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20816324U - 便于扭力调节的水钻机离合结构 - Google Patents

便于扭力调节的水钻机离合结构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20816324U
CN220816324U CN202322870440.XU CN202322870440U CN220816324U CN 220816324 U CN220816324 U CN 220816324U CN 202322870440 U CN202322870440 U CN 202322870440U CN 220816324 U CN220816324 U CN 220816324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output shaft
gear
friction plate
connecting piece
piec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322870440.X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吕朝南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Individual
Original Assignee
Individual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Individual filed Critical Individual
Priority to CN202322870440.X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20816324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20816324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20816324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Landscapes

  • Mechanical Operated Clutche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便于扭力调节的水钻机离合结构,包括壳体、摩擦件、联接件一、弹性件一和用于接收动力的齿轮,壳体内设有可转动的输出轴,输出轴上设有抵靠部,输出轴上螺接有位于抵靠部后方的限位件,齿轮、摩擦件一、联接件一和弹性件一夹设在抵靠部和限位件之间,摩擦件由弹性件一提供的压紧力使其触压在齿轮上,且摩擦件连接联接件一,壳体上设有被限制在一条直线上移动的活动插件,限位件上设有凹槽,当活动插件受外力按压插入凹槽中时限制限位件相对壳体转动,该状态下输出轴转动使限位件沿输出轴轴向移动,以调节弹性件一提供的压紧力大小,壳体上设有弹性件二对活动插件提供复位力,该结构无需进行拆卸,调节方便快捷。

Description

便于扭力调节的水钻机离合结构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水钻,尤其涉及一种便于扭力调节的水钻机离合结构。
背景技术
水钻是一种常见的电动工具,专门用来打孔,如空调孔、消防道孔等。它工作原理是由电动马达提供动力,经过齿轮机构传动后,驱动输出轴转动,通过输出轴上的转头进行钻孔。
由于机器扭力较大,在使用过程中当钻头卡死的情况下,会使机器反冲伤人。目前行业内为了对策这个采用的是增加了安全离合器,利用摩擦片的摩擦力固定齿轮,输出轴堵转时,堵钻扭力超过齿轮两端摩擦力的情况下,齿轮与输出轴之间相对转动打滑,从而释放输出轴堵转的扭力,以免对操作人员带来伤害。
例如专利CN207900288U公开的单簧式水钻自动离合装置,该水钻包括壳体,该壳体内设有电机以及动力连接至该电机的输出轴,该输出轴的前端伸出至该壳体的外部用于装配钻头,离合装置从后至前依次包括:后压板,该后压板套设于该输出轴上且相对于该输出轴不可旋转,同时,该后压板在该输出轴上不可向后移动;后摩擦片,该后摩擦片套设于该输出轴上且相对于该输出轴可旋转;动力轮,该动力轮套设于该输出轴上且相对于该输出轴可旋转;前摩擦片,该前摩擦片套设于该输出轴上且相对于该输出轴可旋转;前压板,该前压板套设于该输出轴上且相对于该输出轴不可旋转;压簧,该压套设于该输出轴上;定位圈,该定位圈卡在或螺接在该输出轴的前部;以及该压簧的两端分别顶在该定位圈和该前压板上,通过压簧提供弹性的压紧力,使得摩擦片压在动力轮上与动力轮表面接触,动力轮通过摩擦力带动摩擦片转动,摩擦片带动相应的压板旋转,最终驱动输出轴旋转,使钻头能旋转工作,当钻头受到阻力过大,则压板与摩擦片,以及摩擦片与压板之间会出现相对滑动,使动力轮与输出轴相对转动,电机仍然可以旋转,钻头不会旋转,以保护钻头和电机。
