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20852923U - 干燥筒及干燥设备 - Google Patents

干燥筒及干燥设备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20852923U
CN220852923U CN202322717248.7U CN202322717248U CN220852923U CN 220852923 U CN220852923 U CN 220852923U CN 202322717248 U CN202322717248 U CN 202322717248U CN 220852923 U CN220852923 U CN 220852923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housing
shell
heating coil
electromagnetic heating
drying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322717248.7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杜保东
万衡
金旭东
张旺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Shenzhen Shangshui Intelligent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Shenzhen Shangshui Intelligent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Shenzhen Shangshui Intelligent Co ltd filed Critical Shenzhen Shangshui Intelligent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322717248.7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20852923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20852923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20852923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Landscapes

  • Drying Of Solid Material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干燥筒及干燥设备,干燥筒包括第一壳体、第二壳体、保温件以及电磁加热线圈。第二壳体设置于第一壳体内,且与第一壳体间隔设置。保温件设置于第二壳体的朝向第一壳体的侧壁上。电磁加热线圈设置于保温件背离第二壳体的一侧,并用于对第二壳体进行加热。本实施例中,电磁加热线圈在通入交变电流之后,电磁加热线圈的周围产生交变磁场,第二壳体在电磁感应作用和磁滞作用下自发的产生热量,第二壳体的升温速度快,加热效率高,发热均匀,温度控制便捷、准确,且可以省去复杂的密封结构,结构简单,大大提高了干燥设备对待干燥料的干燥效率。

Description

干燥筒及干燥设备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干燥设备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干燥筒及干燥设备。
背景技术
现有的干燥设备中,在搅拌桶外壁卷绕加热管,加热管中通入如导热油、热蒸汽、热空气等导热介质,从而对罐体进行加热,然而,通过加热管对干燥筒进行加热的方式具有加热效率低,温度控制难度大,结构复杂的缺点。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干燥筒及干燥设备,以解决现有的干燥设备的加热效率低、温度控制难度大的问题。
第一方面,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干燥筒,所述干燥筒包括第一壳体、第二壳体、保温件以及电磁加热线圈。所述第二壳体设置于所述第一壳体内,且与所述第一壳体间隔设置。所述保温件设置于所述第二壳体的朝向所述第一壳体的侧壁上。所述电磁加热线圈设置于所述保温件背离所述第二壳体的一侧,并用于对所述第二壳体进行加热。
