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20816712U - 一种电动阀 - Google Patents

一种电动阀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20816712U
CN220816712U CN202321788821.7U CN202321788821U CN220816712U CN 220816712 U CN220816712 U CN 220816712U CN 202321788821 U CN202321788821 U CN 202321788821U CN 220816712 U CN220816712 U CN 220816712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valve
pin
sensor
electric
assembly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321788821.7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请求不公布姓名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Zhejiang Sanhua Automotive Components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Zhejiang Sanhua Automotive Components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Zhejiang Sanhua Automotive Components Co Ltd filed Critical Zhejiang Sanhua Automotive Components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321788821.7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20816712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20816712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20816712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Landscapes

  • Electrically Driven Valve-Operating Means (AREA)

Abstract

一种电动阀,包括阀芯、转子组件、定子组件和电控板,转子组件与阀芯直接或间接传动连接;至少部分定子组件位于转子组件的外周,定子组件包括定子外壳和第一插针,第一插针与定子外壳电连接;电动阀包括接插件,接插件包括至少一个接地插针和第二插针,第二插针和接地插针均与电控板电连接;接地插针相比于第二插针靠近第一插针,可减少定子组件接地失效的风险。

Description

一种电动阀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流体控制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电动阀。
背景技术
电动阀用于控制流体通道的打开或关闭或换向等。相关技术中,电动阀包括线圈组件、转子和电路板和用于与上级控制器电连接的接插件,线圈组件与电控板电连接,并通过接插件所具有的接地插针实现线圈组件的接地,接地插针与线圈组件的位置关系会影响接地的效果。
实用新型内容
本申请的一个目的是提出一种电动阀,能够减少定子组件接地失效的风险。
本申请的一个实施方式提供的一种电动阀,包括阀芯、转子组件、定子组件和电控板,所述转子组件与所述阀芯直接或间接传动连接;至少部分定子组件位于转子组件的外周,所述定子组件包括定子外壳和第一插针,所述第一插针与所述定子外壳电连接;所述电动阀包括接插件,所述接插件包括至少一个接地插针和第二插针,所述第二插针和所述接地插针均与所述电控板电连接;所述接地插针相比于所述第二插针靠近所述第一插针。
本申请的一个实施方式提供的电动阀中,接地插针相比于第二插针靠近第一插针,可减小接地插针与第一插针的间距,进而减小接地插针与第一插针之间的电阻,从而可减少定子组件接地失效的风险。
附图说明
图1示出了本申请的电动阀的一种实施方式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2示出了图1所示电动阀的爆炸结构示意图;
图3示出了图1所示电动阀的一个视角的结构示意图;
图4示出了图3所示电动阀沿B-B线的剖视结构示意图;
图5示出了图4所示电动阀的局部放大剖视结构示意图;
图6示出了图3所示电动阀沿A-A线的剖视结构示意图;
图7示出了电控板以及第二传感器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8示出了图4所示电动阀的一部分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9示出了图8所示电动阀的一部分的一个视角的结构示意图;
图10示出了图9所示电动阀的一部分沿C-C线的立体剖视结构示意图;
图11示出了定子组件的一种实施方式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12示出了图11所示定子组件的爆炸示意图。
