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20821885U - 合路器 - Google Patents

合路器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20821885U
CN220821885U CN202322298487.3U CN202322298487U CN220821885U CN 220821885 U CN220821885 U CN 220821885U CN 202322298487 U CN202322298487 U CN 202322298487U CN 220821885 U CN220821885 U CN 220821885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bridge
combiner
sub
conductive copper
hol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322298487.3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穆科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Huizhou Digital Innovation Rf Technology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Huizhou Digital Innovation Rf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Huizhou Digital Innovation Rf Technology Co ltd filed Critical Huizhou Digital Innovation Rf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322298487.3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20821885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20821885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20821885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Landscapes

  • Connections Effected By Soldering, Adhesion, Or Permanent Deformation (AREA)

Abstract

本申请提供一种合路器。上述的合路器包括电桥基座以及电桥合路组件;电桥基座开设有电桥安装型腔;电桥合路组件包括导电铜桥以及电桥固定钉,导电铜桥设置于电桥安装型腔内,电桥固定钉分别与导电铜桥以及电桥基座连接;导电铜桥包括电桥本体以及镀银保护层,电桥本体具有侧边抛光区,镀银保护层的至少部分位于侧边抛光区内。通过在电桥本体的侧边进行抛光,以得到侧边表面平整的侧边抛光区,并且在侧边抛光区上形成镀银保护层,使得电桥本体的侧边上毛刺被覆盖,从而使得电桥本体的侧边与主体均保持表面平整,以提高电桥本体的整体平整度,有效地提高了电桥之间的隔离度。

Description

合路器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电桥技术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合路器。
背景技术
电桥合路器结构是集成了电桥与合路器功能的电气结构,电桥是一种用于测量电阻、电容等物理量的仪器,而合路器则是一种控制电路通断的开关。通过电桥提高系统之间隔离度,电桥合路器结构中,需要将电桥与滤波器进行连接。
然而,传统的电桥合路器存在如下问题:
传统的电桥合路器中电桥通常采用线切割、激光切割或者注塑成型方式制作,经常在电桥的边缘产生一些毛刺,这些毛刺的存在容易导致电桥之间的隔离度受到影响,严重地将导致电桥上的信号传输出现失真的情况。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克服现有技术中的不足之处,提供一种有效提高电桥之间隔离度的合路器。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来实现的:
一种合路器,包括:电桥基座以及电桥合路组件;所述电桥基座开设有电桥安装型腔;所述电桥合路组件包括导电铜桥以及电桥固定钉,所述导电铜桥设置于所述电桥安装型腔内,所述导电铜桥用于与合路插接头电连接,所述电桥固定钉分别与所述导电铜桥以及所述电桥基座连接;其中,所述导电铜桥包括电桥本体以及镀银保护层,所述电桥本体具有侧边抛光区,所述镀银保护层的至少部分位于所述侧边抛光区内,所述镀银保护层用于遮盖所述侧边抛光区内的毛刺。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电桥本体还具有固定安装区,所述电桥固定钉与所述固定安装区对应连接。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电桥本体开设有固定通孔,所述固定通孔位于所述固定安装区内,所述电桥固定钉卡设于所述固定通孔内。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电桥本体具有接头焊接区,所述接头焊接区与所述合路插接头对应电连接。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电桥本体开设有焊接卡槽,所述焊接卡槽位于所述接头焊接区内,所述焊接卡槽内卡设有所述合路插接头的探针。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电桥本体包括多个电桥子带,多个所述电桥子带依次相互连接,多个所述电桥子带均设置于所述电桥安装型腔内。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电桥本体还包括多个子带连接钉,相邻两个所述电桥子带分别与一所述子带连接钉连接。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电桥子带开设有子带连接通孔,所述子带连接钉穿设于所述子带连接通孔内。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导电铜桥还包括对位凸带,所述对位凸带与所述电桥本体的侧边连接,所述对位凸带与所述电桥安装型腔的侧壁相互垂直设置。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镀银保护层的厚度为0.15μm至0.35μm。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至少具有以下优点:
通过在电桥本体的侧边进行抛光,以得到侧边表面平整的侧边抛光区,并且在侧边抛光区上形成镀银保护层,使得电桥本体的侧边上毛刺被覆盖,从而使得电桥本体的侧边与主体均保持表面平整,以提高电桥本体的整体平整度,有效地提高了电桥之间的隔离度。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应当理解,以下附图仅示出了本实用新型的某些实施例,因此不应被看作是对范围的限定,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相关的附图。
图1为一实施例中合路器的示意图;
图2为图1所示合路器在A1处的放大示意图;
图3为另一实施例中合路器的示意图;
图4为图3所示合路器的分解示意图;
图5为图4所示合路器在A2处的放大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便于理解本实用新型,下面将参照相关附图对本实用新型进行更全面的描述。附图中给出了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方式。但是,本实用新型可以以许多不同的形式来实现,并不限于本文所描述的实施方式。相反地,提供这些实施方式的目的是使对本实用新型的公开内容理解的更加透彻全面。
需要说明的是,当元件被称为“固定于”另一个元件,它可以直接在另一个元件上或者也可以存在居中的元件。当一个元件被认为是“连接”另一个元件,它可以是直接连接到另一个元件或者可能同时存在居中元件。本文所使用的术语“垂直的”、“水平的”、“左”、“右”以及类似的表述只是为了说明的目的,并不表示是唯一的实施方式。
除非另有定义,本文所使用的所有的技术和科学术语与属于本实用新型的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通常理解的含义相同。本文中在本实用新型的说明书中所使用的术语只是为了描述具体的实施方式的目的,不是旨在于限制本实用新型。本文所使用的术语“及/或”包括一个或多个相关的所列项目的任意的和所有的组合。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合路器。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合路器包括电桥基座以及电桥合路组件;所述电桥基座开设有电桥安装型腔;所述电桥合路组件包括导电铜桥以及电桥固定钉,所述导电铜桥设置于所述电桥安装型腔内,所述导电铜桥用于与合路插接头电连接,所述电桥固定钉分别与所述导电铜桥以及所述电桥基座连接;其中,所述导电铜桥包括电桥本体以及镀银保护层,所述电桥本体具有侧边抛光区,所述镀银保护层的至少部分位于所述侧边抛光区内,所述镀银保护层用于遮盖所述侧边抛光区内的毛刺。通过在电桥本体的侧边进行抛光,以得到侧边表面平整的侧边抛光区,并且在侧边抛光区上形成镀银保护层,使得电桥本体的侧边上毛刺被覆盖,从而使得电桥本体的侧边与主体均保持表面平整,以提高电桥本体的整体平整度,有效地提高了电桥之间的隔离度。
请参阅图1,其为本实用新型一实施例的合路器的结构示意图。
一实施例的合路器10包括电桥基座100以及电桥合路组件200。所述电桥基座100开设有电桥安装型腔102。请一并参阅图2,所述电桥合路组件200包括导电铜桥210以及电桥固定钉220。所述导电铜桥210设置于所述电桥安装型腔102内,所述导电铜桥210用于与合路插接头电连接,所述电桥固定钉220分别与所述导电铜桥210以及所述电桥基座100连接。其中,所述导电铜桥210包括电桥本体212以及镀银保护层(图未示)。所述电桥本体212具有侧边抛光区,所述镀银保护层的至少部分位于所述侧边抛光区内,所述镀银保护层用于遮盖所述侧边抛光区内的毛刺。
