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20847613U - 一种临河施工基坑降水结构 - Google Patents

一种临河施工基坑降水结构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20847613U
CN220847613U CN202322645629.9U CN202322645629U CN220847613U CN 220847613 U CN220847613 U CN 220847613U CN 202322645629 U CN202322645629 U CN 202322645629U CN 220847613 U CN220847613 U CN 220847613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foundation pit
water
pipe
river
dewatering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322645629.9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王利军
李铎
赵艳恒
牛增聪
陈飞
巴晓国
汪东平
张东均
刘露瑶
苏亚鹏
刘志颖
闫鹏亮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China Construction Fifth Engineering Bureau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China Construction Fifth Engineering Bureau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China Construction Fifth Engineering Bureau Co Ltd filed Critical China Construction Fifth Engineering Bureau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322645629.9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20847613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20847613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20847613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Landscapes

  • Investigation Of Foundation Soil And Reinforcement Of Foundation Soil By Compacting Or Drainage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临河施工基坑降水结构,解决了采用常规的基坑施工方式在河道旁进行基坑施工时,其设置的降水结构,难以满足河道内的水位快速升高后的基坑降水需求的问题。本实用新型中,设在基坑和斜坡之间的降水井和支护排桩,能够阻断从河道向基坑内的倾斜向上渗水通道,减低从河道向基坑内的渗水量。位于基坑的坑底下方的降水槽结构,能够收集基坑下方土壤内的水,配合抽水泵及时将降水槽结构内的积水排入河道内,能够降低基坑周围的土壤内的水位,减少渗入基坑内的水量。

