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20810047U - 生鲜食品打包用全自动保鲜膜包装机 - Google Patents

生鲜食品打包用全自动保鲜膜包装机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20810047U
CN220810047U CN202322773390.3U CN202322773390U CN220810047U CN 220810047 U CN220810047 U CN 220810047U CN 202322773390 U CN202322773390 U CN 202322773390U CN 220810047 U CN220810047 U CN 220810047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film
conveying
tray
guiding
vertical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322773390.3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吉华
王超琪
顾岩城
周秀英
孟强
宋程前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Xizang Agriculture and Animal Husbandry College
Original Assignee
Xizang Agriculture and Animal Husbandry College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Xizang Agriculture and Animal Husbandry College filed Critical Xizang Agriculture and Animal Husbandry College
Priority to CN202322773390.3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20810047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20810047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20810047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Landscapes

  • Basic Packing Technique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属于生鲜包装设备领域,具体公开了一种生鲜食品打包用全自动保鲜膜包装机,旨在解决现有的保鲜膜包装机不能够在覆膜前对保鲜膜进行机械定型的问题。该全自动保鲜膜包装机具有的预折膜机构主要由引膜挡板、两组导膜组件、以及导膜驱动组件构成,通过引膜挡板可使保鲜膜沿其两腰自然垂下并分别滑入两组导膜组件的折膜导槽中,实现保鲜膜的预折和预定型;而且,通过导膜驱动组件可驱使立式导膜滚轮转动,以带动保鲜膜向后并将其下垂部分夹紧;如此,不仅实现了在覆膜前对保鲜膜进行机械定型,而且实现了保鲜膜的定型输送、张紧以及左右预留,从而使得保鲜膜能够在覆膜口处更加准确、稳定地覆盖在盛装有生鲜食品的托盘上。

Description

生鲜食品打包用全自动保鲜膜包装机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生鲜包装设备领域,具体涉及一种生鲜食品打包用全自动保鲜膜包装机。
背景技术
全自动保鲜膜包装机是一种用于包装生鲜食品的机器,它可以自动将保鲜膜包裹在食品上,以延长其保鲜时间并防止污染。全自动保鲜膜包装机一般包括有通过托盘输送机构依次衔接的送膜机构、纵封机构、切断机构和横封机构,其主要工作过程为:送膜机构将保鲜膜输送并覆盖在托盘上,纵封机构把托盘左右预留的保鲜膜紧贴在托盘底部完成纵封,纵封后的托盘输送到切断机构,将保鲜膜切断并预留处出前后长度,最后输送到横封机构将前后预留的保鲜膜紧贴在托盘底部完成横封。
例如:申请公布号为CN114537771A的中国发明专利申请就公开了一种托盘保鲜膜包装机,其包括机架、卧式输送机、送膜装置、立式输送机、纵向封合装置及横向封切装置,卧式输送机位于机架前端用于输送托盘,送膜装置位于卧式输送机两侧用于夹持输送保鲜膜,送膜装置包括两对对称布置的夹持皮带、导向辊、下压机构,导向辊用于固定放置保鲜膜,夹持皮带用于夹持输送保鲜膜;下压机构用于张紧夹持皮带,并提供足够的夹持力,完成托盘的上部覆膜和保鲜膜的纵向张紧;立式输送机位于卧式输送机后端用于输送托盘;纵向封合装置位于卧式输送机后端用于在纵向上收拢保鲜膜并压合;横向封切装置位于纵向封合装置后端,用于切断保鲜膜并封合断口。
虽然上述的托盘保鲜膜包装机送膜采用两对对称布置的夹持皮带对保鲜膜进行夹持输送,并采用下压机构增加夹持皮带对保鲜膜的夹持力,但是其不能够在覆膜前对保鲜膜进行机械定型,因此覆膜的准确度和稳定性一般。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生鲜食品打包用全自动保鲜膜包装机,旨在解决现有的保鲜膜包装机不能够在覆膜前对保鲜膜进行机械定型的问题。
本实用新型解决其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生鲜食品打包用全自动保鲜膜包装机,包括送膜机构、纵封机构、切断机构、横封机构和托盘输运机构;还包括预折膜机构;
所述送膜机构、预折膜机构、纵封机构、切断机构和横封机构通过托盘输运机构依次衔接在一起;
所述预折膜机构包括引膜挡板、两组导膜组件、以及导膜驱动组件;
所述引膜挡板为等腰梯形结构并倾斜设置,其长底边与送膜机构的送膜出口相对应,其短底边位于长底边的后侧并朝向斜下方;