水钻能通过调节定位圈在输出轴上前后移动改变压簧对摩擦片提供的压紧力,从而改变摩擦片与压板和动力轮之间的滑动摩擦力大小,以调节水钻输出扭力的大小,现有的离合结构需要将水钻的壳体拆开后,才能对螺纹连接在输出轴上的定位圈进行调节,调节好后还需要重新进行装配,拆装调节较为繁琐、麻烦。
实用新型内容
基于上述水钻的离合结构调节限位件沿输出轴轴向移动需要将水钻整机拆开,拆装起来较为繁琐的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便于扭力调节的水钻机离合结构。
本实用新型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为:便于扭力调节的水钻机离合结构,包括壳体、摩擦件、联接件一、弹性件一和用于接收动力的齿轮,壳体内设有可转动的输出轴,输出轴前端伸出壳体的外部用于装配钻头,输出轴上设有抵靠部,输出轴上螺接有位于抵靠部后方的限位件,齿轮、摩擦件一、联接件一和弹性件一夹设在抵靠部和限位件之间,齿轮和联接件一均套设在输出轴上,齿轮与输出轴相对转动,联接件一与输出轴相对旋转限制,摩擦件由弹性件一提供的压紧力使其触压在齿轮上,且摩擦件连接联接件一,使齿轮与联接件一之间具有同步转动的结合状态,以及相对转动的离合状态,其特征在于,所述壳体上设有被限制在一条直线上移动的活动插件,所述限位件上设有与活动插件相对应的凹槽,当活动插件受外力按压插入凹槽中时限制限位件相对壳体转动,该状态下输出轴转动使限位件沿输出轴轴向移动,以调节弹性件一提供的压紧力大小,所述壳体上设有弹性件二对活动插件提供复位力。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的优选技术方案为:所述摩擦件为夹在齿轮和联接件一之间的摩擦片一,摩擦片一套在输出轴上,且齿轮、摩擦片一和联接件一均能沿输出轴轴向移动,所述弹性件一作用在联接件一上,使摩擦片一的两端分别与两侧的齿轮和联接件一抵接。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的优选技术方案为:所述联接件一和摩擦片一位于齿轮的后侧,且处于齿轮和限位件之间,所述弹性件一设置在限位件和联接件一之间用于提供压紧力。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的优选技术方案为:所述弹性件一为支撑弹簧一,所述限位件面向联接件一一侧的端面上开设有用于容置定位支撑弹簧一的定位槽,支撑弹簧一的一端插入定位槽中,支撑弹簧一的另一端抵在联接件一上。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的优选技术方案为:齿轮的前侧设有套在输出轴上的摩擦片二和联接件二,摩擦片二和联接件二处于齿轮和抵靠部之间,所述联接件二抵在抵靠部上且与输出轴相对旋转限制,所述摩擦片二夹在齿轮和联接件二之间,且摩擦片二两端分别与两侧的齿轮和联接件二抵接,所述联接件二和摩擦片二均能沿输出轴的轴向移动。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的优选技术方案为:所述摩擦片一和摩擦片二均能相对输出轴旋转。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的优选技术方案为:输出轴前端伸出壳体的部分上设有两第一平面,两第一平面设于输出轴两侧的对称位置上供工具转动输出轴。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的优选技术方案为:所述输出轴外壁上沿轴向开设有至少一个限转平面,所述联接件二、摩擦片二、齿轮、摩擦片一和联接件一均套在限转平面上,所述联接件一和联接件二的内孔与输出轴开设有限转平面的部分形状相适配,限转平面的前端设有抵靠部,限转平面的后端供联接件二、摩擦片二、齿轮、摩擦片一和联接件一套入。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的优选技术方案为:所述输出轴包括两段不同直径的圆柱,位于前侧的第一圆柱直径大于位于后侧的第二圆柱直径,第一圆柱与第二圆柱之间设有环形台阶,限转平面为设置在第一圆柱外壁上的切面,切面的起始端位于环形台阶处,所述切面沿轴向向前延伸且不贯穿第一圆柱的前端,以在切面的末尾端形成抵靠面作为抵靠部,所述第二圆柱上设有用于螺接限位件的外螺纹。