Description

一种临河施工基坑降水结构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基坑施工技术领域,特别是指一种临河施工基坑降水结构。
背景技术
深基坑安全事故往往与地下水控制密切相关,合理的控制基坑内地下水是保证基坑整体稳定的前提。在临近河流的基坑工程中,若采用常规基坑施工方式,当遇到大面积持续降水天气时,河道内和河道周边的土壤内的水位都会快速升高,然而由于河道内的水为流动水,能够快速排出,使得同一时间段内的河道内的水位往往会低于其周边土壤内的水位。在持续降雨过程中,当河道周边的土壤内的水位高于基坑底部时,仅靠基坑外侧设置降水井和支护排桩,不能完全阻挡河道内的水以及河道周围的土壤内的水向基坑内部进行渗水,基坑底部的地下水已经不能形成稳定的渗流场,如不能将基坑内的积水及时处理,不仅会引起坑外周边建筑物的不均匀沉降,还会引发围护结构的侧向变形,形成坍塌风险。
实用新型内容
为了解决背景技术中所存在的采用常规的基坑施工方式在河道旁进行基坑施工时,其设置的降水结构,难以满足河道内的水位快速升高后的基坑降水需求的问题,本实用新型提出了一种临河施工基坑降水结构。
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是:一种临河施工基坑降水结构,包括设在土壤内的基坑,基坑左侧的土壤内设有河道,河道的左右两侧为斜坡;
环绕基坑周围的土壤内设有支护排桩,支护排桩远离基坑的一侧的土壤1内设有多个环向阵列设置的降水井,降水井和支护排桩的下端均延伸至基坑的坑底下方;
基坑的坑底向下开挖有环形的降水槽结构,降水槽结构包括嵌设在土壤内的混凝土内层,混凝土内层为环形的U型板结构,混凝土内层的顶部与基坑的坑底平齐,混凝土内层的内部形成环形水槽,环形水槽为上开口的U型槽,混凝土内层的侧壁和底部上均开设有通透的透水孔,混凝土内层的外侧包裹设有滤水层;
土壤的顶部表面设有抽水泵,抽水泵的进水端与第一抽水管连接,第一抽水管远离抽水泵的一端插设在环形水槽内,抽水泵的排水端与排水管连接,排水管远离抽水泵的一端延伸至斜坡上。
优选的,基坑的坑底上覆盖设有隔水布,隔水布上压设有压板,压板和隔水布对应环形水槽出均设有上下通透的通孔,第一抽水管的下端穿过通孔,且第一抽水管的管壁与通孔之间填充有防水密封材料;
第一抽水管上连接有第二抽水管,第二抽水管上设有阀门,第二抽水管的下端延伸至基坑内,且第二抽水管的下端位于压板的上方。
优选的,基坑的侧壁上靠设有竖板,竖板朝向基坑的一侧设有隔水层,竖板和隔水层的下端抵靠在基坑的坑底上,竖板和压板之间支设有斜撑杆。
优选的,第一抽水管上固定套设有固定板,固定板位于隔水布的下方,固定板的下方固定设有液位传感器,液位传感器与控制器信号连接,控制器与抽水泵控制连接。
优选的,降水井内设有底部封闭、上端开口的筒状的滤水管,滤水管的侧壁上设有透水结构,滤水管的外侧环绕设有滤料层。
优选的,土壤内埋设有多根与降水井一一对应的溢水管,溢水管的一端与滤水管的上部连通,溢水管的另一端穿出斜坡。
本实用新型的优点:(1)设在基坑和斜坡之间的降水井和支护排桩,能够阻断从河道向基坑内的倾斜向上渗水通道,减低从河道向基坑内的渗水量。
(2)位于基坑的坑底下方的降水槽结构,能够收集基坑下方土壤内的水,配合抽水泵及时将降水槽结构内的积水排入河道内,能够降低基坑周围的土壤内的水位,减少渗入基坑内的水量。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为实施例1的主体结构示意图;
图2为图1中的基坑处的局部结构示意图;
图3为图2中的A处结构放大图;
图4为图2中的B处结构放大图;
