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20813251U - 一种捣固装置及捣固车 - Google Patents

一种捣固装置及捣固车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20813251U
CN220813251U CN202322555457.6U CN202322555457U CN220813251U CN 220813251 U CN220813251 U CN 220813251U CN 202322555457 U CN202322555457 U CN 202322555457U CN 220813251 U CN220813251 U CN 220813251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tamping
unit
bracket
tamping unit
units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322555457.6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张宝明
蔡昌胜
叶永钦
刘亚南
杨晓梅
王林
薛飞
吴磊
袁燕萍
刘刚
马兴裕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CRCC High Tech Equipment Corp Ltd
Original Assignee
CRCC High Tech Equipment Corp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CRCC High Tech Equipment Corp Ltd filed Critical CRCC High Tech Equipment Corp Ltd
Priority to CN202322555457.6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20813251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20813251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20813251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Landscapes

  • Machines For Laying And Maintaining Railway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捣固装置及捣固车,捣固装置包括:支架,包括第一支架和第二支架,第一支架和第二支架均用于与车体连接;第一捣固机构,可移动地设于第一支架上;第二捣固机构,可移动地设于第二支架上,第二捣固机构可移动至第一捣固机构的一侧或中部位置,第一捣固机构和第二捣固机构可共同配合以作业于道岔区段的直轨段、曲轨段;检测机构,可与车体连接并用于检测道岔区段的路线信息;控制机构,检测机构、第一捣固机构、第二捣固机构均与控制机构信号连接。上述捣固装置,可进行道岔区段的精准捣固作业,实现道岔区段的全覆盖捣固作业,可自动化进行捣固作业,提高捣固效率。

Description

一种捣固装置及捣固车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铁路维修养护设备技术领域,更具体地说,涉及一种捣固装置。此外,本实用新型还涉及一种包括上述捣固装置的捣固车。
背景技术
捣固作业是铁路线路养护维修过程中的一项重要工序,可增强轨道的稳定性,保证列车的安全运行。相关技术中的捣固车的覆盖范围较窄,对于长岔枕区段的捣固作业为分次捣固,捣固单元需要多次移动和下镐,导致捣固作业效率较低。
综上所述,如何提高效率实现全方位覆盖长岔枕区段的捣固作业,是目前本领域技术人员亟待解决的问题。
实用新型内容
