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20794229U - 一种安装机构及垂直度检测装置 - Google Patents

一种安装机构及垂直度检测装置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20794229U
CN220794229U CN202322265667.1U CN202322265667U CN220794229U CN 220794229 U CN220794229 U CN 220794229U CN 202322265667 U CN202322265667 U CN 202322265667U CN 220794229 U CN220794229 U CN 220794229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fixedly connected
assembly
adjusting
mounting mechanism
fixed disk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322265667.1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张震
杜洪
于海鹏
郑海
林建平
罗震
杨阳
张及
周建峰
薄一凡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Clean Energy Branch of Huaneng Zhejiang Energy Development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Clean Energy Branch of Huaneng Zhejiang Energy Development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Clean Energy Branch of Huaneng Zhejiang Energy Development Co Ltd filed Critical Clean Energy Branch of Huaneng Zhejiang Energy Development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322265667.1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20794229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20794229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20794229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Landscapes

  • A Measuring Device Byusing Mechanical Method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涉及垂直度检测技术领域,特别是一种安装机构及垂直度检测装置,包括卡带、套设于所述卡带表面的卡扣,以及设置于所述卡带外侧的连接组件,所述卡带包括柔性带体,以及开设于所述柔性带体外表面的卡齿部。本实用新型利用卡带和卡扣的配合进行安装,设置自调组件,能够自由调节卡带形成圆环的内径,满足对不同外径桩体的安装需求,并且达到了便于拆装的效果,防脱组件能够进行卡紧作业,避免卡带松动倾斜影响垂直度检测结果,转接组件的设计,能够使检测盘通过配重球和自重调节使盘体始终保持水平,并且通过多个红外线束射灯发出的光点和标识线的位置关系,能够测量偏移的方向和偏移的量,使得桩体能实时进行三百六十度的垂直度检测。

Description

一种安装机构及垂直度检测装置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垂直度检测技术领域,特别是一种安装机构及垂直度检测装置。
背景技术
随着全球能源趋紧,风力发电技术的发展具有较大潜力,成为最受追捧的绿色能源技术,在海上风电设备安装过程中需先安装海上风电钢桩,用于对海上风电设备进行支撑,为了确保海上风电钢桩的垂直度,需要使用垂直度检测装置对安装的海上风电钢桩进行检测,现有的垂直度检测装置需要于贴合安装在桩体上或套设固定在桩体表面,安装拆卸不够便捷,一旦松动易出现角度测量偏差,并且只能进行一个方向上的垂直度检测,使得海上风电钢桩需要进行多次检测和调整,才能确保海上风电钢桩的垂直度,检测复杂,且无法兼顾各个方向上的垂直度。
实用新型内容