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电磁加热线圈与所述第一壳体之间的间距为预设距离。
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预设距离的范围为200mm-300mm。
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第二壳体上设置有固定结构,所述保温件和所述电磁加热线圈通过所述固定结构固定于所述第二壳体上。
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保温件背离所述第二壳体的一侧开设有绕线槽,所述电磁加热线圈设置于所述绕线槽内。
在一些实施例中,还包括设置于所述第二壳体上的测温件,所述测温件用于测量所述第二壳体内部的温度。
在一些实施例中,还包括基座和隔热件,所述第二壳体包括干燥腔和连通所述干燥腔的出料口,所述基座连接于所述第二壳体设置有所述出料口的一端;所述隔热件设置于所述电磁加热线圈和所述基座之间。
在一些实施例中,还包括设置于所述出料口处的盖板,所述盖板设置有加热结构,所述加热结构用于加热所述盖板。
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电磁加热线圈包括多个子线圈,多个所述子线圈沿所述干燥筒的轴向方向排布设置在所述保温件上。
在一些实施例中,还包括设置于所述电磁加热线圈远离所述保温件一侧的隔磁件。
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第二壳体与所述电磁加热线圈之间的间隔大于预设值。
第二方面,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干燥设备,所述干燥设备包括搅拌桨和如上任意一项所述的干燥筒,所述搅拌桨设置于所述第二壳体内。
本实用新型提供的干燥筒和干燥设备中,基于在第二壳体上设置保温件,以及在保温件背离第二壳体的一侧设置电磁加热线圈,电磁加热线圈在通入交变电流之后,电磁加热线圈的周围产生交变磁场,第二壳体在电磁感应作用和磁滞作用下自发的产生热量,发热后的第二壳体对第二壳体内的待干燥料进行加热,通过电磁加热线圈对第二壳体直接加热的方式具有升温速度快,加热效率高,第二壳体发热均匀,温度控制便捷、准确的优点,且传统的加热方案中需要设置复杂的密封结构以避免导热介质泄漏,本实施例中的电磁加热线圈可以省去复杂的密封结构,结构简单,大大提高了干燥设备对待干燥料的干燥效率。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性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干燥设备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图1中I部分的放大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在一些实施例中提供的干燥设备的局部结构示意图。
主要附图标记说明:干燥设备1;干燥筒10;第一壳体11;第二壳体12;干燥腔121;出料口1211;固定结构122;保温件13;电磁加热线圈14;测温件15;基座161;隔热件162;阻隔件163;盖板17;加热结构171;隔磁件18;搅拌轴21;搅拌桨22;驱动器23。
如下具体实施方式将结合上述附图进一步说明本实用新型。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是本实用新型中的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作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在本文中提及“实施例”或“实施方式”意味着,结合实施例或实施方式描述的特定特征、结构或特性可以包含在本实用新型的至少一个实施例中。在说明书中的各个位置出现该短语并不一定均是指相同的实施例,也不是与其它实施例互斥的独立的或备选的实施例。本领域技术人员显式地和隐式地理解的是,本文所描述的实施例可以与其它实施例相结合。
需要说明的是,本实用新型的说明书和权利要求书及上述附图中的术语仅是为了描述特定实施例,并非要限制本实用新型。本实用新型的说明书和权利要求书及上述附图中的术语“第一”、“第二”等是用于区别不同对象,而非用于描述特定顺序。在本实用新型说明书和所附权利要求书中使用的术语“和/或”是指相关联列出的项中的一个或多个的任何组合以及所有可能组合,并且包括这些组合。
