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20829902U - 按键、输入装置及电子设备 - Google Patents

按键、输入装置及电子设备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20829902U
CN220829902U CN202322366107.5U CN202322366107U CN220829902U CN 220829902 U CN220829902 U CN 220829902U CN 202322366107 U CN202322366107 U CN 202322366107U CN 220829902 U CN220829902 U CN 220829902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space
connecting part
key cap
key
limiting piec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322366107.5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石有向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Lenovo Beijing Ltd
Original Assignee
Lenovo Beijing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Lenovo Beijing Ltd filed Critical Lenovo Beijing Ltd
Priority to CN202322366107.5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20829902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20829902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20829902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Landscapes

  • Input From Keyboards Or The Like (AREA)

Abstract

本申请提供一种按键、输入装置及电子设备。按键包括:键帽、限位件和支撑架,键帽包括第一表面,第一表面与键帽的被按压表面相背离,第一表面设置有第一连接部;限位件位于键帽的第一表面侧,限位件朝向键帽的一侧设置有第二连接部,第二连接部用于与第一连接部可分离的连接,第一连接部与第二连接部使键帽与限位件能够沿预设方向连接;在第二连接部与第一连接部连接的情况下,限位件与键帽之间配合形成有第一空间和第二空间;支撑架包括:第一支架和第二支架,第一支架和第二支架交叉设置并铰接,在第二连接部与第一连接部连接的情况下,第一支架的第一端被限位于第一空间,第二支架的第一端被限位于第二空间。

Description

按键、输入装置及电子设备
技术领域
本申请涉及电子设备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按键、输入装置及电子设备。
背景技术
键盘是一种输入装置,键盘通过其上的按键来输入指令。
现有按键中,键帽设置有卡槽和滑槽,剪刀支架上端的一部分连接在卡槽内,另一部分对应位于滑槽内,当按压键帽后,剪刀支架的一部分相对卡槽转动,而另一部分在滑槽内向远离卡槽的方向滑动,以使剪刀支架在高度方向上被压缩,进而使得键帽下移并接触电路板以完成输入指令。
键帽与剪刀支架两者相互装配的过程中,需要先将剪刀支架倾斜以将剪刀支架上端的另一部分滑动至滑槽内,再将剪刀支架上端的一部分插入卡槽内,以完成安装;拆卸时,先将剪刀支架从卡槽内拔出,然后将剪刀支架滑动一段距离后,才能将剪刀支架滑出滑槽以脱离键帽。
如此,安装和拆卸步骤繁琐,而且当安装步骤错误时无法实现正常安装,当拆卸步骤错误时将会导致按键遭到破坏,如:安装时,先将剪刀支架上端的一部分插入卡槽,则导致另一部分无法装配至滑槽内;拆卸时,先滑动剪刀支架,则会将卡槽拉断。
实用新型内容
有鉴于此,本申请提供一种按键、输入装置及电子设备,技术方案如下:
第一方面,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一种按键,所述按键包括:键帽、限位件和支撑架,键帽包括第一表面,所述第一表面与所述键帽的被按压表面相背离,所述第一表面设置有第一连接部;限位件位于所述键帽的第一表面侧,所述限位件朝向所述键帽的一侧设置有第二连接部,所述第二连接部用于与所述第一连接部可分离的连接,所述第一连接部与所述第二连接部使所述键帽与所述限位件能够沿预设方向连接;在所述第二连接部与所述第一连接部连接的情况下,所述限位件与所述键帽之间配合形成有第一空间和第二空间;支撑架包括:第一支架和第二支架,所述第一支架和所述第二支架交叉设置并铰接,在所述第二连接部与所述第一连接部连接的情况下,所述第一支架的第一端被限位于所述第一空间,所述第二支架的第一端被限位于所述第二空间。
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第一连接部包括第一卡接部,所述第二连接部包括第二卡接部;所述第一卡接部与所述第二卡接部能够使所述键帽与所述限位件沿预设方向卡接。
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第一支架的第一端被限位于所述第一空间并能够相对所述第一空间转动,所述第二支架的第一端被限位于所述第二空间并能够向靠近或远离所述第一空间的方向滑动。
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限位件朝向所述键帽的一侧还设置有卡接凹部,用于与所述第一支架的第一端卡接,所述卡接凹部形成所述第一空间。
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卡接凹部开口尺寸小于所述第一支架的第一端的尺寸。
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限位件朝向所述键帽的一侧还设置有凹陷空间,所述凹陷空间朝向所述键帽的表面与所述第一表面配合形成所述第二空间。
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第一连接部的数量为多个,并分为两部分,所述两部分分别临近所述键帽的第一边缘和第二边缘设置,所述第一边缘和所述第二边缘相对;所述第二连接部的数量为多个,并与多个所述第一连接部一一对应设置。
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按键还可以包括:导通件,设置于所述限位件背离所述键帽的一侧,用于响应所述键帽受到的按压力以导通电路;所述第一表面设置有凸部,与所述导通件对应,用于与所述导通件抵接;所述限位件对应所述凸部的位置设置有避让孔;所述第一支架和所述第二支架对应所述导通件的位置设置有避让通道。
第二方面,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一种输入装置,所述输入装置包括:按键,所述按键包括:键帽、限位件和支撑架,键帽包括第一表面,所述第一表面与所述键帽的被按压表面相背离,所述第一表面设置有第一连接部;限位件位于所述键帽的第一表面侧,所述限位件朝向所述键帽的一侧设置有第二连接部,所述第二连接部用于与所述第一连接部可分离的连接,所述第一连接部与所述第二连接部使所述键帽与所述限位件能够沿预设方向连接;在所述第二连接部与所述第一连接部连接的情况下,所述限位件与所述键帽之间配合形成有第一空间和第二空间;支撑架包括:第一支架和第二支架,所述第一支架和所述第二支架交叉设置并铰接,在所述第二连接部与所述第一连接部连接的情况下,所述第一支架的第一端被限位于所述第一空间,所述第二支架的第一端被限位于所述第二空间。
第三方面,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一种电子设备,所述电子设备包括:输入装置,所述输入装置包括按键,所述按键包括:键帽、限位件和支撑架,键帽包括第一表面,所述第一表面与所述键帽的被按压表面相背离,所述第一表面设置有第一连接部;限位件位于所述键帽的第一表面侧,所述限位件朝向所述键帽的一侧设置有第二连接部,所述第二连接部用于与所述第一连接部可分离的连接,所述第一连接部与所述第二连接部使所述键帽与所述限位件能够沿预设方向连接;在所述第二连接部与所述第一连接部连接的情况下,所述限位件与所述键帽之间配合形成有第一空间和第二空间;支撑架包括:第一支架和第二支架,所述第一支架和所述第二支架交叉设置并铰接,在所述第二连接部与所述第一连接部连接的情况下,所述第一支架的第一端被限位于所述第一空间,所述第二支架的第一端被限位于所述第二空间。
上述说明仅是本申请技术方案的概述,为了能够更清楚了解本申请的技术手段,并可依照说明书的内容予以实施,以下以本申请的较佳实施例并配合附图详细说明如后。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公开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公开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输入装置的剖面示意图;
