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20797176U - 电连接器及电器 - Google Patents

电连接器及电器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20797176U
CN220797176U CN202322405842.2U CN202322405842U CN220797176U CN 220797176 U CN220797176 U CN 220797176U CN 202322405842 U CN202322405842 U CN 202322405842U CN 220797176 U CN220797176 U CN 220797176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clamping
hole
connection
groove
clamping groov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322405842.2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凌天福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Shenzhen Tianlin Precision Mould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Shenzhen Tianlin Precision Mould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Shenzhen Tianlin Precision Mould Co ltd filed Critical Shenzhen Tianlin Precision Mould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322405842.2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20797176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20797176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20797176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Landscapes

  • Details Of Connecting Devices For Male And Female Coupling (AREA)

Abstract

本申请公开了一种电连接器及电器,电连接器包括连接本体和卡接件,连接本体上设有连接孔和卡接槽,连接孔贯穿连接本体,卡接槽与连接本体连通,其中,连接孔用于插入导线端子,卡接件与连接本体连接,且卡接件与卡接槽卡接,用于抵持插入连接孔内的导线端子,使导线端子固定在连接孔内。本申请的电连接器无需额外的工具便能够实现电连接器与导线端子的便捷连接,进而将连接有导线端子的电连接器与电器主体上的电连接板连接,实现导线端子与电器主体上的电连接板连接,有益于减少电器在装配时所需的空间和工具,提高生产效益。

Description

电连接器及电器
技术领域
本申请涉及连接器领域,具体涉及一种电连接器及电器。
背景技术
目前导线端子与电连接器之间常采用焊接、压接和插接等连接方式,其中焊接和压接都需要专业的工具和技术,连接过程较为复杂且成本较高,而插接是将导线端子与插入连接器的插孔或插针中,通过导线端子和插孔之间的形状匹配依靠弹性力抵持形成稳定连接,但在导线端子插入插孔的过程中易因为插入角度不准确或用力过大,造成导线端子的弯曲或变形,进而影响导线端子的信号传输或导电性能。
实用新型内容
本申请旨在至少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技术问题之一。为此,本申请提出一种电连接器,能够简化导线端子与连接器之间的连接过程,降低连接成本,同时,还能改善导线端子的弯曲和变形情况,有益于保证导线端子信号传输或导电性能。
本申请还提出一种具有上述电连接器的电器。
根据本申请的第一方面实施例的电连接器,包括连接本体和卡接件,连接本体上设有连接孔和卡接槽,连接孔贯穿连接本体,卡接槽与连接孔连通,连接孔用于插入导线端子;卡接件与连接本体连接,卡接件与卡接槽卡接,用于在卡接槽内抵持插入连接孔内的导线端子,使导线端子固定在连接孔中。