本部分的目的在于概述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的一些方面以及简要介绍一些较佳实施例。在本部分以及本申请的说明书摘要和实用新型名称中可能会做些简化或省略以避免使本部分、说明书摘要和实用新型名称的目的模糊,而这种简化或省略不能用于限制本实用新型的范围。
鉴于上述或现有技术中存在现有的垂直度检测装置需要于贴合安装在桩体上或套设固定在桩体表面,安装拆卸不够便捷,一旦松动易出现角度测量偏差的问题,提出了本实用新型。
因此,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安装机构。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如下技术方案:
作为本实用新型安装机构的一种优选方案,其中:安装部件,包括卡带、套设于所述卡带表面的卡扣,以及设置于所述卡带外侧的连接组件;
所述卡带包括柔性带体,以及开设于所述柔性带体外表面的卡齿部。
作为本实用新型安装机构的一种优选方案,其中:所述卡扣包括调节盒、设置于所述调节盒内部的自调组件,以及配合所述自调组件使用的防脱组件,所述柔性带体的一端固定于所述调节盒的内壁,所述卡齿部贯穿调节盒的内腔。
作为本实用新型安装机构的一种优选方案,其中:所述自调组件包括固定连接于所述调节盒内表面的轴承套、活动连接于所述轴承套内腔的转杆、套设于所述转杆外表面的齿条辊,以及与所述转杆另一端固定连接的旋盘,所述转杆远离轴承套的一端贯穿延伸至所述调节盒的外侧,所述齿条辊与所述卡齿部的表面啮合。
作为本实用新型安装机构的一种优选方案,其中:所述防脱组件包括贯穿且螺纹连接于所述调节盒外壁的自旋螺杆、套设于所述自旋螺杆杆端表面的轴承座、固定连接于所述轴承座外表面的活动板,以及设置于所述活动板表面的紧固件。
作为本实用新型安装机构的一种优选方案,其中:所述紧固件包括固定连接于所述活动板表面的凹槽卡块,以及固定连接于所述凹槽卡块内壁的橡胶垫。
作为本实用新型安装机构的一种优选方案,其中:所述防脱组件还包括固定连接于所述活动板两个端面的导向板,以及开设于所述调节盒内壁且配合所述导向板使用的导向槽。
作为本实用新型安装机构的一种优选方案,其中:所述连接组件包括固定连接于所述柔性带体外表面的插接块,以及开设于所述插接块端面的插接槽。
本实用新型的安装机构有益效果:利用卡带和卡扣的配合进行安装,设置自调组件,能够自由调节卡带形成圆环的内径,满足对不同外径桩体的安装需求,并且达到了便于拆装的效果,通过设置防脱组件,能够进行卡紧作业,避免卡带松动倾斜影响垂直度检测结果。
鉴于在实际使用过程中,还存在现有的垂直度检测装置只能进行一个方向上的垂直度检测,使得海上风电钢桩需要进行多次检测和调整,才能确保海上风电钢桩的垂直度,检测复杂,且无法兼顾各个方向上的垂直度的问题。
因此,本实用新型的另一个目的是提供一种垂直度检测装置。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还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垂直度检测装置,以及,
垂直度检测部件,包括配合所述插接槽卡接使用的插接桩、固定连接于所述插接桩上端面的连接板、固定连接于所述连接板外端的固定盘、若干固定安装于所述固定盘外表面的红外线束射灯、设置于所述固定盘表面中央的转接组件、配合安装在于所述转接组件底端的检测组件,以及固定连接在所述检测组件外表面中央的配重球。
作为本实用新型垂直度检测装置的一种优选方案,其中:所述转接组件包括固定连接于所述固定盘外表面中央的第一型座、活动连接于所述第一型座内壁的第一调节杆、固定连接于所述第一调节杆端面的第二型座,以及活动连接于所述第二型座内壁的第二调节杆;
所述检测组件包括固定连接于所述第二调节杆底端的检测盘,以及喷涂于所述检测盘表面的标识线。
作为本实用新型垂直度检测装置的一种优选方案,其中:所述固定盘的上端面设置有配合所述垂直度检测部件使用的辅助部件,所述辅助部件包括固定连接于所述固定盘外表面的控制器、若干贯穿延伸至所述固定盘表面下端的摄像头,以及适配安装在所述固定盘表面的远程信号收发器。
本实用新型的垂直度检测装置的有益效果:转接组件的设计,能够使检测盘通过配重球和自重调节使盘体始终保持水平,并且通过多个红外线束射灯发出的光点和标识线的位置关系,能够测量偏移的方向和偏移的量,使得桩体能实时进行三百六十度的垂直度检测和调整,并且通过辅助部件的设计,能够对光点和标识线的重合状态进行拍摄和传输,可实现远程检测的效果,使测量更加简单精准、便于及时调整。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性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它的附图。其中: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整体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调节盒剖视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另一视角的调节盒剖视示意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的安装部件整体示意图。