在本实施例中,通过在电桥本体212的侧边进行抛光,以得到侧边表面平整的侧边抛光区,并且在侧边抛光区上形成镀银保护层,使得电桥本体212的侧边上毛刺被覆盖,从而使得电桥本体212的侧边与主体均保持表面平整,以提高电桥本体212的整体平整度,有效地提高了电桥之间的隔离度。其中,所述镀银保护层的厚度较薄,为0.15μm至0.35μm,具体地,所述镀银保护层的厚度为0.18μm。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请参阅图2,所述电桥本体212还具有固定安装区2122,所述电桥固定钉220与所述固定安装区2122对应连接。在本实施例中,所述电桥本体212作为所述合路器中的导电部件,以将外部电信号进行组合。所述固定安装区2122位于所述电桥本体212上,所述固定安装区2122与所述电桥固定钉220相对应,所述固定安装区2122作为所述电桥固定钉220的固定安装位置,即所述电桥固定钉220在所述电桥本体212上的连接位置在所述固定安装区2122内,便于所述电桥固定钉220将所述电桥本体212固定在所述电桥基座100上,从而便于所述电桥本体212稳定设置于所述电桥安装型腔102内。
进一步地,请参阅图2,所述电桥本体212开设有固定通孔202,所述固定通孔202位于所述固定安装区2122内,所述电桥固定钉220卡设于所述固定通孔202内。在本实施例中,所述电桥本体212作为所述合路器中的导电部件,以将外部电信号进行组合。所述固定安装区2122位于所述电桥本体212上,所述固定安装区2122与所述电桥固定钉220相对应,所述固定安装区2122作为所述电桥固定钉220的固定安装位置,即所述电桥固定钉220在所述电桥本体212上的连接位置在所述固定安装区2122内,便于所述电桥固定钉220将所述电桥本体212固定在所述电桥基座100上,从而便于所述电桥本体212稳定设置于所述电桥安装型腔102内。所述固定通孔202与所述固定安装区2122对应,即所述固定安装区2122内开设有所述固定通孔202,所述固定通孔202贯穿所述电桥本体212,所述电桥固定钉220穿设于所述固定通孔202内,所述电桥固定钉220与所述固定通孔202的内壁抵接,使得所述电桥固定钉220与所述电桥本体212稳定卡接,有效地提高了所述电桥固定钉220与所述电桥本体212之间的连接稳定性。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请参阅图2,所述电桥本体212具有接头焊接区2124,所述接头焊接区2124与所述合路插接头对应电连接。在本实施例中,所述接头焊接区2124位于所述电桥本体212上,具体地,所述接头焊接区2124设置于所述电桥本体212的端部。所述接头焊接区2124作为所述电桥本体212与合路插接头对接位置,所述接头焊接区2124与所述合路插接头通过金属导电实现连接,便于将所述电桥本体212与外部的接头对应连接。
进一步地,请参阅图2,所述电桥本体212开设有焊接卡槽204,所述焊接卡槽204位于所述接头焊接区2124内,所述焊接卡槽204内卡设有所述合路插接头的探针。在本实施例中,所述接头焊接区2124位于所述电桥本体212上,具体地,所述接头焊接区2124设置于所述电桥本体212的端部。所述接头焊接区2124作为所述电桥本体212与合路插接头对接位置,所述接头焊接区2124与所述合路插接头通过金属导电实现连接,便于将所述电桥本体212与外部的接头对应连接。所述焊接卡槽204与所述接头焊接区2124对应,所述焊接卡槽204的开口朝向所述合路插接头,在所述电桥本体212安装于所述电桥安装型腔102内时,所述合路插接头的探针的至少部分位于所述焊接卡槽204内,使得所述合路插接头与所述电桥本体212之间保持稳定卡接,从而使得所述合路插接头与所述电桥本体212稳定电连接。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请参阅图2,所述电桥本体212包括多个电桥子带2126,多个所述电桥子带2126依次相互连接,多个所述电桥子带2126均设置于所述电桥安装型腔102内。在本实施例中,所述电桥子带2126作为所述电桥本体212的分体,即多个所述电桥子带2126实现可拆卸连接。多个所述电桥子带2126分布于所述电桥安装型腔102内,在所述电桥安装型腔102的分布有弯曲时,通过改变多个所述电桥子带2126的摆布方向,使得所述电桥本体212的形状与所述电桥安装型腔102的分布结构对应,便于所述电桥本体212适用于不同的电桥安装型腔102。
进一步地,请参阅图2,所述电桥本体212还包括多个子带连接钉2128,相邻两个所述电桥子带2126分别与一所述子带连接钉2128连接。在本实施例中,所述电桥子带2126作为所述电桥本体212的分体,即多个所述电桥子带2126实现可拆卸连接。多个所述电桥子带2126分布于所述电桥安装型腔102内,在所述电桥安装型腔102的分布有弯曲时,通过改变多个所述电桥子带2126的摆布方向,使得所述电桥本体212的形状与所述电桥安装型腔102的分布结构对应,便于所述电桥本体212适用于不同的电桥安装型腔102。每一个所述子带连接钉2128与两个所述电桥子带2126对应,具体地,每一个所述子带连接钉2128与两个相邻设置的电桥子带2126连接,便于将多个所述电桥子带2126依次连接在一起。