图2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输入装置的键帽的剖面示意图;
图3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输入装置的限位件的剖面示意图。
附图标记说明:
10、按键;11、键帽;111、第一表面;112、被按压表面;113、第一连接部;114、凸部;12、限位件;121、第二连接部;122、第一空间;123、第二空间;124、卡接凹部;125、凹陷空间;13、支撑架;131、第一支架;132、第二支架;14、导通件;15、电路板。
具体实施方式
为使本申请实施方式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下面将结合本申请实施方式中的附图,对本申请实施方式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方式是本申请一部分实施方式,而不是全部的实施方式。基于本申请中的实施方式,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作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方式,都属于本申请保护的范围。因此,以下对在附图中提供的本申请的实施方式的详细描述并非旨在限制要求保护的本申请的范围,而是仅仅表示本申请的选定实施方式。
在不冲突的情况下,本申请中的实施例及实施例中的特征可以相互组合。下面将参考附图并结合实施例来详细说明本申请。
第一方面
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一种按键10,参见其特征1至图3所示,按键10包括:键帽11、限位件12和支撑架13,键帽11包括第一表面111,第一表面111与键帽11的被按压表面112相背离,第一表面111设置有第一连接部113;限位件12位于键帽11的第一表面111侧,限位件12朝向键帽11的一侧设置有第二连接部121,第二连接部121用于与第一连接部113可分离的连接,第一连接部113与第二连接部121使键帽11与限位件12能够沿预设方向连接;在第二连接部121与第一连接部113连接的情况下,限位件12与键帽11之间配合形成有第一空间122和第二空间123;支撑架13包括:第一支架131和第二支架132,第一支架131和第二支架132交叉设置并铰接,在第二连接部121与第一连接部113连接的情况下,第一支架131的第一端被限位于第一空间122,第二支架132的第一端被限位于第二空间123。
具体来讲,上述中的键帽11包括第一表面111,第一表面111与键帽11的被按压表面112相背离,也就是说,当被按压表面112是键帽11的上表面时,第一表面111是键帽11的下表面。
上述中的限位件12位于键帽11的第一表面111侧,也就是说,当第一表面111是键帽11的下表面时,限位件12位于键帽11的下方。上述中的限位件12朝向键帽11的一侧设置有第二连接部121,第二连接部121用于与第一连接部113连接,第一连接部113与第二连接部121使键帽11与限位件12能够沿预设方向连接,也就是说,第一连接部113和第二连接部121能够沿预设方向连接,以使键帽11和限位件12能够沿预设方向连接;比如:参见图1所示,键帽11在上方,第一连接部113设置在键帽11的下表面,限位件12设置在键帽11的下方,第二连接部121设置在限位件12的上表面,且第一连接部113和第二连接部121沿竖直方向(即预设方向)连接。上述中的第一连接部113和第二连接部121两者之间是可分离的连接,由于第一连接部113和第二连接部121两者沿预设方向连接,使得第一连接部113和第二连接部121两者沿与预设方向相反的方向拆卸。上述中的在第二连接部121与第一连接部113连接的情况下,限位件12与键帽11之间配合形成有第一空间122和第二空间123,其可以是键帽11的第一表面111上设置的第一凹部形成第一空间122,也可以是限位件12朝向键帽11的表面上设置的第二凹部形成第一空间122,还可以是第一凹部和第二凹部对接后形成第一空间122;同样的,可以是键帽11的第一表面111上设置的第三凹部形成第二空间123,也可以是限位件12朝向键帽11的表面上设置的第四凹部形成第二空间123,还可以是第三凹部和第四凹部对接后形成第二空间123。
上述中的第一支架131和第二支架132交叉设置并铰接,如此,第二支架132能够相对第一支架131转动。上述中的在第二连接部121与第一连接部113连接的情况下,第一支架131的第一端被限位于第一空间122,第二支架132的第一端被限位于第二空间123,从而在按压键帽11上的被按压表面112后,第二支架132和第一支架131相对转动,以使第一支架131的第一端和第二支架132的第一端中的至少一个向远离对方的方向滑动,从而使得支撑架13被压缩,如此,键帽11产生按压行程以能够导通位于支撑架13背离键帽11一侧的电路。
