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20816470U - 无级变幅传动机构及筋膜枪 - Google Patents

无级变幅传动机构及筋膜枪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20816470U
CN220816470U CN202322810132.8U CN202322810132U CN220816470U CN 220816470 U CN220816470 U CN 220816470U CN 202322810132 U CN202322810132 U CN 202322810132U CN 220816470 U CN220816470 U CN 220816470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crank
guide
slider
steering head
handl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322810132.8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雷昌龙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Sichuan Qianli Beoka Medical Technology Inc
Original Assignee
Sichuan Qianli Beoka Medical Technology Inc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Sichuan Qianli Beoka Medical Technology Inc filed Critical Sichuan Qianli Beoka Medical Technology Inc
Priority to CN202322810132.8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20816470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20816470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20816470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Landscapes

  • Percussion Or Vibration Massage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的是筋膜枪领域的一种无级变幅传动机构,包括由曲柄、连杆和滑块依次铰接构成的曲柄滑块机构,以及角度调节机构,该角度调节机构包括相互铰接的曲柄固定件和滑块导向件,所述曲柄固定件与滑块导向件的铰接轴与曲柄的回转中心的轴线平行但不同轴,所述曲柄的回转中心固定在曲柄固定件上,所述滑块滑动设置在滑块导向件上。通过在传统的对心曲柄滑块机构的基础上增加一个角度调节机构,利用角度调节机构来改变曲柄的回转中心到滑块的导路中心线的距离,形成一个偏置距离可调的偏置曲柄滑块机构,从而在改变滑块运动角度的同时起到调整滑块振幅的作用,整个机构结构简单,滑块运动角度和振幅调整方便,机构运行稳定可靠。

Description

无级变幅传动机构及筋膜枪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筋膜枪领域,尤其涉及一种无级变幅传动机构及筋膜枪。
背景技术
筋膜枪,也称深层肌筋膜冲击仪,是一种软组织按摩工具,通过高频率冲击放松身体的软组织。现有的筋膜枪通过活塞带动按摩头做直线往复运动,按摩头与人体接触,产生高频的振动作用到肌肉深层,起到减少局部组织张力、缓解疼痛、促进血液循环等作用。
为了方便对身体不同部位进行按摩,人们研发了一类按摩头可旋转一定角度的筋膜枪,比如公开号为CN217660684U的可调节击打角度的筋膜枪,具体包括主机壳体、转向头和电机组件,转向头可转动安装在主机壳体上,而电机组件集成在转向头内并安装在主机壳体上。当转向头相对于主机壳体转动时,连接电机与按摩头的往复运动机构可同步转动,从而实现按摩角度的调节。
此外,为了实现不同深度的按摩,市面上也出现了一些可对按摩头振幅大小进行调节的筋膜枪,比如公开号为CN116155027A的专利,就提供了一种通过调节摇杆的位置来实现振幅调节的方案;公开号为US2022047453A1的专利,提供了一种通过改变曲柄长度来改变振幅的方案;公开号为CN219763905U的专利通过采用音圈电机来驱动按摩头并进行振幅调节的方案。这些可变振幅的筋膜枪让使用者可以根据自身情况选择合适自己的筋膜枪振幅深度进行按摩理疗。例如专业运动员需要振幅深度深才能实现对运动后的肌肉进行缓解。而普通消费者尤其是新手在使用筋膜枪时,起初需要用振幅深度浅的筋膜枪,随后再随着使用的需要而逐步加深振幅。
目前的可变振幅筋膜枪都各具优势,但同时也存在一些缺点,公开号为CN116155027A的方案结构较为复杂,占用壳体内部空间较多,成本较高;公开号为US2022047453A1的方案只有两个调节档位,振幅调节范围较小;公开号为CN219763905U的方案结构可靠性较低,击打力量有限。此外,目前市面上的可变振幅筋膜枪因为增加了调节振幅的机构,结构变得复杂,因此还没有可对按摩角度和振幅同时进行调节的方案。
实用新型内容
为克服现有可变振幅的筋膜枪存在的上述不足,本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结构简单、调节方便的无级变幅传动机构及筋膜枪。
本实用新型解决其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
第一方面,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无级变幅传动机构,包括由曲柄、连杆和滑块依次铰接构成的曲柄滑块机构,还包括角度调节机构,所述角度调节机构包括相互铰接的曲柄固定件和滑块导向件,所述曲柄固定件与滑块导向件的铰接轴与曲柄的回转中心的轴线平行但不同轴,所述曲柄的回转中心固定在曲柄固定件上,所述滑块滑动设置在滑块导向件上。
该传动机构的调节原理是,通过转动曲柄固定件或滑块导向件,使曲柄的回转中心偏离滑块的导路中心线,从而将传统的对心曲柄滑块机构变成偏置距离可调的偏置曲柄滑块机构,当偏置距离发生变化时,滑块在其导路中心线上滑动的范围便会发生变化,也就导致了振幅的变化。
由于偏置距离的变化与曲柄固定件和滑块导向件之间的转动角度相关,因此,为了更好的计算偏置距离,可将所述曲柄固定件与滑块导向件的铰接轴线设置为与滑块往复运动的导路中心线相交。如此可直接通过三角函数关系根据转动角度来计算出偏置距离。
此外,在将该传动机构应用于筋膜枪具体结构时,还要考虑结构的稳定性,因此,最优方案是,所述曲柄固定件与滑块导向件的铰接中心位于滑块往复运动的导路中心线上。