更进一步地,请参阅图2,所述电桥子带2126开设有子带连接通孔206,所述子带连接钉2128穿设于所述子带连接通孔206内。在本实施例中,所述子带连接通孔206位于所述电桥子带2126上,具体地,所述子带连接通孔206开设于所述电桥子带2126的端部,所述子带连接通孔206作为所述子带连接钉2128的安装孔,所述子带连接钉2128的部分卡设于所述子带连接通孔206内,使得所述子带连接钉2128卡设在所述子带连接通孔206内,从而使得所述子带连接钉2128与所述电桥子带2126卡接,便于所述子带连接钉2128将相邻的两个所述电桥子带2126连接在一起,从而便于形成线型电桥本体212。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请参阅图1,所述导电铜桥210还包括对位凸带214,所述对位凸带214与所述电桥本体212的侧边连接,所述对位凸带214与所述电桥安装型腔102的侧壁相互垂直设置。在本实施例中,所述对位凸带214位于所述电桥本体212的侧边,所述对位凸带214凸出于所述电桥本体212的侧边,所述对位凸带214作为所述电桥本体212的安装定位部,所述对位凸带214分别与所述电桥本体212的侧边以及所述电桥安装型腔102的侧壁相互垂直,使得所述电桥本体212的侧边与所述电桥安装型腔102的侧壁保持相互平行,从而使得所述电桥本体212嵌置于所述电桥安装型腔102内,进而使得所述电桥本体212与所述电桥安装型腔102保持相同分布形状,以提高所述电桥本体212与所述电桥基座100之间的安装适配性。
在所述导电铜桥210的实际安装过程中,电桥本身由于是铜片,具有一定的弯曲性,传统的电桥合路器容易在安装和使用过程中发生形变,从而容易导致电桥的通信稳定性较差,直接影响通信可靠性。
为了提高电桥通信可靠性,请参阅图3,所述合路器10还包括电桥夹持组件300。请一并参阅图4,所述电桥夹持组件300包括电桥夹板310以及电桥磁吸件320。所述电桥磁吸件320设置于所述电桥安装型腔102内,所述电桥磁吸件320与所述导电铜桥210连接。所述电桥夹板310与所述电桥安装型腔102对应,所述电桥夹板310遮盖所述电桥安装型腔102的开口,所述电桥夹板310的磁吸区与所述电桥磁吸件320对应,所述电桥夹板310与所述电桥磁吸件320抵接,以使所述导电铜桥210限制于所述电桥安装型腔102内。
在本实施例中,在导电铜桥210设置于电桥安装型腔102内时,电桥夹板310通过电桥磁吸件320与电桥基座100抵接,使得电桥夹板310与电桥基座100稳定抵接,从而使得电桥夹板310将电桥安装型腔102的开口遮挡,便于电桥夹板310将导电铜桥210限制在电桥安装型腔102内,从而便于将导电铜桥210的弯曲压平,有效地降低了导电铜桥210发生形变的几率,从而有效地提高了电桥通信可靠性。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请参阅图5,所述导电铜桥210开设有磁吸通孔208,所述电桥磁吸件320穿设于所述磁吸通孔208内。在本实施例中,所述磁吸通孔208位于所述导电铜桥210上,所述磁吸通孔208作为所述电桥磁吸件320的安装固定孔,所述磁吸通孔208内收容有所述电桥磁吸件320的部分,具体地,所述磁吸通孔208的内壁夹持所述电桥磁吸件320,使得所述电桥磁吸件320卡设于所述磁吸通孔208内,从而使得所述电桥磁吸件320与所述导电铜桥210卡接,以提高所述电桥磁吸件320在所述导电铜桥210上的安装性。
进一步地,请参阅图5,所述电桥磁吸件320包括相互连接的电桥绝缘柱322以及电桥磁吸部324,所述电桥绝缘柱322穿设于所述磁吸通孔208内,所述电桥磁吸部324位于所述导电铜桥210靠近所述电桥夹板310的一面,所述电桥磁吸部324与所述电桥夹板310的磁吸区磁吸连接。在本实施例中,所述电桥绝缘柱322的部分位于所述磁吸通孔208内,即所述磁吸通孔208的内壁夹持所述电桥绝缘柱322,也即所述电桥绝缘柱322卡设于所述磁吸通孔208内,使得所述电桥绝缘柱322与所述导电铜桥210卡接,便于将所述导电铜桥210固定在所述电桥安装型腔102内。所述电桥磁吸部324与所述电桥绝缘柱322的端部连接,所述电桥磁吸部324位于远离所述电桥安装型腔102的底部的一端,所述电桥磁吸部324朝向所述电桥夹板310,并且与所述电桥夹板310上的磁吸区对应,使得所述电桥磁吸部324与所述电桥夹板310之间通过磁吸方式进行连接,便于为所述电桥夹板310遮盖所述电桥安装型腔102提供吸引力,从而便于所述电桥夹板310将所述导电铜桥210限制于所述电桥安装型腔102内。
更进一步地,请参阅图5,所述电桥磁吸部324开设有磁吸套接孔302,所述电桥绝缘柱322套设于所述磁吸套接孔302内。在本实施例中,所述磁吸套接孔302位于所述电桥磁吸部324上,所述磁吸套接孔302用于收容所述电桥绝缘柱322的部分,具体地,所述电桥磁吸部324套接在所述电桥绝缘柱322的外壁上,使得所述电桥磁吸部324与所述电桥绝缘柱322套接,便于将所述电桥磁吸部324快速固定在所述电桥绝缘柱322上,从而便于所述电桥磁吸部324与所述电桥夹板310接触。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请一并参阅图4和图5,所述电桥基座100开设有第一凹槽104,所述电桥夹板310开设有第一通孔304,所述第一通孔304与所述第一凹槽104连通,所述第一通孔304以及所述第一凹槽104分别用于收容磁性相反的磁铁。