本实施例中,键帽11的第一表面111设置有第一连接部113,限位件12朝向键帽11的一侧设置有第二连接部121,第一连接部113和第二连接部121能够连接以实现键帽11和限位件12的连接,且键帽11和限位件12连接后形成的第一空间122和第二空间123能够对支撑架13进行位置的限定,如此,能够通过键帽11和限位件12之间的连接实现键帽11、限位件12及支撑架13三者之间的连接。同时,由于第一连接部113和第二连接部121两者之间沿预设方向连接以使键帽11和限位件12能够沿预设方向连接,而预设方向可以是直线方向,如此,能够解决用户装配键帽11和支撑架13的过程中倾斜支撑架13所带来的操作不便的问题。另外,键帽11和支撑架13两者相互装配的过程中,将键帽11和限位件12对准支撑架13后将第一连接部113和第二连接部121相互连接即可,而拆卸时,将第一连接部113和第二连接部121分离即可,从而使得安装过程和拆卸过程简单。由于安装过程简单,能够减少装配错误的机率;而由于拆卸过程简单,能够减少部件损坏的机率。
在一些实施例中,参见图1至图3所示,第一连接部113包括第一卡接部,第二连接部121包括第二卡接部;第一卡接部与第二卡接部能够使键帽11与限位件12沿预设方向卡接。
也就是说,第一连接部113和第二连接部121之间的连接是通过第一卡接部和第二卡接部之间的卡接来实现的,且卡接的过程是沿着预设方向卡接的。例如:参见图1至图3所示,第一卡接部为沿竖直方向延伸的凹槽,第二卡接部为沿竖直方向延伸的凸起,第二卡接部能够沿竖直方向卡接在第一卡接部内。
本实施例中,通过卡接的方式能够实现第一连接部113和第二卡接部两者之间的连接,且卡接的方式在操作上简单快捷,且不需要螺丝刀等工具辅助就能够进行操作,从而使得第一连接部113和第二连接部121之间的连接过程及拆卸过程更高效。另外,卡接使得能够对键帽11、限位件12及支撑架13进行独立更换。
在一些实施例中,参见图1至图3所示,第一支架131的第一端被限位于第一空间122并能够相对第一空间122转动,第二支架132的第一端被限位于第二空间123并能够向靠近或远离第一空间122的方向滑动。
如此,当被按压表面112被按压后,第一支架131的第一端在第一空间122转动,第二支架132与第一支架131的铰接处相对转动,且第二支架132的第一端在第二空间123内转动并向远离第一支架131的第一端的方向滑动,使得支撑架13被压缩,且键帽11产生行程以能够导通位于支撑架13背离键帽11一侧的电路;继而,当被按压表面112被释放后,第一支架131的第一端在第一空间122转动,第二支架132与第一支架131的铰接处相对转动,且第二支架132的第一端在第二空间123内转动并向靠近第一支架131的第一端的方向滑动,使得支撑架13恢复原状,被按压表面112复位。
当然,也可以是第一支架131的第一端在第一空间122内并能够相对第一空间122转动且滑动,第二支架132的第一端在第二空间123内并能够相对第二空间123转动且滑动。如此,当被按压表面112被按压后,第一支架131的第一端在第一空间122转动并向远离第二支架132的第一端的方向滑动,第二支架132与第一支架131的铰接处相对转动,且第二支架132的第一端在第二空间123内转动并向远离第一支架131的第一端的方向滑动,使得支撑架13被压缩,且键帽11产生行程以能够导通位于支撑架13背离键帽11一侧的电路;当被按压表面112被释放后,第一支架131的第一端在第一空间122转动并向靠近第二支架132的第一端的方向滑动,第二支架132与第一支架131的铰接处相对转动,且第二支架132的第一端在第二空间123内转动并向靠近第一支架131的第一端的方向滑动,使得支撑架13恢复原状,被按压表面112复位。
在一些实施例中,参见图1和图3所示,限位件12朝向键帽11的一侧还设置有卡接凹部124,卡接凹部124用于与第一支架131的第一端卡接,卡接凹部124形成第一空间122。换言之,第一支架131的第一端卡接在卡接凹部124内并能够在卡接凹部124内转动。
这里,卡接凹部124和第一支架131的第一端连接后能够实现限位件12和支撑架13两者相对位置的预固定,进而将键帽11对准限位件12并进行连接即可。如此,能够避免连接键帽11和限位件12的过程中需要时刻关注支撑架13是否对应限位件12上的第一空间122和第二空间123的位置的问题,进而能够提高装配效率。
在一些实施例中,参见图1至图3所示,卡接凹部124开口尺寸小于第一支架131的第一端的尺寸。如此,第一支架131的第一端自卡接凹部124的开口挤压进卡接凹部124内,且第一支架131的第一端卡入卡接凹部124后在不施加外力的情况下,第一支架131的第一端不易从卡接凹部124脱离。