两组导膜组件分别沿引膜挡板的两腰边设置,两组导膜组件彼此的后端之间形成有覆膜口;
所述导膜组件包括两个并行设置的导膜部件,两个导膜部件之间形成有折膜导槽,所述折膜导槽的前端处于所对应引膜挡板的腰边的正下方,所述折膜导槽的后端延伸至覆膜口处;
所述导膜部件包括导膜滚轮架,所述导膜滚轮架上设置有至少两个沿折膜导槽的长度方向间隔分布的立式导膜滚轮;
所述导膜部件上,任意相邻的两个立式导膜滚轮之间的间隙为导膜间隙;其中一个导膜部件上至少有一个立式导膜滚轮的部分边缘,伸入另一个导膜部件上的导膜间隙中;
所述导膜组件的两个导膜部件中,至少有一个导膜部件为主动导膜部件,所述主动导膜部件上的各立式导膜滚轮同步传动连接在一起;
所述导膜驱动组件包括导膜驱动马达,所述导膜驱动马达通过导膜传动机构与主动导膜部件上的立式导膜滚轮传动连接。
进一步的,所述立式导膜滚轮通过滚轮轴可转动地设置在导膜滚轮架上;
所述主动导膜部件中,各立式导膜滚轮的滚轮轴通过滚轮传动带同步传动连接在一起。
进一步的,所述导膜传动机构包括设置在导膜驱动马达的驱动端上的导膜主动齿轮、与导膜主动齿轮相啮合的导膜从动齿轮、与导膜从动齿轮同轴连接的第一导膜转轴、与第一导膜转轴间隔设置的第二导膜转轴、绕设在第一导膜转轴和第二导膜转轴上的导膜传动带;
其中一组导膜组件中的滚轮传动带绕设在第一导膜转轴上,另外一组导膜组件中的滚轮传动带绕设在第二导膜转轴上。
进一步的,所述送膜机构包括送膜机架、放膜辊轴、牵引辊轴、主动辊轴、压膜从动辊轴和送膜驱动组件;
所述放膜辊轴可转动地设置在送膜机架上;
所述牵引辊轴可转动地设置在送膜机架上,且与放膜辊轴平行;所述牵引辊轴所在位置低于放膜辊轴,并位于放膜辊轴的后侧;
所述主动辊轴可转动地设置在送膜机架上,且与放膜辊轴平行;所述主动辊轴所在位置高于牵引辊轴,并位于牵引辊轴的后侧;
所述压膜从动辊轴可转动地设置在送膜机架上,且与放膜辊轴平行;所述压膜从动辊轴的下缘低于主动辊轴的上缘,并位于牵引辊轴的前侧,且所述压膜从动辊轴与主动辊轴之间形成有压膜间隙,所述压膜间隙的后端口为送膜机构的送膜出口;
所述送膜驱动组件包括送膜电机,所述送膜电机通过送膜传动机构与主动辊轴传动连接;
所述托盘输运机构包括托盘第一输送组件和托盘过渡输送组件;
所述托盘第一输送组件设置在送膜机架上,并处于牵引辊轴的下侧;
所述托盘过渡输送组件包括悬臂梁式辊轴托架,所述悬臂梁式辊轴托架设置在送膜机架上,并处于覆膜口的正下方;
所述悬臂梁式辊轴托架的前端与托盘第一输送组件的后端相对应,其后端与纵封机构的托盘进口相对应。
进一步的,所述送膜机架上设置有送膜架托板,所述送膜架托板位于托盘第一输送组件的下侧;
所述送膜电机设置在送膜架托板上;
所述托盘第一输送组件包括可转动地设置在送膜机架的上部前端的第一输送带前转轴、可转动地设置在送膜机架的上部后端的第一输送带后转轴、以及绕设在第一输送带前转轴和第一输送带后转轴上的第一输送皮带;
所述送膜传动机构包括送膜减速器、第一送膜带轮、第一送膜传动带、第二送膜带轮、第二送膜传动带和第三送膜带轮;
所述送膜减速器设置在送膜架托板上,其动力输入端与送膜电机的动力输出端传动连接;
所述第一送膜带轮与第一输送带后转轴同轴连接,并通过第一送膜传动带与送膜减速器的动力输出端传动连接;
所述第二送膜带轮与第一输送带后转轴同轴连接;
所述第三送膜带轮与主动辊轴同轴连接,并通过第二送膜传动带与第二送膜带轮传动连接。
进一步的,所述纵封机构包括纵封机架以及两组纵封组件,两组纵封组件在纵封机架上左右分布设置;
所述托盘输运机构还包括托盘第二输送组件和托盘输运电机;
所述托盘第二输送组件包括两套倾斜设置在纵封机架上的第一立式输送带,且两套第一立式输送带左右间隔分布,两套第一立式输送带之间形成有“V”字形的托盘纵封输送通道,所述托盘纵封输送通道的前端为纵封机构的托盘进口,所述托盘纵封输送通道的后端与横封机构的托盘进口相对应;
所述托盘输运电机通过托盘输运传动机构与第一立式输送带传动连接;
所述纵封组件包括纵封转轴、纵封杆和纵封电机;
所述纵封转轴沿托盘纵封输送通道的输送方向设置,并可转动地安装在纵封机架上;
所述纵封杆至少为两根,并沿纵封转轴的长度方向间隔设置在纵封转轴上;
两组纵封组件彼此的纵封杆交错分布,并处于托盘纵封输送通道的下侧;
所述纵封电机通过纵封传动机构与纵封转轴传动连接,所述纵封电机能够驱使纵封转轴带动纵封杆转动并伸入至托盘纵封输送通道中,以对托盘纵封输送通道中的托盘进行纵向封膜。
进一步的,所述切断机构包括切断刀和切断驱动装置;
所述切断刀活动设置;
所述切断驱动装置与切断刀传动连接,并可驱使切断刀做上下运动;
所述切断刀的行程范围内形成有切膜口,所述切膜口处于托盘纵封输送通道的后端与横封机构的托盘进口之间。
进一步的,所述切断机构还包括切断机架,以及两根左右间隔设置在切断机架上的切刀滑轨;
所述切断刀的两端分别与两根切刀滑轨滑动配合连接;
所述切断驱动装置包括安装在切断机架上的对心直动滚子推杆盘型凸轮机构、通过切断传动机构与对心直动滚子推杆盘型凸轮机构传动连接的切断电机、以及两端分别与切断刀和切断机架相连的切刀复位弹簧;
所述对心直动滚子推杆盘型凸轮机构的推杆与切断刀的端部连接。
进一步的,所述横封机构包括横封机架和横封组件;
所述托盘输运机构还包括托盘第三输送组件;
所述托盘第三输送组件包括两套倾斜设置在横封机架上的第二立式输送带,且两套第二立式输送带左右间隔分布,两套第二立式输送带之间形成有“V”字形的托盘横封输送通道,所述托盘横封输送通道的前端为横封机构的托盘进口;
所述托盘输运电机通过托盘输运传动机构与第二立式输送带传动连接;
所述横封组件包括毛刷轴、软毛刷和横封驱动马达;
所述毛刷轴可转动地设置在横封机架上,并处于托盘横封输送通道的下侧;
所述软毛刷设置在毛刷轴上,其部分伸入托盘横封输送通道中;
所述横封驱动马达与毛刷轴传动连接,并可驱使毛刷轴带动软毛刷对托盘横封输送通道中的托盘进行横向封膜。
进一步的,所述托盘输运机构还包括下料机架和托盘第四输送组件;
所述托盘第四输送组件包括两套倾斜设置在下料机架上的第三立式输送带,且两套第三立式输送带左右间隔分布,两套第三立式输送带之间形成有“V”字形的托盘下料输送通道,所述托盘下料输送通道的前端与托盘横封输送通道的后端相对应;