基于以上两种转动方案,假设当曲柄固定件与滑块导向件之间的夹角为0°或180°时,曲柄的回转中心位于滑块的导路中心线上,此时偏置距离为0,当曲柄固定件相对滑块导向件转动90°后,曲柄的回转中心距离滑块的导路中心线为最大距离,此时的偏置距离最大。因此,为了避免重复调节,所述曲柄固定件与滑块导向件之间的可转动角度范围控制在0-90°内,即转动角度的最大值在0-90°内。
当然,为了使曲柄滑块机构能够满足运行条件,需要确保当所述曲柄固定件与滑块导向件处于最大夹角位置时,曲柄的回转中心到滑块的导路中心线的距离仍然小于连杆与曲柄的杆长之差。
进一步的是,还包括锁紧机构,所述锁紧机构连接在曲柄固定件与滑块导向件之间,对曲柄固定件和滑块导向件的相对位置进行固定。当调整到合适的振幅后,可利用锁紧机构对曲柄固定件和滑块导向件进行固定,避免运行过程中振幅发生变化。
第二方面,本实用新型还提供了一种筋膜枪,所述筋膜枪包括壳体,以及位于壳体内的电机、按摩头和连接在电机与按摩头之间的往复运动机构,所述往复运动机构为上述无级变幅传动机构,所述曲柄为与电机主轴相连的偏心轮,所述滑块为用于连接按摩头的活塞杆,所述连杆为铰接在偏心轮与活塞杆之间的传动臂,所述曲柄固定件或/和滑块导向件通过两者的铰接轴可转动的设置在壳体内,所述电机固定在曲柄固定件上,所述活塞杆与滑块导向件上的活塞套筒滑动连接。使用时,可通过单独转动曲柄固定件或滑块导向件,或者同时转动曲柄固定件和滑块导向件,来改变电机主轴与活塞杆往复运动轴线的距离,从而调整曲柄滑块机构的偏置距离,达到改变按摩头振幅的目的。
由于上述方案将曲柄固定件和滑块导向件都设置在壳体内,会占用较大的壳体空间,不利于设备的小型化,因此优选方案是,所述壳体包括转动连接的主机壳体和转向头,所述曲柄固定件为固定电机的主机壳体,所述滑块导向件为带有活塞套筒的转向头,所述主机壳体与转向头的转动轴为曲柄固定件与滑块导向件的铰接轴。这样利用转向头与主机壳体在外部的转动连接来调整电机相对活塞杆导路中心线的距离,不占用壳体内部空间。用户在使用该筋膜枪时,可通过转动转向头的角度来调整按摩角度,与此同时,电机的主轴与活塞杆的往复运动中心线发生偏离,按摩头的振幅随之发生变化。因此,该筋膜枪可在调节按摩角度的同时改变按摩头的振幅,从而满足多种按摩需求,提升了按摩效果,并且整个结构简单可靠,按摩角度及振幅调节方便,有利于振幅的精确控制。
具体到转向头与主机壳体的安装方式,所述转向头的头部为转向头前嘴、尾部为旋转配合部,所述旋转配合部与主机壳体的转向头罩壳转动连接,所述旋转配合部的轴线与转向头中活塞套筒的轴线垂直相交,所述旋转配合部内设有装件腔,装件腔内部悬置有电机支架,电机支架通过穿过旋转配合部一端的让位孔的连接结构固定在转向头罩壳上,安装在电机支架上的电机的主轴与旋转配合部的轴线平行但不同轴。
将旋转配合部设置为其轴线与转向头中活塞套筒的轴线垂直相交,确保了转向头的转动中心位于活塞杆的导路中心线上,方便调节和控制振幅。在旋转配合部内部设置装件腔来容纳电机,可保证转向头在转动过程中不会与电机发生干涉,同时为偏心轮和传动臂的运动留出空间。电机支架悬置在装件腔中能够确保电机工作时产生的振动不会传递到转向头上,避免了转向头因此而产生抖动和异响,因此固定效果更好。
进一步的是,所述旋转配合部的两端各设有一个让位孔,所述让位孔为圆孔,所述转向头罩壳内设有两个分别与两个让位孔转动配合的圆台,所述转向头罩壳上设有与让位孔相对应的散热孔。利用让位孔与圆台的配合实现转动连接,确保转向头与主机壳体连接的可靠性。两侧的散热孔相对设置,便于空气对流,提高了电机的散热效果。
为了对转向头的转动范围进行限制,在所述转向头罩壳上设有让位滑槽,所述转向头的转向头前嘴从让位滑槽中穿过并沿让位滑槽运动。由于从电机主轴位于活塞杆的导路中心线上开始,转向头相对主机壳体转动90°时传动机构中的偏置距离达到最大,因此,所述让位滑槽可将转向头限制在0-90°范围内转动,并且可设置为当转向头位于0°位置时,即转向头前嘴与让位滑槽的一端接触时,电机的主轴与活塞套筒的轴线相交。根据该结构,转向头位于0°位置时,传动机构的偏置距离为0,按摩头的振幅最小;当转向头转动到90°位置时,传动机构的偏置距离为电机主轴到旋转配合部主轴的距离,按摩头的振幅最大。
对于连接电机支架与转向头罩壳的连接结构,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三种方案。
方案一、所述连接结构包括设置在电机支架上的连接杆,所述连接杆的连接端从让位孔穿出装件腔,并与转向头罩壳连接。连接杆构成的连接结构,结构简单,制作和安装都很方便。
方案二、所述连接结构包括设置在转向头罩壳上的电机连接部,所述电机连接部从让位孔穿入装件腔中,并与电机支架连接。该连接结构,不仅能够加强转向头罩壳的强度,而且便于转动连接并能够提高旋转配合部与转向头罩壳配合的稳定性,利于提高筋膜枪的使用寿命。
方案三、所述连接结构包括设置在电机支架上的连接杆和设置在转向头罩壳上的电机连接部,所述电机连接部从让位孔穿入装件腔中,所述连接杆的连接端与电机连接部连接。连接杆和电机连接部构共同构成的连接结构兼具上述优点,仅略微增加结构的复杂性,成本不高。
为了提高连接强度,所述连接杆至少为两根,且任意相邻的两根连接杆之间设置有围壁。围壁可使连接杆形成一个整体,增加其结构强度,提高了电机安装的稳定性。所述连接杆的连接端处设有轴台,所述轴台上套设有与转向头罩壳抵接的防振套。利用螺钉能够把连接杆和防振套固定在转向头罩壳上,且通过防振套与筋膜枪外壳抵接,使得电机传递到连接杆上的振动能够被防振套缓冲,减小了传递到主机壳体上的振动,并且避免了因振动、碰撞等原因产生的异响。
为了方便握持筋膜枪,所述主机壳体还包括依次连接的第一手柄、第三手柄、第二手柄以及控制手柄,且所述第一手柄的轴线、第三手柄的轴线、第二手柄的轴线以及控制手柄的轴线围合成平行四边形;所述转向头罩壳设置于第一手柄与控制手柄相交位置;所述第一手柄与第三手柄连接处、第二手柄与第三手柄连接处以及第二手柄与控制手柄连接处均为平滑过渡连接。
平行四边形结构的手柄,可确保转向头转动到各个角度位置时,整个筋膜枪的重心能够尽量与冲击作用力的轴线保持重合,且有多个手柄可供选择,利于确保冲击作用力的轴线与握持方向尽量垂直,因此能够减小横向反作用力,避免握持松动;横向反作用力一般指平行于用户握持方向的反作用力,通常反作用力垂直于用户握持方向可以保证用户紧紧握持手柄,并利于用户施力,提高了按摩效果。
进一步的是,所述第二手柄的轴线与第三手柄的轴线之间的夹角为30°~80°,相对的钝角为100°~150°,该夹角范围加上适当的倒角进行过渡,可满足手掌握持时提高握持的舒适性,并进一步保证在握持相邻手柄后,大拇指、食指或小拇指能够放置在相邻手柄上形成支撑。为了使手柄与振幅的调节角度相适应,可设置为当转向头位于0°位置时,活塞套筒的轴线与第一手柄的轴线垂直。
为了实现筋膜枪的控制,该筋膜枪还包括控制组件,所述控制组件包括主控制板和电池,所述主控制板位于第二手柄内,电池位于第一手柄和第三手柄内,且电机和电池分别与主控制板电性连接;所述第三手柄上设有充电接口,所述充电接口与主控制板电性连接;所述控制手柄上设有显示屏、电源开关和电源按键,所述显示屏与主控制板电性连接,所述电源开关设置在控制手柄内并与主控制板电性连接,所述电源按键设置在控制手柄上并与电源开关相对应。
