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20796916U - 盖板、电池包及用电设备 - Google Patents

盖板、电池包及用电设备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20796916U
CN220796916U CN202322369403.0U CN202322369403U CN220796916U CN 220796916 U CN220796916 U CN 220796916U CN 202322369403 U CN202322369403 U CN 202322369403U CN 220796916 U CN220796916 U CN 220796916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battery pack
battery
heating
cover plate
insulating layer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322369403.0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刘辉
陈雪美
张亚军
张丽娜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BYD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BYD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BYD Co Ltd filed Critical BYD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322369403.0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20796916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20796916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20796916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Classifications

    • YGENERAL TAGGING OF NEW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S; GENERAL TAGGING OF CROSS-SECTIONAL TECHNOLOGIES SPANNING OVER SEVERAL SECTIONS OF THE IPC; 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CROSS-REFERENCE ART COLLECTIONS [XRACs] AND DIGESTS
    • Y02TECHNOLOGIES OR APPLICATIONS FOR MITIGATION OR ADAPTATION AGAINST CLIMATE CHANGE
    • Y02EREDUCTION OF GREENHOUSE GAS [GHG] EMISSIONS, RELATED TO ENERGY GENERATION, TRANSMISSION OR DISTRIBUTION
    • Y02E60/00Enabling technologies; Technologies with a potential or indirect contribution to GHG emissions mitigation
    • Y02E60/10Energy storage using batteries

Landscapes

  • Battery Mounting, Suspending (AREA)
  • Secondary Cells (AREA)

Abstract

本申请涉及一种盖板、电池包及用电设备。该盖板用于配合电池托盘合围形成容纳电池组的收容空间,盖板包括沿厚度方向层叠的盖板本体、加热部以及第一绝缘层,盖板本体用于连接电池托盘,加热部位于盖板本体朝向电池组的一侧,加热部用于加热电池组,第一绝缘层覆盖加热部。本申请盖板通过集成有加热部,以使得加热部能够加热电池组,在保证加热部对温度低于预设温度的电池组加热的同时,减小加热部所占用的空间,提高本申请盖板的空间利用率。

Description

盖板、电池包及用电设备
技术领域
本申请涉及电池领域,尤其涉及一种盖板、一种包括所述盖板的电池包、以及一种包括所述电池包的用电设备。
背景技术
在相关技术中,电池包中通常包括电池托盘、盖板和电池组,电池托盘和盖板合围形成收容空间,电池组位于收容空间内。为了保证电池组在温度低于预设温度时的正常运行,通常会在电池包内设置加热板,以对电池组内的电芯加热。
但在现有技术中,加热板会占用较多的收容空间的位置,降低了电池包的空间利用率。
实用新型内容
鉴于上述现有技术的不足,本申请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提高空间利用率的盖板、一种包括所述盖板的电池包,以及一种包括所述电池包的用电设备。具体包括如下技术方案:
第一方面,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了一种盖板,用于配合电池托盘合围形成容纳电池组的收容空间,盖板包括沿厚度方向层叠的盖板本体、加热部以及第一绝缘层,盖板本体用于连接电池托盘,加热部位于盖板本体朝向电池组的一侧,加热部用于加热电池组,第一绝缘层覆盖加热部。