有鉴于此,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捣固装置,可进行道岔区段的精准捣固作业,实现道岔区段的全覆盖捣固作业,可自动化进行捣固作业,提高捣固效率。本实用新型的另一目的是提供一种包括上述捣固装置的捣固车。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捣固装置,包括:
支架,包括第一支架和第二支架,所述第一支架和所述第二支架均用于与车体连接;
第一捣固机构,可移动地设于所述第一支架上;
第二捣固机构,可移动地设于所述第二支架上,所述第二捣固机构可移动至所述第一捣固机构的一侧或中部位置,所述第一捣固机构和所述第二捣固机构可共同配合以作业于道岔区段的直轨段、曲轨段;
检测机构,可与所述车体连接并用于检测所述道岔区段的路线信息;
控制机构,所述检测机构、所述第一捣固机构、所述第二捣固机构均与所述控制机构信号连接。
优选的,所述第一捣固机构包括第一移动组件、第一旋转组件、主捣固单元,所述第一移动组件、第一旋转组件均与所述第一支架连接,用于带动所述主捣固单元进行捣固作业;
所述第二捣固机构包括第二移动组件、第二旋转组件、次捣固单元,所述第二移动组件、所述第二旋转组件均与所述第二支架连接,用于带动所述次捣固单元进行捣固作业。
优选的,所述主捣固单元包括依次排列的第一捣固单元、第二捣固单元、第三捣固单元、第四捣固单元,所述第一捣固单元、所述第二捣固单元、所述第三捣固单元、所述第四捣固单元可移动以进行捣固作业;
所述次捣固单元包括第五捣固单元,所述第五捣固单元可移动至所述第二捣固单元和所述第三捣固单元之间以配合所述主捣固单元进行捣固作业或配合所述第三捣固单元、所述第四捣固单元进行捣固作业。
优选的,所述第一捣固机构包括第一移动组件、主捣固单元,所述第一移动组件与所述第一支架连接,用于带动所述主捣固单元进行捣固作业;
所述第二捣固机构包括第二移动组件、第二旋转组件、次捣固单元,所述第二移动组件、所述第二旋转组件均与所述第二支架连接,用于带动所述次捣固单元移动至所述主捣固单元的一侧以配合进行捣固作业。
优选的,所述主捣固单元包括依次排列的第一捣固单元、第二捣固单元、第三捣固单元、第四捣固单元,相邻的两个捣固单元之间可相对移动;
所述次捣固单元包括设于所述第二支架上的第五捣固单元,两个所述第五捣固单元可配合所述主捣固单元进行捣固作业。
优选的,所述第二支架包括第一框架、第二框架,所述第一框架、所述第二框架上均连接有所述第五捣固单元;
或,所述第二支架上对称设有两个第五捣固单元。
优选的,所述第二支架上等距设有多个所述第五捣固单元。
优选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捣固机构、所述第二捣固机构均为单翘镐结构、双翘镐结构、不翘镐结构中的任意一者或者其中任意组合。
本实用新型还提供一种捣固车,包括:
捣固装置,为上述任一项所述的捣固装置;
车体,所述捣固装置设于所述车体上;
动力系统,设于所述车体上,用于带动所述车体上的所述捣固装置移动。
优选的,所述捣固装置设于所述车体的中部。
本实用新型提供的捣固装置,包括支架,支架包括第一支架和第二支架,第一支架和第二支架均连接在车体上,为第一捣固机构、第二捣固机构提供有效稳固支撑,其中,第一捣固机构可移动地设于第一支架上,第二捣固机构设于第一捣固机构的一侧且第二捣固结构可移动设于第二支架上,第一捣固机构和第二捣固机构可共同配合以作业于道岔区段的直轨段、曲轨段;检测机构与车体连接且与控制机构信号连接,检测机构可将道岔区段的路线信息传递至控制机构,控制机构接收信息后控制第一捣固机构、第二捣固机构作业以配合进行道岔区段的精准捣固作业,实现道岔区段的全覆盖捣固作业,自动化进行捣固作业,提高捣固效率。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提供的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为本实用新型所提供的捣固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所提供的捣固装置的第一种实施方式的收车状态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所提供的捣固装置的第一种实施方式的第一次捣固作业示意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所提供的捣固装置的第一种实施方式的第二次捣固作业示意图;
图5为图2的俯视图;
图6为图3的俯视图;