1、阀芯;11、连通通道;12、第二凹槽;13、连通口;2、阀体组件;22、封盖;211、第一凹槽;214、第一腔;232、第二腔;27、第二侧部;25、第三侧部;28、第四侧部;212、第一通道;213、第二通道;217、第三通道;219、封盖腔;24、第一接口;23、第二接口;215、第三接口;216、第四接口;3、密封座组件;4、密封圈;5、定子组件;51、定子外壳;61、第二传感器;611、引脚;62、第一传感器;7、转子组件;72、传动组件;811、第三插针;812、第二插针;813、第一插针;814、第二接地插针;82、壳体;83、电控板;831、本部;832、延伸部;821、第一侧部;822、平面部;84、接插件;85、内腔;86、簧片;21、阀体;71、转子;711、第一端。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对实施例进行具体说明。
为了使本申请的目的、技术方案及优点更加清楚明白,以下结合附图及具体实施例,对本申请进行进一步详细描述。本文中,诸如“第一”和“第二”等之类的关系术语仅仅用来将一个与另一个具有相同名称的部件区分开来,而不一定要求或者暗示这些部件之间存在任何这种实际的关系或者顺序。需要说明的是,本申请中的“限位连接”包括可拆卸连接,例如螺纹连接、卡接等,本申请中的“固定连接”包括不可拆卸连接,例如焊接、粘接、硫化固定、铆压、嵌件注塑等。
如图1-图8所示,电动阀100包括阀体组件2,阀芯1、转子组件7、定子组件5,阀体组件2具有第一腔214,至少部分阀芯1位于第一腔214,至少部分转子组件7与阀芯1直接或间接传动连接,至少部分定子组件5位于转子组件7的外周。“间接传动连接”指的是两者之间还设置有其它的传动结构。
如图4所示,本实施方式中,转子组件7包括转子71,电动阀100还包括传动组件72,转子71与传动组件72传动连接,传动组件72与阀芯1传动连接。具体地,传动组件72为行星齿轮组件。
如图4所示,定义电动阀100的轴向,电动阀100的轴向在图中以H示出,定义转子71的旋转轴线,转子71能够绕旋转轴线旋转,转子71的旋转轴线在图中以S1示出,电动阀100的轴向与转子71的旋转轴线的延伸方向相同。
如图4、图5所示,电动阀100包括第二传感器61,第二传感器61为位置传感器,沿电动阀100的径向,第二传感器61位于转子71的外侧。转子71具有磁性。本实施方式中,第二传感器61能够感测磁场变化,从而得到转子71的转动角度,从而更精确地控制阀芯1的转动角度或滑动位置。在其他实施方式中,第二传感器61也可为其它原理的位置传感器,例如电磁式、光电式等。
沿电动阀100的轴向,至少部分第二传感器61位于定子组件5与阀芯1之间,第二传感器61沿电动阀100的轴向的尺寸小于第二传感器61沿垂直于电动阀100的轴向的尺寸,在电动阀100的轴向,可减小第二传感器61占用的空间,进而可以降低电动阀100的轴向尺寸。
沿电动阀100的轴向,定义转子71相对靠近阀芯1的一端为第一端711,第二传感器61位于第一端711与定子组件5之间,使得第二传感器61能够准确地检测转子71的动作。
具体地,第二传感器61包括贴片霍尔元件。本实施方式中,由于阀芯1仅需沿电动阀100的周向转动,因此转子71也仅需沿电动阀100的周向转动,而不必沿电动阀100的轴向动作,因此转子71的轴向尺寸可以减小,进而减小电动阀100的轴向尺寸。
如图4、图5所示,电动阀100还包括电控板83,沿电动阀100的轴向,至少部分电控板83位于定子组件5与阀芯1之间,第二传感器61与电控板83电连接和/或信号连接,沿电动阀100的轴向,第二传感器61相对于电控板83远离定子组件5。在第二传感器61和电控板83所占的轴向空间基本不变的情况下,第二传感器61相对于电控板83远离定子组件5,可将定子组件5与第二传感器61之间的距离增大,可减少定子组件5的漏磁对第二传感器61的影响。此外,将电控板83设置于定子组件5与阀芯1之间,相比于电控板83相对于定子组件5远离阀芯1的方案,将可以使得电动阀100的结构更为紧凑。
如图4-图9所示,电动阀100包括第一传感器62,第一传感器62可为温度压力传感器或温度传感器或压力传感器,第一传感器62与电控板83电连接,阀体组件2具有第二腔232,至少部分第一传感器62位于第二腔232。电控板83的延伸方向基本垂直于电动阀100的轴向,沿电动阀100的轴向,定子组件5位于电控板83的一侧,第二传感器61和第一传感器62均位于电控板83的另一侧。第二传感器61与第一传感器62位于电控板83的同一侧,相比于第二传感器61与第一传感器62位于电控板83的不同侧的方案,可以降低电动阀100的轴向尺寸。需要说明的是,“基本垂直于”指的是两者之间的夹角在100°~80°的范围内。
如图4-图9所示,电控板83包括本部831和延伸部832,延伸部832自本部831向转子组件7突出设置,至少部分延伸部832位于定子组件5与阀芯1之间,沿电动阀100的周向,延伸部832的尺寸小于本部831的尺寸。尺寸相对较小的延伸部832有利于减小电控板83所占的空间,使得电动阀100的更加紧凑。本实施方式中,第二传感器61包括引脚611,引脚611与电控板83电连接,引脚611与延伸部832相对远离本部831的一端部焊接固定。电动阀100包括簧片86,簧片86位于本部831与第一传感器62之间,本部831与簧片86焊接固定,第一传感器62与簧片86抵接且电连接。
如图7-图12所示,定子组件5包括定子外壳51、线圈52和第一插针813。如图11所示,定子外壳51位于线圈52的外周,线圈52沿电动阀100的周向环绕转子71,定子外壳51的材质为金属,定子外壳51可保护线圈52,定子外壳51可与线圈52配合产生N、S磁极,进而驱动转子71。
