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20819184U - 称重装置 - Google Patents

称重装置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20819184U
CN220819184U CN202322630069.XU CN202322630069U CN220819184U CN 220819184 U CN220819184 U CN 220819184U CN 202322630069 U CN202322630069 U CN 202322630069U CN 220819184 U CN220819184 U CN 220819184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carrier
weighing
weighing sensor
hole
workpiec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322630069.X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叶培华
郑康武
王立斌
雷利涛
苏剑鸿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Dongguan Shini Electrothermal Machinery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Dongguan Shini Electrothermal Machinery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Dongguan Shini Electrothermal Machinery Co ltd filed Critical Dongguan Shini Electrothermal Machinery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322630069.X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20819184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20819184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20819184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Landscapes

  • Measurement Of Force In General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涉及称重机的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称重装置,包括称重传感器、载物架以及减震机构,其中,称重传感器用于测量工件的重量,载物架设在称重传感器的一侧,载物架用于承载需称重的工件;减震机构连接在载物架和称重传感器之间。本申请实施例在载物架和称重传感器之间通过减震机构进行连接,减震机构除了能够将工件的重力传递到称重传感器上,还能够缓解甚至吸收工件的振动幅度,使得称重传感器的受力始终偏于平稳,有利于维持称重传感器的读值稳定;根据如此结构设置,即使在工件受外力冲击而强烈震动的情况下,称重传感器依然能够实现快速而准确的读数。

Description

称重装置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称重机的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称重装置。
背景技术
现有的称重产品比如是称重式拌料机,称重式喂料机、工业台秤等,在发生震动以及干扰的情况下往往难以输出准确重量值,目前常见的应对做法是对称重数据进行滤波算法处理,以实现称重数据的过滤,然而这种做法的适用面并不够广泛,万一遇到工件导入过于颠簸、或者称重过程中突然受到外部冲击等情况,称重器本身是难以抓取到一个准确稳定值的,加大了滤波处理的难度,并且会造成称重时间偏长,抓取的重量数值偏差较大,导致发生错检,影响生产效率以及产品良率。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旨在至少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技术问题之一。为此,本实用新型提出一种称重装置,能够适应工件震荡的情况并输出较为准确的测量值。
根据本申请的称重装置,包括称重传感器、载物架以及减震机构,其中,称重传感器用于测量工件的重量,载物架设在称重传感器的一侧,载物架用于承载需称重的工件;减震机构连接在载物架和称重传感器之间。
根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称重装置,至少具有如下有益效果:
