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20847966U - 用于对雨水进行收集、过滤后进行再利用的水池 - Google Patents

用于对雨水进行收集、过滤后进行再利用的水池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20847966U
CN220847966U CN202322624466.6U CN202322624466U CN220847966U CN 220847966 U CN220847966 U CN 220847966U CN 202322624466 U CN202322624466 U CN 202322624466U CN 220847966 U CN220847966 U CN 220847966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rainwater
pool
water
filtering
water storag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322624466.6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林微
李克
杨建锋
付国忠
谭迎风
熊继业
蒋立辉
罗媛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China Machinery International Engineering Design and Research Institute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China Machinery International Engineering Design and Research Institute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China Machinery International Engineering Design and Research Institute Co Ltd filed Critical China Machinery International Engineering Design and Research Institute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322624466.6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20847966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20847966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20847966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Landscapes

  • Sewage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用于雨水进行收集、过滤后进行再利用的水池,所述水池设置为由上至下依次连通的雨水收集池、过滤池和贮水池,雨水经雨水收集池收集后自动流入过滤池中进行物理过滤,过滤后的雨水再自动流入贮水池进行贮存,有效利用了水池的纵向空间,大大减少了占地面积。同时,在贮水池的底部设置有沉渣沟,且贮水池的底板朝向沉渣沟倾斜设置,贮水池内沉降的滤渣会沿倾斜底板流入沉渣沟内,以便于对滤渣进行集中收集处理。最后,通过抽水泵从贮水池中抽取过滤后的雨水进行再利用,可用于冲洗马桶、浇灌菜地、浇灌花草树木、清洗马路、清洗车辆、冲洗垃圾收集站、景观水体等非饮用用水场景,整个水池的结构较为简单、紧凑,成本较低。

