不一,两长两短交错设置以适应电池模组的电芯20排布。可以理解的是,延伸部122的长度排布形式取决于电池模组的电芯20排布形式,例如,在电池模组的宽度方向上,四个电芯20依次设置,也即处于电池模组端部的四个电芯20齐平,此时四个延伸部122长度相等。
如图2和图4所示,定义负极连接片123a朝向电芯20的侧面为第一侧面4a,与负极连接片123a连接的延伸部122朝向电芯20的侧面为第二侧面4b,正极连接片123b朝向电芯20的侧面为第三侧面4c,与正极连接片123b连接的延伸部122朝向电芯20的侧面为第四侧面4d;第一侧面4a相较于第二侧面4b更靠近电芯20;第三侧面4c与第四侧面4d齐平。本实施例中,如图8所示,由于电芯20的正极端201相较于电芯20的负极端202更靠近输出汇流排,为了减小电池包的厚度,第三侧面4c与第四侧面4d齐平,而通常优选地,第四侧面4d与第二侧面4b齐平,从而保证正极输出排10b与负极输出排10a在同一水平高度上,进而通过降低负极连接片123a的高度以更好地与电芯20的负极端202连接。
如图1所示,本实施例中,负极连接片123a朝向电芯20的正极端201的一端设置有弧形避让口123a1,弧形避让口123a1朝向电芯20的正极端201的侧面与负极连接片123a的周侧面圆弧过渡。这里的弧形避让口123a1用于避让电芯20的正极端201,以增大负极连接片123a与电芯20的负极端202的接触面积。弧形避让口123a1朝向电芯20的正极端201的侧面与负极连接片123a的周侧面圆弧过渡的结构设计能够减小弧形避让口123a1两端的应力集中,同时能够防止输出汇流排,具体为负极输出排10a与其他零部件装配时划伤对方造成损失。
电池包还包括正极输出铜排31和负极输出铜排32,正极输出铜排31连接于电池包正极侧的电池模组的正极输出排10b,负极输出铜排32连接于电池包负极侧的电池模组的负极输出排10a。这里的正极输出排为电池包的正输出极,负极输出排为电池包的负输出极。
实施例2
本实施例为对实施例1的改进,重复的内容在此不再赘述。
请参照图9至图13,本实施例中,外连接部11的长度方向的两个端部开设有用于装配模组间铝排10d的安装槽111;外连接部11的长度方向与延伸部122的延伸方向垂直。本实施例中,在通过模组间铝排10d串联相邻两个电池模组时,首先将模组间铝排10d装配至安装槽111内再对其与外连接部11进行焊接,以此能够有效提高外连接部11与模组间铝排10d的连接强度。
本实施例中,安装槽111开设于外连接部11的长度方向的两个端面上。安装槽111的宽度方向与外连接部11的厚度方向相同。如此设置,能够实现模组间铝排10d与外连接部11的同时而不增大输出汇流排的整体厚度,从而达到不占用电池系统的高度空间的目的,能够降低电池包的整体高度,在一定程度上提升电池包的能量密度。本实施例中,安装槽111贯穿外连接部11远离延伸部122的一侧侧壁。如此设置,方便模组间铝排10d状配置安装槽111内。进一步地,安装槽111贯穿外连接部11靠近延伸部122的一侧侧壁。如此设置,可提高外连接部11的适配度,降低外连接部11与主体部121的装配难度。
如图14所示,在一些实施例中,为了进一步提高模组间铝排10d与外连接部11的装配连接强度,防止模组间铝排10d自外连接部11的长度方向脱离安装槽111,于安装槽111的槽壁上开设有限位槽1111,限位槽1111的延伸方向与延伸部122的延伸方向平行;模组间铝排10d上设置有与限位槽1111适配的限位凸起10d1,当模组间铝排10d嵌设于安装槽111内时,限位凸起10d1滑动嵌设于限位槽1111内。
该实施例中,限位槽1111可以是圆弧槽、矩形槽、梯形槽或者三角槽等,相应地,限位凸起10d1能够与上述限位槽1111的外形对应适配,且能够在限位槽1111的延伸方向相对于限位槽1111的槽壁滑动即可,此不作具体限制。需要说明的是,为了提高模组间铝排10d与外连接部11的连接强度,优选地,限位凸起10d1能够填充限位槽1111。也即,当限位槽1111为圆弧槽时,限位凸的轴向横截面也为圆弧状,以能够在限位槽1111的径向和轴向将其充分填充以保证模组间铝排10d与外连接部11的连接强度。
进一步地,限位槽1111在同时贯穿外连接部11远离和靠近延伸部122的两个侧壁。以方便限位凸起10d1和限位槽1111的装配。
本实用新型方案所公开的技术手段不仅限于上述实施方式所公开的技术手段,还包括由以上技术特征任意组合所组成的技术方案。应当指出,对于本技术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原理的前提下,还可以做出若干改进和润饰,这些改进和润饰也视为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

Claims (20)

1.一种输出汇流排,其特征在于,包括:
内连接部;
外连接部(11),与所述内连接部连接,二者分体设置;
所述外连接部(11)的厚度大于所述内连接部的厚度。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输出汇流排,其特征在于,所述内连接部包括主体部(121),所述主体部(121)连接至所述外连接部(11);