所述托盘输运电机通过托盘输运传动机构与第三立式输送带传动连接;
所述下料机架上设置有下料辊轴组件,所述下料辊轴组件与托盘下料输送通道的后端相对应。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该全自动保鲜膜包装机具有的预折膜机构主要由引膜挡板、两组导膜组件、以及导膜驱动组件构成,通过等腰梯形结构并倾斜设置的引膜挡板,可使得从送膜出口输送出的保鲜膜其端部两角在自身重力作用下,沿着引膜挡板的两腰自然垂下并分别滑入两组导膜组件的折膜导槽中,实现保鲜膜的预折和预定型;而且,通过导膜驱动组件可驱使主动导膜部件上的立式导膜滚轮转动,以带动保鲜膜向后,同时通过部分边缘伸入导膜间隙中的立式导膜滚轮,可将保鲜膜下垂部分被夹紧,进而能够使得保鲜膜在预折膜机构中以中间张紧、两边下垂的定型状态朝覆膜口处输送;如此,不仅实现了在覆膜前对保鲜膜进行机械定型,而且实现了保鲜膜的定型输送、张紧以及左右预留,从而使得保鲜膜能够在覆膜口处更加准确、稳定地覆盖在盛装有生鲜食品的托盘上,大大提高了覆膜效果。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三维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中送膜机构的三维结构示意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中预折膜机构的三维结构示意图一;
图4是本实用新型中预折膜机构的三维结构示意图二;
图5是本实用新型中预折膜机构的导膜组件的俯视图;
图6是本实用新型中纵封机构的三维结构示意图;
图7是本实用新型中纵封机构的俯视图;
图8是本实用新型中切断机构的三维结构示意图;
图9是本实用新型中横封机构的三维结构示意图;
图10是本实用新型中托盘输运机构局部的俯视结构示意图;
图中标记为:送膜机构1、可活动式固定支架101、牵引辊横支杆102、牵引辊轴103、送膜电机104、送膜减速器105、托盘第一输送组件106、第三送膜带轮107、主动辊轴108、压膜从动辊轴109、从动辊支架110、放膜辊轴111、送膜机架120、放膜辊竖支杆121、主动辊竖支杆122、第一送膜带轮123、第一送膜传动带124、第二送膜带轮125、第二送膜传动带126、送膜架托板130、预折膜机构2、引膜挡板201、立式导膜滚轮202、导膜驱动马达203、导膜传动带204、悬臂梁式辊轴托架205、导膜间隙206、折膜导槽211、导膜滚轮架212、滚轮传动带213、覆膜口220、导膜从动齿轮232、第一导膜转轴233、纵封机构3、纵封杆301、第二纵封带轮302、纵封电机303、纵封传动带304、纵封机架305、纵封转轴306、第一纵封带轮307、托盘纵封输送通道320、切断机构4、切断刀401、切刀滑轨402、凸轮403、切断电机404、第一切断带轮405、切断传动带406、切刀复位弹簧407、切膜口408、切断机架409、凸轮传动杆412、横封机构5、软毛刷501、横封驱动马达502、横封机架503、毛刷轴504、托盘横封输送通道520、托盘输运机构6、第一立式输送带601、第二立式输送带602、第三立式输送带603、托盘传动轮604、托盘输运电机605、托盘输运传动轮606、托盘输运传动带607、第一输送带前转轴611、第一输送带后转轴612、下料辊轴组件7。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的说明。
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术语“前”、“后”、“左”、“右”、“上”、“下”、“顶”、“底”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部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主要由……组成或构成”的表达方式,其解释为还可以含有该句中没有述及的结构组成部分;“和/或”仅仅是一种描述关联对象的关联关系,表示可以存在三种关系,例如:A和/或B,可以表示:单独存在A,同时存在A和B,单独存在B这三种情况;“同轴连接”是指两个或多个零部件彼此同轴并连接在一起,可以是彼此相连的结构,也可以是彼此配合安装在一起的结构。此外,术语“第一”、“第二”、“第三”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
结合图1、图3、图4和图5所示,生鲜食品打包用全自动保鲜膜包装机,包括有:通过托盘输运机构6依次衔接在一起送膜机构1、预折膜机构2、纵封机构3、切断机构4和横封机构5;
送膜机构1主要用于安装保鲜膜卷,并将保鲜膜的引出段张紧,同时稳定地将保鲜膜向预折膜机构2输送;
预折膜机构2包括引膜挡板201、两组导膜组件、以及导膜驱动组件;
引膜挡板201为等腰梯形结构并倾斜设置,其长底边与送膜机构1的送膜出口相对应,其短底边位于长底边的后侧并朝向斜下方;引膜挡板201主要利用自身形状对从送膜出口输送出来的保鲜膜进行引导,并对保鲜膜进行预折和预定型;具体为:从送膜出口输送出的保鲜膜其端部两角在自身重力作用下,沿着引膜挡板201的两腰自然垂下,形成为截面呈“冂”字形的定型状态;
两组导膜组件分别沿引膜挡板201的两腰边设置,两组导膜组件彼此的后端之间形成有覆膜口220;定型状态的保鲜膜在覆膜口220处覆盖在盛装有生鲜食品的托盘上;
导膜组件包括两个并行设置的导膜部件,两个导膜部件之间形成有折膜导槽211,折膜导槽211的前端处于所对应引膜挡板201的腰边的正下方,折膜导槽211的后端延伸至覆膜口220处;折膜导槽211主要用于引导并定型保鲜膜下垂的边部,两条折膜导槽211为朝后靠拢的方式布置,即呈“八”字形的收拢形态;
导膜部件包括导膜滚轮架212,导膜滚轮架212上设置有至少两个沿折膜导槽211的长度方向间隔分布的立式导膜滚轮202;立式导膜滚轮202在导膜滚轮架212上可转动地设置,其轴向通常与导膜滚轮架212的顶面保持垂直;