本申请实施例利用载物架来承载工件以使得称重传感器无需直接接触工件,载物架的设置能够防止工件的震荡动作(比如是导入不平稳或者受瞬时冲击而产生的震荡)直接传递到称重传感器上,在此基础上,载物架和称重传感器之间通过减震机构进行连接,减震机构除了能够将工件的重力传递到称重传感器上,还能够缓解甚至吸收工件的振动幅度,使得称重传感器的受力始终偏于平稳,有利于维持称重传感器的读值稳定;根据如此结构设置,即使在工件受外力冲击而强烈震动的情况下,称重传感器依然能够实现快速而准确的读数。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称重装置还包括加载座,加载座与称重传感器的感应端连接,载物架设在加载座的下方,且载物架和加载座通过减震机构连接。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减震机构包括纵杆部和阻尼部,加载座上设有第一通孔,载物架上设有第二通孔,第一通孔和第二通孔同心设置,纵杆部的上下两端分别穿设于第一通孔和第二通孔,且纵杆部至少有一端采用活动式穿接,阻尼部设在载物架和加载座之间。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纵杆部包括螺杆和支承螺母,螺杆从上往下活动地穿设于第一通孔和第二通孔,且螺杆的底端旋接有支承螺母,载物架挂设在支承螺母上;阻尼部包括弹簧,弹簧套设在螺杆上。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纵杆部还包括缓冲螺母,缓冲螺母旋接在螺杆上,且缓冲螺母设在载物架背离支承螺母的一侧,缓冲螺母与载物架之间存在间隙,弹簧设在加载座和缓冲螺母之间。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称重装置还包括安装座,称重传感器为悬臂梁式传感器,称重传感器的一端固定在安装座上,另一端为感应端,感应端悬空设置且与加载座连接。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加载座包括加载板,加载板水平地设在称重传感器的上方且与感应端贴合,加载板的对向两端均超出于称重传感器的周面,且分别通过减震机构与载物架连接。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载物架从上往下依次包括有顶板、连接部和勾起部,顶板水平设置且第二通孔设在顶板上,勾起部开口朝上并用于勾设放置有工件的料仓,连接部连接顶板和勾起部。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载物架的数量为两个,两个载物架对称设置,且两个勾起部对向布置,每个载物架上均配置有称重传感器和减震机构,两个称重传感器分别与称重装置的计量系统电连接。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称重装置还包括平衡梁,平衡梁连接两个载物架。
本实用新型的附加方面和优点将在下面的描述中部分给出,部分将从下面的描述中变得明显,或通过本实用新型的实践了解到。
附图说明
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做进一步的说明,其中:
图1为本实用新型一实施例的称重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一实施例的称重装置的爆炸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一实施例的称重装置的俯视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一实施例的称重装置的关于图3的A-A剖视图;
图5为本实用新型另一实施例的称重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附图标记:
称重传感器100;感应端110;载物架200;顶板210;连接部220;勾起部230;减震机构300;纵杆部310;螺杆311;支承螺母312;缓冲螺母313;阻尼部320;第一通孔330;第二通孔340;加载座400;加载板410;螺栓组件420;围板430;安装座500;挂板510;挂孔511;底板520;平衡梁600;称重显示器700。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详细描述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所述实施例的示例在附图中示出,其中自始至终相同或类似的标号表示相同或类似的元件或具有相同或类似功能的元件。下面通过参考附图描述的实施例是示例性的,仅用于解释本实用新型,而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
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涉及到方位描述,例如上、下、前、后、左、右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实用新型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
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若干的含义是一个以上,多个的含义是两个以上,大于、小于、超过等理解为不包括本数,以上、以下、以内等理解为包括本数。如果有描述到第二、第一只是用于区分技术特征为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或者隐含指明所指示的技术特征的数量或者隐含指明所指示的技术特征的先后关系。