图5为本实用新型的垂直度检测部件整体示意图。
图6为本实用新型的转接组件结构示意图。
图7为本实用新型的检测组件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为使本实用新型的上述目的、特征和优点能够更加明显易懂,下面结合说明书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方式做详细的说明。
在下面的描述中阐述了很多具体细节以便于充分理解本实用新型,但是本实用新型还可以采用其他不同于在此描述的其它方式来实施,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在不违背本实用新型内涵的情况下做类似推广,因此本实用新型不受下面公开的具体实施例的限制。
其次,此处所称的“一个实施例”或“实施例”是指可包含于本实用新型至少一个实现方式中的特定特征、结构或特性。在本说明书中不同地方出现的“在一个实施例中”并非均指同一个实施例,也不是单独的或选择性的与其他实施例互相排斥的实施例。
实施例1
参照图1、2、3和4,为本实用新型第一个实施例,该实施例提供了一种安装机构。
具体的,安装部件100,包括卡带101、套设于卡带101表面的卡扣102,以及设置于卡带101外侧的连接组件103;
卡带101包括柔性带体101a,以及开设于柔性带体101a外表面的卡齿部101b。
其中,卡齿部101b开设于柔性带体101a的外表面,其长度约占柔性带体101a总长的三分之一。
进一步的,卡扣102包括调节盒102a、设置于调节盒102a内部的自调组件102b,以及配合自调组件102b使用的防脱组件102c,柔性带体101a的一端固定于调节盒102a的内壁,卡齿部101b贯穿调节盒102a的内腔。
其中,卡带101和卡扣的配合,能够形成一个可调节内径的闭环,用于套设在桩体表面,通过自调组件102b可进行调节和拆装,通过防脱组件102c能够实现锁紧作业,避免卡带101松动偏移。
具体的,自调组件102b包括固定连接于调节盒102a内表面的轴承套102b-1、活动连接于轴承套102b-1内腔的转杆102b-2、套设于转杆102b-2外表面的齿条辊102b-3,以及与转杆102b-2另一端固定连接的旋盘102b-4,转杆102b-2远离轴承套102b-1的一端贯穿延伸至调节盒102a的外侧,齿条辊102b-3与卡齿部101b的表面啮合。
其中,通过旋转旋盘102b-4能够带动卡齿部101b在调节盒102a外侧的伸出量,以此达到改变卡带101闭环内径的作用。
较佳的,防脱组件102c包括贯穿且螺纹连接于调节盒102a外壁的自旋螺杆102c-1、套设于自旋螺杆102c-1杆端表面的轴承座102c-2、固定连接于轴承座102c-2外表面的活动板102c-3,以及设置于活动板102c-3表面的紧固件102c-4。
紧固件102c-4包括固定连接于活动板102c-3表面的凹槽卡块102c-4a,以及固定连接于凹槽卡块102c-4a内壁的橡胶垫102c-4b。
其中,凹槽卡块102c-4a的内壁形状与齿牙形状一致,便于对卡齿部101b进行限位固定,并且橡胶垫102c-4b的设置能够增大接触摩擦力,提升紧固效果。
具体的,防脱组件102c还包括固定连接于活动板102c-3两个端面的导向板102c-5,以及开设于调节盒102a内壁且配合导向板102c-5使用的导向槽102c-6。
连接组件103包括固定连接于柔性带体101a外表面的插接块103a,以及开设于插接块103a端面的插接槽103b。
其中,导向板102c-5和导向槽102c-6的设计,能够对活动板102c-3进行导向限位,有效提升了紧固件102c-4在移动过程中的平稳性。
在使用时,调节盒102a的内侧设计为弧线形状,能够与卡带101配合,提升于桩体的贴合度,将调节盒102a的内侧与桩体表面贴合,将卡带101绕桩体一圈后将卡带101端头穿过调节盒102a,手动旋转旋盘102b-4,通过旋盘102b-4带动转杆102b-2,通过转杆102b-2带动齿条辊102b-3,通过齿条辊102b-3旋转能够带动卡齿部101b进行移动,通过卡齿部101b移动能够改卡带101上变闭环的内径,以此达到收紧贴合桩体的效果,手动旋转自旋螺杆102c-1,通过自旋螺杆102c-1旋转能够向调节盒102a内部移动,进而带动轴承座102c-2,通过轴承座102c-2推动活动板102c-3,通过活动板102c-3推动紧固件102c-4,直至凹槽卡块102c-4a卡在卡齿部101b表面的卡齿上,能够对卡齿部101b进行限位固定,避免安装后出现松动。
综上,利用卡带101和卡扣102的配合进行安装,设置自调组件102b,能够自由调节卡带101形成圆环的内径,满足对不同外径桩体的安装需求,并且达到了便于拆装的效果,通过设置防脱组件102c,能够进行卡紧作业,避免卡带松动倾斜影响垂直度检测结果。