进一步的是,为了能够在调整好转向头的角度及按摩头的振幅后对其进行固定,该筋膜枪还包括转向头锁止组件,所述转向头锁止组件包括卡孔、活动支架、弹性件和解锁按键;
所述卡孔开设在旋转配合部的外沿上,且卡孔至少为两个并沿旋转配合部的转动方向间隔分布;
所述活动支架活动安装在控制手柄内,所述活动支架上设有止转部且止转部可插入卡孔中;
所述弹性件设置在控制手柄内,其能够驱使活动支架朝靠近旋转配合部的方向运动,让止转部插入到与止转部对应的卡孔中;
所述解锁按键活动安装在控制手柄上,其能够在外力按压作用下朝向控制手柄的内部运动,并使得活动支架朝远离旋转配合部的方向运动,让止转部从对应的卡孔中脱出。
为实现上述转向头锁止组件的功能,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三种具体的方案:
方案一、所述活动支架上间隔设置有挡板和导向块,所述导向块靠近挡板的侧面为导向斜面,所述止转部设置在挡板的外侧面上;所述弹性件为设置在挡板内侧面上的弹簧,所述弹簧的自由端与导向斜面相对应;所述解锁按键的下端为导向部,所述导向部对应于弹簧与导向斜面之间的位置。
进一步的是,所述导向部呈楔形,其具有与导向斜面对应且倾斜度相同的斜面。
进一步的是,所述导向斜面上开设有定位槽,所述导向部上设有与定位槽相适配的定位块。
进一步的是,所述转向头锁止组件还包括固定支架,所述固定支架设置在控制手柄内,所述固定支架上开设有支架导槽,所述活动支架可滑动地设置在支架导槽中。
该方案一主要是利用活动支架与解锁按键的斜面配合来实现活动支架的移动,从而实现止转部与卡孔的卡接和脱离,稳定可靠。
方案二、所述活动支架通过转轴可转动的安装在控制手柄内,活动支架包括套设在转轴上的转动部,以及分别设置在转动部上的止转部和按压端;所述解锁按键的内端与按压端相对应,且解锁按键朝向控制手柄的内部运动时,其能够推动按压端以驱使活动支架转动,并带动止转部从所插入的卡孔中脱出;没有外力按压解锁按键时,在弹性件的弹力作用下能够推动止转部并驱使活动支架转动,再由按压端反推解锁按键使之复位。
进一步的是,所述弹性件为扭簧;所述弹性件处于预紧状态,其一条扭转腿抵在控制手柄内部的限位结构上,其另一条扭转腿抵在止转部上。
进一步的是,所述止转部和按压端之间的夹角为钝角,且止转部远离按压端的侧面为其外侧面,所述弹性件套设在转轴上,且弹性件靠近所述止转部一侧的扭转腿从止转部的外侧面穿过止转部。
该方案二主要通过转动活动支架来使止转部插入或脱离卡孔,结构相对方案一更加简单。
方案三、所述活动支架通过滑轨可滑动地安装在控制手柄内,活动支架包括与滑轨滑动配合在一起的滑动部,以及分别设置在滑动部上的止转部和挡键端;所述止转部为纵截面呈梯形的凸块,所述卡孔为与止转部相匹配的梯形槽;所述解锁按键上设有导向段,没有外力按压解锁按键时,所述导向段与挡键端抵接;当有外力按压解锁按键时,所述导向段与挡键端位置错开,使得止转部能够在外力作用下从所插入的卡孔中脱出。
进一步的是,所述弹性件为扭簧;所述控制手柄的内部设有扭簧限位结构;所述弹性件处于预紧状态,其一条扭转腿抵在扭簧限位结构上,其另一条扭转腿穿过止转部设置。
进一步的是,所述控制手柄的内部设有按键限位结构,所述按键限位结构上设有按键通孔;所述解锁按键滑动安装在所述按键通孔上,所述解锁按键位于所述控制手柄内的部位设置弹簧柱,所述弹簧柱上套设有按键复位弹簧,所述按键复位弹簧的两端分别抵接在所述按键限位结构和解锁按键上。
方案三与方案一的原理类似,都是通过活动支架的滑动来实现锁止,但通过解锁按键与活动支架的抵接来锁死活动支架,锁止稳定性更好。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
1.本实用新型的无级变幅传动机构,通过在传统的对心曲柄滑块机构的基础上增加一个角度调节机构,利用角度调节机构来改变曲柄的回转中心到滑块的导路中心线的距离,形成一个偏置距离可调的偏置曲柄滑块机构,从而在改变滑块运动角度的同时起到调整滑块振幅的作用,整个机构结构简单,滑块运动角度和振幅调整方便,并且机构运行稳定可靠;
2.将该无级变幅传动机构用于筋膜枪,用户可根据使用需求调节转向头的角度,以便对身体不同部位进行按摩,提高了筋膜枪的按摩范围和使用的舒适性;用户也可根据所需按摩深度来调节转向头的角度,从而改变按摩头的振幅,通过按摩角度和振幅的双重调节,大大提升了筋膜枪的功能性和按摩效果。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无级变幅传动机构状态一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无级变幅传动机构状态二的结构示意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无级变幅传动机构的另一种结构示意图;
图4是沿Y轴平移曲柄回转中心时对应的振幅变化示意图;
图5是沿Y轴平移滑块导路中心线时对应的振幅变化示意图;
图6是绕旋转中心转动曲柄回转中心时偏置距离的变化示意图;
图7是本实用新型筋膜枪的传动机构示意图;
图8是本实用新型筋膜枪转动转向头时偏置距离的变化示意图;
图9是本实用新型筋膜枪的整体结构示意图;
图10是本实用新型筋膜枪的三维爆炸图;
图11是本实用新型筋膜枪的传动机构的三维爆炸图;
图12是本实用新型筋膜枪的传动机构与主机壳体的装配图;
图13是本实用新型筋膜枪的传动机构的剖视图;
图14是本实用新型中转向头锁止组件实施例一的三维爆炸图;
图15是本实用新型中转向头锁止组件实施例二的锁止状态示意图;
图16是本实用新型中转向头锁止组件实施例二的解锁状态示意图;
图17是图15的仰视视角的剖视结构示意图;
图18是图16的仰视视角的剖视结构示意图;
图19是本实用新型中转向头锁止组件实施例三的锁止状态示意图;
图20是本实用新型中转向头锁止组件实施例三的解锁状态示意图;
图21是图19的仰视视角的剖视结构示意图;
图22是图20的仰视视角的剖视结构示意图;
图中标记为,曲柄1、连杆2、滑块3、曲柄固定件4、滑块导向件5、锁紧机构6、主机壳体100、转向头罩壳101、圆台102、散热孔103、让位滑槽104、转轴110,第一手柄121、第二手柄122、第三手柄123、控制手柄124、扭簧限位结构130,滑轨140,转向头200、装件腔201、让位孔202、转向头前嘴210、旋转配合部220、电机310、电机支架320、连接杆321、围壁322、轴台323、防振套324、活塞套筒410、活塞杆420、传动臂430、偏心轮440、主控制板510、电池520、充电接口530、显示屏540、电源开关550、电源按键560、卡孔610、活动支架620、止转部621、挡板622、导向斜面623、定位槽624、转动部625、按压端626、滑动部627、挡键端628、弹性件630、解锁按键640、导向部641、定位块642、导向段643、弹簧柱644、按键复位弹簧645、固定支架650、支架导槽651。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说明。