请一并参阅图1和图2,图1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干燥设备1的结构示意图;图2是图1中I部分的放大图。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干燥设备1。干燥设备1包括干燥筒10和设置于干燥筒10内的搅拌轴21和搅拌桨22。干燥筒10用于收容待干燥料。搅拌桨22固定连接于搅拌轴21上,搅拌轴21用于带动搅拌桨22转动,以对待干燥料进行搅拌,从而加快对待干燥料的干燥。干燥设备1还包括设置于干燥筒10外的驱动器23,搅拌轴21的一端伸出干燥筒10外,并与驱动器23的输出轴传动连接,驱动器23用于驱动搅拌轴21转动。
干燥筒10包括第一壳体11、第二壳体12、保温件13以及电磁加热线圈14。第二壳体12设置于第一壳体11内,且与第一壳体11间隔设置。第二壳体12用于收容待干燥料。搅拌轴21和搅拌桨22容置于第二壳体12内。保温件13设置于第二壳体12朝向第一壳体11的侧壁上。电磁加热线圈14设置于保温件13背离第二壳体12的一侧,并用于对第二壳体12进行加热。第二壳体12可以配置为导体件,例如金属件。第一壳体11用于对电磁加热线圈14进行防护,避免电磁加热线圈14外露,保证干燥设备1的安全使用。
相比于传统的通过设置加热管,在加热管中通入导热介质,通过导热介质传热给干燥筒的间接加热的方案,本实施例中在干燥筒10的第二壳体12上设置保温件13,在保温件13背离第二壳体12的一侧设置电磁加热线圈14,电磁加热线圈14在通入交变电流之后,电磁加热线圈14的周围产生交变磁场,第二壳体12在电磁感应作用和磁滞作用下自发的产生热量,发热后的第二壳体12对第二壳体12内的待干燥料进行加热,通过电磁加热线圈14对第二壳体12直接加热的方式具有升温速度快,加热效率高,第二壳体12发热均匀,温度控制便捷、准确的优点,且传统的加热管的方案中需要设置复杂的密封结构以避免导热介质泄漏,本实施例中的电磁加热线圈14可以省去复杂的密封结构,结构简单,大大提高了干燥设备1对待干燥料的干燥效率、减少了制造成本。
保温件13用于将第二壳体12与电磁加热线圈14间隔开,对第二壳体12产生的热量进行阻隔,避免第二壳体12产生的热量导致电磁加热线圈14的温度过高,使电磁加热线圈14的绝缘层融化,影响电磁加热线圈14的绝缘稳定性和工作稳定性,且可以使热量集中于第二壳体12内,减少热量流失,提高能量利用率加热效率。另外,电磁加热线圈14受热后电阻会增大,保温件13可以减少电磁加热线圈14的温升,从而提高电磁加热线圈14与第二壳体12之间的能量转换效率,提高干燥设备1的加热效率。
在本实施中,电磁加热线圈14与第一壳体11之间的间距大于与第二壳体12之间的间距,以使得电磁加热线圈14更好地对第二壳体12进行加热,且避免第一壳体11产生过高的温度,使电磁加热线圈14产生的电磁能量集中于加热第二壳体12,减低干燥设备1的功率,提高加热效率。电磁加热线圈14与第一壳体11之间的间距和与第二壳体12之间的间距,可以是沿垂直于第二壳体12的外表面的方向或者垂直于第二壳体12的中轴线的方向的间距。垂直于的第二壳体12的中轴线的方向为垂直于搅拌轴21的中轴线的方向,即图1所示视角中的水平方向。电磁加热线圈14与第一壳体11之间的间距和电磁加热线圈14与第二壳体12之间的间距的比值可以根据实际需要进行具体设置,本实用新型中不作具体限定。电磁加热线圈14与第一壳体11之间的间距可以为预设距离,预设距离可以根据干燥设备1的实际需要进行设置。示例性地,预设距离的范围可以为200mm-300mm。电磁加热线圈14与第一壳体11之间的间距可以为200mm、220mm、240mm、250mm、260mm、280mm、300mm等等。电磁加热线圈14与第一壳体11之间的间距和电磁加热线圈14与第二壳体12之间的间距可以根据电磁加热线圈14通入的电流大小、电磁加热线圈14的阻值、第一壳体11和第二壳体12磁导率等因素和实际需要而具体设置,本实用新型中不作具体限定。
第二壳体12与电磁加热线圈14之间的间隔W在预设范围内。在间隔W过小时,第二壳体12产生的热量容易传导至电磁加热线圈14上,在间隔W过大时,作用于第二壳体12的磁场强度小,电磁加热线圈14产生的磁场无法被充分利用,导致电磁加热线圈14与第二壳体12之间的能量传递效率低,不利于第二壳体12对待干燥料的加热。其中,预设值的大小可以根据实际需要进行具体设置,本实用新型中不作具体限定。
第二壳体12上设置有固定结构122。保温件13和电磁加热线圈14可以通过固定结构122固定连接于第二壳体12上,提高保温件13和电磁加热线圈14与第二壳体12的连接稳定性,避免出现脱落的问题。固定结构122包括但不限于通过焊接、螺接、铆接、卡接、等方式固定连接于第二壳体12上。示例性地,固定结构122可以构造为固定连接于第二壳体12上的柱销。