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除非另有明确的限定,设置、安装、连接等词语应做广义理解,所属技术领域技术人员可以结合技术方案的具体内容合理确定上述词语在本实用新型中的具体含义。
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参考术语“一个实施例”、“一些实施例”、“示意性实施例”、“示例”、“具体示例”、或“一些示例”等的描述意指结合该实施例或示例描述的具体特征、结构、材料或者特点包含于本实用新型的至少一个实施例或示例中。在本说明书中,对上述术语的示意性表述不一定指的是相同的实施例或示例。而且,描述的具体特征、结构、材料或者特点可以在任何的一个或多个实施例或示例中以合适的方式结合。
请参阅图1,根据本申请的称重装置,包括称重传感器100(见图2)、载物架200以及减震机构300,其中,称重传感器100用于测量工件的重量,载物架200设在称重传感器100的一侧,载物架200用于承载需称重的工件;减震机构300连接在载物架200和称重传感器100之间。
称重传感器100用于重力方向上的测量,因此在一般情况下,载物架200建议设在称重传感器100的下方,并且主要采用挂接的方式与称重传感器100连接,以此有效地将工件的重力传递到称重传感器100上,对比于将工件直接放置到称重传感器100上的做法,本申请实施例利用载物架200作为中间体,工件不会直接接触到称重传感器100,也就不会将因外力冲击或者安装平台震动等因素所造成的震荡直接传递到称重传感器100上,在一定程度上改善了称重传感器100因外部干扰而读数困难的情况。在此基础上,载物架200和称重传感器100之间通过减震机构300进行连接,减震机构300除了用于将工件的重力传递到称重传感器100上,还能够在传递过程中缓解甚至吸收工件的振动幅度,使得称重传感器100的受力始终偏于平稳,根据如此结构设置,即使在工件受外力冲击而强烈震动的情况下,称重传感器100依然能够实现快速而准确的读数,在一定程度上有助于提高产品的良率以及生产效率。
请参阅图2,称重装置还包括加载座400,称重传感器100上设有感应端110,该感应端110采用应变片的形式,加载座400与该感应端110连接,且加载座400设在载物架200的上方,载物架200和加载座400通过减震机构300连接。在如此设置中,减震机构300的上部与加载座400连接、下部与载物架200连接,减震机构300并不与称重传感器100直接接触,减少称重传感器100外观受损的风险;并且加载座400可以通过螺栓连接等方式可拆卸地安装在称重传感器100上,通过可拆装的设置,本称重装置可以更换使用不同的称重传感器100,以适应不同重量规格工件的测量。
具体地,请参阅图2,加载座400包括加载板410,加载板410水平地设在称重传感器100的上方,且与位于称重传感器100的感应端110贴合,加载板410通过两个或者两个以上的螺栓组件420穿设于感应端110预留的孔位,从而可拆卸地安装在感应端110上,根据如此设置,工件重力能够依次经由载物架200、减震机构300以及加载板410传递到称重传感器100上。当中,加载板410的对向两端均超出于称重传感器100的周面,且分别通过减震机构300与载物架200连接,如此结构中,加载板410在称重传感器100的两侧均连接有减震机构300以实现双边减震,有助于优化加载板410的平稳程度;载物架200的长度应当不小于加载板410的长度,除了能够提供足够的空间来安装减震机构300,还能够将工件的重量沿载物架200的长度方向均匀分布开,以此实现称重传感器100的均匀受力,减少因偏置而导致的读数偏差,以及减少因长期偏置而对称重传感器100造成的损坏。
进一步地,加载板410的周侧均设有竖直向下的围板430,至此,加载座400形成了一个底端开口的罩壳结构以套设在称重传感器100上,如此结构能够将称重传感器100的周面和顶面遮挡住,减少尘污进入,有助于保护称重传感器100的使用寿命。
请参阅图2至图4,关于减震机构300的构造,减震机构300包括纵杆部310和阻尼部320,加载板410上设有第一通孔330,载物架200上设有第二通孔340,第一通孔330和第二通孔340同心设置,纵杆部310的上下两端分别穿设于第一通孔330和第二通孔340,阻尼部320设在载物架200和加载板410之间。纵杆部310至少有一端采用活动式穿接,根据如此设置,当工件受外力冲击而震荡时,跟随工件震动的载物架200会带动纵杆部310上下窜动,当中,设在载物架200和加载板410之间的阻尼部320能够减缓甚至吸收纵杆部310的上窜幅度,从而减少工件往上震动而对称重传感器100所造成的冲击,以减少对于称重传感器100读数的干扰,称重传感器100主要接收到工件往下窜动时以及静止时的重力。
具体地,请参阅图4,纵杆部310包括螺杆311和支承螺母312,螺杆311从上往下活动地穿设于第一通孔330和第二通孔340,且螺杆311的底端旋接有支承螺母312,载物架200挂设在支承螺母312上;阻尼部320包括弹簧,弹簧套设在螺杆311上。当工件发生震荡时,载物架200受到工件影响而上下窜动,当载物架200上升到一定范围时,弹簧受到挤压而对载物架200产生回弹力,从而减缓载物架200继续往上窜动的趋势,防止载物架200因直接撞击到加载板410而将往上的震动力直接传递到称重传感器100上,从而对称重传感器100的读数造成明显干扰,除此之外,弹簧还有助于减缓载物架200以及工件的震动幅度,使得工件尽快趋于平稳,能够在很大程度上克服突变的称重情况。