导膜部件上,任意相邻的两个立式导膜滚轮202之间的间隙为导膜间隙206;其中一个导膜部件上至少有一个立式导膜滚轮202的部分边缘,伸入另一个导膜部件上的导膜间隙206中;如此,可通过同一导膜组件的两个导膜部件上的立式导膜滚轮202彼此配合,以将保鲜膜下垂部分夹紧,为保鲜膜的输运和张紧提供条件;
导膜组件的两个导膜部件中,至少有一个导膜部件为主动导膜部件,主动导膜部件上的各立式导膜滚轮202同步传动连接在一起;各立式导膜滚轮202同步传动连接的方式可以有多种,例如:相邻的立式导膜滚轮202彼此传动连接并保证其同方向转动,又例如:分别与动力输出轴传动连接,再例如:通过传动皮带、履带或同步带进行传动连接;
导膜驱动组件包括导膜驱动马达203,导膜驱动马达203通过导膜传动机构与主动导膜部件上的立式导膜滚轮202传动连接;导膜传动机构可以为皮带传动机构、齿轮传动机构、蜗轮蜗杆传动机构等多种;
纵封机构3主要用于将覆盖有保鲜膜的托盘,其上保鲜膜的左右预留部分紧贴在托盘的底部,完成纵封;
切断机构4主要用于在托盘上的保鲜膜在后端预留一定长度后,将其切断;
横封机构5主要用于将保鲜膜的前预留部分和/或后预留部分紧贴在托盘底部,完成横封。
该全自动保鲜膜包装机通过引膜挡板201及保鲜膜的柔软特性,可使得从送膜出口输送出的保鲜膜其端部两角在自身重力作用下,沿着引膜挡板201的两腰自然垂下并分别滑入两组导膜组件的折膜导槽211中,实现保鲜膜的预折和预定型;而且,通过导膜驱动组件可驱使主动导膜部件上的立式导膜滚轮202转动,以带动保鲜膜向后,同时通过部分边缘伸入导膜间隙206中的立式导膜滚轮202,可将保鲜膜下垂部分被夹紧,进而能够使得保鲜膜在预折膜机构中以中间张紧、两边下垂的定型状态,即截面呈“冂”字形的定型状态,朝覆膜口220处输送;如此,不仅实现了在覆膜前对保鲜膜进行机械定型,而且实现了保鲜膜的定型输送、张紧以及左右预留,从而使得保鲜膜能够在覆膜口220处更加准确、稳定地覆盖在盛装有生鲜食品的托盘上,大大提高了覆膜效果。
为了简化结构并保证同步效果,结合图3、图4和图5所示,优选将立式导膜滚轮202通过滚轮轴可转动地设置在导膜滚轮架212上;并使主动导膜部件中,各立式导膜滚轮202的滚轮轴通过滚轮传动带213同步传动连接在一起。
作为导膜传动机构的一种优选实施方式,结合图4和图5所示,导膜传动机构包括设置在导膜驱动马达203的驱动端上的导膜主动齿轮、与导膜主动齿轮231相啮合的导膜从动齿轮232、与导膜从动齿轮232同轴连接的第一导膜转轴233、与第一导膜转轴233间隔设置的第二导膜转轴、绕设在第一导膜转轴233和第二导膜转轴上的导膜传动带204;其中一组导膜组件中的滚轮传动带213绕设在第一导膜转轴233上,另外一组导膜组件中的滚轮传动带213绕设在第二导膜转轴上。该导膜传动机构具有结构简单、安装方便、传动稳定等优点。
具体的,结合图1、图2、图3和图4所示,送膜机构1包括送膜机架120、放膜辊轴111、牵引辊轴103、主动辊轴108、压膜从动辊轴109和送膜驱动组件;
放膜辊轴111可转动地设置在送膜机架120上,其主要用于安装保鲜膜卷;
牵引辊轴103可转动地设置在送膜机架120上,且与放膜辊轴111平行;牵引辊轴103所在位置低于放膜辊轴111,并位于放膜辊轴111的后侧;牵引辊轴103主要用于牵引并张紧保鲜膜的引出段,通常使保鲜膜的引出段绕经牵引辊轴103的下缘;
主动辊轴108可转动地设置在送膜机架120上,且与放膜辊轴111平行;主动辊轴108所在位置高于牵引辊轴103,并位于牵引辊轴103的后侧;通常还使保鲜膜的引出段绕经主动辊轴108的上缘,以利用主动辊轴108的动力朝后输送保鲜膜;
压膜从动辊轴109可转动地设置在送膜机架120上,且与放膜辊轴111平行;压膜从动辊轴109的下缘低于主动辊轴108的上缘,并位于牵引辊轴103的前侧,且压膜从动辊轴109与主动辊轴108之间形成有压膜间隙,压膜间隙的后端口为送膜机构1的送膜出口;压膜从动辊轴109主要用于将保鲜膜压紧在主动辊轴108上,以便实现输送动力的传递;
送膜驱动组件包括送膜电机104,送膜电机104通过送膜传动机构与主动辊轴108传动连接;送膜传动机构可以为皮带传动机构、齿轮传动机构、蜗轮蜗杆传动机构等多种;
托盘输运机构6包括托盘第一输送组件106和托盘过渡输送组件;
托盘第一输送组件106设置在送膜机架120上,并处于牵引辊轴103的下侧;
托盘过渡输送组件包括悬臂梁式辊轴托架205,悬臂梁式辊轴托架205设置在送膜机架120上,并处于覆膜口220的正下方;悬臂梁式辊轴托架205主要由悬臂梁式架体和可转动地设置在悬臂梁式架体上的托架辊轴组成,利用托盘的初始动能在托架辊轴滑动实现覆膜;悬臂梁式辊轴托架205还可包括驱使托架辊轴转动的托架辊轴驱动装置,通过托架辊轴驱动装置驱使托架辊轴带动托盘向后移动实现覆膜;
悬臂梁式辊轴托架205的前端与托盘第一输送组件106的后端相对应,其后端与纵封机构3的托盘进口相对应;
使用时,盛装有生鲜食品的托盘从托盘第一输送组件106的前端输运到悬臂梁式辊轴托架205上,该过程中主动导膜部件上的立式导膜滚轮202带动保鲜膜向后并从折膜导槽211的后端送出,在第一输送组件106和悬臂梁式辊轴托架205以及转动的立式导膜滚轮202的协同输运作用下,使得保鲜膜覆盖在盛装有生鲜食品的托盘上,且托盘左右两边保鲜膜垂直向下形成左右预留部分。
为了便于安装保鲜膜卷,再如图2所示,送膜机架120的上部前端设置有两根左右间隔分布的放膜辊竖支杆121;放膜辊轴111的一端与其中一根放膜辊竖支杆121可转动地连接;另外一根放膜辊竖支杆121上设置有可活动式固定支架101,可活动式固定支架101与放膜辊竖支杆121铰接相连,并可转动至与放膜辊轴111的另一端相对应的位置。如此,形成半开放式保鲜膜卷装放机构;需要安装保鲜膜卷时,将可活动式固定支架101绕接部位转动开,以让出放膜辊轴111的另一端的空间位置,进而可将空心筒状的保鲜膜卷套设在放膜辊轴111上;安装好保鲜膜卷后,将可活动式固定支架101转动至与放膜辊轴111的另一端相对应的位置,即可对保鲜膜卷的端部进行限位,防止其从放膜辊轴111上脱落。