本申请盖板通过设置朝向电池组的加热部,以实现加热部对温度低于预设温度的各个电池组的加热。
本申请盖板还通过集成加热部,具体地,盖板将加热部设置在盖板本体与第一绝缘层之间,以在保证加热部对电池组的加热功能的同时,避免加热部对收容空间的占用,从而提高本申请盖板的空间利用率。
在一种实施例中,第一绝缘层的厚度大于等于0.2mm且小于等于0.4mm。
在本实施例中,通过将第一绝缘层的厚度设置大于等于0.2mm且小于等于0.4mm,避免了因第一绝缘层过厚而影响加热部的热能传递,也避免了因过薄而导致绝缘失效的现象。
在一种实施例中,第一绝缘层与盖板本体连接。
在本实施例中,通过第一绝缘层与盖板本体连接,以提高对加热部的保护能力,避免加热部裸露的风险。
在一种实施例中,盖板本体包括本体部和第二绝缘层,本体部用于配合电池托盘形成收容空间,第二绝缘层设于加热部和本体部之间。
在本实施例中,通过在加热部和本体部之间设置第二绝缘层,以避免加热部的电流经由本体部传输至电池组内而导致电池组短路等现象,同时,还避免加热部的温度经由本体部向外逸散而影响外部设备的工作的现象。
在一种实施例中,第二绝缘层的厚度大于等于0.6mm且小于等于1mm。
在本实施例中,通过将第二绝缘层的厚度设置大于等于0.6mm且小于等于1mm,以在保证第二绝缘层的隔热效果的同时,减小本申请盖板的厚度,从而提高本申请盖板的空间利用率。
在一种实施例中,盖板为一体件。
在本实施例中,通过将盖板设置为一体件,以使得盖板具备加热功能,从而在保证对电池组的温度调节效果的同时,还能够减小加热部所占据的收容空间,提高本申请盖板的空间利用率。
第二方面,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了一种电池包,包括电池托盘、电池组、以及盖板,盖板与电池托盘合围形成收容空间,电池组位于收容空间内。
在本实施例中,本申请电池包通过将电池组设置在收容空间内,以实现对电池组的收容和固定。再通过将盖板集成的加热部朝向电池组设置,并使得加热部在电池组上的投影与电池组至少部分重合,以实现加热部对温度低于预设温度的各个电池组的加热。
在一种实施例中,电池组的数量为多个,且沿盖板的平面方向排布,盖板的加热部在盖板的所在平面方向上的投影与电池组至少部分重合。
在一种实施例中,加热部包括多个相互串联和/或并联的加热件,每个加热件在盖板所在的平面方向上的投影至少部分与电池组重叠。
在本实施例中,通过设置多个相互串联或并联的加热件,并将每个加热件在盖板所在的平面方向上的投影至少部分与电池组重叠,以使得单个加热件能够实现对一个电池组内的电芯的加热,从而保证了加热部对同个电池组内的一个或多个电芯的加热效果。
在一种实施例中,加热件的数量与电池组的数量相同,每个加热件与每个电池组一一对应,且每个加热件在盖板的所在平面方向上的投影与对应的电池组内的每个电芯的至少部分重叠。
在本实施例中,通过将每个加热件在盖板的所在平面方向上的投影与对应的电池组内的每个电芯的至少部分重叠,以使得一个加热件能够对应实现一个电池组的电芯的加热,从而保证了加热部对多个电池组的加热效果。
在一种实施例中,电池托盘包括底板和多个隔板,多个隔板固定于底板并朝向盖板延伸,其中,每个电池组的四周围设有多个隔板,加热部用于加热隔板。
在本实施例中,通过在每个电池组的四周围设多个隔板,将各个电池组相互间隔开,以在电池组发生故障而导致电解液泄露时,泄露的电解液不会通过隔板扩散至其他电池组上,从而保证了本申请电池包的安全性。
在一种实施例中,隔板包括多个间隔排布的第一隔板,第一隔板的排布方向与电池组内的电芯的排布方向相同,其中,加热部在底板上的投影与至少部分第一隔板重叠。
在本实施例中,由于第一隔板具有散热功能,通过将加热部在底板上的投影与至少部分第一隔板重叠,以防止第一隔板吸收相邻电芯的温度,从而导致靠近于第一隔板的电芯的温度低于其余电芯的温度的现象,保证了本申请电池包的温度均匀。
在一种实施例中,沿第一隔板的排布方向,与第一隔板相邻的电池组内的电芯在第一隔板所在的平面方向上的投影收容于第一隔板。
在本实施例中,通过将第一隔板相邻的电池组内的电芯在垂直于第一隔板所在的平面方向上的投影收容于第一隔板,以在该电池组内的电芯沿第一隔板的排布方向向两侧膨胀时,阻挡电池组内的电芯膨胀,避免了因部分电芯的膨胀力挤压其余电芯的现象。
在一种实施例中,电池包还包括配电箱,配电箱设于电池托盘上并与加热部电性连接,以控制加热部对电芯的加热情况。
在本实施例中,通过在电池包内设置配电箱,并将配电箱与加热部电性连接,以使得本申请盖板可以通过控制配电箱的通电情况来实现对加热部的加热情况的控制,从而控制对各个电芯的加热情况的控制。
第三方面,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了一种用电设备,包括上述的电池包。
可以理解的,由于本申请第二方面所提供的电池包和本申请第三方面所提供的用电设备,均采用了本申请第一方面所提供的盖板,其同样具有提高空间利用率的有益效果。
附图说明
图1为本申请一种实施例中所提供的电池包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申请一种实施例中所提供的电池包的局部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申请一种实施例中所提供的电池包的分解示意图;
图4为现有技术中的电池包的分解示意图;
图5为本申请一种实施例中所提供的盖板的平面结构示意图;
图6为本申请一种实施例中所提供的加热件的局部结构示意图;
图7为本申请一种实施例中所提供的电池包的另一局部结构示意图;
图8为本申请一种实施例中所提供的电池包的另一结构示意图;
图9为本申请一种实施例中所提供的电池包的又一局部结构示意图;
图10为本申请一种实施例中所提供的电池包的另一分解示意图;