实施例2
参照图1、5、6和7,为本实用新型第二个实施例,与上个实施例不同的是,该实施例提供了对桩体垂直度检测的方法。
具体的,垂直度检测部件200,包括配合插接槽103b卡接使用的插接桩201、固定连接于插接桩201上端面的连接板202、固定连接于连接板202外端的固定盘203、若干固定安装于固定盘203外表面的红外线束射灯204、设置于固定盘203表面中央的转接组件205、配合安装在于转接组件205底端的检测组件206,以及固定连接在检测组件206外表面中央的配重球207。
其中,插接桩201卡入插接槽103b中,能够使固定盘203处于与桩体垂直的状态,红外线束射灯204的照射角度会跟随桩体的倾斜情况而变化。
进一步的,转接组件205包括固定连接于固定盘203外表面中央的第一U型座205a、活动连接于第一U型座205a内壁的第一调节杆205b、固定连接于第一调节杆205b端面的第二U型座205c,以及活动连接于第二U型座205c内壁的第二调节杆205d;
检测组件206包括固定连接于第二调节杆205d底端的检测盘206a,以及喷涂于检测盘206a表面的标识线206b。
其中,第一U型座205a和第一调节杆205b的配合,能够根据重力作用带动检测组件206进行X轴调节,第二U型座205c和第二调节杆205d的配合,能够根据重力作用带动检测组件206进行Y轴调节,从而使检测盘206a的表面处于平行于水平面的状态。
在使用时,将插接桩201插入插接槽103b中,插接桩201能够与桩体平行,红外线束射灯204垂直于固定盘203和连接板202,进而红外线束射灯204与桩体为平行状态,开启红外线束射灯204能够发射红外光线照射在检测盘206a的表面,检测组件206根据重力作用于水平面平行,利用光点在标识线206b上的分布状态和偏移情况,能够测算出桩体的倾斜情况。
综上,转接组件205的设计,能够使检测盘206a通过配重球207和自重调节使盘体始终保持水平,并且通过多个红外线束射灯204发出的光点和标识线206b的位置关系,能够测量偏移的方向和偏移的量,使得桩体能实时进行三百六十度的垂直度检测和调整。
实施例3
参照图5,为本实用新型第三个实施例,与上个实施例不同的是,该实施例提供了测量过程中的远程辅助部件。
具体的,固定盘203的上端面设置有配合垂直度检测部件200使用的辅助部件300,辅助部件300包括固定连接于固定盘203外表面的PLC控制器301、若干贯穿延伸至固定盘203表面下端的摄像头302,以及适配安装在固定盘203表面的远程信号收发器303。
进一步的,摄像头302设置为两个,对称分布于转接组件205上端的两侧,利用两个视角的拍摄,能够提升计算的精准性,远程信号收发器303可选用型号为DMX512无线信号接收器,PLC控制器301可选用型号为FX1S-10MT-001的PLC,摄像头302的输出端与PLC控制器301的输入端电性连接,PLC控制器301的输出端与远程信号收发器303的输入端电性连接,远程信号收发器303与远程终端电性连接。
在使用时,开启摄像头302,通过摄像头302作业能够将光点与标识线206b的偏移情况进行拍摄,经过PLC控制器301的处理后反馈至远程信号收发器303,再由远程信号收发器303远程反馈至远程控制终端,利用红外线束射灯204发出的光点和标识线206b的位置关系图片,能够进行分析运算出桩体的垂直度,达到了可远程控制分析的作用,便于及时对桩体进行调整。
综上,并且通过辅助部件300的设计,能够对光点和标识线的重合状态进行拍摄和传输,可实现远程检测的效果,使测量更加简单精准、便于及时调整。
重要的是,应注意,在多个不同示例性实施方案中示出的本申请的构造和布置仅是例示性的。尽管在此公开内容中仅详细描述了几个实施方案,但参阅此公开内容的人员应容易理解,在实质上不偏离该申请中所描述的主题的新颖教导和优点的前提下,许多改型是可能的(例如,各种元件的尺寸、尺度、结构、形状和比例、以及参数值(例如,温度、压力等)、安装布置、材料的使用、颜色、定向的变化等)。例如,示出为整体成形的元件可以由多个部分或元件构成,元件的位置可被倒置或以其它方式改变,并且分立元件的性质或数目或位置可被更改或改变。因此,所有这样的改型旨在被包含在本实用新型的范围内。可以根据替代的实施方案改变或重新排序任何过程或方法步骤的次序或顺序。在权利要求中,任何“装置加功能”的条款都旨在覆盖在本文中所描述的执行所述功能的结构,且不仅是结构等同而且还是等同结构。在不背离本实用新型的范围的前提下,可以在示例性实施方案的设计、运行状况和布置中做出其他替换、改型、改变和省略。因此,本实用新型不限制于特定的实施方案,而是扩展至仍落在所附的权利要求书的范围内的多种改型。
此外,为了提供示例性实施方案的简练描述,可以不描述实际实施方案的所有特征(即,与当前考虑的执行本实用新型的最佳模式不相关的那些特征,或与实现本实用新型不相关的那些特征)。