需要说明,若本实用新型中有涉及方向性指示用语,如上、下、左、右、前、后的方向、方位用语,是为了利于构件间相对位置联系的描述,非为相关构件、构件间位置关系的绝对位置特指,仅用于解释在某一特定姿态下各部件之间的相对位置关系、运动情况等,如果该特定姿态发生改变时,则该方向性指示也相应地随之改变。若本实用新型中有涉及数量的用语,如“多”、“多个”、“若干”等,具体指的是两个及两个以上。
如图1、图2所示,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无级变幅传动机构,包括由曲柄1、连杆2和滑块3依次铰接构成的曲柄滑块机构,还包括角度调节机构,所述角度调节机构包括相互铰接的曲柄固定件4和滑块导向件5,所述曲柄固定件4与滑块导向件5的铰接轴线与曲柄1的回转中心的轴线平行但不同轴,所述曲柄1的回转中心固定在曲柄固定件4上,所述滑块3滑动设置在滑块导向件5上。
该传动机构的调节原理是:通过固定曲柄固定件4,转动滑块导向件5,或者固定滑块导向件5,转动曲柄固定件4,或者同时转动曲柄固定件4和滑块导向件5,以使曲柄1的回转中心偏离滑块3的导路中心线,从而将传统的对心曲柄滑块机构变成偏置距离可调的偏置曲柄滑块机构。导路中心线指的是过滑块中心并与滑块往复移动路径平行的一条直线。偏置距离即曲柄1的回转中心到滑块3移动的导路中心线的距离,如图2中的e就是偏置距离。当偏置距离发生变化时,滑块3在其导路中心线上滑动的范围便会发生变化,也就导致了滑块3振幅的变化。
具体原理如图4所示,当曲柄1的回转中心位于E1点时,根据曲柄滑块机构的特性,可得到滑块3在X轴上的级限位置分别为A1点和B1点,A1B1的长度即为滑块3的振幅,E1点到坐标原点X0的距离E1X0就是当前的偏置距离;当曲柄1的回转中心移动到E2点时,可得到滑块3在X轴上的级限位置分别为A2点和B2点,A2B2的长度即为滑块3新的振幅,E2X0就是对应的偏置距离。从图中可以看出A1B1与A2B2的长度是不同的,也就是滑块3的振幅发生了变化。为更直观的表达振幅的变化,可以假设固定曲柄1的回转中心,改为沿Y轴平移滑块3的导路中心线,如图5所示,与图1中将曲柄1的回转中心从E1移到E2相对应的是将滑块3的导路中心线从L1移动到L2,对应的振幅从A1B1变为A2B2,可以看出A2B2>A1B1,并且随着偏置距离的增大,振幅随之增大。
根据上述原理,只要曲柄固定件4与滑块导向件5的转动轴线不与曲柄1的回转中心同轴时,在转动曲柄固定件4或滑块导向件5时都能引起偏置距离的变化,但为了更好的计算偏置距离,可将所述曲柄固定件4与滑块导向件5的铰接轴线设置为与滑块3往复运动的导路中心线相交,如此可直接通过三角函数关系根据转动角度来计算出偏置距离。如图6所示,以曲柄固定件4与滑块导向件5的旋转中心位于X轴上为例,假设C点为旋转中心,当曲柄1的回转中心位于X轴上时,对应的点位为E1,此时E1点到X轴的距离为0,即偏置距离为0;当曲柄1的回转中心绕C点转动α的角度时,对应的点位为E2,E2到X轴的距离为e,此时的偏置距离就为e。e的长度可通过三角函数sinα=e/CE2来计算,由于旋转中心到曲柄1的回转中心的距离是固定不变的,即CE2为固定值,因此通过改变角度α,可实现偏置距离e的调节。根据图3还可以看出,当E位于X轴上时,偏置距离e为0,对应的振幅也最小;当α为90°时,偏置距离e最大,对应的振幅也最大。
此外,在将该传动机构应用于筋膜枪具体结构时,还要考虑结构的稳定性,因此,最优方案是,所述曲柄固定件4与滑块导向件5的铰接中心位于滑块3往复运动的导路中心线上,如图3所示,曲柄固定件4与滑块导向件5的铰接中心C点就位于滑块3往复运动的导路中心线上。
基于以上两种转动方案,假设当曲柄固定件4与滑块导向件5之间的夹角为0°或180°时,曲柄1的回转中心位于滑块3的导路中心线上,此时偏置距离为0,当曲柄固定件4相对滑块导向件5转动90°后,曲柄1的回转中心距离滑块3的导路中心线为最大距离,此时的偏置距离最大。因此,为了避免重复调节,所述曲柄固定件4与滑块导向件5之间的可转动角度范围控制在0-90°内,即转动角度的最大值在0-90°内。
当然,为了使曲柄滑块机构能够满足运行条件,需要确保当所述曲柄固定件4与滑块导向件5处于最大夹角位置时,曲柄1的回转中心到滑块3的导路中心线的距离仍然小于连杆2与曲柄1的杆长之差。
进一步的是,如图1-3所示,还包括锁紧机构6,所述锁紧机构6连接在曲柄固定件4与滑块导向件5之间,对曲柄固定件4和滑块导向件5的相对位置进行固定。当调整到合适的振幅后,可利用锁紧机构6对曲柄固定件4和滑块导向件5进行固定,避免运行过程中振幅发生变化。锁紧机构6可以有多种结构形式,比如利用螺栓螺母对曲柄固定件4与滑块导向件5的转动副进行锁紧,或者利用连接件对曲柄固定件4和滑块导向件5进行连接固定,或者利用连接件将曲柄固定件4或滑块导向件5固定到外部的固定件上。
基于上述振幅调节原理,本实用新型设计了一种筋膜枪,如图7所示,所述筋膜枪包括壳体,以及位于壳体内的电机310、按摩头和连接在电机310与按摩头之间的往复运动机构,所述往复运动机构为上述的无级变幅传动机构,所述曲柄1为与电机310的主轴相连的偏心轮440,所述滑块3为用于连接按摩头的活塞杆420,所述连杆2为铰接在偏心轮440与活塞杆420之间的传动臂430,所述曲柄固定件4或/和滑块导向件5通过两者的铰接轴可转动的设置在壳体内,所述电机310固定在曲柄固定件4上,所述活塞杆420与滑块导向件5上的活塞套筒410滑动连接。曲柄固定件4和滑块导向件5可选择一个固定在壳体内,另一个绕两者的铰接轴转动,也可以两个都设置成可转动的形式。当然,为了使结构稳定,壳体内需要设置一些必不可少的导向结构来引导并限制曲柄固定件4或/和滑块导向件5转动,曲柄固定件4或/和滑块导向件5上也需要设置一些伸出到壳体外的拨动件来方便对二者进行转动。用户在使用时,可通过单独转动曲柄固定件4或滑块导向件5,或者同时转动曲柄固定件4和滑块导向件5,来改变电机310的主轴与活塞杆420往复运动轴线的距离,从而调整曲柄滑块机构的偏置距离,达到改变按摩头振幅的目的。相比之下,转动电机310比转动活塞杆420更容易实现一些,因此,可将安装电机310的电机支架设置成可在壳体内转动的结构形式。
由于上述方案将曲柄固定件4和滑块导向件5都设置在壳体内,会占用较大的壳体空间,不利于设备的小型化,因此优选方案是,所述壳体包括转动连接的主机壳体100和转向头200,所述曲柄固定件4为固定电机310的主机壳体100,所述滑块导向件5为带有活塞套筒410的转向头200,所述主机壳体100与转向头200的转动轴为曲柄固定件4与滑块导向件5的铰接轴。这样利用转向头200与主机壳体100在外部的转动连接来调整电机310相对活塞杆420导路中心线的距离,不占用壳体内部空间。用户在使用该筋膜枪时,可直接通过转动转向头200的角度来调整按摩角度,与此同时,电机310的主轴与活塞杆420的往复运动中心线发生偏离,按摩头的振幅随之发生变化。如图8所示,当转向头200从a状态转动到b状态时,可以看到偏置距离e发生了变化,也就导致按摩头的振幅发生了变化。因此,该筋膜枪可在调节按摩角度的同时改变按摩头的振幅,从而满足多种按摩需求,提升了按摩效果,并且整个结构简单可靠,按摩角度及振幅调节方便,有利于振幅的精确控制。