可以理解的是,当第一支架131的第一端自卡接凹部124的开口挤压进卡接凹部124内时,卡接凹部124开口的部分发生变形,并在第一支架131的第一端卡入卡接凹部124后,卡接凹部124开口的部分恢复原状。比如:卡接凹部124开口的部分为橡胶件。
在一些实施例中,参见图1和图3所示,限位件12朝向键帽11的一侧还设置有凹陷空间125,凹陷空间125朝向键帽11的表面与第一表面111配合形成第二空间123。比如:参见图1和图3所示,限位件12朝向键帽11的一侧还设置有台阶,台阶朝向键帽11的表面与第一表面111配合形成第二空间123。
装配按键10的过程中,可以先将第一支架131的第一端卡入卡接凹部124内,同时将第二支架132的第一端放在凹陷空间125内,然后将键帽11的第一连接部113和限位件12的第二连接部121连接即可。
本实施例中,第二空间123为凹陷空间125和键帽11配合形成第二空间123,不仅能够减少限位件12的制作材料,以能够降低制作成本,而且装配时将第二支架132的第一端放在凹陷空间125即可,使得装配也便捷。
在一些实施例中,参见图1至图3所示,第一连接部113的数量为多个,并分为两部分,两部分分别临近键帽11的第一边缘和第二边缘设置,第一边缘和第二边缘相对;第二连接部121的数量为多个,并与多个第一连接部113一一对应设置。
具体来讲,上述中的第一连接部113的数量为多个,并分为两部分,两部分分别临近键帽11的第一边缘和第二边缘设置,第一边缘和第二边缘相对,也就是说,多个第一连接部113中,一部分第一连接部113临近第一边缘,另一部分第一连接部113临近第二边缘。比如:第一连接部113的数量为四个,其中两个第一连接部113临近键帽11的第一边缘设置,另外两个第一连接部113临近键帽11的第二边缘设置,且临近第一边缘的两个第一连接部113和临近第二边缘的两个第一连接部113一一对应。
上述中的第二连接部121的数量为多个,并与多个第一连接部113一一对应设置,也就是说,一个第二连接部121与一个第一连接部113对应并彼此连接。
本实施例中,多个第一连接部113和多个第二连接部121一一对应的连接,使得键帽11和限位件12之间的连接更牢固。而多个第一连接部113分为两部分并彼此相对,使得键帽11和限位件12连接后更平衡。
在一些实施例中,参见图1所示,按键10还可以包括:导通件14,导通件14设置于限位件12背离键帽11的一侧,导通件14用于响应键帽11受到的按压力以导通电路开关;第一表面111设置有凸部114,凸部114与导通件14对应,凸部114用于与导通件14抵接;限位件12对应凸部114的位置设置有避让孔;第一支架131和第二支架132对应导通件14的位置设置有避让通道。
操作时,按压键帽11上的被按压表面112,支撑架13被压缩,使得键帽11上的凸部114能够通过避让孔、避让通道与导通件14接触后,施压于导通件14,而导通件14将受到的力传递至电路板15以使电路板15上的电路导通。
在这里,避让通道可以设置在第一支架131上,也可以设置第二支架132上,还可以是在第一支架131上设置一半,并在第二支架132上设置一半,两个一半对接后形成避让通道。
在一些具体实施例中,参见图1至3所示,按键10包括:
键帽11,键帽11包括彼此相背的第一表面111和被按压表面112,被按压表面112为键帽11的上表面。第一表面111设置有第一连接部113,第一连接部113的数量为多个,并分为两部分,两部分分别临近键帽11的第一边缘和第二边缘设置,第一边缘和第二边缘相对。第一连接部113为沿竖直方向延伸的卡接凹槽,且凹槽呈开口尺寸小于内部尺寸的葫芦状。
限位件12,限位件12位于键帽11的第一表面111侧,限位件12朝向键帽11的一侧设置有多个第二连接部121,多个第二连接部121与多个第一连接部113一一对应设置,彼此对应的第一连接部113和第二连接部121能够相互卡接,即第二连接部121为适配第一连接部113的卡接凸部。在第二连接部121与第一连接部113连接的情况下,限位件12与键帽11之间配合形成有第一空间122和第二空间123;限位件12朝向键帽11的一侧还设置有卡接凹部124,卡接凹部124形成第一空间122,卡接凹部124开口尺寸小于第一支架131的第一端的尺寸。限位件12朝向键帽11的一侧还设置有凹陷空间125,凹陷空间125朝向键帽11的表面与第一表面111配合形成第二空间123。
支撑架13,支撑架13包括:第一支架131和第二支架132,第一支架131和第二支架132交叉设置并铰接,在第二连接部121与第一连接部113连接的情况下,第一支架131的第一端被限位于第一空间122并能够相对第一空间122转动,第二支架132的第一端被限位于第二空间123并能够向靠近或远离第一空间122的方向滑动。
导通件14,导通件14设置于限位件12背离键帽11的一侧,导通件14用于响应键帽11受到的按压力以导通电路开关。