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的优选技术方案为:所述活动插件为杆体,壳体上设有供活动插件穿过的活动孔,所述壳体的外壁上设有容置槽,活动孔落在容置槽内,所述活动插件的外端连接有处于容置槽内的头部,头部形状与容置槽形状相适配,所述弹性件二为支撑弹簧二,支撑弹簧二安置在容置槽内且套在活动插件上,支撑弹簧二的一端抵在头部上对活动插件提供复位力,所述活动插件位于壳体内的部分上卡接有防脱件,防脱件抵在壳体的内壁上限制活动插件向上脱离活动孔。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优点是壳体上设有被限制在一条直线上移动的活动插件,限位件上设有与活动插件相对应的凹槽,当需要移动调节限位件在输出轴上的位置时,按压活动插件,使活动插件插入限位件上对应的凹槽中限制限位件相对壳体转动,然后通过在壳体外部转动输出轴使得输出轴与限位件发生相对转动,限位件由于是螺接在输出轴上的,在输出轴转动的过程中,限位件会沿输出轴轴向移动,从而调节弹性件一提供的压紧力大小,以改变摩擦件与齿轮之间的滑动摩擦力,从而达到调节水钻输出扭力大小的效果,该结构调节时无需进行拆机,调节更加方便快捷。
附图说明
以下将结合附图和优选实施例来对本实用新型进行进一步详细描述,但是本领域技术人员将领会的是,这些附图仅是出于解释优选实施例的目的而绘制的,并且因此不应当作为对本实用新型范围的限制。此外,除非特别指出,附图仅示意在概念性地表示所描述对象的组成或构造并可能包含夸张性显示,并且附图也并非一定按比例绘制。
图1为本实用新型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剖切示意图;
图3为安装有离合结构的输出轴的结构示意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局部的爆炸图;
图5为限位件的结构示意图。
图中:1、壳体;2、输出轴;3、第一平面;4、活动插件;5、联接件二;6、摩擦片二;7、齿轮;8、摩擦片一;9、联接件一;10、弹性件一;11、限位件;12、外螺纹;13、凹槽;14、容置槽;15、头部;16、活动孔;17、防脱件;18、耐磨圈;19、第一圆柱;20、第二圆柱;21;限转平面;22、抵靠面;23、定位槽;24、弹性件二。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将参考附图来详细描述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例。本领域中的技术人员将领会的是,这些描述仅为描述性的、示例性的,并且不应被解释为限定了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
应注意到:相似的标号在下面的附图中表示类似项,因此,一旦某一项在一个附图中被定义,则在随后的附图中可能不再对其进行进一步定义和解释。
图1-图5所示,便于扭力调节的水钻机离合结构,包括壳体1、摩擦件、联接件一9、弹性件一10和用于接收动力的齿轮7。
壳体1内设有可转动的输出轴2,输出轴2与壳体1之间设有用于对输出轴2进行支撑的轴承,输出轴2的前端伸出壳体1的外部用于装配钻头,壳体1前端设有供输出轴2伸出的伸出口。
图4所示,输出轴2上设有抵靠部,输出轴2上螺接有位于抵靠部后方的限位件11,齿轮7、摩擦件、联接件一9和弹性件一10夹设在抵靠部和限位件11之间,齿轮7和联接件一9均套设在输出轴2上,抵靠部作为齿轮7、摩擦件、联接件一9和弹性件一10前侧的抵靠基础。
齿轮7与输出轴2相对转动,优选的,齿轮7通过一耐磨圈18套设在输出轴2上。齿轮7用于接收壳体1内的电机输出的动力并通过摩擦件和联接件一9传递到输出轴2。
联接件一9与输出轴2相对旋转限制。
图2所示,摩擦件由弹性件一10提供的压紧力使其触压在齿轮7上,且摩擦件连接联接件一9,使齿轮7与联接件一9之间具有同步转动的结合状态,以及相对转动的离合状态。
优选的,摩擦件为夹在齿轮7和联接件一9之间的摩擦片一8,摩擦片一8套在输出轴2上,且齿轮7、摩擦片一8和联接件一9均能沿输出轴2轴向移动,弹性件一10作用在联接件一9上,使摩擦片一8的两端分别与两侧的齿轮7和联接件一9抵接。
优选的,联接件一9和摩擦片一8位于齿轮7的后侧,且处于齿轮7和限位件11之间,弹性件一10设置在限位件11和联接件一9之间用于提供压紧力。
优选的,弹性件一10为支撑弹簧一,限位件11面向联接件一9一侧的端面上开设有用于容置定位支撑弹簧一的定位槽23,支撑弹簧一的一端插入定位槽23中,支撑弹簧一的另一端抵在联接件一9上。
图5所示,限位件11前侧端面上设有多个定位槽23,优选的,定位槽23的数量具有八个,八个定位槽23以输出轴2的轴心为中心环形阵列在限位件11前侧端面上,每个定位槽23内均安置有一个支撑弹簧一。
图2-图4所示,另外,齿轮7的前侧设有套在输出轴2上的摩擦片二6和联接件二5,摩擦片二6和联接件二5处于齿轮7和抵靠部之间,联接件二5抵在抵靠部上且与输出轴2相对旋转限制,摩擦片二6夹在齿轮7和联接件二5之间,且摩擦片二6的两端分别与两侧的齿轮7和联接件二5抵接,联接件二5和摩擦片二6均能沿输出轴2的轴向移动。