具体到转向头200与主机壳体100的安装方式,本实用新型所采用的方案是,如图8、图10所示,所述转向头200的头部为转向头前嘴210、尾部为旋转配合部220,所述旋转配合部220与主机壳体100的转向头罩壳101转动连接,所述旋转配合部220的轴线与转向头200中活塞套筒410的轴线垂直相交,所述旋转配合部220内设有装件腔201,装件腔201内部悬置有电机支架320,电机支架320通过穿过旋转配合部220一端的让位孔202的连接结构固定在转向头罩壳101上,安装在电机支架320上的电机310的主轴与旋转配合部220的轴线平行但不同轴。
旋转配合部220和转向头罩壳101整体为相互配合的圆柱形,可保证两者转动连接的可靠性。将旋转配合部220设置为其轴线与转向头200中活塞套筒410的轴线垂直相交,确保了转向头200的转动中心位于活塞杆420的导路中心线上,方便调节和控制振幅。在旋转配合部220内部设置装件腔201来容纳电机310,可保证转向头200在转动过程中不会与电机310发生干涉,同时为偏心轮440和传动臂430的运动留出空间。电机支架320悬置在装件腔201中能够确保电机310工作时产生的振动不会传递到转向头200上,避免了转向头200因此而产生抖动和异响,因此固定效果更好。
进一步的是,如图10、图13所示,所述旋转配合部220的两端各设有一个让位孔202,所述让位孔202为圆孔,所述转向头罩壳101内设有两个分别与两个让位孔202转动配合的圆台102,所述转向头罩壳101上设有与让位孔202相对应的散热孔103。利用让位孔202与圆台102的配合实现转动连接,确保转向头200与主机壳体100连接的可靠性。两侧的散热孔103相对设置,便于空气对流,提高了电机310的散热效果。此外,为了降低旋转配合部220与转向头罩壳101之间的振动碰撞,可将旋转配合部220的两端采用软胶材质制作,从而提高旋转配合部220与圆台102连接的紧密性,并起到一定减震作用。
为了对转向头200的转动范围进行限制,在所述转向头罩壳101上设有让位滑槽104,如图10所示,所述转向头200的转向头前嘴210从让位滑槽104中穿过并沿让位滑槽104运动。由于从电机310的主轴位于活塞杆420的导路中心线上开始,转向头200相对主机壳体100转动90°时传动机构中的偏置距离达到最大,因此,所述让位滑槽104可将转向头限制在0-90°范围内转动,并且可设置为当转向头位于0°位置时,即转向头前嘴210与让位滑槽104的一端接触时,电机310的主轴与活塞套筒410的轴线相交。当然在实际制作产品时按摩角度的调节和振幅的调节可单独考虑,仅考虑按摩角度时,转向头的转动范围可以更大;只考虑振幅调节时,转向头的最大转动角度也可低于90°。
对于连接电机支架320与转向头罩壳101的连接结构,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三种方案。
方案一、如图11所示,所述连接结构包括设置在电机支架320上的连接杆321,所述连接杆321的连接端从让位孔202穿出装件腔201,并与转向头罩壳101连接。连接杆321构成的连接结构,结构简单,制作和安装都很方便。
方案二、所述连接结构包括设置在转向头罩壳101上的电机连接部,所述电机连接部从让位孔202穿入装件腔201中,并与电机支架320连接。电机连接部构成的连接结构,不仅能够加强转向头罩壳101的强度,而且便于转动连接并能够提高旋转配合部220与转向头罩壳101配合的稳定性,利于提高筋膜枪的使用寿命。
方案三、所述连接结构包括设置在电机支架320上的连接杆321和设置在转向头罩壳101上的电机连接部,所述电机连接部从让位孔202穿入装件腔201中,所述连接杆321的连接端与电机连接部连接;连接杆321和电机连接部构共同构成的连接结构兼具上述优点,仅略微增加结构的复杂性,成本不高。
连接杆321通常设置在电机支架320的边缘处,其结构可以为多种,例如:圆形柱、棱形柱、多边形柱、锥形柱等等。为了增加整个电机支架320的强度和连接的稳固性,所述连接杆321至少为两根,且任意相邻的两根连接杆321之间设置有围壁322。为了减小电机310传递到转向头罩壳101上的振动,并避免异响,所述连接杆321可以是铆钉柱或螺钉柱,为方便拆卸,优选螺钉柱,其通过螺丝与转向头罩壳101固定连接;所述连接杆321的连接端处设有轴台323,所述轴台323上套设有与转向头罩壳101抵接的防振套324。防振套324通常由柔性或弹性材料制作,优选由橡胶或硅胶制成;螺丝能够把连接杆321和防振套324固定在转向头罩壳101上,且通过防振套324与转向头罩壳101抵接,使得电机310传递到连接杆321上的振动能够被防振套324缓冲,减小了传递到转向头罩壳101上的振动,并且避免了因振动、碰撞等原因产生的异响。
如图9所示,为了方便握持筋膜枪,所述主机壳体还包括依次连接的第一手柄121、第三手柄123、第二手柄122以及控制手柄124,且所述第一手柄121的轴线、第三手柄123的轴线、第二手柄122的轴线以及控制手柄124的轴线围合成平行四边形;所述转向头罩壳101设置于第一手柄121与控制手柄124相交位置;所述第一手柄121与第三手柄123连接处、第二手柄122与第三手柄123连接处以及第二手柄122与控制手柄124连接处均为平滑过渡连接。
平行四边形结构的手柄,可确保转向头转动到各个角度位置时,整个筋膜枪的重心能够尽量与冲击作用力的轴线保持重合,且有多个手柄可供选择,利于确保冲击作用力的轴线与握持方向尽量垂直,因此用户能够根据按摩角度和所选振幅来调整握持手柄的方式,从而减小横向反作用力,避免握持松动。横向反作用力一般指平行于用户握持方向的反作用力,通常反作用力垂直于用户握持方向可以保证用户紧紧握持手柄,并利于用户施力,提高了按摩效果。
为了能够保证变换位置握持,以调整按摩头的延伸距离,同时确保围合形成的斜平行四边形握持空间能够穿过手掌,所述第二手柄的轴线与第三手柄的轴线之间的夹角为30°~80°,相对的钝角为100°~150°,该夹角范围加上适当的倒角进行过渡,可满足手掌握持时提高握持的舒适性,并进一步保证在握持相邻手柄后,大拇指、食指或小拇指能够放置在相邻手柄上形成支撑。为了使手柄与振幅的调节角度相适应,可设置为当转向头位于0°位置时,活塞套筒的轴线与第一手柄的轴线垂直。
为了实现筋膜枪的控制,该筋膜枪还包括控制组件,所述控制组件包括主控制板510和电池520,所述主控制板510位于第二手柄122内,电池520位于第一手柄121和第三手柄123内,且电机310和电池520分别与主控制板510电性连接。主控制板510主要用于控制筋膜枪的工作状态,电池520主要用于供电,通常选用聚合物理电池作为电池520。将电池520设置于第一手柄121和第三手柄123内。能够进一步提高转向头200转动到各个角度位置时,整个筋膜枪的重心与冲击作用力轴线的重合度,提高使用效果;特别是电池520本身具有较大的重量,通过对电池520进行分开安装后,对于筋膜枪的重心位置进行相应调节,从而能够在使用过程中根据握持手柄以及击打作用力轴线方向调节后产生的重心轴线与冲击作用力轴线具有较高的重合或者具有较小的夹角,能够在冲击作用力的轴线方向上叠加筋膜枪的重力作用,在输出击打作用力时提升作用力度,而在复位移动过程中产生的振动被重力抵消部分,减小握持部位的振动。此外,为了便于给电池520充电,在所述第三手柄上设有充电接口,所述充电接口与主控制板电性连接。为了便于显示筋膜枪的工作状态以及对筋膜枪进行控制,所述控制手柄上设有显示屏、电源开关和电源按键,所述显示屏与主控制板电性连接,所述电源开关设置在控制手柄内并与主控制板电性连接,所述电源按键设置在控制手柄上并与电源开关相对应。