为了便于调节牵引辊横支杆102的高度,以调整对保鲜膜的引出段的张紧作用,再如图2所示,在放膜辊竖支杆121上设置有牵引辊横支杆102,牵引辊横支杆102的前端与放膜辊竖支杆121铰接相连并通过锁紧部件锁紧固定;牵引辊轴103的端部与牵引辊横支杆102的后端可转动地连接。锁紧部件可以在调节好牵引辊横支杆102的高度位置后,将牵引辊横支杆102与放膜辊竖支杆121锁紧固定在一起;锁紧部件可以为锁紧插销、锁紧螺钉、锁紧螺母等多种结构形式。
为了方便安装主动辊轴108,结合图2、图3和图4所示,送膜机架120的上部后端设置有两根左右间隔分布的主动辊竖支杆122;主动辊轴108的两端分别与两根主动辊竖支杆122可转动地连接。
在上述基础上,为了便于引出保鲜膜并将其压紧,再结合图2、图3和图4所示,主动辊竖支杆122上设置有从动辊支架110,从动辊支架110的一端与主动辊竖支杆122铰接;压膜从动辊轴109的端部与从动辊支架110的另一端可转动地连接,并可随从动辊支架110转动工作位置和装膜位置;压膜从动辊轴109处于工作位置时,其位于牵引辊轴103的前侧,且下缘低于主动辊轴108的上缘;压膜从动辊轴109处于装膜位置时,其位于牵引辊轴103的后侧,且上缘低于主动辊轴108的下缘。通过将压膜从动辊轴109调节至装膜位置,即可将保鲜膜的引出段贴在主动辊轴108的上缘,之后再将压膜从动辊轴109调节至工作位置,即可将保鲜膜的引出段压紧在送膜出口,为其提供摩擦力。
为了便于输运保鲜膜和托盘,并使得对两者的输运实现同步关系,再结合图1、图2、图3和图4所示,送膜机架120上设置有送膜架托板130,送膜架托板130位于托盘第一输送组件106的下侧;送膜电机104设置在送膜架托板130上;托盘第一输送组件106包括可转动地设置在送膜机架120的上部前端的第一输送带前转轴611、可转动地设置在送膜机架120的上部后端的第一输送带后转轴612、以及绕设在第一输送带前转轴611和第一输送带后转轴612上的第一输送皮带;送膜传动机构包括送膜减速器105、第一送膜带轮123、第一送膜传动带124、第二送膜带轮125、第二送膜传动带126和第三送膜带轮107;送膜减速器105设置在送膜架托板130上,其动力输入端与送膜电机104的动力输出端传动连接;第一送膜带轮123与第一输送带后转轴612同轴连接,并通过第一送膜传动带124与送膜减速器105的动力输出端传动连接;第二送膜带轮125与第一输送带后转轴612同轴连接;第三送膜带轮107与主动辊轴108同轴连接,并通过第二送膜传动带126与第二送膜带轮125传动连接。
具体的,结合图1、图6、图7和图10所示,纵封机构3包括纵封机架305以及两组纵封组件,两组纵封组件在纵封机架305上左右分布设置;
托盘输运机构6还包括托盘第二输送组件和托盘输运电机605;
托盘第二输送组件包括两套倾斜设置在纵封机架305上的第一立式输送带601,且两套第一立式输送带601左右间隔分布,两套第一立式输送带601之间形成有“V”字形的托盘纵封输送通道320,托盘纵封输送通道320的前端为纵封机构3的托盘进口,托盘纵封输送通道320的后端与横封机构5的托盘进口相对应;
托盘输运电机605通过托盘输运传动机构与第一立式输送带601传动连接;
纵封组件包括纵封转轴306、纵封杆301和纵封电机303;
纵封转轴306沿托盘纵封输送通道320的输送方向设置,并可转动地安装在纵封机架305上;
纵封杆301至少为两根,并沿纵封转轴306的长度方向间隔设置在纵封转轴306上;
两组纵封组件彼此的纵封杆301交错分布,并处于托盘纵封输送通道320的下侧;
纵封电机303通过纵封传动机构与纵封转轴306传动连接,纵封电机303能够驱使纵封转轴306带动纵封杆301转动并伸入至托盘纵封输送通道320中,以对托盘纵封输送通道320中的托盘进行纵向封膜。
上述的纵封机构3能够很方便地输运托盘,同时并对托盘进行纵向封膜;而且,其封膜的方式为机械式纵封,相比于气动式封膜更加稳定,并且通过预折膜机构2和纵封机构3,以及托盘第一输送组件106、悬臂梁式辊轴托架205和第一立式输送带601的配合,利于使得托盘上的保鲜膜定型为圆筒状,提高了覆膜效果。
上述纵封机构3实现纵向封膜的过程为:覆盖有保鲜膜的托盘从悬臂梁式辊轴托架205进入两套第一立式输送带601之间的托盘纵封输送通道320中,并输运至纵封机构3的纵封杆301的正上方;然后,纵封电机303驱使纵封转轴306带动纵封杆301转动并伸入至托盘纵封输送通道320中,由两组纵封组件彼此的纵封杆301分别对保鲜膜的左右预留部分进行上撩,从而使得保鲜膜的左右预留部分紧贴在托盘的底部,实现纵向封膜。对两组纵封组件彼此的纵封杆301进行操控的方式通常为:通过左侧的纵封组件的纵封电机303驱使其纵封转轴306带动纵封杆301逆时针旋转,将保鲜膜的右预留部分紧贴在托盘的底部;通过右侧的纵封组件的纵封电机303驱使其纵封转轴306带动纵封杆301顺时针旋转,将保鲜膜的左预留部分紧贴在托盘的底部;两组纵封组件交替工作实现纵向封膜。纵封杆301的旋转范围优选控制在0~90°。
纵封传动机构可以为皮带传动机构、齿轮传动机构、蜗轮蜗杆传动机构等多种;为了方便安装使用并保证传动的稳定性,再如图6所示,优选使纵封传动机构包括设置在纵封电机303的动力输出端上的第一纵封带轮307、与纵封转轴306同轴连接的第二纵封带轮302、以及绕设在第一纵封带轮307和第二纵封带轮302上的纵封传动带304。
具体的,结合图1、图8和图10所示,切断机构4包括切断刀401和切断驱动装置;切断刀401活动设置;切断驱动装置与切断刀401传动连接,并可驱使切断刀401做上下运动;切断驱动装置可以为升降气缸或油缸、曲柄摇杆机构、上下往复牵引机构等多种;切断刀401的行程范围内形成有切膜口408,切膜口408处于托盘纵封输送通道320的后端与横封机构5的托盘进口之间。切断时,使得保鲜膜需要切断的部位停留在切膜口408处,在切断刀401向下的过程中即可将之切断,且被切断的保鲜膜还受切断刀401的带动下向下落。
在上述基础上,为了方便操控和使用,并保证切断的有效性,再如图8所示,切断机构4还包括切断机架409,以及两根左右间隔设置在切断机架409上的切刀滑轨402;切断机架409通常固定在纵封机架305和/或横封机架503上;切断刀401的两端分别与两根切刀滑轨402滑动配合连接;切断驱动装置包括安装在切断机架409上的对心直动滚子推杆盘型凸轮机构、通过切断传动机构与对心直动滚子推杆盘型凸轮机构传动连接的切断电机404、以及两端分别与切断刀401和切断机架409相连的切刀复位弹簧407;对心直动滚子推杆盘型凸轮机构的推杆与切断刀401的端部连接。