在本实施例中,所述第一凹槽104位于所述电桥基座100上,所述第一通孔304位于所述电桥夹板310上,所述第一凹槽104的开口朝向与所述第一通孔304,即所述第一凹槽104与所述第一通孔304对齐,所述第一通孔304以及所述第一凹槽104分别收容磁性相反的磁铁,当所述电桥夹板310安装在所述电桥基座100上时,磁性相反的两个磁铁相互吸引,为所述电桥夹板310与所述电桥基座100提供磁吸力,便于将所述电桥夹板310稳定固定在所述电桥基座100上。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请一并参阅图4和图5,所述电桥基座100开设有第二凹槽106,所述电桥夹板310开设有第二通孔306,所述第二通孔306与所述第二凹槽106连通,所述第二通孔306以及所述第二凹槽106用于穿设定位销。在本实施例中,所述第二凹槽106位于所述电桥基座100上,所述第二通孔306位于所述电桥夹板310上,所述第二凹槽106的开口朝向与所述第二通孔306,即所述第二凹槽106与所述第二通孔306对齐,所述第二通孔306以及所述第二凹槽106穿设定位销,当所述电桥夹板310安装在所述电桥基座100上时,所述定位销的一部分卡设在所述第二通孔306内,另一部分卡设在所述第二凹槽106内,为所述电桥夹板310与所述电桥基座100提供定位固定,便于将所述电桥夹板310稳定固定在所述电桥基座100上。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请参阅图4,所述电桥夹板310开设有散热孔308,所述散热孔308与所述电桥安装型腔102连通。在本实施例中,所述散热孔308位于所述电桥夹板310上,所述散热孔308贯穿所述电桥夹板310,以使所述散热孔308与所述电桥安装型腔102的内部连通,从而使得所述电桥安装型腔102的内部与外部连通,在所述导电铜桥210通电后,所述电桥安装型腔102的内部产生大量的热量,此时通过所述散热孔308,以便于将所述电桥安装型腔102内的热量导出,避免了所述电桥安装型腔102的内部过热的情况,有效地提高了所述导电铜桥210的散热性能。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请参阅图4,所述电桥夹持组件300还包括提取凸块330,所述提取凸块330与所述电桥夹板310背离所述导电铜桥210的一面连接。在本实施例中,所述提取凸块330位于所述电桥夹板310上,具体地,所述提取凸块330位于所述电桥夹板310背离所述导电铜桥210的一面上,使得所述提取凸块330凸出于所述电桥夹板310的表面,从而使得所述提取凸块330作为所述电桥夹板310的抓取部件,通过对所述提取凸块330的抓取,便于将所述电桥夹板310安装于所述电桥基座100上,同时也便于将所述电桥夹板310脱离所述电桥基座100,以对所述电桥安装型腔102的内部进行维护。
更进一步地,请参阅图4,所述提取凸块330开设有抓取凹槽301,所述抓取凹槽301的开口方向平行于所述电桥夹板310。在本实施例中,所述抓取凹槽301位于所述提取凸块330上,具体地,所述抓取凹槽301位于所述提取凸块330的侧壁上,使得所述抓取凹槽301的开口与所述电桥夹板310的顶面平行,为所述提取凸块330的抓取提供作用力点,便于抓取所述提取凸块330,从而便于通过所述提取凸块330安装以及拆卸所述电桥夹板310。
以上所述实施例仅表达了本实用新型的几种实施方式,其描述较为具体和详细,但并不能因此而理解为对实用新型专利范围的限制。应当指出的是,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构思的前提下,还可以做出若干变形和改进,这些都属于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因此,本实用新型专利的保护范围应以所附权利要求为准。

Claims (10)

1.一种合路器,其特征在于,包括:
电桥基座,所述电桥基座开设有电桥安装型腔;
电桥合路组件,所述电桥合路组件包括导电铜桥以及电桥固定钉,所述导电铜桥设置于所述电桥安装型腔内,所述导电铜桥用于与合路插接头电连接,所述电桥固定钉分别与所述导电铜桥以及所述电桥基座连接;其中,所述导电铜桥包括电桥本体以及镀银保护层,所述电桥本体具有侧边抛光区,所述镀银保护层的至少部分位于所述侧边抛光区内,所述镀银保护层用于遮盖所述侧边抛光区内的毛刺。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合路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电桥本体还具有固定安装区,所述电桥固定钉与所述固定安装区对应连接。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合路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电桥本体开设有固定通孔,所述固定通孔位于所述固定安装区内,所述电桥固定钉卡设于所述固定通孔内。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合路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电桥本体具有接头焊接区,所述接头焊接区与所述合路插接头对应电连接。