图7为图4的俯视图;
图8为本实用新型所提供的捣固装置的第二种实施方式的收车状态示意图;
图9为本实用新型所提供的捣固装置的第二种实施方式的第一次捣固作业示意图;
图10为本实用新型所提供的捣固装置的第二种实施方式的第二次捣固作业示意图;
图11为图8的俯视图;
图12为图9的俯视图;
图13为图10的俯视图;
图14为本实用新型所提供的捣固装置的第三种实施方式的收车状态示意图;
图15为本实用新型所提供的捣固装置的第三种实施方式的第一次捣固作业示意图;
图16为本实用新型所提供的捣固装置的第三种实施方式的第二次捣固作业示意图;
图17为图14的俯视图;
图18为图15的俯视图;
图19为图16的俯视图。
图1-图19中,附图标记包括:
第一支架1、第一捣固机构2、第二支架3、第二捣固机构4、钢轨组5、临界限位6、轨枕7;
第一捣固单元21、第二捣固单元22、第三捣固单元23、第四捣固单元24、第五捣固单元41、第一钢轨51、第二钢轨52、第三钢轨53、第四钢轨54。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本实用新型的核心是提供一种捣固装置,可进行道岔区段的精准捣固作业,实现道岔区段的全覆盖捣固作业,可自动化进行捣固作业,提高捣固效率。本实用新型的另一核心是提供一种包括上述捣固装置的捣固车。
本实用新型所提供的捣固装置,包括支架、第一捣固机构2、第二捣固机构4、检测机构以及控制机构,请参考图1。
支架包括第一支架1和第二支架3,第一支架1和第二支架3均连接于车体上,为第一捣固机构2、第二捣固机构4的安装提供稳固可靠支撑。
第一捣固机构2可移动地设于第一支架1上,此处的移动可为横移可为升降也可为偏转等。
第二捣固机构4可移动地设于第二支架3上,同样的此处的移动也不做限制,第二捣固机构4可移动至第一捣固机构2的一侧或中部位置,两个捣固机构可相互配合以进行道岔区段的直轨段、曲轨段的捣固作业,如道岔区段的曲轨段可通过第二捣固机构4或第一捣固机构2单独完成或共同完成。
当第二捣固机构4移动至第一捣固机构2的中部位置,此时第二捣固机构4负责道岔区段的直轨段的部分捣固作业。当第二捣固机构4移动至第一捣固机构2的一侧时,第二捣固机构4主要负责道岔区段的曲轨段的捣固作业。
检测机构,与车体连接且用于检测道岔区段的路线信息,检测机构与控制机构信号连接,即检测机构可及时地将道岔区段的路线信息传输至控制机构,控制机构接收后进行分析判断并控制第一捣固机构2、第二捣固机构4作业以进行道岔区段的捣固。
在本实施例中,控制机构可为捣固车的整个控制系统,也可为单独的控制元件。
在本实施例中,第一捣固机构2、第二捣固机构4在不工作状态下收纳于车体底部,两者之间间距不可过大,避免超出临界限位6。
在经过道岔区段前后的直轨段,可直接通过第一捣固机构2进行捣固作业,或将第二捣固机构4移动至第一捣固机构2同一轨枕7的位置,两者组合作业,减少下镐次数,提高捣固的效率。
上述捣固装置,包括支架,支架包括第一支架1和第二支架3,第一支架1和第二支架3均连接在车体上,为第一捣固机构2、第二捣固机构4提供有效稳固支撑,其中,第一捣固机构2可移动地设于第一支架1上,第二捣固机构4设于第一捣固机构2的一侧且第二捣固结构4可移动设于第二支架3上,第一捣固机构2和第二捣固机构4可共同配合以作业于道岔区段的直轨段、曲轨段;检测机构与车体连接且与控制机构信号连接,检测机构可将道岔区段的路线信息传递至控制机构,控制机构接收信息后控制第一捣固机构2、第二捣固机构4作业以配合进行道岔区段的精准捣固作业,实现道岔区段的全覆盖捣固作业,自动化进行捣固作业,提高捣固效率。
在上述实施例的基础之上,第一捣固机构2包括第一移动组件、第一旋转组件、主捣固单元,第一移动组件、第一旋转组件均与第一支架1连接,用于带动主捣固单元进行捣固作业;
第二捣固机构4包括第二移动组件、第二旋转组件、次捣固单元,第二移动组件、第二旋转组件均与第二支架3连接,用于带动次捣固单元进行捣固作业。
第一移动组件、第一旋转组件均设于第一支架1上,第二移动组件、第二旋转组件均设于第二支架3上,用于实现第一捣固机构2、第二捣固机构4的配合捣固作业。
在本实施例中,第一捣固机构2、第二捣固机构4均可旋转、可横移、可升降,两者之间可相互配合以带动主捣固单元、次捣固单元共同进行精准有效的捣固作业。
在本实施例中,不限制主捣固单元、次捣固单元的个数或形式,以满足道岔区段的捣固作业需求为准。