具体的,再如图8所示,对心直动滚子推杆盘型凸轮机构包括凸轮403、推杆和凸轮传动杆412;凸轮传动杆412可转动地设置在切断机架409上;凸轮403为两个,并间隔设置在凸轮传动杆412上;推杆为两根,并分别设置在两个凸轮403的上侧;推杆的上端与切断刀401的端部铰接,且下端设置有与凸轮403的上缘抵接的推杆滚轮;切断传动机构包括设置在切断电机404的动力输出端上的第一切断带轮405、与凸轮传动杆412同轴连接的第二切断带轮、以及绕设在第一切断带轮405和第二切断带轮上的切断传动带406。工作过程为:切断电机404驱动凸轮传动杆412转动,凸轮传动杆412带动凸轮403转动,凸轮403通过推杆推动切断刀401向上运动,并由切刀复位弹簧407拉动切断刀401向下运动。
具体的,结合图1、图9和图10所示,横封机构5包括横封机架503和横封组件;
托盘输运机构6还包括托盘第三输送组件;
托盘第三输送组件包括两套倾斜设置在横封机架503上的第二立式输送带602,且两套第二立式输送带602左右间隔分布,两套第二立式输送带602之间形成有“V”字形的托盘横封输送通道520,托盘横封输送通道520的前端为横封机构5的托盘进口;
托盘输运电机605通过托盘输运传动机构与第二立式输送带602传动连接;
横封组件包括毛刷轴504、软毛刷501和横封驱动马达502;
毛刷轴504可转动地设置在横封机架503上,并处于托盘横封输送通道520的下侧;
软毛刷501设置在毛刷轴504上,其部分伸入托盘横封输送通道520中;
横封驱动马达502与毛刷轴504传动连接,并可驱使毛刷轴504带动软毛刷501对托盘横封输送通道520中的托盘进行横向封膜。
上述的横封机构5进行横向封膜的过程为:纵封后的托盘进入托盘横封输送通道520中,托盘向后输送经过软毛刷501时,保鲜膜的前预留部分受软毛刷501挤压摩擦,进而使得托盘前端竖直向下的保鲜膜前预留部分紧贴在托盘底部;之后,通过横封驱动马达502驱使毛刷轴504带动软毛刷501转动,通过转动的软毛刷501将托盘后端竖直向下的保鲜膜后预留部分紧贴在托盘底部,完成横封。而且,软毛刷501的贴体性很强,使其拨动保鲜膜进行前后端封膜更加紧实,效果更好。为了达到更好的横封效果,可通过横封驱动马达502驱使毛刷轴504带动软毛刷501多次往复转动。
优选的,结合图1和图10,托盘输运机构6还包括下料机架和托盘第四输送组件;
托盘第四输送组件包括两套倾斜设置在下料机架上的第三立式输送带603,且两套第三立式输送带603左右间隔分布,两套第三立式输送带603之间形成有“V”字形的托盘下料输送通道620,托盘下料输送通道620的前端与托盘横封输送通道520的后端相对应;
托盘输运电机605通过托盘输运传动机构与第三立式输送带603传动连接;
下料机架上设置有下料辊轴组件7,下料辊轴组件7与托盘下料输送通道620的后端相对应;下料辊轴组件7为无动力结构,封膜完成后的托盘进入下料辊轴组件7上,在其动能作用下在下料辊轴组件7上滑动,进而使其底部的保鲜膜黏贴度强化,完成整个保鲜膜打包生鲜食品的过程。
优选使第一立式输送带601、第二立式输送带602和第三立式输送带603为近似结构,通常均由可转动设置的输送带前转轴和输送带后转轴,以及绕设在输送带前转轴和输送带后转轴上的输送带组成;输送带前转轴和输送带后转轴通常倾斜设置,其倾斜角度一般根据需要包装的托盘尺寸、安装的难度、占用空间的大小等因素确定。
托盘输运传动机构可以为多种,为了提高传动的稳定性,防止在运输过程中托盘因为装置振动而出现滑落,优选使托盘输运传动机构包括设置在托盘输运电机605的动力输出端上的托盘传动轮604、与输送带后转轴或输送带前转轴同轴连接的托盘输运传动轮606、用于将托盘传动轮604的动力传递给托盘输运传动轮606的托盘传动带、以及用于将动力在多个托盘输运传动轮606彼此之间传递的托盘输运传动带607。
为了便于安装托盘输运机构6的驱动部件,通常在下料机架上还设置有下料架托板,下料架托板处于托盘下料输送通道620的下侧;托盘输运电机605设置在下料架托板上。

Claims (10)

1.生鲜食品打包用全自动保鲜膜包装机,包括送膜机构(1)、纵封机构(3)、切断机构(4)、横封机构(5)和托盘输运机构(6);其特征在于:还包括预折膜机构(2);
所述送膜机构(1)、预折膜机构(2)、纵封机构(3)、切断机构(4)和横封机构(5)通过托盘输运机构(6)依次衔接在一起;
所述预折膜机构(2)包括引膜挡板(201)、两组导膜组件、以及导膜驱动组件;
所述引膜挡板(201)为等腰梯形结构并倾斜设置,其长底边与送膜机构(1)的送膜出口相对应,其短底边位于长底边的后侧并朝向斜下方;
两组导膜组件分别沿引膜挡板(201)的两腰边设置,两组导膜组件彼此的后端之间形成有覆膜口(220);
所述导膜组件包括两个并行设置的导膜部件,两个导膜部件之间形成有折膜导槽(211),所述折膜导槽(211)的前端处于所对应引膜挡板(201)的腰边的正下方,所述折膜导槽(211)的后端延伸至覆膜口(220)处;
所述导膜部件包括导膜滚轮架(212),所述导膜滚轮架(212)上设置有至少两个沿折膜导槽(211)的长度方向间隔分布的立式导膜滚轮(202);
所述导膜部件上,任意相邻的两个立式导膜滚轮(202)之间的间隙为导膜间隙(206);其中一个导膜部件上至少有一个立式导膜滚轮(202)的部分边缘,伸入另一个导膜部件上的导膜间隙(206)中;
所述导膜组件的两个导膜部件中,至少有一个导膜部件为主动导膜部件,所述主动导膜部件上的各立式导膜滚轮(202)同步传动连接在一起;
所述导膜驱动组件包括导膜驱动马达(203),所述导膜驱动马达(203)通过导膜传动机构与主动导膜部件上的立式导膜滚轮(202)传动连接。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生鲜食品打包用全自动保鲜膜包装机,其特征在于:所述立式导膜滚轮(202)通过滚轮轴可转动地设置在导膜滚轮架(212)上;