第一插针813与定子外壳51电连接,电动阀100包括接插件84,接插件84包括第二插针812和至少一个接地插针814,第二插针812和接地插针814均与电控板83电连接,接地插针814相比于第二插针812靠近第一插针813,可减小接地插针814与第一插针813的间距,进而减小接地插针814与第一插针813之间的电阻,从而可减小定子组件5接地失效的风险。具体地,第一插针813、第二插针812均与电控板83焊接固定,定义接地插针814与电控板83的焊接点为第一焊接点,定义第一插针813与电控板83的焊接点为第二焊接点,第一焊接点相比于第二插针812靠近第二焊接点,使得第一焊接点与第二焊接点距离更近,可以使得电控板83中电连接第一焊接点与第二焊接点的间距更短,进而减小定子组件5接地失效的风险。本实施方式中,接插件84包括两个第二插针812。
定子组件5还包括一个以上第三插针811,第三插针811与线圈52电连接,第三插针811与电控板83电连接,第一插针813相比于第三插针811靠近接地插针814,可进一步减小第一插针813与接地插针814之间的距离。
第一插针813、第二插针812均与电控板83的本部831电连接,第一插针813、接地插针814、第二插针812沿第一传感器62的周向依次分布,可以使得电控板83的结构更加紧凑。本实施方式中,第一插针813、第三插针811的排列方向与接地插针814、第二插针811的排列方向基本垂直,且第一插针813、第二插针811、第三插针811均相比于第一传感器62更加靠近电控板83的边缘,可以使得电控板83的结构更加紧凑,进而减小电动阀100的尺寸。
如图4-图9所示,电动阀100包括壳体82,壳体82具有内腔85,电控板83位于内腔85,至少部分转子组件7位于内腔85。壳体82包括第一侧部821,第一侧部821朝向阀体组件2,第一侧部821与阀体组件2密封设置。壳体82可减少外界的水汽对电控板83的腐蚀。本实施方式中,壳体82为注塑件,壳体82与定子组件5通过嵌件注塑固定连接。
如图2、图4、图8所示,本实施方式中,阀体组件2包括第二侧部27,至少部分第二侧部27与第一侧部821相对设置,电动阀100包括密封圈4,第二侧部27具有第一凹槽211,第一侧部821包括平面部822,至少部分密封圈4位于第一凹槽211,第一凹槽211能够对密封圈4限位。密封圈4环绕内腔85,密封圈4位于平面部822与第二侧部27之间,密封圈4与平面部822抵接,密封圈4与第二侧部27抵接,形成密封。由于在壳体82上注塑形成第一凹槽211时第一凹槽211的尺寸不容易保证,相比于将密封圈4设置于定子所包括的凹槽内的方案,平面部822更容易制造,使得本实施方式中密封圈4的压缩量更容易保证。
如图6所示,阀体组件2包括第三侧部25和第四侧部28,第三侧部25和第四侧部28位于阀体21的相背两侧。阀体组件2具有第一通道212、第二通道213、第三通道217,第一通道212在第三侧部25具有第一接口24,第一通道212在形成第一腔214的壁具有开口,第二通道213在第四侧部28具有第三接口215,第二通道213在形成第一腔214的壁具有开口。第三通道217与第二腔232连通,第三通道217在第三侧部25具有第二接口23,第三通道217在第四侧部28具有第四接口216,第一传感器62能够感测第三通道217内流体的参数。
阀芯1具有连通通道11,本实施方式中,连通通道11沿电动阀100的径向延伸,在其他实施方式中,连通通道11也可分别在阀芯1的径向一侧和轴向一侧开口。电动阀100包括两个密封座组件3,沿电动阀100的径向,两个密封座组件3分别位于阀芯1的相对两侧,密封座组件3与阀芯1抵接。通过旋转阀芯1,能够切断和导通第一接口24与第三接口215的连通,也能够在一个角度范围内连续地调节第一接口24与第三接口215间的流量。在其他实施方式中,电动阀100也可包括三个以上密封座组件3。
本实施方式中,阀芯1的外周部为球形或类球形,在其他实施方式中,第一阀芯1的外周部可为类柱形、类锥形等。此外,阀芯1的外周部具有第二凹槽12,第二凹槽12一端与连通通道11连通,通过第二凹槽12可以产生节流效果,通过控制阀芯1,电动阀可以实现流量调节功能,也可以实现节流膨胀功能。
本实施方式中,第一传感器62为温度压力传感器,在电动阀100接入热管理系统后,第三接口215与换热器(图中未示出)的进口连通,第四接口216与换热器的出口连通。制冷剂可从第一接口24进入第一通道212,后通过第二通道213进入换热器,之后从第二接口23流出第三通道217。阀芯1可以调节进入换热器的制冷剂流量,第一传感器62可以测量流出换热器的制冷剂的温度和压力。第一传感器62测量了温度、压力之后,可以将信息传给车载处理器或者直接传送给固定于电控板83的处理器(图中未示出),处理器可根据第一传感器62的信息调节阀芯1的旋转角度,进而调节进入换热器的制冷剂流量。
阀体组件2包括阀体和封盖22,封盖22与阀体21限位连接,第一通道212位于封盖22。具体地,阀体21具有封盖22腔,封盖22位于封盖22腔,封盖22与阀体21螺纹连接。
需要说明的是:以上实施例仅用于说明本实用新型而并非限制本实用新型所描述的技术方案,尽管本说明书参照上述的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已进行了详细的说明,但是,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应当理解,所属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仍然可以对本实用新型进行修改或者等同替换,而一切不脱离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范围的技术方案及其改进,均应涵盖在本实用新型的权利要求范围内。