其中,第一表面111设置有凸部114,凸部114与导通件14对应,凸部114用于与导通件14抵接;限位件12对应凸部114的位置设置有避让孔;第一支架131和第二支架132对应导通件14的位置设置有避让通道。
第二方面
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一种输入装置,输入装置包括:按键10,按键10包括:键帽11、限位件12和支撑架13,键帽11包括第一表面111,第一表面111与键帽11的被按压表面112相背离,第一表面111设置有第一连接部113;限位件12位于键帽11的第一表面111侧,限位件12朝向键帽11的一侧设置有第二连接部121,第二连接部121用于与第一连接部113可分离的连接,第一连接部113与第二连接部121使键帽11与限位件12能够沿预设方向连接;在第二连接部121与第一连接部113连接的情况下,限位件12与键帽11之间配合形成有第一空间122和第二空间123;支撑架13包括:第一支架131和第二支架132,第一支架131和第二支架132交叉设置并铰接,在第二连接部121与第一连接部113连接的情况下,第一支架131的第一端被限位于第一空间122,第二支架132的第一端被限位于第二空间123。
这里,输入装置可以是独立的键盘,也可以是连接在其他设备上的输入装置,比如:输入装置是连接在笔记本电脑上的键盘部分。
需要说明的是,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输入装置中的按键与上述中的按键实施例的描述是类似的,具有同上述中按键实施例相似的有益效果。对于本申请输入装置实施例中未披露的技术细节,请参照本申请中按键实施例的描述而理解,此处不再赘述。
第三方面
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一种电子设备,电子设备包括:输入装置,输入装置包括按键10,按键10包括:键帽11、限位件12和支撑架13,键帽11包括第一表面111,第一表面111与键帽11的被按压表面112相背离,第一表面111设置有第一连接部113;限位件12位于键帽11的第一表面111侧,限位件12朝向键帽11的一侧设置有第二连接部121,第二连接部121用于与第一连接部113可分离的连接,第一连接部113与第二连接部121使键帽11与限位件12能够沿预设方向连接;在第二连接部121与第一连接部113连接的情况下,限位件12与键帽11之间配合形成有第一空间122和第二空间123;支撑架13包括:第一支架131和第二支架132,第一支架131和第二支架132交叉设置并铰接,在第二连接部121与第一连接部113连接的情况下,第一支架131的第一端被限位于第一空间122,第二支架132的第一端被限位于第二空间123。
这里,电子设备可以是笔记本电脑,也可以是其他电子设备。
需要说明的是,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电子设备中的输入装置与上述中的输入装置实施例的描述是类似的,具有同上述中输入装置实施例相似的有益效果。对于本申请电子设备实施例中未披露的技术细节,请参照本申请中输入装置实施例的描述而理解,此处不再赘述。
在本申请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术语“第一”、“第二”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或者隐含指明所指示的技术特征的数量。由此,限定有“第一”、“第二”的特征可以明示或者隐含地包括至少一个该特征。
另外,在本申请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术语“纵”、“横”、“上”、“下”、“前”、“后”、“左”、“右”、“竖直”、“水平”、“顶”、“底”、“内”、“外”、“轴向”、“径向”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申请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申请的限制。
此外,在本申请中,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连接”、“相连”等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机械连接,也可以是电连接;可以是直接连接,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或两个元件的相互作用关系,除非另有明确的限定、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根据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申请中的具体含义。
