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20830784U - 一种有机肥复合肥双排施肥装置 - Google Patents

一种有机肥复合肥双排施肥装置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20830784U
CN220830784U CN202322528901.5U CN202322528901U CN220830784U CN 220830784 U CN220830784 U CN 220830784U CN 202322528901 U CN202322528901 U CN 202322528901U CN 220830784 U CN220830784 U CN 220830784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fertilizer
discharging
fertilizer discharging
compound
organic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322528901.5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闫建
谢焕
涂彬
康学良
李西富
崔成成
陈贵清
古小平
秦畅
周娅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Chongqing Three Gorges Vocational College
Original Assignee
Chongqing Three Gorges Vocational College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Chongqing Three Gorges Vocational College filed Critical Chongqing Three Gorges Vocational College
Priority to CN202322528901.5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20830784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20830784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20830784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Landscapes

  • Fertilizing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一种有机肥复合肥双排施肥装置,包括有机肥排肥机构和复合肥排肥机构;所述有机肥排肥机构包括有机肥料腔、有机肥拨片、排肥输送带以及有机肥排肥驱动机构;所述排肥输送带设置在有机肥料腔的正下方;所述有机肥拨片设有多个且均匀地固定设置在排肥输送带上;所述复合肥排肥机构包括复合肥料腔、排肥斗、排肥槽轮以及复合肥排肥驱动机构;所述排肥斗设置在复合肥料腔的正下方,该排肥斗内设有与所述复合肥料腔连通的排肥通道,该排肥斗的底部连接有下料管道;所述排肥槽轮设置在所述排肥通道中。该双排施肥装置通过将有机肥和复合肥的排肥机构集成在一起,极大提高了施肥效率,减少了重复施肥和农业种植人员的劳动强度。

Description

一种有机肥复合肥双排施肥装置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施肥装置,具体涉及一种有机肥复合肥双排施肥装置。
背景技术
有机肥是由天然有机物质制成的一种肥料,与化肥相比具有安全无害、环保健康的特点。有机肥富含多种氮、磷、钾等营养元素,可以提供植物生长所需的养分。与化肥相比,有机肥能改善土壤结构,增加土壤肥力,提高植物抗病虫害的能力。同时,有机肥还可以促进土壤微生物活动,提高土壤生态环境的质量。在农业生产中使用有机肥还可以减少化肥的使用量,降低农药残留,对环境和人体健康更加友好。因此,有机肥是一种被广泛应用的优质肥料。
有机肥与复合肥混合使用是目前农艺的重要需求,复合肥和有机肥混合使用可以全面供应作物生长所需养分,因为有机肥养分全面,持效期长,但养分含量较低,肥效较慢,而化肥养分含量高,肥效快,但养分单一,持效期较短,二者混用后可取长补短。