根据本申请第一方面实施例的电连接器,至少具有如下有益效果:卡接槽与连接孔连通,卡接件能够与卡接槽卡接,从而使得卡接件能够抵持插入连接孔内的导线端子,将导线端子固定在连接孔内,与焊接和压接相比,无需专业的工具和技术,降低了连接成本和难度,此外,连接孔能够设置较大的孔径用于减少导线端子在插接过程中的弯曲和变形。
根据本申请的一些实施例,卡接件包括第一连接部、第二连接部和卡接部,连接本体包括第一位置与第二位置,第一连接部的一端与卡接部连接,第一连接部的另一端与连接本体在第一位置处连接,第二连接部的一端与卡接部连接,第二连接部的另一端与连接本体在第二位置处连接,卡接槽位于第一位置与第二位置之间。
根据本申请的一些实施例,卡接部的一侧设有第一凸起,卡接槽内设有第一凹槽,第一凸起与第一凹槽配合,卡接部背离第一凸起的一侧抵持卡接槽的内壁,使得卡接部卡接在卡接槽内。
根据本申请的一些实施例,卡接部还设有第二凸起,第二凸起位于卡接部背离第一凸起的一侧,第二凸起上设有第一倾斜面,卡接槽的内壁上设有第二倾斜面,第一倾斜面与第二倾斜面能够相互配合,使第二凸起沿第二倾斜面卡进卡接槽内。
根据本申请的一些实施例,第一凸起包括避让部,避让部位于第一凸起朝向卡接槽的一侧,第一凹槽内设有倾斜部,倾斜部位于第一凹槽靠近连接孔的一侧,避让部用于避让倾斜部。
根据本申请的一些实施例,卡接槽内还设有第二凹槽,第二凹槽位于卡接槽的上方,第二凹槽用于在卡接件与卡接槽卡接时容纳第一连接部。
根据本申请的一些实施例,第一连接部包括第一连接段与第二连接段,沿垂直于连接孔的贯穿方向,第一连接段位于卡接部的其中一端,第二连接段位于卡接部的另一端,第二凹槽位于卡接槽沿垂直于连接孔贯穿方向的两端,第二凹槽用于容纳第一连接段和第二连接段。
根据本申请的一些实施例,连接孔包括第一通孔与第二通孔,第一通孔与第二通孔连通,沿垂直于连接孔贯穿方向所在的平面,第一通孔的横截面积大于第二通孔的横截面积。
根据本申请的一些实施例,连接本体上设有多个连接孔,各连接孔相互独立,卡接槽与位于同侧的连接孔连通。
根据本申请的第二方面实施例的电器,包括根据本申请上述第一方面实施例的电连接器和电器主体,所述电器主体包括电连接板,电连接板与电连接器连接。
根据本申请第二方面实施例的电器,至少具有如下有益效果:卡接件与卡接槽卡接内用于抵持导线端子,使导线端子固定在连接孔内,再将电连接器插接在电连接板上,相比焊接和压接,有益于降低电器内部连接成本,相比插接,有益于保护导线端子,使连接更稳定,有益于延长电器的使用寿命。
本申请的附加方面和优点将在下面的描述中部分给出,部分将从下面的描述中变得明显,或通过本申请的实践了解到。
附图说明
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申请做进一步的说明,其中:
图1为本申请实施例电连接器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申请实施例电连接器的剖视图;
图3为本申请实施例电连接器第一视角的结构示意图;
图4为本申请实施例电连接器的第二视角的结构示意图;
图5为图1中A处的局部放大示意图。
附图标记:
连接本体100、连接孔110、第一通孔111、第二通孔112、卡接槽120、第一凹槽121、倾斜部1211、第二凹槽122、第二倾斜面123、第一位置130、第二位置140;
卡接件200、第一连接部210、第一连接段211、第二连接段212、第二连接部220、卡接部230、第一凸起231、避让部2311、第二凸起232、第一倾斜面2321。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详细描述本申请的实施例,所述实施例的示例在附图中示出,其中自始至终相同或类似的标号表示相同或类似的元件或具有相同或类似功能的元件。下面通过参考附图描述的实施例是示例性的,仅用于解释本申请,而不能理解为对本申请的限制。
在本申请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涉及到方位描述,例如上、下、前、后、左、右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申请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申请的限制。