进一步的是,为了能够在调整好转向头的角度及按摩头的振幅后对其进行固定,该筋膜枪还包括转向头锁止组件。如图14-22所示,所述转向头锁止组件包括卡孔610、活动支架620、弹性件630和解锁按键640;所述卡孔610开设在旋转配合部220的外沿上,且卡孔610至少为两个并沿旋转配合部220的转动方向间隔分布;所述活动支架620活动安装在主机壳体100内,所述活动支架620上设有止转部621且止转部621能够插入到至少两个卡孔610中;所述弹性件630设置在主机壳体100内,其能够驱使活动支架620朝靠近旋转配合部220的方向运动,让止转部621插入到与止转部621对应的卡孔610中;所述解锁按键640活动安装在主机壳体100上,其能够在外力按压作用下朝向主机壳体100的内部运动,并使得活动支架620朝远离旋转配合部220的方向运动,让止转部621从所插入的卡孔610中脱出。
该转向头锁止组件使用过程中,按下解锁按键640,解锁按键640在外力按压作用下朝向主机壳体100的内部运动,并驱动止转部621朝远离旋转配合部220的方向运动,从所插入的卡孔610中脱出,实现解锁;整个使用过程,操作方便,且具有良好的锁止效果。
卡孔610主要用于卡住活动支架620,以将转向头200锁紧固定;卡孔610的数量和对应的圆心角可根据设定的转动档位灵活选取,以便将转向头200调节到更多、更准确的角度位置,方便对身体不同部位进行按摩,同时也具有多种振幅可供调节。
活动支架620为锁止卡接部件,其具有的止转部621主要用于插入卡孔610中,以将转向头200锁紧固定;活动支架620在主机壳体100内活动安装的方式可以为多种,例如:可滑动地安装、可摆动地安装等等;止转部621的结构可以为多种,例如:矩形、圆柱形、锥形等,需要利用卡孔610对止转部621进行导向时,通常可将止转部621与旋转配合部220的转动方向相对应的侧面设置为倾斜或弧形结构的导向面。
弹性件为该转向头锁止组件的主要部件之一,其能够利用自身弹力驱使解锁按键640复位并驱使止转部621朝靠近旋转配合部220的方向运动,还能够使止转部621插入到与止转部621对应的卡孔610中,实现锁止功能。弹性件可以为多种,例如:弹簧、橡皮筋、碟簧、扭簧等等。
解锁按键640为该转向头锁止组件的手动按钮,主要用于人为控制解锁转向头200;解锁按键640在主机壳体100上活动安装的方式可以为多种,例如:滑动配合、可转动地安装等等。
根据上述锁止组件需要实现的功能,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以下三种具体的结构形式:
实施例一:
如图14所示,所述活动支架620上间隔设置有挡板622和导向块,所述导向块靠近挡板622的侧面为导向斜面623,所述止转部621设置在挡板622的外侧面上;所述弹性件630为设置在挡板622内侧面上的弹簧,所述弹簧的自由端与导向斜面623相对应;所述解锁按键640的下端为导向部641,所述导向部641对应于弹簧与导向斜面623之间的位置。通过弹簧能够推动解锁按键640与活动支架620形成并保持楔形配合,且由于活动支架620活动安装,因此在向下按动解锁按键640时,通过楔形配合作用驱使活动支架620向远离旋转配合部220的方向运动,此时导向部641会挤压弹簧使其处于预紧状态;在释放按压作用力后,在弹簧的弹力作用下会推动解锁按键640向上移动复位,并且推动活动支架620向靠近旋转配合部220的方向运动,使止转部621插入到对应的卡孔610中。
在上述基础上,为了便于导向,所述导向部641呈楔形,其具有与导向斜面623对应且倾斜度相同的斜面。
为了保证准确对位,确保解锁的有效性,再如图14所示,所述导向斜面623上开设有定位槽624,所述导向部641上设有与定位槽624相适配的定位块642。
具体的,所述转向头锁止组件还包括固定支架650,所述固定支架650设置在主机壳体100内,所述固定支架650上开设有支架导槽651,所述活动支架620可滑动地设置在支架导槽651中。通过将活动支架620可滑动地安装在固定支架650上,不仅利于导向活动支架620,而且保证了解锁转向头200的有效性。
实施例二:
如图15-18所示,所述活动支架620通过转轴110可转动的安装在主机壳体100内,活动支架620包括套设在转轴110上的转动部625,以及分别设置在转动部625上的止转部621和按压端626;所述解锁按键640的内端与按压端626相对应,且解锁按键640朝向主机壳体100的内部运动时,其能够推动按压端626以驱使活动支架620转动,并带动止转部621从所插入的卡孔610中脱出;没有外力按压解锁按键640时,在弹性件630的弹力作用下能够推动止转部621并驱使活动支架620转动,再由按压端626反推解锁按键640使之复位。
上述锁止机构的活动支架620呈杠杆形式设置,通过弹性件630的弹力使活动支架620的止转部621插入其中一个卡孔610中,将转向头200锁止在一个角度;解锁按键640控制活动支架620的止转部621远离或者靠近转向头200的旋转配合部220;当按住解锁按键640时,活动支架620绕转轴110转动,即可带动止转部621从所插入的卡孔610中脱出,此时,转向头200可旋转调节角度;当用户调节到自己需求的角度位置或振幅时,松开解锁按键640,弹性件630会推动止转部621并驱使活动支架620转动,再由按压端626反推解锁按键640使之复位。上述锁止机构锁止的力度由弹性件630的弹力决定,其具有结构简单,传动有效,操作方便等优点。
在上述基础上,为了进一步简化结构,降低成本,所述弹性件630为扭簧;所述弹性件630处于预紧状态,其一条扭转腿抵在主机壳体100内部的限位结构上,其另一条扭转腿抵在止转部621上。所述限位结构可以是挡板或侧壁,也可以是挡槽或插槽等。
具体的,所述止转部621和按压端626之间的夹角为钝角,且止转部621远离按压端626的侧面为其外侧面,所述弹性件630套设在转轴110上,且弹性件630靠近所述止转部621一侧的扭转腿从止转部621的外侧面穿过止转部621。该结构的活动支架620传力作用好且距离远,利于用解锁按键640操控,且结构简单,可更好的保证锁止效果。
实施例三:
如图19-22所示,所述活动支架620通过滑轨140可滑动地安装在主机壳体100内,活动支架620包括与滑轨140滑动配合在一起的滑动部627,以及分别设置在滑动部627上的止转部621和挡键端628;所述止转部621为纵截面呈梯形的凸块,所述卡孔610为与止转部621相匹配的梯形槽;所述解锁按键640上设有导向段643,没有外力按压解锁按键640时,所述导向段643与挡键端628抵接;当有外力按压解锁按键640时,所述导向段643与挡键端628位置错开,使得止转部621能够在外力作用下从所插入的卡孔610中脱出。