现有的精准农业施肥应用方面配套设施不完善,在有机肥和复合肥单一施肥机械均有大量成熟产品,但缺少有机肥复合肥双排施肥装置。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克服上述存在的问题,提供一种有机肥复合肥双排施肥装置,该双排施肥装置通过将有机肥和复合肥的排肥机构集成在一起,不仅可以同时进行有机肥和复合肥的排肥工作,还可以单独进行有机肥的排肥工作,极大提高了施肥效率,减少了重复施肥和农业种植人员的劳动强度。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
一种有机肥复合肥双排施肥装置,设置牵引装置上,包括有机肥排肥机构和复合肥排肥机构;
所述有机肥排肥机构包括有机肥料腔、有机肥拨片、排肥输送带以及有机肥排肥驱动机构;所述排肥输送带设置在有机肥料腔的正下方;所述有机肥拨片设有多个且均匀地固定设置在所述排肥输送带上;所述有机肥排肥驱动机构的驱动端与所述排肥输送带连接;
所述复合肥排肥机构包括复合肥料腔、排肥斗、排肥槽轮以及复合肥排肥驱动机构;所述排肥斗设置在复合肥料腔的正下方,该排肥斗内设有与所述复合肥料腔连通的排肥通道,该排肥斗的底部连接有下料管道;所述排肥槽轮设置在所述排肥通道中,该排肥槽轮上设有多个沿着圆周方向均匀排列的料槽;所述复合肥排肥驱动机构的驱动端与所述排肥槽轮连接。
上述有机肥复合肥双排施肥装置的工作原理为:
工作时,先将有机肥和复合肥分别投放在有机肥料腔和复合肥料腔中,选择工作模式;在双排肥模式下,通过有机肥排肥驱动机构驱动排肥输送带在有机肥料腔的正下方经过,通过有机肥拨片依次将位于底部的有机肥拨出至下方的泥土中;与此同时,通过复合肥排肥驱动机构驱动排肥槽轮进行旋转,由排肥槽轮将位于排肥斗的排肥通道上部的复合肥往下翻转,将复合肥转移至排肥通道下部,继而滑落至泥土中。进一步,在单排肥模式下,按照上述操作即可完成单独的有机肥排肥工作。
本实用新型的一个优选方案,其中,所述有机肥料腔和复合肥料腔设置在同一个料箱中,该料箱中设有用于将内腔分隔成有机肥料腔和复合肥料腔的隔板。
进一步,所述隔板包括定隔板和动隔板,所述动隔板铰接在所述定隔板的顶部。通过上述结构,可以灵活调节有机肥料腔和复合肥料腔的容积大小,当不进行复合肥施肥时,可转动动隔板向复合肥料腔倾斜,以实现有机肥料腔空间最大化。同样地,当不进行有机肥施肥时,可转动动隔板向有机肥料腔倾斜,以实现复合肥料腔空间最大化。
进一步,所述动隔板上设有锁定结构,该锁定结构包括锁定栓和限位弹簧;所述动隔板上设有两个滑动安装部;所述锁定栓穿过两个滑动安装部;所述锁定栓上设有限位操作部,该限位操作部位于两个滑动安装部之间;所述限位弹簧套设在所述锁定栓上,该限位弹簧的两端分别抵紧在其中一个滑动安装部和限位操作部之间;所述料箱对应的侧壁上设有与所述锁定栓配合的栓孔。通过上述结构,在调节好动隔板的位置后,可通过锁定栓锁在对应的栓孔上,从而固定住动隔板。
本实用新型的一个优选方案,其中,所述有机肥排肥驱动机构包括排肥驱动电机和有机肥排肥传动组件,所述有机肥排肥传动组件包括传动辊、传动链和链轮;所述传动辊设有两个且相互平行地设置;所述排肥输送带设置在两个传动辊上;两个链轮分别与排肥驱动电机的输出轴和其中一个传动辊连接;所述传动链设置在两个链轮上。通过上述结构,在排肥驱动电机的驱动下,排肥输送带可以绕着两个传动辊进行循环移动,完成排肥工作。
进一步,所述复合肥排肥驱动机构包括所述排肥驱动电机和复合肥排肥传动组件,所述复合肥排肥传动组件包括复合肥排肥转轴和排肥传动齿轮;所述复合肥排肥转轴与所述排肥槽轮连接;所述排肥传动齿轮包括两个常规传动齿轮和离合传动齿轮,所述两个常规传动齿轮分别与排肥驱动电机的输出轴和所述复合肥排肥转轴固定连接;所述离合传动齿轮通过可移动的离合结构啮合在两个常规传动齿轮之间。通过上述结构,共用一个驱动电机,可实现两组不同的施肥工作,而且还可以在单排肥模式下,断开复合肥的传动,结构十分巧妙。
进一步,所述可移动的离合结构包括离合杆,所述离合杆通过轴承与所述离合传动齿轮连接;所述离合杆通过滑动结构设置在料箱的侧壁上。若需要切换至双排肥模式,向外拔出离合杆,使离合传动齿轮参与啮合即可。
进一步,所述复合肥排肥机构还包括用于调节复合肥的下料量的下料调节机构,该下料调节机构包括调节螺杆和螺纹安装座;所述螺纹安装座固定在料箱上;所述调节螺杆穿过所述螺纹安装座并通过横向限位结构与所述复合肥排肥转轴连接;所述复合肥排肥转轴的侧面为多边形结构,该复合肥排肥转轴与所述排肥槽轮在轴线方向上滑动连接;
所述排肥槽轮上设有槽片部和封堵部;所述槽片部上设有多个槽片,相邻的两个槽片之间的空间构成所述料槽;所述槽片和封堵部沿着轴向排列,所述封堵部为柱形结构且与所述排肥斗的内腔配合;
所述排肥斗的两个相对侧壁上设有与所述槽片部配合的第一安装孔和与所述封堵部配合的第二安装孔;所述排肥槽轮贯穿排肥斗的内腔并通过所述横向限位结构与调节螺杆连接。通过上述结构,转动调节螺杆时,可以拉动整个排肥槽轮相对于排肥斗进行横向移动,从而调节排肥槽轮的下料量。其中,当槽片部进入排肥斗的内腔时,此时的下料量增加;相反地,当圆柱形的封堵部进入排肥斗的内腔时,此时的下料量减小。