在本实施例中,不限制移动组件、旋转组件的结构形式,如电机、油缸、气缸、回转器等,能实现移动和旋转的效果即可。
在上述任一实施例的基础之上,主捣固单元包括依次排列的第一捣固单元21、第二捣固单元22、第三捣固单元23、第四捣固单元24,第一捣固单元21、第二捣固单元22、第三捣固单元23、第四捣固单元24可相对移动以进行捣固作业;
次捣固单元包括第五捣固单元41,第五捣固单元41可移动至第二捣固单元22和第三捣固单元23之间以配合主捣固单元进行捣固作业或配合第三捣固单元23、第四捣固单元24进行捣固作业。
请参考图2至图7,通过图2至图7可知捣固装置在长岔枕处的工作状态,长岔枕上布置有钢轨组5对应道岔直轨段、道岔曲轨段,就图中而言,分别设置第一钢轨51、第二钢轨52、第三钢轨53、第四钢轨54。
主捣固单元包括依次排列的第一捣固单元21、第二捣固单元22、第三捣固单元23、第四捣固单元24,次捣固单元包括第五捣固单元41,即捣固装置共设有五个捣固单元。
第一捣固单元21、第二捣固单元22、第三捣固单元23、第四捣固单元24可移动以进行捣固作业,而第五捣固单元41可移动至第二捣固单元22和第三捣固单元23之间以配合主捣固单元进行捣固作业或配合第三捣固单元23、第四捣固单元24进行捣固作业。
接下来对本实施例所提供的捣固装置的第一种实施方式作业过程进行详细介绍:
在收车状态,即原始状态下,请参考图2、图5,第一捣固单元21、第二捣固单元22、第三捣固单元23、第四捣固单元24依次排列在临界限位6内,第五捣固单元41设于主捣固单元的后方。此处前后为图2、图5中的前后方位。
在实际捣固作业过程中,请参考图3、图6,首先通过第一捣固单元21对第一钢轨51的左侧进行捣固,第二捣固单元22对第一钢轨51的右侧进行捣固,第五捣固单元41对第二钢轨52的左侧进行捣固,第三捣固单元23对第三钢轨53的左侧进行捣固,第四捣固单元24对第三钢轨53的右侧进行捣固。上述过程为捣固装置的第一次捣固作业,此处左右即图3、图6中的左右方位。
请参考图4、图7,第一次捣固作业后,第一捣固单元21和第二捣固单元22不作业,第五捣固单元41对第二钢轨52的右侧进行捣固,第三捣固单元23对第四钢轨54的左侧进行捣固,第四捣固单元24对第四钢轨54的右侧进行捣固。上述过程为捣固装置的第二次捣固作业,此处的左右为图4、图7中的左右方位。
在本实施例中,通过上述两次捣固作业,实现了对该长岔枕所有捣固点的覆盖。第二捣固单元22通过伸入第一捣固单元21中部位置实现补位捣固的作业需求。
本实施例中所提供的捣固顺序和捣固点的设置仅为一种较为优选的实施例,捣固点的规划可依据实际线路情况进行设置,不做限制。
在上述任一实施例的基础之上,第一捣固机构2包括第一移动组件、主捣固单元,第一移动组件与第一支架1连接,用于带动主捣固单元进行捣固作业;
第二捣固机构4包括第二移动组件、第二旋转组件、次捣固单元,第二移动组件、第二旋转组件均与第二支架3连接,用于带动次捣固单元移动至主捣固单元的一侧以配合进行捣固作业。
第一移动组件设于第一支架1上,第二移动组件、第二旋转组件均设于第二支架3上,用于实现第一捣固机构2、第二捣固机构4的配合捣固作业。
在本实施例中,第一捣固机构2可移动不可旋转,第二捣固机构4可移动也可旋转以与第一捣固机构2配合进行捣固作业。
具体的,第一捣固机构2的第一移动组件可带动主捣固作业进行捣固作业,此处的捣固作业主要是直轨段的捣固作业。
第二捣固机构4的第二移动组件、第二旋转组件可带动次捣固单元移动至主捣固单元的一侧以配合进行捣固作业,此处的一侧可为左侧或右侧,对应道岔区段的类型。第二捣固机构4的主要作业为曲轨段的捣固作业。
在本实施例中,不限制移动组件、旋转组件的结构形式,如电机、油缸、气缸、回转器等,能实现移动和旋转的效果即可。
在上述任一实施例的基础之上,主捣固单元包括依次排列的第一捣固单元21、第二捣固单元22、第三捣固单元23、第四捣固单元24,相邻的两个捣固单元之间可相对移动;
次捣固单元包括设于第二支架3上的第五捣固单元41,两个第五捣固单元41可配合主捣固单元进行捣固作业。
请参考图8至图13,图14至图19为捣固装置的另外两种实施方式,在这两种实施方式中,第二捣固机构4移动至第一捣固机构2的一侧以配合进行捣固作业。
从图8至图13,图14至图19中可见,在长岔枕上有钢轨组5对应道岔直轨段、道岔曲轨段,就图中而言,分别设置第一钢轨51、第二钢轨52、第三钢轨53、第四钢轨54。
