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20821419U - 一种接线端子及接触器 - Google Patents
一种接线端子及接触器 Download PDFInfo
- Publication number
- CN220821419U CN220821419U CN202322622944.XU CN202322622944U CN220821419U CN 220821419 U CN220821419 U CN 220821419U CN 202322622944 U CN202322622944 U CN 202322622944U CN 220821419 U CN220821419 U CN 220821419U
- Authority
- CN
- China
- Prior art keywords
- wire
- side plate
- wire pressing
- frame
- insulating
- Prior art date
-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 Active
Links
- 238000003825 pressing Methods 0.000 claims abstract description 100
- 238000009413 insulation Methods 0.000 claims abstract description 8
- 230000004888 barrier function Effect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10
- 206010014357 Electric shock Diseases 0.000 abstract description 13
- 230000000694 effects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5
- 238000010586 diagram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6
- 238000000034 method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6
- 230000008569 process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6
- 238000009434 installation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5
- 238000004519 manufacturing process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4
- 230000001681 protective effect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4
- 238000002788 crimping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3
- 230000005489 elastic deformation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3
- 230000009471 action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2
- 230000004048 modification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2
- 238000012986 modification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2
- 230000003313 weakening effect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2
- 238000004891 communication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05520 cutting process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10000005069 ears Anatomy 0.000 description 1
- 239000012634 fragment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06872 improvement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10030 laminating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Landscapes
- Connections Arranged To Contact A Plurality Of Conductors (AREA)
Abstract