第二壳体12沿轴向方向相对的两端分别设置有固定结构122。固定结构122设置为多个,多个固定结构122沿第二壳体12的周向方向间隔设置。固定结构122穿设于保温件13中,保温件13沿第二壳体12轴向方向相对的两端分别通过固定结构122固定,固定结构122能够限制保温件13沿第二壳体12的轴向方向的移动,并能够使保温件13沿第二壳体12的轴向方向和周向方向保持张紧,从而使保温件13与第二壳体12保持贴接,避免保温件13产生褶皱,影响对第二壳体12的保温效果。在一些实施例中,固定结构122还可以沿第二壳体12的轴向方向设置为多个,以更好地固定保温件13和电磁加热线圈14。示例性地,多个固定结构122包括多个分组,每个分组中的固定结构122绕第二壳体12的周向方向间隔排布设置,多个分组沿第二壳体12的轴向方向间隔排布设置。
在一些实施例中,保温件13背离第二壳体12的一侧开设有绕线槽,电磁加热线圈14设置于绕线槽内,以避免电磁加热线圈14沿第二壳体12的轴向方向相对保温件13发生滑动,以及便于电磁加热线圈14的安装。绕线槽可以沿第二壳体12的轴向方向等间隔设置,以使电磁加热线圈14沿第二壳体12的轴向方向绕保温件13均匀缠绕,避免电磁加热线圈14因相对保温件13滑动而出现疏密区,从而使第二壳体12发热均匀,其中,疏密区会导致第二壳体12局部发热不均匀,在电磁加热线圈14相对密的位置第二壳体12发热温度高,在相对疏的位置第二壳体12的发热温度低,影响干燥设备1的干燥效果。
干燥筒10还包括设置于第二壳体12上的测温件15。测温件15用于测量第二壳体12内的温度,干燥设备1中的控制器可以根据测温件15测量得到的温度来调节电磁加热线圈14中的电流大小,以控制第二壳体12内的温度,从而更好的对待干燥料进行干燥。测温件15位于第二壳体12沿轴向方向中间偏下的位置处。可以理解的是,干燥设备1在对待干燥料进行干燥时,待干燥料在下落后主要集中于干燥筒10中间偏下的位置处,测温件15位于第二壳体12沿轴向方向中间偏下的位置处可以使得测温件15更充分地与待干燥料接触,从而更准确地测量待干燥料的温度。第二壳体12的侧壁上可以开设有通孔,测温件15的感温部通过通孔伸入到第二壳体12内,以更准确的测量第二壳体12内的温度。在一些实施例中,测温件15还可以设置在第二壳体12的外表面上,以简化第二壳体12的制备工艺,减少干燥设备1的制造成本。
测温件15可以设置为多个。多个测温件15可以互为冗余备份,例如多个测温件15中的部分测温件15发生故障时,其余的测温件15仍可以发挥作用,使得干燥设备1可以继续工作,从而可以提高干燥设备1的工作稳定性。多个测温件15还可以使干燥设备1中的控制器更准确的判断第二壳体12内的温度,提高温度测量的准确性。示例性的,测温件15可以设置为两个,两个测温件15沿第二壳体12的径向方向相对设置。在一些实施例中,多个测温件15可以沿第二壳体12的轴向方向和/或周向方向间隔排布设置。
在本实施例中,第一壳体11和第二壳体12构造为为锥台状。第一壳体11和第二壳体12分别包括直径相对大的一端和直径相对小的一端。第一壳体11直径相对小的一端与第二壳体12直径相对小的一端对应,第一壳体11直径相对大的一端与第二壳体12直径相对大的一端对应。第二壳体12包括干燥腔121和连通干燥腔121的出料口1211。出料口1211开设于第二壳体12的直径相对小的一端处。在一些实施例中,第一壳体11和/或第二壳体12上设置有加强筋,以加强第一壳体11和/或第二壳体的结构强度。在一些实施例中,第一壳体11的厚度小于第二壳体12的厚度,以使电磁加热线圈14产生的磁场更多地作用于第二壳体12上,提高第二壳体12的发热效率,以及减少或避免第一壳体11产生热量。
搅拌桨22配置为螺带结构。搅拌桨22沿第二壳体12的径向方向的宽度随第二壳体12的直径的变化而变化。搅拌桨22与第二壳体12的内壁间隔设置或者接触设置。搅拌轴21带动搅拌桨22转动时,第二壳体12内的待搅拌料沿搅拌桨22的螺旋方向上升,待干燥料在上升的过程中逐渐发生掉落,并在重力作用下回落至第二壳体12底部,即出料口1211处。
干燥筒10还包括基座161和隔热件162。基座161连接于第二壳体12设置有出料口1211的一端处。基座161对应出料口的位置设置有避让口,以方便待干燥料出料。基座161呈圆盘状。隔热件162设置于电磁加热线圈14和基座161之间,隔热件162用于减少第二壳体12产生的热量辐射到干燥设备1的其他部件处,减少对其他部件的影响。隔热件162覆盖基座161朝向第二壳体12一侧的表面。干燥筒10还包括设置于隔热件162背离基座161一侧的阻隔件163。阻隔件163可以配置为可磁化金属件。阻隔件163用于吸收电磁加热线圈14产生的磁场,以减少或避免基座161在电磁感应作用和磁滞作用下发热。
干燥筒10还包括设置于出料口1211处的盖板17。盖板17用于开启或关闭出料口1211。第二壳体12的内壁形成干燥腔121的侧壁,盖板17朝向第二壳体12一侧的壁面形成干燥腔121的底壁。在待干燥料需要进行干燥时,盖板17扣合于基座161上的避让口处,以关闭出料口1211。在待干燥料干燥完成之后,盖板17与基座161分离,以开启出料口1211。