主捣固单元包括依次排列的第一捣固单元21、第二捣固单元22、第三捣固单元23、第四捣固单元24,次捣固单元包括设于第二支架3上的两个第五捣固单元41,即捣固装置共设有六个捣固单元。
第一捣固单元21、第二捣固单元22、第三捣固单元23、第四捣固单元24相邻两个捣固单元之间可相对移动以进行捣固作业,而第五捣固单元41可移动至第一捣固机构2的一侧以配合主捣固单元进行捣固作业。
首先结合图8至图13对捣固装置的作业过程进行介绍:
请参考图8、图11,在收车状态下,第一捣固单元21、第二捣固单元22、第三捣固单元23、第四捣固单元24依次排列在临界限位6内,两个第五捣固单元41设于主捣固单元的后方。此处前后为图8、图11中的前后方位。
请参考图9、图12,第一次捣固作业时,第一捣固单元21对第一钢轨51的左侧进行捣固,第二捣固单元22对第一钢轨51的右侧进行捣固,第三捣固单元23对第二钢轨52的左侧进行捣固,第四捣固单元24对第二钢轨52的右侧进行捣固,一个第五捣固单元41对第三钢轨53的右侧进行捣固,另一个第五捣固单元41对第四钢轨54的右侧进行捣固。此处左右侧为图9、图12中左右方位。
请参考图10、图13,第二次捣固作业时,第一捣固单元21、第二捣固单元22、第三捣固单元23、其中一个第五捣固单元41不下插,前部捣固单元四24对第三钢轨53的左侧进行捣固,另外一个第五捣固单元41对第四钢轨54的左侧进行捣固。此处左右侧为图10、图13中左右方位。
接下来结合图14至图19对捣固装置的作业过程进行介绍:
请参考图14、图17,在收车状态下,第一捣固单元21、第二捣固单元22、第三捣固单元23、第四捣固单元24依次排列在临界限位6内,两个第五捣固单元41设于主捣固单元的后方。此处前后为图14、图17中的前后方位。
请参考图15、图18,第一次捣固作业时,第一捣固单元21对第一钢轨51的左侧进行捣固,第二捣固单元22对第一钢轨51的右侧进行捣固,第三捣固单元23对第二钢轨52的左侧进行捣固,第四捣固单元24对第二钢轨52的右侧进行捣固,一个第五捣固单元41对第三钢轨53的右侧进行捣固,另一个第五捣固单元41对第四钢轨54的右侧进行捣固。此处左右侧为图15、图18中左右方位。
请参考图16、图19,第二次捣固作业时,第一捣固单元21、第二捣固单元22、第三捣固单元23、其中一个第五捣固单元41不下插,前部捣固单元四24对第三钢轨53的左侧进行捣固,另外一个第五捣固单元41对第四钢轨54的左侧进行捣固。此处左右侧为图16、图19中左右方位。
在上述任一实施例的基础之上,第二支架3包括第一框架31、第二框架32,第一框架31、第二框架32上均连接有第五捣固单元41;
或,第二支架3上对称设有两个第五捣固单元41。
在本实施例中,两个第五捣固单元41可共同设于一个第二支架3上,也可分别设于两个框架上。对应的图8至图13,图14至图19中的作业示意图。
若第二支架3包括第一框架31和第二框架32的情况下,两个框架在作业过程中需保证同步转动或移动。
在上述任一实施例的基础之上,第二支架3上等距设有多个第五捣固单元41。
上述实施例中,第二支架3上设置一个捣固单元或两个捣固单元,第一支架1上设置4个捣固单元。
在本实施例中,第二支架3上等距设置多个第五捣固单元41,以应对与不同的道岔区段或轨道。可结合实际需求进行设计。
在上述任一实施例的基础之上,第一捣固机构2、第二捣固机构4均为单翘镐结构、双翘镐结构、不翘镐结构中的任意一者或者其中任意组合。
在本实施例中,第一捣固机构2和第二捣固机构4的组合形式不做限制,对应的用于捣固的捣固单元的结构形式也不做限制,可为单翘镐结构、双翘镐结构、不翘镐结构中的任意一者,结合实际作业需求进行选用即可。
除了上述捣固装置,本实用新型还提供一种包括上述实施例公开的捣固装置的捣固车,该捣固车包括:捣固装置,为上述任一实施例的捣固装置;车体,捣固装置设于车体上;动力系统,设于车体上,用于带动车体上的捣固装置移动。
在本实施例中,动力系统为车体提供移动的动力,车体移动以带动捣固装置移动,捣固装置可以设定捣固路线进行捣固作业,以进行精准有效的捣固作业。
在上述实施例的基础之上,捣固装置设于车体的中部。
在捣固车设计时,需保证其整体的稳定可靠性,而捣固装置在作业时需要旋转或移动,为保证捣固车不偏载,将捣固装置设于车体的中部位置,此处的中部并非绝对意义上的中部,主要是车体中间位置附近。
本说明书中各个实施例采用递进的方式描述,每个实施例重点说明的都是与其他实施例的不同之处,各个实施例之间相同相似部分互相参见即可。