进一步,所述排肥斗和排肥槽轮均设有多个且沿着复合肥排肥转轴的轴向均匀排列;相邻的两个之间排肥槽轮通过连接筒体固定连接。这样,在转动调节螺杆时,多个排肥槽轮可以同时移动,同步进行调节操作。
进一步,所述横向限位结构包括加长杆、限位固定环以及所述连接筒体;所述加长杆的一端与所述调节螺杆固定连接,该加长杆的另一端设有直径较大的第一限位部;所述连接筒体的内腔设有第二限位部;所述限位固定环固定在所述连接筒体的开口处;所述第一限位部位于连接筒体的内腔中,该第一限位部限位在限位固定环和第二限位部之间。通过上述结构,在保证横向传动的同时,不妨碍排肥槽轮随着复合肥排肥转轴进行旋转,结构十分巧妙。
进一步,所述有机肥排肥驱动机构还包括多个支撑辊,多个支撑辊转动连接在排肥输送带的内部,用于对排肥输送带进行承托。
进一步,另一个传动辊通过调节螺栓与固定板连接,该调节螺栓的一端与所述另一个传动辊固定连接,该调节螺栓的另一端通过螺母与所述固定板固定连接。这样可通过调节螺栓来实现排肥输送带的张紧。
本实用新型与现有技术相比具有以下有益效果:
本实用新型的双排施肥装置通过将有机肥和复合肥的排肥机构集成在一起,不仅可以同时进行有机肥和复合肥的排肥工作,还可以单独进行有机肥的排肥工作,极大提高了施肥效率,减少了重复施肥和农业种植人员的劳动强度。
附图说明
图1-2为本实用新型的有机肥复合肥双排施肥装置的两个不同视角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的有机肥复合肥双排施肥装置隐藏了其中两个侧壁的正视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的有机肥复合肥双排施肥装置隐藏了其中两个侧壁的侧视图。
图5为本实用新型的锁定结构的正视图。
图6为本实用新型的复合肥排肥机构的排肥斗、排肥槽轮以及下料调节机构等的侧视图。
图7为本实用新型的复合肥排肥机构的排肥斗、排肥槽轮以及下料调节机构等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8为图7的立体结构爆炸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使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很好地理解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下面结合实施例和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描述,但本实用新型的实施方式不仅限于此。
参见图1-2,本实施例的有机肥复合肥双排施肥装置,设置牵引装置上,包括料箱1、有机肥排肥机构和复合肥排肥机构;所述料箱1内设有有机肥料腔1-1和复合肥料腔1-2;其中,所述有机肥料腔1-1和复合肥料腔1-2设置在同一个料箱1中,该料箱1中设有用于将内腔分隔成有机肥料腔1-1和复合肥料腔1-2的隔板。
参见图3,所述隔板包括定隔板2和动隔板3,所述动隔板3铰接在所述定隔板2的顶部。通过上述结构,可以灵活调节有机肥料腔1-1和复合肥料腔1-2的容积大小,当不进行复合肥施肥时,可转动动隔板3向复合肥料腔1-2倾斜,以实现有机肥料腔1-1空间最大化。同样地,当不进行有机肥施肥时,可转动动隔板3向有机肥料腔1-1倾斜,以实现复合肥料腔1-2空间最大化。
参见图5,所述动隔板3上设有锁定结构,该锁定结构包括锁定栓4和限位弹簧5;所述动隔板3上设有两个滑动安装部;所述锁定栓4穿过两个滑动安装部;所述锁定栓4上设有限位操作部,该限位操作部位于两个滑动安装部之间;所述限位弹簧5套设在所述锁定栓4上,该限位弹簧5的两端分别抵紧在其中一个滑动安装部和限位操作部之间;所述料箱1对应的侧壁上设有与所述锁定栓4配合的栓孔。通过上述结构,在调节好动隔板3的位置后,可通过锁定栓4锁在对应的栓孔上,从而固定住动隔板3。
参见图3-4,所述有机肥排肥机构包括有机肥拨片6、排肥输送带7以及有机肥排肥驱动机构;所述排肥输送带7设置在有机肥料腔1-1的正下方;所述有机肥拨片6设有多个且均匀地固定设置在所述排肥输送带7上;所述有机肥排肥驱动机构的驱动端与所述排肥输送带7连接。
参见图1-4,所述复合肥排肥机构包括排肥斗8、排肥槽轮9以及复合肥排肥驱动机构;所述排肥斗8设置在复合肥料腔1-2的正下方,该排肥斗8内设有与所述复合肥料腔1-2连通的排肥通道,该排肥斗8的底部连接有下料管道10;所述排肥槽轮9设置在所述排肥通道中,该排肥槽轮9上设有多个沿着圆周方向均匀排列的料槽;所述复合肥排肥驱动机构的驱动端与所述排肥槽轮9连接。