Claims (10)

1.一种电动阀(100),其特征是,包括阀芯(1)、转子组件(7)、定子组件(5)和电控板(83),所述转子组件(7)与所述阀芯(1)直接或间接传动连接;
至少部分定子组件(5)位于转子组件(7)的外周,所述定子组件(5)包括定子外壳(51)和第一插针(813),所述第一插针(813)与所述定子外壳(51)电连接;
所述电动阀包括接插件(84),所述接插件(84)包括第二插针(812)和至少一个接地插针(814),所述第二插针(812)和所述接地插针(814)均与所述电控板(83)电连接;
所述接地插针(814)相比于所述第二插针(812)靠近所述第一插针(813)。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动阀,其特征在于,所述定子组件(5)包括线圈(52)和一个以上第三插针(811),所述第三插针(811)与所述线圈(52)电连接,所述第三插针(811)与所述电控板(83)电连接,所述第一插针(813)相比于所述第三插针(811)靠近所述接地插针(814)。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电动阀,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插针(813)、所述第二插针(812)和所述接地插针(814)均与所述电控板(83)焊接固定,定义所述接地插针(814)与所述电控板(83)的焊接点为第一焊接点,定义所述第一插针(813)与所述电控板(83)的焊接点为第二焊接点,所述第一焊接点相比于所述第二插针(812)靠近所述第二焊接点。
4.根据权利要求2或3所述的电动阀,其特征在于,所述电动阀包括第一传感器(62),所述第一传感器(62)为温度压力传感器或温度传感器或压力传感器,所述第一传感器(62)与所述电控板(83)电连接,所述第一插针(813)、所述接地插针(814)和所述第二插针(812)沿所述第一传感器(62)的周向依次分布;所述第一插针(813)、所述第三插针(811)的排列方向与所述接地插针(814)、所述第二插针(812)的排列方向基本垂直。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电动阀,其特征在于,所述电动阀(100)包括第二传感器(61),所述第二传感器(61)与所述电控板(83)电连接和/或信号连接,至少部分所述第二传感器(61)位于所述定子组件(5)与所述阀芯(1)之间,所述第二传感器(61)沿所述电动阀的轴向的尺寸小于所述第二传感器(61)沿垂直于所述电动阀的轴向的尺寸。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电动阀,其特征在于,所述电动阀包括电控板(83),至少部分所述电控板(83)位于所述定子组件(5)与所述阀芯(1)之间,所述第二传感器(61)与所述电控板(83)电连接和/或信号连接,沿所述电动阀的轴向,所述第二传感器(61)相对于所述电控板(83)远离所述定子组件(5)。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电动阀,其特征在于,所述电控板(83)的延伸方向基本垂直于所述电动阀的轴向,沿所述电动阀的轴向,所述定子外壳(51)位于所述电控板(83)的一侧,所述第二传感器(61)和所述第一传感器(62)均位于所述电控板(83)的另一侧。
8.根据权利要求5~7任一项所述的电动阀,其特征在于,所述电动阀包括阀体组件(2),所述阀体组件(2)具有第一腔(214),至少部分所述阀芯(1)位于第一腔(214);所述阀体组件(2)具有第二腔(232),至少部分所述第一传感器(62)位于第二腔(232);
所述电动阀包括壳体(82),所述壳体(82)与所述定子组件(5)固定连接,所述壳体(82)具有内腔(85),所述电控板(83)位于所述内腔(85),至少部分所述转子组件(7)位于内腔(85);所述壳体(82)包括第一侧部(821),所述第一侧部(821)朝向所述阀体组件(2),所述第一侧部(821)与所述阀体组件(2)密封设置。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电动阀,其特征在于,所述阀体组件(2)包括第二侧部(27),至少部分所述第二侧部(27)与所述第一侧部(821)相对设置;
所述电动阀包括密封圈(4),所述第二侧部(27)具有第一凹槽(211),所述第一侧部(821)包括平面部(822),至少部分所述密封圈(4)位于所述第一凹槽(211),所述密封圈(4)环绕所述内腔(85),所述密封圈(4)位于所述平面部(822)与所述第二侧部(27)之间,所述密封圈(4)与所述平面部(822)抵接,所述密封圈(4)与所述第二侧部(27)抵接。
10.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电动阀,其特征在于,所述阀体组件(2)包括第三侧部(25)和第四侧部(28),所述第三侧部(25)和所述第四侧部(28)位于所述阀体(21)的相背两侧;
所述阀体组件(2)具有第一通道(212)、第二通道(213)、第三通道(217),所述第一通道(212)在所述第三侧部(25)具有第一接口(24),所述第一通道(212)在形成所述第一腔(214)的壁具有开口,所述第二通道(213)在所述第四侧部(28)具有第三接口(215),所述第二通道(213)在形成所述第一腔(214)的壁具有开口;
所述第三通道(217)在所述第三侧部(25)具有第二接口(23),所述第三通道(217)在所述第四侧部(28)具有第四接口(216);所述第三通道(217)与所述第二腔(232)连通;
所述阀芯(1)具有连通通道(11),所述阀芯(1)能够沿所述电动阀的周向转动,所述连通通道(11)能够连通所述第一通道(212)与所述第二通道(213);
所述阀芯(1)的外周部为类球形或类柱形或类锥形,所述连通通道(11)在所述阀芯(1)的外周部具有连通口(13),所述阀芯(1)的外周部具有第二凹槽(12),所述第二凹槽(12)一端与所述连通通道(11)连通;
所述电动阀包括至少两个密封座组件(3),沿所述电动阀的径向,两个所述密封座组件(3)分别位于所述阀芯(1)的相对两侧,所述密封座组件(3)与所述阀芯(1)的外周部抵接;
所述阀体组件(2)包括阀体(21)和封盖(22),所述第一通道(212)位于所述封盖(22),所述阀体(21)具有封盖(22)腔,所述封盖(22)位于所述封盖(22)腔,所述封盖(22)与所述阀体(21)限位连接。
CN202321788821.7U 2023-07-07 2023-07-07 一种电动阀 Active CN220816712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321788821.7U CN220816712U (zh) 2023-07-07 2023-07-07 一种电动阀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321788821.7U CN220816712U (zh) 2023-07-07 2023-07-07 一种电动阀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20816712U true CN220816712U (zh) 2024-04-19