所述主体部(121)远离所述外连接部(11)的一侧设置有延伸部(122),所述延伸部(122)用于连接至电芯(20)的正极端(201)或者负极端(202)。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输出汇流排,其特征在于,所述主体部(121)与所述延伸部(122)一体成型。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输出汇流排,其特征在于,所述主体部(121)处于所述外连接部(11)下侧,所述主体部(121)与所述外连接部(11)焊接,二者的焊接点处于所述主体部(121)远离所述外连接部(11)的一侧面。
5.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输出汇流排,其特征在于,所述延伸部(122)的延伸方向与所述主体部(121)的延伸方向平行,所述延伸部(122)与所述主体部(121)之间通过弯折部(124)连接;
所述主体部(121)、所述弯折部(124)与所述延伸部(122)三者一体成型。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输出汇流排,其特征在于,所述外连接部(11)上设置有第一定位孔(112),所述内连接部上设置有第二定位孔(1221)。
7.一种汇流排组件,应用于电池包,其特征在于,包括依次串联的至少两个单CCS组件(10),所述单CCS组件(10)应用于电池模组,所述单CCS组件(10)包括连接排(10c)和如权利要求2-5中任一项所述的输出汇流排,两个所述输出汇流排之间排列设置有若干个连接排(10c),其中一个所述输出汇流排为正极输出排(10b),另一个所述输出汇流排为负极输出排(10a),同一个所述单CCS组件(10)中,电流流向为所述正极输出排(10b)、连接排(10c)和负极输出排(10a);
相邻两个单CCS组件(10)通过模组间铝排(10d)串联。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汇流排组件,其特征在于,在相邻两个所述单CCS组件(10)中,所述模组间铝排(10d)的一端连接至其中一个单CCS组件(10)的所述正极输出排(10b)的所述外连接部(11),所述模组间铝排(10d)的另一端连接至另一个单CCS组件(10)的所述负极输出排(10a)的所述外连接部(11)。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汇流排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模组间铝排(10d)贴合于所述外连接部(11)的上侧面。
10.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汇流排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外连接部(11)的长度方向的两个端部开设有用于装配所述模组间铝排(10d)的安装槽(111);
所述外连接部(11)的长度方向与所述延伸部(122)的延伸方向垂直。
11.根据权利要求10所述的汇流排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安装槽(111)开设于所述外连接部(11)的长度方向的两个端面上。
12.根据权利要求10所述的汇流排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安装槽(111)贯穿所述外连接部(11)远离所述延伸部(122)的一侧侧壁。
13.根据权利要求12所述的汇流排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安装槽(111)贯穿所述外连接部(11)靠近所述延伸部(122)的一侧侧壁。
14.根据权利要求10所述的汇流排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安装槽(111)的槽壁上开设有限位槽(1111),所述限位槽(1111)的延伸方向与所述延伸部(122)的延伸方向平行;
所述模组间铝排(10d)上设置有与所述限位槽(1111)适配的限位凸起(10d1),当所述模组间铝排(10d)嵌设于所述安装槽(111)内时,所述限位凸起(10d1)滑动嵌设于所述限位槽(1111)内。
15.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汇流排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负极输出排(10a)的所述延伸部(122)的自由端一体成型地设置有负极连接片(123a),用于焊接至对应地电芯(20)的负极端(202);
所述正极输出排(10b)的所述延伸部(122)的自由端一体成型地设置有正极连接片(123b),用于焊接至对应地电芯(20)的正极端(201)。
16.根据权利要求15所述的汇流排组件,其特征在于,定义所述负极连接片(123a)朝向所述电芯(20)的侧面为第一侧面(4a),与所述负极连接片(123a)连接的延伸部(122)朝向所述电芯(20)的侧面为第二侧面(4b),所述正极连接片(123b)朝向所述电芯(20)的侧面为第三侧面(4c),与所述正极连接片(123b)连接的延伸部(122)朝向所述电芯(20)的侧面为第四侧面(4d);