本申请公开了一种接线端子及接触器,涉及接触器技术领域,包括:接线框、压线组件以及绝缘挡板和/或绝缘底壳,所述接线框设置有容纳腔;所述压线组件设置在所述接线框的端部,且所述压线组件部分位于所述容纳腔中;所述绝缘挡板安装在所述压线组件上,所述绝缘底壳扣合在所述接线框远离所述压线组件的一端;所述绝缘挡板包括相互连接的第一侧板和第二侧板,所述第一侧板部分盖设在所述容纳腔的开口处,所述第二侧板位于所述容纳腔中并与所述压线组件连接。本申请提供的接线端子及断路器能够提高接线端子及接触器的安全性,降低触电风险。
Description
技术领域
本申请涉及接触器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接线端子及接触器。
背景技术
接触器是一种可快速切断交流与直流主回路且可频繁地接通与关断大电流控制电路的装置,且控制容量大,适用于频繁操作和远距离控制,是自动控制系统中的重要元件之一。
接触器包括壳体和安装在壳体内的若干个接线端子,壳体上具有与接线端子接线部相适配的防护罩,防护罩开设有对应的接线窗口,导线可穿过接线窗口连接在接线端子的接线部。
但现有的接线窗口较大,接线端子在接线后,接线窗口依然具有较大的空隙,用户很容易在接线窗口处误触到接线端子或被连接的导线端部,触电风险较高。
实用新型内容
本申请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接线端子及接触器,能够提高接线端子及接触器的安全性,降低触电风险。
本申请的实施例是这样实现的:
本申请实施例的一方面,提供一种接线端子,包括:接线框、压线组件以及绝缘挡板和/或绝缘底壳,所述接线框设置有容纳腔;所述压线组件设置在所述接线框的端部,且所述压线组件部分位于所述容纳腔中;所述绝缘挡板安装在所述压线组件上,所述绝缘底壳扣合在所述接线框远离所述压线组件的一端;所述绝缘挡板包括相互连接的第一侧板和第二侧板,所述第一侧板部分盖设在所述容纳腔的开口处,所述第二侧板位于所述容纳腔中并与所述压线组件连接。
基于本申请上述的实施例,接线框是压线组件以及绝缘挡板和/或绝缘底壳的承载主体,压线组件用于将导线压接在接线框中以实现接线端子的接线功能。绝缘挡板安装在压线组件上可以使绝缘挡板随压线组件的移动调整覆盖在容纳腔开口处的面积,从而使绝缘挡板在不影响导线插接入接线框的前提下,起到防止用户误触接线框和接线端子的作用,能够提高接线端子整体的安全性,降低触电风险。绝缘底壳扣合在接线框远离设置压线组件的端部可以防止用户误触接线框的端部导致触电,进一步提高接线端子的使用安全性。
在一种示例中,所述压线组件包括紧固件、连接件和压线片,所述压线片通过所述连接件与所述紧固件连接;所述第二侧板上开设有与所述连接件相适配的固定孔,所述第二侧板夹设在所述紧固件与所述压线片之间。
基于本申请上述的实施例,第二侧板夹设在紧固件和压线片之间,并通过连接件穿过固定孔实现第二侧板与压线组件之间的固定,能够使绝缘挡板稳定地安装在压线组件上,防止绝缘挡板在随压线组件移动过程中出现松动或脱落,避免因绝缘挡板安装不稳定导致对接线端子的防护作用减弱。
在一种示例中,所述接线框设置有第一限位部,所述第一侧板上设置有第二限位部,所述第一限位部与所述第二限位部至少部分抵接且滑动连接,所述第一限位部与所述第二限位部的相对滑动方向与所述压线组件的压线方向相同。
基于本申请上述的实施例,利用第一限位部和第二限位部之间相互抵接可以限制第一侧板的位置,使第一侧板能够准确覆盖在容纳腔的开口处,与第二侧板相互配合能够进一步提高绝缘挡板的安装稳定性。同时,第一限位部和第二限位部之间滑动连接可以限制绝缘挡板的滑动方向,使第一侧板与压线组件的滑动方向保持一致,便于压线组件带动绝缘挡板进行滑动。
在一种示例中,所述绝缘挡板还包括与所述第二侧板连接的第三侧板,所述第三侧板覆盖在所述压线片处于所述容纳腔开口处的一侧。
基于本申请上述的实施例,单独设置第三侧板覆盖在压线片侧边,便于匹配压线片的厚度和位置,防止因绝缘挡板的长度过长且延伸至低于压线片的位置,影响压线片正常压线。
在一种示例中,所述第三侧板与所述第一侧板位于所述第二侧板的相反侧,所述第三侧板向所述压线片的位置偏移。
基于本申请上述的实施例,第三侧板从与第一侧板相同的位置向压线片的位置偏移并贴近压线片,可以提高绝缘挡板在压线片处的覆盖效果,从而提高绝缘挡板对压线组件的防护效果,同时便于观察和调整压线片以顺利完成接线端子的接线。
在一种示例中,所述绝缘底壳上设置有耳部,所述耳部上设置有第一卡接部,所述接线框上设置有第二卡接部,所述耳部贴合所述接线框并通过所述第一卡接部和所述第二卡接部进行卡接。
基于本申请上述的实施例,耳部设置在绝缘底壳的两个侧边并与接线框的侧壁对应,可以在绝缘壳体扣合至接线框上时增大绝缘底壳和接线框的接触面积,从而增大两者之间的摩擦力,以提高绝缘底壳装配在接线框上的稳定性,并且还能够增大绝缘底壳对接线框的防护面积,进一步提高绝缘底壳的防护效果。耳部上设置的第一卡接部和接线框侧壁上设置的第二卡接部相互卡接能够将绝缘底壳固定在接线框上,进一步提高绝缘底壳在接线框上安装稳定性,且结构简单,便于加工。
在一种示例中,所述第一卡接部为设置在所述耳部上的卡接凸起,所述第二卡接部为设置在所述接线框侧壁上的卡接孔,所述卡接凸起对应卡入所述卡接孔中以固定所述绝缘底壳。
基于本申请上述的实施例,采用卡接凸起卡入卡接孔中实现绝缘底壳和接线框的连接便于进行拆装操作,且便于制造。
在一种示例中,所述绝缘底壳上开设有容置槽,所述容置槽的深度与所述接线框端部的厚度相适配。
基于本申请上述的实施例,容置槽用于容置接线框的端部,容置槽的深度与接线框端部的厚度适配,以便将接线框的端部包裹在绝缘底壳中,提高绝缘底壳对接线框的防护作用,降低触电风险。