最后应说明的是:以上各实施例仅用以说明本申请的技术方案,而非对其限制;尽管参照前述各实施例对本申请进行了详细的说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应当理解:其依然可以对前述各实施例所记载的技术方案进行修改,或者对其中部分或者全部技术特征进行等同替换;而这些修改或者替换,并不使相应技术方案的本质脱离本申请各实施例技术方案的范围。

Claims (10)

1.一种按键,其特征在于,包括:
键帽,包括第一表面,所述第一表面与所述键帽的被按压表面相背离,所述第一表面设置有第一连接部;
限位件,位于所述键帽的第一表面侧,所述限位件朝向所述键帽的一侧设置有第二连接部,所述第二连接部用于与所述第一连接部可分离的连接,所述第一连接部与所述第二连接部使所述键帽与所述限位件能够沿预设方向连接;在所述第二连接部与所述第一连接部连接的情况下,所述限位件与所述键帽之间配合形成有第一空间和第二空间;和,
支撑架,包括:第一支架和第二支架,所述第一支架和所述第二支架交叉设置并铰接,在所述第二连接部与所述第一连接部连接的情况下,所述第一支架的第一端被限位于所述第一空间,所述第二支架的第一端被限位于所述第二空间。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按键,其特征在于,
所述第一连接部包括第一卡接部,所述第二连接部包括第二卡接部;所述第一卡接部与所述第二卡接部能够使所述键帽与所述限位件沿预设方向卡接。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按键,其特征在于,
所述第一支架的第一端被限位于所述第一空间并能够相对所述第一空间转动,所述第二支架的第一端被限位于所述第二空间并能够向靠近或远离所述第一空间的方向滑动。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按键,其特征在于,
所述限位件朝向所述键帽的一侧还设置有卡接凹部,用于与所述第一支架的第一端卡接,所述卡接凹部形成所述第一空间。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按键,其特征在于,
所述卡接凹部开口尺寸小于所述第一支架的第一端的尺寸。
6.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按键,其特征在于,
所述限位件朝向所述键帽的一侧还设置有凹陷空间,所述凹陷空间朝向所述键帽的表面与所述第一表面配合形成所述第二空间。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按键,其特征在于,
所述第一连接部的数量为多个,并分为两部分,所述两部分分别临近所述键帽的第一边缘和第二边缘设置,所述第一边缘和所述第二边缘相对;
所述第二连接部的数量为多个,并与多个所述第一连接部一一对应设置。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按键,其特征在于,还包括:
导通件,设置于所述限位件背离所述键帽的一侧,用于响应所述键帽受到的按压力以导通电路;
所述第一表面设置有凸部,与所述导通件对应,用于与所述导通件抵接;
所述限位件对应所述凸部的位置设置有避让孔;
所述第一支架和所述第二支架对应所述导通件的位置设置有避让通道。
9.一种输入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按键,所述按键包括:
键帽,包括第一表面,所述第一表面与所述键帽的被按压表面相背离,所述第一表面设置有第一连接部;
限位件,位于所述键帽的第一表面侧,所述限位件朝向所述键帽的一侧设置有第二连接部,所述第二连接部用于与所述第一连接部可分离的连接,所述第一连接部与所述第二连接部使所述键帽与所述限位件能够沿预设方向连接;在所述第二连接部与所述第一连接部连接的情况下,所述限位件与所述键帽之间配合形成有第一空间和第二空间;
支撑架,包括:第一支架和第二支架,所述第一支架和所述第二支架交叉设置并铰接,在所述第二连接部与所述第一连接部连接的情况下,所述第一支架的第一端被限位于所述第一空间,所述第二支架的第一端被限位于所述第二空间。
10.一种电子设备,其特征在于,包括:输入装置,所述输入装置包括按键,所述按键包括:
键帽,包括第一表面,所述第一表面与所述键帽的被按压表面相背离,所述第一表面设置有第一连接部;
限位件,位于所述键帽的第一表面侧,所述限位件朝向所述键帽的一侧设置有第二连接部,所述第二连接部用于与所述第一连接部可分离的连接,所述第一连接部与所述第二连接部使所述键帽与所述限位件能够沿预设方向连接;在所述第二连接部与所述第一连接部连接的情况下,所述限位件与所述键帽之间配合形成有第一空间和第二空间;和,