图11为本申请一种实施例中所提供的电池包的再一局部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便于理解本申请,下面将参照相关附图对本申请进行更全面的描述。附图中给出了本申请的较佳实施方式。但是,本申请可以以许多不同的形式来实现,并不限于本文所描述的实施方式。相反地,提供这些实施方式的目的是使对本申请的公开内容理解的更加透彻全面。
以下各实施例的说明是参考附加的图示,用以例示本申请可用以实施的特定实施例。本文中为部件所编序号本身,例如“第一”、“第二”等,仅用于区分所描述的对象,不具有任何顺序或技术含义。而本申请所说“连接”、“联接”,如无特别说明,均包括直接和间接连接(联接)。本申请中所提到的方向用语,例如,“上”、“下”、“前”、“后”、“左”、“右”、“内”、“外”、“侧面”等,仅是参考附加图式的方向,因此,使用的方向用语是为了更好、更清楚地说明及理解本申请,而不是指示或暗指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申请的限制。
在本申请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安装”、“相连”、“连接”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地连接,或者一体地连接;可以是机械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申请中的具体含义。需要说明的是,本申请的说明书和权利要求书及所述附图中的术语“第一”、“第二”等是用于区别不同对象,而不是用于描述特定顺序。此外,本申请中使用的术语“包括”、“可以包括”、“包含”、或“可以包含”表示公开的相应功能、操作、元件等的存在,并不限制其他的一个或多个更多功能、操作、元件等。此外,术语“包括”或“包含”表示存在说明书中公开的相应特征、数目、步骤、操作、元素、部件或其组合,而并不排除存在或添加一个或多个其他特征、数目、步骤、操作、元素、部件或其组合,意图在于覆盖不排他的包含。
除非另有定义,本文所使用的所有的技术和科学术语与属于本申请的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通常理解的含义相同。本文中在本申请的说明书中所使用的术语只是为了描述具体的实施方式的目的,不是旨在于限制本申请。
本申请提供一种用电设备,包括电池包,电池包用于为用电设备提供电能。可以理解的,在另一些实施例中,电池包还可以应用于其它需要电能的场所,申请人对此不做特别限定。
请参阅图1所示的本申请一种实施例中所提供的电池包100的结构示意图,以及请参阅图2所示的本申请一种实施例中所提供的电池包100的局部结构示意图。其中,为了便于描述电池托盘10与电池组30的关系,图2中省去了图1中的盖板20。
如图1和图2所示,本申请电池包100包括电池托盘10、盖板20和电池组30。其中,电池托盘10和盖板20合围形成有收容空间11,电池组30收容于收容空间11内。可以理解的,电池托盘10和盖板20的相互配合,实现了对电池组30的收容和固定。
电池组30包括多个电芯31,多个电芯31沿盖板20的平面方向间隔排布,以便于实现多个电芯31的电性连接。如图2所示,电池组30内的多个电芯31沿第二方向002间隔排布。可以理解的,在另一种实施例中,电芯31也可沿第三方向003间隔排布,其中,第三方向003与第二方向002相互垂直。盖板20的厚度方向为第一方向即附图中指的001方向。盖板20所在的平面即由附图中第二方向002与第三方向003共同限定出来的平面。因此盖板所在的平面方向即为附图中第二方向002或者第三方向003。
每个电芯31内填充有电解液(图中未示出)。当电流通过外部电路(图中未示出)传输至各个电芯31内时,电能能够与电解液配合转换成化学能,并存储于各个电芯31内。由此实现本申请电池包100的充电功能。
当外部设备(图中未示出)与电池组30连通时,存储于各个电芯31内的化学能会逐步转换成电能,并传输至外部设备上。由此实现本申请电池包100的放电功能。
电池组30内的多个电芯31之间相互电性连接(串联或并联)。可以理解的,当电池组30内的电芯31相互串联时,能够使得电池组30的电压升高。当电池组30内的电芯31之间相互并联时,能够使得电池组30的电池容量增大。由此,电池组30内的多个电芯31之间相互串联或并联,以使得本申请电池包100具有不同的电压或电池容量,以适配不同的使用场景。
请参阅图3所示的本申请一种实施例中所提供的电池包100的分解示意图。
如图3所示,盖板20包括加热部21,加热部21集成于盖板20朝向电池组30的表面。其中,加热部21与外部电路电性连接。可以理解的,外部电路所传输的电流能够进入加热部21,加热部21能够在电流的作用下向外释放热量。进一步地,加热部21覆盖电池组30内的各个电芯31,保证每个电芯31的加热效率,平衡电池包100内电芯31温度。
由于电池组30的温度低于预设温度T时,各个电芯31内的电解液的导电活性会下降,使得电解液难以与正负极材料相互配合实现电池包100的充电和放电。从而降低电池包100的充电效率和放电效率,影响电池包100的充放电功率。
因此,当电池组30的温度低于预设温度T时,外部供电电路向加热部21传输电能,加热部21能够在外部供电电路的电流的作用下向各个电芯31释放热量。各个电芯31吸收加热部21的热量,以提升电芯31的温度,并将各个电芯31的温度提升至高于或等于预设温度T。由此保证了各个电芯31内的电解液活性,保证了本申请电池包100的充放电功率。
同时,如图3所示,加热部21集成于盖板20上,避免了加热部21占用收容空间11在第一方向001上的空间,保证了电池组30的容量。从而使得电池包100在保证加热部21对各个电芯31的加热功能的同时,提高了本申请盖板20的空间利用率,提高了本申请电池包100的空间利用率。