支撑弹簧一支撑在限位件11和联接件一9之间,支撑弹簧一对联接件一9施加一个沿轴向向前的压紧力,压紧力推动联接件一9向前移动,使得联接件一9、摩擦片一8、齿轮7、摩擦片二6和联接件二5紧密压合在一起,此时联接件二5前侧抵在抵靠部上,抵靠部作为联接件一9、摩擦片一8、齿轮7、摩擦片二6和联接件二5向前的抵靠基础。
优选的,摩擦片一8和摩擦片二6均能相对输出轴2旋转。
当齿轮7接收电机的动力进行旋转时,齿轮7通过与两侧的摩擦片一8和摩擦片二6的摩擦力来带动摩擦片一8和摩擦片二6同步转动,摩擦片一8通过与联接件一9的摩擦力带动联接件一9同步转动,摩擦片二6通过与联接件二5的摩擦力带动联接件二5同步转动,从而使齿轮7与输出轴2同步转动,输出轴2输出旋转动力进行作业;当钻头受到阻力过大时,齿轮7前侧与摩擦片二6之间或摩擦片二6与联接件二5之间会出现相对滑动,齿轮7后侧与摩擦片一8之间或摩擦片一8与联接件一9之间会出现相对滑动,实现齿轮7仍然可以旋转,而输出轴2停止旋转的效果,以达到保护钻头和电机的作用。
图4所示,优选的,输出轴2外壁上沿轴向开设有至少一个限转平面21,联接件二5、摩擦片二6、齿轮7、摩擦片一8和联接件一9均套在输出轴2开设有限转平面21的部分上,联接件一9和联接件二5的内孔与输出轴2开设有限转平面21的部分形状相适配,以使联接件一9和联接件二5套在输出轴2上与输出轴2相对旋转限制,限转平面21的前端设有抵靠部用于作为联接件二5、摩擦片二6、齿轮7、摩擦片一8和联接件一9前侧的抵靠基础,限转平面21的后端供联接件二5、摩擦片二6、齿轮7、摩擦片一8和联接件一9套入。
限转平面21的数量具有两个,两个限转平面21开设在输出轴2两侧的对称位置上。
优选的,输出轴2包括两段不同直径的圆柱,位于前侧的第一圆柱19的直径大于位于后侧的第二圆柱20直径,第一圆柱19与第二圆柱20之间设有环形台阶,限转平面21为设置在第一圆柱19外壁上的切面,切面的起始端位于环形台阶处,切面沿轴向向前延伸且不贯穿第一圆柱19前端,以在切面的末尾端形成抵靠面22用于作为上述抵靠部,第二圆柱20上设有用于螺接限位件11的外螺纹12。
图1、图2所示,壳体1上设有被限制在一条直线上移动的活动插件4,限位件11上设有与活动插件4相对应的凹槽13,当活动插件4受外力按压插入凹槽13中时限制限位件11相对壳体1转动,该状态下输出轴2转动使限位件11沿输出轴2轴向移动,以调节弹性件一10提供的压紧力大小,壳体1上设有弹性件二24对活动插件4提供复位力。
优选的,活动插件4为杆体,壳体1上设有供活动插件4穿过的活动孔16,活动孔16将活动插件4限制在一条直线上移动,壳体1的外壁上设有容置槽14,活动孔16落在容置槽14的槽底,容置槽14的尺寸大于活动孔16的尺寸,活动插件4的外端连接有处于容置槽14内的头部15,头部15形状与容置槽14形状相适配,弹性件二24为支撑弹簧二,支撑弹簧二安置在容置槽14内且套在活动插件4上,支撑弹簧二的一端抵在头部15上对活动插件4提供复位力,活动插件4位于壳体1内的部分上卡接有防脱件17,防脱件17抵在壳体1的内壁上限制活动插件4向上脱离活动孔16。
优选的,防脱件17可为卡接在活动插件4上的卡簧。
当需要对水钻的扭力输出进行调节时,向内按压活动插件4使活动插件4向内移动并插入限位件11上对应的凹槽13中,限制限位件11相对壳体1转动,然后通过在壳体1外部转动输出轴2使得输出轴2与限位件11发生相对转动,在输出轴2相对限位件11转动的过程中,限位件11能沿着输出轴2上的外螺纹12向前或向或移动,以调节支撑弹簧一的压缩量,从而调节支撑弹簧一提供的压紧力,增加或减少摩擦片一8与齿轮7和联接件一9的摩擦力,同时增加或减少摩擦片二6与齿轮7和联接件一9的摩擦力,从而改变达到离合状态时的扭力大小,实现对水钻输出扭力的调节,该结构调节时无需进行拆机,调节更加方便快捷。
图5所示,优选的,限位件11为圆柱体,限位件11的圆周侧壁上开设有两凹槽13,两凹槽13设于限位件11两侧的对称位置上,凹槽13贯穿限位件11的前后两侧端面,凹槽13具有供活动插件4插入后前后相对移动的延伸长度。
优选的,输出轴2前端伸出壳体1的部分上设有两第一平面3,两第一平面3设于输出轴2两侧的对称位置上供工具转动输出轴2。例如通过钳子夹在两侧第一平面3上来转动输出轴2。
当需要移动调节限位件11在输出轴2上的位置时,按压活动插件4,使活动插件4插入限位件11上对应的凹槽13中限制限位件11相对壳体1转动,然后通过在壳体1外部转动输出轴2使得输出轴2与限位件11发生相对转动,限位件11由于是螺接在输出轴2上的,在输出轴2转动的过程中,限位件11会沿输出轴2轴向移动,从而调节弹性件一10提供的压紧力大小,以改变摩擦件与齿轮7之间的滑动摩擦力,从而达到调节水钻输出扭力大小的效果,该结构调节时无需进行拆机,调节更加方便快捷。