上述锁止机构的活动支架620呈滑杆形式设置,通过弹性件630的弹力使活动支架620的止转部621插入其中一个卡孔610中,将转向头200锁止在一个角度;常态时,解锁按键640的导向段643抵住活动支架620的挡键端628,使活动支架620不能滑动从而锁止转向头200于需要的角度。当按住解锁按键640时,解锁按键640运动并带动导向段643让位,使得导向段643与挡键端628位置错开,让出活动支架620滑动的空间,当通过外力转动转向头200时,在梯形凸块与梯形槽的斜面配合下,止转部621能够克服弹性件630的弹力,被动的从卡孔610中脱出,此时可旋转转向头200来调整角度和振幅;当用户调节到自己需求的角度位置或振幅时,松开解锁按键640,解锁按键640复位,导向段643与挡键端628抵接,实现锁止功能。上述锁止机构通过解锁按键640的导向段643占用活动支架620的滑动位置,能实现锁止功能,其具有结构简单,锁止效果好等优点。
在上述基础上,为了进一步简化结构,降低成本,所述弹性件630为扭簧;所述主机壳体100的内部设有扭簧限位结构130;所述弹性件630处于预紧状态,其一条扭转腿抵在扭簧限位结构130上,其另一条扭转腿穿过止转部621设置。所述扭簧限位结构130可以是挡板或侧壁,也可以是挡槽或插槽等。
为了便于解锁按键640复位,所述主机壳体100的内部设有按键限位结构,所述按键限位结构上设有按键通孔;所述解锁按键640滑动安装在所述按键通孔上,所述解锁按键640位于所述控制手柄124内的部位设置弹簧柱644,所述弹簧柱644上套设有按键复位弹簧645,所述按键复位弹簧645的两端分别抵接在所述按键限位结构和解锁按键640上。为确保解锁按键640不从按键通孔中脱落,可在解锁按键640与按键通孔之间设置相应的限位结构,或者将按键复位弹簧645的两端分别与解锁按键640和按键限位结构直接固定连接,利用键复位弹簧645来避免解锁按键640脱落。自然状态下,解锁按键640在按键复位弹簧645的作用下处于外露状态,按压解锁按键640时其克服按键复位弹簧645的弹力向按键通孔内移动,松手后解锁按键640在按键复位弹簧645的作用下复位。

Claims (20)

1.无级变幅传动机构,包括由曲柄(1)、连杆(2)和滑块(3)依次铰接构成的曲柄滑块机构,其特征是:还包括角度调节机构和锁紧机构(6),所述角度调节机构包括相互铰接的曲柄固定件(4)和滑块导向件(5),所述曲柄固定件(4)与滑块导向件(5)的铰接轴与曲柄(1)的回转中心的轴线平行但不同轴,所述曲柄(1)的回转中心固定在曲柄固定件(4)上,所述滑块(3)滑动设置在滑块导向件(5)上;所述锁紧机构(6)设置在曲柄固定件(4)与滑块导向件(5)之间,对曲柄固定件(4)和滑块导向件(5)的相对位置进行固定。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无级变幅传动机构,其特征是:所述曲柄固定件(4)与滑块导向件(5)的铰接轴线与滑块(3)往复运动的导路中心线相交。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无级变幅传动机构,其特征是:所述曲柄固定件(4)与滑块导向件(5)的铰接中心位于滑块(3)往复运动的导路中心线上。
4.如权利要求2或3所述的无级变幅传动机构,其特征是:所述曲柄固定件(4)与滑块导向件(5)之间的可转动角度范围为0-90°。
5.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无级变幅传动机构,其特征是:所述曲柄固定件(4)与滑块导向件(5)处于最大夹角位置时,曲柄(1)的回转中心到滑块(3)的导路中心线的距离小于连杆(2)与曲柄(1)的杆长之差。
6.筋膜枪,包括壳体,以及位于壳体内的电机(310)、按摩头和连接在电机(310)与按摩头之间的往复运动机构,其特征是:所述往复运动机构为权利要求1-5任意一项所述的无级变幅传动机构,所述曲柄(1)为与电机(310)主轴相连的偏心轮(440),所述滑块(3)为用于连接按摩头的活塞杆(420),所述连杆(2)为铰接在偏心轮(440)与活塞杆(420)之间的传动臂(430),所述曲柄固定件(4)或/和滑块导向件(5)通过两者的铰接轴可转动的设置在壳体内,所述电机(310)固定在曲柄固定件(4)上,所述活塞杆(420)与滑块导向件(5)上的活塞套筒(410)滑动连接。
7.如权利要求6所述的筋膜枪,其特征是:所述壳体包括转动连接的主机壳体(100)和转向头(200),所述曲柄固定件(4)为固定电机(310)的主机壳体(100),所述滑块导向件(5)为带有活塞套筒(410)的转向头(200),所述主机壳体(100)与转向头(200)的转动轴为曲柄固定件(4)与滑块导向件(5)的铰接轴。
8.如权利要求7所述的筋膜枪,其特征是:所述转向头(200)的头部为转向头前嘴(210)、尾部为旋转配合部(220),所述旋转配合部(220)与主机壳体(100)的转向头罩壳(101)转动连接,所述旋转配合部(220)的轴线与转向头(200)中活塞套筒(410)的轴线垂直相交,所述旋转配合部(220)内设有装件腔(201),装件腔(201)内部悬置有电机支架(320),电机支架(320)通过穿过旋转配合部(220)一端的让位孔(202)的连接结构固定在转向头罩壳(101)上,安装在电机支架(320)上的电机(310)的主轴与旋转配合部(220)的轴线平行但不同轴。
9.如权利要求8所述的筋膜枪,其特征是:所述主机壳体(100)还包括依次连接的第一手柄(121)、第三手柄(123)、第二手柄(122)以及控制手柄(124),且所述第一手柄(121)的轴线、第三手柄(123)的轴线、第二手柄(122)的轴线以及控制手柄(124)的轴线围合成平行四边形;所述转向头罩壳(101)设置于第一手柄(121)与控制手柄(124)相交位置;所述第一手柄(121)与第三手柄(123)连接处、第二手柄(122)与第三手柄(123)连接处以及第二手柄(122)与控制手柄(124)连接处均为平滑过渡连接。
10.如权利要求9所述的筋膜枪,其特征在于:还包括转向头锁止组件,所述转向头锁止组件包括卡孔(610)、活动支架(620)、弹性件(630)和解锁按键(640);
所述卡孔(610)开设在旋转配合部(220)的外沿上,且卡孔(610)至少为两个并沿旋转配合部(220)的转动方向间隔分布;
所述活动支架(620)活动安装在控制手柄(124)内,所述活动支架(620)上设有止转部(621)且止转部(621)可插入卡孔(610)中;
所述弹性件(630)设置在控制手柄(124)内,其能够驱使活动支架(620)朝靠近旋转配合部(220)的方向运动,让止转部(621)插入到与止转部(621)对应的卡孔(610)中;
所述解锁按键(640)活动安装在控制手柄(124)上,其能够在外力按压作用下朝向控制手柄(124)的内部运动,并使得活动支架(620)朝远离旋转配合部(220)的方向运动,让止转部(621)从对应的卡孔(610)中脱出。