如图3所示,盖板20还包括第一绝缘层22和盖板本体23。盖板本体23、加热部21以及第一绝缘层22依次沿盖板20的第一方向001层叠设置。其中,盖板本体23用于连接电池托盘10,加热部21位于盖板本体23朝向电池组30的一侧,第一绝缘层22覆盖加热部21。具体地,第一绝缘层22贴合于加热部21朝向电池组30的表面。基于加热部21是通过与外部电流配合而形成的热量。可以理解的,第一绝缘层22的设置使得传输至加热部21上的电流与电芯31间隔,避免了加热部21表面的电流传输至电芯31上而导致电芯31短路的现象,保证了本申请盖板20的使用安全,进而保证了本申请电池包100的使用安全。
盖板本体23用于与电池托盘10连接,以形成收容空间11。同时,沿第一方向001,盖板本体23、加热部21和第一绝缘层22依次层叠。且加热部21位于盖板本体23朝向电池组30的一侧。可以理解的,盖板本体23还用于承载加热部21和第一绝缘层22。
由此,本申请电池包100通过将加热部21集成在盖板本体23上,并在加热部21朝向电池组30的表面设置第一绝缘层22,从而在保证加热部21对温度低于预设温度T的电芯31的加热功能的同时,也提升了本申请盖板20的空间利用率,提升了本申请电池包100的空间利用率。
请参阅图4所示的现有技术中的电池包100’的分解示意图。
在现有技术中,电池包100’包括电池托盘10’、盖板20’、电池组30’和加热件40’,电池托盘10’和盖板20’合围形成收容空间11’,电池组30’和加热件40’收容于收容空间11’内。其中,加热件40’位于电池组30’靠近盖板20’的一侧,并与电池组30’接触。
电池组30’内设有多个沿盖板20’平面方向排布的电芯31’,加热件40’覆盖各个电芯31’。当电池组30’的温度低于预设温度T时,加热件40’向各个电芯31’释放热量,以加热电芯31’。
在现有技术中,盖板20’包括盖板本体21’和第一绝缘层22’,第一绝缘层22’固定于盖板本体21’靠近加热件40’的表面,以实现盖板20’的绝缘。加热件40’包括设置在加热部41’相对两侧的第二绝缘层42’和第三绝缘层43’,以满足加热件40’的绝缘需求。
基于加热件40’的绝缘需求,可以理解的,在现有技术中,加热件40’设置在收容空间11’中,使得电池组30’在第一方向001’上的空间位置缩小,使得电池组30’的容量降低,从而使得电池包100’的空间利用率降低。
由此,本申请电池包100通过将加热部21集成在盖板20上,并利用盖板20的第二绝缘层232配合第一绝缘层22以满足加热部21的绝缘需求,避免了加热部21占据收容空间11的情况,从而在保证加热部21对温度低于预设温度T的电芯31的加热功能的同时,也提升了本申请盖板20的空间利用率,提升了本申请电池包100的空间利用率。
同时,对比参照图3和图4,可以理解的,相较于现有技术,本申请电池包100通过将加热部21集成在盖板20上,在保证盖板20和加热部21的绝缘需求的同时,减小了绝缘结构的应用。
具体的,在现有技术中,对于加热件40’和盖板20’,采用了第一绝缘层22’、第二绝缘层42’和第三绝缘层43’。而本申请盖板20内集成了加热部21,使得本申请盖板20和加热部21采用了第一绝缘层22和第二绝缘层232。可以理解的,相较于现有技术,本申请电池包100减小了绝缘结构的数量,从而降低了本申请电池包100在第一方向001上的整体厚度。进一步提高本申请电池包100的空间利用率。
在一种实施例中,如图3所示,第一绝缘层22的厚度设置大于等于0.2mm且小于等于0.4mm。当第一绝缘层22的厚度小于0.2mm时,传输至加热部21表面的电流可能会击穿第一绝缘层22并传输至电芯31上,从而使得第一绝缘层22绝缘失效,影响了本申请电池包100的使用安全。
当第一绝缘层22的厚度大于0.4mm时,加热部21所产生的热量,难以通过第一绝缘层22传输至电芯31上。可以理解的,厚度过厚的第一绝缘层22会阻挡加热部21的热量传输,从而使得加热部21难以将电芯31的温度调整至高于或等于预设温度T。影响了加热部21对电芯31的加热效果。
由此,将第一绝缘层22的厚度设置大于等于0.2mm且小于等于0.4mm,能够在保证第一绝缘层22的绝缘效果的同时,还能保证加热部21所发出的热量在经由第一绝缘层22作用后,仍能将电芯31的温度调整至高于或等于预设温度T。保证了本申请盖板20对电芯31的加热效果,从而保证了本申请电池包100的充放电性能。
在一种实施例中,第一绝缘层22还与盖板本体23连接。也即,第一绝缘层22沿第二方向002和第三方向003延伸,并与盖板本体23连接,从而使得盖板本体23与第一绝缘层22相互配合以完全覆盖加热部21,避免了加热部21裸露而导致加热部21的电流向电池组30传输的风险。进一步保证了本申请电池包100的使用安全。
在一种实施例中,第一绝缘层22采用环氧树脂制备。由于环氧树脂具有较好的绝缘性能。可以理解的,采用环氧树脂制备第一绝缘层22,能够提升第一绝缘层22的绝缘能力。进一步保证了第一绝缘层22对加热部21的绝缘效果。
在一种实施例中,如图3所示,盖板本体23还包括本体部231和第二绝缘层232,本体部231用于配合电池托盘10形成收容空间11。第二绝缘层232设置于加热部21和本体部231之间,以避免加热部21的电流经由本体部231传输至电池组30内而导致电池组30短路等现象,以及避免加热部21因本体部231的损坏而与电池包100外部零部件进行接触进而造成加热部21与外部零部件短路的风险,提高电池包100的安全性。同时,还可以避免加热部21所发出的热量经由盖板本体23向外逸散,并影响外部设备的工作的现象。
第二绝缘层232的厚度大于等于0.6mm且小于等于1mm。当第二绝缘层232的厚度小于0.6mm时,加热部21所发出的热量仍能传递至本体部231,并经由本体部231影响外部设备的工作。同时,传输至加热部21表面的电流可能会击穿第二绝缘层232并传输至本体部231上,从而使得第二绝缘层232绝缘失效,影响了本申请电池包100的使用安全,并造成安全事故。并且第二绝缘层232的厚度小于0.6mm时还会使加热部21产生的热量往电池包100外部散失,降低电池包100内部的加热效率。