第二方面,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了一种接触器,包括相互扣合的壳体和边罩,以及上述的接线端子,所述壳体上开设有安装槽,所述接线端子安装于所述安装槽中,所述边罩扣合于所述安装槽上。
基于本申请上述的实施例,具有上述接线端子的接触器,能够提高接触器的安全性,降低接触器在使用过程中发生触电的风险。
在一种示例中,所述边罩上开设有第一接线窗口和第二接线窗口,所述绝缘挡板随所述压线组件移动能够对应封闭所述第一接线窗口,所述绝缘底壳扣合在所述接线框的端部能够封闭部分所述第二接线窗口。
基于本申请上述的实施例,绝缘挡板对应封闭第一接线窗口可以起到防止从第一接线窗口误触接线端子的作用,绝缘底壳对应封闭第二接线窗口可以起到防止从第二接线窗口误触接线端子的作用。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申请实施例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应当理解,以下附图仅示出了本申请的某些实施例,因此不应被看作是对范围的限定,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相关的附图。
图1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接线端子的结构示意图其一;
图2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接线端子的结构示意图其二;
图3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接线端子的爆炸图;
图4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接线端子中绝缘挡板的使用状态参考图;
图5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绝缘挡板与压线组件的连接结构示意图;
图6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接触器的结构示意图;
图7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接触器的爆炸图;
图8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接触器的使用状态参考图。
附图标记说明:
1-接线框;11-容纳腔;12-第一限位部;13-第二卡接部;2-压线组件;21-紧固件;22-连接件;23-压线片;3-绝缘挡板;31-第一侧板;311-第二限位部;32-第二侧板;321-固定孔;33-第三侧板;4-绝缘底壳;41-耳部;42-第一卡接部;43-容置槽;5-壳体;51-安装槽;6-边罩;61-第一接线窗口;62-第二接线窗口。
具体实施方式
为使本申请实施例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下面将结合本申请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申请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是本申请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通常在此处附图中描述和示出的本申请实施例的组件可以以各种不同的配置来布置和设计。
因此,以下对在附图中提供的本申请的实施例的详细描述并非旨在限制要求保护的本申请的范围,而是仅仅表示本申请的选定实施例。基于本申请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作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申请保护的范围。
应注意到:相似的标号和字母在下面的附图中表示类似项,因此,一旦某一项在一个附图中被定义,则在随后的附图中不需要对其进行进一步定义和解释。
在本申请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术语“内”、“外”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或者是该申请产品使用时惯常摆放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申请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申请的限制。此外,术语“第一”、“第二”、“第三”等仅用于区分描述,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
在本申请的描述中,还需要说明的是,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设置”、“连接”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一体地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申请中的具体含义。
请参照图1至图5,本实施例提供一种接线端子,包括:接线框1、压线组件2以及绝缘挡板3和/或绝缘底壳4,接线框1设置有容纳腔11;压线组件2设置在接线框1的端部,且压线组件2部分位于容纳腔11中;绝缘挡板3安装在压线组件2上,绝缘底壳4扣合在接线框1远离压线组件2的一端;绝缘挡板3包括相互连接的第一侧板31和第二侧板32,第一侧板31部分盖设在容纳腔11的开口处,第二侧板32位于容纳腔11中并与压线组件2连接。