11.如权利要求10所述的筋膜枪,其特征在于:所述活动支架(620)上间隔设置有挡板(622)和导向块,所述导向块靠近挡板(622)的侧面为导向斜面(623),所述止转部(621)设置在挡板(622)的外侧面上;所述弹性件(630)为设置在挡板(622)内侧面上的弹簧,所述弹簧的自由端与导向斜面(623)相对应;所述解锁按键(640)的下端为导向部(641),所述导向部(641)对应于弹簧与导向斜面(623)之间的位置。
12.如权利要求11所述的筋膜枪,其特征在于:所述导向部(641)呈楔形,其具有与导向斜面(623)对应且倾斜度相同的斜面。
13.如权利要求11所述的筋膜枪,其特征在于:所述导向斜面(623)上开设有定位槽(624),所述导向部(641)上设有与定位槽(624)相适配的定位块(642)。
14.如权利要求10所述的筋膜枪,其特征在于:所述转向头锁止组件还包括固定支架(650),所述固定支架(650)设置在控制手柄(124)内,所述固定支架(650)上开设有支架导槽(651),所述活动支架(620)可滑动地设置在支架导槽(651)中。
15.如权利要求10所述的筋膜枪,其特征在于:所述活动支架(620)通过转轴(110)可转动的安装在控制手柄(124)内,活动支架(620)包括套设在转轴(110)上的转动部(625),以及分别设置在转动部(625)上的止转部(621)和按压端(626);所述解锁按键(640)的内端与按压端(626)相对应,且解锁按键(640)朝向控制手柄(124)的内部运动时,其能够推动按压端(626)以驱使活动支架(620)转动,并带动止转部(621)从其插入的卡孔(610)中脱出;没有外力按压解锁按键(640)时,在弹性件(630)的弹力作用下能够推动止转部(621)并驱使活动支架(620)转动,再由按压端(626)反推解锁按键(640)使之复位。
16.如权利要求15所述的筋膜枪,其特征在于:所述弹性件(630)为扭簧;所述弹性件(630)处于预紧状态,其一条扭转腿抵在控制手柄(124)内部的限位结构上,其另一条扭转腿抵在止转部(621)上。
17.如权利要求16所述的筋膜枪,其特征在于:所述止转部(621)和按压端(626)之间的夹角为钝角,且止转部(621)远离按压端(626)的侧面为其外侧面,所述弹性件(630)套设在转轴(110)上,且弹性件(630)靠近所述止转部(621)一侧的扭转腿从止转部(621)的外侧面穿过止转部(621)。
18.如权利要求10所述的筋膜枪,其特征在于:所述活动支架(620)通过滑轨(140)可滑动地安装在控制手柄(124)内,活动支架(620)包括与滑轨(140)滑动配合在一起的滑动部(627),以及分别设置在滑动部(627)上的止转部(621)和挡键端(628);所述止转部(621)为纵截面呈梯形的凸块,所述卡孔(610)为与止转部(621)相匹配的梯形槽;所述解锁按键(640)上设有导向段(643),没有外力按压解锁按键(640)时,所述导向段(643)与挡键端(628)抵接;当有外力按压解锁按键(640)时,所述导向段(643)与挡键端(628)位置错开,使得止转部(621)能够在外力作用下从其插入的卡孔(610)中脱出。
19.如权利要求18所述的筋膜枪,其特征在于:所述弹性件(630)为扭簧;所述控制手柄(124)的内部设有扭簧限位结构(130);所述弹性件(630)处于预紧状态,其一条扭转腿抵在扭簧限位结构(130)上,其另一条扭转腿穿过止转部(621)。
20.如权利要求19所述的筋膜枪,其特征在于:所述控制手柄(124)的内部设有按键限位结构,所述按键限位结构上设有按键通孔,所述解锁按键(640)滑动安装在所述按键通孔上,所述解锁按键(640)位于所述控制手柄(124)内的部位设置弹簧柱(644),所述弹簧柱(644)上套设有按键复位弹簧(645),所述按键复位弹簧(645)的两端分别抵接在所述按键限位结构和解锁按键(640)上。
CN202322810132.8U 2023-10-18 2023-10-18 无级变幅传动机构及筋膜枪 Active CN220816470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322810132.8U CN220816470U (zh) 2023-10-18 2023-10-18 无级变幅传动机构及筋膜枪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322810132.8U CN220816470U (zh) 2023-10-18 2023-10-18 无级变幅传动机构及筋膜枪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20816470U true CN220816470U (zh) 2024-04-19

Family

ID=90676396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322810132.8U Active CN220816470U (zh) 2023-10-18 2023-10-18 无级变幅传动机构及筋膜枪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20816470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WO2021073078A1 (en) Percussive massage device
CN220816470U (zh) 无级变幅传动机构及筋膜枪
CN106691536B (zh) 胫骨髓内定位器
WO2022184014A1 (zh) 手柄和电子设备
CN117145944A (zh) 无极变幅传动机构及筋膜枪
CN110538062B (zh) 马达横置式手持肌肉放松设备
CN111673145A (zh) 旋动式动力工具刀架连接结构及动力工具
CN116155027A (zh) 无级变幅往复驱动机构及筋膜枪
CN217366470U (zh) 小腿按摩机构
WO2021248660A1 (zh) 多功能动力工具的头身快换结构及多功能动力工具
CN217391131U (zh) 握把能旋转调节的筋膜枪
US20230390148A1 (en) Multi-handle fascia gun
CN211934812U (zh) 多模式手持肌肉放松设备
CN215425989U (zh) 一种新型筋膜枪
CN217660685U (zh) 按摩角度可调型筋膜枪
CN220791956U (zh) 无极变幅驱动机构及筋膜枪
CN217660687U (zh) 多手柄筋膜枪
CN214129394U (zh) 一种筋膜枪
CN113143728A (zh) 一种新型筋膜枪
CN111150633A (zh) 活塞驱动机构及筋膜枪
CN219875350U (zh) 无级变幅往复驱动机构及筋膜枪
CN217472352U (zh) 一种手持按摩器
CN213490390U (zh) 一种便于旋转的筋膜枪
CN211214306U (zh) 马达横置式手持肌肉放松设备
CN216702910U (zh) 一种多功能u型按摩器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