可以理解的,如图3所示,第一绝缘层22、加热部21、第二绝缘层232和本体部231均沿第一方向001相互层叠。当第二绝缘层232的厚度大于1mm时,会增加盖板20的在第一方向001上的整体厚度,从而使得本申请电池包100的空间利用率降低。
由此,将第二绝缘层232的厚度设置大于等于0.6mm且小于等于1mm,能够在保证第二绝缘层232对加热部21的热量的阻挡效果和对加热部21的绝缘效果的同时,还能够减小第二绝缘层232对盖板20厚度的影响,从而保证了本申请盖板20的使用安全,降低了本申请盖板20的厚度,提高本申请电池包100的使用安全和空间利用率。
在一种实施例中,第二绝缘层232采用环氧树脂制备。由于环氧树脂具有较好的粘附性能。可以理解的,采用环氧树脂制备第二绝缘层232,能够在保证第二绝缘层232的隔热能力和绝缘能力的同时,保证第二绝缘层232对盖板本体23和加热部21之间的粘接效果。
在一种实施例中,第一绝缘层22与第二绝缘层232中的至少一者为导热层,进而提高加热部对电池组的加热效果。其中,优选地,第一绝缘层22为导热层,能够进一步提高地电池组30的加热效果。
在一种实施例中,本体部231的厚度大于等于0.6mm且小于等于1mm。当本体部231的厚度小于0.6mm时,可能会导致本体部231的结构强度降低,从而影响本体部231对加热部21的承载效果。可能会导致本体部231在加热部21的作用下沿第一方向001向电池组30发生形变,从而使得加热部21的不同区域与电芯31的距离不一致。影响加热部21对电芯31的加热均匀性。进而影响本申请盖板20的加热效果。并且本体部231的厚度小于0.6mm时会降低盖板20的强度,进而导致加热部21损坏或者电池包100内的电芯31损坏。
当本体部231的厚度大于1mm时,会增加盖板20在第一方向001上的整体厚度,从而使得电池包100在第一方向001上的紧凑性相对较差,影响本申请电池包100的空间利用率。同时,本体部231的厚度过厚,也会导致盖板20的质量增大,从而导致电池包100的整体质量增大,不利于电池包100的轻量化设计。
由此,将本体部231的厚度设置大于等于0.6mm且小于等于1mm,能够在保证本体部231的结构强度的同时,减小本申请盖板20的整体厚度,降低本申请盖板20的整体质量。从而使得电池包100在第一方向001上的结构紧凑,降低电池包100的整体质量,提高本申请电池包100的空间利用率。
在一种实施例中,本体部231采用铝制备。基于铝的密度相对较小。可以理解的,将本体部231采用铝制备,能够使得本体部231满足结构强度要求的同时,减小本体部231的质量,从而减小本申请盖板20的质量,减小本申请电池包100的质量。在其他实施例中,本体部231采用钢制备。进而提高电池包的结构强度。对此,本申请公开的内容不进行限定,可根据需求选择盖板本体部的材质。
在一种实施例中,盖板20为一体件。该一体件是指,盖板20的盖板本体23、第一绝缘层22、加热部21为一个整体,作为一个部件进行安装与售卖等。基于盖板20内集成有加热部21,可以理解的,盖板20具有加热功能,从而在保证对本申请盖板20对电池组30的温度调节效果的同时,还能够减小加热部21所占据的空间,提高本申请盖板20的空间利用率,从而提高本申请电池包100的空间利用率。
请参阅图5所示的本申请一种实施例中所提供的盖板20的平面结构示意图。其中,为了便于表示加热部21的内部结构,省去了第一绝缘层22。
如图5所示,加热部21包括接插件212和多个加热件211,多个加热件211相互串联后导通至接插件212上,接插件212与外部电路(图中未示出)连通。
可以理解的,当电池组30的温度低于预设温度T时,外部电路的电流可以通过接插件212传输至各个加热件211上,各个加热件211基于电流向外发出热量。从而实现加热部21的加热功能。
在一种实施例中,电池包100还包括配电箱(图中未示出),配电箱设于电池托盘10上,并与加热部21电性连接,以控制加热部21对电池组30的加热情况。
具体的,请参阅图6所示的本申请一种实施例中的加热件211的局部结构示意图。并配合参阅图5。
如图5和图6所示,每个加热件211由一根金属丝2111沿第二方向002和第三方向003在第一绝缘层22上绕制而成。可以理解的,在另一种实施例中,每个加热件211也可以是由多根沿第三方向003间隔排布的金属丝2111交错导通形成。在另一些实施例中,加热件211还可以是通过金属蚀刻的方式制成。申请人对此不做特别限定。
在一种实施例中,多个加热件211之间也可以相互并联,以适应不同的加热需求。
在一种实施例中,如图6所示,加热部21可以由一根金属丝2111构成,一根金属丝2111弯折构成加热线路。其中,该加热线路与多个电池组相对设置,每个与电池组相对应的部分金属丝构成加热件211,进而形成多个加热件211且多个加热件211之间串联连接。即多个所述加热件211一体成型设置。
在一种实施例中,请回看图3和图5,每个加热件211在盖板20所在平面方向上的投影与电池组30重叠,以使得一个加热件211能够对对应的一个电池组30内的一个或多个电芯31加热。
对于同一电池组30内的电芯31而言,每个电芯31的温度在受到相邻的电芯31的温度的影响的同时,还可能会受到其他结构的影响。可以理解的,将每个加热件211对应多个电芯31匹配设置,能够保证加热部21对各个电芯31的加热效果,保证各个电芯31的温度的均匀性。
可以理解的,在另一种实施例中,每个加热件211还可以对应一个电芯31加热,以进一步实现加热部21对各个电芯31的温度调节。
请参阅图7所示的本申请一种实施例中所提供的电池包100的另一局部结构示意图。
如图7所示,电池组30的数量为多个,且沿第二方向002和第三方向003在电池托盘10上阵列排布。其中,电池组30内的电芯31的排布方向均为第二方向002。