基于本申请上述的实施例,接线框1是压线组件2以及绝缘挡板3和绝缘底壳4的承载主体,压线组件2用于将导线压接在接线框1中以实现接线端子的接线功能。绝缘挡板3安装在压线组件2上可以使绝缘挡板3随压线组件2的移动调整覆盖在容纳腔11开口处的面积,从而使绝缘挡板3在不影响导线插接入接线框1的前提下,起到防止用户误触接线框1和接线端子的作用,能够提高接线端子整体的安全性,降低触电风险。绝缘底壳4扣合在接线框1远离设置压线组件2的端部可以防止用户误触接线框1的端部导致触电,进一步提高接线端子的使用安全性。其中,绝缘挡板和绝缘底壳同时设置在接线端子上起到的防护效果最高,单独设置绝缘挡板或单独设置绝缘底壳可以起到对应的防护效果,可根据接线端子的具体使用环境进行设置,以便在起到防护作用的同时减少生产成本。
具体地,绝缘挡板3的第一侧板31用于覆盖容纳腔11的开口处,第二侧板32用于连接压线组件2,在对接线端子进行接线时,导线从容纳腔11未被第一侧板31覆盖的位置插入接线框1中,压线组件2移动以将导线压紧在接线框1中,第二侧板32随压线组件2同时移动并带动第一侧板31移动,使得第一侧板31能在容纳腔11的开口处覆盖的面积更大,始终保持与压线组件2在容纳腔11中的位置对应,避免误触到压线组件2出现触电事故,同时,第一侧板31的宽度与接线框1的宽度匹配,使得第一侧板31还可以防止用户误触到接线框1,保护作用更高。另外,绝缘底壳4罩设在接线框1远离设置压线组件2的一端可以避免误触到接线框1的端部,与绝缘挡板3共同配合能够起到更好的防护作用,有效降低触电风险。
在本申请的一些示例中,参照图2至图5,压线组件2包括紧固件21、连接件22和压线片23,压线片23通过连接件22与紧固件21连接;第二侧板32上开设有与连接件22相适配的固定孔321,第二侧板32夹设在紧固件21与压线片23之间。
基于本申请上述的实施例,第二侧板32夹设在紧固件21和压线片23之间,并通过连接件22穿过固定孔321实现第二侧板32与压线组件2之间的固定,能够使绝缘挡板3稳定地安装在压线组件2上,防止绝缘挡板3在随压线组件2移动过程中出现松动或脱落,避免因绝缘挡板3安装不稳定导致对接线端子的防护作用减弱。
在本申请的一些示例中,参照图3至图5,接线框1设置有第一限位部12,第一侧板31上设置有第二限位部311,第一限位部12与第二限位部311至少部分抵接且滑动连接,第一限位部12与第二限位部311的相对滑动方向与压线组件2的压线方向相同。
基于本申请上述的实施例,利用第一限位部12和第二限位部311之间相互抵接可以限制第一侧板31的位置,使第一侧板31能够准确覆盖在容纳腔11的开口处,与第二侧板32相互配合能够进一步提高绝缘挡板3的安装稳定性。同时,第一限位部12和第二限位部311之间滑动连接可以限制绝缘挡板3的滑动方向,使第一侧板31与压线组件2的滑动方向保持一致,便于压线组件2带动绝缘挡板3进行滑动。
具体地,第一限位部12为设置在接线框1端部的限位凸起,第二限位部311为绝缘挡板3朝向容纳腔11一侧面上相对设置的两个限位凸台,两个限位凸台分别对应抵接限位凸起的两侧面以实现第一限位部12和第二限位的限位配合,由于限位凸起和限位凸台的结构稳定性和强度较高,故采用此种配合形式稳定性较高,能显著提升绝缘挡板3在接线框1上的安装稳定性。其中,第二限位部311中的两个限位凸台沿压线组件2的压线方向设置,使得第二限位部311能够在第一限位部12的两侧沿压线方向滑动,从而满足绝缘挡板3能根据压线组件2的移动调整盖设在容纳腔11开口处的面积,以便起到对应的防误触功能。
在本申请的一些示例中,参照图3至图5,绝缘挡板3还包括与第二侧板32连接的第三侧板33,第三侧板33覆盖在压线片23处于容纳腔11开口处的一侧。
基于本申请上述的实施例,单独设置第三侧板33覆盖在压线片23侧边,便于匹配压线片23的厚度和位置,防止因绝缘挡板3的长度过长且延伸至低于压线片23的位置,影响压线片23正常压线。在压线组件2的使用过程中,导线伸入容纳腔11中并位于压线片23和接线框1之间,压线片23下移即可将导线压紧在容纳腔11中,若绝缘挡板3的长度过长可能会使绝缘挡板3在随压线组件2下移时率先压住导线,导致压线片23无法接触导线或压线不稳定的情况发生,故采用此种设置形式可以防止出现接线不稳定的情况发生,提高接线端子的使用安全性。
在本申请的一些示例中,参照图5,第三侧板33与第一侧板31位于第二侧板32的相反侧,第三侧板33向压线片23的位置偏移。
基于本申请上述的实施例,第一侧板31位于第二侧板32的上侧用于覆盖紧固件21和连接件22在容纳腔11中的对应位置,第三侧板33位于第二侧板32的下侧用于覆盖压线片23在容纳腔11中的对应位置,第三侧板33从与第一侧板31相同的位置向压线片23的位置偏移并贴近压线片23,可以提高绝缘挡板3在压线片23处的覆盖效果,从而提高绝缘挡板3对压线组件2的防护效果,同时便于观察和调整压线片23以顺利完成接线端子的接线。当然,第三挡板也可以和第一挡板设置为一个整体,在满足对压线片23所处位置的防护效果的同时,具有结构简单,便于制造的特点。
在本申请的一些示例中,参照图3和图5,绝缘底壳4上设置有耳部41,耳部41上设置有第一卡接部42,接线框1上设置有第二卡接部13,耳部41贴合接线框1并通过第一卡接部42和第二卡接部13进行卡接。