在本申请的描述中,若干的含义是一个以上,多个的含义是两个以上,大于、小于、超过等理解为不包括本数,以上、以下、以内等理解为包括本数。如果有描述到第一、第二只是用于区分技术特征为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或者隐含指明所指示的技术特征的数量或者隐含指明所指示的技术特征的先后关系。
本申请的描述中,除非另有明确的限定,设置、安装、连接等词语应做广义理解,所属技术领域技术人员可以结合技术方案的具体内容合理确定上述词语在本申请中的具体含义。
本申请的描述中,参考术语“一个实施例”、“一些实施例”、“示意性实施例”、“示例”、“具体示例”、或“一些示例”等的描述意指结合该实施例或示例描述的具体特征、结构、材料或者特点包含于本申请的至少一个实施例或示例中。在本说明书中,对上述术语的示意性表述不一定指的是相同的实施例或示例。而且,描述的具体特征、结构、材料或者特点可以在任何的一个或多个实施例或示例中以合适的方式结合。
以下结合说明书附图对本申请实施例进行介绍:
参考图1至图2,根据本申请第一方面实施例的电连接器,电连接器包括连接本体100和卡接件200,其中连接本体100上设有连接孔110和卡接槽120,连接孔110上下贯通连接本体100,导线端子可从下至上插入连接孔110内,沿垂直于连接孔110的贯穿方向,卡接槽120可由连接本体100限定出,并位于连接本体100的任意一侧与连接孔110连通。卡接件200与连接本体100连接,卡接件200可卡接在卡接槽120内,用于抵持插入连接孔110内的导线端子,使导线端子固定在连接孔110内,由此,无需通过焊接、压接等设备即可实现导线端子与电连接器的连接。
参考图2和图3,在一些实施例中,连接本体100上可设有多个连接孔110,卡接槽120可由连接本体100限定出,且卡接槽120可设置多个,其中一个卡接槽120可与一个或多个连接孔110连通,卡接件200与连接本体100连接,可避免卡接件200的丢失,有益于提高安装效率。需要说明的是,电连接器可采用塑胶、橡胶等具有形变能力的材料,使得卡接件200与连接本体100之间可通过形变相对移动,进而实现卡接件200与卡接槽120的卡接,卡接件200卡接在卡接槽120内用于对导线端子进行抵持固定。
具体而言,在一些实施例中,连接本体100上设有六个可相互独立的连接孔110,每个连接孔110可用于插入一个导线端子,使得各导线端子之间可相互绝缘,避免造成短路或信号干扰,连接孔110可分为两列,每列设有三个连接孔110,连接本体100上设有两个卡接槽120,分别位于连接本体100的左右两侧,左侧的卡接槽120与左列的三个连接孔110连通,右侧的卡接槽120与右列的三个连接孔110连通,应理解的是,卡接槽120与连接孔110的部分内部空间重合,与连接本体100连接的卡接件200可与卡接槽120卡接,卡接件200卡进卡接槽120的同时侵占连接孔110的至少部分空间,并对插入连接孔110内的导线端子进行抵持,由此将导线端子固定在连接孔110中,相比焊接和压接连接方式,通过卡接件200与卡接槽120卡接抵持导线端子,从而实现导线端子与电连接器之间的连接方式更加简单方便,且无需采用专业的设备,有益于降低连接成本。
参考图1和图2,在一些实施例中,卡接件200包括第一连接部210、第二连接部220和卡接部230,连接本体100上具有第一位置130和第二位置140,第一连接部210的一端与卡接部230连接,第一连接部210的另一端与连接本体100在第一位置130处连接,第二连接部220的一端与卡接部230连接,第二连接部220的另一端与连接本体100在第二位置140处连接,卡接槽120位于第一位置130与第二位置140之间。例如,卡接件200包括第一连接部210、第二连接部220和卡接部230,卡接件200可采用塑胶、软塑料和橡胶等材质,第一连接部210和第二连接部220可设置呈薄片状结构,使得第一连接部210与第二连接部220具有较好的形变能力,从而卡接部230可相对连接本体100移动,由此,第一连接部210和第二连接部220将卡接部230保持在卡接槽120开口所在的一侧,在进行卡接时,无需进行对准即可将卡接部230卡进卡接槽120并抵持插入连接孔110内的导线端子,使得导线端子与电连接器之间的连接更加方便快捷。
具体而言,第一连接部210位于卡接部230的上方,并将卡接部230与连接本体100在第一位置130处连接,第二连接部220位于卡接部230的下方,并将卡接部230与连接本体100在第二位置140处连接,卡接槽120位于第一位置130与第二位置140之间,通过第一连接部210和第二连接部220使卡接部230保持在卡接槽120的左侧和/或右侧,需要说明的是,连接本体100的左右两侧可各有一个卡接槽120,相应的,卡接部230在连接本体100的左右两侧各设有一个,其中一个卡接部230位于左侧卡接槽120的左侧,另一个卡接部230位于右侧卡接槽120的右侧,在进行卡接时,可直接将卡接部230按压进卡接槽120内进行卡接,从而抵持插入连接孔110内的导线端子,使得导线端子与电连接器之间的连接更加便捷。