Family

ID=90701387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321788821.7U Active CN220816712U (zh) 2023-07-07 2023-07-07 一种电动阀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20816712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EP3623673B1 (en) Electronic expansion valve, thermal management assembly, cooling system, and method for manufacturing electronic expansion valve
CN110953390A (zh) 节流元件、热管理组件、冷却系统以及节流元件制造方法
US20070000455A1 (en) Noncontact rotation angle sensor, manufacturing method for the same, and throttle valve control device for internal combustion engine having the same
US20070090316A1 (en) Valve for adjusting the flow-rate of fluids, particularly refrigeration fluids
JP7150058B2 (ja) 電子膨張弁、その製造方法および熱管理ユニット
CN112576762A (zh) 电动阀
CN220816712U (zh) 一种电动阀
CN112780801B (zh) 阀装置
US11293355B2 (en) Electronically controlled throttle device for engine
CN220688168U (zh) 一种电动阀
EP3783777A1 (en) Motor operated valve
US7234344B2 (en) Vane pump and fuel vapor leakage check module having the same
JP2021076158A (ja) バルブ装置
CN111503344A (zh) 阀组件
CN209398510U (zh) 电子节气门
CN110966445A (zh) 阀组件、电动阀以及热管理组件
CN210859980U (zh) 电子膨胀阀
CN115596871A (zh) 电动阀
CN212718008U (zh) 电子膨胀阀
CN209180454U (zh) 电动阀
CN113090763A (zh) 电子膨胀阀
CN212672524U (zh) 一种电动阀
CN113007364A (zh) 电子膨胀阀
CN220891203U (zh) 阀架组件、阀门及燃气表
CN220910512U (zh) 节流阀、热泵管理系统及车辆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