以上对本实用新型所提供的便于扭力调节的水钻机离合结构进行了介绍,本文中应用了具体个例对本实用新型的原理及实施方式进行了阐述,以上实施例的说明只是用于帮助理解本实用新型及核心思想。应当指出,对于本技术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原理的前提下,还可以对本实用新型进行若干改进和修饰,这些改进和修饰也落入本实用新型权利要求的保护范围内。

Claims (10)

1.便于扭力调节的水钻机离合结构,包括壳体、摩擦件、联接件一、弹性件一和用于接收动力的齿轮,壳体内设有可转动的输出轴,输出轴前端伸出壳体的外部用于装配钻头,输出轴上设有抵靠部,输出轴上螺接有位于抵靠部后方的限位件,齿轮、摩擦件一、联接件一和弹性件一夹设在抵靠部和限位件之间,齿轮和联接件一均套设在输出轴上,齿轮与输出轴相对转动,联接件一与输出轴相对旋转限制,摩擦件由弹性件一提供的压紧力使其触压在齿轮上,且摩擦件连接联接件一,使齿轮与联接件一之间具有同步转动的结合状态,以及相对转动的离合状态,其特征在于,所述壳体上设有被限制在一条直线上移动的活动插件,所述限位件上设有与活动插件相对应的凹槽,当活动插件受外力按压插入凹槽中时限制限位件相对壳体转动,该状态下输出轴转动使限位件沿输出轴轴向移动,以调节弹性件一提供的压紧力大小,所述壳体上设有弹性件二对活动插件提供复位力。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便于扭力调节的水钻机离合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摩擦件为夹在齿轮和联接件一之间的摩擦片一,摩擦片一套在输出轴上,且齿轮、摩擦片一和联接件一均能沿输出轴轴向移动,所述弹性件一作用在联接件一上,使摩擦片一的两端分别与两侧的齿轮和联接件一抵接。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便于扭力调节的水钻机离合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联接件一和摩擦片一位于齿轮的后侧,且处于齿轮和限位件之间,所述弹性件一设置在限位件和联接件一之间用于提供压紧力。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便于扭力调节的水钻机离合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弹性件一为支撑弹簧一,所述限位件面向联接件一一侧的端面上开设有用于容置定位支撑弹簧一的定位槽,支撑弹簧一的一端插入定位槽中,支撑弹簧一的另一端抵在联接件一上。
5.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便于扭力调节的水钻机离合结构,其特征在于,齿轮的前侧设有套在输出轴上的摩擦片二和联接件二,摩擦片二和联接件二处于齿轮和抵靠部之间,所述联接件二抵在抵靠部上且与输出轴相对旋转限制,所述摩擦片二夹在齿轮和联接件二之间,且摩擦片二两端分别与两侧的齿轮和联接件二抵接,所述联接件二和摩擦片二均能沿输出轴的轴向移动。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便于扭力调节的水钻机离合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摩擦片一和摩擦片二均能相对输出轴旋转。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便于扭力调节的水钻机离合结构,其特征在于,输出轴前端伸出壳体的部分上设有两第一平面,两第一平面设于输出轴两侧的对称位置上供工具转动输出轴。
8.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便于扭力调节的水钻机离合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输出轴外壁上沿轴向开设有至少一个限转平面,所述联接件二、摩擦片二、齿轮、摩擦片一和联接件一均套在限转平面上,所述联接件一和联接件二的内孔与输出轴开设有限转平面的部分形状相适配,限转平面的前端设有抵靠部,限转平面的后端供联接件二、摩擦片二、齿轮、摩擦片一和联接件一套入。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便于扭力调节的水钻机离合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输出轴包括两段不同直径的圆柱,位于前侧的第一圆柱直径大于位于后侧的第二圆柱直径,第一圆柱与第二圆柱之间设有环形台阶,限转平面为设置在第一圆柱外壁上的切面,切面的起始端位于环形台阶处,所述切面沿轴向向前延伸且不贯穿第一圆柱的前端,以在切面的末尾端形成抵靠面作为抵靠部,所述第二圆柱上设有用于螺接限位件的外螺纹。