参考图5,在一些实施例中,卡接部230的下侧可设有第一凸起231,卡接槽120内设有第一凹槽121,第一凹槽121可位于卡接槽120的下方,第一凸起231可卡进第一凹槽121中配合,卡接部230的上侧抵持卡接槽120的上侧内壁使得卡接部230卡在卡接槽120内,卡接部230朝向连接孔110的一侧可用于对插入连接孔110内的导线端子抵持,便于导线端子固定在连接孔110内,由此,可避免采用专业的连接设备,通过按压便可实现卡接部230与卡接槽120的的配合,并对导线端子进行固定,有益于节约安装空间,降低连接成本。
参考图5,在一些实施例中,卡接部230上还可设有第二凸起232,第二凸起232位于卡接部230背离第一凸起231的一侧,例如,第一凸起231位于卡接部230的下侧,第二凸起232位于卡接部230的上侧;或者第一凸起231也可位于卡接部230的上侧,第二凸起232位于卡接部230的下侧,第一凸起231与卡接槽120内的第一凹槽121配合,第二凸起232与卡接槽120内第一凹槽121相对的一侧抵持,以使得卡接部230固定在卡接槽120内,需要说明的是,电连接器可以采用塑胶、软塑料和橡胶等具有一定形变能力的材质,使得卡接部230和卡接槽120均具有一定的弹性变形能力,卡接部230与第一凸起231相对的一侧直接抵持卡接槽120的内壁,第二凸起232相比卡接部230上第二凸起232所在的整个面抵持卡接槽120的内壁更容易产生形变,使得卡接更为省力。
此外,第二凸起232上还可设有第一倾斜面2321,相应的,卡接槽120的上侧内壁上可设有第二倾斜面123,第一倾斜面2321与第二倾斜面123可具有相同的斜度,使得卡接部230与卡接槽120卡接时,第一倾斜面2321与第二倾斜面123可相互配合提供导向作用,使第二凸起232沿一定角度卡进卡接槽120内,便于卡接部230更准确的卡进卡接槽120内,提高卡接部230与卡接槽120的卡接精度,同时,斜面使得第二凸起232与卡接槽120卡接时,第二凸起232上的弹性变形是逐渐发生并达到最大变形程度的,从而弹性力也是逐渐增大的,使卡接部230与卡接槽120更容易卡接。
参考图5,在一些实施例中,第一凸起231还包括避让部2311,避让部2311位于第一凸起231朝向卡接槽120的一侧,第一凹槽121内还设有倾斜部1211,倾斜部1211位于第一凹槽121靠近连接孔110的一侧,卡接部230与卡接槽120卡接后,第一凸起231的一部分与倾斜部1211抵持,卡接部230的一部分对插入连接孔110的导线端子进行抵持,导线端子在倾斜部1211所在处由于被抵持产生一定程度的形变,倾斜部1211能够使导线端子在倾斜部1211所在处受到的沿左右方向的抵压力由突变转变为渐变,进而使得导线端子在倾斜部1211所在处沿左右方向变形是逐渐发生的,与未设置倾斜部1211相比,导线端子受到抵持产生逐步形变有益于保护导线端子,使得导线端子由倾斜部1211下方未受到抵持至倾斜部及上方受到抵持的过渡更加缓和,避免因导线端子产生突变的变形造成损伤,从而有益于提升电连接器的连接稳定性和使用寿命。
此外,避让部2311可以是一个内凹的结构,例如,避让部2311可以设置成一个内凹的圆弧面,减小了避让部2311与倾斜部1211的接触面,从而使得避让部2311更容易产生形变,在卡接部230与卡接槽120卡接时,可以降低倾斜部1211与避让部2311之间抵持产生的作用力,使得卡接部230与卡接槽120的卡接更为容易,有益于提高电连接器与导线端子的连接效率。
参考图4和图5,在一些实施例中,卡接槽120内还设有第二凹槽122,第二凹槽122位于卡接槽120的上方,第二凹槽122在卡接槽120内可沿着垂直于连接孔110贯穿连接本体100的方向分布,在卡接件200与卡接槽120卡接时,第一连接部210会随着卡接部230一同向着卡接槽120所在的位置移动,第二凹槽122能够容纳第一连接部210,避免对卡接部230与卡接槽120的卡接造成干涉,此外,第一连接部210也可以设置在卡接部230的下侧,第二凹槽122此时应设置在卡接槽120的下方,第二凹槽122与第一连接部210可对应设置。以保证卡接部230与卡接槽120的正常卡接。