Description

用于对雨水进行收集、过滤后进行再利用的水池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雨水收集再利用技术领域,特别地,涉及一种用于对雨水进行收集、过滤后进行再利用的水池。
背景技术
随着经济的发展和人口的增加,人类对水资源的需求不断增加,而且人类对水资源进行不合理开采和利用,使得很多国家和地区出现不同程度的缺水问题,因此,水资源的短缺问题是全世界面临的难题。而雨水作为自然界馈赠给人类的自然资源,通过对雨水进行收集再利用可以在有效地缓解水资源的短缺问题。但是,目前的雨水收集再利用系统的结构较为复杂,成本较高,难以实现广泛普及。例如,专利CN110593389A公开了一种雨水回收再利用系统,其通过雨水收集装置收集雨水,并通过储水池存储收集的雨水,再通过过滤泵将雨水输送雨水处理装置中进行净化处理,净化处理后的雨水存储在清水池中,该系统需要额外设置雨水收集装置,并采用泵送的方式对收集的雨水进行输送,而且整个系统的布局方式为横向布局,占地空间较大,故而整个系统的结构较为复杂,成本较高。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用于对雨水进行收集、过滤后进行再利用的水池,以解决现有的雨水收集再利用系统存在的结构复杂、成本高的技术问题。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个方面,提供一种用于对雨水进行收集、过滤后进行再利用的水池,所述水池包括由上至下依次连通的雨水收集池、过滤池和贮水池,所述雨水收集池用于收集雨水,所述过滤池用于对收集的雨水进行物理过滤,所述贮水池用于贮存过滤后的雨水,所述水池内还安装有抽水泵,所述抽水泵与所述贮水池连通,用于将过滤后的雨水抽出进行再利用,所述贮水池的底部还设置有用于收集沉降滤渣的沉渣沟,所述贮水池的底板朝向所述沉渣沟倾斜设置。
进一步地,所述过滤池的容积小于所述雨水收集池,所述过滤池设置在所述雨水收集池的底板中间区域,且所述雨水收集池的底板四周朝中间区域倾斜设置。
进一步地,所述雨水收集池的底板上开设有安装孔,用于安装所述抽水泵。
进一步地,所述雨水收集池的一侧设置有清洗进水龙头,所述清洗进水龙头通过进水管与外部水源连接。
进一步地,所述过滤池的底部设置有托梁,所述托梁通过立柱安装在所述贮水池的底板上,所述托梁的中部设有滤水洞,所述托梁上依次承载有承重型穿孔板和物理过滤层。
进一步地,所述物理过滤层包括从上至下依次设置的石英砂层、活性炭层、卵石层和火山石层。
进一步地,所述沉渣沟和所述抽水泵分别位于所述贮水池相对的两侧。
进一步地,所述沉渣沟的中间位置设置有沉渣井,且所述沉渣沟的底部两侧朝中间位置倾斜设置。
进一步地,所述贮水池在所述沉渣沟所在的一侧设置有排水口套管,所述排水口套管位于所述沉渣井的上方,所述排水口套管内安装有密封塞,所述排水口套管通过排水管与外界连通。
进一步地,所述抽水泵的抽水口离所述贮水池底板的距离为100mm~200mm。
本实用新型具有以下效果:
本实用新型的用于雨水进行收集、过滤后进行再利用的水池,通过将水池设置为由上至下依次连通的雨水收集池、过滤池和贮水池,雨水经雨水收集池收集后自动流入过滤池中进行物理过滤,过滤后的雨水再自动流入贮水池进行贮存,有效利用了水池的纵向空间,大大减少了占地面积。同时,在贮水池的底部设置有沉渣沟,且贮水池的底板朝向沉渣沟倾斜设置,贮水池内沉降的滤渣会沿倾斜底板流入沉渣沟内,以便于对滤渣进行集中收集处理,而且提高了雨水净化效果。最后,通过抽水泵从贮水池中抽取过滤后的雨水进行再利用,可用于冲洗马桶、浇灌菜地、浇灌花草树木、清洗马路、清洗车辆、冲洗垃圾收集站、景观水体等非饮用用水场景,整个水池的结构较为简单、紧凑,成本较低。
除了上面所描述的目的、特征和优点之外,本实用新型还有其它的目的、特征和优点。下面将参照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详细的说明。
附图说明
构成本申请的一部分的附图用来提供对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理解,本实用新型的示意性实施例及其说明用于解释本实用新型,并不构成对本实用新型的不当限定。在附图中:
图1是本实用新型优选实施例的用于对雨水进行收集、过滤后进行再利用的水池的俯视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优选实施例的雨水收集池的平面示意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优选实施例的过滤池的平面示意图。
图4是本实用新型优选实施例的贮水池的平面示意图。
图5是本实用新型优选实施例的用于对雨水进行收集、过滤后进行再利用的水池的剖面结构示意图。
图6是本实用新型优选实施例的过滤池的剖面结构示意图。
图7是本实用新型优选实施例的承重型穿孔板的结构示意图。
附图标记说明
1、雨水收集池;2、过滤池;3、贮水池;4、抽水泵;5、沉渣沟;6、托梁;7、立柱;8、承重型穿孔板;9、物理过滤层;11、清洗进水龙头;12、进水管;13、安装孔;31、排水口套管;32、密封塞;33、排水管;51、沉渣井;61、滤水洞;81、穿孔;91、石英砂层;92、活性炭层;93、卵石层;94、火山石层。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进行详细说明,但是本实用新型可以由下述所限定和覆盖的多种不同方式实施。
可以理解,如图1至图7所示,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例提供一种用于对雨水进行收集、过滤后进行再利用的水池,所述水池包括由上至下依次连通的雨水收集池1、过滤池2和贮水池3,所述雨水收集池1用于收集雨水,所述过滤池2用于对收集的雨水进行物理过滤,所述贮水池3用于贮存过滤后的雨水,所述水池内还安装有抽水泵4,所述抽水泵4与所述贮水池3连通,用于将过滤后的雨水抽出进行再利用,所述贮水池3的底部还设置有用于收集沉降滤渣的沉渣沟5,所述贮水池3的底板朝向所述沉渣沟5倾斜设置。
可以理解,本实施例的用于雨水进行收集、过滤后进行再利用的水池,通过将水池设置为由上至下依次连通的雨水收集池1、过滤池2和贮水池3,雨水经雨水收集池1收集后自动流入过滤池2中进行物理过滤,过滤后的雨水再自动流入贮水池3进行贮存,有效利用了水池的纵向空间,大大减少了占地面积。同时,在贮水池3的底部设置有沉渣沟5,且贮水池3的底板朝向沉渣沟5倾斜设置,贮水池3内沉降的滤渣会沿倾斜底板流入沉渣沟5内,以便于对滤渣进行集中收集处理,而且提高了雨水净化效果。最后,通过抽水泵4从贮水池3中抽取过滤后的雨水进行再利用,可用于冲洗马桶、浇灌菜地、浇灌花草树木、清洗马路、清洗车辆、冲洗垃圾收集站、景观水体等非饮用用水场景。整个水池采用三合一体式的纵向结构设计,结构较为简单、紧凑,成本较低。
可以理解,所述雨水收集池1的底板上开设有安装孔13,用于安装所述抽水泵4。另外,所述安装孔13处还设置有密封圈,用于起到密封作用,防止雨水从安装孔13的孔隙处直接流入贮水池3内。可选地,所述抽水泵4的抽水口离所述贮水池3底板的距离为100mm~200mm,进一步优选为150mm,既保证在贮水池3内水位较低时仍然能够抽水,又可以防止抽水产生的吸力造成底板上沉积的滤渣或灰尘振荡而影响出水品质。其中,所述抽水泵4可以采用手压式抽水泵,主要适用于农村或城市郊区农民自建房,也可以采用电动势抽水泵,主要适用于城市建设项目,另外,电动式抽水泵还可以接出水管,将水自动输送至各用水点。
可选地,所述过滤池2的容积小于所述雨水收集池1,而所述贮水池3的容积可以根据具体需要进行设置,所述过滤池2设置在所述雨水收集池1的底板中间区域,且所述雨水收集池1的底板四周朝中间区域倾斜设置,所述雨水收集池1的底板中间区域设有下水口,使得收集的雨水可以在重力作用下自动流入过滤池2内进行过滤处理。其中,所述过滤池2的数量可以根据过滤量需求进行设定。另外,所述雨水收集池1的下水口处设置有过滤网(图未示),可以阻拦面积较大的杂物,防止其进入过滤池2内而影响过滤效果。另外,所述雨水收集池1的一侧设置有清洗进水龙头11,所述清洗进水龙头11通过进水管12与外部水源连接,以便于通过外接清洗水对上下三层水池结构进行清洗。
可以理解,所述过滤池2的底部设置有托梁6,所述托梁6通过立柱7安装在所述贮水池3的底板上,所述托梁6的中部设有滤水洞61,所述托梁6上依次承载有承重型穿孔板8和物理过滤层9,其中,所述承重型穿孔板8上设置有多个穿孔81,雨水收集池1中收集的雨水先经过物理过滤层9的物理过滤,过滤后的雨水从承重型穿孔板8上的穿孔81流下,再从滤水洞61处流入下方的贮水池3内。其中,所述托梁6的形状为四边形,中间开孔洞,托梁6通过四根立柱7安装在贮水池3的底板上,保证了支撑结构的稳固性。作为优选的,所述物理过滤层9包括从上至下依次设置的石英砂层91、活性炭层92、卵石层93和火山石层94,雨水经过四层物理过滤从上至下过滤后,可以达到净化、简单消毒的作用。当然,在其它实施例中,也可以根据实际需要增加或减少物理过滤层9,或者更换物理过滤层9的类型。
可选地,所述沉渣沟5和所述抽水泵4分别位于所述贮水池3相对的两侧,例如分别设置在左右两侧,防止抽水泵4进行抽水作业时激起沉渣沟5内沉淀的滤渣。当然,在其它实施例中,抽水泵4和沉渣沟5也可以设置在同一侧。
可选地,所述沉渣沟5的中间位置设置有沉渣井51,且所述沉渣沟5的底部两侧朝中间位置倾斜设置,沉渣井51内收集的滤渣会沿着底部斜坡集中汇入沉渣井51内,以便于对滤渣进行集中清渣处理。另外,所述贮水池3在所述沉渣沟5所在的一侧设置有排水口套管31,所述排水口套管31位于所述沉渣井51的上方,所述排水口套管31内安装有密封塞32,所述排水口套管31通过排水管33与外界连通,当需要对水池进行清洗,或者对贮水池3进行排空作业时,拔出密封塞32,将排水管33与排水口套管31连通即可。另外,也可以从排水口套管31处伸管进入沉渣井51内进行排渣处理。当然,也可以在沉渣井51的一侧单独设置排渣口。
可以理解,本实用新型的水池可埋地设置,例如作为景观水池设置在庭院内,也可代替屋顶、代替露台等架设在高处,同时可起到降低室内温度的作用。其中,设置在高处时可不使用手压式(或电动式)抽水泵,直接将排水管33接用水点,靠重力供水。
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于限制本实用新型,对于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来说,本实用新型可以有各种更改和变化。凡在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Claims (10)