参见图3-4,所述有机肥排肥驱动机构包括排肥驱动电机11和有机肥排肥传动组件,所述有机肥排肥传动组件包括传动辊12、传动链13和链轮14;所述传动辊12设有两个且相互平行地设置;所述排肥输送带7设置在两个传动辊12上;两个链轮14分别与排肥驱动电机11的输出轴和其中一个传动辊12连接;所述传动链13设置在两个链轮14上。通过上述结构,在排肥驱动电机11的驱动下,排肥输送带7可以绕着两个传动辊12进行循环移动,完成排肥工作。
参见图3-4,所述复合肥排肥驱动机构包括所述排肥驱动电机11和复合肥排肥传动组件,所述复合肥排肥传动组件包括复合肥排肥转轴15和排肥传动齿轮;所述复合肥排肥转轴15与所述排肥槽轮9连接;所述排肥传动齿轮包括两个常规传动齿轮16和离合传动齿轮17,所述两个常规传动齿轮16分别与排肥驱动电机11的输出轴和所述复合肥排肥转轴15固定连接;所述离合传动齿轮17通过可移动的离合结构啮合在两个常规传动齿轮16之间。通过上述结构,共用一个驱动电机,可实现两组不同的施肥工作,而且还可以在单排肥模式下,断开复合肥的传动,结构十分巧妙。
进一步,所述可移动的离合结构包括离合杆18,所述离合杆18通过轴承与所述离合传动齿轮17连接;所述离合杆18通过滑动结构设置在料箱1的侧壁上。具体地,所述离合结构的其他结构可参考现有的技术。若需要切换至双排肥模式,向外拔出离合杆18,使离合传动齿轮17参与啮合即可。
参见图6-8,所述复合肥排肥机构还包括用于调节复合肥的下料量的下料调节机构,该下料调节机构包括调节螺杆19和螺纹安装座20;所述螺纹安装座20固定在料箱1上;所述调节螺杆19穿过所述螺纹安装座20并通过横向限位结构与所述复合肥排肥转轴15连接;所述复合肥排肥转轴15的侧面为多边形结构,该复合肥排肥转轴15与所述排肥槽轮9在轴线方向上滑动连接;所述排肥槽轮9上设有槽片部9-1和封堵部9-2;所述槽片部9-1上设有多个槽片,相邻的两个槽片之间的空间构成所述料槽;所述槽片和封堵部9-2沿着轴向排列,所述封堵部9-2为柱形结构且与所述排肥斗8的内腔配合;所述排肥斗8的两个相对侧壁上设有与所述槽片部9-1配合的第一安装孔和与所述封堵部9-2配合的第二安装孔;所述排肥槽轮9贯穿排肥斗8的内腔并通过所述横向限位结构与调节螺杆19连接。通过上述结构,转动调节螺杆19时,可以拉动整个排肥槽轮9相对于排肥斗8进行横向移动,从而调节排肥槽轮9的下料量。其中,当槽片部9-1进入排肥斗8的内腔时,此时的下料量增加;相反地,当圆柱形的封堵部9-2进入排肥斗8的内腔时,此时的下料量减小。
进一步,所述排肥斗8和排肥槽轮9均设有多个且沿着复合肥排肥转轴15的轴向均匀排列;相邻的两个之间排肥槽轮9通过连接筒体21固定连接。这样,在转动调节螺杆19时,多个排肥槽轮9可以同时移动,同步进行调节操作。
参见图6-8,所述横向限位结构包括加长杆22、限位固定环23以及所述连接筒体21;所述加长杆22的一端与所述调节螺杆19固定连接,该加长杆22的另一端设有直径较大的第一限位部22-1;所述连接筒体21的内腔设有第二限位部21-1;所述限位固定环23固定在所述连接筒体21的开口处;所述第一限位部22-1位于连接筒体21的内腔中,该第一限位部22-1限位在限位固定环23和第二限位部21-1之间。通过上述结构,在保证横向传动的同时,不妨碍排肥槽轮9随着复合肥排肥转轴15进行旋转,结构十分巧妙。
参见图3,所述有机肥排肥驱动机构还包括多个支撑辊24,多个支撑辊24转动连接在排肥输送带7的内部,用于对排肥输送带7进行承托。
参见图1-3,另一个传动辊12通过调节螺栓25与固定板26连接,该调节螺栓25的一端与所述另一个传动辊12固定连接,该调节螺栓25的另一端通过螺母与所述固定板26固定连接。这样可通过调节螺栓25来实现排肥输送带7的张紧。
参见图1-4,本实施例的有机肥复合肥双排施肥装置的工作原理为:
工作时,先将有机肥和复合肥分别投放在有机肥料腔1-1和复合肥料腔1-2中,选择工作模式;在双排肥模式下,通过有机肥排肥驱动机构驱动排肥输送带7在有机肥料腔1-1的正下方经过,通过有机肥拨片6依次将位于底部的有机肥拨出至下方的泥土中;与此同时,通过复合肥排肥驱动机构驱动排肥槽轮9进行旋转,由排肥槽轮9将位于排肥斗8的排肥通道上部的复合肥往下翻转,将复合肥转移至排肥通道下部,继而滑落至泥土中。进一步,在单排肥模式下,按照上述操作即可完成单独的有机肥排肥工作。
上述为本实用新型较佳的实施方式,但本实用新型的实施方式并不受上述内容的限制,其他的任何未背离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实质与原理下所做的改变、修饰、替代、组合、简化,均应为等效的置换方式,都包含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Claims (10)