参考图2和图3,在一些实施例中,第一连接部210包括第一连接段211与第二连接段212,沿着垂直于连接孔110贯穿连接本体100的方向,第一连接段211位于卡接部230的其中一端,且第一连接段211的其中一端与连接本体100连接,第一连接段211的另一端与卡接部230连接,第二连接段212位于卡接部230的另一端,且第二连接段212的其中一端与连接本体100连接,第二连接段212的另一端与卡接部230连接,相应的,第二凹槽122也可设置两个,沿垂直于连接孔110贯穿方向,其中一个第二凹槽122位于卡接槽120一端,另一个第二凹槽122位于卡接槽120的另一端,两个第二凹槽122分别用于容纳第一连接段211与第二连接段212,与沿垂直于连接孔110贯穿方向设置连续连接的第一连接部210相比,第一连接部210分为两个小连接段与卡接部230相连,使第一连接部210更容易变形,进而卡接部230更容易相对连接本体100移动,使电连接器更容易卡接。
在另一些实施例中,第一连接部210可分成任意数量的连接段,每个连接段的一端与卡接部230连接,另一端与连接本体100连接,各连接段相互独立,卡接槽120内相应设置相同数量的第二凹槽122对各连接段进行容纳,需要说明的是,第二凹槽122的数量也可以与连接段的数量不同,例如第一连接部210位于卡接部230的上方,且第一连接部210分为若干连接段,卡接槽120的上侧可设置一个或若干个沿着垂直于连接孔110贯穿连接本体100方向分布的第二凹槽122,第二凹槽122可在卡接部230与卡接槽120卡接时对第一连接部210的若干连接段进行容纳,避免各连接段对卡接部230与卡接槽120的卡接造成阻碍,应理解的是,沿垂直于连接孔110贯穿连接本体100方向,第二凹槽122可设置不同的延伸长度,以容纳一个或多个连接段,连接段的数量越多,卡接部230与连接本体100的连接越稳定,相应的,卡接部230与卡接槽120的卡接难度就会增大,可根据不同的连接要求设置不同数量的连接段,从而平衡卡接部230与连接本体100的连接稳定性及卡接部230与卡接槽120卡接难度,提升电连接器的连接性能。
参考图2,在一些实施例中,连接孔110包括第一通孔111与第二通孔112,且第一通孔111与第二通孔112连通,沿着垂直与连接孔110贯穿方向所在的平面,第一通孔111的横截面积大于第二通孔112的横截面积,导线端子由第一通孔111插入连接孔110内,第一通孔111的横截面积大于第二通孔112的横截面积有助于导线端子的插入,第一通孔111设置较小的横截面积有助于对导线端子进行固定保持,由此,可减少导线端子因未对准连接孔110导致的弯曲或变形,保证导线端子的信号传输或导电性能。
在另一些实施例中,第一通孔111与第二通孔112由下至上连通,卡接槽120位于第一通孔111的一侧,且第一通孔111与卡接槽120连通,沿垂直于连接孔110的贯穿方向的平面,第一通孔111由下至上其横截面积逐渐减小,至卡接槽120处第一通孔111的横截面积达到最小,且第一通孔111在卡接槽120处的横截面积大于第二通孔112的横截面积。应理解的是,第一通孔111的左右两侧内壁相对沿连接孔110贯穿方向所在的平面倾斜,第一通孔111内壁的倾斜可实现第一通孔111对导线端子的导向作用,进一步改善了导线端子因插入角度不准确造成导线端子弯曲或变形问题,有益于导线端子的信号传输或导电性能。
参考图1至图3,在一些实施例中,连接本体100上可设有多个连接孔110,多个连接孔110均可贯穿连接本体100,各连接孔110之间可相互独立,各连接孔110可呈阵列排列,卡接槽120可位于连接本体100的左侧和/或右侧并于若干连接孔110连通,每个连接孔110内可插入一个导线端子,使得各连接孔110内的导线端子彼此相互独立,避免不同的导线端子之间短路或信号干扰。
例如,可设置六个连接孔110,分为两列,左右列各设有三个连接孔110,连接本体100的左右两侧均设有与连接孔110连通的卡接槽120,左侧的卡接槽120与左列的三个连接孔110连通,右侧的卡接槽120与右列的三个连接孔110连通,且两个卡接槽120无连通关系,卡接件200与连接本体100连接设置在卡接槽120的开口朝向的一侧,具体而言,左侧的卡接件200位于左侧的卡接槽120左侧,左侧的卡接件200与左侧的卡接槽120卡接,用于抵持插入左列三个连接孔110内的导线端子,右侧的卡接件200位于右侧的卡接槽120右侧,右侧的卡接件200与右侧的卡接槽120卡接,用于抵持插入右列三个连接孔110内的导线端子,由此,一个卡接件200可抵持多个导线端子,能够减少卡接件200的数量,简化电连接器的结构,同时,通过一次卡接可抵持多个连接孔110的导线端子,有益于提升导线端子与电连接器之间的连接效率。
需要说明的是,上述连接孔110的数量可根据实际需求进行设置,以满足不同数量的导线端子与电连接器的连接,从而适应不同的线板连接需求,以传输不同的电流或信号。