1.一种用于对雨水进行收集、过滤后进行再利用的水池,其特征在于,所述水池包括由上至下依次连通的雨水收集池(1)、过滤池(2)和贮水池(3),所述雨水收集池(1)用于收集雨水,所述过滤池(2)用于对收集的雨水进行物理过滤,所述贮水池(3)用于贮存过滤后的雨水,所述水池内还安装有抽水泵(4),所述抽水泵(4)与所述贮水池(3)连通,用于将过滤后的雨水抽出进行再利用,所述贮水池(3)的底部还设置有用于收集沉降滤渣的沉渣沟(5),所述贮水池(3)的底板朝向所述沉渣沟(5)倾斜设置。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水池,其特征在于,所述过滤池(2)的容积小于所述雨水收集池(1),所述过滤池(2)设置在所述雨水收集池(1)的底板中间区域,且所述雨水收集池(1)的底板四周朝中间区域倾斜设置。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水池,其特征在于,所述雨水收集池(1)的底板上开设有安装孔(13),用于安装所述抽水泵(4)。
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水池,其特征在于,所述雨水收集池(1)的一侧设置有清洗进水龙头(11),所述清洗进水龙头(11)通过进水管(12)与外部水源连接。
5.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水池,其特征在于,所述过滤池(2)的底部设置有托梁(6),所述托梁(6)通过立柱(7)安装在所述贮水池(3)的底板上,所述托梁(6)的中部设有滤水洞(61),所述托梁(6)上依次承载有承重型穿孔板(8)和物理过滤层(9)。
6.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水池,其特征在于,所述物理过滤层(9)包括从上至下依次设置的石英砂层(91)、活性炭层(92)、卵石层(93)和火山石层(94)。
7.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水池,其特征在于,所述沉渣沟(5)和所述抽水泵(4)分别位于所述贮水池(3)相对的两侧。
8.如权利要求7所述的水池,其特征在于,所述沉渣沟(5)的中间位置设置有沉渣井(51),且所述沉渣沟(5)的底部两侧朝中间位置倾斜设置。
9.如权利要求8所述的水池,其特征在于,所述贮水池(3)在所述沉渣沟(5)所在的一侧设置有排水口套管(31),所述排水口套管(31)位于所述沉渣井(51)的上方,所述排水口套管(31)内安装有密封塞(32),所述排水口套管(31)通过排水管(33)与外界连通。
10.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水池,其特征在于,所述抽水泵(4)的抽水口离所述贮水池(3)底板的距离为100mm~200mm。
CN202322624466.6U 2023-09-27 2023-09-27 用于对雨水进行收集、过滤后进行再利用的水池 Active CN220847966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322624466.6U CN220847966U (zh) 2023-09-27 2023-09-27 用于对雨水进行收集、过滤后进行再利用的水池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322624466.6U CN220847966U (zh) 2023-09-27 2023-09-27 用于对雨水进行收集、过滤后进行再利用的水池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20847966U true CN220847966U (zh) 2024-04-26