进一步地,纵杆部310还包括缓冲螺母313,缓冲螺母313旋接在螺杆311上,且缓冲螺母313设在载物架200背离支承螺母312的一侧,缓冲螺母313与载物架200之间存在间隙,弹簧设在加载座400和缓冲螺母313之间。在此结构中,载物架200的顶部是设在缓冲螺母313和支承螺母312之间的,缓冲螺母313和支承螺母312之间的间隙对载物架200的顶部形成了缓冲区域,载物架200在该缓冲区域内的窜动对于螺杆311的影响并不明显,直到载物架200的窜动幅度过大而撞击到缓冲螺母313时,弹簧才受到挤压而对载物架200产生回弹力。除此之外,由于缓冲螺母313是旋接在螺杆311上的,因此通过调整缓冲螺母313的旋接位置,可以调整对于弹簧的预紧力,确保弹簧能够快速相应而起到足够的减震作用。
请参阅图2,称重装置还包括安装座500,安装座500包括竖直的挂板510和水平的底板520,挂板510和底板520相互连接以形成L型结构,称重传感器100为悬臂梁式传感器,称重传感器100的一端固定在底板520上、另一端为感应端110,感应端110悬空设置且与感应端110的顶面与加载板410贴合连接。请参阅图5,挂板510上设有若干个挂孔511,通过挂孔511的设置,称重装置能够实现移动式安装,具备一定的便携性以及安装便利性。
补充说明的是,请参阅图2,载物架200从上往下依次包括有顶板210、连接部220和勾起部230,顶板210水平设置且第二通孔340设在顶板210上,勾起部230开口朝上并用于勾设放置有工件的料仓,连接部220连接顶板210和勾起部230。一般而言,料仓的边沿采用翻边处理,勾起部230用于勾接料仓的翻边,从而将料仓稳定吊挂起来。在一些实施方式中,载物架200沿称重传感器100的长度方向延伸设置,以使得勾起部230的长度方向与称重传感器100的长度方向一致,勾起部230相当于形成了V形条槽结构,料仓尤其是矩形料仓能够沿勾起部230的长度方向滑进滑出,便于料仓的装卸。当然,勾起部230的整体形状应当根据料仓的实际外形而定,以能够将料仓稳定挂接为准,本申请技术方案对于勾起部230的具体延伸方向不作具体限定。
请参阅图5,为了达到更为稳当的挂接效果,在一些实施方式中,载物架200的数量为两个,两个载物架200对称设置,且两个勾起部230对向布置,两个勾起部230共同对料仓进行勾接,每个载物架200上均配置有称重传感器100和减震机构300,两个称重传感器100的数据叠加以得到完整的工件重量。
在此基础上,称重装置还包括平衡梁600,平衡梁600水平设置并且连接两个载物架200的对向端部,平衡梁600能够实现称重传感器100之间的称重互补,实现重量均匀分布,以提升称重准确性。
可以理解的是,请参阅图5,称重装置还包括称重显示器700,称重显示器700内设有计量单元,两个称重传感器100分别通过导线于称重显示器700内的计量单元连接,计量单元获取两个称重传感器100的检测数据并进行滤波与叠加,并将叠加数据传输至称重显示器700以便于用户读数。
总体而言,本申请实施例可用于各类物料称重计量的场合,能够解决称重时因平台震动或者物料冲击等原因所引起的称重不准情况,减少称重误差,减少返工风险,有助于提升产线的自动化程度以及节约生产成本,从而提高产品的生产效率。
上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作了详细说明,但是本实用新型不限于上述实施例,在所属技术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所具备的知识范围内,还可以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宗旨的前提下作出各种变化。此外,在不冲突的情况下,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及实施例中的特征可以相互组合。

Claims (10)

1.称重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
称重传感器,用于测量工件的重量;
载物架,设在所述称重传感器的一侧,所述载物架用于承载需称重的工件;
减震机构,连接在所述载物架和所述称重传感器之间。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称重装置,其特征在于,还包括加载座,所述加载座与所述称重传感器的感应端连接,所述载物架设在所述加载座的下方,且所述载物架和所述加载座通过所述减震机构连接。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称重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减震机构包括纵杆部和阻尼部,所述加载座上设有第一通孔,所述载物架上设有第二通孔,第一通孔和第二通孔同心设置,所述纵杆部的上下两端分别穿设于所述第一通孔和所述第二通孔,且所述纵杆部至少有一端采用活动式穿接,所述阻尼部设在所述载物架和所述加载座之间。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称重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纵杆部包括螺杆和支承螺母,所述螺杆从上往下活动地穿设于所述第一通孔和所述第二通孔,且所述螺杆的底端旋接有所述支承螺母,所述载物架挂设在所述支承螺母上;所述阻尼部包括弹簧,所述弹簧套设在所述螺杆上。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称重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纵杆部还包括缓冲螺母,所述缓冲螺母旋接在所述螺杆上,且所述缓冲螺母设在所述载物架背离所述支承螺母的一侧,所述缓冲螺母与所述载物架之间存在间隙,所述弹簧设在所述加载座和所述缓冲螺母之间。