应理解的是,在任何实际实施方式的开发过程中,如在任何工程或设计项目中,可做出大量的具体实施方式决定。这样的开发努力可能是复杂的且耗时的,但对于那些得益于此公开内容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不需要过多实验,所述开发努力将是一个设计、制造和生产的常规工作。
应说明的是,以上实施例仅用以说明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而非限制,尽管参照较佳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了详细说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应当理解,可以对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进行修改或者等同替换,而不脱离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的精神和范围,其均应涵盖在本实用新型的权利要求范围当中。

Claims (10)

1.一种安装机构,其特征在于:包括,
安装部件(100),包括卡带(101)、套设于所述卡带(101)表面的卡扣(102),以及设置于所述卡带(101)外侧的连接组件(103);
所述卡带(101)包括柔性带体(101a),以及开设于所述柔性带体(101a)外表面的卡齿部(101b)。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安装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卡扣(102)包括调节盒(102a)、设置于所述调节盒(102a)内部的自调组件(102b),以及配合所述自调组件(102b)使用的防脱组件(102c),所述柔性带体(101a)的一端固定于所述调节盒(102a)的内壁,所述卡齿部(101b)贯穿调节盒(102a)的内腔。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安装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自调组件(102b)包括固定连接于所述调节盒(102a)内表面的轴承套(102b-1)、活动连接于所述轴承套(102b-1)内腔的转杆(102b-2)、套设于所述转杆(102b-2)外表面的齿条辊(102b-3),以及与所述转杆(102b-2)另一端固定连接的旋盘(102b-4),所述转杆(102b-2)远离轴承套(102b-1)的一端贯穿延伸至所述调节盒(102a)的外侧,所述齿条辊(102b-3)与所述卡齿部(101b)的表面啮合。
4.如权利要求2或3所述的安装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防脱组件(102c)包括贯穿且螺纹连接于所述调节盒(102a)外壁的自旋螺杆(102c-1)、套设于所述自旋螺杆(102c-1)杆端表面的轴承座(102c-2)、固定连接于所述轴承座(102c-2)外表面的活动板(102c-3),以及设置于所述活动板(102c-3)表面的紧固件(102c-4)。
5.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安装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紧固件(102c-4)包括固定连接于所述活动板(102c-3)表面的凹槽卡块(102c-4a),以及固定连接于所述凹槽卡块(102c-4a)内壁的橡胶垫(102c-4b)。
6.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安装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防脱组件(102c)还包括固定连接于所述活动板(102c-3)两个端面的导向板(102c-5),以及开设于所述调节盒(102a)内壁且配合所述导向板(102c-5)使用的导向槽(102c-6)。
7.如权利要求1~3任一所述的安装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连接组件(103)包括固定连接于所述柔性带体(101a)外表面的插接块(103a),以及开设于所述插接块(103a)端面的插接槽(103b)。
8.一种垂直度检测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权利要求7所述的安装机构,以及,
垂直度检测部件(200),包括配合所述插接槽(103b)卡接使用的插接桩(201)、固定连接于所述插接桩(201)上端面的连接板(202)、固定连接于所述连接板(202)外端的固定盘(203)、若干固定安装于所述固定盘(203)外表面的红外线束射灯(204)、设置于所述固定盘(203)表面中央的转接组件(205)、配合安装在于所述转接组件(205)底端的检测组件(206),以及固定连接在所述检测组件(206)外表面中央的配重球(207)。