图中,1、土壤,2、河道,3、斜坡,4、基坑,5、支护排桩,6、降水井,601、滤料层,602、滤水管,7、降水槽结构,701、环形水槽,702、混凝土内层,703、滤水层,704、透水孔,8、隔水层,9、竖板,10、隔水布,11、压板,12、斜撑杆,13、第一抽水管,14、抽水泵,15、排水管,16、溢水管,17、固定板,18、液位传感器,19、第二抽水管。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付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实施例1:一种临河施工基坑降水结构,如图1和图2所示,包括设在土壤1内的基坑4,基坑4左侧的土壤1内设有河道2,河道2的左右两侧为斜坡3。
环绕基坑4周围的土壤内设有支护排桩5,支护排桩5远离基坑4的一侧的土壤1内设有多个环向阵列设置的降水井6,降水井6和支护排桩5的下端均延伸至基坑4的坑底下方。
降水井6内设有底部封闭、上端开口的筒状的滤水管602,滤水管602的侧壁上设有透水结构,滤水管602的外侧环绕设有滤料层601。为了防止降水井6内水位过高,进一步向基坑内反向渗水,如图3所示,土壤1内埋设有多根与降水井6一一对应的溢水管16,溢水管16的一端与滤水管602的上部连通,溢水管16的另一端穿出斜坡3。
基坑4的坑底向下开挖有环形的降水槽结构7,如图4所示,降水槽结构7包括嵌设在土壤1内的混凝土内层702,混凝土内层702为环形的U型板结构,混凝土内层702的顶部与基坑4的坑底平齐,混凝土内层702的内部形成环形水槽701,环形水槽701为上开口的U型槽,混凝土内层702的侧壁和底部上均开设有通透的透水孔702,混凝土内层702的外侧包裹设有滤水层703。
为了进一步降低从河道和土壤内反渗入基坑4内的水量,如图1和图2所示,基坑4的坑底上覆盖设有隔水布10,隔水布10上压设有压板11,压板11和隔水布10对应环形水槽701出均设有上下通透的通孔。
基坑4的侧壁上靠设有竖板9,竖板9朝向基坑4的一侧设有隔水层8,隔水层8为采用隔水材料涂覆在竖板9上所形成,竖板9和隔水层8的下端抵靠在基坑4的坑底上,竖板9和压板11之间支设有斜撑杆12。
为了将环形水槽701和基坑4内的积水快速排出,以降低基坑4周围土壤1内的水位高度,如图1和图2所示,土壤1的顶部表面设有抽水泵14,抽水泵14的进水端与第一抽水管13连接,第一抽水管13远离抽水泵14的一端穿过通孔并插设在环形水槽701内。
第一抽水管13的管壁与通孔之间填充有防水密封材料,以防止环形水槽701内的积水过多时,从第一抽水管13的管壁与通孔之间渗入基坑4内。
第一抽水管13上连接有第二抽水管19,第二抽水管19上设有阀门,第二抽水管19的下端延伸至基坑4内,且第二抽水管19的下端位于压板11的上方,第二抽水管19用以抽取基坑4内的积水。
抽水泵14的排水端与排水管15连接,排水管15远离抽水泵14的一端延伸至斜坡3上,以便于抽出的积水排入到河道2内,被快速排出。
第一抽水管13上固定套设有固定板17,固定板17位于隔水布10的下方,固定板17的下方固定设有液位传感器,液位传感器与控制器信号连接,控制器与抽水泵14控制连接。
在使用时,液位传感器实时监测环形水槽701内的水位,并将监测到的环形水槽701内的水位高度实时反馈给控制器,当环形水槽701内的水位高度到达控制器预设的水位警戒线高度时,控制器控制抽水泵14及时开启,以将环形水槽701内的积水快速抽出并排放至河道2内,以降低基坑4周围土壤1内的水位,防止其向基坑4内大量渗水。
同时,隔水层8和隔水布10进一步阻挡基坑4周围的土壤1内的地下水向基坑4内的渗水,以减少基坑4内的积水量。
降水井6和支护排桩5,能够阻断从河道向基坑内的倾斜向上渗水通道,减低从河道向基坑内的渗水量。
对于本领域技术人员而言,显然本实用新型不限于上述示范性实施例的细节,而且在不背离本实用新型的精神或基本特征的情况下,能够以其他的具体形式实现本实用新型。因此,无论从哪一点来看,均应将实施例看作是示范性的,而且是非限制性的,本实用新型的范围由所附权利要求而不受上述说明限定,因此旨在将落在权利要求的等同要件的含义和范围内的所有变化囊括在本实用新型内。不应将权利要求中的任何附图标记视为限制所涉及的权利要求。