所述主动导膜部件中,各立式导膜滚轮(202)的滚轮轴通过滚轮传动带(213)同步传动连接在一起。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生鲜食品打包用全自动保鲜膜包装机,其特征在于:所述导膜传动机构包括设置在导膜驱动马达(203)的驱动端上的导膜主动齿轮、与导膜主动齿轮(231)相啮合的导膜从动齿轮(232)、与导膜从动齿轮(232)同轴连接的第一导膜转轴(233)、与第一导膜转轴(233)间隔设置的第二导膜转轴、绕设在第一导膜转轴(233)和第二导膜转轴上的导膜传动带(204);
其中一组导膜组件中的滚轮传动带(213)绕设在第一导膜转轴(233)上,另外一组导膜组件中的滚轮传动带(213)绕设在第二导膜转轴上。
4.根据权利要求1至3中任意一项所述的生鲜食品打包用全自动保鲜膜包装机,其特征在于:所述送膜机构(1)包括送膜机架(120)、放膜辊轴(111)、牵引辊轴(103)、主动辊轴(108)、压膜从动辊轴(109)和送膜驱动组件;
所述放膜辊轴(111)可转动地设置在送膜机架(120)上;
所述牵引辊轴(103)可转动地设置在送膜机架(120)上,且与放膜辊轴(111)平行;所述牵引辊轴(103)所在位置低于放膜辊轴(111),并位于放膜辊轴(111)的后侧;
所述主动辊轴(108)可转动地设置在送膜机架(120)上,且与放膜辊轴(111)平行;所述主动辊轴(108)所在位置高于牵引辊轴(103),并位于牵引辊轴(103)的后侧;
所述压膜从动辊轴(109)可转动地设置在送膜机架(120)上,且与放膜辊轴(111)平行;所述压膜从动辊轴(109)的下缘低于主动辊轴(108)的上缘,并位于牵引辊轴(103)的前侧,且所述压膜从动辊轴(109)与主动辊轴(108)之间形成有压膜间隙,所述压膜间隙的后端口为送膜机构(1)的送膜出口;
所述送膜驱动组件包括送膜电机(104),所述送膜电机(104)通过送膜传动机构与主动辊轴(108)传动连接;
所述托盘输运机构(6)包括托盘第一输送组件(106)和托盘过渡输送组件;
所述托盘第一输送组件(106)设置在送膜机架(120)上,并处于牵引辊轴(103)的下侧;
所述托盘过渡输送组件包括悬臂梁式辊轴托架(205),所述悬臂梁式辊轴托架(205)设置在送膜机架(120)上,并处于覆膜口(220)的正下方;
所述悬臂梁式辊轴托架(205)的前端与托盘第一输送组件(106)的后端相对应,其后端与纵封机构(3)的托盘进口相对应。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生鲜食品打包用全自动保鲜膜包装机,其特征在于:所述送膜机架(120)上设置有送膜架托板(130),所述送膜架托板(130)位于托盘第一输送组件(106)的下侧;
所述送膜电机(104)设置在送膜架托板(130)上;
所述托盘第一输送组件(106)包括可转动地设置在送膜机架(120)的上部前端的第一输送带前转轴(611)、可转动地设置在送膜机架(120)的上部后端的第一输送带后转轴(612)、以及绕设在第一输送带前转轴(611)和第一输送带后转轴(612)上的第一输送皮带;
所述送膜传动机构包括送膜减速器(105)、第一送膜带轮(123)、第一送膜传动带(124)、第二送膜带轮(125)、第二送膜传动带(126)和第三送膜带轮(107);
所述送膜减速器(105)设置在送膜架托板(130)上,其动力输入端与送膜电机(104)的动力输出端传动连接;
所述第一送膜带轮(123)与第一输送带后转轴(612)同轴连接,并通过第一送膜传动带(124)与送膜减速器(105)的动力输出端传动连接;
所述第二送膜带轮(125)与第一输送带后转轴(612)同轴连接;
所述第三送膜带轮(107)与主动辊轴(108)同轴连接,并通过第二送膜传动带(126)与第二送膜带轮(125)传动连接。
6.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生鲜食品打包用全自动保鲜膜包装机,其特征在于:所述纵封机构(3)包括纵封机架(305)以及两组纵封组件,两组纵封组件在纵封机架(305)上左右分布设置;
所述托盘输运机构(6)还包括托盘第二输送组件和托盘输运电机(605);
所述托盘第二输送组件包括两套倾斜设置在纵封机架(305)上的第一立式输送带(601),且两套第一立式输送带(601)左右间隔分布,两套第一立式输送带(601)之间形成有“V”字形的托盘纵封输送通道(320),所述托盘纵封输送通道(320)的前端为纵封机构(3)的托盘进口,所述托盘纵封输送通道(320)的后端与横封机构(5)的托盘进口相对应;
所述托盘输运电机(605)通过托盘输运传动机构与第一立式输送带(601)传动连接;
所述纵封组件包括纵封转轴(306)、纵封杆(301)和纵封电机(303);
所述纵封转轴(306)沿托盘纵封输送通道(320)的输送方向设置,并可转动地安装在纵封机架(305)上;
所述纵封杆(301)至少为两根,并沿纵封转轴(306)的长度方向间隔设置在纵封转轴(306)上;
两组纵封组件彼此的纵封杆(301)交错分布,并处于托盘纵封输送通道(320)的下侧;
所述纵封电机(303)通过纵封传动机构与纵封转轴(306)传动连接,所述纵封电机(303)能够驱使纵封转轴(306)带动纵封杆(301)转动并伸入至托盘纵封输送通道(320)中,以对托盘纵封输送通道(320)中的托盘进行纵向封膜。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生鲜食品打包用全自动保鲜膜包装机,其特征在于:所述切断机构(4)包括切断刀(401)和切断驱动装置;
所述切断刀(401)活动设置;
所述切断驱动装置与切断刀(401)传动连接,并可驱使切断刀(401)做上下运动;
所述切断刀(401)的行程范围内形成有切膜口(408),所述切膜口(408)处于托盘纵封输送通道(320)的后端与横封机构(5)的托盘进口之间。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生鲜食品打包用全自动保鲜膜包装机,其特征在于:所述切断机构(4)还包括切断机架(409),以及两根左右间隔设置在切断机架(409)上的切刀滑轨(402);