参考图1,根据本申请第二方面实施例的电器,其包括电器主体,电器主体内设置有电连接板,上述任一实施例中的电连接器与导线端子连接,并连接在电连接板上,实现板线连接,需要说明的是,上述电器可以是空调、冰箱、洗衣机等常用电器。上述电连接器采用卡接件200与卡接槽120卡接,从而抵持导线端子进行固定的方式,相比焊接和压接方式,无需采用专业的焊接或压接设备,有益于降低电连接器的连接成本,从而降低电器的生产成本,此外,上述电连接器相比采用插接方式的连接器,通过设定连接孔110的较大的孔径,有益于在导线端子插入连接孔时保护导线端子的完整性,提升上述电连接器的稳定性,从而有益于延长电器的使用寿命。
上面结合附图对本申请实施例作了详细说明,但是本申请不限于上述实施例,在所属技术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所具备的知识范围内,还可以在不脱离本申请宗旨的前提下作出各种变化。此外,在不冲突的情况下,本申请的实施例及实施例中的特征可以相互组合。

Claims (10)

1.一种电连接器,其特征在于,包括:
连接本体,设有连接孔和卡接槽,所述连接孔贯穿所述连接本体,所述卡接槽与所述连接孔连通,所述连接孔用于插入导线端子;
卡接件,与所述连接本体连接,所述卡接件与所述卡接槽卡接,用于抵持插入所述连接孔内的所述导线端子,使所述导线端子固定在所述连接孔中。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连接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卡接件包括第一连接部、第二连接部和卡接部,所述连接本体包括第一位置与第二位置,所述第一连接部的一端与所述卡接部连接,所述第一连接部的另一端与所述连接本体在所述第一位置处连接,所述第二连接部的一端与所述卡接部连接,所述第二连接部的另一端与所述连接本体在所述第二位置处连接,所述卡接槽位于所述第一位置与所述第二位置之间。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电连接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卡接部的一侧设有第一凸起,所述卡接槽内设有第一凹槽,所述第一凸起与所述第一凹槽配合,所述卡接部背离所述第一凸起的一侧抵持所述卡接槽的内壁,使得所述卡接部卡接在所述卡接槽内。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电连接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卡接部还设有第二凸起,所述第二凸起位于所述卡接部背离所述第一凸起的一侧,所述第二凸起上设有第一倾斜面,所述卡接槽的内壁上设有第二倾斜面,所述第一倾斜面与所述第二倾斜面能够相互配合,使所述第二凸起沿所述第二倾斜面卡进所述卡接槽内。
5.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电连接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凸起包括避让部,所述避让部位于所述第一凸起朝向所述卡接槽的一侧,所述第一凹槽内设有倾斜部,所述倾斜部位于所述第一凹槽靠近所述连接孔的一侧,所述避让部用于避让所述倾斜部。
6.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电连接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卡接槽内还设有第二凹槽,所述第二凹槽位于所述卡接槽的上方,所述第二凹槽用于在所述卡接件与所述卡接槽卡接时容纳所述第一连接部。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电连接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连接部包括第一连接段与第二连接段,沿垂直于所述连接孔的贯穿方向,所述第一连接段位于所述卡接部的其中一端,所述第二连接段位于所述卡接部的另一端,所述第二凹槽位于所述卡接槽沿垂直于所述连接孔贯穿方向的两端,所述第二凹槽用于容纳所述第一连接段和第二连接段。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连接器,其特征在于,所述连接孔包括第一通孔与第二通孔,所述第一通孔与所述第二通孔连通,沿垂直于所述连接孔贯穿方向所在的平面,所述第一通孔的横截面积大于所述第二通孔的横截面积。