9.如权利要求8所述的垂直度检测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转接组件(205)包括固定连接于所述固定盘(203)外表面中央的第一U型座(205a)、活动连接于所述第一U型座(205a)内壁的第一调节杆(205b)、固定连接于所述第一调节杆(205b)端面的第二U型座(205c),以及活动连接于所述第二U型座(205c)内壁的第二调节杆(205d);
所述检测组件(206)包括固定连接于所述第二调节杆(205d)底端的检测盘(206a),以及喷涂于所述检测盘(206a)表面的标识线(206b)。
10.如权利要求8或9所述的垂直度检测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固定盘(203)的上端面设置有配合所述垂直度检测部件(200)使用的辅助部件(300),所述辅助部件(300)包括固定连接于所述固定盘(203)外表面的PLC控制器(301)、若干贯穿延伸至所述固定盘(203)表面下端的摄像头(302),以及适配安装在所述固定盘(203)表面的远程信号收发器(303)。
CN202322265667.1U 2023-08-23 2023-08-23 一种安装机构及垂直度检测装置 Active CN220794229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322265667.1U CN220794229U (zh) 2023-08-23 2023-08-23 一种安装机构及垂直度检测装置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322265667.1U CN220794229U (zh) 2023-08-23 2023-08-23 一种安装机构及垂直度检测装置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20794229U true CN220794229U (zh) 2024-04-16

Family

ID=90663569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322265667.1U Active CN220794229U (zh) 2023-08-23 2023-08-23 一种安装机构及垂直度检测装置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20794229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9357843B (zh) 空间光学遥感器三维通用全角度光学测量平台
CN220794229U (zh) 一种安装机构及垂直度检测装置
CN216408398U (zh) 一种机械式自调水平云台
CN112129232A (zh) 一种激光位移传感器的光束对准装置
CN116005732A (zh) 一种土木工程用的基桩垂直度检测装置
CN113701720B (zh) 一种用于摄影测量坐标定位的标识系统
KR102304553B1 (ko) 수준 측량용 표척의 안정적인 높이 조절을 위한 측지측량장치
CN112710255A (zh) 平行度检测治具及平行度的调整方法
CN212779119U (zh) 一种弧形摆动式测径仪
CN201130008Y (zh) 动态位移检测系统
US6813840B1 (en) Rectroreflecting metrology target marker device
CN108152307B (zh) 具有调节旋钮的小径管x射线照相椭圆投影定位器
CN207007688U (zh) 用于大气红外检测装置的俯仰调节机构
CN107270834B (zh) 垂直度检测装置及卷绕机
CN117488057B (zh) 一种卧式退火炉炉辊法兰校正机构
CN217424376U (zh) 全站仪系统
CN211235340U (zh) 一种用于蠕变疲劳试验机的引伸计调节对准装置
CN220524958U (zh) 一种便于调节的激光水平仪
CN220794228U (zh) 水平仪
CN216283504U (zh) 一种可重复使用强制观测桩
CN210773945U (zh) 一种建筑工程施工用垂直检测装置
CN219390928U (zh) 一种输电线路杆塔倾斜检测装置
CN220794277U (zh) 一种可三自由度调节的激光传感器安装固定机构
CN114890263B (zh) 一种施工用升降机导轨架校准检测装置及检测方法
CN219884092U (zh) 一种基于bim的预应力管道碰撞检测的无人机装置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