支撑架,包括:第一支架和第二支架,所述第一支架和所述第二支架交叉设置并铰接,在所述第二连接部与所述第一连接部连接的情况下,所述第一支架的第一端被限位于所述第一空间,所述第二支架的第一端被限位于所述第二空间。
CN202322366107.5U 2023-08-31 2023-08-31 按键、输入装置及电子设备 Active CN220829902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322366107.5U CN220829902U (zh) 2023-08-31 2023-08-31 按键、输入装置及电子设备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322366107.5U CN220829902U (zh) 2023-08-31 2023-08-31 按键、输入装置及电子设备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20829902U true CN220829902U (zh) 2024-04-23

Family

ID=90723784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322366107.5U Active CN220829902U (zh) 2023-08-31 2023-08-31 按键、输入装置及电子设备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20829902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EP2259277B1 (en) Key structure with scissors-type connecting member
US5828015A (en) Low profile keyboard keyswitch using a double scissor movement
US8283587B2 (en) Button structure for portable electronic device
US9000313B2 (en) Scissors-type connecting member and key structure with scissors-type connecting member
US5516996A (en) Keyboard apparatus
US9024217B2 (en) Key structure of keyboard
CN101616555A (zh) 电子设备及其按键模组
EP3608937B1 (en) Keyboard, electronic device and assembly method of the keyboard
US20140138223A1 (en) Scissors-type connecting member and key structure with scissors-type connecting member
CN104979120A (zh) 可切换有声/无声的微动开关
US20140138234A1 (en) Key switch device, and method of manufacturing key switch device
CN220829902U (zh) 按键、输入装置及电子设备
JP2005108802A (ja) キースイッチ装置およびその製造方法
US7820925B2 (en) Multi-directional switch and multi-directional operating device using the same
CN208079542U (zh) 电子装置
WO2020114075A1 (zh) 一种按键结构及终端
US8143544B2 (en) Switch
CN213519683U (zh) 一种侧按键结构及电子设备
CN212032921U (zh) 按键组件和电子设备
CN204361143U (zh) 具有两段式电池卡扣结构的电子装置
CN214279847U (zh) 一种剪刀脚键盘的按键结构及剪刀脚键盘
CN112863927A (zh) 一种剪刀脚键盘的按键结构及剪刀脚键盘
CA2325356C (en) Key input device
CN214624827U (zh) 一种组合式插座及包含该插座的键盘
CN112185741A (zh) 开关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