所述切断刀(401)的两端分别与两根切刀滑轨(402)滑动配合连接;
所述切断驱动装置包括安装在切断机架(409)上的对心直动滚子推杆盘型凸轮机构、通过切断传动机构与对心直动滚子推杆盘型凸轮机构传动连接的切断电机(404)、以及两端分别与切断刀(401)和切断机架(409)相连的切刀复位弹簧(407);
所述对心直动滚子推杆盘型凸轮机构的推杆与切断刀(401)的端部连接。
9.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生鲜食品打包用全自动保鲜膜包装机,其特征在于:所述横封机构(5)包括横封机架(503)和横封组件;
所述托盘输运机构(6)还包括托盘第三输送组件;
所述托盘第三输送组件包括两套倾斜设置在横封机架(503)上的第二立式输送带(602),且两套第二立式输送带(602)左右间隔分布,两套第二立式输送带(602)之间形成有“V”字形的托盘横封输送通道(520),所述托盘横封输送通道(520)的前端为横封机构(5)的托盘进口;
所述托盘输运电机(605)通过托盘输运传动机构与第二立式输送带(602)传动连接;
所述横封组件包括毛刷轴(504)、软毛刷(501)和横封驱动马达(502);
所述毛刷轴(504)可转动地设置在横封机架(503)上,并处于托盘横封输送通道(520)的下侧;
所述软毛刷(501)设置在毛刷轴(504)上,其部分伸入托盘横封输送通道(520)中;
所述横封驱动马达(502)与毛刷轴(504)传动连接,并可驱使毛刷轴(504)带动软毛刷(501)对托盘横封输送通道(520)中的托盘进行横向封膜。
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生鲜食品打包用全自动保鲜膜包装机,其特征在于:所述托盘输运机构(6)还包括下料机架和托盘第四输送组件;
所述托盘第四输送组件包括两套倾斜设置在下料机架上的第三立式输送带(603),且两套第三立式输送带(603)左右间隔分布,两套第三立式输送带(603)之间形成有“V”字形的托盘下料输送通道(620),所述托盘下料输送通道(620)的前端与托盘横封输送通道(520)的后端相对应;
所述托盘输运电机(605)通过托盘输运传动机构与第三立式输送带(603)传动连接;
所述下料机架上设置有下料辊轴组件(7),所述下料辊轴组件(7)与托盘下料输送通道(620)的后端相对应。
CN202322773390.3U 2023-10-17 2023-10-17 生鲜食品打包用全自动保鲜膜包装机 Active CN220810047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322773390.3U CN220810047U (zh) 2023-10-17 2023-10-17 生鲜食品打包用全自动保鲜膜包装机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322773390.3U CN220810047U (zh) 2023-10-17 2023-10-17 生鲜食品打包用全自动保鲜膜包装机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20810047U true CN220810047U (zh) 2024-04-19

Family

ID=90700283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322773390.3U Active CN220810047U (zh) 2023-10-17 2023-10-17 生鲜食品打包用全自动保鲜膜包装机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20810047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6218968B (zh) 一种型材自动包装设备
DE3036572A1 (de) Maschine zum verpacken oder umhuellen von gegenstaenden, insbesondere in einer waermeschrumpffolie
CN110406727B (zh) 一种进料机构及缠绕包装装盒机
CN2311437Y (zh) 多功能药片板自动包装机
CN109018525B (zh) 一种包装袋长带的套袋装置
CN201825249U (zh) 挂面包装机的整面装置和挂面包装机
CN220810047U (zh) 生鲜食品打包用全自动保鲜膜包装机
CN218055738U (zh) 打包设备
CN218432005U (zh) 一种铝型材包装机
CN212606123U (zh) 塑料杯包装系统
CN111497489B (zh) 一种全自动书封勒口机
CN111776327B (zh) 一种单支包吸管包装机
CN210555954U (zh) 一种敷料批量包装设备
CN210212875U (zh) 一种包装机的输送机构
CN112586527A (zh) 一种自动化馅料食品高速成型加工设备
CN108189142B (zh) 卷筒纸带成品收集模切机
CN212267944U (zh) 一种智能化冷拉伸均匀套膜包装机
CN219215598U (zh) 一种具有四角定位功能的包装系统
CN212738598U (zh) 一种枕芯包装装置
CN212373780U (zh) 高速中药饮片小包包装机
CN214056659U (zh) 单面开口连卷袋制袋机热封装置的驱动机构
CN213961545U (zh) 一种自动化馅料食品高速成型加工设备
CN209921740U (zh) 用于无纺布自动包装封口的热封装置
CN212127003U (zh) 一种皮雕软包用皮革裁切装置
CN217050414U (zh) 一种纸辊下料定位装置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