多个电池组30之间电性连接(串联或并联)。可以理解的,当电池组30之间相互串联时,能够使得本申请电池包100的电压升高。当电池组30之间相互并联时,能够使得本申请电池包100的电池容量增大。由此,多个电池组30之间的电性连接能够使得本申请电池包100具有不同的电压或电池容量,以适配不同的使用场景。
具体的,请参阅图8所示的本申请一种实施例中所提供的电池包100的另一结构示意图,请参阅图9所示的本申请一种实施例中所提供的电池包100的又一局部结构示意图,以及请参阅图10所示的本申请一种实施例中所提供的电池包100的另一分解示意图。
如图8、图9和图10所示,电池组30的数量为多个,且多个电池组30均沿第二方向002间隔排布。其中,电池组30内的电芯31的排布方向也为第二方向002。
加热件211的数量与电池组30的数量相同,每个加热件211与每个电池组30一一对应,且每个加热件211在盖板20的所在平面方向上的投影与对应的电池组30内的每个电芯31部分重叠。以使得每个加热件211对应一个电池组30内的电芯31加热,从而保证了加热部21对多个电池组30的加热效果。
可以理解的,在另一种实施例中,加热件211的数量也可以大于电池组30的数量,每个电池组30内的不同的电芯31由不同的加热件211加热。
在一种实施例中,如图7和图9所示,电池托盘10包括底板12和隔板13。其中,隔板13固定于底板12上,隔板13朝向盖板20的方向延伸。其中,每个电池组30的四周围设有多个隔板13。
可以理解的,每个电池组30四周围设的多个隔板13,将所有的电池组30间隔开,以在电池组30发生故障而导致电解液泄露时,泄露的电解液不会通过隔板13扩散至其他的电池组30上,避免了电池组30的故障的进一步扩散。从而保证了本申请电池包100的使用安全。
此外,加热部21加热隔板13。具体地,加热部21可以与隔板13直接接触,进而加热部21可以加热隔板13。或者加热部21与隔板13之间存在导热胶(图中未示出),进而加热部21加热隔板13。并且,加热部21加热的隔板13可以为电池托盘10中的全部隔板13,也可以为电池托盘10中的部分隔板13。其中部分隔板13是指电池托盘10中多个隔板13中的部分数量的隔板13或者单个隔板13中的部分区域。
在一种实施例中,如图7和图9所示,隔板13包括第一隔板131。其中,电池组30内的电芯31沿第二方向002间隔排布,第一隔板131位于相邻的两个电池组30之间。可以理解的,第一隔板131的相对两侧均靠近于电芯31的具有较大表面积的侧面(图中未示出)。其中,加热部21在底板12上的投影与第一隔板131重叠。
电芯31在运行过程中,会产生热量,该部分热量会经由电芯31的外表面向外释放。其中,基于侧面的表面积较大,大部分热量会经由侧面向外释放。由于第一隔板131靠近于侧面,且与底板12固定连接。当热量传输至第一隔板131时,热量会经由第一隔板131传输至底板12上,并从底板12向外释放,从而实现了电芯31与外部环境的热交换。
可以理解的,如图9所示,第一隔板131的设置,会使得靠近于第一隔板131的电芯31的温度低于相邻的电芯31的温度。当电池组30的温度低于预设温度T时,加热部21传递至电芯31的温度可能会被第一隔板131传输至外部环境,从而使得靠近于第一隔板131的电芯31的温度相对较低。
由此,将加热部21在底板12上的投影与第一隔板131重合,能够使得加热部21在加热电芯31的同时,对第一隔板131加热,从而减小了第一隔板131与相邻电芯31之间的温差,阻挡了第一隔板131和相邻电芯31之间的热交换。保证了本申请电池包100的温度均匀。
可以理解的,在另一种实施例中,第一隔板131还可以一侧靠近于电芯31的端面(图中未示出),另一侧靠近于电芯31的侧面。申请人对此不做特别限定。
在一种实施例中,如图9所示,沿第二方向002,每个第一隔板131相邻的电池组30内的电芯31在第一隔板131所在的平面方向上的投影收容于第一隔板131。基于第一隔板131的相对两侧均靠近于电芯31的具有较大表面积的侧面(图中未示出)。其中,第一个隔板131所在的平面为图中第一方向001与第三方向003构成的平面。可以理解的,当该电池组30内的电芯31沿第二方向002膨胀时,由于第一隔板131的限制,阻挡了电芯31的膨胀,从而避免了因部分电芯31的膨胀而挤压其余电芯31的现象。保证了本申请电池包100的使用安全。
请参阅图11所示的本申请一种实施例中所提供的电池包100的再一局部结构示意图。
如图11所示,隔板13还包括第二隔板132。其中,多个电池组30均沿第三方向003间隔排布,而电池组30内的电芯31的排布方向为第二方向002。
可以理解的,第二隔板132的相对两侧均靠近电芯31的端面(图中未示出)。在电芯31的运行过程中,较少的热量会从端面向外释放,第二隔板132与相邻电芯31之间难以产生热交换。由此,多个加热件211在底板12上的投影,间隔设置于第二隔板132的相对两侧,以防止加热件211对第二隔板132加热,提高电池包100内的加热集中度,提高加热利用率。
可以理解的,在另一些实施例中,部分电池组30的电芯31的排布方向可以是第二方向002,另一部分电池组30的电芯31的排布方向为第三方向003。申请人对此不做特别限定。
在一种实施例中,如图9和图11所示,电池托盘10还包括侧板14,侧板14围设于底板12的外缘,以便于与盖板20固定连接,并配合底板12形成收容空间11。
在一种实施例中,电池托盘10还包括膨胀梁(图中未示出),沿电芯31的排布方向,膨胀梁设置于电池组30的相对两侧。可以理解的,如图9所示,当电池组30内的电芯31沿第二方向002排布时,膨胀梁沿第二方向002排布于电池组30的相对两侧。
如图11所示,当电池组30内的电芯31沿第三方向003排布时,膨胀梁沿第三方向003排布于电池组30的相对两侧。在本实施例中,膨胀梁可以为第一隔板131,该膨胀梁一般设置在多个电池组30形成的整体后的最外侧,以限制电池组30中每个电芯31的移动。