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合路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电桥本体开设有焊接卡槽,所述焊接卡槽位于所述接头焊接区内,所述焊接卡槽内卡设有所述合路插接头的探针。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合路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电桥本体包括多个电桥子带,多个所述电桥子带依次相互连接,多个所述电桥子带均设置于所述电桥安装型腔内。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合路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电桥本体还包括多个子带连接钉,相邻两个所述电桥子带分别与一所述子带连接钉连接。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合路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电桥子带开设有子带连接通孔,所述子带连接钉穿设于所述子带连接通孔内。
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合路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导电铜桥还包括对位凸带,所述对位凸带与所述电桥本体的侧边连接,所述对位凸带与所述电桥安装型腔的侧壁相互垂直设置。
10.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合路器,其特征在于,所述镀银保护层的厚度为0.15μm至0.35μm。
CN202322298487.3U 2023-08-25 2023-08-25 合路器 Active CN220821885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322298487.3U CN220821885U (zh) 2023-08-25 2023-08-25 合路器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322298487.3U CN220821885U (zh) 2023-08-25 2023-08-25 合路器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20821885U true CN220821885U (zh) 2024-04-19

Family

ID=90709811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322298487.3U Active CN220821885U (zh) 2023-08-25 2023-08-25 合路器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20821885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TW457752B (en) Device-to-board electrical connector
US20110159706A1 (en) Connector assembly
EP0404135B1 (en) Wedge base socket attached to SPG substrate
KR102089653B1 (ko) 테스트 소켓 조립체
JP2003197317A (ja) 電気コネクタ
CN111769387B (zh) 连接器系统和加热器系统
CN220821885U (zh) 合路器
CN208522112U (zh) 电连接件、电连接件支架组件及连接器
CN117013230A (zh) 合路器
JP4482476B2 (ja) コネクタ及び開口窓部材
JP2002203621A (ja) 平型柔軟回路用の電気コネクタ組立体
CN111596459A (zh) 智能眼镜
US10396491B2 (en) Alignment structures for chip modules
JP4543561B2 (ja) 光モジュールの製造方法、及び光モジュール
JP2000251971A (ja) アンテナ用電気コネクタ
JP6419646B2 (ja) アンテナ
CN211182040U (zh) 用于电子设备的控制组件和具有其的电子设备
CN220481520U (zh) 电桥安装夹具以及电桥合路装置
JP3119355U (ja) プローブ
CN209880950U (zh) 一种用于磁吸连接器的端部组件及磁吸连接器
US7435118B2 (en) Antenna switch
CN211406491U (zh) 传感器及fpc焊接机构
JP3090244B2 (ja) 接触型コネクタ
US20070152907A1 (en) Structure of metal housing for antenna connector
CN213341677U (zh) 可穿戴设备充电器及可穿戴设备组件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