基于本申请上述的实施例,耳部41设置在绝缘底壳4的两个侧边并与接线框1的侧壁对应,可以在绝缘壳体5扣合至接线框1上时增大绝缘底壳4和接线框1的接触面积,从而增大两者之间的摩擦力,以提高绝缘底壳4装配在接线框1上的稳定性,并且还能够增大绝缘底壳4对接线框1的防护面积,进一步提高绝缘底壳4的防护效果。耳部41上设置的第一卡接部42和接线框1侧壁上设置的第二卡接部13相互卡接能够将绝缘底壳4固定在接线框1上,进一步提高绝缘底壳4在接线框1上安装稳定性,且结构简单,便于加工。
在本申请的一些示例中,参照图5,第一卡接部42为设置在耳部41上的卡接凸起,第二卡接部13为设置在接线框1侧壁上的卡接孔,卡接凸起对应卡入卡接孔中以固定绝缘底壳4。
基于本申请上述的实施例,采用卡接凸起卡入卡接孔中实现绝缘底壳4和接线框1的连接便于进行拆装操作,且便于制造和加工。装配绝缘底壳4时,先将耳部41与接线框1的侧壁对齐,再将绝缘底壳4沿接线框1的侧壁扣合至接线框1的端部,待卡接凸起卡入卡接孔即完成装配操作。
其中,耳部41设置为具有弹性形变能力的弹片,以便在卡接凸起接触到接线框1时,耳部41能够发生适当弹性形变来避让卡接凸起,当卡接凸起移动到卡接孔的位置时,卡接凸起随耳部41恢复弹性形变以插入卡接孔中完成卡接。
在另一种实施例中,第一卡接部42和第二卡接部13的具体结构也可设置为卡接凸棱和卡接槽,与上述卡接凸起和卡接孔的结构类似,具有相同的技术效果,在此不再赘述。当然,第一卡接部42和第二卡接部13也可设置为其它卡接配合结构,具有相同的技术效果即可。
在本申请的一些示例中,参照图3和图5,绝缘底壳4上开设有容置槽43,容置槽43的深度与接线框1端部的厚度相适配。
基于本申请上述的实施例,容置槽43用于容置接线框1的端部,容置槽43的深度与接线框1端部的厚度适配,以便将接线框1的端部包裹在绝缘底壳4中,提高绝缘底壳4对接线框1的防护作用,降低触电风险。
第二方面,参照图6至图8,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了一种接触器,包括相互扣合的壳体5和边罩6,以及上述的接线端子,壳体5上开设有安装槽51,接线端子安装于安装槽51中,边罩6扣合于安装槽51上。
基于本申请上述的实施例,具有上述接线端子的接触器,能够提高接触器的安全性,降低接触器在使用过程中发生触电的风险。具体地,接触器上间隔开设有多个安装槽51,相应地装配有多个接线端子,边罩6扣合在安装槽51上可以起到部分防护作用,防止用户误触到接线端子,有效降低使用接触器时的触电风险。
在本申请的一些示例中,边罩6上开设有第一接线窗口61和第二接线窗口62,绝缘挡板3随压线组件2移动能够对应封闭第一接线窗口61,绝缘底壳4扣合在接线框1的端部能够封闭部分第二接线窗口62。
基于本申请上述的实施例,绝缘挡板3对应封闭第一接线窗口61可以起到防止从第一接线窗口61误触接线端子的作用,绝缘底壳4对应封闭第二接线窗口62可以起到防止从第二接线窗口62误触接线端子的作用。具体地,接触器在使用过程中,导线需穿过第一接线窗口61或第二接线窗口62与接线端子连接,接线端子接线过程中,压线组件2带动绝缘挡板3移动,完成接线的同时能够使绝缘挡板3覆盖在第一接线窗口61处,此外,接线框1的端部与第二接线窗口62对应,当需要从接线框1的端部接线,则通过第二接线窗口62与接线框1连接,而当无需在接线框1端部接线时,则将绝缘底壳4扣合在接线框1的端部可以防止误触第二接线窗口62中的接线框1,降低触电风险。
以上所述仅为本申请的优选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于限制本申请,对于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来说,本申请可以有各种更改和变化。凡在本申请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申请的保护范围之内。
Claims (10)
1.一种接线端子,其特征在于,包括:
接线框,所述接线框设置有容纳腔;
压线组件,所述压线组件设置在所述接线框的端部,且所述压线组件部分位于所述容纳腔中;
绝缘挡板和/或绝缘底壳,所述绝缘挡板安装在所述压线组件上,所述绝缘底壳扣合在所述接线框远离所述压线组件的一端;
所述绝缘挡板包括相互连接的第一侧板和第二侧板,所述第一侧板部分盖设在所述容纳腔的开口处,所述第二侧板位于所述容纳腔中并与所述压线组件连接。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接线端子,其特征在于,所述压线组件包括紧固件、连接件和压线片,所述压线片通过所述连接件与所述紧固件连接;
所述第二侧板上开设有与所述连接件相适配的固定孔,所述第二侧板夹设在所述紧固件与所述压线片之间。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接线端子,其特征在于,所述接线框设置有第一限位部,所述第一侧板上设置有第二限位部,所述第一限位部与所述第二限位部至少部分抵接且滑动连接,所述第一限位部与所述第二限位部的相对滑动方向与所述压线组件的压线方向相同。
4.根据权利要求2或3所述的接线端子,其特征在于,所述绝缘挡板还包括与所述第二侧板连接的第三侧板,所述第三侧板覆盖在所述压线片处于所述容纳腔开口处的一侧。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接线端子,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三侧板与所述第一侧板位于所述第二侧板的相反侧,所述第三侧板向所述压线片的位置偏移。