6.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称重装置,其特征在于,还包括安装座,所述称重传感器为悬臂梁式传感器,所述称重传感器的一端固定在所述安装座上,另一端为所述感应端,所述感应端悬空设置且与所述加载座连接。
7.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称重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加载座包括加载板,所述加载板水平地设在所述称重传感器的上方且与所述感应端贴合,所述加载板的对向两端均超出于所述称重传感器的周面,且分别通过所述减震机构与所述载物架连接。
8.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称重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载物架从上往下依次包括有顶板、连接部和勾起部,所述顶板水平设置且所述第二通孔设在所述顶板上,所述勾起部开口朝上并用于勾设放置有工件的料仓,所述连接部连接所述顶板和所述勾起部。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称重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载物架的数量为两个,两个所述载物架对称设置,且两个所述勾起部对向布置,每个所述载物架上均配置有所述称重传感器和所述减震机构,两个所述称重传感器分别与所述称重装置的计量系统电连接。
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称重装置,其特征在于,还包括平衡梁,所述平衡梁连接两个所述载物架。
CN202322630069.XU 2023-09-26 2023-09-26 称重装置 Active CN220819184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322630069.XU CN220819184U (zh) 2023-09-26 2023-09-26 称重装置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322630069.XU CN220819184U (zh) 2023-09-26 2023-09-26 称重装置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20819184U true CN220819184U (zh) 2024-04-19

Family

ID=90710863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322630069.XU Active CN220819184U (zh) 2023-09-26 2023-09-26 称重装置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20819184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220819184U (zh) 称重装置
CN206583510U (zh) 一种二维称重计量装置
CA2479155A1 (en) Bin lifting and weigh scale arrangement
CN204479242U (zh) 一种可调桨静平衡检测装置
CN210293433U (zh) 一种新型称重测力承重结构
JP2002277310A (ja) 電子つりはかり
CN108287015A (zh) 一种称重传感器的防震装置
CN214893579U (zh) 一种高精度电子皮带秤的承重装置
CN212320879U (zh) 一种电子天平
CN215114776U (zh) 一种实验室抗震天平
CN214426828U (zh) 一种用于料仓底带的动态流量称重装置
JPH0325149Y2 (zh)
CN217111115U (zh) 一种新型钢坯分体式抗振吊框式称重装置
CN209432255U (zh) 一种整体车载式钢包秤
CN211651809U (zh) 一种易安装可调节高度称重模块
CN213041356U (zh) 一种计量系统支架结构
CN213336378U (zh) 一种吊钩式称重传感器
CN220568256U (zh) 一种体重秤测重用传感器
CN212768425U (zh) 一种电子天平加工用上料装置
CN212963620U (zh) 电子地上衡
CN2306492Y (zh) 滑板电子秤装置
CN210533535U (zh) 一种防尘防震分析天平
CN220039632U (zh) 一种带报警功能的天平打印机
CN209589221U (zh) 一种链板秤
CN213658066U (zh) 一种双侧防倾覆称重模块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