Claims (6)

1.一种临河施工基坑降水结构,其特征在于:包括设在土壤(1)内的基坑(4),基坑(4)左侧的土壤(1)内设有河道(2),河道(2)的左右两侧为斜坡(3);
环绕基坑(4)周围的土壤内设有支护排桩(5),支护排桩(5)远离基坑(4)的一侧的土壤(1)内设有多个环向阵列设置的降水井(6),降水井(6)和支护排桩(5)的下端均延伸至基坑(4)的坑底下方;
基坑(4)的坑底向下开挖有环形的降水槽结构(7),降水槽结构(7)包括嵌设在土壤(1)内的混凝土内层(702),混凝土内层(702)为环形的U型板结构,混凝土内层(702)的顶部与基坑(4)的坑底平齐,混凝土内层(702)的内部形成环形水槽(701),环形水槽(701)为上开口的U型槽,混凝土内层(702)的侧壁和底部上均开设有通透的透水孔(702),混凝土内层(702)的外侧包裹设有滤水层(703);
土壤(1)的顶部表面设有抽水泵(14),抽水泵(14)的进水端与第一抽水管(13)连接,第一抽水管(13)远离抽水泵(14)的一端插设在环形水槽(701)内,抽水泵(14)的排水端与排水管(15)连接,排水管(15)远离抽水泵(14)的一端延伸至斜坡(3)上。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临河施工基坑降水结构,其特征在于:基坑(4)的坑底上覆盖设有隔水布(10),隔水布(10)上压设有压板(11),压板(11)和隔水布(10)对应环形水槽(701)出均设有上下通透的通孔,第一抽水管(13)的下端穿过通孔,且第一抽水管(13)的管壁与通孔之间填充有防水密封材料;
第一抽水管(13)上连接有第二抽水管(19),第二抽水管(19)上设有阀门,第二抽水管(19)的下端延伸至基坑(4)内,且第二抽水管(19)的下端位于压板(11)的上方。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临河施工基坑降水结构,其特征在于:基坑(4)的侧壁上靠设有竖板(9),竖板(9)朝向基坑(4)的一侧设有隔水层(8),竖板(9)和隔水层(8)的下端抵靠在基坑(4)的坑底上,竖板(9)和压板(11)之间支设有斜撑杆(12)。
4.如权利要求2或3所述的一种临河施工基坑降水结构,其特征在于:第一抽水管(13)上固定套设有固定板(17),固定板(17)位于隔水布(10)的下方,固定板(17)的下方固定设有液位传感器,液位传感器与控制器信号连接,控制器与抽水泵(14)控制连接。
5.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临河施工基坑降水结构,其特征在于:降水井(6)内设有底部封闭、上端开口的筒状的滤水管(602),滤水管(602)的侧壁上设有透水结构,滤水管(602)的外侧环绕设有滤料层(601)。
6.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一种临河施工基坑降水结构,其特征在于:土壤(1)内埋设有多根与降水井(6)一一对应的溢水管(16),溢水管(16)的一端与滤水管(602)的上部连通,溢水管(16)的另一端穿出斜坡(3)。
CN202322645629.9U 2023-09-28 2023-09-28 一种临河施工基坑降水结构 Active CN220847613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322645629.9U CN220847613U (zh) 2023-09-28 2023-09-28 一种临河施工基坑降水结构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322645629.9U CN220847613U (zh) 2023-09-28 2023-09-28 一种临河施工基坑降水结构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20847613U true CN220847613U (zh) 2024-04-26

Family

ID=90771582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322645629.9U Active CN220847613U (zh) 2023-09-28 2023-09-28 一种临河施工基坑降水结构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20847613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KR101133580B1 (ko) 불순물 제거 관리 구조물
CN101126242A (zh) 地下建筑物的控制水位的方法及系统
CN216475132U (zh) 一种基坑快速降水系统
CN113175005B (zh) 暴雨时期地下车库防水底板防浮设计与施工方法
CN107386307B (zh) 基坑内结构抗浮系统及其施工方法
CN113931209A (zh) 一种大面积深基坑弱透水层地下水位控制方法
CN211228626U (zh) 一种用于地下室底板抗浮的自动泄压装置
CN216640547U (zh) 一种适合弱透水软土地层用的排水减压抗浮系统
US5228805A (en) Water pressure reducing structure of a raft foundation bottom plate
CN214460605U (zh) 防止地下室在施工阶段整体上浮的施工结构
CN220847613U (zh) 一种临河施工基坑降水结构
CN208578054U (zh) 一种埋置式浅层组合排水管
CN216475128U (zh) 一种集水井内设临时水箱的建筑底板抽排水结构
JP4560857B2 (ja) 地下貯水システム
CN111705825B (zh) 一种地下深基坑降排水永临一体化施工方法
CN209011145U (zh) 一种基坑降水结构
JP3777085B2 (ja) 地下貯留構造物の構築方法および地下貯留構造物
CN112195980A (zh) 隔水控压抗浮结构及施工方法
JP6549343B1 (ja) 水循環用浸透・貯留槽
CN220888700U (zh) 一种集水坑下储水坑结构
CN220789815U (zh) 一种基坑排水结构
KR200430582Y1 (ko) 관을 이용한 빗물 저류조 구조
CN219527708U (zh) 旋流井降排水系统
CN216238668U (zh) 一种智能排水泄压主动抗浮系统
CN215367355U (zh) 一种基坑泄水系统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