以上对本实用新型所提供的一种捣固装置及捣固车进行了详细介绍。本文中应用了具体个例对本实用新型的原理及实施方式进行了阐述,以上实施例的说明只是用于帮助理解本实用新型的方法及其核心思想。应当指出,对于本技术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原理的前提下,还可以对本实用新型进行若干改进和修饰,这些改进和修饰也落入本实用新型权利要求的保护范围内。

Claims (10)

1.一种捣固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
支架,包括第一支架(1)和第二支架(3),所述第一支架(1)和所述第二支架(3)均用于与车体连接;
第一捣固机构(2),可移动地设于所述第一支架(1)上;
第二捣固机构(4),可移动地设于所述第二支架(3)上,所述第二捣固机构(4)可移动至所述第一捣固机构(2)的一侧或中部位置,所述第一捣固机构(2)和所述第二捣固机构(4)可共同配合以作业于道岔区段的直轨段、曲轨段;
检测机构,可与所述车体连接并用于检测所述道岔区段的路线信息;
控制机构,所述检测机构、所述第一捣固机构(2)、所述第二捣固机构(4)均与所述控制机构信号连接。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捣固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捣固机构(2)包括第一移动组件、第一旋转组件、主捣固单元,所述第一移动组件、第一旋转组件均与所述第一支架(1)连接,用于带动所述主捣固单元进行捣固作业;
所述第二捣固机构(4)包括第二移动组件、第二旋转组件、次捣固单元,所述第二移动组件、所述第二旋转组件均与所述第二支架(3)连接,用于带动所述次捣固单元进行捣固作业。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捣固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主捣固单元包括依次排列的第一捣固单元(21)、第二捣固单元(22)、第三捣固单元(23)、第四捣固单元(24),所述第一捣固单元(21)、所述第二捣固单元(22)、所述第三捣固单元(23)、所述第四捣固单元(24)可移动以进行捣固作业;
所述次捣固单元包括第五捣固单元(41),所述第五捣固单元(41)可移动至所述第二捣固单元(22)和所述第三捣固单元(23)之间以配合所述主捣固单元进行捣固作业或配合所述第三捣固单元(23)、所述第四捣固单元(24)进行捣固作业。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捣固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捣固机构(2)包括第一移动组件、主捣固单元,所述第一移动组件与所述第一支架(1)连接,用于带动所述主捣固单元进行捣固作业;
所述第二捣固机构(4)包括第二移动组件、第二旋转组件、次捣固单元,所述第二移动组件、所述第二旋转组件均与所述第二支架(3)连接,用于带动所述次捣固单元移动至所述主捣固单元的一侧以配合进行捣固作业。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捣固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主捣固单元包括依次排列的第一捣固单元(21)、第二捣固单元(22)、第三捣固单元(23)、第四捣固单元(24),相邻的两个捣固单元之间可相对移动;
所述次捣固单元包括设于所述第二支架(3)上的第五捣固单元(41),两个所述第五捣固单元(41)可配合所述主捣固单元进行捣固作业。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捣固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支架(3)包括第一框架(31)、第二框架(32),所述第一框架(31)、所述第二框架(32)上均连接有所述第五捣固单元(41);
或,所述第二支架(3)上对称设有两个第五捣固单元(41)。