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连接器,其特征在于,所述连接本体上设有多个连接孔,各所述连接孔相互独立,沿垂直于所述连接孔贯穿方向,所述卡接槽位于所述连接本体的一侧,所述卡接槽与位于同侧的所述连接孔连通。
10.一种电器,其特征在于,包括:
电器主体,所述电器主体包括电连接板;
如权利要求1至9中任一项所述的电连接器,所述电连接器与所述电连接板连接。
CN202322405842.2U 2023-09-05 2023-09-05 电连接器及电器 Active CN220797176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322405842.2U CN220797176U (zh) 2023-09-05 2023-09-05 电连接器及电器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322405842.2U CN220797176U (zh) 2023-09-05 2023-09-05 电连接器及电器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20797176U true CN220797176U (zh) 2024-04-16

Family

ID=90629392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322405842.2U Active CN220797176U (zh) 2023-09-05 2023-09-05 电连接器及电器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20797176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212085282U (zh) 端子总成以及电连接器
US11456561B2 (en) Terminal structure for high-speed data transmission connector and connector thereof
US10950978B2 (en) Connector with prevention of lopsidedness in a movable region of a movable housing with respect to a fixed housing
CN111564721B (zh) 电连接器
KR101157672B1 (ko) 커넥터
KR20000034964A (ko) 스위치 부착 동축커넥터
TWI826872B (zh) 端子模組以及背板連接器
KR20040078686A (ko) 기판 내장형 압접 커넥터
CN117913571A (zh) 端子组件和连接器
CN112751219B (zh) 电性端子以及电连接器
US8162679B2 (en) Insulation displacement contact and electric connector using the same
CN220797176U (zh) 电连接器及电器
CN115483557A (zh) 电连接器组件
US11705657B2 (en) Electrical connector
CN112909662B (zh) 一种连接器及使用该连接器的连接器组件
US7156687B1 (en) Insulation displacement connection connector assembly with cable positioning recesses
CN112803187A (zh) 连接器
CN219017947U (zh) 带有护套的接插转接端子及相应的连接器
CN220401019U (zh) 一种侧接式板端连接器及其组件
CN219247077U (zh) 基于错位接触的fpc连接器组件
CN218039889U (zh) 导电端子及电连接器
CN220553674U (zh) 一种连接件及工控模块
CN220873872U (zh) 一种立式电连接器及信号高频传输电路
CN217306771U (zh) 连接器
CN113783011B (zh) 电连接器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