在电池包100使用过程中,电池组30的部分电芯31可能会因为老化而发生膨胀,并向相邻的电芯31释放膨胀力。而该部分膨胀力会挤压相邻的电芯31,可能会导致相邻的电芯31发生变形故障,从而使得电池包100的使用寿命减小。
可以理解的,当膨胀力经由电芯31通过隔板131传递至膨胀梁时,膨胀梁配合其余的第一隔板131抵持电芯31并吸收膨胀力,以限定电池组30的位置,从而避免膨胀力对其余电芯31造成损伤。提高了本申请电池包100的使用寿命。
同时,基于电池托盘10内的电池组30可沿第二方向002和第三方向003排布。当电池托盘10内沿第二方向002排布的各个电池组30内的电芯31均沿第三方向003排布时,膨胀梁沿第三方向003设置于电池托盘10的相对两侧,且所有电池组30内的电芯31沿第三方向003在膨胀梁上的投影均与膨胀梁至少部分重合。从而使得膨胀梁限制所有的电池组30内的电芯31的膨胀。
另一方面,当电池托盘10内沿第三方向003排布的各个电池组30内的电芯31均沿第二方向002排布时,膨胀梁沿第二方向002设置于电池托盘10的相对两侧,且所有电池组30内的电芯31沿第二方向002在膨胀梁上的投影均与膨胀梁至少部分重合。从而使得膨胀梁限制所有的电池组30内的电芯31的膨胀。
基于第一隔板131也能够限制相邻电池组30内的电芯31的膨胀。可以理解的,膨胀梁和第一隔板131的相互配合能够进一步限制电池托盘10内的所有电芯31的膨胀,避免了膨胀力对其余电芯31的影响。提高了本申请电池包100的使用寿命。
在另一种实施例中,当电池托盘10内存在部分电池组30内的电芯31沿第二方向002排布,另一部分电池组30内的电芯31沿第三方向003排布时,膨胀梁可以为第一隔板131,也可以为第二隔板132,以保证对所有电池组30内的电芯31的膨胀的限制效果。
在一种实施例中,加热部21在底板12上的投影与膨胀梁在底板12上的投影重叠。由于膨胀梁的排布方向与电芯31的排布方向相同,而膨胀梁的背离电池组30的一端与外部环境连接。可以理解的,膨胀梁与靠近于膨胀梁的电芯31之间存在较大的温差。
因此,加热部21在底板12上的投影也与膨胀梁在底板12上的投影重叠,能够使得加热部21在加热电芯31的同时,还可以对膨胀梁加热。从而减小膨胀梁与靠近与膨胀梁的电芯31之间的温差,阻止了膨胀梁与电芯31之间的热交换,保证了本申请电池包100的温度均匀。
需要理解的是,术语“第一”、“第二”等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或者隐含指明所指示的技术特征的数量。由此,限定有“第一”、“第二”的特征可以明示或者隐含地包括一个或者更多个所述特征。在本申请的实施方式的描述中,“多个”的含义是两个或两个以上,除非另有明确具体的限定。
在本说明书的描述中,参考术语“一个实施方式”、“一些实施方式”、“示意性实施方式”、“示例”、“具体示例”或“一些示例”等的描述意指结合所述实施方式或示例描述的具体特征、结构、材料或者特点包含于本申请的至少一个实施方式或示例中。在本说明书中,对上述术语的示意性表述不一定指的是相同的实施方式或示例。而且,描述的具体特征、结构、材料或者特点可以在任何的一个或多个实施方式或示例中以合适的方式结合。
应当理解的是,本申请的应用不限于上述的举例,对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可以根据上述说明加以改进或变换,所有这些改进和变换都应属于本申请所附权利要求的保护范围。本领域的一般技术人员可以理解实现上述实施例的全部或部分流程,并依本实用新型权利要求所作的等同变化,仍属于本实用新型所涵盖的范围。

Claims (15)

1.一种盖板,用于配合电池托盘合围形成容纳电池组的收容空间,其特征在于,所述盖板包括沿厚度方向层叠的盖板本体、加热部以及第一绝缘层,所述盖板本体用于连接所述电池托盘,所述加热部位于所述盖板本体朝向所述电池组的一侧,所述加热部用于加热所述电池组,所述第一绝缘层覆盖所述加热部。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盖板,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绝缘层的厚度大于等于0.2mm且小于等于0.4mm。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盖板,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绝缘层与所述盖板本体连接。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盖板,其特征在于,所述盖板本体包括本体部和第二绝缘层,所述本体部用于连接所述电池托盘,所述第二绝缘层设于所述加热部和所述本体部之间。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盖板,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绝缘层的厚度大于等于0.6mm且小于等于1mm。
6.根据权利要求1-5任一项所述的盖板,其特征在于,所述盖板为一体件。
7.一种电池包,其特征在于,包括电池托盘、电池组、以及如权利要求1-6任一项所述的盖板,所述盖板与所述电池托盘合围形成收容空间,所述电池组位于所述收容空间内。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电池包,其特征在于,所述电池组的数量为多个,且沿所述盖板所在的平面方向排布,所述盖板的所述加热部在所述盖板的所在平面方向上的投影与所述电池组至少部分重合。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电池包,其特征在于,所述加热部包括多个相互串联和/或并联的加热件,每个所述加热件在所述盖板所在的平面方向上的投影至少部分与所述电池组重叠。