6.根据权利要求1-3任意一项所述的接线端子,其特征在于,所述绝缘底壳上设置有耳部,所述耳部上设置有第一卡接部,所述接线框上设置有第二卡接部,所述耳部贴合所述接线框并通过所述第一卡接部和所述第二卡接部进行卡接。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接线端子,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卡接部为设置在所述耳部上的卡接凸起,所述第二卡接部为设置在所述接线框侧壁上的卡接孔,所述卡接凸起对应卡入所述卡接孔中以固定所述绝缘底壳。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接线端子,其特征在于,所述绝缘底壳上开设有容置槽,所述容置槽的深度与所述接线框端部的厚度相适配。
9.一种接触器,其特征在于,包括相互扣合的壳体和边罩,以及权利要求1-8任意一项所述的接线端子,所述壳体上开设有安装槽,所述接线端子安装于所述安装槽中,所述边罩扣合于所述安装槽上。
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接触器,其特征在于,所述边罩上开设有第一接线窗口和第二接线窗口,所述绝缘挡板随所述压线组件移动能够对应封闭所述第一接线窗口,所述绝缘底壳扣合在所述接线框的端部能够封闭部分所述第二接线窗口。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2322622944.XU CN220821419U (zh) | 2023-09-26 | 2023-09-26 | 一种接线端子及接触器 |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2322622944.XU CN220821419U (zh) | 2023-09-26 | 2023-09-26 | 一种接线端子及接触器 |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CN220821419U true CN220821419U (zh) | 2024-04-19 |
Family
ID=90709518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Title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
CN202322622944.XU Active CN220821419U (zh) | 2023-09-26 | 2023-09-26 | 一种接线端子及接触器 |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 Link |
---|---|
CN (1) | CN220821419U (zh) |
-
2023
- 2023-09-26 CN CN202322622944.XU patent/CN220821419U/zh active Active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 Publication Date | Title |
---|---|---|
US6511770B2 (en) | Battery casing with an ejector | |
US20030049968A1 (en) | Card connector | |
CN220821419U (zh) | 一种接线端子及接触器 | |
US6118646A (en) | Capacitor structure | |
CN109524856B (zh) | 一种防触电式安全插座 | |
JP2004171911A (ja) | コネクタ | |
CN215118711U (zh) | 按压开关 | |
CN212299178U (zh) | 一种上盖组件及电暖器 | |
CN101178994B (zh) | 电路断开器 | |
JP2010272371A (ja) | テーブルタップ | |
CN108615983B (zh) | 按压开关接线装置 | |
CN217158737U (zh) | 一种新能源汽车充电插座 | |
CN217719399U (zh) | 一种机械按键、控制器和家电设备 | |
CN219873285U (zh) | 一种隔离开关 | |
CN213460240U (zh) | 一种电插座 | |
JP3246617U (ja) | コンセント内部構造及びコンセント | |
CN220253096U (zh) | 按压开关 | |
CN219916973U (zh) | 一种带防护门的紧急按钮 | |
JP4330655B1 (ja) | コンセント | |
CN211858476U (zh) | 开关组件及料理机 | |
CN211182007U (zh) | 一种用于车辆座椅的集成式常开常闭双联开关 | |
US6299467B1 (en) | Electrical connector | |
CN220306192U (zh) | 一种断路器的防护结构 | |
CN221125748U (zh) | 一种重力感应开关 | |
CN216507836U (zh) | 车门开关及车辆 |
Legal Events
Date | Code | Title | Description |
---|---|---|---|
GR01 | Patent grant | ||
GR01 | Patent grant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