所述第一侧面(4a)相较于所述第二侧面(4b)更靠近电芯(20);
所述第三侧面(4c)与所述第四侧面(4d)齐平。
17.根据权利要求16所述的汇流排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负极连接片(123a)朝向所述电芯(20)的正极端(201)的一端设置有弧形避让口(123a1),所述弧形避让口(123a1)朝向所述电芯(20)的正极端(201)的侧面与所述负极连接片(123a)的周侧面圆弧过渡。
18.根据权利要求7-17中任一项所述的汇流排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汇流排组件(1)还包括信号采集件,所述信号采集件与所述单CCS组件(10)对应设置。
19.一种电池包,其特征在于,包括电池模组和如权利要求7-18任一项所述的汇流排组件(1);
所述电池模组与所述单CCS组件(10)对应设置;
所述电池模组包括若干个电芯(20)。
20.根据权利要求19所述的电池包,其特征在于,所述电池包还包括正极输出铜排(31)和负极输出铜排(32),所述正极输出铜排(31)连接于所述电池包正极侧的所述电池模组的所述正极输出排(10b),所述负极输出铜排(32)连接于所述电池包负极侧的所述电池模组的所述负极输出排(10a)。
CN202322473023.1U 2023-09-12 2023-09-12 一种输出汇流排、汇流排组件及电池包 Active CN220856838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322473023.1U CN220856838U (zh) 2023-09-12 2023-09-12 一种输出汇流排、汇流排组件及电池包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322473023.1U CN220856838U (zh) 2023-09-12 2023-09-12 一种输出汇流排、汇流排组件及电池包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20856838U true CN220856838U (zh) 2024-04-26

Family

ID=90786616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322473023.1U Active CN220856838U (zh) 2023-09-12 2023-09-12 一种输出汇流排、汇流排组件及电池包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20856838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JP5456254B2 (ja) 交互配向の構成を有する二次電池パック
US7762855B2 (en) Three-dimensional electrode terminal for pouch-typed battery
KR102177694B1 (ko) 버스바 어셈블리를 포함하는 배터리 모듈
EP0589549A1 (en) Lead acid batteries containing center lug plates and high performance cast-on straps
KR20080070227A (ko) 단위 전지간 인터커넥터 및 이를 구비한 직렬 전지
CN107851767A (zh) 电源装置及电池单元用汇流条
CN214898729U (zh) 电芯模块及电池包
CN220856838U (zh) 一种输出汇流排、汇流排组件及电池包
CN209249578U (zh) 一种电池模块及电池包
EP1049185A1 (en) Connecting structure between battery electrode plates and casing
CN217427025U (zh) 电池模块及电池包
CN117374520A (zh) 一种输出汇流排、汇流排组件及电池包
CN216085197U (zh) 汇流排组件及电池包
CN214505729U (zh) 电池模组、电池包以及车辆
CN212907959U (zh) 电池模组及电动汽车
CN211295247U (zh) 多电芯串并联的电池pack结构
CN203218369U (zh) 防短路蓄电池
CN218472215U (zh) 一种汇流排支架总成及电池模组
CN220042202U (zh) 电池组
CN219393638U (zh) 一种大容量方形电池
CN214384783U (zh) 一种电连接件、电池组和电池包
CN220895777U (zh) 一种高功率的铅酸蓄电池
CN109216626B (zh) 动力电池模组中框及动力电池模组结构
CN218070138U (zh) 顶盖组件、电池、电池模组及用电设备
CN217427024U (zh) 汇流排及电池包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