Family

ID=90788631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322624466.6U Active CN220847966U (zh) 2023-09-27 2023-09-27 用于对雨水进行收集、过滤后进行再利用的水池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20847966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5130055A (zh) 雨水收集净化处理回用系统
CN208578132U (zh) 一种雨水花园雨水收集截污弃流过滤构造
CN105735405B (zh) 一种楼宇屋顶的雨水收集处理系统
CN111622037B (zh) 海绵城市生态市政道路
CN108625456A (zh) 雨水收集回收利用系统及其使用方法
CN208472920U (zh) 一种用于海绵城市的雨水综合系统
CN220847966U (zh) 用于对雨水进行收集、过滤后进行再利用的水池
CN218323073U (zh) 一种路面雨水处理系统
JPH09119150A (ja) 雨水再利用装置
CN205975789U (zh) 城市房屋建筑雨水集储利用装置
CN211735721U (zh) 一种新型地下泵坑
CN213014561U (zh) 一体化雨水收集回用装置
CN108222237A (zh) 一种净水储水装置
CN212153662U (zh) 一种庭院雨水收集净化结构
CN211690646U (zh) 海绵城市雨水收集循环利用系统
CN209509053U (zh) 一种楼体洗漱废水二次利用系统及雨污立体回收循环系统
CN210887500U (zh) 一种地面道路排水系统
CN207974215U (zh) 一种海绵城市的园林雨水利用系统
CN215594229U (zh) 一种海绵城市的雨水收集回收利用系统
CN215562967U (zh) 一种基于海绵城市理念的雨水循环利用系统
CN113136762A (zh) 一种海绵城市建设用道路雨水回收处理系统
CN219033381U (zh) 一种绿道建设用雨水收集利用装置
CN220100100U (zh) 车库顶板种植屋面虹吸防排收集系统
CN217782065U (zh) 一种便于排水的坑基结构
CN213012031U (zh) 一种集砂滤池和废水回收水池的组合池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