在一些实施例中,盖板17上设置有加热结构171。加热结构171用于对盖板17进行加热,以对干燥腔121中的待干燥料进行加热。如此,干燥腔121的侧壁和底壁均能够对待干燥料进行加热,使待干燥料的受热更加全面、均匀,提高干燥设备1的干燥效率。加热结构171可以配置为电磁线圈,电磁线圈通电后通过电磁感应作用和磁滞作用使盖板17产生热量。加热结构171还可以配置为电阻加热件或其他发热结构,加热结构171发热后将热量传导至盖板17上。
在一些实施例中,电磁加热线圈14包括多个子线圈。多个子线圈沿第二壳体12的轴向方向排布设置在保温件13上。其中,多个子线圈之间可以并联设置。多个子线圈可以减少电磁加热线圈14的整体电阻,减小电磁加热线圈14的整体功耗。多个子线圈还可以使得干燥设备1中的控制器对第二壳体12中不同位置的发热温度进行调节,以更好地对待干燥料进行干燥。多个子线圈还可在部分子线圈发生损坏时,更换损坏的子线圈即可,而不必对电磁加热线圈14整体进行更换或维修,从而减少电磁加热线圈14的后期维护成本,进而减少干燥设备1的维护成本。其中,子线圈的数量以及不同子线圈沿第二壳体12的轴向方向覆盖的长度可以相同或不同,子线圈的数量以及子线圈沿第二壳体12的轴向方向覆盖的长度可以根据实际需要具体设置,本实用新型中不作具体限定。在一些实施例中,电磁加热线圈14可以配置为一个线圈,以简化电磁加热线圈14的结构,减少干燥设备1的制造成本。在一些实施例中,干燥设备1可以在第二壳体12对应每个子线圈的位置分别设置测温件15,以测量每个子线圈通电后,第二壳体12在对应每个子线圈的位置处的发热温度,从而更好地对干燥腔121内的温度进行控制。
请参阅图3,在一些实施例中,干燥筒10还包括设置于电磁加热线圈14远离保温件13一侧的隔磁件18。隔磁件18用于阻挡电磁加热线圈14产生的朝向第一壳体11一侧的磁场,减小作用于第一壳体11上的磁场强度,减小或避免第一壳体11发热。
在上述实施例中,对各个实施例的描述都各有侧重,某个实施例中没有详述的部分,可以参见其它实施例的相关描述。
以上,仅为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方式,但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并不局限于此,任何熟悉本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在本实用新型揭露的技术范围内,可轻易想到各种等效的修改或替换,这些修改或替换都应涵盖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因此,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应以权利要求的保护范围为准。

Claims (12)

1.一种干燥筒,其特征在于,包括:
第一壳体;
第二壳体,设置于所述第一壳体内,且与所述第一壳体间隔设置;
保温件,设置于所述第二壳体的朝向所述第一壳体的侧壁上;以及
电磁加热线圈,设置于所述保温件背离所述第二壳体的一侧,并用于对所述第二壳体进行加热。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干燥筒,其特征在于,所述电磁加热线圈与所述第一壳体之间的间距为预设距离。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干燥筒,其特征在于,所述预设距离的范围为200mm-300mm。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干燥筒,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壳体上设置有固定结构,所述保温件和所述电磁加热线圈通过所述固定结构固定于所述第二壳体上。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干燥筒,其特征在于,所述保温件背离所述第二壳体的一侧开设有绕线槽,所述电磁加热线圈设置于所述绕线槽内。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干燥筒,其特征在于,还包括设置于所述第二壳体上的测温件,所述测温件用于测量所述第二壳体内部的温度。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干燥筒,其特征在于,还包括基座和隔热件,所述第二壳体包括干燥腔和连通所述干燥腔的出料口,所述基座连接于所述第二壳体设置有所述出料口的一端;所述隔热件设置于所述电磁加热线圈和所述基座之间。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干燥筒,其特征在于,还包括设置于所述出料口处的盖板,所述盖板设置有加热结构,所述加热结构用于加热所述盖板。