1.一种有机肥复合肥双排施肥装置,设置牵引装置上,其特征在于,包括有机肥排肥机构和复合肥排肥机构;
所述有机肥排肥机构包括有机肥料腔、有机肥拨片、排肥输送带以及有机肥排肥驱动机构;所述排肥输送带设置在有机肥料腔的正下方;所述有机肥拨片设有多个且均匀地固定设置在所述排肥输送带上;所述有机肥排肥驱动机构的驱动端与所述排肥输送带连接;
所述复合肥排肥机构包括复合肥料腔、排肥斗、排肥槽轮以及复合肥排肥驱动机构;所述排肥斗设置在复合肥料腔的正下方,该排肥斗内设有与所述复合肥料腔连通的排肥通道,该排肥斗的底部连接有下料管道;所述排肥槽轮设置在所述排肥通道中,该排肥槽轮上设有多个沿着圆周方向均匀排列的料槽;所述复合肥排肥驱动机构的驱动端与所述排肥槽轮连接。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有机肥复合肥双排施肥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有机肥料腔和复合肥料腔设置在同一个料箱中,该料箱中设有用于将内腔分隔成有机肥料腔和复合肥料腔的隔板;
所述隔板包括定隔板和动隔板,所述动隔板铰接在所述定隔板的顶部。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有机肥复合肥双排施肥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动隔板上设有锁定结构,该锁定结构包括锁定栓和限位弹簧;所述动隔板上设有两个滑动安装部;所述锁定栓穿过两个滑动安装部;所述锁定栓上设有限位操作部,该限位操作部位于两个滑动安装部之间;所述限位弹簧套设在所述锁定栓上,该限位弹簧的两端分别抵紧在其中一个滑动安装部和限位操作部之间;所述料箱对应的侧壁上设有与所述锁定栓配合的栓孔。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有机肥复合肥双排施肥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有机肥排肥驱动机构包括排肥驱动电机和有机肥排肥传动组件,所述有机肥排肥传动组件包括传动辊、传动链和链轮;所述传动辊设有两个且相互平行地设置;所述排肥输送带设置在两个传动辊上;两个链轮分别与排肥驱动电机的输出轴和其中一个传动辊连接;所述传动链设置在两个链轮上。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有机肥复合肥双排施肥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复合肥排肥驱动机构包括所述排肥驱动电机和复合肥排肥传动组件,所述复合肥排肥传动组件包括复合肥排肥转轴和排肥传动齿轮;所述复合肥排肥转轴与所述排肥槽轮连接;所述排肥传动齿轮包括两个常规传动齿轮和离合传动齿轮,所述两个常规传动齿轮分别与排肥驱动电机的输出轴和所述复合肥排肥转轴固定连接;所述离合传动齿轮通过可移动的离合结构啮合在两个常规传动齿轮之间。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有机肥复合肥双排施肥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可移动的离合结构包括离合杆,所述离合杆通过轴承与所述离合传动齿轮连接;所述离合杆通过滑动结构设置在料箱的侧壁上。
7.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有机肥复合肥双排施肥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复合肥排肥机构还包括用于调节复合肥的下料量的下料调节机构,该下料调节机构包括调节螺杆和螺纹安装座;所述螺纹安装座固定在料箱上;所述调节螺杆穿过所述螺纹安装座并通过横向限位结构与所述复合肥排肥转轴连接;所述复合肥排肥转轴的侧面为多边形结构,该复合肥排肥转轴与所述排肥槽轮在轴线方向上滑动连接;
所述排肥槽轮上设有槽片部和封堵部;所述槽片部上设有多个槽片,相邻的两个槽片之间的空间构成所述料槽;所述槽片和封堵部沿着轴向排列,所述封堵部为柱形结构且与所述排肥斗的内腔配合;
所述排肥斗的两个相对侧壁上设有与所述槽片部配合的第一安装孔和与所述封堵部配合的第二安装孔;所述排肥槽轮贯穿排肥斗的内腔并通过所述横向限位结构与调节螺杆连接。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有机肥复合肥双排施肥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排肥斗和排肥槽轮均设有多个且沿着复合肥排肥转轴的轴向均匀排列;相邻的两个之间排肥槽轮通过连接筒体固定连接;