10.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便于扭力调节的水钻机离合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活动插件为杆体,壳体上设有供活动插件穿过的活动孔,所述壳体的外壁上设有容置槽,活动孔落在容置槽内,所述活动插件的外端连接有处于容置槽内的头部,头部形状与容置槽形状相适配,所述弹性件二为支撑弹簧二,支撑弹簧二安置在容置槽内且套在活动插件上,支撑弹簧二的一端抵在头部上对活动插件提供复位力,所述活动插件位于壳体内的部分上卡接有防脱件,防脱件抵在壳体的内壁上限制活动插件向上脱离活动孔。
CN202322870440.XU 2023-10-24 2023-10-24 便于扭力调节的水钻机离合结构 Active CN220816324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322870440.XU CN220816324U (zh) 2023-10-24 2023-10-24 便于扭力调节的水钻机离合结构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322870440.XU CN220816324U (zh) 2023-10-24 2023-10-24 便于扭力调节的水钻机离合结构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20816324U true CN220816324U (zh) 2024-04-19

Family

ID=90703774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322870440.XU Active CN220816324U (zh) 2023-10-24 2023-10-24 便于扭力调节的水钻机离合结构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20816324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US20060237205A1 (en) Mode selector mechanism for an impact driver
EP2104777B1 (en) Hydraulic tool with wobble plate transmission
US7455303B2 (en) Chuck with internal nut
US5568849A (en) Clutch mechanism in power driven screwdriver
JPH0314573B2 (zh)
WO2015061425A1 (en) Hydraulic power tool
CN102485389A (zh) 锯条夹紧装置
CN220816324U (zh) 便于扭力调节的水钻机离合结构
US5839518A (en) Centrifugal force-controlled coupling switch mechanism for an electric drill
US4836706A (en) Quick change tool holder
EP1432552B1 (en) A percussion device
US6874585B2 (en) Power drill
CN112139521A (zh) 一种车床电主轴装置
US3414065A (en) Rotary impact tool
JP4905093B2 (ja) 工作機械の主軸装置
CN108591296B (zh) 用于线缆老化检测设备的双向压力离合器
CN113118799A (zh) 一种工件夹紧装置和机床
US7316299B1 (en) Brake device for chain saw
CN212020592U (zh) 冲击起子机
US20070158091A1 (en) Power hand tool having power transmission clutch
CN216143137U (zh) 带有离合功能的传动结构及传动装置
US20240075595A1 (en) Impact tool with front lubrication assembly
US20240075604A1 (en) Impact tool with split anvil
CN215749003U (zh) 脱扣结构及电锤
CN217223711U (zh) 一种电钻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