9.根据权利要求1-8任意一项所述的干燥筒,其特征在于,所述电磁加热线圈包括多个子线圈,多个所述子线圈沿所述干燥筒的轴向方向排布设置在所述保温件上。
10.根据权利要求1-8任意一项所述的干燥筒,其特征在于,还包括设置于所述电磁加热线圈远离所述保温件一侧的隔磁件。
11.根据权利要求1-8任意一项所述的干燥筒,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壳体与所述电磁加热线圈之间的间隔在预设范围内。
12.一种干燥设备,其特征在于,包括搅拌桨和如权利要求1-11任意一项所述的干燥筒,所述搅拌桨设置于所述第二壳体内。
CN202322717248.7U 2023-10-10 2023-10-10 干燥筒及干燥设备 Active CN220852923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322717248.7U CN220852923U (zh) 2023-10-10 2023-10-10 干燥筒及干燥设备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322717248.7U CN220852923U (zh) 2023-10-10 2023-10-10 干燥筒及干燥设备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20852923U true CN220852923U (zh) 2024-04-26

Family

ID=90782759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322717248.7U Active CN220852923U (zh) 2023-10-10 2023-10-10 干燥筒及干燥设备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20852923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RU2704898C1 (ru) Устройство для обработки белья и способ управления им
BRPI0916875B1 (pt) Dispositivo de mistura com aquecimento a indução
CN106289734A (zh) 一种航空发动机机匣高温包容试验技术
CN220852923U (zh) 干燥筒及干燥设备
CN102507194A (zh) 高热流热环境模拟装置
KR20190025002A (ko) 적응 제어를 위한 히터 번들과 전류 누설 저감 방법
KR101812720B1 (ko) 자석을 이용한 가열 장치
CN213019576U (zh) 蒸汽发生器和蒸汽发生装置
CN110014948A (zh) 充电连接件的散热器、充电系统以及车辆
CN220892798U (zh) 干燥筒及干燥设备
KR102099522B1 (ko) 전기 연결기, 유체 상태 테스트 장치 및 유체 열교환 시스템
CN105910275B (zh) 电热水器
US7365294B2 (en) Microwave oven
CN103775059B (zh) 二次换热无感热风循环烘箱
KR101584754B1 (ko) 회전 자성체를 이용한 온수공급장치
CN107314406B (zh) 电磁炉的控制方法
CN213812576U (zh) 一种测试仪
RU2455579C2 (ru) Способ получения тепловой энергии из электрической и устройство для его осуществления кутэр петрова
CN210069952U (zh) 一种电磁炉的伸缩式探温结构
CN208016044U (zh) 线圈盘组件及加热工具
CN113047017A (zh) 一种多功能烘干模块及应用该模块的洗衣机或干衣机
CN103712332B (zh) 水电独立的双核电磁感应速热式热水器
CN107271476B (zh) 电机铁芯轴向导热系数测试装置和测试方法
CN207990702U (zh) 一种电磁炉
CN112013893A (zh) 用于传感器的测试装置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