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电池包,其特征在于,所述加热件的数量与所述电池组的数量相同,每个所述加热件与每个所述电池组一一对应,且每个所述加热件在所述盖板的所在平面方向上的投影与对应的所述电池组内的每个电芯的至少部分重叠。
11.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电池包,其特征在于,所述电池托盘包括底板和多个隔板,所述多个隔板固定于所述底板并朝向所述盖板延伸,其中,每个所述电池组的四周围设有多个所述隔板,所述加热部用于加热所述隔板。
12.根据权利要求11所述的电池包,其特征在于,所述隔板包括多个间隔排布的第一隔板,所述第一隔板的排布方向与所述电池组内的电芯的排布方向相同,其中,所述加热部在所述底板上的投影与至少部分所述第一隔板重叠。
13.根据权利要求12所述的电池包,其特征在于,沿所述第一隔板的排布方向,与所述第一隔板相邻的所述电池组内的所述电芯在所述第一隔板所在的平面方向上的投影收容于所述第一隔板。
14.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电池包,其特征在于,所述电池包还包括配电箱,所述配电箱设于所述电池托盘上并与所述加热部电性连接,以控制所述加热部对所述电池组的加热情况。
15.一种用电设备,其特征在于,包括如权利要求7-14任一项所述的电池包。
CN202322369403.0U 2023-08-31 2023-08-31 盖板、电池包及用电设备 Active CN220796916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322369403.0U CN220796916U (zh) 2023-08-31 2023-08-31 盖板、电池包及用电设备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322369403.0U CN220796916U (zh) 2023-08-31 2023-08-31 盖板、电池包及用电设备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20796916U true CN220796916U (zh) 2024-04-16

Family

ID=90654806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322369403.0U Active CN220796916U (zh) 2023-08-31 2023-08-31 盖板、电池包及用电设备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20796916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US11121395B2 (en) Battery module with movable end plate responsive to cell swelling and battery pack including same
US9093686B2 (en) Battery pack of compact structure
EP1834365B1 (en) Process for preparation of secondary battery module
KR101238060B1 (ko) 조전지 및 조전지를 장착한 차량
EP3346517A1 (en) Battery system
KR101084868B1 (ko) 커넥터 조립체와 이를 구비한 배터리 팩
KR20190064835A (ko) 배터리 팩
KR102308017B1 (ko) 열전도성 수지로 채워진 중공을 가지는 이차전지
KR20180107569A (ko) 배터리 팩
CN220796916U (zh) 盖板、电池包及用电设备
EP3686986A1 (en) Battery module and battery pack including same
CN216872110U (zh) 用于电池单体的底托、电池单体、电池和用电设备
KR20170067012A (ko) 배터리 모듈 및 이를 포함하는 배터리 팩
US20230011587A1 (en) Battery pack having thermal diffusion prevention structure between battery modules
EP1199759B1 (en) Battery module
US20220238934A1 (en) Battery Module and Battery Pack Including the Same
KR20220030544A (ko) 배터리 모듈 및 배터리 팩
JP4752180B2 (ja) 電池パック
KR20210011641A (ko) 배터리 모듈 및 이를 포함하는 배터리 팩
CN219832935U (zh) 一种电池隔膜、电池电芯及电池
CN220121895U (zh) 电池单体、电池以及用电装置
CN218788418U (zh) 电池包
CN220553514U (zh) 电池及电池组
CN218887351U (zh) 一种电池组
US20240072401A1 (en) Battery module and battery pack comprising same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