所述横向限位结构包括加长杆、限位固定环以及所述连接筒体;所述加长杆的一端与所述调节螺杆固定连接,该加长杆的另一端设有直径较大的第一限位部;所述连接筒体的内腔设有第二限位部;所述限位固定环固定在所述连接筒体的开口处;所述第一限位部位于连接筒体的内腔中,该第一限位部限位在限位固定环和第二限位部之间。
9.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有机肥复合肥双排施肥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有机肥排肥驱动机构还包括多个支撑辊,多个支撑辊转动连接在排肥输送带的内部,用于对排肥输送带进行承托。
10.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有机肥复合肥双排施肥装置,其特征在于,另一个传动辊通过调节螺栓与固定板连接,该调节螺栓的一端与所述另一个传动辊固定连接,该调节螺栓的另一端通过螺母与所述固定板固定连接。
CN202322528901.5U 2023-09-18 2023-09-18 一种有机肥复合肥双排施肥装置 Active CN220830784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322528901.5U CN220830784U (zh) 2023-09-18 2023-09-18 一种有机肥复合肥双排施肥装置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322528901.5U CN220830784U (zh) 2023-09-18 2023-09-18 一种有机肥复合肥双排施肥装置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20830784U true CN220830784U (zh) 2024-04-26

Family

ID=90783257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322528901.5U Active CN220830784U (zh) 2023-09-18 2023-09-18 一种有机肥复合肥双排施肥装置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20830784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12913376B (zh) 一种青贮玉米与大豆混种一体化播种设备及混种方法
CN200962723Y (zh) 往复式人力播种施肥机
CN220830784U (zh) 一种有机肥复合肥双排施肥装置
CN211047844U (zh) 一种便于控制施肥深度的农产品种植用防堵型施肥装置
CN110214501B (zh) 利用生物炭肥提高受损农田有机质含量的改良设备及方法
CN117016130A (zh) 一种蔬菜用定量施肥推车
CN218218291U (zh) 一种施肥装置
CN217855754U (zh) 基于土壤肥料定量施肥控制装置
CN115380648B (zh) 一种水稻旱播开沟施肥与播种组合装置及其使用方法
CN114271062B (zh) 一种分层施用的盐碱地改良菌剂及其分层施用方法和装置
CN201123229Y (zh) 蔬菜播种机导轮推杆式排种装置
CN2160190Y (zh) 种肥分置式播种机
CN216795663U (zh) 一种茶园施肥装置
CN113853886B (zh) 一种用于提高秸秆还田效率的玉米间隔自埋式播种装置
CN104855027B (zh) 一种带式抛撒生物炭施播机
CN204741774U (zh) 一种多排肥箱施肥装置
CN216752738U (zh) 一种农业种植用施肥装置
CN218603963U (zh) 一种预切种式甘蔗种植机的同步布种机构
CN216392062U (zh) 一种小麦智能调节播幅种肥同播一体机
CN219981504U (zh) 一种植草装置
CN220537723U (zh) 一种用于生物有机肥料生产的加菌装置
CN219961338U (zh) 一种施肥装置
CN216532572U (zh) 一种施肥机
CN218104153U (zh) 一种农作物种植用施肥装置
CN220830688U (zh) 一种可以翻土的播种装置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