7.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捣固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支架(3)上等距设有多个所述第五捣固单元(41)。
8.根据权利要求1至7任一项所述的捣固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捣固机构(2)、所述第二捣固机构(4)均为单翘镐结构、双翘镐结构、不翘镐结构中的任意一者或者其中任意组合。
9.一种捣固车,其特征在于,包括:
捣固装置,为权利要求1至8任一项所述的捣固装置;
车体,所述捣固装置设于所述车体上;
动力系统,设于所述车体上,用于带动所述车体上的所述捣固装置移动。
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捣固车,其特征在于,所述捣固装置设于所述车体的中部。
CN202322555457.6U 2023-09-20 2023-09-20 一种捣固装置及捣固车 Active CN220813251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322555457.6U CN220813251U (zh) 2023-09-20 2023-09-20 一种捣固装置及捣固车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322555457.6U CN220813251U (zh) 2023-09-20 2023-09-20 一种捣固装置及捣固车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20813251U true CN220813251U (zh) 2024-04-19

Family

ID=90671016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322555457.6U Active CN220813251U (zh) 2023-09-20 2023-09-20 一种捣固装置及捣固车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20813251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7140395A (zh) 一种四轮同步换轨焊接物料转运车
CN102275593B (zh) 一种高速动车组的地坑式架车机
CN2905877Y (zh) 节段式道岔
CN207192167U (zh) 一种四轮同步换轨焊接物料转运车
CN107640164A (zh) 一种基于uwb通信与测距的列车自动驾驶系统
US8433462B2 (en) Drone vehicle
CN220813251U (zh) 一种捣固装置及捣固车
CN114542094A (zh) 一种微型盾构隧道内电瓶车组变轨的布置方式
CN208803310U (zh) 一种多轨捣固车
CN109130736A (zh) 可以快速上下道的公铁两用车辆
CN117265928A (zh) 一种捣固装置及捣固车
CN207015096U (zh) 可以快速上下道的公铁两用车辆
CN112896245A (zh) 中低运量轨道交通信号系统
CN209942318U (zh) 空铁立体调库系统
JPH06235202A (ja) 軌道突固め機械ユニット
CN209584743U (zh) 一种多轨捣固装置
CN203270392U (zh) 矿井轨道车辆平移装置
CN209584744U (zh) 一种套轨捣固车及相应的带自动对准功能的套轨捣固装置
CN110685197A (zh) 一种多轨捣固车及相应的作业方法
CN110685198A (zh) 一种套轨捣固车及相应的作业方法
CN209099082U (zh) 一种煤矿采煤用牵引车辅送轨道铺设装置
CN110685196A (zh) 一种多轨捣固装置及相应的作业方法
CN107116292B (zh) 一种轨道平板车固定式闪光焊机设备
CN105365848A (zh) 动车组轮对检修与探伤一体化工作平台以及工艺
CN220846885U (zh) 一种捣固装置及捣固车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